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方法是應納稅額等於什麼乘什麼

方法是應納稅額等於什麼乘什麼

發布時間:2022-11-03 22:28:58

Ⅰ 應納稅額等於什麼乘以什麼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X 適用稅率
應納稅額是指企業按照稅法的規定,經過計算得出的應向稅務機關繳納的所得稅金額。 舊稅法中應納稅額的概念:
納稅人應納稅額,按應納稅所得額計算」 (內資),應納的企業所得稅,按應納稅的所得額計算」 (外資)
舊稅法的計算方法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稅率=(收入總額-准予扣除項目金額)×稅率

Ⅱ 應納稅額等於什麼乘什麼

應納稅額等於納稅額乘稅率。

Ⅲ 應納稅額的計算公式是什麼

1、基本計算公式為:應納稅額=計稅營業額×適用稅率。
2、應納稅額具體公式:
a、增值稅: 一般納稅人:應納增值稅額=當期銷項稅額-當期進項稅額;小規模納稅人:應納增值稅額=銷售額×徵收率 消費稅:從價定率的計算 實行從價定率辦法計算的應納消費稅額=銷售額×稅率 ,應稅消費品的銷售額=含增值稅的銷售額/(1+增值稅稅率或徵收率) ,組成計稅價格=(成本+利潤)/(1-消費稅率) ,組成計稅價格=(材料成本+加工費)/(1-消費稅率) ,組成計稅價格=關稅完稅價格+關稅+應納消費稅稅額,組成計稅價格=(關稅完稅價格+關稅)/(1-消費稅稅率)
b、從量定額的計算 實行從量定額辦法計算的應納消費稅額=銷售數量×單位數額。企業所得稅: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稅率;應納稅所得額=收入總額-准予扣除項目金額;應納稅所得額=利潤總額+(-)稅收調整項目金額;利潤總額=收入總額-成本、費用、損失 個人所得稅額.
拓展資料:
1.應納稅額計算是根據計稅金額(計稅營業額)和適用稅率進行的計算形式。
2. 個人所得稅額簡介:
工資、薪金所得 工資、薪金所得應納個人所得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應納稅所得額=每月收入額-800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應納稅所得額=(不含稅所得額-速算扣除數)/(1-稅率) 2)個體工商戶 應納所得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①將當月累計應納稅所得額換算成全年應納稅所得額 全年應納稅所得額=當月累計應納稅所得額×12/當月累計經營月份數 ②計算全年應納所得稅額。

Ⅳ 簡易計稅方法公式

簡易計稅方法公式如下:
1、應納稅額等於銷售額(不含增值稅)乘徵收率(5%、3%);
2、銷售額等於含稅銷售額除(1+徵收率)。
簡易計稅方法適用范圍是小規模納稅人、一般納稅人特定的應稅銷售行為。
納稅人發生應稅銷售行為適用簡易計稅方法的,應該按照銷售額和徵收率計算應納增值稅稅額,並且不得抵扣進項稅額。
簡易計稅方法與一般計稅方法的主要計稅差異:
1、一般計稅方法計算價稅分離時使用的是稅率,簡易計稅方法計算價稅分離時使用徵收率;
2、一般計稅方法用銷售額計算的是銷項稅額,簡易計稅方法用銷售額計算的是應納稅額。
法律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管理法》
第二十三條 納稅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稅務機關有權核定其應納稅額:
(一)依照本法規定可以不設置帳簿的;
(二)依照本法規定應當設置但未設置帳簿的;
(三)雖設置帳簿,但帳目混亂或者成本資料、收入憑證、費用憑證殘缺不全,難以查帳的;
(四)發生納稅義務,未按照規定的期限辦理納稅申報,經稅務機關責令限期申報,逾期仍不申報的。第二十五條 對未取得營業執照從事經營的單位或者個人,除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依法處理外,由稅務機關核定其應納稅額,責令繳納;不繳納的,稅務機關可以扣押其價值相當於應納稅款的商品、貨物;扣押後繳納應納稅款的,稅務機關必須立即解除扣押,並歸還所扣押的商品、貨物;扣押後仍不繳納應納稅款的,經縣以上稅務局(分局)局長批准,拍賣所扣押的商品、貨物,以拍賣所得抵繳稅款。第三十九條 納稅人未按照規定的期限辦理納稅申報的,或者扣繳義務人未按照規定的期限向稅務機關報送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報告表的,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可以處以2000元以下的罰款;逾期不改正的,可以處以2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的罰款。

Ⅳ 應納稅額計算公式

應納稅額公式如下:

1、一般納稅人應納增值稅額等於當期銷項稅額減當期進項稅額;

2、小規模納稅人應納增值稅額等於銷售額乘以徵收率;

3、實行從價定率辦法計算的應納消費稅額等於銷售額乘以稅率;

4、應納稅額等於應納稅所得額乘以適用稅率減減免稅額減抵免稅額等於乘以適用稅率減減免稅額減抵免稅額。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第六條

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

(一)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二)非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三)經營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四)財產租賃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減除費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其餘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五)財產轉讓所得,以轉讓財產的收入額減除財產原值和合理費用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收入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後的余額為收入額。稿酬所得的收入額減按百分之七十計算。

個人將其所得對教育、扶貧、濟困等公益慈善事業進行捐贈,捐贈額未超過納稅人申報的應納稅所得額百分之三十的部分,可以從其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國務院規定對公益慈善事業捐贈實行全額稅前扣除的,從其規定。

本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專項扣除,包括居民個人按照國家規定的范圍和標准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等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等;專項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贍養老人等支出,具體范圍、標准和實施步驟由國務院確定,並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Ⅵ 應納稅額計算公式

應納稅額公式如下:
1、一般納稅人應納增值稅額等於當期銷項稅額減當期進項稅額;
2、小規模納稅人應納增值稅額等於銷售額乘以徵收率;
3、實行從價定率辦法計算的應納消費稅額等於銷售額乘以稅率;
4、應納稅額等於應納稅所得額乘以適用稅率減減免稅額減抵免稅額等於乘以適用稅率減減免稅額減抵免稅額。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第六條
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
(一)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二)非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三)經營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四)財產租賃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減除費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其餘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五)財產轉讓所得,以轉讓財產的收入額減除財產原值和合理費用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收入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後的余額為收入額。稿酬所得的收入額減按百分之七十計算。
個人將其所得對教育、扶貧、濟困等公益慈善事業進行捐贈,捐贈額未超過納稅人申報的應納稅所得額百分之三十的部分,可以從其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國務院規定對公益慈善事業捐贈實行全額稅前扣除的,從其規定。
本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專項扣除,包括居民個人按照國家規定的范圍和標准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等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等;專項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贍養老人等支出,具體范圍、標准和實施步驟由國務院確定,並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Ⅶ 應納稅額等於什麼乘什麼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 適用稅率 - 減免稅額 - 抵免稅額
=(收入總額 - 不征稅收入 - 免稅收入 - 各項扣除 - 允許彌補的以前年度虧損)×適用稅率 - 減免稅額 - 抵免稅額
公式中的減免稅額和抵免稅額,是指依照企業所得稅法和國務院的稅收優惠規定減征、免徵和抵免的應納稅額

對於有境外所得的企業而言,由於對其境外所得已繳納的所得稅稅額可以按規定從其應納稅額中抵免,因此這類企業實際向稅務機關繳納的企業所得稅稅額可能不等於其應納稅額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關於應納稅額的條款
新企業所得稅法第三章 應納稅額
第二十二條 企業的應納稅所得額乘以適用稅率,減除依照本法關於稅收優惠的規定減免和抵免的稅額後的余額,為應納稅額。
第二十三條 企業取得的下列所得已在境外繳納的所得稅稅額,可以從其當期應納稅額中抵免,抵免限額為該項所得依照本法規定計算的應納稅額;超過抵免限額的部分,可以在以後五個年度內,用每年度抵免限額抵免當年應抵稅額後的余額進行抵補:
(一)居民企業來源於中國境外的應稅所得;
(二)非居民企業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取得發生在中國境外但與該機構、場所有實際聯系的應稅所得。
第二十四條居民企業從其直接或者間接控制的外國企業分得的來源於中國境外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外國企業在境外實際繳納的所得稅稅額中屬於該項所得負擔的部分,可以作為該居民企業的可抵免境外所得稅稅額,在本法第二十三條規定的抵免限額內抵免。

Ⅷ 應納稅額等於什麼乘什麼

要看什麼稅種,如果是所得稅,則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乘稅率;如果是營業稅,則應納稅額=應納稅營業額乘稅率;如果是增值稅,一般納稅人有抵扣,不能如此計算;小規模納稅人為,應納稅額=應納稅消售額乘徵收率;還有其它稅種,不一而定,如果一定要統一的話,只能寫應納稅額=計稅基數乘稅率。

Ⅸ 應納稅額等於什麼乘稅率

;你好,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 適用稅率 - 減免稅額 - 抵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是指按照稅法規定確定納稅人在一定期間所獲得的所有應稅收入減除在該納稅期間依法允許減除的各種支出後的余額,是計算企業所得稅稅額的計稅依據。

閱讀全文

與方法是應納稅額等於什麼乘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斷奶後正確的回奶方法 瀏覽:359
聯想電腦打開麥克風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969
如何測量水溫感測器方法 瀏覽:440
橋梁鋼腹板的安裝方法 瀏覽:743
中式棉襖製作方法圖片 瀏覽:71
五菱p1171故障碼解決方法 瀏覽:866
男士修護膏使用方法 瀏覽:554
電腦圖標修改方法 瀏覽:609
濕氣怎麼用科學的方法解釋 瀏覽:545
910除以26的簡便計算方法 瀏覽:813
吹東契奇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712
對腎臟有好處的食用方法 瀏覽:106
電腦四線程內存設置方法 瀏覽:520
數字電路通常用哪三種方法分析 瀏覽:27
實訓課程的教學方法是什麼 瀏覽:533
苯甲醇乙醚鑒別方法 瀏覽:90
蘋果手機微信視頻聲音小解決方法 瀏覽:708
控制箱的連接方法 瀏覽:83
用什麼簡單的方法可以去痘 瀏覽:797
快速去除甲醛的小方法你知道幾個 瀏覽: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