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寫作駁論文的方法
議論雖有立論、駁論兩種方式,但兩者不是完全分開的。駁和立是辨證的統一。在立論性的文章中,有時也要批駁錯誤論點;在駁論性的文章中,一般也要在批駁錯誤論點的同時,闡明正確的觀點。因此,立論和駁論在議論文中常常是結合起來使用的。
直接駁和間接駁的差別
①如果直接以論點出發,那就算是直接駁論
②如果通過各種論據來反駁論點的算間接駁論
③如果從始至終都通過論點論據來論證中心的,就是典型的駁論文,如魯迅先生的《友邦驚詫論》就是典型的駁論文章。
總之,寫駁論性的文章,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①要對准靶子。寫駁論性的文章,首先要擺出對方的謬論或反動觀點,樹起靶子。怎樣樹起靶子呢?通常有兩種方式。一是概述。即用概括的語言,將所批駁的敵論復述一下。並且還要強調出敵論的弊端。概述時,可適當引用一些原詞句,但要有重點,傾向性要鮮明。二是摘引。即把反面材料的關鍵部分或有關部分,摘錄下來,然後對准靶子,進行駁斥。可以引用一些較為典型的事例,和古典名句。更加強有力的證明自己的觀點。
②要抓住要害。魯迅說:「正對『論敵』之要害,僅以一擊給予致命的重傷。」對謬論,一定要抓住其反動本質,深入地進行揭露和批判。
③要注意分寸。對於敵人的反革命謬論和人民內部存在的錯誤思想,必須加以區別。對敵人,要無情揭露,痛加批駁,給以致命打擊;對於人民內部的錯誤思想,就要本著「團結——批評——團結」的原則,決不可相提並論。
㈡ 駁論文的反駁方式分哪幾種
1、先破後立
對敵論先加以批判駁斥,然後在此基礎上再表明自己的觀點,這就是先破後立。常言說:「不破不立,不塞不流。」「破」「立」是論證中難以避免的環節,只有「破」「立」得當,才能觀點清晰,旗幟鮮明。
2、以矛攻盾
在論證過程中,努力捕捉敵論的漏洞、矛盾,適當加以分析引申,使敵論看一場用自己的「矛」去攻擊自己的「盾」,自己打自己耳光的對台戲,從而陷入窘困的境地,暴露謬誤的實質,這就是以矛攻盾。
這種方法可以通過揭露敵論論據的謬誤,及揭示論據中的自相矛盾之處來打開批駁的「缺口」,也可以通過揭露敵論中論點與論據間缺乏必然聯系,來說明其論點的不可信。
3、引申歸謬
通過引申把對方論點中的錯誤加以合理地「放大」,合乎邏輯地「擴展「,將其推向極端,以徹底暴露其論述的謬誤、荒唐,從而將對方逼入自相矛盾、破綻百出的境地,無法辯駁,難以解脫,只能不攻自破,束手認輸,這就是引申歸謬。
駁論文反駁注意事項
反駁是證明的一種特殊形式。如果說,引用已知的真實判斷去證明另一判斷的真實性叫做證明;那麼,引用已知的真實判斷去證明另一判斷的虛假性就叫做反駁。證明與反駁都是論證的方法。用反駁的方法去推翻對方的證明的議論文通常為駁論文。
駁論文寫作,一般是先指出對方錯誤的實質,或直接反駁(駁論點),或間接反駁(駁論據,駁論證),繼而針鋒相對地提出自己的觀點並加以論證。
㈢ 駁論的方法
駁論方法編輯
駁論的方法,最基本的仍然是擺事實、講道理,立論的各種方法都可以在駁論中使用。
駁論的一般方法包括駁論點,駁論據和駁論證。
駁論點是就文章的論點中的根本性錯誤,與相關基本原則沖突的部分進行反駁。
駁論據是對文章的支撐——論據進行反駁,既可以直接反駁,也可以通過歸納論據中的謬誤的辦法反駁。
駁論證是對文章的論證方式進行反駁,針對舉例論證可以是找出例子與事實,情理不符的部分,針對排比論證,可以指出
排比中不合理的部分,針對道理論證(馬克思主義原理)可以採用哲學知識指出其錯誤的方法進行反駁。
常用的駁論方法有直接反駁、反證法、歸謬法等。 (與立論都屬於論證方式)
(1)直接反駁,即是運用論據或推理,直接證明敵論點是錯誤的方法。
(2)反證法,為了證明對方的論點是錯誤的,可以先證明與其相矛盾的另一論點是正確的,這就是所謂反證法。例如:魯迅的《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一文,為了駁斥「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這一錯誤論點,就提出「我們有並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國人在」這個正面論點,然後運用古往今來的事實,證明這一論點的正確性,從而駁倒了反面論點。
(3)歸謬法,先假定對方的論點是對的,然後以它為前提,推導出一個明顯荒謬的結論,從而證明對方論點是錯誤的。例如:如果按那些政治「精英」們所述的理論來分析,只會產生這樣一個現實:即凡是走上資本主義私有化道路的國家,全部或至少大部都比社會主義經濟發展得快。但可惜的是,這種現實還不存在,這種材料在現實的世界上還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