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訴訟法學相對獨特的研究方法

訴訟法學相對獨特的研究方法

發布時間:2022-11-04 05:27:20

『壹』 民事訴訟法和民事訴訟法學有區別嗎

當然有區別,譬如:
1、民事訴訟法是從事民事訴訟活動所必需遵從的現行法律;但民事訴訟法學主要是研究民事訴訟法的結構、體系、制度、條文的設置及其原理。
2、民事訴訟法是民事訴訟活動的規則,民事訴訟法學是研究、評論民事訴訟法的學問。

『貳』 民事訴訟法學的詞目含義

民事訴訟法學:是研究民事訴訟制度的訴訟法律規范和民事訴訟運行規律的科學。
圖書《民事訴訟法學》

『叄』 如何理解刑事訴訟法的工具價值和獨立價值

刑事訴訟秩序、公正、效益價值是通過刑事訴訟法的制定和實施來實現的。一方面,刑事訴訟法保證刑法的正確實施,實現秩序、公正、效益價值,這稱為刑事訴訟法的工具價值;另一方面,刑事訴訟法的制定和適用本身也在實現著秩序、公正、效益價值,這稱為刑事訴訟法的獨立價值。

懲治犯罪與保障人權。刑事訴訟法不僅僅是一部懲「惡」的法律,更是一部揚「善」、求「美」的法律。不僅是一部懲罰法,更是一部保障法,它不僅賦予公檢法追究懲罰犯罪的職權,而且還賦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藉以自保的權利。

懲治犯罪,是刑事訴訟法作為刑事實體法的實施法所追求的直接目的,這也是刑事訴訟法的基本功能所在。保障人權,則是從價值論的高度賦予刑事訴訟法更高的價值追求,也是刑事訴訟法的終極價值目標。

刑事訴訟中,集中體現了公民的個人權利與國家權力的緊張沖突與衡平關系。限於國家權力的強大和個人權利的渺小,要求國家機關在處分公民權益時必須遵循正當、合法的程序進行,以防止國家權力的恣意、專斷,這就是正當程序原則。


(3)訴訟法學相對獨特的研究方法擴展閱讀:

注重程序正義是現代政治文明和法治文明共同的價值取向。刑事訴訟活動不僅僅是一種以恢復過去發生的事實真相為目標的認識活動,而且也包含著一種程序道德價值目標的選擇和實現過程。那就是,刑事訴訟法旨在追求看得見的正義,刑事訴訟法具有獨立於工具價值之外的公正價值。

如果把刑事訴訟法比喻成一座神聖的宮殿,那麼刑事訴訟法原則就是這座宮殿的基石。程序法定在我國的首次提出,是謝佑平教授和當時還是他的研究生的萬毅教授2000年合寫的一篇題為《程序法定原則初探——評司法機關的解析權》的論文。

在兩年後的專著《刑事訴訟法原則——程序正義的基石》中,則系統地闡述了刑事訴訟法原則的概念、特徵、體系、分類、功能和發展趨勢,創造性地將刑事訴訟法原則區分為公理性原則、政策性原則,並縱橫捭闔、刪繁就簡、深入淺出,用最簡單的方法,闡述最深奧的原則。

用競技運動的精神,來觀察和理解刑事訴訟活動的原理、原則,既簡單,又深刻,讀來令人印象深刻。

眾所周知,與西方國家相比,我國長期存在「重實體輕程序」「重權力輕權利」「重配合輕制約」「重打擊輕保護」之積弊,實在需要引進或提出一種與之完全不同的理念,使之對中國人的思維定勢和極致追求形成強烈的沖擊。

我國刑事訴訟法與刑事訴訟國際准則相比,還有很大差距,比如,控辯平等未能實現,強化偵查措施的法定化程度不足,司法獨立缺乏制度保障,無罪推定原則的弱化,訴訟難以及時終結,非法證據排除規則未能法定化等。

十幾年過去了,隨著刑事訴訟法的再一次修改,隨著新一輪司法體制改革的深入推進,有些問題已經得到解決,有些問題正在得到改善,有些問題仍然還在那裡。

『肆』 民事訴訟法學習心得

《民事訴訟法》,是法學體系中的一門民事法學,基本解釋原則與民法學相同.相對於法理學和中國法制史這樣一些理論性極強的學科來說,民事訴訟法無疑是一門既簡單又實務的一門學科,但民事訴訟法的內容較多,而且大部分是需要理解記憶的,因而,不太容易掌握。那麼,我想問問大家,如何學好並考好民事訴訟法呢?首先,我要糾正一種錯誤的思想,即「法學是一門文科學科,只要靠背就可以考好,所以,現在的學習並不重要。」實際上,現階段學習對於我們來說是相當重要的,它不僅可以培養我們的法學思維,而且還能夠增加我們對法學的學習興趣。
本人覺得,學習學習民事訴訟法如果沒有雄厚的民法積累和對民事權利司法考試保護方法,手段,途徑,多樣化的東西的感悟,是不可能學好這門學科的。此外,訴訟法的學習和精進還離不開大量的經驗觀察和實踐積累,這就要求我們多多看些一些民訴專家學者的著作,我們僅僅停留在書本 上的學習是不能達到學好這門學科的標準的,我現在終於明白老師為什麼在上課的時候苦口婆心的要我們多看些與訴訟法有關的名家寫的著作,因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好的去從多角度多觸角的去分析問題,而不是讓書本上僅有的觀點束縛了我們的思維。
初學民訴的時候,自己一般滿足於對靜態訴訟規則的記憶,我認為只要背會了起訴的條件,上訴的期限,再審的事由等等一些教材的內容,考試成績就一定會很好,就算是一個合格的訴訟法入門者。這種看法在大學生中佔有很大的比例,特別是學習法律專業的學生覺得那樣就算是完成了應有的學習任務,因為大家在評估訴訟法的學習時,採用了與實體法學習相同或相似的標准。這種理解,使得不少學生參加工作後過高的自我評價與用人單位的實際要求之間出現了巨大的落差。
所以,訴訟法的學習,態度要端正,方法要得當,否則會停留在表面,皮毛還沾沾自喜。學習訴訟法的目的在於運用,而非記憶(雖然是基礎)。能夠運用訴訟法的只是,理論來分析,透視權利保護的案例,或者會中國權利保護的司法程序存在的縱深問題展開理論與實踐融為一體,實體與程序融會貫通的研究,那麼,在我看來,這才是真正的「入門」。
其次,本人同意教科書上講的一些觀點,也覺得訴訟法的學習功夫在法外,民訴法學既是一門理論法學,也是一門實踐法學。在掌握民訴法學基本范疇,體系的前提下,還要注重民訴法的應用價值。通過旁聽法庭審判,參與法庭執行程序,開展模擬法庭,接受診所式教育,利用暑期到法院或律師事務所實習,到法院調研等各種形式。採用理論聯系實際的方法,一方面可以用所學習和掌握的民訴法學的基礎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實際案例分析加深對民訴法學理論的進一步理解。

『伍』 行政訴訟法學的內容簡介

本書又兼有學術專著的特點,作者結合實際,著重研究了行政訴訟與其他訴訟的區別及其制度基礎與條件,重點探討了行政訴訟中較重要的理論問題和法律實施中的有關疑難問題,也介紹了立法過程中不同觀點、主張的爭論和審判實踐中遇到的新問題、新矛盾及其解決辦法與建議。

『陸』 考研西政,刑法和刑事訴訟法,哪個好

首先,提問者應該清楚刑法學和刑事訴訟法學的區別,

1,《刑法學》是以世界各國刑法為研究對象,是研究犯罪和刑罰、刑事責任及其罪刑關系的科學。它屬於部門法學的范疇,是部門法學中最重要的學科之一。
作為研究刑法的科學,是隨著刑法的產生而出現的。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隨著人類對犯罪和刑罰的認識不斷深入,積累了大量的刑法文化遺產,成為人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2,《刑事訴訟法學》主要研究《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中有關刑事程序的規定,研究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及律師等進行刑事訴訟的實踐經驗,研究有關刑事訴訟的一些基本理論。《刑事訴訟法學》有別於《民事訴訟法學》、《行政訴訟法學》,更有別於其他法學專業課程。
其次,提問者應該清楚一點,西南政法大學的這兩個專業都是非常過硬的。具體的專業選擇,還要根據個人的研究方向,喜好等因素進行甄別。

『柒』 刑事執行法學與刑事訴訟法學的區別

刑事執行法學應當是與刑法學、刑事訴訟法學並列的刑事法律學科。』它們分別研究刑事司法活動的不同環節。其中,刑法學研究 刑事司法活動的前提一一關於犯罪和刑罰的規定;刑事訴訟法學研究調查和確定犯罪與刑罰的過程與程序。

『捌』 法學的研究方法可以分為幾種

答:法學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
(1)階級分析方法
階級分析方法就是用階級和階級斗爭的觀點去觀察和分析階級社會中各種社會現象的方法。階級之間的利益關系決定了階級分析方法在法學理論研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
(2)價值分析方法
價值分析方法就是通過認知和評價社會現象的價值屬性,揭示、批判或確證一定社會價值或理想的方法。價值分析方法之所以是法學的基本方法,就在於法學的一個基本任務是揭示法的應然狀態或價值屬性;法作為調整社會利益關系的規范體系,其本身就是一定價值觀念的體現。法學中的價值分析包括價值認知和價值評價,它們是價值分析過程的兩個不同的階段或方面。
①價值認知是以法律這個被認知的客體所蘊涵的價值屬性與價值元素為對象的,它要探究特定的法律制度是按照哪一個階級、階層的利益標准與價值觀念來調整社會關系和在社會主體之間分配權利、義務和責任的。價值認知的直接目的是如實地觀察和描述特定法律制度所包含的價值准則和價值排序。
②價值評價是從一定的利益和需要出發,按照一定的價值標准、價值准則對特定法律制度的總體或部分進行判斷與取捨。
(3)實證研究方法
①實證研究方法釋義
實證研究方法是在價值中立(或價值祛除)的條件下,以對經驗事實的觀察為基礎來建立和檢驗知識性命題的各種方法的總稱。
a.價值中立,指在研究的過程中研究者不可以用自己特定的價值標准和主觀好惡來影響資料和結論的取捨,從而保證研究的客觀性。
b.經驗事實,指可以通過人們的直接觀察或間接觀察而發現的確定的事實因素。
②實證研究方法類型
a.社會調查方法。社會調查是法學進行實證研究的最基本的方法。其基本特點是研究者提出具體問題,擬訂出研究方案,通過觀察和實驗採集資料和數據,在此基礎上提出知識性的命題。
b.歷史研究方法。對法律進行歷史的實證考察,可以從總體上把握法律現象與經濟、政治、文化相互作用的歷史脈絡,從而深化對現實法律問題的認識。
c.比較研究方法。即對兩個或兩個以上事物進行比較研究的方法。它在學習和借鑒他國有益經驗以改進本國法律、推動國際法治發展、促進法律文化交流和法治文明互鑒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d.邏輯分析方法。邏輯分析方法在法學領域有特殊的重要意義,原因有三方面:一是法律規則本身就是一個由各種概念所構成並具有嚴謹邏輯結構的判斷和命題;二是由眾多規則所構成的法律制度和法律體系,是一個具有邏輯一致性的有機整體;三是適用法律規則解決個案糾紛時,只有嚴格遵循法律本身的內在邏輯推導出裁判結論,才有可能說服當事人和社會公眾相信法律和司法公正。法學研究中的邏輯分析主要在四個層次上被使用。第一個層次是法律概念與法律事實之間的邏輯關系;第二個層次是法律規則之間的邏輯關系;第三個層次是法律規則與法律原則之間的邏輯關系;第四個層次是法律原則之間的邏輯聯系。
e.語義分析方法。即通過分析語言的要素、句法、結構、語源、語境來揭示詞和語句意義的研究方法。

『玖』 現代刑事訴訟法是怎樣的

多數學者都傾向於西方國家的價值引入和制度移植,而鮮有對中國古代刑事訴訟法歷史的縱向挖掘和深度剖析;例如,西方的證人作證豁免權制度與中國古代的「親親得相首匿」均蘊含著對人權、倫理等價值的尊重和保護。《刑事訴訟法》第十四條保障訴訟參與人訴訟權利原則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依法享有的辯護權和其他訴訟權利。訴訟參與人對於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和偵查人員侵犯公民訴訟權利和人身侮辱的行為,有權提出控告。作為《刑事訴訟法》確立的基本行為准則,刑事訴訟基本原則具有以下特點:1.刑事訴訟基本原則體現刑事訴訟活動的基本規律。這些基本法律准則有著深厚的法律理論基礎和豐富的思想內涵。例如,審判公開原則要求法院的審判活動從形式到內容應當向社會公開,使得審判活動受到社會公眾的廣泛監督,這是審判程序公正的基本保證,也是司法審判活動的基本要求。2.刑事訴訟基本原則是由《刑事訴訟法》明確規定的法律原則。刑事訴訟基本原則必須由法律作出明確規定,那些在法律適用過程中應當遵循的政治或理論原則,只要沒有由《刑事訴訟法》作出明確規定,就不屬於刑事訴訟的基本原則。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的基本原則包括兩大類:一類是刑事訴訟和其他性質的訴訟必須共同遵守的原則,如: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原則;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則;各民族公民有權使用本民族語言文字進行訴訟原則;審判公開原則;保障訴訟參與人的訴訟權利原則;等等,我們稱之為一般原則。另一類是刑事訴訟所獨有的基本原則,如:偵查權、檢察權、審判權由專門機關依法行使原則;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依法獨立行使職權原則;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原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權獲得辯護原則,即刑事訴訟的特有原則。訴訟,是在國家專門機關的主持下解決糾紛的活動,俗稱「打官事」。所謂「訴訟法」,就是調整訴訟法律關系和規范訴訟行為的法律。按照現代法學理論對於法律的分類,訴訟法屬於規范辦案程序的「程序法」。刑事訴訟法則是辦理刑事案件的操作規程。中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輝煌歷史的文明古國。中華法系,作為人類法制文明中的一支獨秀,也曾有過它的鼎盛時期。有趣的是:盡管人類社會在出現了國家之後就有了訴訟活動,但在相當長的時問內,卻並沒有專門的訴訟法。中國古代的法律,採取「諸法合體,刑民不分,實體法與程序法融為一體」的立法形式,通常都是以刑法為主線,將刑事法律與民事法律、實體法與程序法混雜在一起。直到2O世紀以前,歷朝歷代從來沒有制定過專門的訴訟法,更沒有頒布過一部單獨的刑事訴訟法典。直到清朝末年,任命沈家本為「修訂法律大臣」,才開始學習和引進西方國家的法律.制定了《大清刑事民事訴訟律(草案)》,但尚未來得及頒行,就被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所推翻。因此,在幾千年的奴隸制時期和封建時期,都不曾有過刑事訴訟法典。中華法系雖然曾經有過它的輝煌時期,但不可避免地會有許多的糟粕。如今,我們要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制國家,不僅要借鑒西方國家的法制文明,還應當吸收和借鑒中國古代法制中的一些好的東西。刑事訴訟法,多數學者都傾向於西方國家的價值引入和制度移植,而鮮有對中國古代刑事訴訟法歷史的縱向挖掘和深度剖析;例如,西方的證人作證豁免權制度與中國古代的「親親得相首匿」均蘊含著對人權、倫理等價值的尊重和保護。[1]本書上溯至夏商周時期,遵循歷史發展脈絡,梳理了秦漢、唐宋、明清朝代的中國古代刑事訴訟的流程與特點,並與西方國家、中國現代的刑事訴訟法作出比較分析和論證;是一部融工具性、資料性、研究性、學術性於一體的較全面的研究中國古代刑事訴訟法的專著。綜上所述,《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八十二條公安機關對於現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一)正在預備犯罪、實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後即時被發覺的;(二)被害人或者在場親眼看見的人指認他犯罪的;(三)在身邊或者住處發現有犯罪證據的;(四)犯罪後企圖自殺、逃跑或者在逃的;(五)有毀滅、偽造證據或者串供可能的;(六)不講真實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七)有流竄作案、多次作案、結伙作案重大嫌疑的。

『拾』 刑事訴訟法 和 刑事訴訟法學 在內容上有什麼區別多一個「學」字,意義發生了什麼改變

刑事訴訟法是法條的堆砌,而刑事訴訟法學主要是探究法條後面深層次的東西。法條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而法條後的精神卻是永遠不變的。

閱讀全文

與訴訟法學相對獨特的研究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式棉襖製作方法圖片 瀏覽:71
五菱p1171故障碼解決方法 瀏覽:866
男士修護膏使用方法 瀏覽:554
電腦圖標修改方法 瀏覽:609
濕氣怎麼用科學的方法解釋 瀏覽:545
910除以26的簡便計算方法 瀏覽:813
吹東契奇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712
對腎臟有好處的食用方法 瀏覽:106
電腦四線程內存設置方法 瀏覽:520
數字電路通常用哪三種方法分析 瀏覽:27
實訓課程的教學方法是什麼 瀏覽:533
苯甲醇乙醚鑒別方法 瀏覽:90
蘋果手機微信視頻聲音小解決方法 瀏覽:708
控制箱的連接方法 瀏覽:83
用什麼簡單的方法可以去痘 瀏覽:797
快速去除甲醛的小方法你知道幾個 瀏覽:811
自行車架尺寸測量方法 瀏覽:132
石磨子的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160
行善修心的正確方法 瀏覽:411
土豆燉雞湯的正確方法和步驟 瀏覽: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