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對教師的教學方法的理解

對教師的教學方法的理解

發布時間:2022-11-07 06:45:47

如何評價老師的教學方法

針對老師的教學方法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評價:
一,豐富性。老師講課內容的豐富與否,時間的安排合理不合理。
二,情趣性。老師授課的過程是不是特別有情趣,會不會更吸引學生的聽講等。
三,方法性。老師在授課過程中利用了哪些授課的方式,這些授課方式的利弊分析。
四,針對性。看老師教學方法有沒有針對性,例如,知識點的針對,學生掌握過程的針對。
五,互動性。互動是比較重要的,教學好與壞,都要看老師授課方式中與同學的互動,如果活躍,證明學生喜歡這種方式,如果死氣沉沉,學生掌握起來就相對難一些。
六,效率性。這個教學方法的最終結果,是要看學生的掌握程度,所以一定要抽出一定的時間來觀察效率性。

⑵ 優秀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

優秀教師的教學理念有很多:教育,要有理想。教育,要有思想。教育,要有信念。教育,要有追求。還有我工作,我辛苦,我進步,我快樂。人生離不開拼搏,就像我們不能拒絕成長一樣。
一個優秀教師教學方法就是嚴師出高徒,越嚴格的老師教出來的學生就是越好的。看你是教什麼學科的老師了,首先你老師當天講課你先提問好學生,讓好學生回答你的問題,有知識點的比如英語單詞短語,語文詞語都畫出來告訴學生回家練什麼背什麼,你講過的東西第二天小考,設小分5,4,3,2或者A,B,C,D,小考不合格的記名單讓他們補考,看著他們學他們就有自覺性,學習也有動力,該罰寫的罰寫由你自己決定,什麼時候小考補考合格了什麼時候再干別的,告訴學生昨天晚上練什麼不聽就得看著他練,補考過一個劃掉一個名單,小考是課堂的最基本東西,最基本都不會怎麼做卷怎麼考試做題。再就是上課方面,昨天不是講過一遍知識點了嗎?第二天回過頭就提問那幫差生,看看那幫差生昨天上課你講過的他們聽沒聽,答不上來站著聽,該罰寫還是怎麼由你決定,講過的在不會那是不應該的,你可以把那些差生全部往前面調調座,他們在後面坐著根本聽不進去,心不在焉的學,把那些差的調前面你能看到他們他們學習效率就會更好,講過的問題隨時提問他們,或者把那種能學好卻不學好的那樣學生調到你老師的講桌旁邊坐,正好他離你講桌近,也能看到黑板,一不學好小棍敲打他的桌面,動不動提問一下,這樣的學習效率效果肯定好,當天講的新知識點差生不會有情可原可以問好學生,但是你講過的第二天要記得問差生,這樣學生在你這個課上就知道要強,知道學什麼,考什麼,再懶惰的學生也會變得勤奮。再就是練習冊,每個科不是都有練習冊嗎?你是教什麼科的你就讓學生把這科練習冊答案全部撕掉收上去,晚上學生回去自己做,做完第二天讓課代表還是讓所有學生把作業打到練習冊那頁交給你,你先批一下找出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針對學生作業的問題進行講解,你講練習冊的過程中不允許學生動筆改題,檢測學生聽課質量,等你講完練習冊還是卷子的題後再讓學生動筆改題,就看剛剛講過的學生聽沒聽,改完排隊找你批作業,改對了的學生畫個√代表作業都改對了,誰也不許幫誰就讓學生自己改,不得把答案給那些不聽講的人看,鍛煉那些差生上課聽課能力,這樣的教學方法無論是什麼科,學生報有這個態度對待你教的科目,他們指定知道自己該學什麼,也會增加學習的動力,總成績也會是班級遙遙領先。

⑶ 教師常用的教學方法有哪些

常見的教學方法分類有:

1、講授法

講授法是教師通過口頭語言向學生傳授知識的方法。講授法包括講述法、講解法、講讀法和講演法。教師運用各種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時,大多都伴之以講授法。這是當前我國最經常使用的一種教學方法。

2、談論法

談論法亦叫問答法。它是教師按一定的教學要求向學生提出問題,要求學生回答,並通過問答的形式來引導學生獲取或鞏固知識的方法。談論法特別有助於激發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培養他們獨立思考和語言表述的能力。初中,尤其是小學低年級常用談論法。

談論法可分復習談話和啟發談話兩種。復習談話是根據學生已學教材向學生提出一系列問題,通過師生問答形式以幫助學生復習、深化、系統化已學的知識。啟發談話則是通過向學生提出來思考過的問題,一步一步引導他們去深入思考和探取新知識。

3、演示法

演示教學是教師在教學時,把實物或直觀教具展示給學生看,或者作示範性的實驗,通過實際觀察獲得感性知識以說明和印證所傳授知識的方法。

演示教學能使學生獲得生動而直觀的感性知識,加深對學習對象的印象,把書本上理論知識和實際事物聯系起來,形成正確而深刻的概念;能提供一些形象的感性材料,引起學習的興趣,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有助於對所學知識的深入理解、記憶和鞏固;能使學生通過觀察和思考,進行思維活動,發展觀察力、想像力和思維能力。

4、練習法

練習法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依靠自覺的控制和校正,反復地完成一定動作或活動方式,藉以形成技能、技巧或行為習慣的教學方法。從生理機制上說,通過練習使學生在神經系統中形成一定的動力定型,以便順利地、成功地完成某種活動。練習在各科教學中得到廣泛的應用,尤其是工具性學科(如語文、外語、數學等)和技能性學科(如體育、音樂、美術等)。練習法對於鞏固知識,引導學生把知識應用於實際,發展學生的能力以及形成學生的道德品質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5、讀書指導法

讀書指導法是教師指導學生通過閱讀教科書、參考書以獲取知識或鞏固知識的方法。學生掌握書本知識,固然有賴於教師的講授,但還必須靠他們自己去閱讀、領會,才能消化、鞏固和擴大知識。特別是只有通過學生獨立閱讀才能掌握讀書方法,提高自學能力,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6、課堂討論法

課堂討論法是在教師的指導下,針對教材中的基礎理論或主要疑難問題,在學生獨立思考之後,共同進行討論、辯論的教學組織形式及教學方法,可以全班進行,也可分大組進行。

7、實驗法

實驗法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使用一定的設備和材料,通過控制條件的操作過程,引起實驗對象的某些變化,從觀察這些現象的變化中獲取新知識或驗證知識的教學方法。在物理、化學、生物、地理和自然常識等學科的教學中,實驗是一種重要的方法。一般實驗是在實驗室、生物或農業實驗園地進行的。有的實驗也可以在教室里進行。實驗法是隨著近代自然科學的發展興起的。現代科學技術和實驗手段的飛躍發展,使實驗法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通過實驗法,可以使學生把一定的直接知識同書本知識聯系起來,以獲得比較完全的知識,又能夠培養他們的獨立探索能力、實驗操作能力和科學研究興趣。它是提高自然科學有關學科教學質量不可缺少的條件。

8、啟發法

啟發教學可以由一問一答、一講一練的形式來體現;也可以通過教師的生動講述使學生產生聯想,留下深刻印象而實現。所以說,啟發性是一種對各種教學方法和教學活動都具有的指導意義的教學思想,啟發式教學法就是貫徹啟發性教學思想的教學法。也就是說,無論什麼教學方法,只要是貫徹了啟發教學思想的,都是啟發式教學法,反之,就不是啟發式教學法。

9、實習法

實習法就是教師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在校內外組織學生實際的學習操作活動,將書本知識應用於實際的一種教學方法。這種方法能很好地體現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精神,對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特別是實際操作本領具有重要意義。實習法,在自然科學各門學科和職業教育中佔有重要的地位。這種方法和實驗方法比較起來,雖有很多類似的地方,但它在讓學生獲得直接知識,驗證和鞏固所學的書本知識,培養學生從事實際工作的技能和技巧以及能力等方面,卻有其特殊的作用。

⑷ 淺析教學方法及其重要性

摘要:我們應該始終把學生看成是一個正在成長發展的的鮮活生命體,依據生命的特徵,遵循生命發展的原則,以學生自身潛在的生命基質為基礎,靈動地運用評價策略,通過評價理念的准確把握,評價內容的明晰融通,評價方式的靈活選擇,評價語的靈活運用,喚醒學生的生命意識,啟迪精神世界,開發生命潛能,提升生命質量,關注生命的總體發展,使學生成為充滿活力、具有健全人格和鮮明個性、富有創造智慧的人。教師的評價對於學生來說,有一份獨特的力量,學生期待著老師中肯的評價。讓個性化的教學評價如種子般播進學生的心田,在他們成長的過程中,慢慢生根發芽,開出自信的花朵,結出成功的果實,綻放生命的光輝。

關鍵詞:主體性;全面發展;因材施教;

淺談教師教學方法的重要性

從第一個工作日開始,作為一名新任小學教師就要全面承擔對其學生進行教學的責任,履行與多年教齡的老教師們同樣的職責。這些工作任務不是為了使其逐漸提高技能和知識而循序漸進地增加的,新任教師是一邊全面履行教學職責一邊學習提高同時,我們應該遵循「師德為先、學生為本、能力為重、重視學習」的基本理念。

小學教育是人生接受正規教育的初期階段,是每一個社會成員為獲得生存和發展而必須接受的最低限度的教育。就其對象而言,是面向全體兒童;就其目標而言,是提高國民素質的教育;就其內容而言,是促進兒童身心全面發展的教育。小學教育是整個教育事業的基礎,是現代國民教育體系的初級階段和最基本的組成部分,是基礎教育的基礎,是整個國民教育的基石,具有「基礎性」的特點。

小學教師作為一種專業性職業,由於其服務對象和工作方式不同於中學教師和大學教師,具有自身的專業特性。

從服務對象看,小學生自我意識發展水平較低,獨立自主性較差,在他們進入小學後,會把對父母的依戀遷移到教師身上,對教師形成強烈的依賴感。在小學生的心目中教師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這就要求小學教師確立正確的兒童觀、教育觀、人才觀,用自己的高尚品德熏陶學生。

從工作方式看,更強調技藝性。小學教育以綜合課程為主。我國《小學教師專業標准》(試行)中指出:「適應小學綜合性教學的要求,了解多學科知識。」作為一名小學教師要「使用符合小學生特點的語言進行教育教學工作;引導小學生體驗學習樂趣,保護小學生的求知慾和好奇心,培養小學生的廣泛興趣、動手能力和探究精神;創設適宜的教學情境,根據小學生的反應及時調整教學活動;調動小學生學習積極性,結合小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激發學習興趣;發揮小學生主體性,靈活運用啟發式、探究式、討論式、參一與式等教學方式;鑒別小學生行為和思想動向,用科學的方法防止和有效矯正不良行為;妥善應對突發事件。」小學教師應該知道不同年齡的學生適合學習什麼,採用什麼方法和步驟進行。

烏申斯基曾說過:「在教學中,一切都應該以教育者的個性為基礎,因而教育的力量只能從人的個性這個活的源泉流露出來。」小學教師由於各自的基礎不同,經歷不一,個性也存在著差別,在教育教學、班級管理、人際交往方面表現不一。對自己是一種資源,對別人,甚至小學初任教師群體也是一種資源。尊重不同的個性,充分利用這種差異,進行資源優化、整合,做到優勢互補,這本身就是一種學習,就是一種提高。

小學教師不僅在現實的教育教學活動中起著主導作用,而且在學生的未來發展中起著主導作用。因為教師作為文化知識佔有者、傳授者的角色逐漸淡化,他的作用主要體現在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教會學生如何學習,幫助學生自主發現、組織和管理自己的知識體系,師生

⑸ 教學方法有哪些

01
教學方法有講授法,討論法,直觀演示法,練習法,讀書指導法,參觀教學法,現場教學法,自主學習法,任務驅動法,課堂教學等。教學方法包括教師教的方法(教授法)和學生學的方法(學習方法)兩大方面,是教授方法與學習方法的統一。

5、參觀法
這種教學方法是教師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組織學生去實地觀察學習,從而獲得知識或鞏固、驗證已學知識的方法。參觀法有準備性參觀、並行性參觀、總結性參觀三種形式。參觀法可使課堂教學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系起來,有利於學生更好地理解所學知識,豐富感性經驗,開闊視野,又可以在實際中受到生動的思想品德教育。在參觀過程中,為了防止學生偏離參觀目的,教師要在參觀過程中對學生加強指導,參觀結束後要安排學生討論參觀心得,或布置與參觀相關的作業。

⑹ 教學方法的概述

教學方法的概述

教學方法的概述,教學方法論由教學方法指導思想、基本方法、具體方法、教學方式四個層面組成。那麼我整理出來了教學方法的概述相關內容,一起來閱讀看看吧!希望能夠對你有所幫助!

教學方法的概述1

教學方法概述

(一)教學方法的定義

1、教學方法是為實現既定的教學目標,在教學過程中師生共同活動時所採用的一系列辦法和措施。

a、教學方法是以教學目標為指向的。

b、教學方法是在教學過程中展開的。

c、教學方法是教師和學生之間相互聯系的活動方式,是教師發出信息和學生接受信息的途徑,它是師生雙邊活動的過程。

(二)教學方法的特點:

1、相對性 2、針對性 3、綜合性 4、多樣性

(三)教學方法的分類:

1、以教為主的教學方法:

a、講述教學法

b、演示教學法

c、練習教學法

2、以學為主的教學方法

a、自主學習教學法

b、合作學習教學法

c、探究學習教學法

3、教與學並重的教學方法

a、角色扮演教學法

b、討論教學法

c、問題教學法

(四)教學方法的選擇考慮因素:

1、分析教學內容

2、確定教學目標

3、了解學生的特徵

4、了解教師自身的特徵

5、認識和利用教學資源

6、確定教學組織形式

7、選擇適宜的教學媒體

教學方法的概述2

教學方法概述

一、 教學方法與教學方式的關系:

教學方式應是構成教學方法的細節,是教師和學生在教學活動中所進行的個別操作活動。

二、 教學方法的概念:

教學方法是指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指導學生學習可以達到教學目的而採取的教與學相互作用的活動方式的總稱。

三、 教學方法的意義:

1、教學方法是聯系教師教與學生學的重要紐帶;

2、教學方法是完成教學任務的必要條件;

3、教學方法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

4、教學方法是影響教師威信和師生關系的重要因素;

5、教學方法影響學生身心發展、

四、

1、古代的教學方法(個別教學):

古代社會特別是在我國封建專制社會的學校,只要是形成了教師滿堂灌輸、學生呆讀死記的注入式教學方法。

2、、近代的教學方法:

要求教師不僅要清晰而連貫的講授,還採用了演示、觀察、實驗等由教師指導,學生通過自己的活動來學習的各種方法。

3、現代的教學方法:

現代試聽手段的普遍運用,不僅大大豐富了教學傳遞信息的途徑,同時也促進了教學方法的改革。

4、教學目的和任務:

教學內容、時代要求和生產力的發展水平,是影響教學方法發展的直接因素。

五、當代國內教學方法的改革與發展:為推進素質教育,教育部發文倡導的新的教學方法:

1、愉快教學法: 是上海特級教師倪谷音首先倡導的。它要變「厭學」為「好學」,變「苦學」為「樂學」,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2、情景教學法: 是江蘇省特級教師李吉林首創的`。

3、嘗試教學法: 由江蘇常州特級教師邱學華首創。嘗試教學法,是給學生創造一定的條件,讓學生主動探索、獨立思考、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以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自學能力為主要目標的教學方法。它的特點是變先講後練為先練後講。

4、成功教學法: 是以上海閘北八中校長劉京海為首的一批教改研究者首先提出的。

六、當代國外教學方法的改革與發展:已經深深的影響了我國的教學改造,並已廣泛的運用到了我國的教學實踐中:

1、發現法: 通常稱作發現學習或問題教學法,就是讓學生通過獨立工作,自己主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及掌握原理的一種教學方法。由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所倡導。

2、範例教學法: 由德國教育家瓦·根舍因創造的。範例教學法的教學內容必須具有基本型、基礎性、範例性等三個基本特徵。

3、目標教學法: 是依據美國教育學家布盧姆的「教育目標分類學」和「掌握學習策略」。

4、程序教學法(機器教學法): 是由美國著名教育心理學家斯金納倡導的。

5、「綱要信號」圖表教學法: 是前蘇聯教育家沙塔洛夫創造的。

6、暗示教學法: 又稱啟發式外語教學法或啟示法。是保加利亞教育心理學家喬治·洛扎諾夫提出的。暗示教學法可以比傳統方法進度快5—50倍。

7、非指導性教學法: 又叫促進教學法,是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卡爾·羅傑斯的首創。(判)人際關系是非指導性教學法的核心與關鍵。

⑺ 教師常用的三種教學方法

做一名好的教師一定要有自己的教學方法,這樣不僅能教出國家未來的棟梁,還能讓自己桃李滿天下,尤其是對於小學教師來說,更是需要掌握一定的教學方法。接下來,我為您介紹了三種,歡迎閱讀!

(一)講授法

講授法是教師通過口頭語言系統連貫地向學生傳授知識的方法。

講授法可分為講述、講解和講演三種方式。講述是教師向學生描繪學習的對象、介紹學習材料、敘述事物產生變化的過程。講解是教師對概念、原理、規律、公式等進行解釋說明和論證。講述講解各有側重,但在教學中常結合使用。講演則是系統全面地描述事實,深入分析和論證事實並歸納、概括科學的結論。

運用講授法的基本要求是:

1、講授既要重視內容的科學性和思想性、同時又要應盡可能的與學生的認知基礎發生聯系。2、講授應注意培養學生的學科思維。

3、講授應具有啟發性。在講授中善於提問並引導學生分析和思考問題、使他們的認識活動積極開展,自覺地領悟知識。

4、講授要講究語言藝術。語言要生動形象、富有感染力,清晰、准確、簡練,條理清楚、通俗易懂,音量、語速要適度,語調要抑揚頓挫,適應學生的心理節奏。

講授法的優點是教師容易控制教學進程,能夠使學生在較短時間內獲得大量系統的科學知識,但如果運用不好,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不易發揮,就會出現教師滿堂灌、學生被動聽的局面。

(二)談話法

談話法也叫問答法,它是教師按一定的教學要求向學生提出問題,要求學生回答、並通過問答的形式來引導學生獲取或鞏固知識的方法。談話法特別有助於激發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培養他們獨立思考和語言表述的能力。

談話法可分復習談話和啟發談話兩種。復習談話是根據學生已學教材向學生提出一系列問題、通過師生問答形式以幫助學生復習、深化、系統化已學的知識。啟發談話則是通過向學生提出未思考過的問題,一步一步引導他們去深入思考和探索新知識。談話法的基本要求是:

第一,要准備好問題和談話計劃。教師要對談話的中心和提問的內容做好充足的准備。在上課之前,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已有的經驗、知識,准備好談話的問題、順序,如何從一個問題引出和過渡到另一個問題。

第二,提出的問題要明確、具體。能引起思維興奮、即富有挑戰性和啟發性、問題的難易要因人而異,符合學生的已有知識程度和經驗。

第三,要善於啟發誘導。當問題提出後,要善於啟發學生利用他們已有的知識經驗或對直觀教具觀察獲得的感性認識進行分析、思考,研究問題或矛盾的`所在。因勢利導,讓學生一步一步地去獲取新知。

第四,要做好歸納、小結。這樣使學生的知識系統化、科學化,並注意糾正一些不正確的認識、幫助他們准確地掌握知識。

(三)討論法

討論法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為解決某個問題而進行探討、辨明是非真偽、以獲取知識的方法。其優點在於能更好地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有利於培養學生的獨立思維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促進學生靈活地運用知識。

討論法的基本要求是:

第一,討論的問題要有吸引力。選好問題是討論的前提,問題要有吸引力,能激起他們的興趣、有討論、鑽研的價值。

第二,要善於在討論中對學生啟發引導。啟發他們獨立思考,勇於發表自己的看法,圍繞中心議題發言。

第三,做好討論小結。討論結束前,教師要簡要概括討論情況,使學生獲得正確的觀點和系統的知識,糾正錯誤、片面或模糊的認識。對疑難和爭論的問題,教師要盡力闡明自己的看法、但要允許學生保留意見。

教師教學方法

1、顛覆法——重整知識結構

京翰1對1教學總監孟老師對這一教學法進行了形象描述:有些學生所學的知識點能蓋兩層小樓,但由於知識不成體系,有段無篇,拿能蓋兩層小樓的磚蓋了五個雞窩,無論如何小修小補,始終都是五個雞窩,而無法達到兩層樓的高度,因此要想突破,必須推倒了重蓋。顛覆式教學法在京翰1對1被發揮到了極致。

2、填充法——填補知識漏洞

假如學生知識結構完善,做題思路與方向把握很准,但細節上總是出問題,比如考試中選擇、填空題丟分太多,拿到試卷後自己都後悔不已;還有平日100% 做對的題,一到考試准出錯……家長恨孩子太馬虎,學生自己也不知道怎麼回事。 京翰的老師運用填充式教學法規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夯實每一知識點,有效保證簡單題不丟分、難度題少丟分,在考試中發揮真水平,甚至超常發揮…… 京翰1對1教學有章可循,考試有法可依,學生成績想不提高都難。

⑻ 對教學方法的認識與理解

教學方法因人而異,每個教師都有自己的教學方法,具體好與不好,只能夠從學生的反饋中獲得。學生認可的才是優秀的教學方法。

⑼ 常見的教師教學方法種類有哪些_如何促進教師教學方式轉變

教學方式是指 教學 方法 的活動細節。教學過程中具體的活動狀態,表明教學活動實際呈現的形式。下面是我整理的常見的教師教學方法種類有哪些_如何促進教師教學方式轉變,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

目錄

常見的教師教學方法種類有哪些

教學態度帶給學生的影響

如何促進教師教學方式轉變

常見的教師教學方法種類有哪些

1、講授法

講授法是教師通過口頭語言向學生傳授知識的方法。講授法包括講述法、講解法、講讀法和講演法。教師運用各種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時,大多都伴之以講授法。這是當前我國最經常使用的一種教學方法。

2、談論法

談論法亦叫問答法。它是教師按一定的教學要求向學生提出問題,要求學生回答,並通過問答的形式來引導學生獲取或鞏固知識的方法。談論法特別有助於激發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培養他們獨立思考和語言表述的能力。初中,尤其是小學低年級常用談論法。

談論法可分復習談話和啟發談話兩種。復習談話是根據學生已學教材向學生提出一系列問題,通過師生問答形式以幫助學生復習、深化、系統化已學的知識。啟發談話則是通過向學生提出來思考過的問題,一步一步引導他們去深入思考和探取新知識。

3、演示法

演示教學是教師在教學時,把實物或直觀教具展示給學生看,或者作示範性的實驗,通過實際觀察獲得感性知識以說明和印證所傳授知識的方法。

演示教學能使學生獲得生動而直觀的感性知識,加深對學習對象的印象,把書本上理論知識和實際事物聯系起來,形成正確而深刻的概念;能提供一些形象的感性材料,引起學習的興趣,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有助於對所學知識的深入理解、記憶和鞏固;能使學生通過觀察和思考,進行思維活動,發展觀察力、 想像力 和思維能力。

4、練習法

練習法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依靠自覺的控制和校正,反復地完成一定動作或活動方式,藉以形成技能、技巧或行為習慣的教學方法。從生理機制上說,通過練習使學生在神經系統中形成一定的動力定型,以便順利地、成功地完成某種活動。練習在各科教學中得到廣泛的應用,尤其是工具性學科(如語文、外語、數學等)和技能性學科(如體育、音樂、美術等)。練習法對於鞏固知識,引導學生把知識應用於實際,發展學生的能力以及形成學生的道德品質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5、讀書指導法

讀書指導法是教師指導學生通過閱讀教科書、參考書以獲取知識或鞏固知識的方法。學生掌握書本知識,固然有賴於教師的講授,但還必須靠他們自己去閱讀、領會,才能消化、鞏固和擴大知識。特別是只有通過學生獨立閱讀才能掌握讀書方法,提高自學能力,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6、課堂討論法

課堂討論法是在教師的指導下,針對教材中的基礎理論或主要疑難問題,在學生獨立思考之後,共同進行討論、 辯論 的教學組織形式及教學方法,可以全班進行,也可分大組進行。

7、實驗法

實驗法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使用一定的設備和材料,通過控制條件的操作過程,引起實驗對象的某些變化,從觀察這些現象的變化中獲取新知識或驗證知識的教學方法。在物理、化學、生物、地理和自然常識等學科的教學中,實驗是一種重要的方法。一般實驗是在實驗室、生物或農業實驗園地進行的。有的實驗也可以在教室里進行。實驗法是隨著近代自然科學的發展興起的。現代科學技術和實驗手段的飛躍發展,使實驗法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通過實驗法,可以使學生把一定的直接知識同書本知識聯系起來,以獲得比較完全的知識,又能夠培養他們的獨立探索能力、實驗操作能力和科學研究興趣。它是提高自然科學有關學科教學質量不可缺少的條件。

8、啟發法

啟發教學可以由一問一答、一講一練的形式來體現;也可以通過教師的生動講述使學生產生聯想,留下深刻印象而實現。所以說,啟發性是一種對各種教學方法和教學活動都具有的指導意義的教學思想,啟發式教學法就是貫徹啟發性教學思想的教學法。也就是說,無論什麼教學方法,只要是貫徹了啟發教學思想的,都是啟發式教學法,反之,就不是啟發式教學法。

9、實習法

實習法就是教師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在校內外組織學生實際的學習操作活動,將書本知識應用於實際的一種教學方法。這種方法能很好地體現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精神,對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特別是實際操作本領具有重要意義。實習法,在自然科學各門學科和職業 教育 中佔有重要的地位。這種方法和實驗方法比較起來,雖有很多類似的地方,但它在讓學生獲得直接知識,驗證和鞏固所學的書本知識,培養學生從事實際工作的技能和技巧以及能力等方面,卻有其特殊的作用。

<<<

教學態度帶給學生的影響

教師好的教學態度會反作用於其教學行為,所謂「態度決定一切」,因此,會對學生產生正面的積極的激勵作用,增強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使其由被動的接受者轉變為積極主動的學習參與者。反之,如果一個教師的教學態度不好,則會對學生產生負面的消極的影響,其主要表現如下:

1.「師容」不整

「師容」指的是教師的儀表,它代表一個教師的精神和風度,要求教師服裝整潔、態度和藹、表情自然舉止大方、可親可敬,這樣會把學生的情緒引導到教師的身上來,為授課創造條件。反之,如果教師身穿奇裝異服,頭發蓬亂,講課慌亂緊張或處理課堂偶發事件行為過火等,都容易分散學生的注意力,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久而久之,就會影響教學質量以及教師的良好形象。

2.「師學」不實

「師學」是指一個教師的學術水平和業務能力。要勝任教學工作,教師必須具有廣博的知識和較強的工作能力,才能滿足學生的求知慾,獲得學生的信任和崇敬。如果教師不安心工作,不認真備課,教學方法單一,教學手段簡單,對學生接受知識漠不關心,不注重自身業務知識的學習和提高,做「一桶水不滿,半桶水晃盪」的教師,就會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那麼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綜合素質也就是一句空話。

3.「師風」不嚴

「師風」是指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良好作風。良好的師風主要是治學嚴謹和誨人不倦,對事物懷有真誠、一分為二的態度,熱情關心學生的成長,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實踐證明,遵循「尊師愛生」這一原則來處理師生關系,會形成教與學的良性循環,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反之,會挫傷師生的積極性,損害師生之間的正常關系,產生惡性循環。

<<<

如何促進教師教學方式轉變

一、由重「教」向重「學」轉變

傳統教學中教師的「教」是教師牽著學生走,學生圍繞教師轉。這是以教定學,讓學生配合和適應教師的教。學生習慣於被動地學習,學習的主動性也漸漸喪失。新課程倡導教師在教學中應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學生的能動作用,強調學法與教法在教學過程中的最優結合。它要求教師要從學情出發,設計課堂教學方法,從而保證教法與學法改革的同步進行。

1、精心備課,贏在課堂。

俗話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這就說做任何事情以前都得事先作好准備。課改之後,教師普遍反映英語難教,詞彙量大,尤其是對於農村學生難度更大。實際上,這是對教師提出了挑戰,對教師的要求更高了,要求教師要把更多的精力花在精心備課上,要從學生的學情出發,縱觀前後,挖掘教材,整合課本資源,提升課堂質量。

2、從學生興趣點入手,構建開放式的教學氛圍。

傳統的英語過多強調語法,語言的組織,學生學起來難,而且與現實生活不太融合。因此學生學起來感覺枯燥、泛味,實用性不太強,沒有充分發揮英語作為一門語言的功能和價值。如今,我們不難發現,課改後的英語教材與學習、工作、生活的聯系非常緊密。我們可以從現實的生活中找到許多學生感興趣的東西,教師可以從這些興趣點入手,讓學生感覺到英語就在身邊。

二、由重「結果」向重「過程」轉變。

所謂重結果就是教師在教學中只重視知識的結論,教學的結果,忽略知識的來朧去脈,有意無意壓縮了學生對新知識學習的思維過程,而讓學生去重點背誦「標准答案」。所謂重過程就是教師在教學中把教學的重點放在學習的過程中,放在揭示知識形成的規律上,讓學生通過感知-------概括------應用的思維過程去發現真理,掌握規律。新課程倡導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揭示知識的發生過程,暴露知識的思維過程,從而使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思維得到訓練,能力得到發展。

在這一理念的指導下,英語學科的教學方式應怎樣由重「結果」向重「過程」轉變呢?在筆者看來,應做到以下幾點:

1、創設情景,開展語言實踐活動。

對於中國學生來說,英語就是一門外語。語言需要環境與氛圍,我們不能把它單獨地割裂開來學習。有人說,如果我們的學生在英、美呆上一年,比他在中國學習十年獲得的英語知識更多,口語更地道。筆者想說,語言應該生長在語境的土壤里,情景是語言的生長點,活動是語言的載體。因此,我們應想方設法為英語教學設置一個情景,讓學生能夠置身其中,用英語思維,在真實的語言環境下,進行語言實踐。在做中學,學中用,真正實現英語的價值。

大家都知道, 聖誕節 (Christmas Day )是西方最隆重的節日,猶如我們的 春節 一樣。學生都知道聖誕節,但對它缺乏具體的了解。怎樣讓學生更深入地理解這一節日,運用一些用語掌握有關這一節日的知識呢?傳統的教學就是把這些知識,如單詞、 短語 等教給學生,教學生讀,讓學生記。這樣,學生在學習時覺得很無聊、很乏味,既無興趣,也無激情,學習的效果也不好,單詞記不住,用語不會用。筆者在教這一課時,改變了以往直接給學生結果的這一方式,而是讓學生置身於聖誕節節日氛圍中,在裝扮聖誕樹的活動中去進行語言實踐。

課前,和幾個學生一起把教室裝點一下,貼上彩紙,掛上氣球、彩燈等,讓教室充滿節日的氣氛。上課時,把全班分成四個小組,每個小組一顆聖誕樹,然後讓他們各自裝扮自己的聖誕樹。在裝飾的過程中,他們會主動探究、合作學習,交際運用decorate、christmas ball、christmas card;Put a star on the top of the tree;Pass Christmas lights around the tree;christmas light這些詞和短語,還會想盡辦法發揮小組各個成員的優勢,擅長美術的畫畫、剪貼的剪紙等,同學們各自發揮自己的優勢為小組服務。這樣,各個層次的學生都參與到了學習裝飾聖誕樹的活動中,而且各盡所能,相互幫助。那些平時覺得自己學習困難的學生也顯示出了自己另一方面的優勢,他們感覺到自己也有閃光點,也能為小組服務、添彩,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筆者也參與到活動中,與學生一起動手、動口,同時幫助、引導他們學習,和他們一起置身情景中練習口語,開展語言實踐活動。

2、把學生當作課程資源。

大多數的老師都不敢相信學生,總是自己講得多,擔心學生這沒有學會,那沒有掌握好,不敢把機會交給學生。實際上,我們教師必須轉變一個觀念,就是要充分相信學生的能力,學生自身就是最可利用的課程資源。教師是一個組織者、引導者、評價者,而不是要什麼都在學生之上的傳授者的形象。自主、合作、探究等學習方式都要求教師從傳統的一包到底的角色中解脫出來,這些方式也是教師可以充分發揮的無形資源。本文前面所舉的 《Christmas Day》一課的教學方式就充分地體現了老師相信學生,把機會交給學生,給學生一個充分施展能力,發揮自我的空間這一教學特點,各組的表演真可謂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結果表明:同學們通過這樣的方式對所學的知識掌握得很好,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的合作也十分愉快,他們也懂得了探尋知識的方法。三維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完全達到。這樣的教學方式難道不好嗎?

教學是一門學無止境的藝術,需要我們不斷地 反思 與提煉。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我們應本著「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的理念,在教學中不斷完善優化自己的教學,達到「教是為了不教」的目的,向著「更好」邁進!

<<<


常見的教師教學方法種類有哪些相關 文章 :

★ 幾種常見的教師教學方法介紹

★ 老師常見的教學方法有哪些

★ 常見的教學方法有哪些

★ 常見的教學方法有哪幾種

★ 4種教學方法,3種常用教學方法分析

★ 學好教學方法的方式有哪些

★ 教學方法的種類和手段有哪些

★ 教師的教學方法

★ 教案的教學方法有哪些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⑽ 教師教學方式方法

1、 大腦風暴教學法:就是教師引導學生就某一課題自由發表意見,並對其意見的正確 性或准確性教師不進行任何評價的方法。它是一種能在最短的時間里,獲得最多的思想和觀點的工作方法。被廣泛應用於教學、企業管理和科研工作中。在職業教學中,教師和學生可通過大腦風暴法,討論和收集解決實際問題的建議(也稱為建議集合),通過集體討論得出結論。

這幾種常見的教師教學方法,你常用的教學方法是什麼
2、案例教學法:是指通過—個具體教育情境的描述,引導學生對這些特殊情景進行討 論的一種教學方法。案例教學的宗旨不是傳授最終真理,而是通過—個個具體案例的討論和思考,去誘發學生的創造潛能,他甚至不在乎能不能得出正確答案,他真正重視的是得出答案的思考過程。在課堂上,每個人都需要貢獻自己的智慧,沒有旁觀者,只有參與者。學生一方面從教師的引導中增進對一些問題的認識並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從同學之間的交流、討論中提高對問題的洞察力。

3、項目教學法:項目教學法是師生通過共同實施一個完整的項目工作而進行的教學活 動,在職業教育中,項目是指生產一件具體的、具有實際應用價值的產品為目的的任務。隨著現代科學技術及生產組織形式對職業教育要求的提高,人們越來越多地採用小組工作的方式及共同制定計劃、共同分工完成整個項目。在許多情況下,參加項目教學工作小組的學生來自不同的專業和工種,不同的職業專業領域,目的是訓練他們在今後的實際工作中與不同的專業、不同的部門的同事合作的能力和對參與的整個項目完成的能力。

這幾種常見的教師教學方法,你常用的教學方法是什麼
4、讀書指導法:是教師指導學生通過閱讀教科書、參考書,獨立的獲取知識,培養自 我學習能力的方法,它包括指導學生閱讀教科書、參考書,指導學生預習,復習、使用工具書以及閱讀相應的課外書籍,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對書本知識的學習需要他們自己的閱讀和領會,因此讓學生掌握讀書方法,培養他們的閱讀能力和習慣是十分必要的,讀書指導法有利於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培養認真讀書獨立思考的習慣與能力,可以彌補教師講授的不足;也有利於擴大學生的知識面並培養自我學習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自學和自我教育的能力。

5、實習作業法:實習作業法是教師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組織學生在校內或校外進行 實際操作,把書本知識運用於實踐的方法。該方法在自然學科的教學中佔有重要的地位。採用這種方法有利於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書本知識、從事實際工作的能力,有利於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創造性,對於教學中理論聯系實際和實現勞動技術教育任務具有重要意義。

這幾種常見的教師教學方法,你常用的教學方法是什麼
6、發現法:發現法也稱解決問題法,該法從學生的好奇好問好動心理特點出發,以發 展探究性思維為目標,以學科的基本結溝為內容,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自己去發觀、回答和解決問題。運用這種方法,可使學生成為知識的發現者,充分發揮認識能動性,發展對掌握知識的探究和創造精神。運用發現法的一般程序是:

(1)提出要解決的問題或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提出並探究問題的要求;

(2)學生利用教師和教材所提供的材料,對課題進行分析、思考,提出解答的假設;

(3)引導學生展開爭論,驗證假設;

(4)對爭論做出總結;得到原理或概念並檢驗核實。該方法利於激發學生的探究靖神,使學生學到科學認識的方法。但也有不利於學生掌握系統知識的弱點。

閱讀全文

與對教師的教學方法的理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式棉襖製作方法圖片 瀏覽:65
五菱p1171故障碼解決方法 瀏覽:860
男士修護膏使用方法 瀏覽:548
電腦圖標修改方法 瀏覽:609
濕氣怎麼用科學的方法解釋 瀏覽:539
910除以26的簡便計算方法 瀏覽:807
吹東契奇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706
對腎臟有好處的食用方法 瀏覽:100
電腦四線程內存設置方法 瀏覽:514
數字電路通常用哪三種方法分析 瀏覽:17
實訓課程的教學方法是什麼 瀏覽:527
苯甲醇乙醚鑒別方法 瀏覽:84
蘋果手機微信視頻聲音小解決方法 瀏覽:702
控制箱的連接方法 瀏覽:77
用什麼簡單的方法可以去痘 瀏覽:791
快速去除甲醛的小方法你知道幾個 瀏覽:805
自行車架尺寸測量方法 瀏覽:126
石磨子的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154
行善修心的正確方法 瀏覽:405
土豆燉雞湯的正確方法和步驟 瀏覽: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