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小學語文描寫方法有哪些及作用
描寫方法:是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把人物或景物具體描繪出來的一種手法.
按內容分類
●人物描寫
⒈ 概括描寫
⒉ 肖像描寫
⒊ 語言描寫
⒋ 行動描寫
⒌ 心理描寫
⒍ 細節描寫
7.神態描寫
●景物描寫
⒈ 靜態與動態
⒉ 客觀與主觀
⒊ 反襯與對比
按特徵分類
●白描
所謂「白描」是指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徵,並以簡潔的語言勾畫出事物形象的一種寫法,魯迅先生非常善於使用白描手法,如《藤野先生》中關於藤野先生的一段介紹:「其時進來的是
一個黑瘦的先生,八字須,戴著眼鏡,挾著一疊大大小小的書.一將書放在講台上,便用了
緩慢而很有頓挫的聲調,向學生介紹自己道:『我就是叫作藤野嚴九郎…….』語言簡潔,印象深刻.
●細描.
細描是指對事物的一筆一畫的精雕細刻,相對於白描,細描也可以稱為工筆,如阿累的《一
面》寫魯迅就比魯迅寫藤野又細一些:「他的面孔黃黑帶白,瘦得教人擔心,好像大病新愈
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沒有一點頹唐的樣子.頭發約莫一寸長,顯然好久沒剪了,卻一根一 根精神抖擻地直豎著.胡須很打眼,好像濃墨寫的隸體『一字』.」
新風霞的《傻二哥》則寫得更細膩,把一個賣葯糖的勞動者「傻靈傻靈」的特徵刻畫得淋漓
盡致,從他穿的衣服、使用的用具、吆喝前的准備、吆喝的聲調、吆喝的內容到他對顧客和
鄰里窮哥們兒的態度都細細寫來,寫出了一個活生生的善良、勤快、樂觀,窮而有志的年輕 人的性格和形象.
●襯托
,襯托是指在寫人記事的過程中,為了突出主要對象用另外的人或物來陪襯或烘托的手法.人 們
常說:「紅花雖好,還需綠葉扶持」就是這個意思.襯托可以從正面襯托,也可以從反面襯
托,可以以景物來襯託人,也可以人襯託人,還可以物來襯託人,但這些都要根據表達內容
的需要來使用.魯迅是很擅長襯托筆法的文學大家,他的《在酒樓上》正襯、反襯都寫得極 好,同學們可以反復閱讀.這里摘出兩段,請大家欣賞:
「窗外只有漬痕班駁的牆壁,貼著枯死的莓苔;上面是鉛色天,白皚皚的絕無精彩,而且 微雪又飛舞起來了.」用景物從正面襯託了呂韋甫懶散懷舊的心情.
「幾株老梅競斗雪開著滿樹的繁花,彷彿不以深冬為意;……山楂樹,從暗綠的密葉里顯出 十幾朵紅花來,赫赫的在雪中明得如火,憤怒而且傲慢,如蔑視遊人的某心於遠行.」用「 梅」與「花」反襯呂韋甫的懶散心情.
●
描就是描繪,寫就是摹寫.描寫就是作者對人物、事件和環境所作的具體描繪和刻劃.作者一般綜合使用描寫、敘述等方法來塑造形象.
從描寫對象上分,可以分為人物描寫、環境(景物)描寫.
人物描寫包括肖像描寫、心理描寫、行動描寫、語言描寫等.
景物描寫包括風景描寫、靜態物與動態物體的描寫等.
從描寫的方法不同上又可分為直接描寫和間接描寫.
肖像描寫是通過對人物的容貌、神情、服飾、姿態、音調等的描寫來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種重要方法.
語言描寫是通過人物的獨白(自言自語)或對話(與別人交談)來表現人物性格的.
行動描寫是以人物的動作,行為來表現人物性格的一種手法.
心理描寫是指對人物在特定環境中的心理活動的描寫.主要作用在於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表現人物的思想感情、刻劃人物性格,深化作品主題.
景物描寫是指對自然風景,動態物體和靜態物體的描寫
② 小學語文描寫方法有哪些及作用
描寫是文學創作的基本手法之一。描就是描繪,寫就是摹寫。描寫就是作者對人物、事件和環境所作的具體描繪和刻畫。下面我為大家帶來了小學語文描寫方法及相關的內容,供大家參考。
小學語文描寫方法有哪些及作用
一、正面描寫:
直接描寫人物外貌、語言、心理和行動。
1)肖像描寫:揭示人物身份、境遇、所處的社會環境,以形傳神,表現人物內心世界和性格特點。
2)行動描寫:展示人物精神面貌,直接體現人物性格。(在人物描寫中有重要地位。)
3)語言描寫:表達人物情感,反映人物性格特徵,折射出人物所處時代的特點。
4)心理描寫:是人物在特定環境下的心理活動。揭示人物內心,刻畫人物性格。
二、側面描寫:
從對其他人物、事件的敘述和描寫中渲染氣氛、烘託人物。
1)環境描寫
A、自然環境描寫:襯託人物心情;點明時令、地點;表現人物關系;表現人物性格。
B、社會環境描寫:從狹義上講,社會環境是指人物活動的處所、背景、氛圍等;從廣義上講,是指一定歷史時期社會生活、人際關系的總和。
2)周圍人物的反應、評價等。
小學語文的描寫方法
人物描寫:
1.外貌描寫(肖像描寫),對容貌、姿態、服飾的描寫稱之為外貌描寫或肖像描寫。
2.行動描寫(動作描寫),是通過對人物個性化的行動、動作的描寫,來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種描寫方法。
3.語言描寫,是通過個性化的人物語言來刻畫人物性格的一種描寫方法。
4.心理描寫,是通過剖析人物的心裡活動(如內心感受、意向、願望、思索、思想斗爭等),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刻畫人物形象內在性格特徵的一種描寫方法。
環境描寫:
1.自然環境描寫,是對人物活動的地點、季節、氣候、時間,以及場景的描寫。它有烘託人物心情、推動故事情節發展、點明和突出中心的作用
2.社會環境描寫,一般指對社會背景、時代氣氛、地域風貌的描寫。
另外,根據敘述人的表現手法,又可以將描寫(包括人物描寫和環境描寫)分為正面描寫、側面描寫、場面描寫和細節描寫。
1.正面描寫(直接描寫),是對人或環境的直接描述
2.側面描寫(間接描寫),通過對其他人或環境的描寫,從側面烘托所寫人物、所寫之景從而收到「烘雲托月」的效果
3.場面描寫,是對許多人參加的大型的社會活動或生活、戰斗、勞動、娛樂的場景的描寫,反映出社會的面貌和生活的各種側面,反映出宏觀的自然現象。
4.細節描寫,是指對表現人物和情節發展有特殊作用,包括動作、神情、物件、環境等在內的一些細小換屆的細致描寫。
三、細節描寫:
抓住生活中細微而具體的典型情節,加以生動細致的描繪。作用是豐富人物形象、使人物描寫有血有肉有靈魂。寫人則如見其人,寫景則如臨其境。
此外還有:
細描:使用大量生動、貼切的比喻,絢麗的文字,斑斕的色彩,進行濃筆塗抹。
白描:以質朴的文字,抓住人物或事物形象的特徵,寥寥幾筆就勾勒出人物或事物形象。
靜態描寫:平面地、靜止地對人物或景物進行描寫。
動態描寫:以動寫靜,或把物用擬人化的手法進行描寫。
③ 小學語文句子的描寫手法有哪些
小學語文句子的描寫手法有
語言描寫,動作描寫,神態描寫,心理描寫,外貌描寫,
環境描寫等。
1.語言描寫,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動地表現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內心世界
2.動作描寫,日常生活中的動作,生產勞動時的動作,文娛體育中的動作,軍事活動時的動作,無所不可。
3.神態描寫,指臉部表情,描寫時要用表示表情、神態的詞語,例如:哭喪著臉,專注的神情等;
4.心理描寫,對人物在一定的環境中的心理狀態、精神面貌和內心活動進行的描寫。
5.外貌描寫,
對人物的外貌(包括人物的容貌、衣、神情、體型、姿態等)進行描寫。
6.環境描寫,對人物所處的具體的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的描寫。反映社會、時代特徵的建築、場所、陳設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風等。
④ 小學語文句子的描寫手法有哪些
寫作手法指寫作中使作品更好的藝術表現手法,包括表達方式、修辭手法、表現手法等方面
一、表達方式常見的有五種:記敘、議論、抒情、描寫、說明.
二、修辭手法種類很多,有大家熟悉的:比喻(明喻、暗喻和借喻,博喻),借代,誇張,對偶,比擬(擬人、擬物),排比,設問,反問.其它的互文,起興等在文言文中用得較多,也可以了解一下.
三、表現手法較多,較復雜,下面都是常見的表現手法:聯想、想像、象徵、對比、襯托、抑揚、前後照應、正面側面描寫、虛實結合、托物言志、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於景.另外還有不少,譬如渲染、動靜、創設意境、用典等.
⑤ 小學語文有哪5種描寫手法
1、肖像描寫
肖像描寫通過對容貌、神情、姿態、服飾、音調的描寫,來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種描寫方法。
例如:她有著烏黑的頭發,粉紅色的外套稱托出她那水靈靈的臉蛋。
2、動作描寫
動作描寫是通過對人物個性化的行動、動作的描寫,來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種描寫方法。
例如:他邁著步子,踏步向前進。
3、語言描寫
語言描寫是通過人物的個性化的語言,如與別人交談的對話,來表現人物性格的一種描寫方法。
例如:他誠懇的說:「對不起,老師,我錯了。」
4、心理描寫
心理描寫是通過剖析人物的心理活動,如內心感受、意向、願望、思索、思想斗爭,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刻畫人物形象內在性格特徵的一種描寫方法。
例如:他心想,如果我有了理想,那就可以為此奮鬥了!
5、神態描寫
神態描寫是與外貌描寫有區別的,神態描寫是對人的面部表情進行刻畫,可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徵。
例如:他皺著眉毛,一種厭惡的神情。神態描寫也叫表情描寫。
(5)小學語文描寫方法都有什麼擴展閱讀
小學語文常見得修辭手法包括比喻、擬人、倒裝、反問、排比、對偶、借代、設問、誇張、雙關、重疊、引用、對比、象徵等,以下介紹最常用的五種:
1、比喻是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點的乙事物來描寫或說明甲事物,是修辭學的辭格之一。例句:我的生活無依無靠,連乞丐都不如!此句將乞丐的境況作為喻體,與作者的遭遇比較,相比之下,本體「我的生活」還不如乞丐的境遇,帶有貶義色彩。
2、擬人:將本來不具備人動作和感情的事物人格化。海浪一邊歌唱,一邊沖向高空去迎接那星空。將海浪的浪花擬人化,可以唱歌,可以迎接星空。
3、倒裝:將語句中的主語、謂語、賓語、狀語等顛倒順序的一種語法現象,常常具有強調語氣。
4、排比:排比的修辭功能可以概括為「增文勢」。排比項誹迭而出,語氣一貫,節律強勁,各排比項意義范疇相同,帶有列舉和強化性質,可拓展和深化文意。
5、誇張:誇張是運用豐富的想像力,在客觀現實的基礎上有目的地放大或縮小事物的形象特徵,以增強表達效果的修辭手法。
⑥ 小學語文中的描寫方法有哪些
一、人物描寫:
人物描寫分為外貌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和神態描寫。
記憶口訣:「外語動心神」
1、外貌描寫:通過對容貌、神情、姿態、服飾、音調的描寫,來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種描寫方法。
例如:她有著烏黑的頭發,粉紅色的外套襯托出她那水靈靈的臉蛋。
2、語言描寫:是通過人物的個性化的獨白(自言自語)或對話(與別人交談)來表現刻畫人物性格的一種描寫方法。
例如:他誠懇地說:「對不起,是我傷害了你。」
3、動作描寫:是通過對人物個性化的行動、動作的描寫,來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種描寫方法。
例如:他邁著步子,踏步向前進。
4、心理描寫:是通過剖析人物的心理活動(如內心感受、意向、願望、思索、思想斗爭……),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刻畫人物形象內在性格特徵的一種描寫方法。
例如:他心想,如果我有了錢,那就可以買車了!
5、神態描寫:是與外貌描寫有區別的,神態描寫是對人的面部表情進行刻畫,可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徵。神態描寫也叫表情描寫。
例如:他皺著眉毛,一種厭惡的神情。
二、環境描寫:
環境描寫包括自然環境描寫和社會環境描寫。
1、自然環境描寫
是對人物活動的地點、季節、氣候、時間,以及場景的描寫。它有烘託人物心情、渲染當時的氣氛、推動故事情節發展、點明和突出中心的作用 。
2、社會環境描寫
一般指對社會背景、時代氣氛、地域風貌的描寫。寫出當時社會的不同背景,為下文人物性格描寫設下鋪墊。
也可分為風景描寫、靜態物體與動態物體的描寫。
各種描寫手法作用:
一)正面描寫:直接描寫人物外貌、語言、動作、心理和神態。
1、外貌描寫:揭示人物身份、境遇、所處的社會環境,以形傳神,表現人物內心世界和性格特點。
2、語言描寫:表達人物情感,反映人物性格特徵,折射出人物所處時代的特點。
3、動作描寫:展示人物精神面貌,直接體現人物性格。(在人物描寫中有重要地位。)
4、心理描寫:是人物在特定環境下的心理活動。揭示人物內心,刻畫人物性格。
5、神態描寫:是與外貌描寫有區別的,神態描寫是對人的面部表情進行刻畫,可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徵。
二)側面描寫:從對其他人物、事件的敘述和描寫中渲染氣氛、烘託人物。
1、環境描寫
A、自然環境描寫:襯託人物心情;點明時令、地點;表現人物關系;表現人物性格。
B、社會環境描寫:從狹義上講,社會環境是指人物活動的處所、背景、氛圍等;從廣義上講,是指一定歷史時期社會生活、人際關系的總和。
2、周圍人物的反應、評價等。
三、細節描寫:
抓住生活中細微而具體的典型情節,加以生動細致的描繪。作用是豐富人物形象、使人物描寫有血有肉有靈魂。
寫人則如見其人,寫景則如臨其境。
此外還有:
細描:使用大量生動、貼切的比喻,絢麗的文字,斑斕的色彩,進行濃筆塗抹。
白描:以質朴的文字,抓住人物或事物形象的特徵,寥寥幾筆就勾勒出人物或事物形象。
靜態描寫:平面地、靜止地對人物或景物進行描寫。
動態描寫:以動寫靜,或把物用擬人化的手法進行描寫。
描寫方法的不同分類:
按敘述分類:
可以將描寫(包括人物描寫和環境描寫)分為正面描寫、側面描寫、場面描寫和細節描寫。
1、正面描寫(直接描寫),是對人或環境的直接描述
2、側面描寫(間接描寫),通過對其他人或環境的描寫,從側面烘托所寫人物、所寫之景從而收到「烘雲托月」的效果
3、場面描寫,是對許多人參加的大型的社會活動或生活、戰斗、勞動、娛樂的場景的描寫,反映出社會的面貌和生活的各種側面,反映出宏觀的自然現象。可分為動景、靜景描寫。
4、細節描寫,是指對表現人物和情節發展有特殊作用,包括動作、神情、物件、環境等內在或外在的一些細小環節的細致描寫。
⑦ 小學語文課文中有幾種描寫方法
小學語文課文中有
肖像描寫、語言描寫、行動描寫(動作描寫) 、心理描寫、細節描寫
描寫方法:是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把人物、事件、景物具體描繪出來的一種手法,給讀者以身臨其境的感覺 .描寫是文學創作的基本手法之一.描就是描繪,寫就是摹寫.描寫就是作者對人物、事件和環境所作的具體描繪和刻劃.作者一般綜合使用描寫、敘述等方法來塑造形象.描寫是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把人物或景物具體描繪出來的一種手法.按內容來分,描寫有人物描寫和環境描寫兩種.人物描寫的方法主要有六種,即概括描寫、肖像描寫、語言描寫、行動描寫(動作描寫) 、心理描寫、細節描寫;景物描寫則包括靜態與動態、客觀與主觀、反襯與對比三種.
⑧ 小學語文常用的描寫方法有哪些
描寫是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把人物或景物具體描繪出來的一種手法。那麼小學語文常用的描寫 方法 有哪些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小學語文常用的描寫方法有哪些,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學習!
1小學語文常用的描寫方法有哪些
一、人物描寫:
人物描寫分為肖像描寫、動作描寫、語言描寫和心理描寫。
1、肖像描寫(外貌描寫):通過對容貌、神情、姿態、服飾、音調的描寫,來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種描寫方法。
例如:她有著烏黑的頭發,粉紅色的外套稱托出她那水靈靈的臉蛋。
2、動作描寫(行動描寫):是通過對人物個性化的行動、動作的描寫,來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種描寫方法。
例如:他邁著步子,踏步向前進。
3、語言描寫:是通過人物的個性化的獨白(自言自語)或對話(與別人交談)來表現刻畫人物性格的一種描寫方法。
例如:他誠懇的說:「對不起,是我傷害了你。」
4、心理描寫:是通過剖析人物的心理活動(如內心感受、意向、願望、思索、思想斗爭……),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刻畫人物形象內在性格特徵的一種描寫方法。
例如:他心想,如果我有了錢,那就可以買車了!
5、神態描寫:是與外貌描寫有區別的,神態描寫是對人的面部表情進行刻畫,可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徵。
例如:他皺著眉毛,一種厭惡的神情。神態描寫也叫表情描寫。
二、環境描寫:
環境描寫包括自然環境描寫和社會環境描寫。
1、自然環境描寫
是對人物活動的地點、季節、氣候、時間,以及場景的描寫。它有烘託人物心情、渲染當時的氣氛、推動 故事 情節發展、點明和突出中心的作用 。
2、社會環境描寫
一般指對社會背景、時代氣氛、地域風貌的描寫。寫出當時社會的不同背景,為下文人物性格描寫設下鋪墊。
也可分為風景描寫、靜態物體與動態物體的描寫。
各種描寫手法作用:
一、正面描寫:直接描寫人物外貌、語言、心理和行動。
1、肖像描寫:揭示人物身份、境遇、所處的社會環境,以形傳神,表現人物內心世界和性格特點。
2、行動描寫:展示人物精神面貌,直接體現人物性格。(在人物描寫中有重要地位。)
3、語言描寫:表達人物情感,反映人物性格特徵,折射出人物所處時代的特點。
4、心理描寫:是人物在特定環境下的心理活動。揭示人物內心,刻畫人物性格。
二、側面描寫:從對其他人物、事件的敘述和描寫中渲染氣氛、烘託人物。
1、環境描寫
A、自然環境描寫:襯託人物心情;點明時令、地點;表現人物關系;表現人物性格。
B、社會環境描寫:從狹義上講,社會環境是指人物活動的處所、背景、氛圍等;從廣義上講,是指一定歷史時期社會生活、人際關系的總和。
2、周圍人物的反應、評價等。
三、細節描寫:抓住生活中細微而具體的典型情節,加以生動細致的描繪。作用是豐富人物形象、使人物描寫有血有肉有靈魂。寫人則如見其人,寫景則如臨其境。
此外還有:
細描:使用大量生動、貼切的比喻,絢麗的文字,斑斕的色彩,進行濃筆塗抹。
白描:以質朴的文字,抓住人物或事物形象的特徵,寥寥幾筆就勾勒出人物或事物形象。
靜態描寫:平面地、靜止地對人物或景物進行描寫。
動態描寫:以動寫靜,或把物用擬人化的手法進行描寫。
描寫方法的不同分類:
按敘述分類:
可以將描寫(包括人物描寫和環境描寫)分為正面描寫、側面描寫、場面描寫和細節描寫。
1、正面描寫(直接描寫),是對人或環境的直接描述
2、側面描寫(間接描寫),通過對其他人或環境的描寫,從側面烘托所寫人物、所寫之景從而收到「烘雲托月」的效果
3、場面描寫,是對許多人參加的大型的社會活動或生活、戰斗、勞動、娛樂的場景的描寫,反映出社會的面貌和生活的各種側面,反映出宏觀的自然現象。可分為動景、靜景描寫。
4、細節描寫,是指對表現人物和情節發展有特殊作用,包括動作、神情、物件、環境等內在或外在的一些細小環節的細致描寫。
描寫按特徵分類:
1、白描
所謂「白描」是指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徵,並以簡潔的語言勾畫出事物形象的一種寫法。
魯迅先生非常善於使用白描手法,如《藤野先生》中關於藤野先生的一段介紹:「那時進來的是 一個黑瘦的先生,八字須,戴著眼鏡,挾著一疊大大小小的書。一手將書放在講台上,便用了緩慢而很有頓挫的聲調,向學生介紹自己道:‘我就是叫作藤野嚴九郎……’語言簡潔,印象深刻。
2、細描
細描是指對事物的一筆一畫的精雕細刻,相對於白描,細描也可以稱為工筆。
如阿累的《一 面》寫魯迅就比魯迅寫藤野又細一些:「他的面孔黃黑帶白,瘦得教人擔心,好像大病新愈 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沒有一點頹唐的樣子。頭發約莫一寸長,顯然好久沒剪了,卻一根一 根精神抖擻地直豎著。胡須很打眼,好像濃墨寫的隸體‘一字’。」
新鳳霞的《傻二哥》則寫得更細膩,把一個賣葯糖的勞動者「傻靈傻靈」的特徵刻畫得淋漓盡致,從他穿的衣服、使用的用具、吆喝前的准備、吆喝的聲調、吆喝的內容到他對顧客和 鄰里窮哥們兒的態度都細細寫來,寫出了一個活生生的善良、勤快、樂觀,窮而有志的年輕 人的性格和形象。
3、襯托
襯托是指在寫人記事的過程中,為了突出主要對象用另外的人或物來陪襯或烘托的手法。
人們常說:「紅花雖好,還需綠葉扶持」就是這個意思。襯托可以從正面襯托,也可以從反面襯托,可以以景物來襯託人,也可以人襯託人,還可以物來襯託人,但這些都要根據表達內容 的需要來使用。
魯迅是很擅長襯托筆法的文學大家,他的《在酒樓上》正襯、反襯都寫得極好:
「窗外只有漬痕班駁的牆壁,貼著枯死的莓苔;上面是鉛色天,白皚皚的絕無精彩,而且 微雪又飛舞起來了。」用景物從正面襯託了呂韋甫懶散懷舊的心情。
「幾株老梅競斗雪開著滿樹的繁花,彷彿不以深冬為意;……山楂樹,從暗綠的密葉里顯出 十幾朵紅花來,赫赫的在雪中明得如火,憤怒而且傲慢,如蔑視遊人的某心於遠行。」用「 梅」與「花」反襯呂韋甫的懶散心情。
4、情景交融
情景交融指文藝作品中環境的描寫、氣氛的渲染跟人物思想感情的抒發結合得很緊密。情景交融包括寓情於景和借景抒情。
文學理論上的情景交融是意境創造的表現特徵。王國維說:「文學中有二元質焉:曰景,曰情。」意境創造就是把二者結合起來的藝術。
無論是景中含情,或是情中含景,都是詩歌的基本表達方式,這也就揭示了情景交融的三種表達方式,即景中藏情式,情中見景式,和情景並茂式。
2小學語文側面描寫的方法
一、側面描寫手法的內涵
側面描寫手法顧名思義就是對所需描寫的目標事物不進行直接描寫,而是通過對周邊的事物對象進行直接描述從而達到渲染或烘托目標對象,創造出一種婉轉而非直接的藝術感。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也是一種烘托的寫作手法。側面描寫相比直接描寫會更含蓄,因此也會給讀者留有更多的想像空間,同時也會對目標描寫對象起到一種更深刻更形象的效果,讓讀者對抒發內容更具有咀嚼空間。
二、側面描寫的主要手法
(一)從側面描寫的內容分類
1、通過周邊人物描寫來烘托目標人物對象
如在《地震中的父與子》一文中,對其他人物的語言行為進行了直接描寫,這些文字內容雖然表面上是描寫其他人物的語言以及情感體驗,但實際上是通過這些反差襯托來體現父親對兒子的愛,來體現這對父子的了不起,從而讓讀者能夠在這些文字里,能從這對地震中父子身上獲取更多的正能量。反過來,如果 文章 僅僅只是直面去描寫父子在地震中的舉止來表現父與子在地震中的精神,反而顯得蒼白,不具有說服力,最終難以達到整篇文章的寫作目的。
2、通過周邊事物描寫來烘托目標人物
不直接對所需要體現的目標人物進行描寫,而是描寫與之相關的事物來進行烘托與渲染。比如《七根火柴》,該文章的一個最大的出彩點就是通過對自然環境的描寫來烘托主人公,通過對草地上變幻莫測的惡劣天氣以及當時那荒涼的環境描寫,給讀者呈現一個極其艱辛且困難的行軍環境,從而反襯出紅軍在行軍過程中不怕苦難勇往直前的大無畏精神。通過對這樣一個環境的描寫,也讓讀者了解到一根能夠給人帶來溫暖的火柴是多麼重要且一根難求,更加深刻地體現那些無名戰士的高尚品格。
又如《自己的花是給別人看的》,雖然表面上全文都是以「花」為主體來進行描述:「他們是把花都栽種在臨街窗戶的外面。花朵都朝外開,在屋子裡只能看到花的脊樑;我走在街上,抬頭一看,又是家家戶戶的窗口上都開滿了鮮花」。文章以一種委婉道來的方式對德國人家周邊的花進行描述,但作者的目的並不是去表現花兒有多麼的美麗與鮮艷,而是想要贊揚德國人那種 「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高超境界。
3、通過周邊物體描寫烘托目標物體
即不直接對目標事物進行直接描述,而是通過周邊物體的描寫來進行渲染。如《頤和園》中,文章主要是對整個頤和園中各種景色與實物進行描述,但其中最重要的是整篇文章是把頤和園當作一個相輔相成的整體進行贊美,對某處景色的描寫從實質上講更多是對另一處景物的贊美,各處景物描寫的意義不再是簡簡單單只針對該事物的描寫,而是對整個頤和園各個景物的襯托與渲染,各處景物相得益彰,從而達到對頤和園的贊美,達到對中國人類智慧結晶的欽佩。
(二)從側面描寫方式的分類
1、側面描寫烘托正面
通過對側面人物的語言行為的直接描寫實現對目標人物的正面描寫。如《吃水不忘挖井人》一文中,文章主要通過毛主席為一村落打井的故事來體現毛主席心繫人民群眾的故事。但是文章更多是通過村民的語言描寫來體現毛主席的偉大。解放以後,人民在井旁立了一塊石碑上面刻著:「吃水不忘挖井人,時刻想念毛主席!」村民說:「毛主席真是我們的大恩人哪!」通過這樣的方式更加強烈地體現毛主席心懷人民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博愛精神。這樣的手法比起直接描述毛主席來的更有沖擊力。
2、通過對反面人物的描寫來反襯目標正面人物
通過對反面人物的 言行舉止 進行直接描寫從而來襯托出目標人物。如在《把鐵路修到拉薩去》一文中,文章並不是直接通過鐵路工人的角度去闡述鐵路修到拉薩去是件多麼艱辛的事,其環境是多麼的惡劣。而是通過描寫西方一些媒體大肆預言該舉動是不可能成功的,煽風點火,到處造謠,打擊士氣的舉動來反襯該工程的難處。可見不僅是環境惡劣,該工程還遭到很多外界阻力。就是因為這么困難存在才更體現出中國鐵路工人不怕苦不怕難,依靠自己的智慧與毅力去完成整個工程,凸顯他們頑強的毅力,不怕吃苦的精神。
三、側面描寫的意義
(一)側面描寫提供廣闊的想像空間
不對目標事物進行直截了當的描述,能使讀者從側面描寫的幾個字、幾個詞或是幾句話去進行無限的想像。如在《美麗的小興安嶺》一文中,通過描寫各個季節的景色去體現小興安嶺的美麗,文中的「抽出」一詞,對小鹿在小興安嶺的生活的描述,雪水融化匯成小溪的描寫,都可以讓讀者去無限想像小興安嶺在各個季節的美麗。比起直接說小興安嶺多麼美麗更具有說服力與想像空間。
(二)側面描寫有力塑造人物形象
直接對人物形象進行語言描寫,有時候會寫的過於蒼白無力。通過側面表現能夠更有效的去塑造人物形象。如《落花生》一文中,文章通過描寫花生的整個生命過程,通過父親對花生的贊美來體現花生的高貴品格,從而把它與人的品格聯系在一起。讓讀者通過對花生生命過程的了解更加深刻地體會到做人應該具備怎樣高尚的品格。比起直接用文字寫出要我們學習做怎樣高貴的人,這樣的方式會讓讀者覺得更深刻。
3小學語文心理描寫的方法
一、直接描寫
直接描寫,就是讓人物自己吐露心曲,寫出人物的內心獨白。如,列夫·托爾斯泰的小說《窮人》中有這樣一段描述:
她忐忑不安地想:「他會說什麼呢?這是鬧著玩的嗎?自己的五個孩子已經夠他受的了……是他來了?……不,還沒來!……為什麼把他們抱過來啊?……他會揍我的!那也活該,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頓也好!」
這個片段描寫了桑娜將病死的鄰居西蒙的兩個兒子抱回家後的心理活動,對未來生活的擔憂與對丈夫責罵的害怕,最終都被內心的善良打敗,充分表現了主人公桑娜善良朴實的性格。
再如,鄭振鐸在《貓》中描述了他因懷疑花貓偷吃黃烏而持木棒追打、後來看見黑貓嘴銜黃鳥時的心情:
我開始覺得我是錯了!我心裡十分地難過,真的,我的良心受傷了,我沒有判斷明白,便妄下斷語,冤苦了一隻不能說話辯訴的動物。想到它的無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針,刺我的良心的針!我很想補救我的過失,但它是不能說話的,我將怎樣地對它表白我的誤解呢?
作者將自己內疚、懺悔的心情和盤托出,真摯地表白,深切感人。
二、幻覺描寫
幻覺本來就是人物心理的顯影,用這種形式能夠巧妙地刻畫人物心理,自然呈現人物的真實想法。如,安徒生的《賣火柴的小女孩》中小女孩擦燃火柴時的情景:
她又擦了一根,火柴燃起來了,發出亮光來了。亮光落在牆上,那兒忽然變得像薄紗那麼透明,她可以一直看到屋裡。桌上鋪著雪白的檯布,擺著精緻的盤子和碗,肚子里填滿了蘋果和梅子的烤鵝正冒著香氣。更妙的是,這只鵝從盤子里跳下來,背上插著刀和叉,蹣跚地在地板上走著,一直向這個窮苦的小女孩走來。
作者通過幻覺描寫,使飢寒交迫的小女孩渴望溫飽的願望得以強烈表現,相比直接描寫更加令人動容。
三、表情描寫
外部事物的刺激使人物產生的感情變化也會影響人的表情,因而可以通過描寫人物的面部表情表現人物的思想感情,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如,巴爾扎克的《守財奴》中,對葛朗台在歐也妮放棄財產繼承權的文書上簽字時的表情這樣描寫:「葛朗台老頭兒的眼光從文書轉到女兒,從女兒轉到文書,緊張得腦門上盡是汗,一刻不停地抹著。」
葛朗台緊張萬分的表情,生動表現了他唯恐女兒突然改變主意,停止簽字的心理活動,深刻揭示了他愛財如命、冷酷無情的丑惡嘴臉。
再如,魯迅的《祝福》,寫祥林嫂第二次到魯家做工時的表情:「死屍似的臉上又整日沒有笑影。」這樣一句簡單的表情描寫,生動刻畫出了祥林嫂經受被迫改嫁失節繼而喪夫亡子的沉重打擊後,內心極度的悲哀與痛苦。
四、景物襯托
通過景物描寫襯託人物心理,有正襯和反襯兩種。正襯,就是景物表現的情感色彩與人物的心理活動相一致;反襯,則是「以樂景寫哀」或「以哀景寫樂」,用對比強化表達效果。如,魯迅先生在《葯》中對墳場景物的描寫:「叢冢層層疊疊,」「枯草支支直立,有如銅絲。」「烏鴉也在筆直的樹枝間,縮著頭,鐵鑄一般站著。」「周圍便都是死一般靜。」描繪出一個凄涼的畫面,襯託了上墳人的悲哀心情。再如,其中描寫老栓去刑場買「葯」時的環境與心情:「街上黑沉沉的一無所有,只有一條灰白的路,看得分明。燈光照著他的兩腳,一前一後的走。有時也遇到幾只狗,可是一隻也沒有叫。天氣比屋子裡冷得多了;老栓倒覺爽快,彷彿一旦變了少年,得了神通,有給人生命的本領似的,跨步格外高遠。」陰冷暗沉的街景與老栓「爽快」的心情形成強烈對比,也為文章的悲劇結局埋下了伏筆。
五、心理剖析
心理剖析是作者對文中人物內心活動的直接描述,一般使用第三人稱。由於作者是以旁觀者的身份對人物的內心世界進行剖析、評價,因此這種手法不但便於細膩地表現人物此時此刻的思想活動,還可以概述人物在一段時間內的感情變化、內心斗爭,較靈活方便。如,莫泊桑的《項鏈》中有這樣一段:
但是有時候,她丈夫辦公去了,她一個人坐在窗前,就回想起當年那個舞會來,那個晚上,她多麼美麗,多麼使人傾倒啊!假如沒有丟掉項鏈,她會怎樣做呢?
作者用第三人稱從旁敘述她(馬蒂爾德)雖遭不幸卻念念不忘舞會上片刻榮耀的內心活動,藉此把她愛慕虛榮、追求享樂的性格特徵刻畫得栩栩如生。
再如,契訶夫的《裝在套子里的人》寫別里科夫被柯瓦連科推下樓梯,狼狽地爬起來時,被瓦蓮卡和兩位太太看見的情景:
這在別里科夫卻比任何事情都可怕。我相信他情願摔斷脖子和兩條腿,也不願成為別人取笑的對象。是啊,這樣一來,全城的人都會知道這件事,還會傳到校長耳朵里去。哎呀,不定會鬧出什麼亂子!說不定又會有一張漫畫,到頭來弄得他奉命退休吧……
作者剖析了別里科夫尷尬而又無比恐懼的心理活動,生動刻畫出別里科夫膽小、孤僻、保守的形象。
4小學語文景物描寫的方法
一、白描法
白描就是對景物進行描寫時不修飾烘托和雕琢,只將景物主體客觀呈現在讀者眼前。運用白描手法寫景,給人以形象感的同時增強真實感,使人有返璞歸真的感覺。
《湖心亭看雪》(張岱)中「霧凇沆碭,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這個 句子 寥寥幾筆,就包含了諸多變化,長與短、點與線、方與圓、多與少、大與小、動與靜,簡潔概括。它不求細致與文飾,只求神似和形象,寫出典型的輪廓和氣質。
二、使用修辭法
在描寫景物時為使景物真實生動,往往在描寫中使用各種修辭方法。寫景時常用的修辭方法有比喻、擬人、排比等。比喻的修辭可以使景物具體形象。擬人可以使景物活靈活現,富有生命的靈性,景物更有感情。排比則使景物給人以更大程度上的感染力。
《濟南的冬天》(老舍)中「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點,有的地方草色還露著;這樣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看著看著,這件花衣好像被風兒吹動,叫你希望看見一點更美的山的肌膚。等到快回落的時候,微黃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這段描寫使用了比喻和擬人的修辭,寫出了薄雪覆蓋下的小山秀氣動人的景色。表達作者對濟南的冬天的喜愛之情。
三、感覺組合法
人類通過各種感官感受認識自然環境,耳聞目睹,皮膚接觸,舌品鼻嗅,世界才在我們眼前變得多彩起來。景物描寫前除了用眼睛觀察之外,還要用其他感官去感受,之後將景物根據需要表述出來。在以視覺為主的描寫中輔以聽覺、嗅覺、味覺、觸覺等,這樣有些無形事物(比如空氣、風、聲音、味道)才能被描寫得更具體。
《春》(朱自清)中「風里帶來些新翻的泥土的氣息,混著青草味,還有各種花的香,都在微微潤濕的空氣里醞釀。鳥兒將窠巢安在繁花嫩葉當中,高興起來了,呼朋引伴地賣弄清脆的喉嚨,唱出宛轉的曲子,與輕風流水應和著。」這段話中成功的運用了視覺、聽覺、嗅覺等感覺,勾畫出一幅美妙動人的春風圖,使人如在田野里沐著陽光吹著微風一般輕松愜意。
四、色彩搭配法
為了將景物描寫的更美麗,突出視覺的色彩搭配是很好的方法,使畫面色彩鮮明更具視覺的沖擊力。
《紫藤蘿瀑布》(宗璞)中「只見一片輝煌的淡紫色,像一條瀑布,從空中垂下,不見其發端,也不見其終極。只是深深淺淺的紫,彷彿在流動,在歡笑,在不停地生長。紫色的大條幅上,泛著點點銀光,就像迸濺的水花。」這段描寫中「淡紫」「紫」「銀」給讀者很強的色彩感,使人覺得藤蘿花開得無比的輝煌壯麗。句中同時使用了比喻、擬人的修辭。
五、動靜結合法
以靜止的景物和動態的景物相互映襯,可以使景物更具活力和畫面真實感,以動寫靜更顯寂靜,以靜寫動更顯動感,會使景物靈魂活潑。如八下的《社戲》(魯迅)中「淡黑的起伏的連山,彷彿是踴躍的鐵的獸脊似的,都遠遠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卻還以為船慢。」句中以靜止的山來寫飛速前行的船,寫出「我」與小夥伴月下行船去看戲時的愉快迫切的心情。
⑨ 小學語文有哪5種描寫手法
小學語文的五種描寫手法分別是肖像描寫、動作描寫、語言描寫、心理描寫和神態描寫。心理描寫是人物在特定環境下的心理活動。動作描寫是對人物個性化的行動、動作的描寫。外貌描寫是對容貌、姿態、服飾的描寫。
肖像描寫通過對容貌、神情、姿態、服飾、音調的描寫,來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種描寫方法。動作描寫是通過對人物個性化的行動、動作的描寫,來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種描寫方法。語言描寫是通過人物的個性化的語言,如與別人交談的對話,來表現人物性格的一種描寫方法。心理描寫是通過剖析人物的心理活動(如內心感受、意向、願望、思索、思想斗爭……),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刻畫人物形象內在性格特徵的一種描寫方法。神態描寫是與外貌描寫有區別的,神態描寫是對人的面部表情進行刻畫,可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徵。
⑩ 描寫方法有哪些 小學
小學語文的描寫方法有人物描寫、環境描寫、場面描寫、細節描寫、正面描寫、側面描寫。其中人物描寫分為肖像描寫、動作描寫、語言描寫和心理描寫。環境描寫包括自然環境描寫和社會環境描寫。細節描寫包含細描、白描、靜態描寫、動態描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