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美洲獅的教育方法是怎樣的
野生美洲獅的壽命為12歲。它們沒有特別的繁殖時期。雌獅的孕期為3個月,一胎產1~4個仔。小美洲獅長到2歲時開始獨立生活。母美洲獅非常注重對幼仔的教育。最初,母美洲獅總是選最好的獵物給幼仔吃,等幼仔吃完後再教它們如何把吃剩的獵物屍骨埋起來。母美洲獅還會選鼠、兔等小動物作為訓練幼仔捕殺獵物的目標。發現目標後先讓它們去追獵,自己站在一旁「指導」。幼美洲獅長到半歲時,母美洲獅就對它們進行高難度捕獵動作訓練了。母美洲獅從心理上進行訓練,教導它們面對大獵物時要膽大、沉著和兇猛:然後帶著它們一起演習捕殺鹿、羊等小動物;最後才領著它們上樹,學習向地面獵獲食的技能。
『貳』 獅王和小動物們中班教案
作為一位傑出的老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麼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我整理的獅王和小動物們中班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對音樂旋律的感受力。
2、培養幼兒按音樂節拍反應的靈敏性。
3、初步感受音樂的強弱,能跟隨音樂的強弱做不同的動作,激發幼兒聽音樂游戲的興趣。
4、使幼兒懂得多吃蔬菜身體好的道理。
教具准備: 大獅子頭飾一個、獅子的小紙偶若干,小動物頭飾若干;課件、黑板、白板紙、黑色彩筆、小樹10個、山洞一個;蔬菜實物若干種。
活動過程:
一、准備活動
老師在活動場地外帶孩子排成一隊(隨音樂入場)
師:今天趙老師要帶小朋友去一個非常神秘的地方,會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你們願意去嗎?
二、故事導入
播放ppt,講述故事
故事內容:在一座美麗的大森林裡,有一座華麗的宮殿,叫做森林王國。國王有一個小公主,長的既漂亮又可愛。宮殿里的人還有森林裡的小動物都很喜歡她。可是這個小公主有一個壞習慣,不願吃飯,挑食。所以她經常生病,終於病倒了,老國王很著急。有一天晚上,國王做了一個夢,夢見一位白鬍子老爺爺,老爺爺對他說:「在很遠的山上,有一個山洞,那裡面有一個寶物,可以使你的女兒健康。」第二天國王醒來,就召集森林裡所有的動物,去山上尋找那個寶物。
可是尋寶的路上有許多的小山,必須經過很多小山才能找到寶物,到底經過多少座山呢?我們一起看一下吧?
三、分析樂曲
1、理解樂句
師:這么多的'山,我們一起數數有多少座?(12座)
師:山上有一隻兇猛的獅子,在保護寶物,如果想找到寶物的話,就要偷偷的跟在獅子的後面,可是這只獅子非常機警,每次經過小樹的時候都會回頭看,有沒有人跟著它
師:請小朋友看一下,每一座小山的後面都有小樹嗎?(沒有)那麼我們聽著音樂來找一找小樹在哪裡好不好呀?(聽音樂)
師:獅子現在要爬山了,讓我們來表演一下獅子,獅子走路我們就用拍腿來表示,獅子走到小樹下回頭的時候我們就用拍手來表示。小朋友用你的小耳朵仔細聽一下,拍腿的音樂和拍手的音樂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感知強弱,幼兒聽完音樂說出自己的感受)
2、創編動作
請幼兒根據音樂強弱,拍打身體不同部位來表現音樂
3、表現音樂
師:現在每個小朋友的小椅子底下都有一隻獅子的手偶,請你輕輕的把它拿出來,套在你的小手上,我們讓這個獅子來爬山,遇到小樹時就面向自己,看看哪只獅子反應快
四、游戲部分
1、選擇角色
師:我們看一看今天都有什麼小動物來幫國王尋找寶物了?(播放幻燈片,介紹各種動物,小朋友自由選擇頭飾,並表演動物走路的樣子)
2、介紹游戲規則
師:動物偷偷跟在獅子身後走,到小樹時獅子轉頭,動物馬上蹲下或站住不動,這樣獅子就看不到你們了!如果誰動了就被獅子發現了,就被大獅子吃掉了。(走一遍)
3、發揮想像
師:剛才你們表現真棒,都沒有被獅子發現,獅子現在走的好累啊,都快走不動了,哎!我們想個辦法把獅子嚇跑好不好?看他能不能被嚇倒?我們一起想一下,獅子最害怕什麼?(孩子發言)
師:模仿獵人開槍、老虎叫聲等聲音,來嚇唬它,獅子嚇跑了,我們找到寶物了。
4、發現寶物
師:我們終於來到山洞跟前了,我們一起看看山洞裡到底有沒有寶物呢?(打開山洞,取出寶物)
師:小朋友猜一猜,寶盒裡面會有什麼寶物呢?(幼兒想像)
5、揭示謎底
打開寶盒,介紹各種蔬菜(簡單介紹其營養價值)
提問:為什麼寶物會是蔬菜呢?(討論)
小結:蔬菜裡面含有豐富的營養(簡單介紹其營養價值),小公主就是因為不愛吃蔬菜,挑食才會生病的。蔬菜對我們的身體來說就是很重要的寶物,各種蔬菜有不同的營養,對我們的身體也是很重要的,所以什麼蔬菜都要吃。相信小公主吃了這些蔬菜一定會慢慢好起來的。今每個小朋友都回家和爸爸媽媽查一查蔬菜的營養價值,回來說給我聽聽好嗎?一會我還要帶小朋友去了解更多的蔬菜。播放(蔬菜歌)
五、拓展部分——課後欣賞:蔬菜展
參觀展覽,使認識更多的蔬菜,了解其名稱、外型、營養等知識。
『叄』 幼兒園中班戶外體育游戲教案(四篇)
中班體育活動方案1
一、活動目標
1.在情境中嘗試採用匍匐爬行的方式爬過障礙物,提高匍匐爬的能力。
2.積極地參加活動並在烏龜搬家的的活動中感受爬行及團隊合作的重要性。
二、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掌握匍匐爬得動作要領,在爬行過程中不碰響小鈴鐺。
2.教學難點:嘗試帶物匍匐爬行,並在過程中勇於探索不輕言放棄。
三、活動准備
1.大積木若干。
2.三根橡皮筋並穿有小鈴鐺。
3.椅子六把
4.紅黃兩色即時貼標記
四、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
1.T:「立正,你們都是神氣的小烏龜,快跟著媽媽一起跑一跑,鍛煉一下身體吧!」(媽媽帶著烏龜寶寶跑步進場)
2.隊列練習
T:「立正,向右看齊,立正,稍息,立正。」
T:「孩子們你們可真是神氣勇敢的小烏龜啊!你們能幫媽媽實現一個很難實現的願望嗎?」
(二)分層活動
1.教師創設情境:孩子們對面可真漂亮啊!媽媽真想住到在有花有樹的環境里哦!可是要把家搬到對面我們就要爬過這些鐵絲網。如果碰到了鐵絲網,小鈴鐺就會響起來。到時候任務就失敗了,我的願望就再也實現不了了。」
2.幼兒嘗試爬過鐵絲網
(1)T:「看這里就有一條鐵絲網,請你們來試一試,看看怎麼樣才能不碰響小鈴鐺,又能安全的爬過去呢?」
(2)幼兒嘗試,教師在旁觀察指導。
T:「孩子們,成功了嗎?請你說說你是怎麼樣安全的爬過去,沒有碰響小鈴鐺的。」(身體盡量貼著地面、頭不要抬得太高)
T:「你能為我們演示一下嗎?」教師在幼兒演示的時候將匍匐前進的動作要領講解一下。(身體怎麼樣,頭怎麼樣,能不能抬得很高,手要怎麼動)
(3)教師歸納總結
T:「原來他在爬的時候用到了我們身體的一個特殊的部位——手肘。(教師介紹手肘)這就是我們的手肘,我們在爬的時候手肘緊貼地面,通過手肘一前一後的移動,來帶動我們身體前進。」
T:「孩子們我把安全過鐵網的要領編了一首兒歌,你們想聽嗎?匍匐爬很簡單,記住四點准沒錯。身體貼地面,頭要側一側。手肘帶動身體爬一爬,最後不要忘記屁股也放低。安全過鐵網,本領練得好。」
T:「孩子們,我們也來用這個方法試一試好嗎?」
T:「這次你們都成功了嗎?」(如果還有不成功的詢問他們為什麼不成功,並請大家一起想辦法找出原因。如投沒有低下、屁股撅得太高了)
T:「那剛才還有個小朋友沒有成功,請你們幫他找找原因。為什麼他沒有成功。」(請沒有成功的孩子演示,請其他孩子找出他沒有成功的原因。」
中班體育活動方案2
活動目標:
1、學習雙腳並攏朝一定方向跳,發展腿部的力量。
2、能遵守游戲規則,培養良好的規則意識。
活動准備:蟋蟀頭飾,指定一地方為「家」。
活動過程
一、准備活動。
1、今天天氣真不錯,小蟋蟀們,讓我們一起來玩一玩吧!帶領幼兒進行隊形隊列練習,由大圓走成小圓等。
二、基本活動。
1、真舒服呀,以後媽媽要經常帶你們去鍛煉身體。咱們蟋蟀可是昆蟲里的跳躍能手哦!小蟋蟀們,你們長大了,現在你們也來學一學、練一練跳躍吧。
2、幼兒自由練習。並請個別幼兒示範自己的跳躍方法。
3、強調雙腳並攏跳的規范動作。咱們蟋蟀跳的時候是向前跳的。我們只有跳得遠遠的,連續跳得快快的,這樣才能當最棒的蟋蟀哦!小蟋蟀們,現在就跟著媽媽一起來跳吧。
4、講解動作要領:雙腳並攏,腳稍弓,腳後跟抬起,腳掌用力蹬地,然後向前連續跳,注意腳落地時要輕。
5、幼兒跟著老師練習正確的連續跳。
三、游戲:蟋蟀找家。
1、講解游戲規則,開展游戲:你們真能幹,今天全都學會了連續跳,能夠朝一定的方向跳得遠遠的、快快的。現在媽媽分房子啦,房子在場地的各個方向,當我發出口令說「出發」的時候,你們就找准一個「家」,然後用剛才所學到的方法跳過去,好嗎?
2、反復游戲數次。糾正幼兒不規范動作四、放鬆活動。
1、蟋蟀們今天真能幹,表現得都很棒,大家現在一定都累了吧,來,都到媽媽這兒,我們來抖抖大腿,拍拍臂,放鬆一下。
教學反思:
中班孩子的肢體發展,高於小班,又低於大班。比小班的孩子會玩但沒有大班孩子那種肢體發展協調能力,所以對於中班的幼兒來說規則游戲是一種的教育手段。寓教於樂,寓教於游戲之中,通過情景游戲讓幼兒既達到了鍛煉的目的,又能快樂的游戲,所以我設計了本次活動。
本活動的重點是讓幼兒掌握立定跳的動作,在進行這個環節的時候,幼兒的動作有些不到位,應該請幼兒多演示幾次,教師還應著重講解。給幼兒多次練習的機會,讓幼兒熟練掌握。在朝不同方向跳和游戲「蟋蟀找家」的這兩個環節中,教師同樣應多提醒幼兒做好准備動作,以防幼兒肌肉拉傷。
中班體育活動方案3
活動目標:
1、教幼兒學習折紙的技能(邊、角對齊、壓平)
2、學習單張紙的簡單折疊技能和簡單的變化方法。
3、培養幼兒對這紙的興趣。
活動准備:折疊用紙若干、變形金剛一隻。 活動過程
1 出示玩具變形金剛,作幾次變化
2出示正方形的紙一張,教幼兒將這張紙變成一件有趣的玩具。
(1)將正方形的紙對折成長方形
(2)將對折後的長方形想旁邊對折成小正方形(方法同上)
(3)將對折後的正方形拉開,在其兩邊向中間各對折一次,形成兩扇門
(4)將小門的上端啦出兩個三角形(難點,重點演示)
(5)將三角形的下端往上折一下,即成一架鋼琴(在講解、演示的同時出示折紙的圖示,要求幼兒邊聽老師講解、邊看圖示)
(6)將上述過程編成一個順口溜:一個正方形,變成長方形,在變成一個正方形。關上兩扇小門。拉出兩只三角形,鼻子往上翹一翹,變成一架小鋼琴。
3、將鋼琴變一變 師:我是變形金剛,我會把鋼琴變成另外一件玩具(教師將鋼琴變成畚箕。 教幼兒將鋼琴變成畚箕(教幼兒將鋼琴的上部用手一捏,即成畚箕)
4、將畚箕變一變 教師說:我在來變一變。變成一頂濟公帽 教幼兒將畚箕變成濟公帽。教師用順口溜的形式進行:放下一個鼻子,把它翻個身子,關上兩扇窗子,疊好兩床被子,拉開來就是一頂帽子。
5、幼兒帶上濟公帽。聽聽音樂、唱唱、走走、玩玩。
中班體育活動方案4
活動目標
1、發展幼兒手眼的協調和身體的靈敏性。
2、繼續培養幼兒玩球的興趣。
重點:控制球按指定方向滾動。
活動准備
1、聽過「獅子王」故事的錄音和看過其錄像。
2、已初步掌握左右手拍球的方法。
3、紅、黃、綠、藍小旗各一面。
4、皮球若干、頭飾一個。
活動流程:扮演角色活動身體——自由練習激發興趣——難點練習重點指導——游戲結束放鬆身體。
活動過程
1、扮演角色,活動身體
(1)教師啟發:「我們小朋友看過獅子王的故事,故事裡面有個球球最喜歡玩球,小朋友今天你們就來做小球球,老師做大球球,我們一起來玩玩好嗎?」
幼兒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各種玩球的准備動作。
a、左右手拍球,拍幾下,轉一下身再拍。
b、兩腿夾球朝前,朝後退跳。
c、兩手旋轉球,身體慢慢地下蹲,慢慢地站起來。
d、手拿球,身體向左右兩側跳,停下時即拍球。
2、自由練習,激發興趣。
教師啟發「我們球球已學過一些玩球的方法,今天我們來比一比,誰玩球的辦法最多,而且和別的球球玩得不一樣。」
幼兒自由練習各種玩球的方法,教師隨機指導。
a、左右手拍球
b、自拋自接
c、接反彈球
d、互相滾接兩個球。
3、難點練習,重點指導
(1)教師提示:「小球球們玩球的辦法真多,我們請他們來表演一下。」教師請出1至2位幼兒表演玩球的方法。
(2)教師引導:「大球球也想來一個很好的玩球方法給你們看。」教師示範:沿著直線,把手中的球貼著地面用力向前滾出,然後奔跑著去接球,再向前滾出球,一直把球滾到場地所盡頭為止。
(3)教師引導:「現在小球球跟著大球球一起來玩。」全體幼兒在教師的帶領下一起玩快跑追球的游戲。
(4)在場地的四個方位角上,插上紅、黃、綠、藍四面小旗,鼓勵幼兒聽從老師的指令,依次向四個方向快跑追球。
(5)幼兒自由選擇方法快跑追球。教師提醒:四種顏色的小旗都要想辦法讓你的皮球滾過去。什麼地方人少,就到什麼地方去滾皮球。(注意對玩球困難的個別兒童進行指導)
4、結束游戲,放鬆身體
(1)幼兒四散站立,教師手拿四個皮球,間隔一定距離與幼兒面對面站立。大家一起念兒歌:「小球球,大球球,我們一起玩皮球,皮球滾過來了。」兒歌念完,教師把手中的球快速向幼兒腳下扔去。扔中者,游戲停止一次,隨著游戲的進行,逐漸增大難度。第一次,教師扔一個球,第二次,兩球同時扔出;第三次,三球快速依次扔出,第四次,兩球同時扔出,另兩球隨後扔出。
(2)游戲結束,幼兒跟著教師拍球的方向,或蛇行走回教室。
活動結束
最後一個游戲可以隨著幼兒對游戲玩法的熟練和躲閃能力的提高,逐漸增加扔球的個數和扔球的方法。
;『肆』 舞獅大班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准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麼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舞獅大班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設計意圖:
舞獅子是中國民間用於歡慶的一種藝術形式,一直流傳至今。我園五十年大慶中由戰士雜技團表演的舞獅子引起了孩子們的極大興趣。這可是他們第一次近距離看舞獅。回班後孩子們都三三兩兩地模仿舞獅子,為滿足孩子的需要,讓他們能親身體驗舞獅子樂趣,故設計此活動,並引導幼兒感受中華民族民間藝術的多彩與獨特風格。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創編獅子舞及獅子戲球的動作,並分別在A、B兩段中表現出來。
2、啟發幼兒配合樂曲自由表現獅子的神態和動作,讓幼兒在游戲中體驗喜慶的氣氛。
3、培養幼兒的民族自豪感。
4、感受音樂的歡快熱烈的情緒。
5、熟悉歌曲旋律,學唱新歌。
活動准備:
1、關於舞獅子的影碟,錄音帶《舞獅子》。
2、與幼兒人數相當的獅子頭飾、手偶獅子、綉球各一個,圖片獅子、綉球各一張。
活動過程:
1、律動《獅王進行曲》進場。
(1)引導幼兒模仿獅子威風凜凜的神態以及走路的姿勢。
(2)師:「獅子作為百獸之王,本領可大了。我想聽聽小獅子們都有些什麼本領?」啟發幼兒回憶園慶舞獅的'情景。
2、欣賞影碟《舞獅子》。
(1)師:「原來獅子還有會跳獅子舞,玩綉球來慶祝節日的本領呢。從前,每當過年過節的時候,人們就會用舞獅子來慶祝節日,表達自己的喜悅和快樂。」
(2)播放影碟,啟發幼兒仔細觀察獅子的動作和神態。
3、學習游戲《舞獅子》。
(1)熟悉游戲音樂。
①操縱獅子手偶和綉球,啟發幼兒回憶影碟內容,並配放《舞獅子》音樂。
②引導幼兒了解樂曲AB結構,並分別用獅子及綉球圖片表示。
③幼兒完整欣賞樂曲,並觀察教師操縱手偶進行表演。啟發幼兒創編A段獅子的動作及神情。
(2)聽音樂,教師和幼兒一起游戲,提醒幼兒在A、B兩段做不同動作。
(3)完整游戲,逐步減少提示。活動建議: 此活動可作為中國民間藝術系列教育活動之一,配以其它民間藝術形式逐步進行。
活動目標:
1、了解舞獅是民間的一種民俗活動,知道它的來歷。
2、了解舞獅時的動作結構特點及配樂演奏。
3、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5、鍛煉平衡能力及快速反應能力。
活動准備:
1、事先與幼兒收集有關舞獅的VCD、圖片、資料。
2、舞獅的道具:凳子代替獅子頭、樂器。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以談話的形式引入:
師:「今天我們一起來學舞獅,老師、小朋友當獅子頭。小獅子們…、我們開始練習了。」
2、隊列練習:立正、稍息、看齊,向左(右)轉,原地踏步。
3、熱身運動。
(1)聽信號走和跑,齊步-走------跑步走
師::「請小獅子們聽我的信號練習跑步,齊步-走------跑步走」。
(2)練習活動:摩拳擦掌(轉手腕)、(轉腳腕)、拉力器(擴胸)、登山(跳躍)等。
(3):「小獅子們,原地踏步走。」師吹口哨,每節四個八拍。
二、基本部分:
1、幼兒討論:
(1)「說一說什麼時候有這種活動?」
(2)「在哪裡見過這種活動?」
2、了解舞獅是民間的一種民俗活動,知道它的來歷。
3、討論:為什麼要舞獅?有什麼意義?它和什麼民俗活動相同?(復習游大龍、走古事等)
4、引導幼兒邊看邊討論:舞獅時的動作特點及配樂演奏。
5、幼兒玩舞獅的游戲。
三、結束部分
1、幼兒隨音樂做放鬆運動,教師小結。
2、師生共同收拾場地結束活動
設計意圖:
舞獅,也叫耍獅子,是我國的民間傳統喜慶活動。每逢喜慶節日,各地都有舞獅的習俗,又會在春節或慶典活動舞獅。春節期間,孩子們從多種途徑(如電視里、歡慶的大街上等)親眼目睹了這種熱鬧場面。當我們和幼兒談起春節見聞的時候,最熱門的話題就是舞獅。在晨間活動中,經常會看見他們模仿舞獅的動作,真是不亦樂乎。看到他們對舞獅的興趣如此之大,我就設計了《舞獅》這一活動。旨在通過活動激發幼兒對 中國民間傳統文化的興趣,培養幼兒創造力、想像力以及訓練幼兒動作協調性,培養合作意識。
大班社會活動:舞獅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初步了解我國的這一民間傳統文化——舞獅,激發幼兒對 中國民間傳統文化活動的興趣。
2、能在一定的情境中積極、自主地活動,會與同伴合作游戲,並獲得愉快的情感體驗。
活動准備:
舞獅表演的錄像資料,舞獅表演的伴奏樂曲,供幼兒表演舞獅的服裝、道具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過年的時候,你見過什麼樣的節目表演?
今天,老師 給大家帶來了一段錄像,錄的是在一家農家小院表演的節目。請小朋友們看看這是在表演什麼節目。
2、幼兒看錄像,感受舞獅表演的歡樂場面。
3、說一說:
你在錄像中看到了什麼?他們表演的是什麼意思?為什麼他們表演的時候,人們都會放鞭炮、還給他們送禮物?他們的表情怎樣?你能看出每隻獅子是幾個人表演的嗎?
你還在那看到過舞獅表演?
教師 小結:舞獅是我國民間的傳統表演活動,這種表演從古代一直流傳到今天。一般在喜慶的節日里、春節或開展慶典活動時,人們都要進行舞獅表演,人們覺得獅子可以給自己帶來吉祥、幸福、快樂和健康。
4、學一學
請幼兒學一學獅子是怎樣表演的。兩兩結對模仿學習表演獅子。
5、幼兒穿上獅子服裝隨伴奏進行舞獅表演,教師手持綉球進行指揮。
獅頭和獅身換角色表演,感受不同角色帶來的快樂,體會與同伴合作的快樂。 總結:表演舞獅累嗎?很辛苦是嗎?但心情怎樣?大家看一看觀眾的表情怎樣?對,很開心。以後我們經常練習,使我們的表演更精彩,給更多的人帶來快樂。
6、幼兒休息,欣賞精彩專業的舞獅表演。
組織幼兒有序的收拾道具,活動結束。
活動評析:
《舞獅》取材源於當地的民間表演活動。教師在組織活動的過程中,能大膽地把民間文藝表演引入幼兒的教育活動,邀請民間藝人參與其中,通過表演、師幼提問、引導幼兒模仿學習等環節,使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對舞獅這一民間文藝有了初步的了解,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獲得了愉快的情緒體驗,同時也體會到了民間藝人的辛苦,通過多媒體展示、藝人現場表演等形式,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很好的達成了活動目標。
『伍』 育兒的方法有很多,獅子型育兒法有哪些好處
一、育兒的方法有很多,獅子型育兒法有哪些好處?
2.毫不吝惜地贊美孩子
當孩子嘗試新事物時,他們應該不停地對他們說:「你能行!」給不安分的孩子一個安心的鼓勵。英國心理學家哈德菲爾德說「人在自信的時候,可以把能力發揮到500%以上;與沒有自信和自卑的人相比,他們只能發揮30%的能力。」
很多父母在孩子會走路後,對孩子的表揚開始減少,甚至在孩子3歲時責備多於表揚。其實只要你是人,任何年齡都需要別人的鼓勵來加強你內心的肯定,小孩子就更不用說了。
以上就是關於育兒的方法有很多,獅子型育兒法有哪些好處的全部內容,希望對您有幫助!
『陸』 獅子如何教孩子求生的本領
在《讀者》雜志上,我讀到一篇有關韓國人如何教育子女的文章,他們稱之為「獅子教育法」。所謂「獅子教育法」,就是借鑒大自然中百獸之王——獅子的育兒方法而來的。獅子雖是百獸之王,可是要在眾獸之中立於不敗之地,一定要有超眾的本領,才能讓他們生存下去。因此母獅子在小獅子幼年的時候就用非常嚴酷的辦法訓練小獅子的自立能力,它們常常在小獅子怯懦不前時「狠心」地將他們推下石崖,逼它們從本能的求生欲中掌握生存的方法,終於學會撒、咬、滾、撲等技能。韓國人正是借鑒了這種教育方法,對他們的孩子進行「獅子教育」。
『柒』 幼兒園教案
作為一名教職工,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准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教案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活動目標:
1.知道十二生肖中的十二種動物及其排列順序。
2.初步感知十二生肖一年一種屬相、十二年輪回的規律。
3.知道十二生肖是中國特有的民族文化。
活動准備:
1.教具:十二生肖動物圖片。
2.請幼兒回家了解每個家庭成員的屬相並記住。
活動過程:
1.了解十二生肖的十二種動物,理解其含義。
(1)幼兒觀察圖片
(2)教師提問:
① 圖片上出現了哪些動物?數一數共有幾種動物?
② 小朋友當中有誰是屬蛇的?還有哪位小朋友有不同的屬相?
③ 小朋友的屬相有的是蛇,有的是馬,這是為什麼呢?(幼兒交流討論)
(3)教師小結:同一年生的孩子屬相是一樣的,蛇年生的人都屬蛇,馬年生的人都屬馬,牛年生的人都屬牛……一年有一種屬相。
(4)外國人有屬相嗎?
教師小結:中國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屬相,屬相是中國人特有的,是中國的民族文化。
2.初步發現感受十二生肖輪回的規律。
(1)引導幼兒說出其他人的屬相。
師:你們還知道誰的屬相呢?
(2)為什麼有的小朋友的屬相和爸爸媽媽或爺爺奶奶的是相同的?(或不同的)
(3)教師將十二生肖排列成一排,讓幼兒知道循環返復的知識。教師小結:屬相是一年一種,有十二種屬相就要排到十二年,不停地往後排,等十二種屬相都輪完了,又要從頭輪換著排。
(4)十二種屬相輪流一次要多少年才能輪完?
3.了解十二生肖的排列順序。
(1)講故事,幫助幼兒了解生肖排列的由來並初步熟悉排列的順序。
(2)請個別幼兒起來給十二生肖排隊,進一步熟悉排列的順序。
4.活動結束——教師引導幼兒說說生肖的排序結果,然後結束教學活動。(南昌縣二幼)
設計意圖:
挑食(偏食或拒食)是幼兒常見的壞毛病,小兒挑食、偏食都是非常不良的習慣,對生長發育極不利。容易生病或是過度肥胖,嚴重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蔬菜是人們日常飲食中必不可少的食物之一。蔬菜可提供人體所必需的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是人們公認的對健康有效的成分。
活動目標:
1、 能夠分辨音樂的強和弱,並且用動作表示出音樂的強和弱。
2、 知道不能挑食,要多吃蔬菜,有助於身體健康。
3、在老師的引導下有目的地觀察蔬菜,知道名稱了解其豐富營養。
4、教育幼兒懂得多吃蔬菜身體好養成愛吃蔬菜的好習慣。
活動准備:
1、 課件。
2、 與幼兒數量相同的小動物頭飾和小獅子手偶。
3、 禮物盒(盒內有胡蘿卜、土豆、黃瓜、西紅柿等蔬菜)。
活動過程:
一、跟隨音樂入場:
「老師要帶你們去一個神秘的地方,跟我一起拍手跳起來吧!」
「這個神秘的地方終於到了,你們想不想知道這到底是什麼地方?」
二、教師講故事:
在一片美麗的森林裡,有一座非常華麗的宮殿叫做森林王國,這個國家的國王有一個小公主,她既聰明又長的很可愛,王宮里的人還有森林裡的小動物都非常喜歡她,可是啊,這個小公主有一個壞習慣,她不願意吃飯,非常挑食,所以她經常生病,國王非常的著急,有一天晚上,國王做了一個夢,他夢到一位白鬍子老爺爺,老爺爺告訴他:「在很遠的山上有一個山洞,那麼裡面呀有一件寶物能使你的女兒健康。第二天早晨,國王就著急森林裡的`動物去幫他尋寶,可是在尋寶的路上有許多小山,必須經過這些小山才能找到寶物,到底有多少做山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三、初步了解音樂。(播放第1遍音樂)
師:「一共多少座山?」
師:「在這個山裡面,有一隻兇猛的獅子在保護寶物,我們如果要找到寶物就必須要跟在獅子的後面,但是這只獅子非常的機靈在山上中了很多小樹,每次經過這些小樹下的時候,它都會回頭看一看有沒有人跟著它。
師:「現在,小朋友觀察一下,每一座小山的後面都有小樹嗎?」幼兒教育網
師:「這只獅子,每次經過小山後面這顆小樹的時候,它就會回頭看一下有沒有效動物跟著它,那剛才你們發現這兩顆小山後面沒有小樹,獅子走到這的時候用不用回頭?」
師:「寶貝們來扮演獅子,獅子經過小山的時候我們就用拍腿來表示,獅子走到小樹下回頭的時候我們就用拍手來表示,老師請你們仔細的聽音樂,拍腿是的音樂和拍手是的音樂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四、分辨音樂的強和弱。(播放第2遍音樂)
師:「誰聽出拍腿和拍手的音樂有什麼不一樣?」
用拍腿、拍腿來表示聲音的強和弱。
師:「誰還有不同的方法,展現強、弱」 (讓幼兒自己動腦想,多幾個)
師:「你們都想出了這么多不同的方法,現在我們聽音樂再來做一遍,用你們自己想到的動作來做,要求就是獅子過山的時候你做的動作要弱,獅子走到樹下回頭的時候你做的動作要強。」
五、運用手偶強調音樂的強和弱。(播放第3遍音樂)
師:「現在老師在每個寶貝的小椅子下都准備了一個獅子的小手偶,請你們輕輕的拿出來套在小食指上,讓獅子的臉朝著宋老師。」
師:「我們讓這只小獅子來爬一爬山好不好?看一看哪只小獅子反應的最快,小獅子爬山的時候要輕輕的走,小獅子在音樂聲音強的時候要怎麼樣?」
六、戴上頭飾做動作(播放第4遍音樂)
評價幼兒
師:「剛才我們說國王找了很多小動物來幫忙尋寶,我們來看一看他們都是誰?」
小兔子、馬、烏龜、大象、猩猩、小青蛙、小鳥。
師:「森林裡來了這么多動物來幫國王尋寶,你們想不想扮演小動物來尋寶啊?」
(讓幼兒自行挑選自己喜歡的頭飾)
開始尋寶,教師提出尋寶要求:扮演什麼動物就要學那個動物走路的樣子,輕輕的跟在老師的身後(老師扮演獅子),音樂強,獅子回頭的時候小動物們要站住或者是蹲下不動。
七、想出嚇跑獅子的辦法。(播放第5遍音樂)
教師評價幼兒表現網
師:「這只獅子他爬了那麼多座山已經很累了,你們想想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把他嚇跑,這樣我們就能找到寶物了。」
師:「獅子最害怕什麼聲音?」
師:「用這些聲音把獅子嚇跑」
八、揭開寶物的秘密。(播放第6遍音樂)
師:「小動物們把獅子嚇跑了,快來找一找有沒有寶物「
師:「在這,快來看一看寶物到底是什麼?「
讓幼兒自己猜猜寶物到底是什麼
教師打開禮物盒並問幼兒裡面的到底是什麼,並說說這些禮物都有什麼營養。
紅蘿卜、土豆、芹菜、西紅柿、黃瓜、菠菜。
師:「為什麼寶物會是蔬菜呢?」
(請幼兒說一說)
教師總結:
每種蔬菜都有不同的營養,所以寶貝們每種蔬菜都要吃,蔬菜是人體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重要來源。食物中只有蔬菜和水果含有維生素C和維生素A原胡蘿卜素,還含有維生素B1、B2及尼克酸、維生素P等。
活動延伸:
肉類食品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無機鹽、微量元素等多種營養成分,但卻缺乏維生素,尤其是維生素C和纖維素。為了獲得這兩種營養素,人們必須每天吃蔬菜。
維生素C不能在體內儲留,必須每天從膳食中攝取。因此,在計劃一天的菜單時,綠葉蔬菜是必不可少的。關於纖維素在人體中的作用,經科學研究進一步證明,它可以助消化。以較多的纖維不斷咀嚼,能促進消化液的大量分泌,特別是促使胰液分泌,有利於油脂類食物的消化吸收。有的小兒胃口不好,往往也與蔬菜吃得太少,體內缺乏纖維素有關。纖維素還能刺激腸管蠕動,使大便保持通暢,避免發生便秘。這樣,可以縮短糞便在腸中停留的時間,從而減少有毒物質的刺激。纖維素還能減少膽固醇在體內的沉積,從而防止成年人動脈硬化的發生。
為了保證食物中有一定的維生素C和纖維素,在幼兒食譜中每天必須有一定量的蔬菜。
【活動目標】
1、了解幾種常見豆類蔬菜的名稱和特徵。
2、製作豆瓶,會根據節奏普的提示用豆瓶為樂曲配樂。
【活動准備】
1、黃豆、紅豆、黑豆、綠豆若干。
2、每人兩個空瓶子、郊遊音樂磁帶、課件。
【活動過程】
1、師問:小朋友現在是什麼季節?(春天)
師說:春天來了,老師和你們去郊遊好不好?(好)
師幼隨音樂《郊遊》拍手進活動室坐好。
2、出示課件
綠豆、紅豆、黑豆、黃豆。引導幼兒比較這幾種豆子在形狀、顏色等方面的異同。
師總結:綠豆、紅豆、黑豆、黃豆它們的形狀一樣都是橢圓形,而顏色不一樣。
師說:老師今天請來了幾位豆寶寶,小朋友看一下是誰?
出示課件:
(1)黃豆:小朋友數一下有幾個黃豆寶寶?(6個)
(2)綠豆:小朋友數一下有幾個綠豆寶寶?(8個)
(3)紅豆:小朋友數一下有幾個紅豆寶寶?(6個)
(4)黑豆:小朋友數一下有幾個黑豆寶寶?(7個)
教師引導幼兒比較多少。
反思:在讓幼兒比較豆類的顏色和形狀時如果用實物讓幼兒自己操作比較會效果更好。
3、幼兒製作豆瓶。
(1)師說:小朋友,咱們用這些豆寶寶來做個豆瓶好不好?(好)
教師出示豆瓶樂器,幼兒觀察並討論製作方法。
(2)幼兒嘗試製作。引導幼兒自選一種豆子放入瓶中,扣上塑料蓋即成。教師巡迴指導,提醒幼兒一個瓶中最好裝一種豆子。
(3)幼兒製作完後引導幼兒晃一下自己的豆瓶。
4、用豆瓶為樂曲配打擊樂。
(1)出示課件:
(2)師說:豆瓶能夠發出好聽的聲音,咱們用這豆瓶為這個譜子打節奏好不好?(好)
(3)幼兒跟老師拍手打節奏熟悉一下。
(4)用豆瓶替換拍手東作為譜子打節奏。對表現好的幼兒及時表揚。
(5)幼兒傾聽音樂《郊遊》的旋律,熟悉樂曲結構,了解節奏特點。幼兒用拍手動作練習節奏,熟悉後用豆瓶替換拍手動作。
(6)看教師指揮,幼兒演奏。
反思:幼兒對此環節比較感興趣,整個環節幼兒動了起來,讓幼兒在玩中學會了知識,我覺得很好。
5、結束部分:師幼隨音樂拿著豆瓶走出活動室。
活動目標:
1.知道太陽出來是白天,月亮、星星出來就是晚上。
2.鞏固對太陽、月亮、星星的認識。
3.要養成早睡早起的良好生活習慣。
活動准備:
1.太陽、月亮、星星卡片各一張。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啟發寶寶思考。
教師:寶寶知道太陽公公是什麼樣子的嗎?我們什麼時候才能看見太陽公公呢?
教師:白天寶寶在干什麼?爸爸媽媽在干什麼?
教師:太陽公公能幫助人們做什麼?
小結:以生活經驗告訴寶寶,動植物離不開太陽公公的簡單原因。
教師:寶寶知道月亮、星星是什麼樣子嗎?我們什麼時候才能看見它們呢?
教師:晚上寶寶在干什麼?爸爸媽媽在干什麼?
教師:月亮、星星能幫助人們做什麼?
小結:告訴寶寶月亮、星星在黑夜能幫助人們照明。
(二)寶寶與教師做表演游戲。
1.教師和寶寶一起做「天亮了」的游戲。
教師:天亮了,太陽公公出來了,小朋友們做早操,爸爸媽媽去跑步,幼兒園的寶寶真開心,我們大家都能幹。
2.教師和寶寶一起做「天黑了」的游戲。
教師:天黑了,月亮、星星出來了,爺爺奶奶看電視,寶寶們在畫畫,爸爸媽媽在看書,寶寶上床去睡覺。
(三)看卡片,做動作。
教師:寶寶如果太陽出來了,我們可以做什麼動作。(刷牙、做操、拍球……)
教師:月亮、星星出來了,我們可以做什麼動作。(看書、打哈欠、睡覺……)
看卡片:教師邊從身後拿出卡片邊說:「看看誰出來了?」寶寶看清說出後再表演。
活動延伸:
1.游戲活動:在戶外玩「曬太陽、踩影子」的游戲。
2.家園共育:晚上和爸爸媽媽觀察月亮和星星。
『捌』 幼兒園體育課模仿獅子走路怎樣寫教案
設計意圖:最近,本班幼兒對塗色很感興趣,於是,我便在美工區投放了大量的塗色材料,以發展幼兒的塗色技能。結果,我發現孩子們塗完之後,常常會三五成群地編講著故事。為此,我就想,如果能將幼兒的塗色材料利用起來,豈不一舉兩得?針對中班幼兒看圖書無目的性,隨意亂翻的特點,我將幼兒的塗色材料裝訂起來,設計了此活動。
活動目標:
1、幼兒初步掌握一些關於圖書的簡單知識,學會逐頁閱讀圖書。
2、幼兒能通過自己的想像,將圖書內容補完整。
3、知道小朋友之間應團結友愛、互相幫助。
活動准備:
1、將幼兒平時練習塗色的材料自製成圖書(無封面,第3、4頁無頁碼,且內容不完整。圖書第一、二、三、四頁內容見圖一、圖二、圖三、圖四),每人一本。
2、數卡(3、4)、動物卡片、水彩筆、固體膠若干。
(評:學具的准備能照顧到個別差異,活動中能力強的可選擇水彩筆自己畫、寫,能力差的可利用老師准備的數卡、動物卡片貼,使每個幼兒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展,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過程:
1、出示圖書,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今天呀,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本書。
(評:教師神秘的表情調動了幼兒的興趣,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
(出示圖書)這是一本什麼書呢?
幼:不知道。
師:為什麼不知道?
幼:因為它沒有封面。
幼:因為封面上沒有圖,也沒有字。
師:噢,因為封面上沒有圖,也沒有字,所以我們就不知道這是一本什麼書。這樣吧,我們先來看看圖書里到底講了些什麼。
(評:先不讓幼兒看圖書里的內容,而是讓幼兒先說說「為什麼不知道」的理由,使幼兒初步懂得封面的作用。)
2、引導幼兒逐頁閱讀圖書。
(1)引導幼兒閱讀第一頁。
老師將書翻至第一頁,提問:今天天氣真好,咚、咚,誰出來散步了?
幼:獅子。
師:還有許多動物要出來散步呢!想一想,可能還有誰會出來散步呢?
幼:小白兔。
幼:小猴子。
幼:松鼠
……
師:這是第幾頁?(教師手指頁碼)
幼:第一頁。
師:想一想,小動物們聽到大獅子咚咚的聲音,會怎麼樣呢?
(評:開放性的提問,使幼兒可以從多個角度回答,充分發散了幼兒的思維。)
幼:會逃跑。
師:為什麼?
幼:因為獅子老欺負小動物。
幼:不對,這是不欺負人的獅子。
幼:你怎麼知道的?
……
(評:這里針對幼兒之間發生的爭論,老師並沒有制止,而是給幼兒創造了一個寬松的氛圍,讓幼兒大膽述說自己的觀點,使活動氣氛活躍起來。)
(2)引導幼兒閱讀第二頁。
師:那小動物們到底怎麼樣了呢?我們一起往下看。(翻到第二頁)
幼:小動物們嚇跑了。
幼:小動物們被嚇得東奔西跑。
師:軒軒用了一個好聽的詞,叫「東奔西跑」。我們一起來學一學。
師:一起來做個「東奔西跑」的樣子。
師:除了可以說小動物被嚇得「東奔西跑」,還可以說小動物被嚇得怎麼樣了呢?
幼:小動物被嚇得到處亂竄。
師:噢,到處亂竄,這個詞不錯,我們來學學。
(評:個別幼兒用的好詞,教師並沒有讓幼兒集體枯燥地讀,而是讓幼兒讀了一遍之後,就用動作來表現,使幼兒很輕松地掌握了『東奔西跑』、『到處亂竄』。)
師:大獅子見小動物們都怕它,心裡是怎麼想的?又是怎麼做的呢?
幼:它很得意。
師:你從那兒看出來的?
(評:這個問題提得好,有利於發展幼兒的觀察能力及口語表達能力。)
幼:瞧,它的手舉起來了,好像在跳舞。
幼:我覺得它在一邊走一邊跳。
幼:它臉上笑咪咪的。
師:這是第幾頁?(教師手指頁碼)
幼:第二頁。
師:「想一想,大獅子一邊走一邊跳,可能會發生什麼事情呢?」
幼:我覺得它會摔跤。
幼:我覺得它會掉進獵人的陷阱里。
(3)引導幼兒閱讀第三頁。
師:那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呢?(教師邊說邊翻到第三頁)幼:哇,它真的掉進陷阱里了。
師:這一頁有沒有頁碼?
幼:沒有。
師:大獅子掉進陷阱里,心裡會怎麼樣呢?它又會怎麼做呢?
(評:讓幼兒體驗此時大獅子的心情,有利於激發幼兒的同情心。)
幼:大獅子害怕極了,大聲喊:「救命呀!救命呀!」
幼:大獅子可急了,大聲喊:「救命呀!救命呀!」
(4)引導幼兒閱讀第四頁。
師:對呀,大獅子心裡可害怕了。它大喊「救命呀!救命呀!」。那誰會來救它呢?(翻到第四頁)
(評:教師以自己誇張的表情和動作感染幼兒,激發了幼兒團結友愛、互相幫助的美好情感。)
師:「誰來救它了?」
幼:沒有。
師:「這一頁有沒有頁碼?」
幼:沒有。
師:那我們來想一想,可能會有誰來救它?又會怎麼救呢?
幼:大象會來救它。
師:怎麼救?
幼:用鼻子卷。
幼:長頸鹿把長脖子伸進陷阱里,讓獅子爬上來。
幼:不行,大獅子太重了。
幼:猴子、小兔、小熊把繩子伸進陷阱里,把獅子拉上來。
幼:小動物們把梯子伸進陷阱里,讓獅子爬上來。
……
(評:讓幼兒充分發揮想像,為下一環節作好鋪墊。)
3、引導幼兒將圖書內容補完整。
師:今天,老師為你們准備了許多動物圖片和水彩筆。請小朋友想一想,會有哪些動物幫忙,它們又是怎麼幫忙的,然後把它補上去。為了讓別人能看懂到了第幾頁,我們還要為它補上什麼?
幼:頁碼。
師:把圖書補好後,還要請小朋友們把圖書補講完,可以講給同伴聽,也可以講給客人老師聽。
幼兒操作,老師巡迴指導。
(評:教師讓幼兒補圖書,並要求把圖書補講完,讓每個幼兒都有了充分表達表現的機會。活動中,我們看到能力強的幼兒能主動講給客人老師聽,能力差的幼兒在同伴的影響下也能高興地講給同伴聽,師生之間、同伴之間得到了很好的互動,幼兒的想像力、動手操作能力及口語表達能力均得到了充分的發展。)
4、請個別幼兒到集體面前講故事,其他幼兒作評價(包括頁碼是否貼對)。
『玖』 獅子式 教育是什麼樣
一位旅韓華人說:有一次,在韓國首爾街頭的一家商場里,我看到這樣一幕場景,一位母親提著手袋,靜靜地站在一旁,而她四五歲的兒子,正坐在地上大哭。那哭聲聽起來讓人不忍,覺得這位媽媽是個鐵石心腸。我忍不住走上前去,和這位媽媽聊起來。「他想要那輛遙控車。」這位媽媽說,「在出門時,我們已經定好,不再買遙控車了。他不遵守協議。」「可是,他畢竟是個孩子。」我不理解這位媽媽的做法,「他那麼小,而且哭得這么可憐……」
「無論怎樣,」媽媽斬釘截鐵地說,「他必須遵守諾言,這是不容商量的。」聽了這位媽媽的話,我只好啞口無言地走開。直到孩子哭鬧累了,才老老實實地走到媽媽身邊,和媽媽一起離去。看著他們的背影,我忽然覺得,這位媽媽就像一隻母獅,她正在教她的小獅子學會通用的規則,而且,堅守原則,毫無彈性可言。
在韓國,這樣的事例舉不勝舉。家長們都認定,採用「獅子式」教子法,最終會將孩子培養成像獅子一樣堅毅、勇敢、獨立自主的人;反之,就可能會培養出一個在森林中無法生存、自保的廢物。那麼到底韓國家長的這種教育方式,值不值得中國家長學習呢?
其實,所謂的「獅子型」育兒法,顧名思義也就是像獅子養育幼獅那樣來撫養我們的孩子,讓我們的孩子也從小學會生存、懂得自立,勇於面對現實的生活,克服困難,充滿活力的挑戰自我,挑戰世界。中國的父母一直是公認的為孩子操心最多的父母,只要是關於孩子的事情,就事事關心,可到頭來,其教育成果卻未必顯著。如何教子真的值得深思。
「獅子型」這種回歸原始自然的粗放型的教育方式很值得當今父母們借鑒。
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做,給孩子體驗生活的機會。處處有人操心,事事有人包辦,在這樣環境中成長的孩子怎麼能學會如何生存,又怎麼能懂得如何生活呢?我們的孩子早晚得長大,不可能永遠地生活在父母的羽翼與庇護之下,必然要走進社會,走向競爭,需要自己面對生活種種。因此請讓孩子及早學會生活。
距離產生美,請保持「愛的距離」!作為父母,應當站在「安全距離」守護孩子,向一名教練一般,學會守望與觀察,並適時的引導孩子,讓孩子學會獨立的思考與解決問題,依靠自己的力量克服困難,勇往直前。而不要自覺的把自己當成救生員,哪裡有險情,就網哪裡撲,那樣,孩子將什麼也學不到。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無論是 游戲還是生活,都有它各自的規則,要想在社會中「玩得轉」,就必須讓孩子學會遵守「規則」。這涉及到生活的各個方面,如要講誠信、守諾言,有禮貌,尊老愛幼,寬容禮讓,還要遵守時間、講究效率等等,這些都要我們父母在生活的點滴中不斷增強孩子這方面的意識,並有目的的培養孩子這些習慣。
讓孩子盡情的玩耍。對於孩子,玩就是他們的主要課程,在玩中,孩子了解了社會,豐富了知識,開拓了視野,強健了體魄。在玩中,孩子懂得了與人的相處,學會了群體間的合作與團結,相互忍讓、相互欣賞與相互幫助。
自然而又直接的贊美孩子。不斷的給予孩子鼓勵與贊美,使孩子感受到父母對他的愛,覺得自己並不孤單,即使在孤身奮戰的時候。而且在贊美聲中,孩子會更加的自信,走的更加的有力。
我們的孩子生活在二十一世紀,生存的環境充滿了機遇與挑戰,競爭非常的激烈,孩子只有掌握了生存的技能,才能在生活之路上走得穩健,才能在生活的舞台上演繹出精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