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傳統教學方法和現代教學方法
傳統教學方法與現代教學手段的關系
傳統教學方法與現代教學手段在教學活動中的作用各有側重,但又是相輔相成的,前者如生動的語言信息,美觀大方的板書設計,意味深長的體態語等等,仍具有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慾和情感共鳴的積極作用,因此,必須繼承和發揚傳統教學方法,重視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的運用,把二者有機結合起來,最大限度地優化課堂教學的整體結構,為學生創設最佳的學習情境,以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在知識經濟時代的今天,多媒體教學越來越成為課堂教學的重要手段,在培養學生素質中起著非常突出的作用,它信息量大,表現手段形象、直觀、生動,有強烈的感染力,概括性強,能調動學生的多種感覺器官,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積極謀求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的優化組合,為學生的認知活動提供積極思維、討論、探索及動手操作的機會,為學生主動學習創造最優的外部條件,使其在人機交互作用下,在融聲、圖、文於一體的認知環境中,更有效地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和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現代高科技的迅速發展,為我們提供了豐富多彩的現代化教學用具,更給我們的課堂教學從傳統的一支粉筆、一本教科書、一個黑板的原始化、單一化的教學方式向現代化、多樣化的轉變提供了現實的可能,因此,綜合利用錄像、錄音、多媒體等現代化教學儀器,不僅使課堂組織形式新穎、逼真,教學環境信息化,教學活動生活化,而且更能使學生在豐富的教學活動中獲得現實的幸福,學會認知,學會生存。
Ⅱ 簡約性整體性操作性固定性不屬於教學模式的特點是什麼
簡約性不屬於教學模式的特點
教學模式的特點:指向性,操作性,完整性,穩定性,靈活性
指向性:由於任何一種教學模式都圍繞著一定的教學目標設計的,而且每種教學模式的有效運用也是需要一定的條件。評價最好教學模式的標準是在一定的情況下達到特定目標的最有效的教學模式。操作性:教學模式是一種具體化、操作化的教學思想或理論,它把某種教學理論或活動方式中最核心的部分。完整性:教學模式是教學現實和教學理論構想的統一,所以它有一套完整的結構和一系列的運行要求,體現著理論上的自圓其說和過程上的有始有終。
Ⅲ 現代教學方法的特徵
一、以發展學生的智能為出發點
二、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充分發揮教師主導作用相結合為基本特徵
三、注重對學生學習方法的研究
四、重視學生的情緒生活
五、對待統教學方法適當保留並加以改造
Ⅳ 現代化教學手段有哪些
教學方法與手段有哪些
教學方法是教師和學生為了實現共同的教學目標,完成共同的教學任務,在教學過程中運用的方式與手段的總稱。
教學手段是只在教學過程中所運用的教具等,包括現代教學手段和傳統教學手段,像幻燈片、收錄機、小黑板、多媒體、實物展示台等。
教學方式是在教學中採用的手段,如網路,觀看視頻課件、通過BBS、聊天室等多種手段,與老師、同學進行交流等。
教學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學理論、學習理論的指導下,在一定環境下展開的教學活動進程的穩定結構形式,是開展教學活動的一套方法論體系,是基於一定教學理論而建立起來的較穩定的教學活動的框架和程序。
教學方法是教師和學生為了實現共同的教學目標,完成共同的教學任務,在教學過程中運用的方式與手段的總稱。對此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理解。
(1)一是指具體的教學方法,從屬於教學方法論,是教學方法論的一個層面。教學方法論由教學方法指導思想、基本方法、具體方法、教學方式四個層面組成。
(2)教學方法包括教師教的方法(教授法)和學生學的方法(學習方法)兩大方面,是教授方法與學習方法的統一。教授法必須依據學習法,否則便會因缺乏針對性和可行性而不能有效地達到預期的目的。但由於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處於主導地位,所以在教法與學法中,教法處於主導地位。
(3)教學方法不同於教學方式,但與教學方式有著密切的聯系。教學方式是構成教學方法的細節,是運用各種教學方法的技術。任何一種教學方法都由一系列的教學方式組成,可以分解為多種教學方式;另一方面,教學方法是一連串有目的的活動,能獨立完成某項教學任務,而教學方式只被運用於教學方法中,並為促成教學方法所要完成的教學任務服務,其本身不能完成一項教學任務。
與教學方法密切相關的概念還有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教學模式是在一定教學思想指導下建立起來的為完成某一教學課題而運用的比較穩定的教學方法的程序及策略體系,它由若干個有固定程序的教學方法組成。每種教學模式都有自己的指導思想,具有獨特的功能。它們對教學方法的運用,對教學實踐的發展有很大影響。現代教學中最有代表性的教學模式是傳授——接受模式和問題——發現模式。
Ⅳ 現代教學方法有哪些特徵
現代教學方法特徵:
一、以發展學生的智能為出發點
二、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充分發揮教師主導作用相結合為基本特徵
三、注重對學生學習方法的研究
四、重視學生的情緒生活
五、對待統教學方法適當保留並加以改造
Ⅵ 下面哪個不是現代遠程教育的特點
跨越教學時空、突破時空限制的特點,可以讓學習者根據自身條件和需要選擇學習內容、方式和進程,有利於解決工學矛盾,特別適合於在職從業人員的業余學習;豐富的教學交互手段和突出的教學交互功能,可以為學生與教師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進行教學互動和協作學習提供網路學習交互環境和平台;多種媒體學習資源和資源共享途徑,能夠通過計算機、衛星、電信網路等多種教學信息傳輸形式,向學習者提供電子化、數字化等多種形式的優質學習資源。
Ⅶ 現代教學與傳統教學有什麼區別
現代教學與傳統教學的教育方式不同、教育內容不同、教學目標不同。
一、教育的方式不同
1、現代教學強調與社會發展實踐相結合,以求發展為社會服務。
2、傳統教學中教師講,學生聽的是教學的主要形式,整個教學過程是圍繞教師展開的,教師多半是在講台上完成教學任務的。這種以教師為中心的授教方式,客觀上限制了學生潛能的充分發揮。
二、教育的內容不同
1、傳統教學只教如何做人,不教如何做事。因為一個人只有把人做好了,才能把事做好。傳統教育教人做人的方法:長幼有序,先後有次,守本分,不越位。也就是符合天道,所謂天道就是自然規律。
2、現代教學從內容上增加了大量科學文化知識、社會歷史知識和新的科研成果。各級各類學校都有包括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在內的完整課程,更有助於學生的發展。
三、教學目標不同
1、傳統的教學方法比較注重認識目標的實現,強調學生通過感覺,知覺,思維,想像,注意和記憶等方式進行學習,具體體現在個別學生身上,往往更注重記憶的方式。
2、在現代教學方法中,認識目標的實現固然仍是非常重要的,但已不是唯一的目標。因為認識目標,情感目標,行為,操作目標都是重要的學習目標,他們之間既是互相獨立的,又保持著重要的關系,是一個有機的集體。
教學的基本組織形式:
課堂教學的主要形式是班級授課制。它是把學生按年齡和文化程度分成固定人數的班級,教師根據課程計劃和規定的時間表進行教學的一種組織形式。
1632年,捷克教育家誇美紐斯出版的《大教學論》最早從理論上對班級授課製作了闡述,為班級授課制奠定了理論基礎。後來,以赫爾巴特為代表的教育家提出教學過程的形式階段論(即明了、聯想/聯合、系統、方法),班級授課得以進步完善而基本定型。
最後,以前蘇聯教育學家凱洛夫為代表,提出課的類型和結構的概念,使班級授課制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在我國,最早採用班級授課制的是清政府於1862年設於北京的京師同文館。班級授課制是與現代化大生產相適應的集體教學形式。
Ⅷ 下面哪個不是現代遠程教育的特點
現代遠程教育特點:
開放性、延伸性、靈活性、手段中介性、管理性。
沒看到你的問題,希望有幫助。
Ⅸ 現代教育的特點是什麼
特點:擁有前所未有的新手段。日益顯示出整體性、開放性。教育功能擴展和增強.教育的社會地位逐步發生根本變化。不斷變革——現代教育的本性和存在形式。
拓展資料:
現代教育是伴隨著現代社會的形成而出現的人類歷史上一種嶄新的教育形式,也是人類社會和教育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它是迄今為止教肓發展的最高階段 ,也是人類教育發展的一個十分重要的階段 。
中國的現代教育起始於十九世紀下半葉。從十九世紀六十年代開始,一批具有早期維新思想的知識分子便在粵著書立說,主張效法西方的先進技術和制度,提倡通過改良和變法,實現國家富強,並促成了學習西方知識的風氣。
現代教育的產生和發展是受教育系統內外多種復雜因素制約的,但歸根結底
多年後的今天,我們仍能感受到當年何子淵等人的現代「教育革新」給近代中國歷史進程帶來的震撼。
何子淵的「教育革新」——指「創導新學,摒棄科舉,文理並舉,重教圖強。」
特性
教育的社會性是教育的根本屬性。教育是為人類所特有的現象,它是通過人類社會特有的產物——語言和文字來進行的,是人類社會特有的。教育自從生產勞動中分離出來後,擔負起獨立的社會職能,成為專門傳遞社會生活經驗和培養人的活動,最終目的使人社會化。
相對於古代教育而言的現代教育,從生產力與教育發展的歷史來看,是現代生產的產物,是指18世紀從英國開始產業革命、機器大工業代替了原來工場手工業生產以後的教育。現代教育以現代化的大機器生產作基礎,處於以商品經濟為基礎的現代社會,因而,與古代教育相比更具有新的特點。
現代教育的特徵有公共性、生產性、科學性、國際性、終身性和未來性。
以社會效益為首,追求教育規律與經濟規律、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完美結合。
以現代教育思想和觀念創辦現代化學校,以完全的教育,培養完全適應現代社會發展和競爭的現代人。
以人為本,誠信為基,創設「法紀面前人人平等,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人格面前人人平等」的民主、創新、和諧的氛圍和環境。
想學生成才之所想,急社會需要之所急,培養一流人才,創辦一流名校。
細節體現素養和品位,細節鑄就品牌、決定成敗。
追求卓越,做得最好,以最完善、最科學的管理,打造最完整的品牌,塑造最完美的人。
情商和智商決定人才的素質。在注重智商的同時,千萬不能輕視情商,情商比智商更重要。
嚴師出高徒。嚴是為了養成好的習慣,好的習慣受益終身,是取之不盡的財富。
社會、學校、家庭的形象,就是孩子學習的榜樣。學生的培養需要社會、學校、家庭都創造有利學生成長的環境。
愛心是點燃孩子希望和理想的火把。有愛心和良心,才會對有教育事業的忠誠和事業心,才能把教育事業做好。
團結是力量,幹部是榜樣。建設高素質的教職工隊伍是辦好學校的根。
Ⅹ 現代教學方法有哪些
1、講授法
講授法是教師通過簡明、生動的口頭語言向學生傳授知識、發展學生智力的方法。它是通過敘述、描繪、解釋、推論來傳遞信息、傳授知識、闡明概念、論證定律和公式,引導學生分析和認識問題。
2、討論法
討論法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以全班或小組為單位,圍繞教材的中心問題,各抒己見,通過討論或辯論活動,獲得知識或鞏固知識的一種教學方法。
優點在於,由於全體學生都參加活動,可以培養合作精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獨立性。一般在高年級學生或成人教學中採用。
3、練習法
練習法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鞏固知識、運用知識、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在教學中,練習法被各科教學廣泛採用。
4、讀書指導法
讀書指導法是教師指導學生通過閱讀教科書或參考書,以獲得知識、鞏固知識、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一種方法。
5、任務驅動法
教師給學生布置探究性的學習任務,學生查閱資料,對知識體系進行整理,再選出代表進行講解,最後由教師進行總結。任務驅動教學法可以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也可以以個人為單位組織進行,它要求教師布置任務要具體,其他學生要積極提問,以達到共同學習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