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醫學研究方法學習心得

醫學研究方法學習心得

發布時間:2022-11-05 10:04:46

A. 醫學科研設計方法的學習感悟

醫學科學研究是在繼承已有的醫學科學知識與方法的基礎上,針對醫學領域中一些尚未認識、有待揭示、未能把握的疑難問題運用科學的方法加以探索、剖析、研討,形成新的認識、新的概念、新的理論、方法或手段的科學活動。方老師告訴我們醫學研究的目的,疾病防治與健康促進,醫學研究的對象,病人和健康人及亞健康人群,醫學研究的重要內容,病因研究和防治效果評價,醫學研究的方法,觀察性研究和實驗性研究。

科研設計是最關鍵的環節。一項科研工作,經過選題和立題兩個階段之後,便會形成一套比較成熟的全面設想。將這一設想加以條理化,系統的說明研究者對此問題的認識。擬進行何種實驗或觀察,具體做法如何,預期的目標是什麼?用多長時間來完成,需要給予哪些幫助或支持等。按照一定的格式編寫成的文字資料,即為科研設計。科研設計的主要內容包括立題、前言、立題依據、國內外現狀、 目前水平與發展趨勢、研究目標與內容、研究方法、計劃進度指標和參考文獻。

作為一名醫學生,剛進醫學院的時候老師就教導我們身上負著「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重任。它要求我們首先要學會如何做人我覺得在此基礎上,我們還要學會如何全面地思考問題,做到心思縝密,在科學研究上面不僅要有科學性和創新性。還要具有可行性和實用性。科研任務從始至終的整個過程中的任何細節都是容不得一點紕漏的。做科學研究,不僅要運用到很多的專業知識,還需要用到很多其他相關的知識,比如統計學知識、語文知識及哲學知識等等

B. 求一篇臨床醫學導論學習心得

對於醫學生來說,總是在夢想著能早一天走進醫院,去治療自己醫生事業的第一個病人。但是,我們學習的是醫學,特別是我們這種臨床醫學,是研究診斷和治療疾病的學科群,他作為一種應用科學,是建立在生物學、物理學、化學、數學、基礎醫學等學科基礎上的。所以說,在進入臨床階段以前,我們要經過繁雜而系統的基礎課程學習,很多的同學在基礎課程學習時經常產生厭學的情緒。而臨床醫學導論這門課程就猶如一劑強心針,在這學期注入同學們心中,讓同學們的學習迸發生機。

《臨床醫學導論》這門課程讓醫學生早期接觸臨床,早期對臨床醫學有全面的了解,初步進入醫生角色,提高對醫學的學習興趣,是連接醫學基礎課程和臨床課程的一條紐帶,一座橋梁。

作為一名醫學生,了解醫學起源、發展以及醫學模式是首要任務。通過學習這門課程我了解了原始社會的原始醫學、古代奴隸社會的西方醫學、古代奴隸社會的西方醫學在醫學起源中所起重大作用。還有中世紀以防治疫病為主的歐洲醫學……這些讓我感到了醫學的博大精深和源遠流長,也讓我為人類祖先在過去的歲月中與疾病的斗爭中所表現出來的勇敢和智慧而自豪。而醫學模式作為醫學科學和衛生發展的歷史總結,並隨著人們對醫學與健康及其影響因素認識的深化不斷的發展和變化。

作為臨床醫學專業的學生,知道本專業所有的內容及進展是必要前提。在課堂中,高老師介紹了臨床醫學的主要特徵及其分類。對於臨床醫學的各學科,高老師從內科學到外科學,從婦產科學到兒科學,從傳染病學到預防醫學等一一作了精闢的闡述,使得我對本專業的學科有了大概的了解,讓我對以後的發展方向有了模糊的概念。

作為一名即將走進臨床階段學習的醫學生,清楚醫生的使命,必有的素質,培養過程以及醫生的標準是根本要求。國家教育司頒布的「醫學生誓言」:「……竭盡全力除人類之病痛, 助健康之完美, 維護醫術的聖潔和榮譽。 救死扶傷, 不辭艱辛, 執著追求, 為祖國醫葯衛生事業的發展和人類身心健康奮斗終生。」很好的概括了醫生的使命。醫生的職業是特殊的職業,需要較高的綜合素質,包涵了不可缺少的政治素質、道德素質、專業素質和身體素質四個方面。而良好的職業道德和醫療職業水平是成為醫生的標准。

作為一名未來的醫生,具有優秀的診斷技術和疾病治療方法是根本目的。高老師在課堂上以生動的例子和詳細的講述對發熱、咳嗽、腹痛、水腫、昏迷等症狀進行了介紹,讓我有了一個大概的了解。對於體格檢查則是講授了基於病人的基本檢查法和一般檢查。疾病的治療是醫生工作的重要一部分,課程詳細介紹了新開展的一些非葯物治療方法,葯物治療方法以及手術治療方法。

學習了臨床醫學導論這門課程,我了解了醫學的發展歷史,醫學模式的轉換,臨床醫學的進展,病人的心裡,醫生的使命、素質及其標准,疾病的病因、診斷及治療,醫院的設置和管理,初級衛生保健的基本內容及我國衛生組織機構的基本情況。認識到了學習基礎醫學課程的重要性,以及扎實的專業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在以後的重大作用。

醫學是一門具有科學性、藝術性和道德性的學科,我們醫學生就要做這方面的「科學家」、「藝術家」和「道德家」。

C. 求學習中醫學後的心得體會(誰的都行) 1000字左右(剛學習了一學期那種水平)

第一是知識的積累
知識的積累是枯燥的、需要死記硬背的、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去重復來重復去加深記憶的。
知識的積累有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也就是說你必須積累到一定程度以後,你才能對中醫學有完整的認識,或者說只有等到你把中醫學的絕大多數知識掌握了以後,你才能對中醫學有準確的認識。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耐心和毅力。

第二是實踐中的領悟
如果僅僅是停留在知識的積累上不能超越的話,也就是說不去實踐的話,知識就只能是開心辭典了。
領悟的重要性在於它能夠將知識與對象緊密聯系起來,幫助你正確的把握對象的所有方面。或者直接了當地說,領悟是為了讓你把知識更好的放下,這樣才能深入到對象之中去,合二為一。

將知識和領悟兩者統一起來,就有個技巧。
因為知識的積累確實是枯燥的、乏味的。
因此,你可以尋找適合自己的切入點,比如我不喜歡教科書,閱讀教科書總是會讓我感覺興趣索然。我通常是看書籍、論文。中醫學以外的書籍我看得比較多也比較雜,這里我介紹幾部對中醫學多學科研究有幫助的,如《從混沌到有序》《系統科學》《哥德爾,埃舍爾和巴赫——集異璧之大成》》《隱纏序》《通向實在之路》……
雖然書籍中的知識介紹得不是那麼系統,但充滿了作者的思想,很有意義。閱讀完了以後得到的是更加牢固和系統的認識。

中醫學方面我入門的書籍是《開啟中醫之門》,這是我比較喜歡的一本書;劉力紅的《思考中醫》雖然備受批評但我認為非常不錯,非常適合我;還有傷寒論方面的書籍,以及名老中醫的著作,等等。
現在我主要是閱讀內經等經典。

論文是我閱讀中比較重要的一部分。因為論文充滿了作者的思想,是我領悟和靈感的重要源泉。

因為我偏重於中醫學的基礎理論。所以,我採用的技巧是,樹立起自己的廣泛聯系的人體模型來。一邊學習一邊構架,並將它動起來——用自己學到的知識去填充它。我認為等到這個模型樹立起來以後,我對中醫學基本上就有個稍微完整的把握。當然,應用是比不可少的,但是受到條件的限制,我只能從別人那裡去檢驗模型是否合理。
你要記住,自己學了就要自己想

D. 學習法醫學心得體會

以前曾看過《鑒證實錄》、《少年包青天》和《大宋提刑官》,很喜歡主人公們的思維方式,他們聰明的腦袋總是可以找到案件的真相,他們通過檢驗屍體查找證據的本領讓我佩服不已。出於對劇情里的法醫(驗屍官)的崇拜,當看見可以選修《法醫學案例分析》這門課程時,我毫無疑慮的選擇了它。這門課讓我初步的認識了現代法醫學,知道了法醫學的發展歷史、主要的研究內容等等。原以為法醫只研究屍體,現在才明白法醫的研究對象還包括活人等,而它的內容也不僅僅局限於驗屍。在課堂上看了許多的圖片,懂得了許多死亡的定義與跡象,那些死者的圖片實在是殘不忍睹啊。在看過的電視劇裡面,警察局裡新到的法醫第一次看見現場時候都會惡心的吐出來,原本不明白為什麼,想不通啊,有那麼恐怖嗎?現在看了那些圖片,才理解了他們的心情。我對法醫們更是升起一股敬佩之情!! 上完課後我對法醫學有了初步的認識,法醫學是應用醫學、生物學、化學和其他自然科學理論和技能解決法律問題的科學,用於偵察犯罪和審理民事或刑事案件提供證據。法醫學是應用醫學及其他自然科學的理論與方法,研究並解決立法、偵查、審判實踐中涉及的醫學問題的一門科學。法醫學是一門應用醫學,又是法學的一個分支。醫學為制定法律提供依據,為偵查、審判提供科學證據,因此法醫學是聯結醫學與法學的一門交叉科學。現代法醫學分基礎法醫學和應用法醫學兩部分:前者研究法醫學的原理和基礎:後者則運用法醫學的理論和方法,解決司法、立法和行政上的有關問題。這包括受理殺人、傷害交通事故、親子鑒定等案件的鑒定,為偵查、審判提供線索和證據,為制定死亡判定、臟器移植、現代生殖技術以及解決由此帶來的社會問題的法律提供依據;另外通過對非正常死亡的屍體檢驗來發現傳染病,進行中毒和災害事故的防治及行政處理。法醫學的研究對象包括人(活體、屍體)和物。法醫學的研究方法有醫學的、生物學的、化學的和物理學的四類。而其涉及的內容有死亡與屍體現象檢驗,各種機械性窒息的發生機制、徵象、後果和檢驗方法,機械性損傷的分類、形成機制,各種猝死與自殺、他殺引起的突然死亡,醫療事故的鑒定、醫療工作中的刑事和民事責任,法醫人類學的個人識別等。 其中老師講到對猝死的機制讓我對猝死有了很深刻的理解,我查閱了些資料說到猝死的官方定義在與俗稱差別很大,WHO 定義為症狀出現後24h 內死亡,但這對很多的臨床學家和病理學家來講都太長了。有些人只接受發病後1h 內的死亡的概念。sudden 和expected 並不總是准確地反映了這類死亡的內涵,有時unexplained 同樣是一個常見的法醫解剖的原因。老師講過猝死的最直接的原因,差不多總是在心血管系統發現病變,即便局部解剖病灶不在心臟或大血管。大量的腦出血、蛛網膜下腔出血、宮外孕破裂、咯血、嘔血和肺動脈栓塞,比如,合並存在心臟病和動脈瘤而引起血管系統猝死。還給我們結合實例講了不同機制下的猝死原因,並談到法醫在檢驗死因的重要性,其中有關於各種心血管疾病的猝死的誘因。而據我了解由於猝死的定義不同,很難對猝死的研究進行比較。盡管提到的死因眾多,但大多數死因繼發心血管病,主要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突然的、出乎意料的死亡時間階段的不同,解釋了為什麼有些死因找不到,或者沒有代表性。肺炎、腦膜炎、敗血症和休克常常死前症狀延遲1 小時以上。猝死的典型原因,諸如主動脈瓣狹窄或冠狀動脈起始部的異常,不常被發現。猝死通常發生在成年男性患者,在家裡、休息時,劇烈活動時很少發生。最近的研究提示,習慣性的精力消耗能消除精力釋放時發生猝死的危險。心肌肥大是突然死於冠脈病的常見現象。 總之,深刻的了解到猝死這一概念和法醫學在其檢驗的重要性,比如有時候在處理醫療糾紛時,判斷猝死原因,責任在誰,法醫的檢驗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還有就是我們應該結合自己身體的情況來盡量避免猝死的發生,有些有先天的疾病的人就要去了解自身身體情況,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還有就是感謝老師給我們上了這門課,使我加深了對法醫學的認識。從這門課中,我認識到了現代法醫學體系是如此的發達。也許我不會去做法醫,但卻能給我一個啟蒙。

E. 學習葯理學的心得和體會

2014年的冬天,這是我進入石大的第一個寒假,美麗的石大,承載著我的夢想--去當一名光榮的白衣戰士。生命的意義是由自己定義的,為了給自己醫學知識充電,而實踐的過程是所有課本不能給予的,短暫的寒假便來到新城紅十字醫院(原八毛職工醫院)實習。 對於我這個只有半年學醫經歷的學生來說,應該從醫院中最基礎的護理工作開始。來到醫院,我對一切都感到新鮮和畏懼,即使自己曾以病人的身份到過此地。 鏡中的我,穿著干凈的白大褂,戴著潔白的帽子和口罩,想想自己第一次穿著白大褂的那份自豪,心底的那份堅定與自信猶然而生! 看起來很簡單的護理工作,讓我開始有些手忙腳亂。原本的自信盪然無存。我開始虛心向護士學習,緊緊地跟著護士,寸步不離,年輕的護士耐心地給我講解著關於護理的知識。慢慢地,我穿梭在各個病房,了解了她們的護理術語和一些日常工作。 我協助護士接診病員,做好四測(測血壓、測體溫、測脈搏、測體重),熟練地掌握了血壓及體溫的測量方法,接觸配液環節,在嚴格堅持「三查七對」(三查:操作前查、操作中查、操作後查;七對:對床號、對姓名、對葯名、對濃度、對劑量、對方法、對時間)的原則下,並為病員配液。 終於有了我實踐的機會,想著護士叮囑我的操作要領,端著裝有止血帶、膠布、碘付的器皿,來到病房。面帶著微笑:「阿姨,該打針了1我給病人綁上止血帶,用碘付進行消毒,然後拿起針頭,小心翼翼地扎入病人的血管中。看見管中有回血,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蔓延全身。想不到,身平第一次扎針竟然會如此的順利! 護士在休息的時候,給我講著因為靜脈注射的輸液管中一個小小的氣泡,而使病人死亡的真實事例後,我大為震驚,不免開始崇敬這些平凡的護士們。 2005、2、21在醫院領導的同意下,我觀摩了一例左下肢靜脈曲張高位結扎及剝脫術!手術前病人的家屬用充滿期待的目光注視著主刀的醫生,頓時讓我感到醫生的偉大責任。手術的時間大約兩個小時,主刀醫生精湛的醫技,讓我了解到醫學基礎知識的重要性,他的細心,彷彿把病人當成自己的家人一樣精心地照料,就好象生理老師曾經說過:雖然你們是用動物做實驗,但以後你們卻是要給人看病!因此,使我是深深體會到,我們要提高自己的職業素質。 短短的15天醫院實習結束,終於可以喘一口氣了。想想這么多天的忙碌,再想想每日辛苦戰斗的護士們,才知道護理工作的不易。 我覺得護理工作不僅需要熟練的技巧,而且同樣需要優秀的職業素質: 1.思想素質:要教育和培養每一個護理人員熱愛護理工作,獻身護理事業,樹立牢固的專業思想;要有崇高的道德品質、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醫德修養,以白求恩為榜樣,發揚救死扶傷,實行革命的人道主義精神:真誠坦率,精神飽滿,謙虛謹慎,認真負責;要高度的組織性、紀律性和集體主義精神,團結協作,愛護集體,愛護公物。 2.專業素質:護理人員要對病人極端負責,態度誠懇,和藹熱情,關心體貼病人,掌握病人的心理特點,給予細致的身心護理;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堅守崗位,按章辦事,操作正規,有條不紊,執行醫囑和從事一切操作要思想集中,技術熟練,做到准確、安全、及時,精益求精;要有敏銳的觀察力,善於發現病情變化,遇有病情突變,既要沉著冷靜,機智靈活,又要在搶救中敏捷、准確、果斷;做好心理護理,要求語言親切,解釋耐心,要有針對性地做了病人的思想工作,增強其向疾病做斗爭的勇氣和信心;保持衣著整齊,儀表端莊,舉止穩重,禮貌待人,樸素大方;作風正派,對病人一視同仁,對工作嚴肅認真。 3.科學素質:護理人員要具有實事求是、勇於控索的精神,要認真掌握本學科基本理論,每項護理技術操作都要知其然並知其所以然;護理學是一門應用學科,必須注意在實踐中積累豐富的臨床經驗,要掌握熟練的技術和過硬的本領;要刻苦鑽研業務,不斷學習和引進國內外先進的護理技術;要善於總結經驗,不斷控索,開展研究,勇於創新,努力提高業務技術水平,不斷推動護理事業的發展;要積極努力學習和了解社會學、心理學、倫理學等知識,拓寬自己的知識面,更好地為病人的身心健康服務。 同樣,即將成為口腔醫生的我們也應該充分認識到: 1.醫生是一個很平凡的職業,他的責任就是救死扶傷,挽救病人的生命。 2.醫生也同樣應該具備一定的思想素質、專業素質和科學素質,要有一定的責任心,把病人的生命看作是自己的生命。 3.醫生要有創新和探索的能力,積極為醫學的未來作出貢獻。實習結束了,原本迷茫與無知,現如今滿載而歸。因而十分感謝一附院給我們提供了這樣好的實習環境和各種優越條件,感謝所有的帶教老師對我們的辛勤教導,讓我們在踏上崗位之前擁有了如此良好的實踐機會。 ??臨床的實習是對理論學習階段的鞏固與加強,也是對護理技能操作的培養和鍛煉,同時也是我們就業崗前的最佳訓練。盡管這段時間很短,但對我們每個人都很重要。我們倍償珍惜這段時間,珍惜每一天的鍛煉和自我提高的機會,珍惜與老師們這段難得的師徒之情。 ??剛進入病房,總有一種茫然的感覺,對於護理的工作處於比較陌生的狀態,也對於自己在這樣的新環境中能夠做的事還是沒有一種成型的概念。慶幸的是,我們有老師為我們介紹病房結構,介紹各班工作,帶教老師們的豐富經驗,讓我們可以較快地適應醫院各科護理工作。能夠盡快地適應醫院環境,為在醫院實習和工作打定了良好的基礎,這應該算的上是實習階段的第一個收獲:學會適應,學會在新的環境中成長和生存。 ??護士的工作是非常繁重與雜亂的,盡管在未入臨床之前也有所感悟,但是真正進入病房後,感觸又更深了。的確,護士的活很零碎,很雜亂,還可以說是很低微,可是透過多數人的不理解,我們發現,護士有著其獨特的魅力。醫院不可能沒有護士,這就說明了護士的重要性。醫生離不開護士,病人離不開護士,整個環境都離不開護士。這瑣碎的工作,有著完整的體系,可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也正因如此,才能發揮其獨到的作用,產生不可或缺的作用。因為有了臨 床的實習,我們才更全面而深刻的了解護理工作,更具體而詳盡的了解這個行業。進入臨床的第二個收獲:正確認識護理,樹立了正確的職業道德觀,養成了良好的工作態度。 ??到病房實習,接觸最多的是病人,了解甚深的是各種疾病,掌握透徹的是各項基礎護理操作。實習的最大及最終目的是培養良好的各項操作技能及提高各種護理工作能力。所以在帶教老師「放手不放眼,放眼不放心」的帶教原則下,我們積極努力的爭取每一次的鍛煉機會,如導尿術、插胃管、床上洗頭、床上檫浴、口腔護理、自動洗胃法、靜脈輸液、各種灌腸法等各種基礎護理操作。同時還不斷豐富臨床理論知識,積極主動地思考各類問題,對於不懂的問題虛心的向帶教老師或其它老師請教,做好知識筆記。遇到老師沒空解答時,我們會在工作之餘查找書籍,或向老師及更多的人請教,以更好的加強理論知識與臨床的結合。一附院實習科室多數是整體病房,我們所跟的多是主管護士,跟隨老師分管病人的同時,我們會加強病情觀察,增進對病人疾病的了解,同時對病人進行各項健康知識宣教,這樣能鍛煉我們所學知識的應用能力。按照學校和醫院的要求我們積極主動地完成了病歷的書寫,教學查房,講小課等,這些培養了我們書寫、組織、表達等方面的能力。整體上說,實習期間的第三個收獲,也是最龐大的收獲:護理操作技能提高了,疾病認識水平上升,各項護理工作逐漸熟練,在培養優秀的職業技能水平同時也培養了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通過思考,舉一反三。 ??在醫院實習期間,我們所做的一切都以病人的身體健康,疾病轉歸為目的,我們嚴格遵守醫院的各項規章制度,所有操作都嚴格遵循無菌原則,嚴格執行「三查七對」。在骨科、內科、外科、婦科、ICU、手術室、急診,針灸門診等各個科室里,我們都是認真細心的做好各項工作,遵守無菌原則,執行查對制度,培養著良好的工作方式,這應該算的上是第四個收獲吧,雖不能說很大,卻也是非常重要,不可或缺的收獲。 ??在這段短暫的實習時間里,我們的收獲很多很多,如果用簡單的詞彙來概括就顯得言語的蒼白無力,至少不能很准確和清晰的表達我們受益匪淺。收獲還有第五、第六點,甚至更多,只是沒有必要將它一一列出,因為我們知道實習期間的收獲將在今後工作中有更好的體現,所以我們用某些點線來代替面,用特殊代表個別。總之在感謝一附院培養我們點點滴滴收獲時,我們將以更積極主動的工作態度,更扎實牢固的操作技能,更豐富深厚的理論知識,走上各自的工作崗位,提高臨床護理工作能力,對護理事業盡心盡責!

F. 醫學影像物理學學習心得和體會

主要是針對影像技術的成像原理進行研究的,研究核物理也比較多。主要講解X-射線成像、核磁共振成像、核醫學成像和超聲波成像的原理、方法及其應用的專業性。

醫學影像的核心就是解剖+病理+成像原理。

影像學大多屬於解剖成像(其他如fMRI、核醫學等包含功能性因素),所以解剖學是基礎,無論是系統解剖還是斷面解剖都是影像人的必備功底,對人體的空間想像力也是十分應重要(尤其超聲診斷),解剖只能多記、多想像了,某些正常值確實很操蛋,但也沒辦法,比如什麼膽總管的正常直徑之類的只能死記硬背啦,當然這些東西如果能經常用到就不會忘。
每一個影像徵象都必須有一個病理學及成像原理解釋,書本上學習的都是很典型的病變徵象,仔細理解這些疾病的病理學變化,能很好的幫助影像的學習。然而臨床上除了典型徵象,還會遇到很多不典型的,甚至完全沒有頭緒的,這種時候只能通過:徵象—病理—疾病的順序進行推測,難度很高,需要大量的各學科知識儲備,所以對於影像醫生來說,直覺診斷功不可沒,有人說影像診斷7分靠科學,3分靠直覺,我認為這是事實。
成像原理是影像人的特有功底了,比如為什麼MRI上有些病灶T1WI呈低信號,T2WI呈高信號?這些都是有影像設備原理解釋的。
以上三點都是學我能想到的學習影像的關鍵,影像醫生不應該比臨床少學,而是多學,我們只是把學習到的所有醫學知識和功力用在了影像診斷上,而不僅是從影像診斷出發去學習相關的知識。

G. 醫學讀書心得5篇_醫學讀書筆記

醫學讀書心得 範文 1:《西方醫學史》 讀書筆記
簡單地說,世上行醫的人大致可以分為幾類:醫匠(為賺錢陌生而行醫)、醫生(為治病救人而行醫)、醫師(為弘揚醫學而行醫)、醫學家(為人類健康而行醫)

大致說來,廣義的醫學在數千年的發展過程中,先後經歷的三個不同的、相互交替的階段:神道醫學(Magical or Religious Medicine)、 經驗 醫學(Empirical Medicine)和理性醫學(Scientific Medicine).

神道醫學:將人類疾病歸因於神靈的懲罰或魔鬼的作祟,而以祈禱、驅邪為主要手段,球的疾病緩解。

經驗醫學:醫生運用自己的感官,對患者所表現的症狀進行直接觀察、描述,根據經驗作出適當診斷,基本上派出了超自然因素(魔鬼、神靈)致病的可能。醫生根據對患者的觀察與分析,結合自己或他人的經驗,使用葯物或其他相應的輔助治療,獲得疾病的緩解。也被稱為感性醫學。

理性醫學:完全排除了超自然的致病因素,以生物科學坐位臨床實踐的基礎,又被稱為生物醫學或現代醫學。
醫學讀書心得範文2:《大醫精誠》讀書心得
“博學而後成醫,厚德而後為醫,謹慎而後行醫”這句話是我在一位德高望重的醫生的博客中看到的,當時感覺說的非常好,就記了下來。今天讀完孫思邈的《大醫精誠》,發現這句話正是這篇 文章 的一個非常恰當的縮影,博學而後成醫,厚德而後為醫,這不正是孫思邈所強調的行醫所必需的“精”與“誠”嗎?在《大醫精誠》中要求醫者要有精湛的醫術,認為醫道是“至精至微之事”,習醫之人必須“博極醫源,精勤不倦”,即為“精”;要求醫者要有高尚的品德修養,以“見彼苦惱,若己有之”感同身受的心,策發“大慈惻隱之心”,進而發願立誓“普救含靈之苦”,且不得“自逞俊快,邀射名譽”、“恃己所長,經略財物”此為“誠”。不論是這位醫生的話,還是《大醫精誠》這篇文章,兩者都極為准確的概括出了作為醫生這兩個最基本的品質--技術精湛,品德高尚。

自古至今,我國歷史上出現過很多很多的名醫,像李時珍,孫思邈,張仲景等等,他們不但技術精湛,醫德更是高尚,正因此才被當時的老百姓所推崇,被歷史所銘記。祖國醫學繁榮發展離不開諸如此類的人。他們本著仁術、仁心治病救人,為後代的醫者樹立了榜樣。像東漢茗儀張仲景以救人活命為己任,以仁愛救人為准則,指導自己的醫療實際活動。明代大醫葯學家李時珍歷時27年著成了《本草綱目》的巨著,該書吸取了後代本草著作的精華,糾正了以前的錯誤,並冒著違反統治者意志的危險列舉服食丹葯的害處。該書不僅學術價值高,而且道德價值也很高。
關於醫學讀書心得範文3:
行為醫學是研究和發展關於行為科學中與健康和疾病有關的知識和技術,並把這些知識和技術應用於疾病的診斷、防治和康復的一門多學科領域。其實,行為醫學就是研究行為在人體健康和疾病發生中的作用規律的一門學科。行為醫學作為一門與多個學科相關的交叉性學科,覆蓋面寬,應用范圍廣,目前,行為醫學的研究已涉及基礎醫學、臨床醫學、預防醫學、社會學、人類學、流行病學、營養學、心理學、疾病防治、醫學教育、中西醫結合、醫學哲學以及健康教育等領域。有學者認為行為醫學與生物醫學、社會醫學並列,是現代醫學體系的三大支柱之一,在保障和促進人們的健康方面發揮著愈來愈重要的作用。

行為醫學發展迅速,但其基本的學科體系與研究內容包括以下五個方面:

一是健康行為。如充足休息和睡眠,合理膳食,適度運動;積極應對現實生活;保持愉悅心情;注重預防接種、定期體檢、健康咨詢、戒除不良奢好等自我保健。包括這些行為的特徵、產生、發展、鞏固。

二是異常行為。包括飲食、吸煙、酗酒、致胖等不良習慣行為;過分固執、好爭辯、急躁、緊張、好沖動等 A型 性格行為;賭博、吸毒、酗酒、網路等成癮行為;致意外行為;自殺行為;賣淫、嫖昌、婚外性行為;同性戀、雙性戀、易性癖、露陰癖、窺淫癖、戀物癖、戀童癖等性變態行為;不良就醫與醫療行為;占卜、風水、祭祀、個人崇拜等迷信行為;巫術、催眠術、等神秘行為。包括這些行為的特徵、產生、發展、鞏固、轉變的原因和機制。

三是行為評價和診斷。研究發展一套測量評價各種行為的 方法 和技術,包括心理測驗、智力測驗、人格測驗、神經心理測驗、行為評定量表等。行為評定量表包括生活事件量表、 兒童 行為量表、簡明精神病量表、精神症狀全面量表、抑鬱自評量表、焦慮自評量表、躁狂量表、A型行為量表、恐怖強迫量表、老年期人格和痴呆測驗、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述情障礙問卷、社交迴避及苦惱量表、個人評價問卷、康乃爾醫學調查表等。

四是行為干預與治療。包括認知行為治療、行為矯治法、行為塑造法、經典分析療法、鬆弛療法、滿灌療法(又叫沖擊療法、暴露療法)、音樂療法、暗示療法、脫敏療法、森田療法、理性情緒療法、代幣調節法、厭惡療法、生物反饋療法、自我控制療法、應激調節療法、改變生活方式療法、 體育運動 療法、氣功療法、葯物治療、心理咨詢等。

五是行為 醫學知識 和技術的具體應用。在應用研究方面,產生了行為流行病學(常見的有抑鬱性、強迫性、焦慮性等神經症的行為流行病學,消化性潰瘍、肥胖症、神經性厭食、冠心病、高血壓、皮膚病、糖尿病等心身疾病的行為流行病學)、預防行為醫學(健康教育、傳染病與非傳染病預防、臨床預防、社會醫學、道路交通、職業衛生、社區衛生服務等都與行為醫學息息相關)、臨床行為醫學(如病人就醫、遵醫行為、醫患合作行為、臨床診療中葯物治療、手術治療、心理治療、中醫治療、危重患者搶救、會診、轉診等臨床行為)、女性行為醫學(少女、女青年、成年女性、更年期、老年等女性不同階段的行為特徵、女性計劃生育、性行為等行為特徵)、兒童行為醫學、老年行為醫學、護理行為醫學等以應用研究為主要內容的分支學科。在基礎研究方面涉及到神經行為學、行為生理學、行為葯理學、行為解剖學、行為病理學、行為毒理學、行為生化學、行為遺傳學等,並逐步形成相對獨立的分支學科。

在行為醫學發展歷史方面:

行為科學的起源是近代心理學的行為主義學派, 而行為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又建立在歐洲16 世紀“文藝復興”以後的實證科學精神基礎上的,它使得科學的心理學從宗教神學、經院哲學的桎梏中獨立出來。

20 世紀初,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華生(J.B.watson, 1878-1958)首倡行為主義運動的著名文章《行為主義心目中的心理學》,首先提出了行為主義心理學, 他認為意識是不可捉摸的,不應列為心理學研究內容,只有通過觀察、實驗記錄下來的行為才是心理學研究的內容行為的基礎是刺激一反應行為不是生而有之,而是後天環境學習獲得。在此之前,俄國生理學家巴甫洛夫建立了經典條件反射的基本原理,美國動物心理學家桑代克創立了關於聯想學習的實驗方法。

20世紀30年代的現代實驗心理學強調行為疾病學習模仿理論、行為治療、行為矯正,其理論基礎建立在經典性條件反射及操作性條件方面,不良行為得以矯正。1973年,美國生物反饋專家Birk L 應用生物反饋技術研究治療癲癇、哮喘、緊張性頭痛、偏頭疼,取得較好效果,並第一次提出行為醫學之詞。

1977年2月,以Schwarz 和weiss在等人為代表的醫學家在美國Yale大學召開了第一次行為醫學大會,並第一次提出了行為醫學的定義。1978年,出版了世界第一本行為醫學刊物:《行為醫學雜志》;1990年在瑞典成立了國際行為醫學學會。1989年,成立我國中華醫學會行為醫學與生物反饋分會,1990年10月,在天津召開全國行為醫學學術會議。1992年6月出版我國的行為醫學刊物《中國行為醫學科學》。1992年8月在山東青島舉行第二次全國會議,學會正式更名中華醫學會行為醫學分會。2008年,我國正式加入國際行為醫學學會。

研究表明,除生物、社會和自然因素外,不良的心理、行為因素亦是致病的重要因素,人類46.7%的疾病均與自身生活習慣、行為方式等密切相關。在我國,占前三位死因順位的心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和腫瘤的病因中,人類的生活方式和行為因素已超過生物因素、環境因素而成為第一位與死亡有關的重要因素。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醫學模式的轉變及人們對健康的追,行為醫學將越來越被重視。因此,學習、研究行為醫學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醫學讀書 心得體會 範文4:《醫學的歷史》讀書心得
《醫學的歷史》是由希望出版社出版的,英國羅伯特•瑪格特寫的一本專門史讀物。全書分為了八大章節,簡單地介紹了醫學的歷史。全本書圖文並茂,穿插著醫者們的 故事 ,與當時的歷史背景,是一本非常不錯的歷史讀物。

第一章原始人類,其中只有一個小節,巫術與經驗醫學。主要介紹了原始時期,巫醫合二為一的醫生起源。

第二章早期文明,分為四個小節,分別是美索不達米亞、中東、古印度醫學和中國傳統醫學。主要介紹了原始的、沒有系統化的,早期的醫學在各個非西方的文明古國的發展。

第三章古典時代,分為六個小節,分別是古希臘、西方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之後、醫葯 網路 學家、婦產科之父和蓋倫。主要介紹了歐洲古典時代,幾位傑出的醫學人物,以及其當時成就和對後世的影響。

第四章黑暗時代,分為羅馬的衰落、阿拉伯學術的興起、薩勒諾的學校、大學的創立、瘟疫和傳染病、行會、葯房和醫院。主要介紹了,黑暗時代,西歐醫學遭遇發展的緩慢的尷尬局面,和阿拉伯醫學吸收其他文明成果後的異軍突起。這與當時大部分科技的發展遭到的際遇,大致相同。

第五章文藝復興,分為七小節,分別是醫學和人道主義、藝術和解剖學、蓋倫學派的終結、梅毒和感染理論、帕拉塞薩斯、伯雷和他外科學以及產科學。這一章,主要介紹了文藝復興期間,醫學的蓬勃發展及其成果。當中還特別提到了達•芬奇,稱之為“解剖學之父”。

第六章17世紀,分外五小節,分別是科學的黃金時代、哈維與血液循環、物理醫學和化學醫學、第一個顯微鏡學家和發展與偏頗。而在17世紀的醫學發展中,哈維的血液循環論,無疑是一個重大的突破。而引進物理學和化學到醫學中來,無疑是對過去醫學的經驗主義一種質的飛躍,醫學也進入了可以量化的時代。而醫德的重要,也在這個特別的世紀被重提。

第七章18世紀,分為五小節,分別是啟蒙時代、博哈弗和追隨者們、現代病理學奠基人、催眠術和順勢療法和牛痘接種的發現。其中又一個有趣的關於萬物有靈論,在醫學研究方法上的爭辯。

第八章近代以來,分為十小節,分別是碩果時代、巴黎學派、麻醉術、軍事醫學與現代護理、消毒、公共衛生、戰勝感染、x射線出現以後、神經疾病和精神疾病和醫學的過去與未來。消毒的重要性被發現,無疑是醫學史上的又一次重要飛躍。從此以後,因醫學器材不潔,而帶來的細菌感染,逐漸減小。而x射線發現後,從此在不解剖的情況下,觀察活體的內部結構,不再成為問題。在治療腫瘤時,更新增加了放射療法。

讀完以後,對醫學一路走來的歷史,有了初步了解。可惜,裡面的中醫,只是在醫學的歷史中早期文明一章里,占很小的一部分而已。
醫學讀書心得體會範文5《西方醫學史》讀書心得
簡單地說,世上行醫的人大致可以分為幾類:醫匠(為賺錢陌生而行醫)、醫生(為治病救人而行醫)、醫師(為弘揚醫學而行醫)、醫學家(為人類健康而行醫)

大致說來,廣義的醫學在數千年的發展過程中,先後經歷的三個不同的、相互交替的階段:神道醫學(Magical or Religious Medicine)、經驗醫學(Empirical Medicine)和理性醫學(Scientific Medicine).

神道醫學:將人類疾病歸因於神靈的懲罰或魔鬼的作祟,而以祈禱、驅邪為主要手段,球的疾病緩解。

經驗醫學:醫生運用自己的感官,對患者所表現的症狀進行直接觀察、描述,根據經驗作出適當診斷,基本上派出了超自然因素(魔鬼、神靈)致病的可能。醫生根據對患者的觀察與分析,結合自己或他人的經驗,使用葯物或其他相應的輔助治療,獲得疾病的緩解。也被稱為感性醫學。

理性醫學:完全排除了超自然的致病因素,以生物科學坐位臨床實踐的基礎,又被稱為生物醫學或現代醫學。

H. 醫用化學心得學生怎麼

你好,我是至善教育曹老師,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醫用有機化學》是高等醫學院校重要的基礎課,然而在我國現行的醫學院校教學計劃中,一般將《醫用有機化學》放在大學一年級第二學期,而與《醫用有機化學》同時開設的還有《解剖學》、《英語》等課程。許多學生認為化學中學有一定基礎,化學與醫學聯系不大,放鬆化學的學習,結果考試不及格率較高。怎樣使學生認識《醫學有機化學》在醫學中的重要地位,較好地掌握《醫用有機化學》基礎知識,為後續的課程打好基礎,必須激發學生對《醫用有機化學》的濃厚興趣,而在教學過程中,加強化學與醫學的聯系,介紹化學在醫學中的運用,是激發學生學習化學興趣的有效方法之一。 1.講好緒論課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 醫學生之所以對學習化學興趣不大,重視不夠,原因之一是對化學與醫學的聯系認識不足,當學生意識到學習內容和自己從事的專業有密切聯系時,學習興趣隨之產生。緒論課是學生對《醫用有機化學》的初次接觸,要在短短的50分鍾內讓學生充分認識到化學對醫學的重要性,在緒論課中重點應講授什麼是有機化學,醫學生為什麼要學習有機化學。我們在"為什麼"上做文章,針對性講解常見的與化學有密切聯系的生理過程和醫學常識,客觀、科學地簡述化學在生理過程、疾病的防治、診斷、治療中的重要作用,並展望醫學前景,人類全面揭開遺傳、變異繁殖、疾病、死亡等生命的奧秘必須依靠化學醫學、分子生物學家們共同努力。讓學生充分認識到醫學離不開化學,化學是醫學發展的基礎,學不好化學不可能成為一名合格的醫務工作者,更無法攀登醫學科技的高峰,使學生真正體會到《醫用有機化學》中"醫用"的確切含義。例如,人體的代謝過程就是一個化學變化過程,我們以三羧酸循環過程為例,用直觀、醒目的投影片簡單揭示每一個過程的化學變化過程。又如,在生物內,組氨酸是pKa值是接近生理pH值(7.35)的惟一的氨基酸,主要原因是組氨酸分子中含有一個咪唑基,它既是一個弱酸,又是一個弱鹼,在生理條件下既能接受質子,又能釋放出質子,它能在環的一邊接受質子而在環的另一邊給出質子,起到一種質子傳遞體系的作用,由於具有這些特性,在生物體內組氨酸的咪唑基構成了酶的活性中心。通過這些常見例子,學生知道人體的反應大多數是化學反應,組成人體的物質是化學物質,要深入進行醫學的研究必須具有豐富的化學知識,有了疾病需要用化學手段診斷,需要化學葯物去治療。學生認識到化學與自己從事的專業有密切聯系,對學習產生一種慾望,極大地調動起學習積極性。 2.理論聯系實際,拓寬知識面,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面對醫學院校的學生,教師不僅要系統全面地將物質的結構、性質等基本理論介紹給學生,更要注重聯系有關醫葯學的實際知識。這樣既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又能提高學習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應特別注重講解物質結構、性質與醫葯學的聯系。如講解立體異構一章時,強調手性分子在生物界的作用,我們以多巴為例,多巴分子中有一個手性中心,存在一對對映體——右旋多巴和左旋多巴,右旋多巴對人無生理效應,而左旋多巴卻被廣泛用於治療帕金森氏症,那麼為什麼一對對映體之間,在生物活性會有如此大的差別呢?從而引導學生進行一步的思考,激發學生的求知慾。這樣講授使學生了解到化學與生命科學關系如此密切,變被動學習為對知識的主動渴求。 教師在教學中不能平鋪直敘,面面具到,否則學生會感到枯燥乏味,不會達到好的教學效果,應選擇重點、難點,找出典型例子,力求講懂講透。要花功夫鑽研教材,明白哪些內容必不可少,哪些內容可少講或不講,而留出時間抓住那些值得發揮,可以引起學生注意力,並和醫學緊密聯系的知識進行挖掘,使學生能記牢,並能會舉一反三。在講解甾體化合時,因為每一個甾體化合物分子都很龐大,如果只是單純介紹化學結構,學生常常感到繁雜,難記。若將重點轉移到這類化合物的生理作用上,學生則表現出濃厚的興趣。這樣講授把學生從繁雜的記憶中解放出來,學生學習興趣更大。 3.加強實驗與後續課的聯系,增強學生感知能力 化學是一門實驗科學,實驗的方法直觀,給人留下的印象深,對提高學生感知能力作用很大,在《醫用有機化學》教學中,應特別重視實驗課教學。《醫用有機化學實驗》不同於綜合大學《有機化學實驗》,它必需與後續課聯系起來,如蒸餾、迴流、萃取試驗可以與臨床葯理相結合,提取中草葯有效成份,紙層電泳可與生化聯系起來,做一些生物樣品。這樣學生不會感覺學習的知識只能紙上談兵,而是在實驗中得到驗證,並可運用到今後工作中,使學生對化學世界產生出一種探索其奧秘的渴望。對枯燥難懂的基礎知識寓於有趣的實驗中,能極大地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使學習盡快掌握方法,並把它變為有實際意義的工作能力。 綜上所述,我們感到在教學過程中盡量多地介紹醫學上的化學知識,注重化學與醫學有機結合是激發醫學生學好《醫用有機化學》興趣最有效的方法。但這對我們從事化學教學的教師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我們不斷充實自己,多看相應學科參考書,多聽相關課,多關心化學和醫學的發展,並適時地將化學在醫學中運用的新科技動態介紹給學生,使學生看到化學的美好前景。

I. 談談你對學習醫學遺傳學的體會

遺傳學的心得
遺傳學課程是在應用生命科學的知識和技術對人類長久以來的演變遺傳和信息變異的深入研究.它是生命科學院學生所學比較難的一門課程.作為一名遺傳學教師深感要講好這門課,使學生不感覺到高中知識的重復是非常困難的.這次非常有幸參加了這次培訓,使我對遺傳學感悟更深一層,無論從理論教學,還是實驗教學,對二者的關系以及尺度的把握上,都有了很大的進步.喬老師嚴謹的治學態度,渾厚的理論功底,豐富的實踐知識,無不給我樹立了典範,學習的楷模,也給我們的職業發展規劃上指明了道路.
通過這次學習讓我感覺到要想講好遺傳學這門課,不僅僅是掌握了課本上的理論知識就可以了,要時刻留心生活中的一些案例.例如喬老師把很簡單的血型判斷和標記結合起來變成了經典的遺傳知識,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讓學生牢固掌握了血型的遺傳知識,真是一舉兩得,讓我感觸頗深.還有喬老師從摩梭女的民族歸屬講到核基因替換的理論,以及親子鑒定中的理論知識和案犯的判斷等等都讓我感覺到喬老師的豐富的實踐知識和幽默風趣,讓我明白要想講好遺傳學這門課,必須要處處留心,用喬老師的一句話就是「身邊處處有遺傳」.
現在很多學生都重視分子遺傳學而輕普通遺傳學,通過這次學習讓我感覺到遺傳學的魅力.很多學校在講連鎖遺傳時都是按部就班的講連鎖遺傳規律,這樣的內容很死板.而喬老師的講解把分子標記融入其中,不僅豐富了連鎖遺傳規律的知識,也讓人耳目一新.給老師們一個提示,我們可以把分子遺傳學的一部分知識和普通遺傳學的知識有機的聯系起來,讓學生感覺到普通遺傳學不僅僅是遺傳的三大規律,還有更深的內涵,同時也讓學生能更容易的去理解分子遺傳學,而不是覺得兩者是分開的.普通遺傳學和分子遺傳學之間的橋梁搭建是需要老師用心去做的一件事情.
遺傳學是一門古老而又新穎的一門課程,想在有限的學時內講好這門課,不僅需要老師深厚的遺傳專業功底,同時合理安排教學內容也是很重要的.教學設計根據授課對象,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確定教學知識體系的構架,將教學要素有序、優化地安排,形成教學大綱.遺傳學體系構建應該遵循一些原則:1凸顯以基因為主線的遺傳學學科特色;2具有覆蓋較全面的遺傳學知識系統;3注重經典遺傳學與學科進展的內容銜接;4具有獨立教學思想的章節順序編排;5規避交叉學科與課程的內容重疊;6滿足教學目標的適當信息量.並且在參考教材的基礎上根據教學對象的不同,可以進行內容的弱化和刪減、拓展和加強以及改進.教材可以合理組織,靈活取捨.
遺傳學骨幹教師網路培訓即將結束,把自己的感想送給大家,作為共勉吧.學習遺傳學也要經過讀書的三個境界,這就是立下志向,探尋真知——勤奮刻苦,百折不回——豁然開朗,進入佳境.

閱讀全文

與醫學研究方法學習心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式棉襖製作方法圖片 瀏覽:65
五菱p1171故障碼解決方法 瀏覽:860
男士修護膏使用方法 瀏覽:548
電腦圖標修改方法 瀏覽:609
濕氣怎麼用科學的方法解釋 瀏覽:539
910除以26的簡便計算方法 瀏覽:807
吹東契奇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706
對腎臟有好處的食用方法 瀏覽:100
電腦四線程內存設置方法 瀏覽:514
數字電路通常用哪三種方法分析 瀏覽:17
實訓課程的教學方法是什麼 瀏覽:527
苯甲醇乙醚鑒別方法 瀏覽:84
蘋果手機微信視頻聲音小解決方法 瀏覽:702
控制箱的連接方法 瀏覽:77
用什麼簡單的方法可以去痘 瀏覽:791
快速去除甲醛的小方法你知道幾個 瀏覽:805
自行車架尺寸測量方法 瀏覽:126
石磨子的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154
行善修心的正確方法 瀏覽:405
土豆燉雞湯的正確方法和步驟 瀏覽: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