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養生頻道
經常中暑怎麼辦 中暑後需要注意哪些
2017-05-14 17:15快問養生編輯部
分享
一、常常中暑該如何是好
1:遠離炎熱的地方。一些炎熱的地方,比如說陽光直射的露天場所,火堆旁等等,經常會產生很大的熱量,讓你覺得很炎熱。長時間地呆在這些炎熱的地方,很容易引起身體的體溫調節系統失衡,也就出現了中暑現象,所以遠離炎熱的地方。
2:灑水。如果你待著的地方,是比較悶熱的室內,那你可以適當得在地面上灑點水(如果是處於高層的位置,地面還漏水,那就不可行了)。因為水受熱會蒸發,帶走一些熱量,能夠適當得減少室內的溫度,會讓人覺得舒服一點,也就能夠能減少中暑的發生。
3:開電扇,通風。夏天,不管是呆在室內還是在室外,都會覺得有點悶熱。如果是在室內,千萬不要緊閉窗戶,要通風,然後再開電扇,這種情況下,室內和室外的空氣流通,再用電扇扇動,促進熱氣的排出,也能適當減少室內溫度。溫度降低,人體也不會因此升溫太多。
4:盡量少去人多的地方。一般來說,一些公共場所比如說超市,商場等等人都會很多。而人多的地方,空氣不流通,空氣會比較差,再加上人多,呼出的二氧化碳過多,整個環境的溫度也會升高。這不利於人體的散熱,也就更加會造成中暑。所以,盡量少去人多的地方。
二、中暑之後注意哪些事項
忌大量食用生冷瓜果。中暑的人大多屬於脾胃虛弱,如果大量吃進生冷瓜果、寒性食物,會損傷脾胃陽氣,使脾胃運動無力,寒濕內滯,嚴重者則會出現腹瀉、腹痛等症狀。
忌大量飲水。中暑的人應該採取少量、多次飲水的方法,每次以不超過300毫升為宜。切忌狂飲不止。因為,大量飲水不但會沖淡胃液,進而影響消化功能,還會引起反射排汗亢進。結果會造成體內的水分和鹽分大量流失,嚴重者可以促使熱痙攣的發生。
忌吃大量油膩食物。中暑後應該少吃油膩食物,以適應夏季胃腸的消化功能。如果吃了大量的油膩食物會加重胃腸的負擔,使大量血液滯留於胃腸道,輸送到大腦的血液相對減少,人體就會感到疲憊加重,更容易引起消化不良。
忌單純進補。人們中暑後,暑氣未消,雖有虛症,卻不能單純進補。如果認為身體虛弱急需進補就大錯特錯了。因為進補過早的話,則會使暑熱不易消退,或者是本來已經逐漸消退的暑熱會再卷土重來,那時就更得不償失了。
三、夏季怎樣防中暑
保證充足睡眠,夏天日長夜短,加之氣溫高、人體代謝較快,很容易造成睡眠不足,從而造成精神萎靡,容易誘發中暑,每天最好保證8小時睡眠,不要熬夜,最好在晚上22點睡覺,第二天6點起床,睡眠時不要對著風扇或空調直吹。
外出前備好防曬用具及防暑用品,太陽帽、遮陽傘、墨鏡等都是很好的防曬用具,最好出發前半小時塗點防曬霜;另外需備上充足的水,有條件可以隨身帶點風油精、藿香正氣水等。
用涼水沖手腕,可以每隔3小時用自來水沖手腕一次,每次沖一分鍾,因為手腕是動脈血液流經的地方,用水沖可有效降低血液溫度。
外出時不要穿太厚太緊的衣服,也不要穿化纖品類服裝,以免不能及時排汗散熱,多穿棉、麻、絲類宜排汗的衣物,可選擇短袖、短褲、涼鞋。
別等口渴再喝水,每天要喝2升水,如果出汗過多,還要增加,可以多補充些淡鹽水或含礦物質的水。但不要一次飲用過多的水,以免造成水中毒。也不要在運動後補充冰水,以免造成胃部痙攣。
注意少食辛辣和高蛋白的食物,辛辣食品和高蛋白類食品都含有較高的熱量,應盡量少服用,可以盡量以清淡飲食為主,多食清菜、水果。中午小睡一會,有研究顯示,白天睡覺能有效降低身體溫度,而且中午最熱時,選擇睡眠可以有效避開高溫天氣,並能及時補充體力。
② 最簡單的中暑治療方法
最簡單的中暑治療方法
最簡單的中暑治療方法,當長期高溫接觸或者在烈日下暴曬,這樣是非常容易中暑的,而且熱痙攣常發生在高溫環境中強體力勞動後,慢慢的身體會出現相應的症狀。以下分享最簡單的中暑治療方法。
中暑頭疼怎麼辦最快最有效
緩解中暑頭痛最有效的方法是口服布洛芬或對乙醯氨基酚,它們不僅可以迅速緩解頭痛,還可以減少中暑引起的體溫升高。 中暑後,腦細胞由於高熱能而死亡,隨後是顱內高壓,水腫和頭痛。 此類患者首先應轉移到陰涼通風的地方休息,並口服大量冷水或咸爽口飲料,以使患者的體溫保持在30攝氏度。幾分鍾內降至39度,攝氏度降至38度。2小時後患者體溫下降後,頭痛即可逐漸緩解。
中暑的症狀及治療方法
中暑的主要症狀是頭暈,頭痛,口渴,惡心,嘔吐,發燒,全身無力和嚴重昏迷。 如果出現中暑症狀,請立即將患者抬到涼爽的地方休息。 喝些鹽水或糖水以補充患者體內的水。 然後將冰塊包裹在毛巾中並壓緊額頭,多休息一下。 如果中暑嚴重,請去當地正規醫院就診。
快速緩解中暑的小妙招
傳統降溫法
中暑後,應將患者盡快移至涼爽的地方,例如室內或樹蔭下,以使患者遠離炎熱的環境。然後脫掉病人身上多餘的衣服,或解開衣服的紐扣,然後用濕毛巾擦拭病人的皮膚,以幫助病人降溫。
如果上述方法效果不佳,則可以找到一些冰塊,用毛巾包好,然後將其敷在患者的前額或動脈上。目的是幫助患者降溫。如果患者清醒,則可以喝一點冰水或讓患者喝一點風油香精水以幫助患者恢復精神。
飲食降溫法
當中暑不嚴重時,我們可以採取飲食療法來緩解中暑。例如,喝一點綠豆湯,或者吃一點冰西瓜。這些食物自然涼爽,因此可以幫助降溫。中暑不僅可以吃,還可以經常吃這些食物,對身體有益。
體內降溫法
體內降溫法適用於嚴重中暑而導致器官衰竭的患者。這不是常見的方法。內部降溫方法有助於擴大灌腸和腹膜腔。可以理解這種降溫方法。當您遇到嚴重的中暑患者時,您周圍的人只需要及時將患者送往醫院,醫生會根據情況自然進行處理。
葯物降溫法
如果中暑更為嚴重,則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一些降溫葯。當患者服葯時,血管和肌肉可以放鬆,從而減輕不適症狀。如果某些患者感到發冷,則葯物可能無效,可以考慮輸液降溫。
中暑吃什麼好
1、補充維生素。夏天,人體維生素需要量比普通標准要高一倍或一倍以上,因此,可多吃些新鮮蔬菜和水果。
2、補充蛋白質。夏季人體營養消耗大,代謝機能旺盛,所以,要常吃些富含優質蛋白質又易於消化的食品。
3、多喝湯。當人出汗比較多,體液損耗比較大的時候,多喝湯既能及時補充水分,又有利於消化吸收。而簡單易學的防暑湯,有山楂湯、綠豆酸梅湯、金銀花湯、西瓜翠衣湯等。
4、多飲茶。溫茶能降低皮膚溫度1-2度,而冷飲只能使口腔周圍變冷。喝茶者感覺清涼舒適,渴感全消,而喝冷飲者,周身不暢,渴感未消。
5、多吃粥。在炎熱的夏季,人的腸胃因受暑熱刺激,功能會相對減弱。因此,喝消暑保健粥是夏季飲食調理措施之一。常見的消暑粥有綠豆粥、金銀花粥、薄荷粥、蓮子粥、荷葉粥、蓮藕粥等。
6、多吃青菜。天熱濕氣重,人們一般都喜歡吃清淡味鮮而不油膩的食物,而青菜既有這種特點,又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元素。所以,應盡量多吃青菜,如各種豆類、瓜類、小白怎麼辦菜、香菜等。既可以涼拌生吃,也可放少許瘦肉絲炒熟吃。
7、多吃瓜果。瓜果汁多味甜,不僅生津止渴,也能清熱解暑。而西瓜味甜多汁性涼,是清暑解渴的瓜類之首。另外,香瓜、黃瓜洗凈之後生食,或榨汁之後飲用,都有很好的清熱解暑作用。
1、夏季炎熱中暑的症狀
1.1、先兆中暑症狀
體溫正常或略有升高(》37.5℃),表現為頭暈、眼花、耳鳴、惡心、嘔吐、胸悶、心悸、口渴、大汗、注意力不集中等。如及時轉移到陰涼通風處,補充水和鹽分,短時間內即可恢復。
表現為頭暈、眼花、耳鳴、惡心
1.2、輕症中暑症狀
體溫往往在38度以上。除頭暈、口渴外往往有面色潮紅、大量出汗、皮膚灼熱等表現,或出現四肢濕冷、面色蒼白、血壓下降、脈搏增快等表現。如及時處理,往往可於數小時內恢復。
1.3、重症中暑症狀
顧名思義,是中暑中情況最嚴重的一種,如不及時救治將會危急生命。這類中暑又可分為四種類型:熱痙攣、熱衰竭、日射病和熱射病。
熱衰竭症狀特點:這種中暑常常發生於老年人及一時未能適應高溫的人。主要症狀為頭暈、頭痛、心慌、口渴、惡心、嘔吐、皮膚濕冷、血壓下降、暈厥或神志模糊。此時的體溫正常或稍微偏高。
2、夏季中暑的應急處理
2.1、撤離高溫環境
迅速撤離引起中暑的高溫環境,選擇陰涼通風的'地方休息。
2.2、補充水分
補給水分,最好是含鹽的飲料,或者礦泉水。
2.3、作降溫處理
為患者潑水,而不是讓他浸入冷水中。潑在皮膚上的水,蒸發較快,以增加降溫的效率。或者用冷毛巾濕敷患者,如果可能,將患者移到有冷氣設備的地方。
2.4、塗清涼油、風油精等
在額部、顳部塗抹清涼油、風油精等,或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氣水等中葯。
2.5、及時送醫院
如果出現血壓降低、虛脫時應立即平卧,及時上醫院靜脈滴注鹽水。
3、夏季炎熱哪些人容易中暑
3.1、嬰幼兒及兒童,更易受到高溫的影響,並且更需依賴他人的幫助來安排適宜的環境和補充水分。
3.2、65歲以上的老年人,他們身體機能可能無法有效地應對、處理高溫給身體帶來的傷害,身體對溫度改變的感知和響應會變得遲緩。
3.3、工作或運動強度過大的人,有可能脫水,更易中暑。
3.4、病人,尤其患有心臟病、高血壓,或正在服用某種葯物的人,如:服用治療抑鬱症、失眠、血液循環不良的葯物。這些人更易受到高溫的影響。
夏季預防中暑的方法
1、首先要遵守高溫作業規程,避免長時間滯留於高溫、高濕、密閉環境中。夏季室外作業,應積極採取防曬措施,避免長時間暴露於高溫、高濕、密閉環境中。
2、其次,應保證足量飲水,每天1.2-1.5升。不能等渴了再喝,大量出汗後應適量飲用鹽水。此外,注意勞逸結合,加強體育鍛煉,增加身體的環境適應能力,可減少中暑的發生。
3、第三,一旦出現中暑症狀,要積極應對。如果出現中暑初期症狀,要及時降溫、休息和補水,重症患者應及時就醫。出現中暑先兆或輕度中暑,應及時轉移至陰涼、通風處靜卧休息,密切觀察體溫、脈搏、呼吸和血壓變化。可飲用淡鹽水、冷西瓜水、綠豆湯等進行補水,同時服用仁丹、十滴水或藿香正氣散等防暑降溫葯物。
對於出現脫水、循環衰竭、痙攣、高熱等症狀的重症中暑病人,應及時送到醫院進行急救處理,救治重點是降低體溫,糾正體內水、電解質紊亂和酸中毒,積極防治休克和肺水腫。
夏季預防中暑吃什麼好
1、多吃含水量多的瓜類蔬菜
夏季氣溫高,人體出汗多,丟失的水分比其他季節也要多,需要及時補充水分,多吃富含水分的瓜果是不錯的選擇。冬瓜含水量居眾菜之冠,高達96%,其次是黃瓜、金瓜、絲瓜、佛手瓜、南瓜、苦瓜、西瓜等。這就是說,吃了500克的瓜菜,就等於喝了450毫升高質量的水。另外,所有瓜類蔬菜都具有高鉀低鈉的特點,有降低血壓、保護血管的作用。
2、多吃清熱去濕的涼性蔬菜
夏季對人體影響最重要的因素是暑濕之毒。暑濕侵入人體後會導致毛孔張開,過多出汗,造成氣虛,還會引起脾胃功能失調,食物消化不良。吃些涼性蔬菜,有利於生津止渴,除煩解暑,清熱瀉火,排毒通便。夏季上市的涼性蔬菜有苦瓜、絲瓜、黃瓜、菜瓜、西瓜、甜瓜、番茄、茄子、芹菜、菊花腦、生菜、蘆筍等。
③ 一年四季經常中暑怎麼辦
中暑是高溫環境下人體細胞內部發生反應,導致細胞發生病態,這就是中暑。根據這一定義,中暑必須是高溫造成的,沒有高溫環境就沒有中暑。
一年四季或者沒有高溫也有中暑反應,是有兩個原因造成的:
一是中暑治療不當造成的後遺症。這種後遺症也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中國人中暑喜歡刮痧、拔罐、放血,這些治療方法有一定效果,但是這種治療方法,使基因得到了一種錯誤信息,同時破壞了細胞間循環,所以不論冬夏經常出現中暑反應,所以又必須經常刮痧或者拔罐或者放血,造成惡性循環。這說明,這種中暑反應不是真正的中暑,而是中暑刮痧後遺症;這種後遺症的另一個方面。由於中暑屬於基因分子過分表達和細胞病態,目前官方沒有一種葯是能夠治療高溫細胞內部分子反應和細胞病態的葯。 所以只能亂治療。 這些治療給基因和細胞都造成無法逆轉的損傷。無法逆轉就是後遺症。這種後遺症和刮痧後遺症還不一樣,刮痧後遺症在刮痧後還有一段舒服的時間,而葯物治療後遺症是天天處在中暑狀態。還有一部分人的後遺症不是中暑狀態,由於基因被損傷,而神經出現問題,所以 ,給他起的一個裝菜籃子的名稱:神經官能症。
二是其他疾病治療不當也會產生中暑反應。這種中暑反應也不是中暑,而是疾病治療後遺症。上面說到中暑刮痧,中國人其他病也刮痧、拔罐、放血。因為這種治療方法破壞了細胞間循環以及損傷了基因,和中暑的損傷是一樣的,所以其他疾病用這種方法治療,其結果的後遺症也是中暑反應。另外其他疾病治療用葯不當,也會損傷基因和細胞,同樣,一部分後遺症和中暑一樣。
後遺症是不能治療起碼是現在不能治療的病,如果能治療就沒有後遺症。所以你不能依靠葯物【不論什麼葯】調理。
因為你具原因和體情況不知道。只能說這么多。
④ 中暑後如何快速緩解
在炎熱的夏季,中暑是最容易出現的情況,尤其是體質較弱的人,如果長時間在太陽下活動或者在燥熱環境內工作,很容易出現中暑症狀,出現頭暈、惡心、身體無力等症狀,建議及時採取有效措施,避免中暑症狀加重。
以上是如何快速緩解中暑症狀的方法,平時中暑多是因為身體虛弱,不注意及時補充水分也是很重要的原因,所以平時要採取一些有效的措施來提高身體素質,高溫天氣要多補充水分,或者隨身攜帶藿香正氣水等防暑解暑葯。
⑤ 中暑症狀的人怎麼緩解 為你介紹幾種解暑方法
中暑是指人長時間處於高溫環境,不能充分出汗降低體溫而引起的威脅生命的疾病。症狀通常發展很快,需要立即處理。根據不同臨床表現可分為:先兆中暑,輕症中暑,重症中暑。其中又根據發病機制不同將重症中暑分為:熱痙攣、熱衰竭、熱射病等類型。
對於中署的人是一定要及時採取緩解措施的,防止中署症狀進一步的加重,臨床上最有效的緩解方法就是盡快把中暑患者轉移到通風涼快處,盡快離開那些高溫現場,同時松開患者的衣物,此時要注意多補充水分,必要時服用解暑葯物。中暑是炎熱的夏季最容易出現的一種狀況,尤其是身體比較虛弱的人,在太陽下長時間活動或者是在燥熱環境內工作的話,是最容易發生中暑症狀的,而出現中暑的症狀後患者就會出現頭暈、惡心、身體無力等症狀,建議患者一定要及時採取有效的方法進行調理,防止中暑症狀更加嚴重。
那麼,中暑症狀的人怎麼緩解呢?中暑以後會出現的症狀就是頭暈,耳鳴,眼花,頭痛,如果體溫還算正常或者只是升高一些,就證明是中暑先兆,情況還沒有非常嚴重,如果中暑的人出現了惡心,胸悶,四肢沒有力氣感覺,身體非常疲勞,四肢發麻,注意力沒有辦法集中,體溫略微升高,那麼就是中暑初期的一些症狀。中暑患者如果情況非常嚴重,那麼還會出現的症狀就是皮膚發涼,身體過度出汗,瞳孔擴大,惡心嘔吐,體溫一般都是在38 以上,而且脈搏速度非常快,血壓下降還會出現身體痙攣,昏迷以及高熱等症狀,出現這種症狀就應該及時送醫搶救。
中暑以後大家也應該用正確的方式處理,迅速轉移到陰涼以及通風的地方,平躺以後把衣服的扣子解開,或者把衣服脫掉,如果汗水已經浸濕衣物,應該及時更換降溫,頭部可以用一個冷毛巾包裹住,然後再用冷水或者酒精擦拭全身,用風扇吹身體,這樣可以讓散熱的速度變得更快,身體就能更快恢復。
中暑以後大家就可以使用上面的方法進行急救處理,還可以潑一些水在患者身上,這樣才能迅速降溫,用冷毛巾濕敷患者,轉移到陰涼通風的環境當中,能夠讓患者更快的緩解過來,最好能夠及時送患者到醫院治療,這是最穩妥的方式。
⑥ 快速緩解中暑的6個方法 快速緩解中暑的方法有哪些
1、轉移到陰涼通風的位置
如果身體感覺出現了中暑的情況,那麼首先就需要轉移位置。最好選擇一個陰涼通風的位置,然後平躺好,解開衣服的扣子,也可以是脫去衣服,這樣能夠幫助降溫。如果你發現衣服已經被汗水濕透了,那麼最好能夠換上一件乾燥的衣服。
2、為身體補充足夠的水分
如果中暑的患者還有一些意識的話,可以給患者喝一些冰涼的飲料,這樣也可以緩解患者的症狀的。除了需要給身體補充足夠的水分,也應該在患者的飲料中加入一些食鹽或者是蘇打水。另外,千萬不能夠著急的給患者補充大量的水分,否則很容易導致身體出現惡心想吐以及肚子痛等情況。
3、對身體降溫
我們應該給中暑的患者敷上冷毛巾,也可以用白酒或者是冷水等為患者擦拭身體。也可以用電風扇對患者進行吹風,這些方法都能夠加速身體降溫。如果是家裡有條件的患者,也可以使用降溫毯來給患者降溫。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這種降溫並不是說選擇能夠快速降低患者體溫的方法,而是等到患者的體溫已經能夠在三十八攝氏度以下的時候,要立即停止降溫的方法,避免對身體造成損傷。
4、做好緊急復甦工作
有一些患者中暑的症狀比較的嚴重,有可能出現昏厥或者是失去意識的情況。這個時候應該掐住患者的人中以及合谷穴等位置,幫助患者進行蘇醒。中暑對於身體的危害是比較大的,也有一些患者出現呼吸停止的情況,這個時候就應該給患者進行人工呼吸了,然後及時的送往醫院。
5、服用葯物
在平時我們出現的中暑情況都是比較輕微的,所以沒有必要到醫院進行治療。除了喝一些鹽水以及注意休息降溫之外,我們也可以根據情況的不同吃一些葯物進行治療。一般情況下,如果出現了中暑的情況,我們可以在太陽穴的位置塗抹上風油精或者是清涼油,也可以吃一些藿香正氣水或者是十滴水,效果都非常的不錯。
6、緊急送往醫院治療
如果中暑的症狀非常的嚴重,那麼應該立即送患者到醫院接受治療。在搬運患者的過程中,一定要選擇擔架進行運輸,不能夠讓患者自己走路,避免問題加重。在運往醫院的時候,最好能夠用冰袋或者是冷毛巾對患者的額頭、胸口或者是胳肢窩等位置進行物理降溫,這樣能夠很好的保護大腦以及心臟這些鞋重要身體器官。
⑦ 中暑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中暑,為夏日常見的急性熱病,輕度中暑可採用一些方法自行緩解,若症狀不見好轉,反出現昏迷、痙攣、或皮膚乾燥無汗、持續高熱者,為重度中暑,下面介紹一些中暑外治的妙方給大家。
刺血療法
取穴部位:十宣、曲澤、大椎、委中、金津、玉液。
操作方法:常規消毒後,以三棱針點刺放血,或加大椎拔罐。對輕症中暑,刺血後擠出血數滴,片該諸症即可消失。重症中暑者每天可擠出紫黑血液0.5~1毫升,並給予清涼飲料,針後約10分鍾患者神志即可轉清,繼而熱退汗出,諸症消解。
按摩療法
輕度中暑可取足三里、大椎、曲池、合谷、內關五穴,以單手拇指或雙手指順該穴經絡走向,由輕至重在該穴位上掐壓,緩慢疏推和點按穴位,反復進行3~5分鍾,以局部產生酸、麻、痛、脹感為度。
柴胡注射液敷臍
將紗布1塊,用本品浸透,而後取出復蓋於肚臍孔處,敷料包紮,膠布固定,每日1換。適用於中暑發熱。或將柴胡注射液置於滴鼻瓶中滴鼻,每次1~2滴,二側交替進行,每小時1次。
中葯葯浴
胡蘆茶30克,鮮薄荷10克,共搗如泥,加白酒或45%酒精適量調勻,用葯棉蘸葯液塗搽頭、背、四肢、腋下、腹股溝等處,一般塗搽後5~10分鍾即可見效,每日1~2次。適用於中暑發熱。
⑧ 中暑了有什麼好的解決辦法
現場急救
首先將病人搬到陰涼通風的地方平卧(頭部不要墊高),解開衣領,同時用浸濕的冷毛巾敷在頭部,並快速扇風。輕者一般經過上述處理會逐漸好轉,再服一些人丹或十滴水。重者,除上述降溫方法外,還可用冰塊或冰棒敷其頭部、腋下和大腿腹股溝處,同時用井水或涼水反復擦身、扇風進行降溫。
嚴重者應即送醫院救治。
一般處理
對一般中暑病人應改善環境,給予含鹽飲料,以及口服人丹、十滴水、霍香正氣丸。對重症中暑病人應採取以下措施:
1、物理降溫:可在頭部、腋下、腹股溝等處安放冰袋,並用50%酒精擦浴。
2、葯物降溫:氯丙嗪、非那根各25毫克,加生理鹽水500毫升,靜脈滴注。1~2小時滴完,3小時後可重復使用。如效果不好,可加用10毫克地塞米松。
3、補充水分和電解質:每日入水量需達3000毫升。
4、有循環衰竭時,應早期加用毛地黃葯物。
5、有腦水腫時,及時應用脫水劑。重要的是加強宣傳,大力提倡以預防為主的方針,避免發生中暑。
中暑中醫治療
1.陽暑治法
【治法】清暑益氣生津。
【方葯】王氏清暑益氣湯加減。西洋參,石斛,麥冬,黃連,竹葉,荷梗,知母,甘草,粳米,西瓜翠衣。
中成葯:藿香正氣水,仁丹,清暑益氣丸,生脈注射液等。
2.暑厥治法
【治法】清熱祛暑,醒神開竅。
【方葯】清營湯加減。水牛角,生地,麥冬,丹參,黃連,金銀花,連翹,竹葉心。
中成葯:安宮牛黃丸,清開靈注射液,醒腦靜注射液等。
3.暑風治法
【治法】清熱養陰熄風。
【方葯】羚角鉤藤湯加減。羚羊角,桑葉,川貝母,生地,鉤藤,菊花,生白芍,生甘草,淡竹葉,茯神木。
中成葯:紫雪散,至寶丹,清開靈注射液,醒腦靜注射液,生脈注射液等。
針灸治療
1.輕症治法:取督脈、手厥陰、陽明經穴為主。針刺用瀉法,以泄熱祛暑。處方:大椎、內關、曲池、委中。
2.重症治法:取督脈經穴為主。針刺用瀉法,以開竅、泄熱、祛暑。處方:水溝、百會、十宣、曲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