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項目教學方法是什麼

項目教學方法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10-23 01:24:36

什麼是項目教學法。能詳細的給我做一下解釋嗎

跨專業課程又稱為項目教學法,它是通過「項目」的形式進行教學。為了使學生在解決問題中習慣於一個完整的方式,所設置的「項目」包含多門課程的知識。項目教學法就是在老師的指導下,將一個相對獨立的項目交由學生自己處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設計,項目實施及最終評價,都由學生自己負責,學生通過該項目的進行,了解並把握整個過程及每一個環節中的基本要求。

㈡ PBL項目教學法

        聆聽南科大第二實驗學校鍾文妙老師的《基於在線合作的項目式學習》,PBL項目教學法,對這個新名詞感到耳目一新。

      PBL項目教學法,是一套設計學習情境的教學方法;是指問題式學習或者項目式學習的教學方法,最早起源於20世紀50年代的醫學教育,PBL教學法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方法,是基於現實世界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法。是在教師的引導下,「以學生為中心,以問題為基礎」,通過採用小組討論的形式,學生圍繞問題獨立收集資料,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的教學模式。與傳統的以學科為基礎的教學法有很大不同,PBL 強調以學生的主動學習為主,而不是傳統教學中的以教師講授為主。

項目化教學法六個步驟

項目教學法包括:

①、情景導入,明確任務;

②、收集資料,制定方案;

③、自主協作,具體實施;

④、點撥引導,過程檢查;

⑤、展示成果,修正完善;

⑥、評估檢測,拓展升華。

      其中對於鍾老師說的支架式教學印象最深刻,是的,當學生對於學習過程中大差一步無法進行下去的時候,我們及時的給他們打個梯子,把復雜的學習任務加以分解,孩子們不但完成了任務,而且印象還特深刻。

        新學期就開始嘗試這種教學方法。以學生的主動學習為主,採用小組討論的形式,學生圍繞問題獨立收集資料,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

㈢ 項目教學法的介紹

項目教學法就是在老師的指導下,將一個相對獨立的項目交由學生自己處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設計、項目實施及最終評價,都由學生自己負責,學生通過該項目的進行,了解並把握整個過程及每一個環節中的基本要求。「項目教學法」最顯著的特點是「以項目為主線、教師為引導、學生為主體」,具體表現在:目標指向的多重性;培訓周期短,見效快;可控性好;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項目教學法是師生共同完成項目,共同取得進步的教學方法。

㈣ 什麼是項目化教學

項目化教學是「行為導向」教學法的一種,一個項目是項計劃好的有固定的開始時間和結束的時間的工作。原則上項目結束後應有一件較完整的作品。
流程:
1.明確項目任務: 教師提出任務 同學討論
2.制定計劃:學生制定 教師審查並給予指導
3.實施計劃:學生分組及明確分工 合作完成
4.檢查評估:學生自我評估 教師評價
5.歸檔或應用:記錄歸檔 應用實踐

㈤ 項目式教學法

      (Project-Based Learning)已經在北歐、北美等許多國家的學校被廣泛採用。僅在去年,美國就有上千所學校開始使用PBL教學取代傳統教學法。那麼PBL的本質是什麼?目前美國的創新型學校中是如何實踐PBL的?學術界和教室應用場景中,對此教學和學習方法又有怎樣的評價?

什麼是PBL?

      研究指出,項目式學習(Project-Based Learning)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設計執行項目的教學和學習方法,從而促進學生的學習效果。在一定的時間內,學生選擇、計劃、提出一個項目構思,通過展示等多種形式解決實際問題。項目式學習和傳統式學習方法相比,能有效提高學生實際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項目式學習的目標,是通過與現實相結合的實踐方式,使學生更有效率地掌握學科知識(subject core knowledge),並在此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社會情感技能(social-emotional skills)。

      在一個PBL當中,有幾個非常關鍵的環節:提出問題(Propose),規劃方案(Plan),解決問題(Execute)和評價和反思(Judge)。老師在每個環節,都要為學生起到引導的作用,根據項目的主題不同、學生的表現不同不斷調整自己的教學計劃和項目的進行計劃。在和其他教學方法的對比中可以看到,教師在整個教學模型中,更像是學生學習的協助者,在較為鬆散的課程計劃中為學生提供大方向的輔導,幫助學生順利完成項目。

      PBL的環節

      同時,項目設計者在為學生制定一個項目計劃的時候,也要考慮以下幾點。

      重點的知識和技能:項目式學習是以服務學生的學習為目標而存在的。因此學生在完成每一個項目的時候,需要自主學習並運用標准化的學科知識,培養自己的批判性思維,鍛煉合作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具有挑戰性的問題:每一個項目都應該引導學生提出有意義、有挑戰性的問題。

      持續設問:應當為學生提供一個提問、尋找資源、應用信息、再進一步提問的學習環境。

      真實性:項目應與現實相結合,引導學生對真實世界的思考和觀察。

      學生自主選擇:學生要在項目的完成過程中有很大的自主選擇權利,包括制定計劃、修改計劃等。

      反思:老師和學生一起對所學的知識點、項目完成的有效程度進行評價和反思,找到可以改進和提高的地方

      修改:學生通過反思中得到的反饋不斷修改項目內容,或完成項目產出的迭代。

      公開展示:學生以各種不同的形式向班級成員演示研究的成果。

㈥ 項目教學法的六個步驟

項目教學法包括:情景導入,明確任務;收集資料,制定方案;自主協作,具體實施;點撥引導,過程檢查;展示成果,修正完善;評估檢測,拓展升華。

收集資料,制定方案。教師在上節課結束時,布置預習任務,要求學生收集與本節課學習和操作相關的必要資料。讓學生利用課前時間,自己解決能夠獨立完成的學習任務,圈點不懂.

㈦ 項目化教學法六個步驟

項目化教學法六個步驟

項目教學法包括:情景導入,明確任務;收集資料,制定方案;自主協作,具體實施;點撥引導,過程檢查;呈現成果,修正完善;評估檢測,拓展升華。

一、情境導入,明確任務對同學而言,激發同學的學習動機與愛好,提高同學的學習樂觀性是至關重要的,這就是要求老師結合學科性質、特點,實行機敏的導課方式,為同學創設學習情景。導入新課的方法很多,像情景劇導入,案例導入、問題導入、故事導入、歌曲導入等,當然也可以開門見山,直奔主題。一堂好課需要老師用教學藝術把同學引入自然奇特的學習環境之中。情景導入也可以在老師的指導下由同學自己來完成。這是一節課必要的鋪墊,是一堂精品課的序曲。導入新課之後,要確立一堂課的學習任務。學習任務由認知、力量和情感三維目標來打算。「力量本位」就是要突出力量目標,把教學活動變成同學樂觀參與的動腦、動口和動手的製造活動;專業技能課就是培育同學的職業力量,文化基礎課和專業理論課要把學習內容分解為具體的問題或任務,在解決問題和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提高同學的綜合力量。老師在掛念同學確立學習任務時,留意的不僅是最終的結果,而且包括完成項目任務的全過程,讓同學的力量在過程中得到熬煉和提高。學習任務時一堂課的中心和方向,要指向明確,且有肯定的可操作性和可檢測性,可由老師制定,也可以由老師和同學共同制定。老師要出示學習任務,經過認定,讓每一個寫生都清楚明白。

二、收集資料,制定方案

老師在上節課結束時,布置預習任務要求同學收集與本節課學習和操作相關的必要資料。讓同學利用課前時間,自己解決力量獨立完成的學習任務,圈點不懂的地方,記錄存在的疑問。可通過檢測的方式,督促同學在課前預習和課前預備,為學習新知、新技尊定基礎。「力量本位項目化」六個環節教學模式,可接受同學分組的形式組織學習活動。學習小組的構成要遵循「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這樣既便於組內幫扶,又適用於組間競爭。圍繞學習任務,制定學習方案。學習方案的制定可由師生共同制定,也可以在老師的指導下由小組制定共性學習方案,方案中要明確小組成員的分工、協作的學習內容和操作任務。

三、自主協作,具體實施

這是一節課最為重要的環節,要具體實施設計方案,完成學習任務。對文化課和專業理論課而言,一般分為兩個步驟:一是自主學習,每個同學要獨立完成自學的任務。老師在導學案上應明確自學的內容、方法、時間、需要解答的問題、自學結果的檢測,同學要獨立完成的任務,達到檢測要求。這個步驟應盡量避開溝通,旨在培育同學自主學習與獨立解決問題的力量,當然同學在自學時有困難的可以向老師和同學尋求掛念,以使全部同學都能完成自學任務。二是協作探究。同學經過組內幫扶解決個別問題,把個人單獨難以完成的或綜合性的問題在組內進行溝通互動,通過協作完成任務,

利用團隊的才智集體攻克學習堡壘。小組溝通使同學由封閉走向開放,在協作探究時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增加了課堂生氣與活動。專業技能課,依據學習方案(任務書),同學能獨立完成的任務,要求自主完成,需要進行合作的任務,由組內成員分工實施,協作完成。四、點撥引導、過程檢查在「自助協作,具體實施」過程中,要進行「點撥引導、過程檢查」。老師的作用是巡查同學自主協作的參與狀況,督促小組長組織完成本組自主協作學習任務,查找同學合作探究難以克服的難點,同學難以達到操作規范時,老師要進行動作師范,並適時點撥引導,糾偏糾錯,防止同學掉隊,掛念同學完成學習任務。在同學具體實施完成任務時,要進行過程檢查和監督。過程檢查可以是個人自查,組內互查、組間互查、老師檢查等多種形式。通過過程檢查,發覺同學在實施過程中的問題,准時訂正,以防在任務完成時消滅無法彌補的錯誤。在過程檢查時,要督促同學完成個人及小組任務,並留意利用小組作用增加同學自我監督、自我激勵意識,防止同學掉隊,不留盲點和死角,提高學問技能的應知應會率。

五、呈現成果,修正完善

為同學搭建一個呈現成果的平台,呈現同學的思想感受、獨特精選文檔設計、學問理解、任務成果、口語表達、共性與特長等。這是最為精彩的環節,同學心智的靈光消滅,思想火花的碰撞,精緻作品的呈現,不時爆發出吵鬧的掌聲,引同學深思和歡樂,讓同學刮目相看,使老師喜出望外的精彩片段層出不窮,呈現出新課堂的生命力所在。

呈現過程,要依據不同的狀況,可支配人人呈現,或推舉小組代表來完成。小組代表呈現組內成果時,組員可以補充完善。通過小組呈現可以反映出小組共性設計的風采和創新成果,也能夠充分反映出同學自主與寫作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和問題。小組呈現後,老師組織組間公開挑戰,互助找茬,進行評價和修正完善。對同學的表現按小組進行積分評比,分階段統計分數,表揚先進,鞭策後進。同學能解決的問題都由同學來解決,老師暫不做任何評判,以免左右同學的思路,禁錮同學的思維。同學修正完善結束之後,老師進行必要的點評。

舉幾個同學呈現的例子,張明麗、張英敏等老師的英語課堂呈現模式是:分組分任務,以抽簽的方法打算呈現組,組長安排任務,誦讀、翻譯、學問點的查找與講解同時進行。李偉老師《西餐的擺台》小組呈現,實行組間溝通評價,找到問題並訂正講解。呈現好的組加分,存在問題的組不得分,找出問題並加以完善的組得分。電工基礎課王軍保老師《具有過載愛護的單向運行把握電路》一課獲2011年學校教學比武一等獎,成果呈現,異彩紛呈,這是某組同學代表的呈現片段:「,,,下面給同學們介紹我組的電路,首先我精選文檔組的電路美觀,無論從上、下、左、右看,橫平豎直,堪稱「巔峰之作」。其次個優點,是有用性,我組的接線與其他組不同,我們接受的是雙色線,更簡潔分清主電路和幫助電路,更簡潔檢查和修理,提高工作效率。再看接線頭,幾乎沒有金屬線暴露出來,這樣可以避開電火花等帶來的不必要的麻煩。第三個優點,我們的接線格外堅固,我們組的同學格外刻苦嚴謹,大家只要努力,信任一切皆有可能,歡迎大家來我組參與、指導、學習,最終,以我組的組訓來結束我的介紹『我們始終被仿照,從未被超越』,感謝!」。這一番幽默風趣的表白,贏得了寬敞評委老師的交口贊揚。

六、評估檢測,拓展升華

在一堂課的最終,要設置檢測環節進行效果評估。由同學獨立完成導學案、任務書上的堂清測驗,老師為同學供應標准答案和評分標准,接受小組交換的評分方式進行測驗評分。老師收集測驗結果,進行統計分析,對本節課的學習進行全面的總結和評價,並依據具體狀況布置學習任務,特殊是對檢測不達標的同學要進行特地的輔導,使之課後完成學習任務。拓展升華是一堂課的點睛之筆,老師要拓展同學的思維,把一節課的內容與學科的學問體系聯系起來,把同學的所學學問及技能與同學的職業生涯聯系起來,把一節課的學習與終生學習聯系起來,激發同學更加猛烈的學習慾望,激勵同學去預習新的學習任務。

㈧ 什麼是項目化教學

項目化教學是在西方廣泛應用的教學方式,就是在老師的指導下,將一個相對獨立的項目交由學生自己處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設計、項目實施及最終評價,都由學生自己負責,學生通過該項目的進行,了解並把握整個過程及每一個環節中的基本要求。
這種教學方式被應用到各個學科中,進行跨學科或跨知識點的整合。
例如,需要同學們運用到學科知識和藝術設計能力,同時培養團隊合作精神;大到完成一項工程,進行一次外出實踐活動等等。
同學們在傳統教育方式中夯實知識基礎的同時,也在項目式、活動式教學中,實現知識的融會貫通,體會學習的樂趣。
(8)項目教學方法是什麼擴展閱讀:
項目教學法的程序:
1、確定項目任務
這是項目教學法的導向階段,即立項。通常由教師提出一個或幾個項目任務,然後同學生一起討論,最終確定項目的目標和任務。
2、制定項目計劃
一般此階段包括四步:學生分組,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學習;學生自主學習,項目開發;學生根據分析結果制訂小組的行動計劃;學生根據項目要求完成成品製作。
3、組織項目實施
此階段中,學生明確自己在小組中的分工以及合作的形式,然後按照已確定的工作步驟和程序工作。對項目實施步驟要解釋清楚,相關資料也要及時給出。教師除了要告訴學生需要完成的項目是什麼,還應該適當地提醒學生先做什麼,後做什麼。
4、檢查評估、總結
在項目完成後要及時進行總結評價,以促進學生的進一步發展。先由學生對自己的工作結果進行自我評估,然後小組內互評,再由教師進行檢查評分。師生共同討論,評判項目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以及學生行動的特徵。通過對比師生評價結果,找出造成結果差異的原因。
5、成果展示
項目實施工作結束後,對形成的優秀成果進行展示,鼓勵優勝者,同時也使資源共享。

㈨ 什麼叫項目化教學

項目式教學是在西方廣泛應用的教學方式。
就是在老師的指導下,將一個相對獨立的項目交由學生自己處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設計、項目實施及最終評價,都由學生自己負責,學生通過該項目的進行,了解並把握整個過程及每一個環節中的基本要求。
這種教學方式被應用到各個學科中,進行跨學科或跨知識點的整合。例如,需要同學們運用到學科知識和藝術設計能力,同時培養團隊合作精神。大到完成一項工程,進行一次外出實踐活動等等。

閱讀全文

與項目教學方法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理解成語小方法有哪些 瀏覽:768
無線網安裝方法 瀏覽:955
天然元牛乳鈣的食用方法 瀏覽:558
37度智能手環使用方法 瀏覽:460
雅培安素使用方法 瀏覽:261
賢上腺素缺少症治療方法 瀏覽:23
如何保持積極的方法 瀏覽:724
植物爬藤網安裝方法 瀏覽:604
水蛭怎麼養值方法 瀏覽:869
後車座安裝方法 瀏覽:561
h5手機製作方法與步驟 瀏覽:780
測量靜態電壓的方法 瀏覽:533
快速瘦腿瘦腰瘦胳膊的方法 瀏覽:126
扇形弦的計算方法 瀏覽:696
哲學解決問題的方法 瀏覽:868
腋臭非手術治療方法 瀏覽:354
男用潤滑油的使用方法 瀏覽:294
魅族相機水印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356
lol里緩存視頻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300
眼睛模糊土方法怎麼治療 瀏覽: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