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論證方法的欠缺文段分析

論證方法的欠缺文段分析

發布時間:2022-10-20 19:38:59

❶ 五種論證的方法及其作用

1、 舉例論證:通過典型事例加以論證,從而使論證更具體、更有說服力。

2、道理論證:通過講道理的方式證明論點,使論證更概括更深入。

3、比喻論證:通過比喻進行證明,使論證生動形象、淺顯易懂。

4、對比論證:對比論證的作用就是突出強調。

5、引用論證:其作用要具體分析。如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權威數據,可以增強論證的說服力和權威性;引用名人佚事、奇聞趣事,可以增強論證的趣味性,吸引讀者。

(1)論證方法的欠缺文段分析擴展閱讀:

論證三要素:

1、論點:

又叫論斷,是作者所持的觀點,在邏輯學上,論點就是真實性需要加以證實的判斷。它是作者對所論述的問題提出的見解、主張和表示的態度。它是整個論證過程的中心,擔負著回答「論證什麼」的任務,明確地表示著作者贊成什麼,反對什麼。它是一個意思明確的表判斷的陳述句。

2、論據:

用來確定論題真實性的判斷,它是使論題成立並使人信服的理由或根據,它所回答的是「用什麼來論證」的問題。

可作為論據的判斷一般有兩類:一類是已被確認的關於事實的判斷,另一類論據是表述科學原理的判斷(包括定義、公理、定律、原理等)有些論證是分層次的,在確定某一判斷(論題)的真實性過程中,如果引用的論據(第一層論據)本身還不是很明顯真實性的判斷,就要引用其他判斷(第二層論據)對這些論據進行論證。

如此類推,還可以有第三層論據、第四層論據等。在一個論證中,只能有一個論題,論據一般有多個。

3、論證方法:

是指論據和論題之間的聯系方式,即論證過程中所採用的推理形式,它所回答的是「怎樣用論據論證論題」的問題。一個論證過程可以只包含一個推理,也可以包含一系列推理。

❷ 論文論證方面可能存在的問題

如果論文的論點、定理沒有嚴密的邏輯論證,只依賴於個別事例,那麼它們就沒有上升到理論的高度,難以令人徹底信服。論證缺乏包括論據欠缺、論證不暢、理據相悖、邏輯性不強等。



1.論據欠缺


所謂論據欠缺,就是論析時講了一大堆道理,也很正確,但缺乏必要的論據來支撐;或是論文中提出了某個定理、想法,可能很正確,但沒有給出嚴密的論證。


2.論證不暢


所謂論證不暢,是指在畢業論文的理論推導或邏輯證明中出現漏洞,證明過程跳躍過大或者牽強附會,使論文的分析證明成了強拉硬湊的無稽之談,甚至把論文寫成了讓人啼笑皆非的文章。如果採用無中生有。有根無據的推理方法,難免說歪理、出謬論。


3.理據相悖


所謂理據相悖,是指論文中的論據與論點自相矛盾,不能完全或者部分地印證所要說的道理。例如,某篇關於計算方法的論文,說是某教授論文的推廣,可在正文中舉例計算數值精度時,用原來教授的方法計算精度達到2%,而用新方法計算精度僅達到5%.這樣,論據就與論文論點“新方法優於舊方法”相矛盾。


糾正這類問題的方法是修正論據,或者改變論點。


4.邏輯性不強


所謂邏輯性不強,就是畢業論文中只有材料而沒有觀點,材料堆放雜亂無章,沒有次序。有些學生在前期收集了許多材料,寫作時覺得這些材料都非常精彩,鬍子眉毛一把抓。結果到處都是例子、例證,卻沒有自己的獨到見解,使論文成了一個材料庫。這種問題的原因所在,就是缺乏對原有材料數據的充分分析,對論文的寫作提綱沒有進行很好的邏輯安排。改進的方法是要重視並寫好寫作提綱。


以上就是環球青藤小編關於論文論證中可能存在的的相關問題,希望對即將畢業的小夥伴們在論文寫作上有所幫助,更多相關內容,歡迎關注本平台!

❸ 過秦論運用了哪些論證方法請結合課文簡要分析

①以史實為論據,用觀點統率材料。
作者所謂「攻守之勢異」,指的是秦要統一全國,自然要對山東(崤山以東)諸侯採取攻勢,逐步消滅它們;而在統一全國之後要防止人民顛覆它的政權,這就轉入守勢了。處於攻勢「尚詐力」,處於守勢「貴順權」。「順權」,就是施行仁義以收攏民心。秦滅六國後依舊殘酷地壓迫人民,不施仁義,故而迅速滅亡。這是賈誼的基本觀點。要講清這一點,就必須以史實為據,說明秦的興亡過程。
本文敘史的特點是:在觀點統率下對史實作出高度概括。例如秦「取西河之外」,是商鞅計騙魏將公子卬而襲破其軍的結果,文中以「拱手」二字作了概括。又如山東諸侯曾多次合縱抗秦,皆被張儀等人的連衡術所破,韓、魏、楚三國多次獻地於秦,秦土日廣,這是秦的「詐力」策略的勝利,作者把所有這些史實都集中到九國之師攻秦失敗一事上來加以表現。說到秦統一全國後,則著重揭露秦始皇壓迫人民的政策——這其實是「詐力」策略的繼續。這個事實充分說明:秦在轉入守勢之後,「其道不易,其政不改」(《過秦論》中篇語),它的覆滅是不可避免的。
從上面的分析還可以看出,政論敘史所看重的是歷史過程的本質,而不講求細節的准確。
②對比論述
本文的對比論述集中在第5段,上文已有說明。這里只作一點補充:必須把這種對比放到歷史發展的進程中來看。

❹ 畢業論文不足之處怎麼

寫作思路:要從尋找前人研究的不足處和錯誤處選題,在前人已提出來的研究課題中,許多雖已有初步的研究成果,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還有待於豐富、完整和發展,這種補充性或糾正性的研究課題,也是有科學價值和現實指導意義的。

經過本次論文寫作,本人學到了許多有用的東西,也積累了不少經驗,但由於才疏學淺,能力不足,加之時間和精力有限,我感覺還是有一些不足之處:在許多內容表述、論證上存在著不當之處,與老師的期望還相差甚遠。

我的論文指導老師是一位治學嚴謹 ,要求嚴格的良師益友,在我的論文形成過程中,從內容、結構、文字表達甚至標點符號上都嚴格,只不過在某些方面我還做的不夠。許多問題還有待進行一步思考和探究,藉此答辯機會,萬分肯切的希望各位老師能夠提出寶貴的意見。

多指出我的錯誤和不足之處,本人將虛心接受,從而不斷進一步深入學習研究,使該論文得到完善和提高。以上是我對自己的論文簡單陳述,請各位老師提問,謝謝!


❺ 簡要分析某段的論證過程怎麼分析

結合內容,說明論證方法,分析論證效果就行了

❻ 議論文的範文。題目不限。500字左右。並從論證結構、論證方法、論證語文作評析

議論文範文這部分議論文範文是從教授如何寫議論文的論文——《議論文的結構與議論文寫作技巧》中摘取的議論文範文和精彩段落:

議論文範文1——並列組合結構
近些年來, 外來文化的沖擊已經波及漢語, 於是有知道莎士比亞而不知道湯顯祖的, 有見面就「哈羅」而不知說「您好」的, 有懂得鐳射而不知何謂激光的……母語, 迫切需要我們捍衛了。

捍衛母語, 珍愛母語, 是我們的責任。有人說: 「一個民族的語言就是它的歷史。」的確, 作為文化主要載體的語言, 一旦喪失, 就斷了歷史,斷了文化之脈。漢語是世界上少有的能夠沿用至今的語種之一, 它的強大生命力本身就是對其價值的最好證明。漢語之於我們, 更是一種感情一種精神。它連接起中華民族, 是每一個華人血管里流淌的血液。面對國內高校重英語輕漢語的怪現象, 不少專家人士表示憂慮。而國外逐漸興起的漢學熱, 只能讓我們深刻反思。一個沒有語言的民族是不幸的, 而一個有語言卻弄丟了的民族是可悲的。

發展國語, 凈化母語, 是我們的使命。毋庸置疑, 漢語必然而且應該與時俱進。漢語只有在不斷的發展變化中, 注入時代的新鮮血液才能永葆生機。我們要做的是如何掌握漢語發展方向的問題。徐壽當年引進西方科學, 特別是引進化學的時候, 系統地整理出一套元素命名, 至今仍使我們受益無窮。相比之下, 當代科學界則遜色得多。時常可見科學文獻中出現連串的英文字母, 而在日常生活中放著「電視」不用而要用「TV」的就更加令人發指。所謂「恐龍」、「粉絲」、「PK」,其實只是幼稚與淺薄, 而非時尚 。這是對漢語的褻瀆。捍衛母語 ,必須從還母語純潔開始。

弘揚母語, 傳承母語, 是我們的榮耀。漢語要在世界語林立足, 需要華人的共同努力。在這一點上, 堅持講漢語的楊振寧給我們做出了榜樣。最近吵得沸沸揚揚的韓國江陵端午申遺事件已經凸現中國傳統文化流失之嚴重, 不知下一場文化侵略的矛頭是否會指向漢語?

「關關雎鳩, 在河之洲。」漢語從遠古之河一路流來, 浸入我們的血液里。昨夜夢魂里有詩人吟唱, 血脈里翻滾著長江黃河的波濤。

顯然, 這篇議論文範文中的三個分論點「捍衛母語,珍愛母語,是我們的責任」、「弘揚國語, 傳承母語,是我們的使命」、「發展國語,凈化母語,是我們的榮耀」,就是典型的並列組合。 返回—>議論文>

議論文範文2——對照式結構
鏡乃一種語言, 買一面好鏡則買來了「忠言」, 也許它「逆耳」, 卻「利於行」。如果當初齊威王沒有接受鄒忌的諷諫, 又怎麼能取得「戰勝於朝廷」的結果呢?如果當初唐太宗沒有接受魏徵的勸告, 又怎麼能獲得「貞觀之治」的局面呢?他們懂得「買來」了「逆耳之言」這面鏡子, 則買來了天下, 勝過百萬黃金所能換取的東西。然而, 不會買者亦有之, 商紂王不願買來廣開言路、善納忠言的國策, 以致落得個身敗名裂、葬身於火海的下場; 項羽不願要從諫如流、接納忠言的忠臣, 以致落得個無顏見江東父老、自刎於烏江的悲劇。不會「買鏡」的人終究不能成功。

這段議論文範文中, 以「然而」為界, 前面舉的齊威王、唐太宗兩個例子, 是從正面論述, 後面舉了商紂王、項羽兩個例子, 是在從反面論述, 這也是對照式結。 返回——>議論文>

議論文範文3——觀點與事例之間的過渡
我們要重視「專才」。我們不能奢求每個人都成為全才, 我們應重視那些在某一領域某一方面有獨特建樹的專才。被稱為文化昆侖的錢鍾書先生當年數學不及格, 卻被清華大學錄取,後來成為一代國學大師。鐵一般的事實證明: 專才不僅是人才, 而且可能成為大有用處的人才。

這段議論文範文中話共四句話, 第一句話是論點, 第三句話是事例。第二句和第四句分別是」過渡」和」分析」。正是因為有了這兩句, 觀點和事例就粘連起來了。 返回——>議論文>

議論文範文4——多論據的歸納
疑是思之始, 學之端。科學上的重大突破, 理論上的重大創造, 往往是從疑開始的。「蘋果為什麼落在地上?」這個疑對於探索「萬有引力」的牛頓曾有極大的啟示;「掛燈搖擺幅度不論大小, 為什麼時間都是一個樣?」這個「疑」使伽利略發現了等時性的原理。這些自然現象, 皆是人們生活中慣常所見, 然而, 尋常人熟視無睹,惟有具有探究精神的人對此產生「疑」,努力探索, 以至有所發現, 有所發明, 有所創造。

這段議論文範文話共有四句, 第一句是提出論點, 第二句是過渡勾連, 第三句是列舉了兩個事例, 在每一句事例之後,均有一句分析, 指出共同點, 第四句是對共同點的歸納。這一句歸納( 實為真正的「講道理」) 大大加強了論證力量。 返回——>議論文>

議論文範文5——「演繹推理法」

萬丈高樓平地起,但大家知道,只有在堅固的基礎上才能築起萬丈高樓; 在沙地上是建不起高樓的,可見,打好基礎對做好事情是多麼重要。達芬奇的老師開始不是教他創作什麼作品, 而是要他畫蛋, 實際上就是要他嚴格訓練用眼細致的觀察形象, 用手准確地描繪形象,手眼一致,不論畫什麼就能得心應手了。正是因為達芬奇經過了嚴格的基礎訓練, 終於創就出許多不朽的名畫, 成為一代宗師。

這段議論文範文由三句話組成, 第一句是用一個比喻推出了一個一般性的道理( 論點) : 要做好事情, 就必須打好基礎。在演繹推理中, 這就叫大前提。第二句說達芬奇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了嚴格的訓練, 這就叫小前提。第三句自然而然地得到結論: 達芬奇之所以取得藝術成就, 是因為他經過了嚴格訓練。這樣的邏輯推理是令人信服的。(摘自 《語文教學與研究》2007.6,原文:「議論文寫作的三步走」 作者 張海德) 返回——>議論文>

❼ 如何分析論證思路

議論文是作者對某個問題或某件事進行分析、評論,表明自己的觀點、立場、態度、看法和主張的一種文體。議論文有三要素,即論點、論據和論證。論點的基本要求是:觀點正確,認真概括,有實際意義,恰當地綜合運用各種表達方式;論據基本要是:真實可靠,充分典型;論證的基本要求是:推理必須符合邏輯。

❽ 如何分析議論文的某一段的論證思路

1、找到——議論文三要素:論點、論據、論證
2、找到——論證方法:1)舉例論證事實論證2)道理論證3)對比論證4)比喻論證5)引用論證
3、「層層深入」式;正反論證」式;「總論——分論——總論」式;「總論——分論」式;「分論——總論」式
分析議論文某一段的論證思路就要考慮作者的論點,考慮他用什麼作論據來證明它,怎樣來論證,然後得出結論。

閱讀全文

與論證方法的欠缺文段分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釣具的連接方法 瀏覽:131
細胞增生的治療方法 瀏覽:830
下列處理方法不正確的是 瀏覽:164
舒適進入安裝方法 瀏覽:222
用什麼方法粘膠最快 瀏覽:605
無線加濕器的安裝步驟及使用方法 瀏覽:799
歐萊雅洗面乳使用方法 瀏覽:815
win8怎麼設置鎖屏圖片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937
爛地面地坪施工方法簡單 瀏覽:693
穩壓電路計算方法視頻 瀏覽:845
不用安全繩攀岩還有什麼方法 瀏覽:697
作業反應的教學方法 瀏覽:450
247乘101的簡便方法 瀏覽:104
可存放時間的計算方法 瀏覽:965
紅酒持杯的正確方法 瀏覽:551
熟板栗怎麼快速剝皮的方法 瀏覽:552
42乘98的簡便計算方法 瀏覽:820
斗魚直播技巧和方法 瀏覽:551
轉基因食品檢測方法 瀏覽:90
cam常用修模方法 瀏覽: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