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研究方法的運用

研究方法的運用

發布時間:2022-01-15 09:45:38

A. 規范研究方法怎麼運用

規范研究是關於經濟目標、經濟結果、經濟決策、經濟制度的合意性的研究,它解決經濟過程中「應該是怎樣」的問題,旨在對各種經濟問題的「好」、「壞」做出判斷。
研究方法
主要有兩種:一是演繹推理即根據假設按事物內在聯系運用邏輯推理得到結論稱為規范研究方法. 二是歸納推理即通過對從調查中得到的樣本數據進行檢驗來驗證關於被總體所作的假設與推理的過程亦稱為經驗研究方法或實證研究方法
規范研究方法是指通過強調演繹的方法對會計理論進行研究,並由此形成規范會計理論.會計控制系統應具有系統性、目標性、層次性以及與環境的相互適應性等特點

B. 研究方法

本書將綜合運用區域經濟學、資源與環境經濟學、制度經濟學、福利經濟學、管理科學和環境科學等學科的相關理論與方法,在實地調查的基礎上,通過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系統研究和重點研究相結合、理論研究與實證分析相結合的研究方法對新疆能源礦產資源補償問題進行理論和實證分析。

1.5.1 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法

既要注重理論研究,又不拘泥於理論,既要參考國際通用做法,又要從我國實際出發。本書在對礦產資源價值補償的理論分析的基礎上,結合新疆能源資源開發中價值損失與補償問題的實踐,著重研究解決我國礦產資源開發利用中資源產權價值補償問題。

1.5.2 定性與定量結合的方法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是兩種相互補充的研究方法。定性分析是定量分析的前提和基礎,定量分析離不開定性的規定,定量分析使定性更加科學、准確,定性是定量的依據,定量是定性的具體化。本研究在實地走訪、專家座談和數據統計分析的基礎上,對新疆能源礦產資源開發中價值損失進行了測算。

1.5.3 規范分析與實證分析結合的方法

根據本研究的目標,把「應該做什麼」的問題放在優先考慮的位置上,然後討論「是什麼」的問題。換而言之,研究方法上以規范分析為主旋律,實證分析在規范分析設定的框架之內。

1.5.4 比較分析方法

成熟的市場經濟國家大多具備清晰完整的礦產產權安排、利益分配及價值補償模式。通過對各個國家在礦產資源開發中價值補償的做法進行比較分析,為我國資源價值補償體系的建立和資源價值補償模式的構建提供啟發和借鑒。

1.5.5 系統分析方法

資源補償是多元化的系統補償。系統分析方法是一種有效的工具,藉助該方法可以有效地認識復雜系統的結構特徵,將復雜問題層次化、條理化、模塊化,從而使研究對象清晰,研究思路順暢,研究過程簡化。

C. 開題報告中,研究方法與研究手段的區別

兩者之間沒有明顯的區別。研究方法多指那些具有明確定義的實驗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多是指那些沒有明確定義名稱的方法。

這是運用智慧進行科學思維的技巧,一般包括文獻調查法、觀察法、思辨法、行為研究法、歷史研究法、概念分析法、比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是人們在從事科學研究過程中不斷總結、提煉出來的。

由於人們認識問題的角度、研究對象的復雜性等因素,而且研究方法本身處於一個在不斷地相互影響、相互結合、相互轉化的動態發展過程中,所以對於研究方法的分類很難有一個完全統一的認識。

研究方法的使用

科學研究通常是分階段進行的,在不同的階段應該選擇不同的研究方法來完成相應的研究任務。選題階段通過可以借觀察法、文獻調查法、歷史研究法等來獲取相關的數據,進而保持所選課題的學術價值、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等。

調研文獻階段可以藉助問卷調查法、文獻調查法,從各種期刊、圖書、檔案等傳統文獻和現代的光碟、網路等新型資源當中,查找相關的學術信息,研究成果。在提出假說和構建理論階段,可以藉助公理化方法、從抽象到具體方法、歷史與邏輯相統一法等,將自己的想法和觀念通過符號化而成為顯性信息。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研究方法

D. 論文常用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01
【調查法】
調查法是科學研究中最常用的一種方法,通常指通過書面或口頭回答問題的方式,了解被試的心理活動的方法。它是有計劃、有目的並且系統地搜集有關研究對象歷史狀況或現實狀況材料的方法,調查方法是科學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綜合運用了觀察法、歷史法等方法以及談話、問卷、個案研究、測驗等科學方式,對教育現象進行有計劃的、周密的和系統的了解,並且對調查搜集到的資料進行分析、綜合、比較、歸納,從而為人們提供規律性的知識。調查法可以分為書面調查和口頭調查兩種。

02
【觀察法】
觀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據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綱或觀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輔助工具去觀察被研究對象,從而獲得資料的一種方法。科學的觀察具有目的性和計劃性、系統性和可重復性,在科學實驗和調查研究中,觀察法具有擴大人們的感性認識、啟發人們的思維、導致新的發現這幾個方面的作用。常見的觀察方法有:核對清單法;級別量表法;記敘性描述。觀察一般利用眼睛、耳朵等感覺器官去感知觀察對象。

03
【實驗法】
實驗法是研究者有意改變或設計的社會過程中了解研究對象的外顯行為。實驗法的依據是自然和社會中現象和現象之間相當普遍存在著的一種相關關系——因果關系。其主要特點是:主動變革性、控制性、因果性。實驗法有實驗室實驗法與自然實驗法兩種,實驗室實驗法便於嚴格控制各種因素,並通過專門儀器進行測試和記錄實驗數據,一般具有較高的可信度。自然實驗法比較接近人的生活實際,易於實施。

04
【文獻研究法】
文獻研究法是根據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課題,通過調查文獻來獲得資料,從而全面地、正確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問題的一種方法。文獻研究法被子廣泛用於各種學科研究中,既能了解有關問題的歷史和現狀,幫助確定研究課題,又能形成關於研究對象的一般印象,有助於觀察和訪問,還能得到現實資料的比較資料,並且有助於了解事物的全貌。文獻法是一種古老、而又富有生命力的科學研究方法。

05
【實證研究法】
實證研究法是認識客觀現象,向人們提供實在、有用、確定、精確的知識研究方法,其重點是研究現象本身「是什麼」的問題。實證研究法試圖超越或排斥價值判斷,只揭示客觀現象的內在構成因素及因素的普遍聯系,歸納概括現象的本質及其運行規律。

06
【定量分析法】
定量分析法是對社會現象的數量特徵、數量關系與數量變化進行分析的方法。在企業管理上,定量分析法是以企業財務報表為主要數據來源,按照某種數理方式進行加工整理,得出企業信用結果。定量分析是投資分析師使用數學模塊對公司可量化數據進行的分析,通過分析對公司經營給予評價並做出投資判斷。定量分析的對象主要為財務報表,如資金平衡表、損益表、留存收益表等。其功能在於揭示和描述社會現象的相互作用和發展趨勢。

07
【定性分析法】
定性分析法亦稱非數量分析法,主要依靠預測人員的豐富實踐經驗以及主觀的判斷和分析能力,推斷出事物的性質和發展趨勢的分析方法,屬於預測分析的一種基本方法。定性分析法主要是解決研究對象「有沒有」、「是不是」的問題。定性分析常在定量分析之前進行,它為設計或選擇定量方法提供有用的信息;但並非所有的定量分析都必須事先進行定性分析,因為有時分析對象中含有哪些組分是已知的。這類方法主要適用於一些沒有或不具備完整的歷史資料和數據的事項。

08
【跨學科研究法】
運用多學科的理論、方法和成果從整體上對某一課題進行綜合研究的方法,也稱「交叉研究法」。科學發展運動的規律表明,科學在高度分化中又高度綜合,形成一個統一的整體。據有關專家統計,現在世界上有2000多種學科,而學科分化的趨勢還在加劇,但同時各學科間的聯系愈來愈緊密,在語言、方法和某些概念方面,有日益統一化的趨勢。

09
【功能分析法】
功能分析法是社會科學用來分析社會現象的一種方法,是社會調查常用的分析方法之一。它通過說明社會現象怎樣滿足一個社會系統的需要(即具有怎樣的功能)來解釋社會現象。

10
【模擬法(模型方法)】
模擬法和類比法很近似。它是在實驗室里先設計出於某被研究現象或過程(即原型)相似的模型,然後通過模型,間接的研究原型規律性的實驗方法。先依照原型的主要特徵,創設一個相似的模型,然後通過模型來間接研究原型的一種形容方法。根據模型和原型之間的相似關系,模擬法可分為物理模擬和數學模擬兩種。

E. 論文中常用的研究方法

論文研究方法有很多,其中包括:調查法,是科學研究最常用的方法,常用問卷調查法。實驗法,通過控制研究對象來發現和確認事物間的因果聯系。觀察法,研究者用自我感官和輔助工具直接觀察被研究對象從而獲得資料的一種方法,還有文獻研究法、實證研究法、定件分析法、定量分析法、跨學科研究法、功能分析法、模擬法等。

F. 寫畢業論文時運用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提供一個開題報告範文範例,僅供參考,希望對你開題報告寫作能有幫助。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術路線和實施步驟

1、研究什麼?——怎樣確定研究課題
一切科學研究始於問題——問題即課題;教學即研究(掌握方法很重要,否則就不是

研究);進步與成果即成長。
教育科研課題主要來源於兩大方面:
A.實踐來源——客觀存在的或潛在的教育實際問題,教育教學實踐本身存在的問題。
教育教學與其外部的矛盾(教師與家長、教師與學校、學校與社會、教育與社會發展

)。
B.理論來源——現有教育理論所揭示的問題以及理論體系中的空白和矛盾點(例如《

關於「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冷思考》一文產生的過程)

2、怎樣進行研究課題的論證?

我們既然已選定了一個課題,我們就必須對這個課題的所有情況進行全面的了解。了

解這個課題目前在國外、國內的研究情況,包括研究已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問題,了解這

一課題所屬的理論體系等等。對課題的全面了解,可以使我們在研究過程中少走彎路,確

立研究的主攻方向,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怎樣對一個課題進行論證呢?論證一個課題主要是弄清如下幾個問題:
A.所要研究的問題是什麼性質和類型的問題?
B.要研究的問題具有什麼現實意義?它的理論價值(即在理論上預計有哪些突破?)
C.要研究的問題目前已有哪些研究成果?研究的方向是什麼?
D.要研究的問題所應具備的條件分析。
E.課題研究的策略和步驟如何
F.課題研究的成果及其表現形式有哪些?

教育課題研究的基本方法有:
⑴ 觀察法 ⑵ 調查法 ⑶ 測驗法 ⑷ 行動研究法 ⑸ 文獻法 ⑹ 經驗總結法 ⑺ 個案

研究法 ⑻ 案例研究法
⑼ 實驗法(在一個課題研究過程中,根據不同的研究目的和要求,往往會用到兩種以

上方法)
3.1 觀察法:為了了解事實真相,從而發現某種現象的本質和規律。
觀察法的步驟:觀察法的實施分為以下三個步驟,步驟之一就是進行觀察研究的設計,

此步驟可分為如下幾個方面:

作大略調查和試探性觀察。
這一步工作的目的不在於搜集材料,而在於掌握基本情況,以便能正確地計劃整個觀

察過程。例如:要觀察某一教師的教學工作,便應當預先到學校大致了解這位教師的工作

情況,學生的情況,有關的環境和條件等等。這可以通過跟教師和學校領導人談話,查閱

一些有關的材料,如教案、教學日記、學生作業等,以及聽課等方式進行。

確定觀察的目的和中心。
根據研究任務和研究對象的特點,考慮弄清楚什麼問題,需要什麼材料和條件,然後

作明確的規定。如果這規定不明確,觀察便不能集中,結果就不能深入。觀察不能有幾個

中心,范圍不能太廣,全部觀察要圍繞一個中心進行。如果必須要觀察幾個中心,那就采

取小組觀察,分工合作。

確定觀察對象
一是確定擬觀察的的總體范圍;
二是確定擬觀察的個案對象;
三是確定擬觀察的具體項目。

比如,要研究新分配到小學任教的中師或大專畢業生在課余時間進行業務、文化進修

的情況,那麼,擬觀察總體就是教師工作年限達一年或兩年的新教師。在這一總體范圍內

,再定下具體觀察哪幾所小學,哪幾個教研組中的哪些教師。具體觀察名單確定以後,再

把擬觀察的時間、場合、具體觀察項目確定下來。

制定觀察計劃

觀察計劃除了明確規定觀察的目的、中心、范圍,以及要了解什麼問題、搜集什麼材

料之外,還應當安排觀察過程:觀察次數、密度、每次觀察持續的時間,如何保證觀察現

象的常態等。

策劃和准備觀察手段
觀察手段一般包括兩種:
一種是獲得觀察資料的手段;一種是保存觀察資料的手段。

獲得觀察資料的手段主要是人的感覺器官,但有時需要一些專門設置的儀器來幫助觀

察,如觀察屏、計算機終端裝置、更高級的如動作反應器等。這些儀器主要起兩方面作用

:保證觀察的客觀性與提高觀察的精確性。

在保存資料的手段中,人腦是天然器官。但這種與觀察主體連在一起的保存手段缺乏

精確性和持久性,也不能實現資料的客體化。因此,人們先利用文字、圖形等符號手段,

進而又利用攝影、錄音、錄像等技術手段,把觀察時瞬間發生的事、物、狀況以永久的方

式,准確地、全面地記錄下來,供研究地反復觀察資料和分析資料所用。

無論哪一類手段,都應在觀察開始前就准備好,對觀察中使用的種儀器也須事先作好

功能檢查,以保證在使用過程中不出現障礙。對於觀察人員來說,必須掌握使用儀器的基

本方法,並知道在觀察中應做些什麼。如要詳細、全面拍攝一堂課,一部攝像機是不夠的

。觀察者應准備幾部攝像機,並事先作好分工。即使是作觀察記錄,也需要事先作好設計

。在記錄紙上印好以一定的格式排列的必須記錄的項目,還可以約定一些記錄符號,以盡

量減少現場記錄時書寫文字的時間.

我們以中學生課堂行為記錄為例,見表5-1。在下面表格中,研究人員根據研究需要

,列出他認為在課堂上學生可能發生的行為。但估計所列不會完全,所以留出一些空格,

讓觀察員在需要時使用。研究者如果要請別人幫助觀察,必須事先和觀察人員講清楚每一

個項目的具體所指,遇到意外情況的處理方法,要求他們熟悉每一個項目的所在位置。為

了穩妥起見,還可以在正式觀察前先作幾次觀察練習,幫助觀察人員熟悉表格的內容;如

發現表格的缺陷,可在正式觀察前作出調整。

規定統一性標准

為了增加觀察的客觀性,為了便於衡量和評價各種現象,為了易於用數量來表達觀察

的現象,為了使觀察結果可以核對、比較、統計和綜合,必須事先考慮自己的觀察可能涉

及到的各種因素,並對每一因素規定出統一的標准。每次觀察或觀察同一現象的不同觀察

者,要堅持採用統一的標准去衡量。這主要在於,不同的研究項目常會涉及到不同性質的

標准。如:有的涉及到單位問題,如怎樣衡量學生表現的知識質量;有的涉及到定義問題

,如怎樣才算違反紀律;有的涉及計算方式問題,如怎樣登記和表達學生之間產生的矛盾

的頻率,等等。對類似問題,都應事先做好統一規定。

逐段提出觀察提綱

在觀察計劃的基礎上,應對每次或每段(幾次同一性質上一內容的觀察組成一段)觀

察提出具體提綱,以便使觀察者對每一次觀察的目的、任務和要獲得什麼材料非常明確。

觀察提綱可以包括本次觀察要解決的具體問題,並且應當在前一次觀察的基礎上,經過深

思熟慮之後提出來。亦可採用表格的方式,以便於分類統計。
觀察實際過程,加以分析研究,得出某種結論。也許可以形成某個研究課題。

調查法 :
同樣是為了了解事實情況,分析事實情況,得出結論,證實某種問題,以便改進工作

(包括改進研究方法)或形成新的研究課題。
包括問卷調查、訪問調查等.。了解事實情況、分析情況、認真研究,得出結論,尋找

解決辦法或進一步研究的方案。
舉例說明調查法的操作過程:
抽樣調查的主要步驟
在實際的抽樣操作中,整個過程可大致分為如下步驟:
1.確定調查的目的(確定問題,形成假說;通過調查驗證假說,使問題明確化,得出

結論)。

2.確定抽樣總體。要從中進行抽樣的總體應與要得到信息的總體(目標總體)一致。

從樣本得出的結論適用於被抽樣總體,超出這個范圍結論的適用程度取決於被抽樣總體與

目標總體的差異程度。

3.確定待收集的數據。一般只收集與調查目的有關的數據,過長的調查表會降低回答

的質量。
4.選擇抽樣方法。這時總體中的哪種單位作為個體基本上可定下來。
5.編制抽樣框。如學校名錄、學生花名冊等。
6.確定需要的精確度。因抽樣調查是要由樣本推斷總體,會帶有某些不確定性。一般

是對相對誤差或絕對誤差作出概率水平上的要求。

7.估計樣本容量,估計費用。
8.抽樣試驗,在小范圍內試填一下調查表,做些必要的改進。
9.實地調查工作的組織。按抽樣方案進行調查。對收回的調查表的質量及時進行檢查

。對不回答的表要有處理方案。
10.根據所用的抽樣方法進行數據分析。
11.可對同樣的數據採用其它的分析方法,以作比較。
12.寫出調查報告。留存有關總體的信息,它們可能對將來的抽樣起指導作用。

對於教育現象,有時難於進行嚴格意義上的概率抽樣,可以考慮採用下列方法抽樣:

從總體中選出若干有代表性的大單位(群),在群內進行概率抽樣;從一個小總體中選出

接近於研究者對總體平均數的印象的那些個體;樣本限於總體中易於取到的部分;樣本是

隨便選取的;樣本由自願被調查的人員組成;等等。但對這樣得到的樣本要選擇適當的數

據分析方法,對結論也要慎重,應充分利用其它信息進行核查、確認。在教育現象的研究

中,研究者的智恝、經驗和抽樣技術的有機結合,是獲取好樣本的關鍵。

測驗法:

是想描述某些行為的狀況,或推論某些行為的狀況(包括:能力與成就,個性、興趣

、動機、態度、觀念及心理需要等);從而考慮改建的策略或方案,或進一步形成新的研

究課題。

在教育學和心理學中,測量被用作定量研究的重要方法。主要功能是評估、診斷和預

測。(舉例,如XXX老師所做的「學生自學能力測驗(試驗)」,就是為了了解小學中高年

級學生的自學能力究竟能達到何種程度)。

所謂測量就是根據一定的法則,將某種物體或現象所具有的屬性或特徵用數字或符號

表示出來的過程。測驗法是教育和心理學測量的一項主要內容和形式。

測驗的客觀性是關於測驗系統化過程好壞程度的指標。測驗的控制,在不同時間對於

同一個被試,或同一時間對於不同的被試,其意義都應該是相同的。保持刺激的客觀性則

要遵照一定的程序予以控制。(如周文琴老師在做這一測試前邀請我去在他們的家長會上

的講話,目的就在於排除和避免人為因素影響,排除測驗的隨意性和不真實性,實現評測

標準的同一性)。
推論的客觀性指對同一結果不同的人所做的推論應該一致,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時間對

同一結果的所做解釋應該相同。
3.4 行動研究法:

行動研究法是一種適應小范圍內教育改革的探索性的研究方法,其目的不在於建立理

論、歸納規律,而是針對教育活動和教育實踐中的問題,在行動研究中不斷地探索、改進

改進工作,解決教育實際問題。行動研究將改革行動與研究工作相結合,與教育實踐的具

體改革行動緊密相連。(特點是邊執行、邊評價、邊修改)。
模式基本是:計劃——行動——考察——反思(即總結評價)。教師個體比較適用。
另一種模式:預診——搜集資料初步研究——擬訂總體計劃——制訂具體計劃——行

動——總結評價
從上述行動研究法的幾個步驟中可以發現三個明顯的特徵:
一是具有動態性,所有的設想、計劃、,都處於一個開放的動態系統中,都是可修改

的;
二是較強的聯合性與參與性,研究者、教師、行政人員的全體小組成員參與行動研究

法實施的全過程。
三是在整個研究過程中,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總結性評價貫穿於行動研究法工

作流程的始終。
具體說說操作方法:

(一)預診:這一階段的任務是發現問題。對教學或學校工作中的問題,進行反思發

現問題,並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診斷,得出行動改變的最初設想。在各步驟中,預診佔有十

分重要的地位。

(二)收集資料初步研究:這一階段成立由教研人員、教師和教育行政人員組成的研

究小組對問題進行初步討論和研究,查找解決問題的有關理論、文獻,充分佔有資料,參

與研究的人員共同討論,聽取各方意見,以便為總體計劃的擬定做好診斷性評價。
(三)擬定總體計劃:這是最初設想的一個系統化計劃。行動研究法是一個動態的開

放系統,所以總體計劃是可以修訂更改的。
(四)制定具體計劃:這是實現總體計劃的具體措施,它以實際問題解決的需要為前

提,有了它,才會導致旨在改變現狀的干預行動的出現。

(五)行動:是整個研究工作成敗的關鍵。這一階段的特點是邊執行、邊評價、邊修

改。在實施計劃的行動中,注意收集每一步行動的反饋信息,可行的,則可以進入下一步

計劃和行動。反之,則總體計劃甚至基本設想都可能需要作出調整或修改。這里行動的目

的,不是為了檢驗某一設想或計劃,而是為了解決實際問題。在行動研究中,過程性資料

的搜集、整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六)總結評價:首先要對研究過程進行考察。考察內容有:一是行動背景因素以及

影響行動的因素。二是行動過程,包括什麼人以什麼方式參與了計劃實施,使用了什麼材

料,安排了什麼活動,有無意外的變化、如何排除干擾。三是行動的結果,包括預期的與

非預期的,積極和消極的。要注意搜集三方面的資料,背景資料是分析計劃設想有效性的

基礎材料,過程資料是判斷行動效果是不是、由方案帶來和怎樣帶來的考察依據;結果資

料是分析方案帶來的什麼樣的效果的直接依據。考察要靈活運用各種觀察技術以及數據、

資料的採集和分析技術,充 分利用錄象、錄音等現代化手段。

總結評價實際上是對行動研究過程及其結果的「反思」。反思是行動研究第一個循環

周期的結束,又是過渡到另一個循環周期的中介。這一環節包括:整理描述,評價解釋,

寫出研究報告。這是對整個研究工作的總結和評價。這一階段除了要對研究中獲得的數據

、資料進行科學處理,得到研究所需要的結論外,還應對產生這一課題的實際問題作出解

釋和評價。

經驗總結法:

這是教師可以常用的方法。教育經驗總結法是根據教育實踐所提供的事實,分析概括

教育現象,挖掘現有的經驗材料,並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論的高度,以便更好地指導新的教

育實踐活動的一種教育科學研究方法。關鍵是要能夠從透過現象看本質,找出實際經驗中

的規律;從而更好地更加理性地改進自己的教學。進行教育經驗總結要遵循以下基本要求


一、要注意經驗的 先 進 性(觀念必須更新)
二、要全面考察總結的對象,充分佔有原始的事實材料;且做到有「點」有「面」,

「點」、「面」結合,防止以偏概全的片面性。
三、要以教育實踐活動為依據,不能憑空想當然,那是毫無價值。
四、要善於進行理論分析

文獻法:

分類閱讀有關文獻(包括文字、圖形、符號、聲頻、視頻等具有一定歷史價值、理論

價值和資料價值的材料),得出一般性結論或者發現問題,尋找新的思路。

文獻按內容性質分,有零次文獻、一次文獻、二次文獻和三次文獻。零次文獻是未經發表

和有意識處理的最原始的資料。一次文獻指直接記錄事件經過、研究成果、新知識、新技

術的專著、論文、調查報告等文獻。二次文獻是指對一次文獻進行加工整理,包括著錄其

文獻特徵、摘錄其內容要點,並按照一定方法編排成系統的便於查找的文獻。三次文獻是

指工具書和在二次文獻的基礎上,又對眾多一次文獻的綜合研究結果。

(這是清華開題報告寫作的講座,看完後有用請贊,收集整理有手打不容易,謝謝!)

G. 定性研究方法的具體應用

定量研究與定性研究是貫穿社會研究的兩條主線,這兩種研究方法進行比較,理清這兩種研究方法的區別與聯系,以使我們能更深刻地了解這兩種研究方法,准確地把握其各自的優勢及局限性。促進社會研究方法向更深層次發展。
自赫爾巴特以來,社會科學理論得以提出並成為可能。但饒有趣的是,社會研究者從那時起扛起的社會研究這塊牌子至今仍沒有找到一個合適的安插地。於是,有這么多年歷史的社會研究面臨著這樣一種尬尷的境地:它一方面被指責為名為科學研究,實際上是嚴重脫離實踐的哲學思辯研究,缺少應有的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另一方面,它又被反唯科學論者們說成是受社會科學化的影響,開始逐步成了其他學科的試驗場,社會理論因而有被殖民化的危險。
持前一觀點的人認為,社會理論之所以缺乏對社會教學及社會管理實踐應有的指導作用,是因為它的基本概念及由之所形成的理論系統的嚴謹性和科學性差,其根本原因是由於這多年始終沒有找到或形成自己的研究體系,這是造成社會理論「空洞化」的根源,於是主張社會研究要大膽引入其他學科,尤其是心理學及其他學科的研究方法,以形成自己的獨特研究方法;提出後一看法的人則公開反對社會科學化這一口號,認為社會科學化是一有害的口號,並強調除科學方法之外,還存在著另外一種有效地認識世界的方法——人文方法或哲學的方法。
以上兩種看似相互對立的觀點表現出社會研究方法中的兩種主要的研究方法,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綜觀社會研究的整個歷程,我們可以發現,定量研究與定性研究是貫穿社會研究的兩條主線:一是模仿自然科學,強調適合於用數學工具來分析的經驗的、可定量化的研究,研究的目的在於確定因果關系,並作出解釋。另一種範式是從人文科學推演而來的,所注重的是整體和定性的信息,通訊說明的方法。
定性研究與定量研究也無所謂孰好孰壞,它們只是一種研究方法。但由於過分偏重於定量研究,缺乏對定量研究局限性的了解和忽視對定性研究的關注,以致對社會研究方法的研究有過偏之嫌。

H. 以下有關研究方法的運用,敘述正確的是

【答案】B
【答案解析】試題分析:薩頓推論出基因在染色體上運用的是類比推理法,A錯;科學家一般採用同位素標記法研究光合作用和細胞呼吸的化學反應過程,通過觀察元素蹤跡研究反應過程,B正確;沃森和克里克運用同位素標記法研究DNA的復制方式,C錯;孟德爾遺傳定律的發現運用了假說—演繹法,D錯。
考點:本題考查教材中科學實驗方法,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形成知識的網路結構。

I. 正確使用研究方法的意義

正確使用研究方法的意義就是我們可以使用最少的成本而獲得最大的利益。
其次就是可以提高我們的工作效率,提升我們的企業的利潤。
還有就是可以為我們的國家建設提供更多的經濟支持,而且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大家可以一起努力,可以研究出更好的研究方法。

閱讀全文

與研究方法的運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蘭蔻小黑瓶大眼精華使用方法 瀏覽:213
老街這一課短文的命題方法是什麼 瀏覽:658
手指發黑怎麼治療方法 瀏覽:752
小羔羊口瘡快速治療方法 瀏覽:525
手機做飯的成功方法 瀏覽:557
如何三十秒就可以瘦腿的方法 瀏覽:692
分析政治事件的方法 瀏覽:404
威朗汽車電動座椅安裝方法 瀏覽:260
小米接聽手勢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59
竹炭一梳黑使用方法 瀏覽:746
怎樣和老師溝通交流有哪些方法 瀏覽:933
evoh阻氧管的鑒別方法 瀏覽:797
47乘99簡便運算方法 瀏覽:186
磁鐵的簡便方法怎麼做 瀏覽:893
香料怎麼種植方法 瀏覽:366
銀針擦根的方法視頻 瀏覽:413
世界投資分析方法 瀏覽:850
分析多動症最簡單方法 瀏覽:810
練肌肉的最好方法視頻 瀏覽:919
政治題如何學習的答題方法 瀏覽: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