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羊雜碎怎麼做好吃 羊雜碎的做法
1、食材:羊頭,羊蹄,羊血,羊肝,羊心,羊腸。
2、把肥腸用筷子里外翻一個個兒,這樣才能洗干凈腸子。
3、先用涼水洗凈肚子內的贓物,再用開水燙肚子,趁熱把肚渣用刀剝下來扔掉。接著拿一個大盆,把水肚洗干凈,再把花肚洗凈,最後把細肚也洗干凈。
4、把羊頭用夾子夾住,慢慢放入火爐,用火把毛燒焦。把四隻羊蹄也用夾子夾住慢慢放入火爐,把毛燒焦。用刀把燒焦的毛刮掉。
5、把羊蹄的殼用刀撬下來。
6、再把羊頭、羊蹄放進火爐里燒一遍,成為黑焦殼,再用開水燙一遍。然後用鐵絲球把殘毛、黑焦殼刷一遍,露出沒有毛的羊頭、羊蹄兒。
7、用斧頭把羊下巴切成兩半,用刀割下燒焦的肉。
8、把羊耳朵割一半,用刀把羊耳朵根部割成兩半。
9、用涼水把羊內臟、羊頭和羊的四肢蹄子泡一遍,泡完後,用開水煮兩個小時。
10、把羊內臟、羊頭、羊蹄、土豆、蔥、姜切成小塊煮進開水鍋,再加些鹽。
11、把煮熟的羊雜碎盛入碗中,加上香菜末,羊雜碎就做好了。
② 正宗羊雜碎的製作方法
原料:新鮮羊雜碎1副(包括羊頭、羊肚、羊腸、羊蹄、羊心、羊肝、羊肺、香菜、蔥、姜、蒜苗、精鹽、味精、紅油、羊肉湯。 製法:羊頭、羊蹄用火燒盡殘毛,羊腸、羊肚翻去殘渣。洗凈後連同羊心羊肝一起下鍋煮熟,拆去骨頭,分別切成條或段。羊肺用洗去麵筋的稀麵糊灌好後,也下鍋煮熟,切成長條。然後將切好的各種熟料放在羊肉湯里略煮片刻,撒上蒜苗、香菜,滴上紅油盛碗即成。 羊雜湯 用 料 羊心、肺、肚、舌、腰子、肝各100克,香菜25克,精鹽、味精、蔥絲、薑末、胡椒粉、花椒水、醬油、羊肉湯各適量。 制 法 將上述原料煮熟均切成薄片待用。香菜洗凈,切末。鍋中放羊肉湯燒開,放入原料燒開,撇去浮沫,放調味料煮熟後加味清、香菜末即可。
③ 純羊雜碎的做法
第一步:把肥腸用筷子里外翻一個個兒,這樣才能洗干凈腸子。
第二步:先用涼水洗凈肚子內的贓物,再用開水燙肚子,趁熱把肚渣用刀剝下來扔掉。接著拿一個大盆,把水肚洗干凈,再把花肚洗凈,最後把細肚也洗干凈。
第三步:把羊頭用夾子夾住,慢慢放入火爐,用火把毛燒焦。把四隻羊蹄也用夾子夾住慢慢放入火爐,把毛燒焦。用刀把燒焦的毛刮掉。
第四步:把羊蹄的殼用刀撬下來。
第五步:再把羊頭、羊蹄放進火爐里燒一遍,成為黑焦殼,再用開水燙一遍。然後用鐵絲球把殘毛、黑椒殼刷一遍,露出沒有毛的羊頭、羊蹄兒。
第六步:用斧頭把羊下巴切成兩半,用刀割下燒焦的肉。
第七步:把羊耳朵割一半,用刀把羊耳朵根部割成兩半。
第八步:用涼水把羊內臟、羊頭和羊的四肢蹄子泡一遍,泡完後,用開水煮兩個小時。
第九步:把羊內臟、羊頭、羊蹄、土豆、蔥、姜切成小塊煮進開水鍋,再加些鹽。
第十步:把煮熟的羊雜碎盛入碗中,加上香菜末,羊雜碎就做好了。
材料:羊心、羊肺、羊肚、羊腸各50克。
2、羊肚,用流動的清水沖洗干凈表面雜質,再反復加入澱粉搓洗,直到洗至異味減少。
3、羊腎用刀對半切開,用刀挑去白色筋絡,並切成十字花刀。
4、羊肝也切成薄片,放到料理碗中,加入清水浸泡。
5、洗干凈的羊肚改刀切成細條,同樣放到料理碗中加清水浸泡;切成十字花刀的羊腎也是浸泡水裡;羊心也是切好泡水裡,並分別在水裡加入少許米酒,可以去腥,大約浸泡至沒有血水。
6、生薑沙姜分別拍碎,薄荷、紫蘇、香菜洗凈切成細絲備用。
7、鍋燒熱,倒入油,把生薑沙姜倒入鍋里炒出香氣,而且兩種姜都炒得略焦黃。
8、把羊肝、羊心、以及羊腎從水裡撈起,倒入鍋內,加入生抽、蚝油一起翻炒至變色。
9、倒入清水或高湯,大火煮開,煮3分鍾左右。
10、再倒入羊肚。
11、再次大火煮滾,用勺子撇干凈表面浮沫,調成中火再煮10分鍾,至羊雜都熟透。
12、最後加入切好的三絲,迅速撈勻,加鹽適當調味即可。
④ 怎麼做羊雜碎
其實羊雜碎的做法是挺講究的。
維族人在做面肺子的時候首先要將羊肺用清水灌洗數十次,直到把粉紅色的羊肺洗得發白,然後把羊的小肚套在肺的氣管上,共用線縫合上,准備往裡灌麵糊糊。灌之前面要洗出麵筋,然後灌入清油、鹽、孜然粉調成的汁,然後去掉小肚(小肚起漏斗的作用),扎緊氣管,放入水中煮兩小時左右即成。另外洗出的麵筋也不浪費,而加些辣面子捲成羊腸子的形狀,用細線捆紮,放入鍋中同面肺子一起煮。羊腸子的做法也十分有趣,腸子洗凈後,將羊肝、羊心、羊腸油切碎,加胡椒粉、孜然粉、精鹽與洗凈的大米攪拌,並用開水拌成餡灌入羊小腸,兩頭用線繩扎緊,放入涼水中燒開,再對涼水,反復幾次,等半熟了,用細鐵釺扎遍腸子,使腸中漏氣,差不多一小時後就熟了。
然後吃飯的時候維族人會把面肺子、羊腸和麵筋切成小塊,便於客人食用。這是乾的吃法。
還有一種燴羊雜碎,做法和干吃的方法一樣,但後來則要將羊頭肉、肚、肝、肺均切成厚薄粗細均勻的線絲,下入羊湯,再放蔥、姜、蒜末、紅辣椒、味精、紅油等作料,還要配上香萊和土豆塊,胡羅卜丁,一起煮成色味俱全的燴羊雜碎。那肉,那菜
統統都浸透著濃濃的咸香鮮辣,熱氣騰騰的一入口,輕輕一咬,在口腔里汁水四濺,每一個味蕾都哎喲媽呀的在你舌頭上亂跑,酸的跑到了舌面上,辣的跑到了舌尖上,苦的跟甜的同居了,鹹的孤零零抗著「將獨身進行到底」的牌子鑽進了鼻子里。
一碗羊雜碎吃完,得~~~ 去醫院吧~~~ ~0~
好幾年都沒吃過羊雜碎了,一是覺得外面的做法怎麼著都感覺不地道,或者說,沒那種氣氛,沒那個意思。二來覺得羊雜碎這個東西好象不屬於我所呆過的城市,這么淳樸的東西,怎麼能讓那些燈紅酒綠,那些紙醉金迷,那些夜夜笙歌,那些光怪陸離所包圍,所裹脅著呢?
那是不可以的。
羊雜碎就是羊雜碎,如同雪蓮,只生存於雪線之上。
⑤ 羊雜碎的家常做法是什麼
羊肚、腸、心處理好後焯水,鍋里水燒開,放入羊肚、腸、心及蔥段、薑片、花椒、大料、鹽大火燒開後改用小火燉二小時,再切條或片,湯鍋上火,放入原湯和主料燒開,撇去浮沫,加味精即可。
一、羊雜碎怎麼做好吃
1、將鮮羊肚洗凈,揩掉油,放至即將開的水鍋里燙一下,撈出,放案板上颳去肚毛,洗凈備用;羊肥腸反復洗凈,用筷子穿翻地來,盤起用繩子拴住;將羊心洗凈備用。
2、將以上處理好的羊肚、腸、心一同放入開水鍋里煮一下,焯出血沫,撈出,涮凈。
3、鍋里換清水燒開,放入羊肚、腸、心及蔥段、薑片、花椒、大料、鹽,大火燒開後改用小火燉二小時以上,直至軟爛,撈出,原湯備用。
4、將羊肚切成3厘米長的細條,羊肥腸切寸段,羊腰窩肉切成骨牌塊,羊心切厚片,香菜切末備用。
5、湯鍋上火,放入原湯500克,再將切好的主料放入,燒開,撇去浮沫,加味精,即可盛碗,隨香菜末、麻醬、鹵蝦油一同上桌。
二、吃羊雜碎有什麼好處
1、羊肝含鐵豐富,鐵質是產生紅血球必需的元素,一旦缺乏便會感覺疲倦,面色青白,適量進食可使皮膚紅潤;羊肝中富含維生素B2,維生素B2是人體生化代謝中許多酶和輔酶的組成部分,能促進身體的代謝;羊肝中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可防止夜盲症和視力減退,有助於對多種眼疾的治療。
2、羊心富含蛋白質、維生素A、鐵、煙酸、硒等營養元素;有補心益血的作用。
3、羊肚一般人群均可食用,尤適宜體質贏瘦,虛勞衰弱之人食用;適宜胃氣虛弱,反胃,不食,以及盜汗,尿頻之人食用。
4、羊骨中含有磷酸鈣、碳酸鈣、骨膠原的等成分,有補腎壯骨,溫中止瀉之功效。
5、羊肺含有豐富蛋白質、鐵、硒等營養元素,有補益肺氣,利尿行水的作用。
⑥ 羊雜碎的家常做法 羊雜碎怎麼做
1、用料:羊心,羊肝,羊肺,羊肚,羊肥腸,羊頭肉,食用鹽,辣椒油,味精,小蔥,香菜,土豆,生薑,香醋
2、羊雜碎先用清水洗一遍,然後切粗一點的絲,肥腸切段。
3、土豆去皮切條,小蔥,香菜切末。
4、先將切好的所有雜碎放鍋里,加足量的涼水,放入生薑,食用鹽,味精,開大火煮開,然後轉中火熬1個小時。
5、將土豆條放入20分左右。
6、吃的時候先盛一碗,雜碎土豆條一起的,撒一把蔥花香菜末,一勺辣椒油,一點香菜拌勻即可開吃。
⑦ 羊雜碎的正宗做法是什麼
羊雜碎是由羊的心、肝、肺、胃、腸等原料混合燴制
「雜碎三料」又分主料和副料,正宗的全羊雜碎之主料(又叫三紅)是心、肝、肺,下鍋的時候切成碎丁或薄片;三副料(又叫三白)是腸(生油的)、肚(生味的)、頭蹄肉(架碗充數的),下鍋時要切成細絲和長條。一碗羊雜碎,看的就是主副料全不全。
「雜碎三湯」有如下說法。青城百姓,居家過日子,買上一副羊的五臟,下鍋煮好,連湯帶水地熱熱吃起來,這叫吃「原湯雜碎」,味道體現在鮮美清淡上。怕雜碎有五臟異味的人家是先將洗好羊雜碎鍋里氽一下,把湯扔掉,再將雜碎蒸熟切好,重新入鍋添水放調料煮一下,盛到碗里,這叫吃「清湯雜碎」。由於是蒸熟的,味沒入湯,食者味道全從對雜碎的細嚼慢咽中得。街巷鋪點、車站、路口小攤上多是新的雜碎時時不斷地往一個大鍋里續,一鍋湯用文火常熬不換,甚至是這鍋湯經營者叫賣幾年就熬上幾年,湯稠如油,色釅如醬,過往食客買上一碗吃,這叫吃「老湯雜碎」。雜碎酥爛綿軟,醇美味存於湯,故經營者最不舍多給食客加湯。
負面作用:羊雜碎里大部分為羊的內臟,動物內臟中含有較高的膽固醇,膽固醇對身體
有一定的危害,另外,羊肝作為解毒的器官有可能含有一定重金屬離子,久食也會危害身體健康。
⑧ 羊雜碎的做法和配料 羊雜碎的製作方法
1、把煮熟的羊肝,羊頭肉,羊腸,羊肚全部切碎備用。
2、把土豆去皮切成條。
3、把蔥切成蔥花、姜切絲,尖椒切成細圈,香菜切成段。
4、煮鍋里放適量水,大火把水燒開,把切好的土豆入鍋,煮至六成熟。
5、再把羊雜倒入鍋里,與土豆一同繼續煮制。
6、再加入蔥花,薑末,1勺鹽,1勺花椒粉。
7、等鍋里的羊雜湯煮的略稠時,土豆和羊雜都煮綿了,再撒入尖椒和香菜。
8、然後攪拌均勻盛入碗里,這樣一碗具有民族風味特色的佳餚,杜優素羊雜碎就做好了,如果吃辣子,再放點辣椒油。開吃!可以大飽口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