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寶寶的膽量要如何鍛煉才能變大
引言:孩子的成長問題一直都是父母非常關注的一個問題。媽媽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全面的發展和健康的成長。有些孩子經常很膽小,甚至都不敢大聲說話,並且對父母的依賴感很強。那麼對於寶寶的膽量要如何鍛煉才能變大?媽媽們要如何教育寶寶們呢?小編認為父母們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三:經常鼓勵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一些父母害怕孩子受傷,將他像襁褓嬰兒一樣保護,這樣不僅不能夠鍛煉孩子的意志力,還會讓孩子膽小怕事。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經常鼓勵孩子去做他地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自己起床穿衣自己吃飯,自己收拾自己的玩具以及完成自己的作業等等。可以鍛煉孩子的動手能力也可以鍛煉孩子的膽識,讓孩子不再膽小怕事。
❷ 鍛煉孩子膽量的妙法
鍛煉孩子膽量妙法如下:
1、多創造與外界接觸的機會。
孩子膽小性格的形成,和他們經常處於過於單調封閉的環境內,與外界接觸過少也有直接關系。家長可以經常帶孩子出去進短途旅行,旅途中的所見所聞都可以成為家長教育孩子的素材。可以在旅途中學會與陌生人相處、玩耍,接觸大自然里的新鮮事物。當孩子獨自去接觸陌生的事物時,會越來越自然。這就說明,孩子的膽量已經開始大起來了。日常生活中,家長也可以鼓勵孩子多結交小夥伴,讓孩子邀請小夥伴到家裡玩耍。例如孩子喜歡的玩具抱抱旺,可以和小夥伴一起分享玩耍,與同齡人多相處,孩子自然也會變得更愛交流。
2、找機會發揮孩子特長。
家長日常要留心觀察孩子,看看他對哪些事物比較感興趣。然後爸媽可以據此來培養孩子的特長,他便有了機會展示自己。這樣孩子會變得更自信,也更有意願表達自己。
3、尊重孩子的意願。
雖然孩子小,但是家長也不該事事替他做主,應該適當尊重孩子的意願。更不要使用威逼利誘的手段,讓孩子做不想乾的事情,這樣有利於他的自尊心的建立。孩子的培養方法,也要因人而異,家長也要在實踐中不斷摸索,不斷改進。孩子膽子小是正常的事情,家長只要做他堅實的臂膀,給予關愛,孩子一定會慢慢堅強,會慢慢勇敢,也會慢慢長大。
❸ 四種鍛煉孩子膽量的方法
四種鍛煉孩子膽量的方法
你知道四種鍛煉孩子膽量的方法嗎?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父母沒有掌握方法培養孩子的膽量,那麼對孩子未來的成長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我已經為大家搜集和整理好了四種鍛煉孩子膽量的方法的相關信息,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鼓勵孩子獨立去超市或菜市場買一些物品,父母悄悄跟在後面
可以撒個小謊對寶寶說家裡缺什麼東西了,自己沒時間,拜託孩子去買一下,並鼓勵他。需要注意的是讓寶寶去的地方一定不能太遠,而且不需要過路口,危險系數較低。父母可以遠遠的跟在後面,觀察孩子的表現。當孩子順利的買回來後,立刻誇獎他,這樣既養成了獨立、動手的能力,也能提升寶寶的膽量。
2、多帶孩子參加戶外
參加戶外的意義不但在於開闊視野,增強閱歷,對於孩子的膽量也有很好的輔助作用。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讓他大膽的去嘗試一些事情,即使失敗了也沒什麼。
3、多跟同齡孩子交往
俗話說,膽量都是在實踐中磨礪出來的,多給孩子提供和小夥伴交流的機會,並且在一些事情上提出自己的看法,爭做「領頭人」。
4、鼓勵孩子上課積極發言
課堂是一個很好的鍛煉孩子膽量的地方,當老師提出一個問題並詢問有沒有會時,通常大多數孩子都保持沉默,各位包括父母也深有體會。應該鼓勵孩子積極發言,在遇到自己會的問題時第一個舉手。
要幫助孩子克服膽怯行為,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不要當眾指責、羞辱孩子
這樣只會增加孩子的壓力和挫折感,使他更加膽怯和退縮。當孩子不肯叫人時,不要當著客人的'面強迫他叫,也不要說「人都不會叫,是個啞巴」等責罵和羞辱的話,而應當等客人離去後再耐心教育和鼓勵孩子。
2、創造條件,擴大孩子的接觸范圍
家長應有意識地讓孩子廣泛接觸社會,引導孩子與其他人接觸,讓他在不知不覺中參與到游戲、購物、接待客人等活動中去。對不敢去找別人玩的孩子,可先帶他觀看別的小朋友游戲,當他被別人的歡樂情緒感染時,請別的小朋友來邀請他,並鼓勵他積極參與。
3、放手磨煉孩子
要敢於放手讓孩子在生活的海洋中得到磨煉。有的家長總是把孩子當成小孩子,或怕其經不起摔打,動不動就說:「你不行」,「你還小」。家長的包辦代替會養成孩子膽小怕事的性格,缺乏獨立精神和應變能力,一旦離開父母便神色慌張,不知所措。適度的挫折與磨難,對孩子的成長來說,是不可或缺的財富。家長千萬不要輕易地將之剝奪,而應該放手讓孩子自由玩耍。孩子尤其愛玩沙子、玩泥巴,家長應努力不去干涉他怎麼玩。
4、要順其自然,切勿操之過急
孩子膽怯的不良心理行為是隨著年齡增長,在環境和教育的影響下逐漸發展而來的,不能指望一朝一夕就能克服,一定要遵照循序漸進的原則,耐心引導。
5、樹立正面的榜樣
經常跟孩子說說英雄故事,或引導孩子看一些反映英雄人物的影視片,給孩子買一些這方面的書刊,讓故事中人物的英雄言行來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
給孩子積極的心理暗示,給孩子列舉一些他的勇敢行為,如打了沒有哭,或僅哭了一小會兒,能大聲講話承認錯誤等等。
還應注重父親對男孩性格的影響。父親多和孩子說笑玩耍,注重多與孩子談論爸爸,讓父親的形象和行為清晰地保持在孩子的心目中。
6、多鼓勵寶寶與他人進行交往
在寶寶很小的時候,就引導他盡量習慣陌生的環境、陌生的人。可以經常帶他去串門,或者去公園,但家長要充滿愛心,使他有安全感。在生活中,鼓勵寶寶參加各種社會活動,多提供與小朋友交往、玩耍的機會。當寶寶一天天長大,要去面對令他困惑的新情境時,父母的鼓勵和支持會讓寶寶知道,一切都是有趣的,一切都是友好的,只需要讓寶寶拿出更多的好奇和勇氣來面對。當寶寶面對生人時,當寶寶主動結識小朋友時,要表揚他、誇獎他,讓他感到這是一件快樂的事。 膽怯的寶寶一般都不願意與別人主動交往。
7、用游戲的方法培養寶寶的表現力
游戲是孩子的天性,每個孩子都喜歡融入到游戲的情境中。可以用游戲的口吻鼓勵寶寶在家裡進行各種表演。
首先讓寶寶表演給父母看,這樣他不會感到羞怯。寶寶表演的節目可以是他喜歡和熟悉的任何題材,如一段兒歌、一首唐詩、一段舞蹈等。父母要加以表揚、鼓勵,增加寶寶的自信心。 進一步就可以布置「場景「,讓寶寶對「觀眾「進行表演。這些「觀眾「可以用洋娃娃、小熊、小狗坐在凳子上來代替,讓寶寶假想它們是真正的觀眾,自己正在舞台上單獨表演。當然這些觀眾裡面也包括父母。父母盡量要求寶寶認真地表演,以獲得「觀眾」的掌聲。每當寶寶表演完畢,父母就代表所有的「觀眾」給寶寶鼓掌。寶寶可以與這些觀眾握握手,然後謝禮,閉幕,就象在真正的舞台上一樣。父母在這個過程中表現得要像真的觀眾一樣。 最後,逐漸擴大觀眾的陣容,讓寶寶和其他小朋友輪流表演,時間長了,就會鍛煉出寶寶的表現力。表現力強的孩子是培養出來的。
8、正確對待寶寶的退縮行為
當發現寶寶有退縮行為時,不要拿他跟那些善交際的孩子比較,要體諒他的心情;不可由於心急而粗暴對待,這樣會使寶寶更加恐懼,更不敢與人接觸,尤其不能當著外人說「我這孩子就是膽小」,要積極強化寶寶表現出的閃光點,鼓勵寶寶千方百計克服所遇到的困難:但也不能溺愛,以免寶寶從心理上更加依賴父母,而是要以親切的態度,誘導並鼓勵寶寶克服心理上的缺陷,去與周圍環境及人接觸。拓展寶寶表現力的方法很多,但千萬不要急於求成,否則會嚇著寶寶,使他又重新縮回到「殼」里去。
❹ 怎麼鍛煉寶寶膽量和自信
第 一、要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許多孩子怕陌生人的原因之一,是由於父母管教過嚴,限制過多,打罵等等,導致孩子不願接近生人,膽小、自卑。爸爸媽媽平時要注意不用自己孩子的缺點去和其他孩子的優點比,要讓孩子覺得自己不比別的孩子差;要欣賞自己孩子的優點,經常鼓勵孩子。 第二、可以有意識地鍛煉孩子的膽量。 比如爸爸媽媽短時間外出的時候,試著讓孩子自己一個人在家裡呆一會兒;讓孩子學會主動向別人問個好,說句話;讓孩子獨立地去完成一些事情等等。通過這些事,鍛煉孩子的膽量,讓孩子看到自己的能力。 第三、要注意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 要教會孩子平等待人,禮貌待人,和朋友相處真誠相待,互相關心,互相愛護,讓孩子在社交中提高膽識和能力,感受到與人相處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還有一個常見的現象,就是孩子見了人不願打招呼,任憑你怎麼勸怎麼引導他還是拽著你的衣服躲在背後不出聲。導致這種現象的原因大致有三種:一是因為羞怯;二是不懂得見了人要打招呼是禮貌行為;三是可能受過人為的驚嚇,不願意和人打招呼。 糾正這一現象的方法如下: 1、三歲以上的孩子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辨別性別、辨別年齡的能力,而且也具備了一定的語言交際能力。他們知道滿臉皺紋、有白發的老人是爺爺奶奶,與爸爸媽媽年齡相仿的人是叔叔阿姨。這時,成人的教育方法要得當,不要對孩子過分保護, 尤其是在陌生的環境、陌生的人面前,要鼓勵孩子懂禮貌、敢講話,堅持要孩子招乎人,並告訴他招呼人才是懂禮貌的好孩子。 2、不能因為孩子不願招呼人而不帶孩子外出。成人外出時應盡量攜孩子,讓孩子和成人一起參與社交活動和人際交往,並且鼓勵孩子接觸陌生的環境。要注重在實踐中培養孩子的良好的禮貌行為習慣,而且成人要做好孩子的表率,遇到熟人或孩子不認識的人主動有禮貌地打招呼,然後再向孩子簡單介紹,讓孩子主動地招呼人。 3、當孩子不願招呼人時,不要說「這孩子不懂禮貌」,這樣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造成尷尬的局面,而應該慢慢引導,因為孩子需要較多 的嘗試和時間來適應新的事物,新的環境。應該對他表示關懷、愛護,並且陪同他尋找方法,主動開口招呼人。如爸爸帶孩子上街,遇到一位孩子爸爸熟悉的同事, 爸爸可對孩子說:「想想看,他叫什麼叔叔,你應該對他說什麼呢?」 4、成人對於膽小羞怯的孩子要多加關心,還可以使用一些技巧來幫助適應他人與環境,如事先將可能見到的生人的相貌、特點告訴孩子,並了解孩子心中的憂慮、 盡可能給孩子提供一些咨詢,讓其有一定的心理准備。 5、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成人應試著去發掘孩子的獨立天賦,在陌生的環境, 陌生的人面前,讓孩子自己判斷該怎麼招呼陌生的人。當孩子獲得成功的經驗時, 自信心自然會增強。 培養孩子舉止大方,做客便是良好的途徑。 1、帶孩子做客。做客前父母應先向孩子介紹造訪的對象,讓孩子有必要的心理准備;其次還要幫助孩子樹立一定的信心。比如,可這樣鼓勵孩子:「王阿姨特別想見你,她們家還有一個小哥哥,有很多玩具,一直都想跟你玩。」用諸如此類的話,幫助孩子消除陌生感,樹立信心。 2、把客人請進來。成人也可經常請親戚朋友到家中做客,給孩子創造當小主人的機會。這時,對於在生人面前易膽怯的孩子,父母不必急於求成,可按以下步驟循序漸進: (1)能向客人問好。 (2)為客人送遞茶水;幫助大人招待來客。 (3)鼓勵孩子與客人交談或為客人表演節目。 在做好前一步的前提下提高要求,不要強迫孩子做他不能勝任的事,等孩子習慣了前一種做法,可自然過渡到下一步。 3、學會鼓勵孩子。對孩子與生人交往中每一次突出的表現,都應抓住時機,給予鼓勵。如可用親切的語言告訴孩子:「你今天真棒,客人們都誇你了,爸爸媽媽真為你高興。」必要時還可送一樣孩子喜歡的玩具和食物,並明確告訴他得到獎勵的原因。 4、放開雙手,持之以恆。父母應相信孩子的能力,放手讓他們做自己能做的事,還要有意識地去鍛煉孩子,比如,請孩子去鄰居家借把剪刀,讓孩子給某個阿姨送本書,孩子實際練習機會多了,以後與人交往便會自然多了。另外,父母不要吝惜自己的時間,節假日時,多帶孩子串串門,讓孩子多與人交往,持之以恆,你定會有一個驚喜的發現。
❺ 鍛煉孩子膽量的6個小妙招
在寶寶的成長過程中,都希望寶寶快樂成長的同時能夠有膽量。這就需要家長們正確的引導和鍛煉。那麼,該怎樣鍛煉孩子的膽量呢,孩子膽量小的原因又是什麼呢,家長引導和鍛煉時又該注意些什麼。我收集了相關資料,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它的解答及相關的一些知識吧。
▎怎樣鍛煉孩子的膽量
妙招一:給孩子獎勵性措施。
首先,可以給孩子一定的獎勵措施,比如參加學校的表演,獎勵一個玩具;參加朗誦比賽獎勵一頓大餐等等,都可以讓孩子的膽量得到鍛煉。
妙招二:鼓勵孩子獨立完成任務。
要給與孩子鼓勵,告訴他們要獨立自主的完成一些事情,給孩子增添一定的信心。
妙招三:家長要給與一定的幫助。
孩子在嘗試一些事情的時候,家長一定要在保護孩子安全的前提下給予孩子幫助幫助孩子戰勝膽怯。
妙招四:讓孩子多參加團體活動。
可以讓孩子多參加一些團體活動,通過與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增添孩子的說話能力,同時也鍛煉孩子的膽量。
妙招五:讓孩子多上台發言。
上台發言可以說是比較鍛煉膽量的一個方法,孩子在上台發言的過程中就能鍛煉到自己的膽量,從結巴到流利,慢慢的就不怯場了。
妙招六:挑戰自己平日里不敢做的。
讓孩子挑戰一些平日里不敢做的事兒,在挑戰的過程中,經歷幾次心跳,孩子的膽量就鍛煉出來了。
▎孩子的膽量小的原因
1.先天因素。
父母性格內向,不善與人交往,孩子遺傳了他們的特點。家長要了解自己孩子的個性,允許孩子有一個逐漸適應的過程,同時盡量多給予孩子關心和愛,鼓勵孩子與別人交往。爸爸媽媽要做孩子的榜樣,不要一遇事就在孩子面前流露出膽小怕事的情緒。
2.環境因素。
現在大多數人都住在商品房,一家一戶的封閉環境使孩子缺乏與同伴交往的.生活空間,造成孩子孤獨、膽怯的性格。
3.教育不當。
當孩子哭鬧時,家長經常用「鬼」、「妖怪」等來嚇唬孩子;也有些家長當孩子想出去玩時,便用 「外面有騙子,會把你騙走」等話語來打消孩子的念頭,使孩子的心裡留下陰影;還有的對孩子期望過高,一旦孩子做錯了事,輕則訓斥重則打罵,使孩子因怕失敗而退縮。有些孩子膽小怕事,缺少勇敢精神,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家長對子女過於關注,甚至溺愛,事無巨細都越俎代庖而剝奪了孩子嘗試的機會。
4.切身的體驗。
當孩子滿懷信心地在家長面前表現自己時,得到的不是表揚而是嘲笑、挖苦,使得孩子灰心喪氣;或者當孩子打過一次針後,切膚之痛使他下一次再到醫院就會害怕。
▎家長在鍛煉孩子膽量時注意事項
1、不要對孩子的表現流露出失望的心情。這樣只會加重他自卑的心理。
2、鼓勵他多多表現自己,給他一些機會。比如講故事,口頭描述自己所做的事。
3、盡量少拿他和比他外向的孩子做比較,雖然你們可以鼓勵他向外向的孩子學習。
4、不要在他面前鼓勵文靜或內向的行為,或贊美其他孩子膽小傾向的行為。
5、只要是他自己能獨立完成的事情就不要干涉,甚至指導。
6、只要你覺得沒什麼危險,就鼓勵他一個人出去找其他小朋友玩耍。
7、遇到挫折,讓他自己嘗試去處理。
8、讓他品嘗做事膽大和自我表現的樂趣。只要培養起了興趣,他就會自己去嘗試的。相信多給他一點空間和鍛煉,他會慢慢的樹立信心,敢於表現。
❻ 孩子的膽子小,如何幫助孩子鍛煉膽量
幫助孩子鍛煉膽量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做運動,多做運動,另外一個就是用語言去鼓勵他贊美他,提升他的自信心,父母的贊美與肯定是給孩子勇氣與膽量的鎮定劑。
最後:除了運動和語言贊美,家長還要多和孩子探險,可以到沒有去過的地方徒步探險,攀登,游泳、也可以看一些探險紀錄片等,讓孩子知道很多事情並沒有那麼可怕,有時候不確定的危險也是一種驚喜。
再就是多讀書,故事書,歷險記等都可以鼓勵孩子讀一讀,讓孩子從書中學習知識,了解大自然,與作者交朋友,培養孩子獨立思想和見解。
❼ 怎樣鍛煉6歲小女孩的膽量
決定孩子膽量和性格的因素有先天的氣質和後天培養。但後天的培養可以起主導的作用。1. 不要對孩子的表現流露出失望的心情。這樣只會加重他自卑的心理。2. 鼓勵他多多表現自己,給他一些機會。比如講故事,口頭描述自己所做的事。3. 盡量少拿他和比他外向的孩子做比較,雖然你們可以鼓勵他向外向的孩子學習。4. 不要在他面前鼓勵文靜或內向的行為,或贊美其他孩子膽小傾向的行為。5. 只要是他自己能獨立完成的事情就不要干涉,甚至指導。6. 只要你覺得沒什麼危險,就鼓勵他一個人出去找其他小朋友玩耍。7. 遇到挫折,讓他自己嘗試去處理。8. 還有一點非常重要。讓他品嘗做事膽大和自我表現的樂趣。只要培養起了興趣,他就會自己去嘗試的。相信多給他一點空間和鍛煉,他會慢慢的樹立信心,敢於表現。很多取得成就的人士,都是年輕的時候比較靦腆,後來自覺地克服性格弱點後就取得了成功。(共勉。我家的小傢伙在外面也有點膽小,我們正努力培養她敢於和其他小孩子交往的能力)
❽ 如何培養孩子的膽量
看到一篇文章,美國人如何培養孩子的膽量,簡單摘抄如下,和朋友分一起分享如何教育孩子: 一 自立訓練從幼兒開始 美國很多孩子在嬰兒時期就獨居一室,孩子張到三四歲,有了害怕的心理,家長就買一種很小很暗的燈,徹夜亮著,以驅逐孩子對黑夜的恐懼.晚上睡覺前,父母到孩子房間給孩子一個吻,說句"孩子,我愛你!晚安!做個好夢!"就回自己的卧室睡覺,孩子抱著布娃娃,狗熊之類的玩具安然入夢. 二 決不總是圍著孩子轉 愛孩子但決不盯著孩子,抱著孩子.六七個月的孩子自己抱著瓶子喝水,喝奶,大一點就用學用刀吃飯,孩子常常把食物撒在桌子上,地上,但父母決不喂飯,讓孩子自己吃.孩子做游戲也是自己做或跟著小朋友一起做,很少纏著父母.父母外出旅遊會把很小的孩子寄放在別人家,辦晚會或者去參加別人家的宴會,看不到家長總牽著自己的孩子. 三 讓孩子接受鍛煉 工程師傑姆斯帶著3歲的兒子大城外10公里的鄉下看望父母.吃過晚飯,天已黑,進城的公共汽車已經停開.如果住下,明天再回城也合乎情理,傑姆斯卻帶著兒子步行回城.兒子走一段,他背兒子一段,就這樣摸黑回家.為什麼這么做?傑姆斯回答說:"為了使兒子熟悉黑暗和吃一點苦." 四 教孩子使用工具 教孩子從小認識和使用各種工具及電器,父母經常對孩子說:"你應學會這些工具,有什麼東西壞了,你就可以自己動手修理."工具包里有手鋸,刨子,銼刀,螺絲刀,鉗子等.父母教給孩子這些工具的用途,性能,讓孩子掌握操作要領,並鼓勵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它們.五,六歲的孩子,父母就要他們使用煤氣灶,電爐和洗衣機.家裡東西無論哪裡出了毛病,父母都鼓勵孩子大膽嘗試修理. 五 教孩子適應環境 約翰夫婦假日里帶著孩子到山區旅遊.每當經過山澗時,就叫孩子觀察水勢,尋找水流較淺或較緩的涉水點,然後由父母決定是否可行.如果選擇不當,就講明道理,並教孩子怎樣識別水深及流速.上山時,他們從不乘做纜車,而由孩子選擇登山路線.途中遇到陡崖峭壁,讓孩子判斷有無危險,決定是否攀登,並問孩子怎樣保證安全.經過多次跋山涉水的實踐,孩子自然那不怕山高水急,也敢冒險了. 六 進行自我保護訓練 上街時教給孩子交通規則並囑咐其他注意事項,說明怎樣走危險,怎樣才安全,許多家長還叮囑孩子記住必要的電話號碼,如父母單位的電話,警察局電話,消防電話,醫院電話等.
❾ 女孩特別膽小 應該怎麼訓練她的膽量呢
網友提問:我的孩子是女孩,長期跟外婆生活在一起,特別膽小,怎麼訓練她的膽量呢?專家答復:家長朋友:您好!孩子膽小與老人的過度保護有關,所以,一定要趁孩子年齡較小時盡早改變。對您的建議如下―― 1.訓練觀察大自然:經常帶孩子外出散步,天氣好時去公園、商場,或去博物館,引導孩子觀察周圍的一切人物、動物、風景或展覽品等,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擴大孩子的眼界,孩子可達到「忘我」的境界,而不知道什麼是害怕。 2.教孩子與人交流:並非一定強迫孩子如何叫人,而是要創造一種令孩子想說話的環境,不一定是大人教她說什麼,是鼓勵孩子和別人說話,一般來說,小孩之間容易做到。所以,要多帶孩子出去見人,去親友、鄰居家串門,或是別人來做客時,讓孩子嘗試招待客人。 3.放手獨立做事情:讓孩子獨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再給以表揚,對孩子鍛煉膽量有幫助;例如,擺碗筷、掃地、倒垃圾、開電視、洗衣機等,獨立做事可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4.要克服分離焦慮:家長不要過分擔心孩子,有時並非孩子膽小,而是家長膽小,老怕孩子不安全,怕孩子出什麼事情,而導致孩子膽小;所以,要多安慰外婆,讓老人家別擔憂,教孩子一些安全知識,學會保護自己,膽小的孩子一般很謹慎,大人不用太擔心。 5.給其獨處的機會:女孩也要學會獨處,能夠自己獨立做事情、游戲和看書等。不知您女兒幾歲了?最好在上學前,6歲左右能夠自己睡一個小房間,也有利於鍛煉膽量和獨立性。 6.要與同齡人合群:膽小,不等於不能合群,膽小的女孩不會盛氣凌人,更有親和力,在同齡人中可以扮演「可愛小妹妹」的角色,同樣招人喜歡,可以有許多好朋友。只要與同齡人合群,在幼兒園和學校,都可以適應較好。暫寫至此,有問題還可與我們聯系。指導專家:中國健康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員 徐岫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