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人工濕地用什麼做填料最好
本次實驗研究了沸石、石灰石、柱狀碳、陶粒、粉煤灰、鋼渣、白雲石、無煙煤、錳砂、果殼碳等人工濕地填料單種基質,在24小時、48小時和72小時對氨氮的吸附情況。其中,實驗所用廢水中氨氮的濃度為25.4mg/L。
試驗證明,沸石作為單種基質,對氨氮的吸附、吸收率一直處於最好的效果,在最初的24小時吸附效果要好於後來其對氨氮的吸附。其次,在開始的48小時內,柱狀碳對氨氮的吸附效果較好,但是到72小時時,柱狀碳的吸附效果有所下降,這時陶粒的吸附效果僅次於沸石。
▲單種基質對氨氮的吸附效果圖
另外試驗證明,在人工濕地系統中選用沸石填料,可以使污染物質的去除效果明顯提高,同時也可以有效避免堵塞,提高人工濕地系統的運行周期。
Ⅱ 一般的人工濕地流程圖
人工濕地系統一般作為二級生物處理工藝應用,其要求及處理方法的選擇要根據廢水的類型、性質及處理規模來具體確定。當處理生活污水時,一般採用化糞池作為人工濕地的預處理方法;當處理其他工業廢水時,則一般採用沉澱池作為人工濕地的預處理方法。
人工濕地本身的工藝流程有多種形式,其中常用的有四種:
推流式、階梯進水式、迴流式和綜合式。其中階梯進水式可以避免填料床前部的堵塞問題,有利於床後部氯作用的發生。迴流式可以對進水中的BOD和SS進行噌加進水中的溶解氧濃度並減少處理出水中可能出現的臭。出水迴流同樣還可以促進填料床中的硝化和反硝化脫氮綜合式則一方面設置了出水迴流,另一方面還將進水分布51∈的中部,以減輕填料床前端的負荷。
人工濕地的運行方式可根據其處理規模的大小,進行多種方式一般由單一式、並聯式、串聯式和綜合式等。
Ⅲ 人工濕地是怎樣一種方法
利用大面積水域和植被、生物改變環境的一種有效方法
Ⅳ 什麼是人工濕地
關於人工濕地,可以說其在中國是有著很悠久的歷史的。自從人們開始刀耕火煮開始,中國便有了自己的人工濕地。那些水稻田、人工魚塘等都是人工濕地中最有資歷的老人,他們會告訴人們關於濕地的故事。月復一月,年復一年,他們不辭辛勞地進行著環保的大業。直至有一天,人們給了他們一個正式的名份——人工濕地!起源於上世紀五十年代的人工濕地技術,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已經成為一個較為成熟的污水處理技術,在歐美發達國家已有較大規模的應用。近幾年來這項技術在我國也得到了廣泛應用,並產生了良好的環境治理效應。
人工濕地究竟有何神奇之處,能在水質凈化、水體修復上大展身手呢?人工濕地是一種由人工建造和監督控制的,與沼澤地類似的地面。在環境領域,人工濕地處理污水的研究與運用越來越廣泛,在污水沿一定方向流動的過程中,主要利用濕地自然生態系統中的物理、化學、生物三重協同作用,通過過濾、吸附、共沉、離子交換、植物吸收和微生物分解,來實現對污水的高效凈化。下面請看:報道《人工濕地:撫仙湖畔的靚麗景觀》。
1、人工濕地:用大自然的方法治污「撫仙湖飛來了一大群海鷗!」撫仙湖北岸窯泥溝一帶的老百姓爭著議論來自西伯利亞的紅嘴鷗。什麼力量吸引數百隻的鷗群飛臨撫仙湖北岸?環保界人士一語道破天機:撫仙湖天藍水碧,人工濕地讓海鷗找到了新家。
2002年6月,經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和玉溪市環科所的精心設計,雲南省第一塊大規模人工濕地在撫仙湖北岸的窯泥溝建成,散發著惡臭的入湖污水流過人工濕地後,竟變成了清澈的涓涓細流。2003年10月,第二塊人工濕地在北岸的馬料河建成並投入使用。環保部門的監測結果顯示,窯泥溝人工濕地出水水質達到地表水III類標准,馬料河人工濕地出水水質達到地表水II類標准。來到澄縣城郊的馬料河入湖口,記者看到了神奇的人工濕地。在濕地入口處,工人們把水中的垃圾及漂浮物打撈起來,烏黑的污水經攔渣閘後,
緩緩流入濕地。這塊佔地近30畝的人工濕地建成數個「田」字的形狀,有水泥埂子相隔,分區域栽種著香蒲、蘆葦、水芹菜、睡蓮、美人蕉、馬來原子菜等10多種水生植物。污水進入人工濕地後,流入的第一個池是生物氧化沉澱池,污水在池中得到氧化,污水中的磷、氮等養分經這些植物層層過濾、充分吸收後,所含養分已大大降低;再流入用沙石鋪就、生長著植物的池子,污水在地下潛流時再次沉澱和過濾;最後一道工序在地表淺流生物凈化池完成,池中的水藻和水草再次吸收水中的營養成分,此時的污水已經變得清澈見底了。在離湖不遠的出水口,原本混濁的散發著惡臭的污水已變成清泉,流淌進美麗的撫仙湖。人工濕地治理污水的能力之強,讓人驚嘆。窯泥溝是撫仙湖北岸污染較重的入湖河道之一,佔地26畝的窯泥溝人工濕地建成後,日處理污水達1萬噸。監測表明:污水經人工濕地處理後,總氮量、總磷量去除率分別為50%和40%,懸浮物去除率達80%以上,化學需氧量和生化需氧量去除率分別為60%和50%,水質提高1~2級。據介紹,馬料河人工濕地的治污效果比窯泥溝人工濕地還好,出水水質達到地表水II類標准。
2、生態效益:扼住面源污染的咽喉
農業面源污染是撫仙湖水體的最大殺手,生活污水和農田徑流等面源污染是導致水質下降的主要原因。據統計,2002年撫仙湖徑流區化肥施用量為49681噸,其中約20%的氮肥、15%的磷肥隨水流失;而農葯的施用量近30噸,約30%流失,這些直接導致總磷和總氮升高。環保部門監測結果顯示:撫仙湖徑流區每年入湖氮肥2487噸,磷肥1000噸,給湖區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威脅。而農作物廢棄物和生活垃圾隨河道流入湖中,也造成了污染。目前,每年流入湖中的垃圾量達33600噸。撫仙湖徑流區農村每年生活污水排放量為406萬噸,人畜糞便排放量60萬噸,這些污染物通過地表徑流和地層滲漏,有相當多的一部分進入撫仙湖。馬料河是澄江縣城郊污染較重的河道之一,河道兩旁是大面積的農田,化肥、農葯及農作物廢棄物隨著河水流入撫仙湖,縣城的部分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也隨之入湖,尤其是雨水季節,馬料河入湖口一片狼藉。在污水和垃圾的肆虐下,附近的湖水呈現富營養化,昔日游泳的好地方成了臟水池。而今,馬料河人工濕地投入使用,垃圾在人工濕地的入口處被工人打撈,污水全部流入濕地,污水被「洗」干凈後才流入湖中。今後幾年,撫仙湖邊將建成大規模的人工濕地。撫仙湖北岸將建成9公里的截污大溝、100公頃人工濕地、700公頃景觀濕地。澄江縣環保局局長許紹武說,到2010年,僅澄江就要建28個入湖河道末端治污工程,而主要內容就是建設人工濕地。撫仙湖人工濕地大規模建成後,人工濕地將管住向撫仙湖裡吐污的主要入湖河道,扼住面源污染的咽喉。
3、經濟效益:低廉的污水處理成本
采訪中,澄江縣環保局副局長馬德芬算了這樣一筆賬:澄江縣污水處理廠日處理污水4000噸,而處理1噸污水要花0.98元,每日投入近4000元;而馬料河人工濕地日處理污水能力達14500噸,處理1噸污水僅需0.03~0.05元,每日投入僅幾百元,也就是說,人工濕地的污水處理費用僅為污水處理廠的1/20。
4、社會效益:觀光旅遊之餘得到啟示在馬料河人工濕地,幾十畝的人工濕地如同一幅環保圖畫,人工濕地將「污水變清流」讓人驚嘆不已。走於濕地間的埂子上,猶如在湖濱公園散步,濕地里知名的不知名的植物在吸污納垢之餘向人們展示著旺盛的生命力,周圍流水潺潺,若有興致的話,你可以登上小船,隨工人一起採摘、管理這些可愛的生靈,感受一回「普者黑之旅」。
一時間,人工濕地在治理污染的同時,竟也成了撫仙湖邊的一道靚麗景觀。近年來,很多大自然恩惠人類的濕地成了旅遊熱點。在雲南的騰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北海濕地已經成為旅遊的一大亮點,吸引著越來越多的遊客前去觀光旅遊。而人工濕地在一些地方也成了旅遊點和環保教育基地。
由此可見,人工濕地建好了,那就是一處美麗的風景。它不僅可以花很少的錢治理好污水,而且與此同時,它還可以建成一道風景區。我們一直提倡的綠色環保,大概也是如此吧。
Ⅳ 人工濕地布水周期
人工濕地布水周期4到6小時。
人工濕地單元;所述垂直流人工濕地單元包括進水渠、進水配水管道、濕地床體、出水底渠、出水管道和排水渠;一種人工濕地系統的污水處理方法,包括將污水收集於進水渠中,經所述進水配水管道進入所述濕地床體,所述排水渠收集經所述濕地床體凈化後的尾水,經所述出水管道排出;其中。
多個所述垂直流人工濕地單元採用交替間歇進水的方式,每個所述垂直流人工濕地單元的周期運行時間為46h,進水與落乾的時長比值小於1:2。本發明通過採用多個垂直流人工濕地單元,比單一人工濕地單元凈化效果更好,能夠更有效的去除污水中氮、磷等污染物,且使木本植物能長期存活。
基本信息
人工濕地是以人工建造和監督控制的、與沼澤地相類似的地面,通過自然生態系統中的物理、化學和生物三者協同作用以達到對污水的凈化人工濕地作為一種經濟高效的污水生態處理技術,人工濕地處理法是一項既高效經濟,又具有綜合效益的處理方法。
是一種結合我國目前污水處理狀況聯合處理達到國家污水排放綜合指標的治理辦法,它投資少,建設周期短,處理效率高,可使處理後的污水資源化。自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興盛起來,廣泛應用於大中小城鎮和鄉村地區的生活污水處理,也有應用於工業和農業。
Ⅵ 濕地的類型多種多樣,通常分為自然濕地和人工濕地用了什麼說明方法
人工濕地最大的缺點就是需要人為不停得調節濕地成分,不然容易遭到蟲害,有的甚至會照成反污染,天然的就不會。不具備的就是天然的調節能力。
Ⅶ 人工濕地的用途
人工濕地是一個綜合的生態系統,它應用生態系統中物種共生、物質循環再生原理,結構與功能協調原則,在促進廢水中污染物質良性循環的前提下,充分發揮資源的生產潛力,防止環境的再污染,獲得污水處理與資源化的最佳效益。
人工濕地的植物還能夠為水體輸送氧氣,增加水體的活性。濕地植物在控制水質污染,降解有害物質上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濕地系統中的微生物是降解水體中污染物的主力軍。好氧微生物通過呼吸作用,將廢水中的大部分有機物分解成為二氧化碳和水,厭氧細菌將有機物質分解成二氧化碳和甲烷,硝化細菌將銨鹽硝化,反硝化細菌將硝態氮還原成氮氣,等等。通過這一系列的作用,污水中的主要有機污染物都能得到降解同化,成為微生物細胞的一部分,其餘的變成對環境無害的無機物質回歸到自然界中。
濕地生態系統中還存在某些原生動物及後生動物,甚至一些濕地昆蟲和鳥類也能參與吞食濕地系統中沉積的有機顆粒,然後進行同化作用,將有機顆粒作為營養物質吸收,從而在某種程度上去除污水中的顆粒物。 人工濕地artifical wetland ,constructed wetland
用人工築成水池或溝槽,底面鋪設防滲漏隔水層,填充一定深度的土壤或填料層,種植蘆葦一類的維管束植物或根系發達的水生植物,污水由濕地的一端通過布水管渠進入,以推流方式與布滿生物膜的介質表面和溶解氧進行充分的植物根區接觸而獲得凈化。人工濕地分為表面徑流人工濕地和人工潛流濕地。
人工濕地與傳統污水處理廠相比具有投資少、運行成本低等明顯優勢,在農村地區,由於人口密度相對較小,人工濕地同傳統污水處理廠相比,一般投資可節省1/3—1/2。在處理過程中,人工濕地基本上採用重力自流的方式,處理過程中基本無能耗,運行費用低,污水處理廠處理每噸廢水的價格在1元左右,而人工濕地平均不到2毛。
因此,在人口密度較低的農村地區,建設人工濕地比傳統污水處理廠更加經濟。
人工濕地在農村地區的使用效果也優於傳統污水處理廠,首先人工濕地使用純生物技術進行水質凈化,而污水處理廠則使用化學方法,因此污水處理廠在處理過程中會產生大量富含有害化學成分的淤泥、廢渣影響環境,而人工濕地則不存在二次污染。其次人工濕地以水生植物水生花卉為主要處理植物,在處理污水的同時還具有良好的景觀效果,有利於改造農村環境。另外,人工濕地還擁有可持續的經濟效益,在人工濕地上可選種一些具備凈化效果和一定經濟價值較高的水生植物,在污水處理的同時產生經濟效益。
人工濕地的運行管理也比污水處理廠簡單、便捷,因為人工濕地完全採取生物方法自行運轉因此基本不需專人負責,只需定期清理格柵池、隔油池、每年收割一次水生植物即可。人工濕地中起主要處理作用的還是微生物,不是土壤的過濾作用,所以濕地設計中應包括防止濕地填料堵塞問題、植物死亡問題和過冬問題。人工濕地服務年限一般按照10-15年計算,也就是說設計比較完善的濕地系統15年以後才需要清理填料床,達到服務年限的人工濕地系統在清理填料床後,即可重新投入使用。另外,人工濕地的建設周期短,建設一座傳統污水處理廠和完成相關管道的鋪設往往需要一年以上,而人工濕地的平均建設周期在3個月以內,因此建設人工濕地見效更快。
結論:在人口密度較低、污染排放較少的農村地區,「人工濕地」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有很多優點,該處理設施充分利用農戶住房周邊的地形特點,因地制宜、實施簡單,可造在住宅旁的空地上,也可利用水塘以及公園的景觀池改造;規模可大可小,可以二三十戶家庭共用一塊,也可以一戶人家造一塊;投資少,維護方便,且佔地面積小,配合種植水生植物,還可達到美化景觀的效果。 SS的去除主要靠物理沉澱、過濾作用,BOD的去除主要靠微生物吸附和代謝作用,代謝產物均為無害的穩定物質,因此可以使處理後水中殘余的BOD濃度很低。污水中COD去除的原理與BOD基本相同。
N、P去除人工濕地主要利用生物脫氮及植物吸收方法。
作用機理:對污染物的去除與影響物理沉澱可沉澱固體在濕地中重力沉降去除、過濾,通過顆粒間相互引力作用及植物根系的阻截作用使可沉降及可絮凝固體被阻截而去除;化學微生物代謝:利用懸浮的底泥和寄生於植物上的細菌的代謝作用將懸浮物、膠體、可溶性固體分解成無機物;通過生物硝化-反硝化作用去除氮;部分微量元素被微生物、植物利用氧化並經阻截或結合而被去除。自然死亡:細菌和病毒處於不適宜環境中會引起自然衰敗及死亡,植物植物代謝利用植物對有機物的吸收而去除,植物根系分泌物對大腸桿菌和病原體有滅活作用植物吸收相當數量的氮和磷能被植物吸收而去除,多年生沼澤生植物,每年收割一次,可將氮、磷吸收、合成後分移出人工濕地系統。
污水進入濕地系統,污水中的固體顆粒與基質顆粒之間會發生作用,水流中的固體顆粒直接碰到基質顆粒表面被攔截。水中顆粒遷移到基質顆粒表面時,在范德華力和靜電力作用下以及某些化學鍵和某些特殊的化學吸附力作用下,被粘附與基質顆粒上,也可能因為存在絮凝顆粒的架橋作用而被吸附。
此外,由於濕地床體長時間處於浸水狀態,床體很多區域內基質形成土壤膠體,土壤膠體本身具有極大的吸附性能,也能夠截留和吸附進水中的懸浮顆粒。
物理過濾和吸附作用是濕地系統對污水中的污染物進行攔截從而達到凈化污水的目的的重要途徑之一。
植物是人工濕地的重要組成部分。人工濕地根據主要植物優勢種的不同,被分為浮水植物人工濕地,浮葉植物人工濕地,挺水植物人工濕地,沉水植物人工濕地等不同類型。濕地中的植物對於濕地凈化污水的作用能起到極重要的影響。
首先,濕地植物和所有進行光合自養的有機體一樣,具有分解和轉化有機物和其他物質的能力。植物通過吸收同化作用,能直接從污水中吸收可利用的營養物質,如水體中的氮和磷等。水中的銨鹽、硝酸鹽以及磷酸鹽都能通過這種作用被植物體吸收,最後通過被收割而離開水體。
其次,植物的根系能吸附和富集重金屬和有毒有害物質。植物的根莖葉都有吸收富集重金屬的作用,其中根部的吸收能力最強。在不同的植物種類中,沉水植物的吸附能力較強。根系密集發達交織在一起的植物亦能對固體顆粒起到攔截吸附作用。
再次,植物為微生物的吸附生長提供了更大的表面積。植物的根系是微生物重要的棲息、附著和繁殖的場所。相關文獻表明,植物根際的微生物數量比非根際微生物數量多得多,而微生物能起到重要的降解水中污染物的作用。
Ⅷ 人工濕地污水處理用什麼方法
濕地污水處理,找深圳長隆,可出完整方案,污水處理葯劑可寄樣品
Ⅸ 一般的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方法有哪些
1、活性污泥技術
向廢水中通入空氣,使好氧性微生物繁殖培養形成具很強吸附能力的活性污泥,廢水中的可溶性有機污染物被活性污泥所吸附,並被微生物群體所分解,使廢水得到凈化。
(9)人工濕地用什麼方法擴展閱讀:
農村污水處理方法的選擇應該本著因地制宜的原則,不僅要衡量效果呈現度和技術層面的成熟與否,當地的特點、財政能力等也是考慮因素。結合農村污水的實際情況,科學制定政策、方針,實現統籌規劃管理。
可借鑒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廠的模式實施建設和運營,最終滿足標准化、精細化、專業化的要求,把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作為與國民經濟和民生有關的長期工作進行,從而徹底改變「臟、亂、差」和污水亂排狀況,為農村水源和糧食安全提供保障,為村民創建一個清潔、干凈、方便的生活環境,保護生態環境,使其成為環境優美、健康宜居的家園。
Ⅹ 潛流式人工濕地如何清洗
人工濕地只需定期清理格柵池、隔油池即可。清理方法如下:
(一)地面作業
1、用鐵鉤打開污油、水池的蓋板後,所有作業人員不可在現場抽煙及使用明火,防止沼氣引起爆炸、及燃燒而發生意外,等待10-15分鍾用消防水槍對化油池進行第一級稀釋,再用長竹桿(5m)攪散化油池內雜物結塊層,方便吸取。 然後用吸管進行試吸可以吸取循環進行,反之則進行化油劑對要清理的污油進行稀再用長竹桿(5m)攪散化糞池內雜物結塊層,方便吸取。
2、.化油池井蓋打開後工作員不能離開現場,清潔完畢後,應立即蓋好井蓋,以防行人掉入井內發生意外。
3、污水池用現場的消防水沖淡後直接抽排向市政排汅管道,(市政管理干涉或是罰款由環保公司承擔一切責任)。
4、把吸污車開到工作現場,套好吸污膠管(5m長,備3條)放入化糞池內。
5、啟動吸污車的開關,吸出污水直至化油池內的化油結塊物吸完為止,注意過程中防止弄臟工作現場和過往行人的衣物。
6、完畢後蓋好化油池井蓋,用清水沖洗干凈工作現場以及所有工具。 。
7、清理後,目視井內無積物浮於上面,出入口暢通,保持污水不得溢出地面。
8、一般情況下不建議下池作業,防止人員中毒或陷入水中,造成隱患。
9、如果在清理中不可不下池作業時要慬遵如下原則。
(二)下井作業的安全措施
1、當地面清理用業已經完成後,不得不下井作業時要對井內進行第二次的通風和毒氣的測試。
2、掀開污水管井及隔油池井蓋打開後先通風10~15分鍾,人不站在池邊,禁止在池邊點火、吸煙或接打手機,以防沼氣著火或爆炸傷人。15分鍾後先用便攜儀檢查沼氣檢查池內的瓦斯的濃度,當沼氣濃度超過0.5%時,先用鼓風機對井內進行通用處理,低於0.5時方可進入。
3、未進入時先檢查池深和爬梯是否牢固(如原來的爬梯不牢固要使用新的)。
4、進入檢查井時,上面必須由專人看護,檢查井周圍設置路障,放置此處施工不得靠近警示牌。
5、防止人員中毒或陷入水中。如果不得不下池,必須戴上防毒面具。穿好防化服並做好相關防護措施 必須系安全帶、帶安全帽、穿安全鞋。
6、安全帶必須有一條安全繩的末端固定在建築物或傍邊的大樹鐵管上和井口放置粗木棒或鋼管相連是否牢固。
7、檢查井或排水溝向外排污時用污水泵抽排,電源由機電專業的人員接供,防止人員觸電。
8、疏通管道時人員站立位置需高於管道口0.5m。
9、井口看護人員嚴禁離開入井人發現井下有可疑情況不適合作業時,要立刻告知井口的看護人員和地面所有人員以最快的速度把井下人員拉上地面,立即撤人。
10、井口看護人員要緊緊注意井下作業的情況,覺察異常立刻果斷採取措施把井下作業人員拉上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