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人文科學的研究方法

人文科學的研究方法

發布時間:2022-01-15 08:58:20

① 人文學科的主要研究方法哪些

應該先把Humanities和Social Sciences分清楚。我覺得你在查這個的過程中就能了解了。

② 在以下各種一般研究方法中,人文社會科學在長期的歷史進程中較為偏重哪一種

主持人: 在概略地了解了20世紀世界和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發展的基本脈絡之後,我們再來看看20世紀人文社會科學發展的總體特點.教材指出,20世紀世界人文社會科學發展,在社會實踐與科學理論的互相推動、科學體系的基本形成、人的主題的普遍凸現等三個方面,特色顯著.主講人: 總體特點之一,是社會實踐與科學理論的交互作用日趨明顯.這里包含兩層意思.一層意思是說,20世紀人文社會科學發展,較以往更為充分地體現出科學理論對於社會實踐的依存性.首先,沒有哪一門主幹學科,不是以20世紀人類的社會實踐為第一理論源泉的.由於20世紀是人類歷史上變化最大、發展最快、爭斗最烈、震盪最多的一個世紀,這就為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提供了極其豐富的現實研究課題,催生了一大批人文社會科學新學科,造就了一大批新學派,形成了許多新觀念、新理論、新方法.其次,20世紀人類社會實踐為人文社會科學培育了具有時代特色研究主體,並為人文社會科學創造了先進的研究手段.另一層意思在於,20世紀人文社會科學發展,較以往更為充分地體現出科學理論對於社會實踐的能動作用.總的來說,在人類自我認識的歷程中發揮了先導作用,在人類的思想文化領域發揮了教育作用,在處理人類與自然的關系、人與人的社會關系、人與自身的關系等方面發揮了調控作用,在人文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結盟的潮流中發揮了促進作用.主持人: 理解第一個總體特徵,要著眼於理論與實踐的互動關系.理解時可聯系自己所熟悉的某一個人文社會科學的知識領域,看看在這個特定的領域中,社會實踐和科學理論是怎樣交互作用的.比如全球學.全球學是以那些威脅人類生存,而一國又無法單獨解決的重大問題為研究對象的.全球問題形成之前,無所謂全球學.全球問題造就了全球學,推進了全球學;全球學又為解決全球問題服務,在解決全球問題的過程中獲得發展:這里,典型地反映了社會實踐與科學理論的交互作用.主講人: 總體特徵之二,是多科性綜合性的科學體系逐步形成.多科性,與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的廣度和深度的拓展相聯系.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的時空視野越寬,對於人文社會科學的各層次和側面的理性認識越深,人文社會科學各個層面上學科的數量就會相應增多.90年代在人文社會科學的學科總數已達二三千門之多.綜合性,與人文社會科學自身已經成了一個開放的有機統一體相聯系.由於人文社會科學的研究對象具有高度的綜合性,人文社會科學對內積極推進各學科交叉聯結,對外主動和自然科學聯系,成為同自然科學相聯結又相對應的一大綜合性的科學部類.當今人文社會科合性的結構形態可以這樣來看:哲學涵蓋面最廣,位於最高層次.橫貫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的系統科學等屬橫斷學科,在較高水平兼跨兩大科學部類的管理科學、行為科學、人口科學、社會生態學、科學學等屬綜合學科;這兩類學科列第二層次.第三層次是哲學之外的人文社會科學主幹學科,大體分成三個板塊:人文研究學科群;社會研究學科群;主要倚重於人文社會科學但又兼涉自然科學的兩棲學科群.以下便是大量分支學科,還可以劃分層次與板塊.人文社會科學的結構形態還在不斷發生變化.主持人: 理解第二個總體特徵,要注意「逐步形成」,也就是著眼於發展.胡老師前面說過,描述復雜的科學結構體系,需要多種分類視角;而且,人文社會科學結構體系正處在發展變動之中.剛才概括的當今人文社會科學多科性、綜合性的結構形態,更多地反映了20世紀下半葉人文社會科學體系的發展和變動.作為一個開放的龐大的體系,在一個人文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交叉互補的歷史時期,人文社會科學的結構形態還會有更大的發展和變動,對於人文社會科學結構體系進行描述的觀點和方式也還會有發展和變動.我們應當用科學的態度、發展的觀點,對待諸如此類的問題.主講人: 總體特徵之三是,人的解放和發展受到廣泛關注.20世紀人文社會科學的各門學科,先後認同「人」這個聚焦點,越來越自覺地從不同的背景和角度,把關於人的解放和發展的認識步步推進.我們從教材中可以看到,各主幹學科在推進關於人的解放和發展的認識方面作出了特殊貢獻;對人的認識的深化,又從根本上帶動了許多學科的建設.而且,人文社會科學對於人的解放和發展的關注,導致哲學層面上的「人學」的興盛.在某種意義上,這門學科是對其它學科研究成果的綜合,它的綜合研究成果又推動著各人文社會學科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馬克思主義的人學,將進一步以其創始人確立的科學理論和方法為指南,綜合當代人學的最新成果,深化人類的自我認識,促進人的真正解放和全面發展.主持人: 理解第三個總體特徵,要著眼於人文社會科學的歷史使命,也就是強調人的自我認識.各種人文社會學科研究的最後目標都是人,只是它們研究人的領域、角度和層次不同.然而,並不是每門學科一開始就都有這樣的自覺性,研究者對人的認識更是千差萬別.20世紀人文社會科學發展的一個帶有根本性特點是,人,人的解放和發展,越來越成為各門人文社會學科自覺探討的焦點.不是說20世紀下半葉人文社會科學逐步走向「整體聯動」嗎?「聯動」的軸心是人,是人學.隨著時間的推移,人文社會科學對人的認識步步推進,管理學的發展就是一個好例.正像教材第四章所概括的那樣,哲學、心理學、人類學、社會學、教育學和未來學等等學科,在這方面都作出了特殊貢獻.六、當代人文社會科學的發展趨勢 主講人: 接下去,我們再討論一下當代人文社會科學發展的幾個大的趨勢.第一,當代人文社科學發展的總體文化背景,出現了東西方文化在碰撞中互補的趨勢.討論東西方文化的關系問題,既是促進當代人文社會科學發展的需要,又是人文社會科學內容的一個組成部分.從以往的情況看,談東西方文化的關系容易走兩個極端,或者過於強調兩者的對立和排斥,或者過於強調兩者的會通和相融,而今東西方文化互補作為當代人文社會科學的發展趨勢,日益明顯.可以預見,在互補過程中,東方文化的地位將逐步提高,它對西方文化影響力將明顯增強.西方文化對東方的影響,將在更廣闊的范圍內和更大的程度上得到體現;隨著西方文化對東方文化影響力的增大,東西方文化之間的沖突程度將會加劇.未來東西方文化的互補將既是兩者之間的全面互補,又是全世界范圍內的整體互補.主持人: 第二,當代人文社會科學發展的主導性價值取向,出現了科學主義與人文主義交融的趨勢.科學主義實際上也就是唯科學主義,科學崇拜.人文主義是這樣一種思想態度,它認為人和人的價值具有首要的意義,推到極端,會走上反科學、反理性的道路.人們所持有的科學主義或者人文主義態度,以及科學主義與人文主義的沖突或者交融的情況,深刻地影響人文社會科學發展進程.當前,人文主義和科學主義開始出現融合的趨勢.主要表現在:自然科學領域有學者倡導在科學研究中注入一種人文精神.而不少人文主義者也採取了新的姿態,傳統的人文主義開始重新接納科學,同時努力將人道主義精神滲透到自然科學研究領域.主講人: 第三,在主要思維方式方面,當代人文社會科學的發展出現了分析綜合走向系統化的趨勢.分析、綜合是人類最基本的思維方法,兩者相互對立又相互聯系,相互依存又相互轉化.當今時代科學研究的思維方法,要求把客觀世界的聯系轉化為多層次、多方位、多因素、多變數的動態聯系整體,揭示出聯系在事實、存在、運動和發展中的作用:這就是分析綜合的系統化.正是這種系統分析和系統綜合相統一的思維方式,在深層次上推進著科學的綜合化進程.也正是在這種思維方式的作用之下,出現了「大科學」、「學科大系統」等概念——教材對這些概念都給出了明確的界定,同學們應當有所了解.主持人: 當代人文社會科學發展還有兩大趨勢,從社會實踐功能看,出現了注重應用研究的趨勢;從具體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看,出現了高技術化的趨勢.主講人: 總起來說,五大發展趨勢既是對20世紀人文社會科學發展經驗的總結,更是立足於20世紀末葉對未來人文社會科學發展走向的預測.

③ 人文學科和社會科學的研究方法有什麼不一樣

人文科學是指以人的社會存在為研究對象,以揭示人類社會 的本質和發展規律為目的的科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不僅僅是一種真理性探索,而且還代表了一定的價值觀和社會集團的利益。人文社會科學對社會實踐的依賴,具體體現為社會實踐對人文社會科學的促進和制約兩個方面。
社會科學是關於社會事物的本質及其規律的系統性科學,是科學地研究人類社會現象的模型科學。通常指研究社會現象及其規律的科學,它是一個以社會客體為對象,包括法學、經濟學、政治學、社會學、歷史學等學科的龐大知識體系。
區別之一是研究對象。人文科學,顧名思義是對「人」的研究。是對人類的文化遺產進行學習和研究,探求人的生存價值和生存意義。探究的主體是人和人的精神、文化、心理等。是對人和客觀事實的辯證關系進行學習研究。社會科學的研究對象是人類社會。(人類社會和「人」的差別是很大的哦。不能理解想想我們個人和我們國家政黨之類的區別)是對人類社會的發展歷程,發展方向,組織形式等進行分析研究。像政治學、法學、經濟學都是社會科學。
區別之二是研究方法。對於人文科學,主要是意義的解釋和精神心靈的感悟,而社會科學與客觀事實的聯系就較大了。

④ 人文社會科學究竟要不要效仿自然科學的研究方法

人文社會科學究要借鑒自然科學的研究方法,但要使用自身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 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的相同點
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之間研究方法的相同之處包含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是討論由人類思維中某些共同規律所決定的兩大領域學者所共同使用的方法,包括邏輯方法和非邏輯方法兩大類;二是討論同人文社會科學家在研究方法上向自然科學靠攏這一傾向相伴隨的研究方法,包括數學方法和實驗方法。
第一,自然科學工作者和人文社會科學工作者所共用的邏輯方法。
第二,自然科學家和人文社會科學家所共用的非邏輯方法。長
第三,同人文社會科學在研究方法上向自然科學靠攏趨向相聯系的數學方法。何
第四,表現為人文社會科學向自然科學靠攏傾向的實驗方法。實驗
二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的不同點
由於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各自面對著不同的研究對象,這就造成了這兩大不同門類的科學各自的研究方法有很大的差異。這些差異主要表現在如下三個方面:
第一,自然科學與人文社會科學在反映研究對象的客觀性上存在著差別。
第二,自然科學與人文社會科學在是否擁有共同的範式這一點上存在著差別.
第三,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在各自研究結論的可檢驗性上存在著差異

⑤ 從總體上看,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方法有哪些主要特點

總體特點有三:
一是以獲得科學的人文社會認識成果為目的;
二是綜合了傳統科學方法的精華,又有所超越;
三是對科學思維方法辯證綜合的掌握。

⑥ 人文地理的研究方法

在很長一段時期內,歐洲許多的大學地理課是由歷史學者講授的,他們十分強調地理學研究,特別是人文地理學的研究與歷史學關系密切,而且歷史地理學的研究也長期囿於歷史人文地理的內容,因此歷史地理學曾是人文地理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英國的學者達比等自20世紀30年代以後,開始研究歷史自然地理,使歷史地理學不僅研究歷史時期人文地理現象的變化,也研究歷史時期自然地理現象的變遷,從而成為地理學的一門獨立分支。
20世紀60年代以來,由於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人文地理學在理論、方法以及研究內容等方面發生了巨大變化。
在人地關系理論方面,已由過去的環境決定論、可能論以及適應論轉變為和諧論。在生態學和環境科學發展的影響下,分析並和諧人與環境的關系已成為人文地理學的新課題。 在觀察和分析方法方面,數學方法的出現極大的促進了人文地理學的發展。1965年,美國華盛頓大學地理系教授加里森開設研究班,用數學統計方法培養了一批地理學者。其中的英國學者喬利和哈格特在1960年以後把數量方法引進劍橋大學和布里斯託大學地理系,使得這種革新很快在各國地理學者中傳播開來,對地理現象分布差異的表述開始從定性向定量階段發展。
電子計算機的應用
使地理學者能夠處理多種變數的復雜計算,對一些空間規律的研究採用新的統計方法和技術手段,進行精確的度量,並用數字形式表達人地關系,說明區域差異及其變化。
自20世紀50年代系統論創立以後,美國地理學家阿克曼於1966年提出:地理學者應當探索許多各自不同,但又相互依賴的變數的一種系統的概念,從時空角度處理人與環境的系統。60年代開始,不少學者已在研究生態系統、政治系統、經濟系統、社會系統以及地域系統方面作出貢獻。定量計算和系統論思想的引進,使地理學開始採用模型來表述所研究的地理現象。
60年代行為科學興起後,出現了行為地理的研究。70年代,行為研究在地理學中十分盛行,通過研究不同人類社會集團、階層、階級對不同環境的反應和行為決策這一過程,使地理學為解決實際問題的決策可發揮更大的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旅遊業蓬勃發展,旅遊收入對於國民經濟收入的重要性日益提高,使得旅遊地理學發展很快,成為人文地理學的一個新分支。人類以各種不同的社會集團的形式存在,各集團的不同文化既是社會環境的組成部分,又是人們行為制約的因素。因此,自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研究空間中的社會現象和文化差異的社會文化地理學重要性日益提高。同時,許多國家重建城市的需要,新的城市迅速增加、城市規模日益擴大的趨勢,促使城市化進程加快,使城市地理學在人文地理學中逐漸居於重要的地位。
傳統的人文地理學以小區域研究、經濟區劃和文化景觀類型為其主要論題,現在則轉向分析解決現實社會問題為主,涉及國土整治、環境保護、貧窮和飢餓、種族歧視、資源合理利用以及改善人民生活等問題。20世紀中期以來,人文地理學開始面向社會問題,從而在研究中打破各分支學科人為界線,出現新的綜合。

⑦ 社會科學的研究方法具體有哪些

社會科學研究的三大方法:

1、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系統研究方法;

2、個體論與整體論相結合的綜合研究方法;

3、實證性與評價性相結合的集成研究方法。

三大方法是對社會科學中三個基本關系(定性與定量、個體與整體、事實與價值)的辯證解決,是既體現馬克思主義辯證思想精神,又與社會現象的復雜性相結合的,因而,它們可以構成適應現代社會整體化趨勢的方法論基礎。

(7)人文科學的研究方法擴展閱讀:

社會科學研究的特點

1、復雜性

社會科學所研究的社會事物(或社會歷史現象)一般都是非常復雜的,它們受眾多自然和社會變數的制約,而這些變數之間往往又是彼此相關的、非線性的關系。

社會科學所研究的對象一般都具有自我組織、自我創造、自我發展的能力;社會事物的產生往往由偶然的事件或個別人物作為導火索,具有較強的隨機性和模糊性;社會科學往往又較多地涉及「應該」「願望」等問題,而這些問題的判斷較強地依賴於觀察者的思想動機,受到眾多內外變數的制約,表現出較強的隨機性和模糊性。

人們很難從這些隨機因素背後找出必然性因素,很難從思想動機中發現其客現動因,這就給社會科學進行精確、客觀的分析帶來了巨大的困難,因而只能大量地採用定性分析的手段。

2、依賴性

一般社會事物都是建立在眾多自然事物的基礎之上,或者與眾多自然事物相聯系,因此任何一門社會科學往往涉及眾多自然科學領域,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自然科學的全面發展狀態。自然科學如果沒有得到充分發展,社會科學就難以在精確性和客觀性上取得重大突破。

3、難驗證性

社會事物一般有較長的運行周期,且在時間上具有不可逆性,有些社會事物的運行容易產生巨大的利益沖突,並會引起一些不可預測的災難,因而難以進行重復性實驗,許多社會科學的假設、預言難以在短期內和較小范圍內得以驗證。

4、主觀性

對社會事物的認識和評價要受到眾多主觀因素(特別是感情因素)的制約,而這主要取決於觀察者與觀察對象之間利益關系(特別是經濟利益關系),各種社會科學因而很容易帶有強烈的民族性和階級性。

這種由利益關系所引起的「先入為主」的主觀因素(特別是民族感情和階級感情),誘導人們形成非中性的、非客觀的、非理性的觀察態度,這就容易形成代表不同民族利益和階級利益的「社會科學」,而且互不妥協,各自為政,從而嚴重阻礙著社會科學的健康發展。

閱讀全文

與人文科學的研究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女人失眠有什麼方法可以調理 瀏覽:809
如何施食十個簡易方法 瀏覽:998
郭富城練腹肌鍛煉方法 瀏覽:999
蘭蔻小黑瓶大眼精華使用方法 瀏覽:214
老街這一課短文的命題方法是什麼 瀏覽:658
手指發黑怎麼治療方法 瀏覽:752
小羔羊口瘡快速治療方法 瀏覽:525
手機做飯的成功方法 瀏覽:557
如何三十秒就可以瘦腿的方法 瀏覽:692
分析政治事件的方法 瀏覽:404
威朗汽車電動座椅安裝方法 瀏覽:260
小米接聽手勢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59
竹炭一梳黑使用方法 瀏覽:746
怎樣和老師溝通交流有哪些方法 瀏覽:933
evoh阻氧管的鑒別方法 瀏覽:797
47乘99簡便運算方法 瀏覽:186
磁鐵的簡便方法怎麼做 瀏覽:893
香料怎麼種植方法 瀏覽:367
銀針擦根的方法視頻 瀏覽:414
世界投資分析方法 瀏覽: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