㈠ 高爾夫球技提高訓練方法
高爾夫球技提高訓練方法
高爾夫球的形狀是空氣動力學研究的成果之一。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高爾夫球技提高訓練方法,歡迎參考~
Tip1: 用硬幣練習推桿(推桿)
如果你的短推還做不到十分准確,那還得花點功夫。一個最為著名的練習就是擺放一枚硬幣作為目標,這對於提高注意力和找准目標點有很大幫助。另一個為人普遍採用的方法就是隔一步擺放一枚硬幣,將5枚硬幣擺成一條直線,然後隔兩步、三步,……。漏了一個?對不起,你必須從新開始。另外,在你能夠讓球滾過五個硬幣之前,千萬不要增加距離。除非你已經在場上打球,不然你應該好好應用這個方法進行練習。
Tip2: 設想向下拉繩子(揮桿)
打出了右曲球通常都是因為在下揮桿時從右上方向左下方打成橫切,使球由左側往右側旋轉而成外彎的。為了讓自己感覺到正確的揮桿路徑,想像在手上面有一根繩子綁在了樹上,並牽著自己的手。從揮桿頂點開始,感覺自己正直直的往下拉繩子,這可以保證右肘是貼緊身體右側的,也使你的擊球能夠形成正確的內側路徑,提高直指目標揮桿的能力,而不是切在球上。
Tip3: 兩膝間夾一個籃球(站姿)
許多球手在後揮桿時都將左膝虛虛的指向右邊,這就導致了肩部往下掉,並使臀部產生擺動並轉動過多。試試這個:設想你正在兩膝之間夾著一個籃球(如果在練習場,你可以用夾著球筐來試試),這樣的揮桿會讓你感覺到驚奇的。
Tip4: 拇指指向天空(揮桿)
這里有一個極好的典型:後揮桿時,當你將球桿舉起齊腰高的時候,你應該可以看到拇指是指向天空的。這里還有另外一個練習:設想採用握手時的手勢握桿,手掌指向平行方向,既不能向上,也不能向下。這些簡單的想法可以保證起桿是正確的。
Tip5: 揮桿頂點的停頓(揮桿)
揮桿太快是最為常見的錯誤。這並不是說你不用盡力和增加速度,而是需要維持一個節奏,這才是更恰當的。做到這一點的最好方法是在後揮桿至頂部的時候有一個輕微的停頓,然後再改變方向,開始下揮桿。照著這樣做,你會發現球總是停在了球道中央。
Tip6: 眼睛停在硬幣上(推桿)
對推桿感到沮喪?這里有一個簡單的練習方法可以減少犯錯的幾率。將球放在一枚硬幣上,在揮桿的全過程都將眼光集中在硬幣上。為了避免你將球推出後就將目光轉移到球上,特別是短推,你只需要看著那枚硬幣就好了,如果將目光轉移到球上,那會導致頭、肩都跟著轉動而不能保持身體平衡。
Tip7: 把桿面當鏡子(沙坑球)
要走出沙坑困境,一個關鍵就是保持桿面開放。如果閉合桿面,你會將球打低,還可能將桿頭深深扎入沙中。這里有個竅門可以讓你避免這些:設想桿面是一面鏡子,並且你准備在結束擊球後能夠在桿面上看到自己的影子。這能夠保證你揮桿後桿頭與眼是相平的,而且這能夠讓你在整個揮桿擊球過程中保證桿面開放。
Tip8: 正確握桿以避免右曲(握桿)
導致右曲球有很多因素,最為常見的是握桿導致了這個麻煩。這里告訴你怎麼解決這個問題:瞄球時,確保往下看你能夠看到左手手指的前兩個關節,拇指和食指之間形成一個「V」字型,並且指向左肩。關於右手,就是讓這個「V」指向你的下巴,或者輕微指向右肩。
Tip9: 想像洞杯後面有個槍耙(推桿)
如果你不注意的話,三步遠的推球也會干擾你。這時你最好設想洞杯後面有一個槍耙。這樣能夠鼓勵你加速將球平穩的推進洞,而且能夠保證桿面移動的路徑是直指目標的。
Tip10: 肩頭在下巴下面(揮桿)
你經常打削頂球或者「打薄」?試試在你找尋球飛到哪裡之前保證右肩在下巴下面,養成這樣一個習慣。這並不是說頭永遠不能抬起來,頭是可以移動的,但是必須在擊球後讓肩部帶動它。能夠正確的做好這點,那你幾乎所有的球都能很好的擊出去了。
Tip11: 右腳向前踏出一步(重心轉移)
練習重心轉移的最好方法是在你將球擊出後右腳試著向前踏出一步,使之走在左腳前面,感覺自己正在步行。每一次揮桿之後,你都要問自己:「我的重心在哪?」在右腳?還是左腳?正確來說,一個平穩的姿勢應該把90%的體重轉移到左腳,而10%在右腳趾上。這樣,身體往前的沖力會很自然的使你過渡到步行的姿勢,使右腳往前踏出。不過,這只是練習,真正的揮桿是不應該往前移動右腳的。
Tip12: 球的正確位置(球位)
球的位置應該根據使用的球桿來確定。例如,如果你用的是短鐵桿(7、8、9、PW),那球的位置應該在站位的中間。隨著桿頭角的增大,球應該離前腳越遠,使用木桿時,球應該剛好在左腳後跟的內側。並且記住,如果你想正確地擊出低飛球,那球位應該靠後;而高飛球應該靠前。
Tip13: 穩固的右膝(揮桿)
後揮桿時,保持重心停在右腳內側和右膝微彎是至關重要的。沒有做好這一步會造成擊球失誤和力量喪失。當你往後揮桿時,想像右膝象牆一樣穩固。這能夠保證身體上部的充分轉動,使你能夠更強勁的將球擊出,當然它就能夠飛得越遠。
Tip14: 握桿時右手要放鬆(握桿)
一般來說,一記強勁的擊球需要保持身體右側的穩固。但是,握桿卻並非如此。許多高爾夫球手右手握桿太緊,這就導致了不必要的緊張。而且,這還會使你揮桿過頭或者打成橫切而造成外彎。解決的方法是:每一次揮桿之前檢查一下握桿所涉及的身體右側,包括手、臂和肩頭的緊張度。如果緊張度分為1-10級,肌肉的緊張度應該在「6」或者「7」這個度數。放鬆的肌肉比緊綳的肌肉更能打出好球。
Tip15: 使用整個身體揮桿擊球(揮桿)
高爾夫不是一個手腕游戲。一次強勁的揮桿必須使用大腿和軀幹上的大塊肌肉來完成。許多業余球手最常犯的錯誤就是僅用手臂和手腕來擊球。一些偶然的情況下,也許這也能夠打出好成績,但是為了保證一致性和獲得更大的力量,應該考慮整個身體,而不是一部分。
Tip16: 兩手上下互換握桿法(推桿)
推桿的一個常見錯誤就是兩個手腕的不協調——它們應該是作為一個整體運動的。如果你也存在這樣的問題,試試兩手上下互換握桿法。左手握在桿把的下部,也就是平時右手握桿的位置,右手握在桿把的上部。開始你可能不習慣這樣的握桿,不過這能夠讓兩只手更好的協同運動而成為一個整體,而這正是推桿最基礎的問題。並且記住,在揮桿的時候,兩手應該在球的前面,而且右腕是直的。
Tip17: 「爆」起一些沙(沙坑球)
下次你困在沙坑的時候,不要顧忌會揚起很多沙,這正是你所需要的。從球的底部向著果嶺揮過去。將桿面向順時針方向開放一些,並稍微瞄向左邊。向目標揚起一些沙,那球也會跟著這個方向飛。
Tip18: 練習時將眼睛閉上(推桿)
你能夠閉上眼睛打球嗎?也許這使你感到驚奇。練習推桿的時候,將眼睛閉上,這樣你能夠更好的感覺到身體的移動。你應該感覺肩部的運動就像一個鍾擺,然後,你將能夠聽到球撞擊洞杯底部發出的清脆響聲。
Tip19: 逆風時要打低(站位)
許多球手都感覺逆風的情況下要更加用力的擊球,但是這又導致球旋轉太多或者將其打高。為了打出低飛球,並獲得更好的控制,你可以稍微站前幾寸,也就是說球在站位的後側幾寸,雙手要靠前。使用長一點的球桿,並輕松地揮桿,記住,任何時候都要保持身體放鬆。
Tip20: 動動腳趾來檢測體重分布(站姿)
許多球手瞄球時會犯離球太遠的毛病。這時你要確定你並沒有刻意去夠球,或者將太多的體重放在十個腳趾球上。很多職業球手採用這樣的檢測方法:瞄球時動動腳趾。這能夠確保你沒有將太多的體重放在雙腳的前半部分。
Tip21: 降低握桿壓力(握桿)
很多球手認為握桿握得越緊就越能強勁地擊球,事實上,緊張的肌肉會導致速度變慢。桿頭速度是與擊球距離緊密相聯的,放鬆的肌肉能夠提高速度。將壓力分為1-10十個等級的話,握桿的壓力應該是5或6。輕松的握桿會擊得更遠。
Tip22: 正確的體重分布(站姿)
讓球隨你所願地飛起、落下必須依靠一個關鍵,這就是正確的體重分布。瞄球時,保持至少60%的體重在右腳上(相對右手打者就是左腳),這樣能夠形成更好的體重轉移,而且,轉身之後,收桿會做得更加完美。保持左手腕的背部對著目標,不要讓它松垮掉,這至關重要,否則,你這一擊也將松垮掉。
Tip23: 選擇合適的球桿(選桿)
要將球打高,你會怎麼做?你會擊在球的底部,將球抬高?在任何一種情況下,都要考慮選擇合適的球桿,也就是不同的桿頭角會帶來不同的效果。在自然的揮桿下,合適的桿頭角可以讓你更好的控制高度和距離,以及方向,而不必刻意去改變揮桿的動作。記住,每一支球桿設置不同的桿頭角都是有原因的'——使用它,這對你是有利的。
Tip24: 保持頭部不動(推桿)
頭部不動對於推桿的一致性和准確性至關重要。將球推出之後,注意保持頭部不動。頭部的運動會導致雙肩失衡,且會使球桿橫切在球上。而且,試著閉上眼睛來練習,你肯定會對結果感到驚訝的。
Tip25: 使用桿頭前端推球(推桿)
在果嶺上,下坡球會滾得很快,推桿也就更加困難。試試這個職業選手常用的方法:用球桿的前端來推球,而不是甜蜜點。這樣做可以減弱球的跳動,讓它在跳過洞杯之前停止跳動,並滾入洞中。不過,上坡球千萬不要這么做。
Tip26: 手動滾球尋找感覺(推桿)
你在控制推球距離上遇到一些麻煩?試試按照推球的姿勢站好後,把球桿放開,拿住一個球,用手拋出去,使其滾入洞中——或者僅僅想像一下朝著目標滾動這個球。當你有了好的感覺時或者你知道應該用多大力來推球後,再把球桿拿起來。別忘了之前的感覺,這時你也許能夠更好的控制距離了。
Tip27: 果嶺上的轉彎球(推桿)
高低不平的果嶺是十分具有挑戰性的,因為球在這里會轉彎。這種情況下,一般人都會希望球停在相對洞杯高的一面,而不是較低的一面。如果一個球在洞杯附近會發生轉彎,那常識告訴我們,當球在洞杯上方的時候,重力會拉引球的滾動,而當球在洞杯下方的時候,重力就會阻礙球的滾動。這十分簡單——你需要注意高的一面,而不是低的一面,這樣你也許能夠推進更多的球。
Tip28: 逆風打球揮桿要放鬆(揮桿)
逆風打球時,一個簡單但有效的做好就是輕松揮桿,雖然這僅是一種想法或者說意念,但你要時時注意放鬆身體,這能夠讓你不會揮桿太過於用力,而且可以保證不會將球擊得太高。
Tip29: 鞏固揮桿的基礎(揮桿)
平穩的揮桿需要流暢的速度和身體的平衡。就像一個房子需要一個堅實的地基一樣,揮桿也同樣需要一個穩固的基礎。試試兩腳並攏(大概相隔6英寸)來揮桿擊球。這強制你必須保持身體的平穩、節奏,和速度。當你回到常規站姿的時候,這個感覺對你一定是有用的。
Tip30: 身體的轉動(揮桿)
要將球擊得更遠的關鍵就是盡量減少臀部的轉動和加大肩部的轉動。做到這一點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確保後揮桿的時候左膝不要轉向右邊,並在整個揮桿過程保持右膝固定。(左手打者相反。)並且,在揮桿頂點,肩頭是在球的後面的。這能夠保證良好的體重轉移和更大的揮桿弧度。
擊完球,手繼續向目標方向伸展,感覺與目標握手
Tip31:伸展是決定距離的關鍵(揮桿)
為了增加距離,雙手必須在揮桿中做到正確的釋放。練習做一個短揮,當雙手和球桿齊腰高時,感覺自己正在跟別人握手,拇指指向天空。往下揮桿,直至送桿,雙手都保持這個姿勢(拇指向上)。這個技巧可保證正確的姿勢。
Tip32:用球梯進行練習(揮桿)
穩定而強有力的揮桿通常都有一個共同點——擊球後會有一個伸展。達到此目的練習方法是在球前8英寸的地方插上一個球梯,擊球時不但要將球擊出,而且還必須擊倒那個球梯。這可以訓練你揮桿「通過」球,而不是拍擊在它上面。
Tip33:流暢的過渡(揮桿)
許多不經常打球的「周末球手」下揮桿動作都十分的緊綳和猛烈,這使得他們無法穩定的擊球。揮桿頂點是一個至關重要的過渡點,此時「輕松和悠閑」的感覺是得到流暢過渡的很好策略。
Tip34:記住,這只是一個游戲(心理)
我們打球都是為了樂趣,記住這一點十分重要。但是,經常地,我們打球時卻十分緊張。你應該努力練習揮桿,而且打球時必須全神貫注,但是別讓這樣的追求影響了你。否則,精神過於緊張會妨礙揮桿的自由和精神上的放鬆。高爾夫只是一個游戲,如果你不是職業球手的話。它是生活的調味品,並不會本質上改變你的人生。從第一個發球台開始,你就必須保持這樣的心態,那你的成績才會提高。
Tip35:不要刻意追求(心理)
如果你過於緊張或者過於追求如何提高球技,那以上(及以後)所有的建議對你來說都毫無用處。當然,每個人都有強烈的提高成績的願望,但是你仍然必須保持放鬆。經過一定的訓練之後,或者你正在場上打球,你的每一擊都必須是目標導向的,也就是說看準哪個落點是你想要的,保持積極心態。換句話說,握好桿,揮出去就好了。
Tip36:宜慢不宜急(揮桿)
許多業余球手上桿都太急,而這阻礙了正確的伸展,而且揮桿平面也會扭曲。這個練習可以讓你獲得正確的起桿感覺:首先,按照正常的瞄球姿勢站好,在桿頭後面再放一個球,在你開始上桿時,推動桿頭後面那個球向後滾動,直到它滾過右腳(相對左手打者是左腳)。如果能夠做得正確,你能夠感覺到左肩移向下巴下面。此時,你也能夠了解到上揮桿時左臂應該有多直。
Tip37:重心轉移(重心)
如果你想獲得最遠的距離和擊球的一致性,必須有一個正確的重心轉移。想像在球靜止的位置上有一根木桿垂直的插在地上。你應該達到這樣一個目標:起桿時肩頭在球和木桿的後側,當然臀部不能擺動。這能夠確保後揮桿的正確姿勢。送桿時,右肩向球的另一邊移動,通過這根想像中的木桿。當你能夠正確的做到這點時,不但能夠做到充分的轉肩,而且能夠做到很好的重心轉移。
Tip38:身體平衡(姿勢)
如果擊球准確性不夠,通常都是身體擺動,失去了平衡引起的,並且轉肩不充分。一個最好的練習方法就是保持兩腳分開6英寸的距離進行擊球。開始的時候,半揮桿就行了。這個練習方法能夠促進腳部動作、身體平衡,以及增加雙臂揮桿時的自由度。而且,這將強制你做到更充分的轉肩,否則,你可能會跌倒。當你感覺自己的擊球已經得到改善的時候,增加兩腳間的距離。最後,你會發現在常規站姿的時候更有信心。
Tip39:用沙坑靶練習揮桿(沙坑球)
這個練習可以幫助你打沙坑球時能夠更准確地擊在球的底部,適當地揚起一些沙。讓一個朋友站在你旁邊(目標線後方),並扶住一個沙坑靶,一端放在球後兩步遠的地方,保持與地面大概45度角。上桿時,沿著沙坑靶揮至靶桿的上面,感覺好像揮桿平面比常規揮桿更加垂直。這樣子做幾次揮桿練習,以後你能夠在沙坑中擊得更高,停得更穩、更准。
Tip40:使用練習區(策略)
練習區是一個職業球手在走向第一個發球台之前首先要去的地方,你也應該好好利用這里。記住,在練習區你不必擔心怎樣揮桿擊球,相反,這是一個熱身和放鬆肌肉的地方。當你准備好擊球,從大角度的球桿開始練習,直到開球木。最後,再練習一下挖起桿。這些能促使你在下場前形成一個更好的節奏和感覺,對正確擊球至關重要,而且也可以避免受傷。
把你右腳的鞋子變臟吧!
Tip41:身體柔韌性(轉肩)
很多人經常抱怨自己身體缺乏彈性,導致無法充分轉肩。解決這個問題你應該固定雙膝,以強制身體上部做到充分的轉動,才能緩慢地提高身體的彈性。揮桿時,記住盡量的往後轉動肩部,直到左肩轉到下巴下面,此時你會感覺到身體左側有大幅度的伸展。送桿時也需這么做,但是此時是右肩位於下巴下面。做好這些能夠逐步提高充分伸展身體的能力,而且不需要依靠臀部。記住,最大幅度的轉肩是力量的來源,而不是小小的臀部轉動。
Tip42:增加前臂的力量(前臂和手腕)
要打好球,左手腕和左前臂的力量也是至關重要的。通常,我們在擊球瞬間左腕都鬆懈了下來,並受控於右臂,導致削頂球、距離短或者擊球偏左。你可以通過這個加強訓練來改變這個狀況:用左手的中指、無名指、小指握住球桿,伸直手臂並指向前方,使球桿與地面平行,然後運用手腕的力量往上翹起球桿,然後回復原狀,如此重復10-12次。以此為一組,重復三次。這個訓練中,你不能使手臂彎曲,這能加強肌肉的「記憶」。
Tip43:桿面與目標線的垂直(揮桿)
擊出又直又穩的球,其真正秘密在於擊球瞬間桿面與目標線的垂直。如果桿面正對目標,球會飛得很直,就這么簡單!為了在擊球瞬間桿面與目標線垂直,在揮桿頂點桿頭與打球線應保持直角,如果沒有做到,那在擊球點你必須調整球桿以達到桿面與打球線垂直的效果。這就導致了揮桿過程中各階段有關動作不能順序適時擊球。這里有個練習方法能夠讓你達到這樣一個垂直的姿勢:握住一根球桿,兩手伸直並舉起齊額高,然後盡可能的轉肩,形成一個完成後的後揮桿動作。這就讓你的雙手在揮桿頂點形成了一個直角,以此促進充分的轉肩。如果你能夠保持這個動作幾秒鍾,對鞏固揮桿頂點的這種正確感覺有幫助。
Tip44:學學棒球運動員(重心轉移)
良好的揮桿必須依靠積極的重心轉移,你要有闖勁,但必須得到很好的控制。有些人右腳太呆板而不能完成一個充分的重心轉移,導致許多不應該出現的典型錯誤。試試擺好球後,以常規的瞄球姿勢站好,然後左腳往後拉並提起來,使得雙腳相距6英寸,採用常規的後揮桿動作,開始下揮桿時,左腳往前踏出,好像你是一個「本壘打」球員正在投球。為了做到穩定擊球,你需要稍微的放慢一下揮桿動作。
Tip45:穩定左膝(膝部動作)
長距打者臀部和肩部的轉動會有一個關鍵的差異。臀部的較大轉動只出現在送桿過程中,而不是後揮桿。身體影響到臀部動作的重要部位是左膝,當左膝鬆懈或向內彎曲的時候,臀部就可能轉動太多,使人們不可能形成提高桿頭速度所須的扭力。為了改善這點,在揮桿頂點,簡單地想像左膝向外指向目標,這就保持了兩膝之間的距離。
Tip46:肩部與臀部(轉肩)
這里有一個簡單的訓練方法,以讓你獲得正確的轉肩,而不會導致臀部的太多轉動:坐在球車的邊沿(或者其他類似的地方,只要你能得到類似的姿勢)。雙手握住一根球桿放在雙肩線上,感覺自己正在進行正常的瞄球動作,然後做簡單的轉肩,使桿身指向前方。這時應該能夠感覺到身體左側有一個伸展動作,這就是好的。
Tip47:別怕把鞋弄臟(重心)
是否打得一手好球完全可以從你的鞋子看出來。如果打了一場球下來,而右腳鞋子前端是乾乾凈凈的話,那你一定存在問題。重心轉移正確的話,你必須用右腳前端來保持身體平衡,用得久了,那鞋子前端一定會磨損。讓你右腳的鞋子變臟吧,那樣重心才能轉移正確。
Tip48:雙手的方向(手部動作)
雙手的動作直接影響桿面的方向,從而影響球的飛行。以常規的站姿站好,握桿時不過讓右手食指伸出來貼在桿身上,瞄球時,這個手指指向球。在後揮桿和送桿時檢查球桿是否與地面平行,此時右手食指指向目標線的正反方向。這對於你做好雙手的放鬆和釋放也是有幫助的。
Tip49:使用身體兩側(整體動作)
許多球手左臂和身體左側都不夠牢固,下揮桿和通過擊球點時受控於身體右側。右側的過多支配會削弱身體的伸展和導致其他揮桿問題。為了獲得一個正確的感覺,你可以試試僅用左手進行揮桿,檢查一下通過擊球點時手臂是怎樣伸展開來的。然後加上右手,輕輕的握在球桿上即可,保持剛才的感覺,此時你應該立刻就感覺到了雙手的受限,繼續做下去,讓左臂和身體左側跟隨右側運動,這樣身體兩側都得到了訓練。
Tip50:木桶練習法(揮桿)
許多時候,人們會使自己的站姿越來越寬。雖然這能夠獲得更好的穩定性,但是會影響橫向運動,從而導致身體擺動。試試「木桶練習法」,首先,保持正確的站姿,也就是雙腳內側與肩同寬,想像有兩條直線在腳後跟的外側垂直往上延伸,你會發現為了不擊在這兩條線上,你必須做到充分轉肩,你只要想像自己正在一個桶里揮桿就好了。
;㈡ 高爾夫基礎知識打法與技巧
高爾夫,俗稱小白球,是一種室外 體育運動 。那麼你對高爾夫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我整理關於高爾夫知識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高爾夫基本要領
基本要領包括:握桿、擊球姿勢和腳位。
握桿
雙手握牢球桿,防止滑動,又要確保兩手腕的靈活性,達到最大的桿頭運行速度和控制桿頭方向的目的。握桿後將手臂、手掌和球桿作為一個整體進行擊球。一般握桿的 方法 有:重迭式、連鎖式、十指式等。
重迭式:右手小指嵌入左手食指與中指間,雙手部分重迭。
連鎖式:右手小指與左手食指咬合。
十指式:雙手除拇指外,八個手指掐在桿柄上,兩手手掌相向,但不重迭。
擊球姿勢
按握桿要領握好球桿後,身體自然站立,兩腳自然分開與肩同寬,頭輕松下俯,注視桿頭。雙膝稍彎曲,使桿頭底部著地。身體左側與目標(果嶺或球道)保持適當角度,身體重心平均落在兩腳上。
腳位
指准備擊球時兩腳站立的姿勢,分為正腳位、開腳位和閉腳位。
正腳位:指兩腳尖聯線與准備擊球線平行的腳位。若全力擊球,無論使用哪種球桿,均可採用正腳位。
開腳位:指左腳稍微後撤的腳位。往往在用短鐵桿擊球時採用,擊出的球路向左彎曲。
閉腳位:指右腳稍向後撤的腳位。常在開球和球道上擊球時採用,擊出的球路向右彎曲。無論在擊球時採用哪一種腳位,右腳與擊球方向成直角,左腳與擊球方向成45度。
高爾夫基本打法·握桿、站姿
1、左手:把桿子從食指靠掌的第一指節斜著橫貫上緊緊地靠著掌緣下端的厚肉墊,大拇指跟食指的“V”形紋要指著右眼。
2、右手:全用指頭去握桿,桿子直著壓過靠掌的指節上,一定要握在手掌之外。中指及無名指吃力最重,在練習右手握桿的時候,把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拿開,拇指和食指形成“V”形紋指著下巴。
3、合:兩手握桿的時候,要聯結在一起形成一體。右手的小指頭在左手指和中指之間的夾縫里;左手的大拇指正好平穩地被藏在右掌拇指下的窩里。
4、站姿:右腳方方正正的抵著假想中與彈道平行的一條線呈90°。左腳向外開1/4,以5#鐵桿為准,雙腳分開與肩同寬,比5#鐵桿長的就開得寬;比5#鐵桿短的,雙腳就向內攏一些。雙臂和關節盡量向身體靠緊,雙腳向內指。
高爾夫主要技巧若在主方賽場兩記球打出了5個標准桿,做如何感想?如果能夠用5鐵桿而不是3鐵桿打出4個標准桿呢?這些都只是可能,水平也會提高。如果想球擊的更遠些,下面是需要掌握的5個基本要點。
1、 拓寬揮桿弧線
Tiger Woods 和Davis Love都是利用寬擊球和大揮桿弧線來遠擊球的典範。為了達到 這個水平,在上揮桿時盡量伸展手臂。如果能夠保持寬的揮桿弧線,可以不要非常用力揮桿就能擊出桿頭速度非常快的擊球。
2、 減小握桿力度要想擊出遠球,不一定要非常用力
事實上,用力過大會起到反作用,而且會導致肌肉緊張,最後導致桿頭速度非常慢。放鬆上軀後,獲取額外力量的關鍵在於適當的握桿力度。比如,握桿力度在1到10的范圍內達到7。在真格揮桿過程中保持這個力度,以獲得較快的桿頭速度,同時保持對球的控制。如果配有桿頭速度測試儀,將揮桿進行測量。在使用時,注意緊、松握桿力度時的桿頭速度變化。就會發現,身體壓力和握桿力度越小,桿頭速度會增加越快。
3、 肩部進行大旋轉
Jim McLean,PGA最好的老師之一將肩部旋轉稱之為"X"因素。他對許多擊球遠的高爾夫運動員進行科學測量,發現他們的肩部旋轉比臀部旋轉都要大。這就意味著,大的臀部旋轉可能最終減弱形成力量和桿頭速度的能力,因為這時的力矩更小。保持下軀穩定(擊出),肩部旋轉至球後,這樣擊球動作就會姿勢正確。
4、 隱藏肘部
最好體念恰當位置的方法是在上揮桿時將右肘藏於身體右側(左手球員使用左肘)。這樣做能夠避免在擊球過程中的普遍錯誤,這個錯誤會減小擊球力量。而且,當右肘保持原有狀態時,會延緩擊球―――這是獲得力量和恰當時機初秋的一個關鍵。若能夠正確隱藏右臂,右臂(右手球員)筆直,且雙手都在球後。
5、 保持膝部穩定和彎曲
把雙腿看作揮桿的基礎。若基礎動搖或晃動過猛,就會出現力量泄漏,從而恰當卷球的力量就越小。在上揮桿的最高點時(左手球員使用左膝),保持右膝的穩定,並將重心放在腳內。若膝部和重心偏離腳部,就會出現傾斜,從而導致許多機械問題。為了保持雙膝之間的寬度,左膝應該保持相當靜止,不能做過大的橫向運動。我們先前出版的小貼士建議在兩膝之間放一個 籃球 進行訓練。
打高爾夫的注意事項嚴禁遲到 參加高爾夫比賽的最大禁忌就遲到。1、若是與朋友間的比賽遲到,定會被列為最不受觀迎的球友;若是正式比賽場合中遲到,輕則受罰,重則喪失比賽資格。2、遲到的罰則可依比賽形式分為兩種;比桿賽中對遲到者處罰兩桿;比洞賽則判第一洞輸球。由此可知,比賽遲到是參賽者的一大恥,應該極力避免。
事先了解參賽條件
每位參賽者必須於賽前了解球場所定之比賽條件:1、比賽之正確時間; 2、各組成員之編排; 3、自己被認可的差點; 4、第一洞是一號或十號; 5、比賽當天當地之規則;
球桿數只限十四支
在正規的競賽中,每位選手只能攜帶十四支以內的球桿參賽,球桿若少於十四支時可補充到十四支。比賽中可更換損壞或不堪使用的球桿,但以不耽誤比賽為原則;而且不論補充或更換球桿,皆不得向球場上任何一位參賽者借用。球桿一旦借出後,直至比賽終止,借出的球桿將供借用者使用,借出的一方不得使用之。
球的位置
球的位置是所有比賽規則的一個基本出發點,所以為了保證自己對比賽規則有充分的了解,避免因犯規而失利,一定要記住以下有關規定:一、當整個球處在界外時,球為出界;判斷標準是界線柱最內側的點在地面上的連線,或有些情況下為邊界線; 二、當球的任何部分接觸到水障區標記線時,球就是處於水障區了。要記住標志柱本身也是水障區的一部分; 三、當球的任何部分接觸到果嶺時,球就是位於球洞區了,如果球在果嶺邊緣,有一部分突出於果嶺之外, 則不能算是在球洞區; 四、如果球的任何部分位於發球區內,則應視為在發球區內架球。發球區是一個長方形的區域,寬度為兩個球桿的長度,前面和側面由發球區標記的外界限來決定。
㈢ 高爾夫揮桿動作要領 高爾夫揮桿口訣
1、預備姿勢:高爾夫球的開始動作是揮桿過程的起點,它包括雙手握桿,使得手和桿成為一個整體,調整呼吸,身體保持一種自然舒適的狀態,自然站立放鬆。接著髖和膝微微前屈,眼睛瞄準將要擊打的方向,手臂和肩自然下垂,雙肩之間傾斜大致十五度,左肩略高於右肩。擊球時,讓高爾夫球的位置靠近左腳。
2、起桿:雙臂向身體內側略微翻轉,桿頭趾部已經打開。起桿並不是單純的手臂動作,還包括肩部的轉動,從而保持雙手在胸部正前方。這是許多業余球手需要注意的一點。
3、上桿中段:當左臂與地面平行時,仍然沒有開始立腕,肩部持續轉動,頭部保持固定。相對於上半身,其下半身仍然保持十分穩固的姿勢。這是職業球員經常進行上桿蓄力的方法,即製造雙肩轉動和雙髖轉動之間的幅度差,身體像擰螺絲一樣擰得越緊。
4、上桿至3/4:在上桿至3/4時,開始有明顯的立腕動作。雙腕翹起桿身與左臂的夾角縮小,此時左臂與桿身的夾角約為90°。這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重心在右大腿內側,要防止重心倒置(向右移動過多)。
5、 上桿至頂點:完美的上桿至頂點姿勢:左臂充分伸直,桿身指向目標並與地面平行。上半身充分轉動,背部正對目標。與巨大的雙肩轉動幅度相比,其雙髖轉動幅度微小,這製造了驚人的扭矩,這是真正的力量源泉。他已經做好了下桿的准備。
6、 上下桿轉換:上下桿轉換是高爾夫揮桿中最難的技術環節。最重要的一點:他沒有揮臂和釋放手腕,桿身和左臂之間保持的夾角在此刻甚至縮小了。啟動下桿的引擎是他的左髖,左髖前頂的動作牽扯他的背部,背部牽扯肩部,肩部牽扯手臂,就像連鎖反應,洶涌澎湃的力量在其身上由下至上傳遞。
7、觸球前瞬間:轉髖,持續轉髖,這是在觸球前的瞬間仍然在做的。與此同時他的雙腕開始加速釋放桿頭,但仍然保持引領桿頭、桿身前傾的觸球姿勢,這將保證球被桿面充分擠壓。注意到左臂了嗎?沒錯,雞翅膀!他在觸球過程中並未伸直左臂,這讓我們想起了同樣以「雞翅膀」左臂觸球的知名英國球星李·維斯特伍德。
8、觸球後瞬間:請仔細對比觸球前瞬間和觸球後瞬間的不同。首先,髖部持續轉動,從腰帶搭扣的移動就能發現;第二,手腕翻轉,右臂伸直。在觸球前,左手手套背部指向身體前方,在觸球後,左手手套背部指向目標方向,這一手腕的翻轉動作不但能夠擺正桿面,同時會增加桿頭速度;第三,保持頭部位置,這能保證扎實的觸球。
9、送桿:送桿有兩個鮮明的特點,第一,頭部仍然不轉動,仍然注視下方;第二,伸直右臂。這種送桿更多地被稱為隨揮送桿(follow through),因為這一動作似乎是被動的,桿頭揮動的巨大動能牽引著手臂向前伸展。但做到這一動作談何容易,許多業余球手在此時已經抬頭看球、揚起雙臂了。若要保證扎實的觸球,不妨多點耐心,晚點再抬頭。
10、收桿:髖部幾乎正對目標方向,身體重心已經轉移至左腳腳跟,左腳前腳掌外翻。右膝內扣,貼近左腿。此時他稍微向目標方向扭轉的頭部得以觀察擊球的走向,但頭部並沒有抬起,仍保持上半身脊柱前傾。
縱觀整個揮桿動作,揮桿更多地依仗身體轉動,而不僅是手臂和揮桿時機的掌控。
㈣ 打高爾夫正確的動作技巧
打高爾夫正確的動作技巧
導語:打高爾夫的動作一定要正確,否則怎麼打球也不會進洞,下面就由我為大家分享打高爾夫正確的動作技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 觸球瞬間兩手腕的角度 —— 左手腕平,右手腕向後曲腕,桿身向目標方向傾斜。
桿身向目標方向傾斜,桿面角減小;桿面底邊沿線與目標線垂直。
2. 預備姿勢時,雙手正確握住球桿。左手腕向後稍微彎曲。
3. 預備姿勢時,如果左手腕平,右手腕向後曲腕 ,左手拇指握在握柄中線—— 弱勢握桿動作,觸球時桿面就會打開。
4. 正確的握桿力度——「牢穩」,不緊不松。用左手後三個手指和右手中間兩個手指握住球桿。手腕應能夠自由作出曲腕動作。預備動作時,前臂不應用力,否則會限制揮桿過程當中曲腕動作的自主靈活性。
5. 上揮桿「啟動」動作由腹部(身體核心)轉動開始。起桿過程中保持好上身的「三角性狀」,桿身揮至齊腰與地面平行位置之前都不可做有意識的曲右臂或者翹手腕的動作。
6. 桿身齊腰與地面平行時,右手腕向後曲腕。左手腕平或者稍微曲腕。右臂在身體前方向後揮桿,此動作很關鍵,這樣可以保證桿身平面的正確性。
7. 揮桿至頂點時,避免右臂過度曲肘,導致揮桿幅度減少,揮桿半徑消失注意重點是揮出「寬度」,右上臂與地面平行,右肘保持在身體前側,並非身體後方。
8. 「過度轉換」。左膝「啟動」方向的轉換,下半身開始轉向,身體重心由「右」轉到「左」。雙臂在頂點繼續往目標方向揮動球桿的同時,下半身由膝蓋開始向目標方向轉動——短暫的瞬間。
;㈤ 用哪幾個訓練可以改善我們的高爾夫球肘
當我們在運動訓練的時候總是飽受肘部內側的疼痛也就是俗稱的高爾夫球肘的話,那麼下面我們就來講一下用哪幾個訓練可以改善我們的高爾夫球肘?
第三個訓練、手腕彈力帶訓練。在我們開始訓練的時候,我們需要一條彈力帶和一個杠鈴,之後我們把彈力帶綁在杠鈴的上面,然後我們把杠鈴放在我們的腹肌上方的位置,然後我們再把彈力套在我們的手腕上,再之後用我們的手抓住杠鈴,然後向下旋轉杠鈴。這個訓練可以很好的鍛煉到我們的伸肌,讓我們完成向下旋轉杠鈴之後,我們再把手掌反過來從杠鈴的底部再抓住杠鈴,然後繼續轉動,然後兩側重復訓練。
第四個訓練、手肘外旋訓練。訓練的時候我們先找前一個強,然後我們靠牆站立,把我們的雙手擺成V字形,之後我們把手掌展開,把我們的胳膊貼住牆,最後我們向下滑動再回到原位。
㈥ 高爾夫業余初中級球員如何打好1號木的方法
1號木桿是所有高爾夫球桿中最長的一支,也是擊球最遠的一支。眾所周知,1號木桿開球的好壞對比賽的輸贏起著不可忽略的作用。但是,1號木桿難以掌握也是廣大高爾夫球愛好者都能感受到的。以下是我分享給大家的關於高爾夫業余初中級球員怎麼打好1號木,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高爾夫業余初中級球員打好1號木的方法:
對於業余初中級球員,1號木普遍有兩種毛病:
第一種人是有勁使不出,所以距離短,只有200-220碼,和高手相差50-60碼,開球後水平即見高低。
第二種人很能發力,距離有240-260,但是很不穩定,或左或右。我的開球方式屬於後者,據我粗略統計,用1號木開球,拉左出球道約20%,大右曲飛出去約10%,另外還有30%會偏離中線落在球道兩邊的二級長草,真正在球道上的只有40%左右,其中還包括還時不時會出現的距離只有190碼的沖天炮。
一、站位和握桿
1. 平衡、緊湊、有彈性而穩定的站位關鍵,比起其他鐵桿,一號木的站位略寬,
左腳打開30°,右腳打開15°,甚至感覺有點羅圈腿,保證下盤的穩定。身體重心在前後腳掌的分配是55%:45%,因為我的YAMAHA INPRES球桿是防SLICE的,桿面有點扣,所以球位要放在左腳跟部右邊一個球位
2. 要打直就一定要強勢握桿,右手要扣扳機(右手有時會掌心朝上,那就太強勢了,會容易打深)。
二、試揮桿
1.上桿檢查:略微放鬆右臂(右臂伸直會影響上桿質量),先輕微轉動髖部,用髖部啟動上桿和下桿是我最新感受,再轉動肩膀90度試上桿上到頂點停住,上桿到頂點時,我的頂點,桿身平行於地面竿頭指向目標方向,在頂點位置雙手及球桿形成一個杠桿,右手是支點,桿頭是杠桿的長端,左手是短邊,這樣在頂點要能感受到本來很輕的桿頭重量通過這個一個杠桿放大的很多倍,左手能明顯地感受到桿頭在另一端往下拉,所以在頂點不可能長時間維持不動,還原到瞄球站位,上桿檢查主要檢查轉肩、右腿頂住及身體重心有沒有轉到右邊,如沒做到位,多做幾次直到OK。
2.下桿檢查:再次上桿到頂點,稍作停頓完成流暢的上下桿轉換,用收緊腹部肌肉啟動下桿,(別人用起動胯部)保持腹部留在原位,用一體化的同步轉動的三角形拉動桿頭快速掃擊,釋放桿頭,盡量先把頭留住,讓右肩往下沉,脊椎右傾。下桿檢查主要檢查同步、球與甜蜜點能否准確對點、釋放好壞、左腿頂住及身體重心有沒有轉到左邊,如沒到位,多做幾次直到OK。
3.收桿檢查:我以前不重視收桿,其實打不好的球,收桿也不好。收桿其實也很重要,收桿要完整,收桿後要能站穩,直到球落地才撤。女孩子的收桿普遍比較好,柔韌性好,收桿後還可以上身再轉45度,讓桿頭指向前面,真是太美了。下桿後,將桿頭朝目標方向充分釋放,桿頭會將雙臂自然拉直,身體重心先轉到左腳腳掌,再隨著桿頭往上走,重心先被提起再落停在左腳外側,收桿是由桿頭慣性牽引的慣性動作,手臂應該完全被動,上身要慢速自然轉動到超過目標方向,我能做到大概15度,收桿停止後桿身接近水平,桿頭略低。
4.我的習慣動作是:用手上桿,用頭和肩膀先轉動來帶動下揮桿,現在還做不到標准動作,先爭取做到三角形同步轉動來作為現階段的動作,以後再看能否真正做到標准動作,每個人尤其天生的發力習慣和動作原型,要徹底改頭換面真的很難。
5.全揮桿試揮桿兩三次,先慢後快,關鍵是感受到每一個節點是到位和正確的,試揮桿也要完整收桿,且要站穩。
三、正式揮桿
1.自己瞄方向,不要讓球童幫你看站位和調方向。打一號木首先要有信心,不能猶豫不決,患得患失,揮桿前把頭腦凈空,憑本能揮桿,一氣呵成,排除內心的及外部的各種干擾影響。
2.成功的開球不是最遠的,而是方向不偏不倚、擊球扎實、彈道如預期的。
3.因為設定的目標就不是打遠,要流暢全揮桿而不是發力猛砸,使出80%的力氣即可。下桿時身體轉動和手臂要互相配合,手快會拉左,身體轉動快,把手留在後邊桿面會開,SLICE
4.收桿要完整,以前有時我在擊球之後,急著看落點,都不收桿了,這樣很不好。一個完美的收桿動作表示了整體揮桿動作的完整性和流暢性。
四、排除干擾,心理過硬
以前我在開球時,往往想法很多,關注別人,希望距離超群,擔心進山或進水,還不時想想自己的動作是否標准,總之心潮起伏,像一碗端不平的水,結果證明:過多的雜念對開球只有負面影響。
1.同組球員的影響:
(1)別人開球很遠會影響我,我就想比他打得更遠,臨時調整自己的方向和碼距,動作變形,這樣會出大問題。應該這樣想:你是開得遠,你牛,我不和你比遠,我比誰的節奏好,動作好,這樣就回到自己的套路里,按照既定的方向和的節奏打球,對自己的堅定和堅持猶如韓國圍棋國手石佛李昌鎬。還有不要看別人的動作和球的飛行軌跡,這些都會影響自己。在別人准備開球時,在不影響別人的前提下,閱讀球道,研究彈道等准備工作可以同步進行,這樣輪到你開球時,就不會花太多時間。沒事干時,站遠處拿短桿試切草皮也可。
(2)打球多了,還會遇到同組球員其他干擾,大多無意,也有故意的,比如有人會說話,有人會走動,有人站得比較近,有人在目標線後方活動等等。剛開始打球時,我是心裡窩火又抹不開面子講,那時別人很容易影響我,惹得一些朋友老是故意逗我,看我笑話。現在我的方法是先用目光環視周圍示意離遠點,再用大幅度試揮桿清場,然後心理預期別人會說話,會走動,會干擾,學習老虎伍茲那樣,把注意力高度集中自己全套動作上,這樣不管不顧,任何響動都不能阻止我的流暢揮桿。抗干擾能力強了,反而干擾少了,因為如果你打得好,就成了模仿學習的榜樣,大家都在專心看你怎麼打,也不好意思干擾你。球場也有潛規則,你是一個初學者或球技差,其他人就不關注你,隨便說話聊天,如果你球技超群,人人關注你和注重交流。
2. 視野會有影響:
(1)每次當我站到高高的發球台上,看著廣闊的球道和遙遠的旗桿,恨不得使出全身的力氣,一桿打到旗桿邊。全身的肌肉開始緊張,左臂僵直,也不轉肩了,反轉上桿,直接拉左進山,過去我開局第一桿經常是這樣的,所以第一洞經常+2。
(2)另外一種情況是看不到旗桿,這時候我又擔心打穿和打歪,於是想輕點力打短一點,全身過於放鬆,也容易失誤,最常見就是左直下的剃頭槌。
(3)還有一種情形是,尤其遇到很高的發球台,從上往下俯瞰,就會雙腿打晃站不穩,這時就很難打實,打出的球似乎都在發飄。
(4)有些T台有視覺差,也要注意。梯台發球區的開口方向其實和你的目標方向沒有任何關系。新手往往會無意識地會站在最前沿最中間,超開口方向開球,那些擺球位置怪異刁鑽的人,是有自己想法的老手。
(5)有些T台本身高低不平,我寧可多退後幾碼也要找一塊平地開球。
3. Driver的特性會影響你:
(1)Driver桿身長,桿頭大,看起來笨重,潛意識認為要發大力才能揮起來,一想到發力,動作就大,動作一大,就容易變形扭曲,也就回不到瞄準位置。我的想法是,拿手輕輕擺動桿頭,把Driver想像成靚女,你是摟著靚女在跳輕快的華爾茲,你可不能把靚女的細腰卡斷和把她拋出去。
(2)Driver桿面垂直於地面,看不到桿面甜點,再加上架梯擊打,小球不容易對點。小球到底擊打在那個部位只能用飛行軌道和回饋來想像和倒推。
五、預擊程序
有條不紊的一貫性的預擊程序是穩定桿數的關鍵,比起其他鐵桿,一號木的更要講究預擊程序:
1. 上梯台後就要看球道碼數及形狀示意圖
2. 自己觀察分析球道的曲直、寬窄、左右落差及沙坑、水區域、樹木等障礙物的分布
3. 詢問球童最安全的方向及落球區域,同時要告知球童自己的碼距。
4. 長度大於350碼的球洞,盡量用1號木開球,保持落點240-250碼,前後左右離目標落點不要偏差大於15碼。
六、嘗試不同彈道
能打出不同的彈道,也就是做球,也是高爾夫的一大樂趣。我可以打出四種彈道:
1.標準直球:要打直就一定要強勢握桿,右手要扣扳機(右手有時會掌心朝上,那就太強勢了,會容易打深),球位要放在左腳跟部右邊一個球位的正常球位。
2.小左曲:特點是低飛、滾動多(尤其硬地大下坡,300多碼都有可能),適合於頂風還有左狗腿使用,方法是把球位右移一個球位,向左旋轉桿身,讓右手食指緊貼握把平凹處,略扣桿面,保持與目標方向垂直(從原來的平放桿頭,變成用桿底前沿支撐桿頭在地面上),凌空試揮,想像乒乓球的拉正手弧圈球,把桿頭甩起來,讓跑在手前面。放鬆打,即可。有時手快了,就變成低飛的直球了,距離也很遠,落地有一點尾巴,NOT BAD。
3.小右曲:特點是高飛、滾動不多,適合於右狗腿時使用,方法是把球位左移一個球位到左腳後跟,向右旋轉桿身,桿面略微開放,用我以前的習慣打法,頭和肩膀先轉帶動手,自然就打出了右曲球。
4.高直球:這種球距離短,只是在球道木完全失靈時使用,握短一寸,上桿幅度小一點,朝前打,不用考慮收桿。又高又直,距離大約220碼。
高爾夫一號木激增球距10個關鍵性技巧:
1、四步練習法
上桿至頂點時,如果身體沒有正確地轉動,你的重心和平衡會過多留在身體左側, (此時身體形成字母“C”的形狀),這樣不僅會損失力量,還可能打出右曲球或拉出式擊球。為了避免出現這種所謂的反向軸轉,我通常給學生的建議是,上桿至頂點時。確保左肩位於右膝內側的正上方。
如果你困擾於揮桿過程中的重心轉移,不妨嘗試我從美國著名教練吉姆·弗里克(Jim Flick)那裡學來的“四步練習法”。慢慢地做這個練習,每一步都單獨進行。
首先,擺出常規預備擊球動作。接著,翻轉手腕抬起球桿,把球桿放在右肩上,雙臂放鬆,保持這個姿勢。接下來是關鍵一步,在第二步的基礎上向後轉體,直到左肩位於右膝內側正上方。第四步,使球桿移離右肩,伸直左臂。此時,你處於完美的上桿至頂點的動作。現在,讓雙臂和球桿向下揮動,身體對揮桿動作做出反應。球桿將落到目標線內側,桿面會擺正,從而打出輕度左曲球。
2、恰當的預備擊球動作
當球員自目標線外側向目標線內側揮桿時,會打出右曲球(或拉出式擊球),並且損失了大部分力量。不恰當的揮桿路徑源於多個原因。下面我將指出一個在許多球員預備擊球的動作中經常出現的錯誤。
如上圖所示,注意我的右前臂與左前臂幾乎齊平,左前臂略低(事實上,圖中只能看見我的一隻手臂)。預備動作時,如果右前臂位置過高.從側面就可以看見兩只手臂。這樣,上桿路徑要麼會偏向目標線外側.要麼是向目標線內側扭轉過多。 (如下圖所示)。
為了讓右臂處於恰當的齊平位置,必須使其放鬆。還可以嘗試強勢握桿,右手向右轉動,使右肘指向右髖部。這時,雙臂處於正確的預備姿勢.隨之形成正確的揮桿路徑。
3、右側口袋後移
觀看電視上的高爾夫節目時,我經常聽到評論員形容球員上桿時的身體旋轉度有多麼大:“看他的肩膀轉動多麼充分,但髖部轉動卻很少!”觀看這些最出色球員們“增加扭力”確實是件有趣的事情,但大分業余球員不具備職業球員這樣的身體柔韌性。“周末球員”沒有時間做身體彎曲和伸展的練習,當他們嘗試職業球員一樣轉體揮桿,事實上卻沒有轉,因為他們的身體太僵硬了。
除非你具備柔韌性,又有時間練習,或有足夠的天分,否則別嘗試像職業球員一樣的揮桿和轉體。不如在上桿過程中轉體到位。當你上桿時,記住格雷格.諾曼說的“R.P.B”,即“右側口袋後移”。想著向後移動褲子的右側口袋,會幫助右髖部向右轉動,並保持水平。諾曼是開球距離最遠的球員之一,如果這種揮桿思路對他有效,相信對你也會有所幫助。記住,如果讓髖部自如轉動,雙肩也會隨之轉動。
4、從目標線內側擊球
1號木揮桿中最難的部分之一是上桿向下桿的轉換和下桿過程。因為1號木是最輕的球桿,而我們總是試圖用它擊出最遠距離.於是人捫傾向於運用身體而不是速度大力擊球。但是,當你嘗試大力擊球時,往往會過度侵用身體。特別是肩部。以上兩幅圖中,我在球座外側放了一支指向目標方向的校準棒,對此許多球員會搞錯。放置校準棒的目的不是為了沿目標方向揮桿。而是自目標線內側揮桿直至觸球。因為我們的揮桿路徑是一個傾斜的圓弧,直接沿目標線揮桿需要太多親自雙拳和身體的操控,從而產生各種糟糕的姿勢(右上圖。那§么應該怎麼做呢?使用每支球桿時都自目標線內側揮桿。你會發現.這比沿著目標線揮桿容易得多。
5、通道練習
上文中提到,自目標線外側向內側揮桿會導致右曲球和力量的損失。如果你經常打出右曲球並且擊球力量不足,可以嘗試這個”通道練習”。
如圖所示,用四顆球或球座擺在架起的球周圍。兩顆球置於球位外側(一顆球與球位平齊,另一顆球在其後方兩英寸),另兩顆球置於球位內側(一顆球與球位平齊.另一顆球在其前方兩英寸)。
由於球內側有阻礙,球桿必須從目標線內側起桿,通過觸球後位於目標線外側。很多時候在做這個練習時,為了避開球位外側的兩顆球.有人會嘗試耍小聰明.在觸球瞬間向內側拉球桿。但這樣做卻會擊打到球位內側的兩顆球。這四顆障礙球的放置會幫助你優化揮桿路徑。經過一些揮桿練習後,如果你能夠成功完成這個通道練習.可以嘗試擊球。這個訓練的好處在於你會馬上收到反饋,只要打到障礙球,就說明偏離了正確的揮桿路徑。
另一個檢驗揮桿效果的方法是慢速揮桿,在觸球瞬間停下來,檢查桿面位置。如果觸球時桿面是端正的,桿頭趾部和跟部應該與中間兩顆障礙球位於同一直線上。
6、手腕翻轉
手腕翻轉是高爾夫揮桿中最大的力量源之一。在上桿時.如果能保持正確的握桿力度並翻轉手腕,你就在揮桿中運用了你的重要發力方式之一。
想像用錘子敲釘子的場景——你是僅僅移動手臂還是同時翻轉手腕7 (哪個動作增加了爆發力和速度7)我告訴學生,在上,t-T-中盡早翻轉手腕,因此當他們的手臂與地面平行時,球桿指向天空,且與左臂呈90。
直角(如圖所示)。不要像我在小圖中那樣綳直手腕。保持腕關節放鬆,讓球桿自如立起。此外,在上桿時感受盡早翻轉手腕不是壞事。啟動上桿時,感覺彷彿左手腕在向外推,而右-T-腕向里拉.這有助於你恰當地立起球桿。另一個檢驗揮桿效果的方法是慢速揮桿.在觸球瞬間停下來.檢查桿面位置。如果觸球時桿面是端正的.桿頭趾部和跟部應該與中間兩顆障礙球位於同一直線上。
7、防止重心過度前移
開球時,你的目標是保持身體、雙臂和球桿移動的同步性,從而形成最快的揮桿速度。為了做到這一點.觸球時頭部應該位予球位略微靠後的位置。但當球員試圖猛力擊球時,他們反而會因過度操控讓姿勢走樣。他們的身體向前移動太多,反而喪失了力量。
為保持揮桿的同步性。可以棒球為例:投手擲瘟變速球,迫使擊球季向前迎擊。這會犧牲擊球手的力度和能量。如果把這個教訓運用到高爾夫揮桿中。你就會懂鍀應該避免“身體過多向前移動。”在揮桿中保持身體滯後,讓桿頭從身前揮過直至隨揮送桿。
如果你覺得揮桿失去平衡或是在觸球時身體遺多前移超過球位,可以嘗試在預備擊球對抬起左腳跟。然後進行揮桿在整個揮桿過程中保持左腳跟抬起,不要讓它接觸地面。做練習時。如果你在下桿中身體前移過多。左腳跟就會接觸地面。這個練習會幫助你防止下桿時身體重心過度前移。先練習小幅揮桿.然後保持身體平衡.感受球桿在身前揮過,球桿的速度帶你送入隨揮送桿。
8、力量釋放
為了產生力量,必須練習釋放球桿。第一個訓練方法是.坐在一個沒有扶手的椅子上,背靠椅背。接著手握球桿與雙眼齊高,進行揮桿,感受雙臂的轉動,以及在揮桿中正確地釋放雙臂。用1號木揮桿時,我們經常會過度使用身體.反而忘記了最終擊球的是桿頭。坐在椅子上揮桿會迫使你揮動雙臂,並讓雙臂在過球時進行翻轉。這種釋放能在觸球瞬問擺正桿面。
嘗試這個練習後,可以站起來進行棒球式揮桿,感受之前練>-3中同樣的理念。當身體直立、桿身平行於地面進行揮桿時.雙臂的轉動和釋放會更加容易。進行這些揮桿練習時,注意保持雙臂放鬆。試著在揮桿過程中感受桿頭的重量。 (在棒球的隨揮送桿動作中,我從未見過有”雞翅膀”現象。)
9、大力擊球預備動作
如果要增加幾碼開球距離.需要掌握幾項關鍵的擊球預備動作要領。如圖所示.雙腳站位比雙肩略寬。 (我要確保自己不會揮桿過度並且失去平衡。)這樣我用l號木揮桿的平衡度就和用7號鐵揮桿時一樣多。由於右手比左手握桿位置更低,身體必須相應配合.因此脊柱要向遠離目標方向略微傾斜。右肩低於左肩,右髖部略微低於左髖部。這種擊球預備動作能讓我在上桿中充分轉體載入能量。擊球預備動作中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是保持雙臂放鬆,這樣才能自如揮桿形成桿頭速度。記住——緊張的肌肉就是遲緩的肌肉,所以只有放鬆才能產生最快的桿頭速度。
10、提前轉體!
如果你正飽受無法充分轉體的困擾,可以嘗試”提前轉體”,這有助於你的揮桿。看看我是怎麼做的。理想的狀況是,雙肩轉動90。,髖部轉動45度,從而充分上桿並載入能量,同時處於正確的、可下桿至目標線內側的姿勢。為了從目標線內側揮桿,身體需要在上桿中“配合”雙臂動作.即先向遠離目標方向扭轉上桿.然後朝目標方向回轉下桿。如果能做到這一點,就擁有了沿目標線內側下桿的空問。如果做不到
這一點.僅使用雙臂和上半身進行揮桿,球桿過於直立,觸球瞬間球桿自外向內橫切過球,打出右曲球或拉出式擊球。
在上桿至頂點時載入能量對許多球員來說並不容易——這需要足夠的身體柔韌性——不過有一個可行的方法。在預備擊球時,將右腳後移3—4英寸,這能讓髖部轉動更多,因為在預備擊球時髖部已經開始了少許提前轉動。通過這種提前轉動,上桿轉體和載入能量會更輕松。不用縮小站位寬度,僅僅後移右腳,充分轉體將交得更加容易。
接下來,把球桿降到及膝高度進行揮桿,盡量保持桿身與地面平行,同時釋放球桿並翻轉前臂。最後,降低桿頭位置進行常規揮桿,繼續感受球桿的釋放,感受揮桿過球時前臂的翻轉。同樣,在揮桿中盡可能地感受桿頭的重量.這樣前臂才能在過球時進行翻轉。
㈦ 打高爾夫的主要技巧
打高爾夫的主要技巧
高爾夫是一種把享受大自然樂趣、體育鍛煉和游戲集於一身的運動,它是由一群牧羊人發明的。下面我為您收集整理了打高爾夫的主要技巧,希望對您有幫助!
若在主方賽場兩記球打出了5個標准桿,做如何感想?如果能夠用5鐵桿而不是3鐵桿打出4個標准桿呢?這些都只是可能,水平也會提高。如果想球擊的更遠些,下面是需要掌握的5個基本要點。
1、 拓寬揮桿弧線
Tiger Woods 和Davis Love都是利用寬擊球和大揮桿弧線來遠擊球的典範。為了達到 這個水平,在上揮桿時盡量伸展手臂。如果能夠保持寬的揮桿弧線,可以不要非常用力揮桿就能擊出桿頭速度非常快的.擊球。
2、 減小握桿力度要想擊出遠球,不一定要非常用力
事實上,用力過大會起到反作用,而且會導致肌肉緊張,最後導致桿頭速度非常慢。放鬆上軀後,獲取額外力量的關鍵在於適當的握桿力度。比如,握桿力度在1到10的范圍內達到7。在真格揮桿過程中保持這個力度,以獲得較快的桿頭速度,同時保持對球的控制。如果配有桿頭速度測試儀,將揮桿進行測量。在使用時,注意緊、松握桿力度時的桿頭速度變化。就會發現,身體壓力和握桿力度越小,桿頭速度會增加越快。
3、 肩部進行大旋轉
Jim McLean,PGA最好的老師之一將肩部旋轉稱之為"X"因素。他對許多擊球遠的高爾夫運動員進行科學測量,發現他們的肩部旋轉比臀部旋轉都要大。這就意味著,大的臀部旋轉可能最終減弱形成力量和桿頭速度的能力,因為這時的力矩更小。保持下軀穩定(擊出),肩部旋轉至球後,這樣擊球動作就會姿勢正確。
4、 隱藏肘部
最好體念恰當位置的方法是在上揮桿時將右肘藏於身體右側(左手球員使用左肘)。這樣做能夠避免在擊球過程中的普遍錯誤,這個錯誤會減小擊球力量。而且,當右肘保持原有狀態時,會延緩擊球―――這是獲得力量和恰當時機初秋的一個關鍵。若能夠正確隱藏右臂,右臂(右手球員)筆直,且雙手都在球後。
5、 保持膝部穩定和彎曲
把雙腿看作揮桿的基礎。若基礎動搖或晃動過猛,就會出現力量泄漏,從而恰當卷球的力量就越小。在上揮桿的最高點時(左手球員使用左膝),保持右膝的穩定,並將重心放在腳內。若膝部和重心偏離腳部,就會出現傾斜,從而導致許多機械問題。為了保持雙膝之間的寬度,左膝應該保持相當靜止,不能做過大的橫向運動。我們先前出版的小貼士建議在兩膝之間放一個籃球進行訓練。
;㈧ 打高爾夫的技巧
打高爾夫的技巧
學好高爾夫並不是一項簡單的事情,需要循序漸進地進行練習才能有所提高。下面是我分享的打高爾夫的技巧,一起來看一下吧。
1、 拓寬揮桿弧線
Tiger Woods 和Davis Love都是利用寬擊球和大揮桿弧線來遠擊球的典範。為了達到 這個水平,在上揮桿時盡量伸展手臂。如果能夠保持寬的揮桿弧線,可以不要非常用力揮桿就能擊出桿頭速度非常快的擊球。
2、 減小握桿力度要想擊出遠球,不一定要非常用力
事實上,用力過大會起到反作用,而且會導致肌肉緊張,最後導致桿頭速度非常慢。放鬆上軀後,獲取額外力量的關鍵在於適當的握桿力度。比如,握桿力度在1到10的范圍內達到7。在真格揮桿過程中保持這個力度,以獲得較快的桿頭速度,同時保持對球的控制。如果配有桿頭速度測試儀,將揮桿進行測量。在使用時,注意緊、松握桿力度時的桿頭速度變化。就會發現,身體壓力和握桿力度越小,桿頭速度會增加越快。
3、 肩部進行大旋轉
Jim McLean,PGA最好的老師之一將肩部旋轉稱之為"X"因素。他對許多擊球遠的高爾夫運動員進行科學測量,發現他們的肩部旋轉比臀部旋轉都要大。這就意味著,大的臀部旋轉可能最終減弱形成力量和桿頭速度的能力,因為這時的力矩更小。保持下軀穩定(擊出),肩部旋轉至球後,這樣擊球動作就會姿勢正確。
4、 隱藏肘部
最好體念恰當位置的方法是在上揮桿時將右肘藏於身體右側(左手球員使用左肘)。這樣做能夠避免在擊球過程中的普遍錯誤,這個錯誤會減小擊球力量。而且,當右肘保持原有狀態時,會延緩擊球―――這是獲得力量和恰當時機初秋的一個關鍵。若能夠正確隱藏右臂,右臂(右手球員)筆直,且雙手都在球後。
5、 保持膝部穩定和彎曲
把雙腿看作揮桿的基礎。若基礎動搖或晃動過猛,就會出現力量泄漏,從而恰當卷球的力量就越小。在上揮桿的最高點時(左手球員使用左膝),保持右膝的'穩定,並將重心放在腳內。若膝部和重心偏離腳部,就會出現傾斜,從而導致許多機械問題。為了保持雙膝之間的寬度,左膝應該保持相當靜止,不能做過大的橫向運動。我們先前出版的小貼士建議在兩膝之間放一個籃球進行訓練。
拓展閱讀:打高爾夫的基本姿勢
1、左手:把桿子從食指靠掌的第一指節斜著橫貫上緊緊地靠著掌緣下端的厚肉墊,大拇指跟食指的「V」形紋要指著右眼。
2、右手:全用指頭去握桿,桿子直著壓過靠掌的指節上,一定要握在手掌之外。中指及無名指吃力最重,在練習右手握桿的時候,把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拿開,拇指和食指形成「V」形紋指著下巴。
3、合:兩手握桿的時候,要聯結在一起形成一體。右手的小指頭在左手指和中指之間的夾縫里;左手的大拇指正好平穩地被藏在右掌拇指下的窩里。
4、站姿:右腳方方正正的抵著假想中與彈道平行的一條線呈90°。左腳向外開1/4,以5#鐵桿為准,雙腳分開與肩同寬,比5#鐵桿長的就開得寬;比5#鐵桿短的,雙腳就向內攏一些。雙臂和關節盡量向身體靠緊,雙腳向內指。
㈨ 高爾夫技巧之左曲球和右曲球
高爾夫技巧之左曲球和右曲球
引導語:左曲球與右曲球是高爾夫運動常用語,以下是我整理的高爾夫技巧之左曲球和右曲球,歡迎參考閱讀!
高球技巧:左曲球
很多時候,由於場地、天氣、風向、障礙物等的影響,球友希望能打出左曲球。不過雖然在你不想打出左曲球的時候它會經常出現,可是當你真的需要打出左曲球的時候反而發現很難打好。
我們以前講過右曲球,其實左曲球與右曲球恰好相反,曲線是向左方的。這里我們談談如何才能打好左曲球。
一是握桿,想打出左曲球,雙手在握桿時要更向右轉,這樣右手會更多地握在握柄的下方。
二是瞄球,這點也和右曲球是相反的,要瞄準旗桿右方的一個點。
三是揮桿,揮桿時右臂肘部要靠緊身體,保證在揮桿時桿頭是由內向外揮出去的。
四是站姿,打左曲球時要採取封閉式的站姿。左腳的腳尖在站位線前方,而 右腳則放在站位線後面,球的位置是在右腳的前方,這樣揮桿時就會形成一個由內向外揮動的軌道,打出的球左旋並且形成左曲。
最後要談及的兩點:一是正確打出的左曲球不僅是個側旋球,還是個上旋球,所以球在落地後還會滾出很遠,因此如果把握不好,盡量不要去打左曲球, 否則球滾動過遠的話有可能會離開果嶺;二是這里講的方法是針對右手桿球員而言的,左手桿球員的方法則與此恰好相反。
高球技巧:右曲球
在很多時候,右曲球真是個讓人頭疼又心煩的.事,但不可否認,有些時候,你會很想打出右曲球,比如在風向和風力的影響下,或是在地形的影響下,有時打右曲球反而是有利的,這時候,如何打好右曲球倒是球手很關心的問題了。
為了講清楚如何打好右曲球,我們先得看看如何才能打出右曲球。這里講講想打出右曲球的基本動作:先要注意兩腳的站姿,左腳站在與球飛行軌道平行的站位線稍 靠後的地方,而右腳要稍稍在左腳前面一點兒;再看揮桿,揮桿時桿頭是從外向內揮動的,這樣打出的球在球速減慢後就會逐漸產生右曲。
需要強調的一個問題是握桿,要想打出理想的右曲球,球手的左手要向左和球桿向面轉動,同時右手要握在球桿握柄外的地方,這樣通過調整可以影響右曲球的程度和大小。
另一個簡單而重要的問題是球手的目標要放在旗桿左側的一個點上,球桿的桿頭是在飛行路線外收回的,而在整個過程中球手能感覺到球桿是由左手控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