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端腿轉的教學方法

端腿轉的教學方法

發布時間:2022-10-20 18:38:59

A. 請介紹中國古典舞基本功訓練方法

一、蹲的練習 雙腿蹲:1、小八字步半蹲、全蹲2、大八字步半蹲、全蹲3、踏步半蹲、全蹲4、弓箭步蹲(正、旁)5、移動穿掌撲步(男)

單腿蹲:1、端腿蹲2、掖腿蹲3、跨腿蹲4、環動掖腿蹲(旁腿環動到後面成後抬腿後再掖蹲的動作)


二、腰的練習

腰是身體運動和舞蹈動作的軸心,而腰的動作又是掌握繁難舞姿和技巧的動作基礎,如:風火輪、卧魚、斜探海、探海、紫金冠跳、雙飛燕跳以及翻身......等都是以腰為主的動作。腰的訓練目的是增強舞蹈演員腰部柔韌性和靈活性。此外,腰的動作也常是舞台表演上直接採用的舞蹈動作。


大八字步前、旁、後下腰後丁字步擰腰。1、大八字步涮腰(女,1-3次);2、弓箭步涮腰(男,1-3次);3、踏步旁腰;4、大踏步旁腰;5、單腿重心前、後下腰;6、單腿跪前、後下腰;7、卧魚;8、八字步風火輪(女,1-3次);9、弓箭步風火輪(男,1-3次)


三、大踢腿

中國古典舞蹈中的一切舞姿和技巧都需要有腿部的深厚功底。「大踢腿」是訓練「腿功」的重要教材。通過大踢腿練習,可使舞蹈演員腿部肌肉柔韌、有力而富有彈性,並可增強腿、腰、背等的控制能力。這部分練習動作也是舞台表演可以直接使用的舞蹈動作。

B. 北京舞蹈學院怎麼考試

各專業不同考試內容也不一樣:

(一)舞蹈表演(中國古典舞)

初試:

(1)中國古典舞劇目表演(不化妝、不穿服裝、自選劇目片段2-3分鍾、自備音樂)

(2)個人技術技巧展示

終試:

(1)中國古典舞基本功測試(穿緊身服、尼龍襪、不化妝)

①身體基本素質能力

②跳、轉、翻技術技巧規定動作:

女:端腿轉、掖腿轉、斜探海轉、踏步翻身、吸腿翻身、點步翻身、串翻身、射雁小跳、劈腿跳、大射雁跳、紫金冠跳、擺腿跳

男:端腿轉、跨腿轉、掃堂探海轉、踏步翻身、串翻身、射雁小跳、橫雙飛燕、飛腳蹁腿旋子、擺腿跳接大躍步、趲步、拉腿蹦子、擺蓮

③個人特殊技術技巧(只做一項)

(2)中國古典舞表演能力測試(命題表演)

(3)中國古典舞劇目表演(可化妝、穿服裝、自選劇目片段2-3分鍾、自備音樂)

(4)口試

(二)舞蹈表演(中國民族民間舞)

初試:

(1)中國民族民間舞蹈劇目片段、中國民族民間舞技術性組合、中國民族民間舞表演性組合測試。(任選一項)

註:自備音樂(時長3分鍾之內)、可穿服裝、可化妝。

(2)即興(時長5分鍾)

註:穿舞蹈練習服。

終試:

(1)舞蹈基本功及技術技巧測試

(2)中國民族民間舞蹈劇目片段、中國民族民間舞技術性組合、中國民族民間舞表演性組合測試。(任選一項)

註:自備音樂(時長3分鍾之內)、可穿服裝、可化妝。

(3)口試

(三)舞蹈表演(芭蕾舞)

初試:

(1)芭蕾基本功訓練

(2)舞蹈綜合能力測試

終試:

(1)古典芭蕾舞變奏1(自備音樂)

(2)古典芭蕾舞變奏2(自備音樂,可選現代舞片段)

(3)口試

註:考試過程中需穿著練功衣,女生需准備腳尖鞋。

(四)舞蹈表演(國際標准舞)

初試:

(1)舞蹈基本功測試(芭蕾基訓)

(2)身體素質與表現力測試(現代舞)

(3)國標舞比賽套路(標准舞或拉丁舞)

終試:

(1)國標舞比賽套路(標准舞或拉丁舞)

(2)國標舞藝術劇目表演(自備音樂)

(3)口試(國標舞文化常識)

註:

1.初試、終試國標舞比賽套路舞種不能重復(例如:初試跳倫巴,終試跳恰恰恰,或者初試跳鬥牛,終試跳倫巴)。

2.套路表演、藝術劇目表演需有舞伴陪同。

(五)舞蹈表演(音樂劇)

初試:

(1)歌曲演唱一首(中、外作品均可,自帶伴奏譜或伴奏音樂)。

(2)台詞表演(詩歌、散文、童話、戲劇片段均可,限3分鍾內)。

復試:

(1)歌曲演唱一首(中外作品均可,不得重復初試作品,自帶伴奏譜或伴奏音樂)。

(2)視唱練耳。

a.練耳部分:模唱旋律,模唱音程、和弦,並說出性質。

b.視唱部分:視唱一個升、降號內,含常見節拍和節奏型的單聲部曲調(簡譜視唱亦可)。

(3)戲劇表演(即興命題)。

終試:

(1)歌曲演唱兩首(一中一外,其中一首提倡演唱不同風格的中、外音樂劇作品。

可重復前兩試作品,自帶伴奏譜或伴奏音樂)。

(2)舞蹈表演(各民族舞、現代舞、爵士舞等均可。自備音樂,表演時間不超過三分鍾)。

(3)口試(文藝修養測評)。

註:每10人一組進行。

(六)舞蹈編導

初試:

1.基本功測試

(1)時長1分鍾左右,個人進行專業基本功能力的展示。

(2)模仿能力測試:個人編排2x8拍動作,分組進行現場教學,形成教與學的展示。

要求:考生舞蹈基本條件、舞蹈模仿能力以及課堂組織教學能力。

註:基本功測試需舞蹈練功服,不允許化妝。

2.舞蹈作品展示:3分鍾以內的舞蹈小品。

要求:

自編、舞種不限,自備音樂進行舞蹈表演能力的展示。

復試:

1.編導舞蹈結構能力測試:時長5分鍾左右,舞蹈結構的敘述和展現。

要求:

先以考生闡述和考委現場提問的互動方式,考察考生舞蹈結構能力;其後考生再以舞蹈即興的方式,

對自己所闡述舞蹈結構中的某段落、或主題形象舞段進行演示。

終試:

1.創意編舞綜合能力測試:時長3分鍾左右,自備道具、自建標題,音樂由考方提供。

要求:

通過對道具和音樂的運用構建主題意向,形成創意編舞綜合能力的展示。

2.口試

C. 中專學前教育單招舞蹈選什麼類型的比較合適

舞蹈院校除了對身材的要求之外,對專業舞蹈動作的規范性、也有非常嚴格的要求。
以中國古典舞系為例:

舞蹈表演(中國古典舞)

舞蹈表演(中國古典舞)培養具有良好道德風范和較高文化素養,掌握中國古典舞的專業技能、文化知識、表演風格和作品,具備一定的舞蹈鑒賞能力和創新能力,重表演、有理論、懂編創、會教學的舞蹈表演精英人才。

通過教學使學生擅長中國古典舞並掌握相關舞蹈表演風格,能夠承擔舞劇和其他舞蹈作品中的重要角色,能拓展在舞台表演藝術相關領域中的學習、研究與實踐,具有振興民族文化的使命感。
視頻初試:
內容如下:
(1)考生基本條件(提交視頻 1 分鍾內,穿緊身練功服,不許化妝。內容為面對鏡頭半身畫面及全身畫面、豎叉、橫叉、下後腰)。
(2)中國古典舞劇目片段表演(提交表演片段視頻 2 分鍾內)。
(3)個人技術技巧展示(提交展示視頻 1 分鍾內,不用音樂)。
現場終試:
(1)中國古典舞基本功測試(穿緊身練功服、不化妝)。
①身體基本素質能力 。
②跳、轉、翻技術技巧規定動作:

女:端腿轉、掖腿轉、斜探海轉、踏步翻身、吸腿翻身、點步翻身、串翻身、劈腿跳、大射雁跳、紫金冠跳、擺腿跳

男:端腿轉、跨腿轉、掃堂探海轉、踏步翻身、串翻身、橫雙飛燕、大射雁跳、飛腳片腿旋子、擺腿跳接大躍步、趲步、拉腿蹦子、擺蓮。

個人特殊技術技巧(只做一項) 。

(2)表演闡述(考生針對所表演的劇目進行表演闡述,一分鍾內)。

3)中國古典舞劇目表演(可化妝、穿服裝、自選劇目片段 2 分鍾內、自備音樂)。

D. 民族舞基本功有哪些

民族舞泛指產生並流傳於民間、受 民俗 文化 制約、即興表演但風格相對穩定、以自娛為主要功能的舞蹈形式。那麼你知道民族舞基本功有哪些嗎?我就給大家解答一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歡迎閱讀!

民族舞基本功有哪些

1.民族舞基本功訓練之四位轉翻:點翻,串翻身,踏步翻身,探海翻身,刺翻身;

2.民族舞基本功訓練之答轉:雙腳轉,平轉,

3.民族舞基本功訓練之簡氏變身跳其他:吸伸腿,開胯,勾綳腳,前、後倒立,前橋,後,前橋臉,後橋臉,胸腰,彈腿,端腿,腋腿,橫叉,豎叉,前後滾翻,風火輪,腕花,搖臂,盤手,碎抖肩,笑肩,倒踢,旁提,沖靠平原,台步,卧魚兒,探海,壓腿,大踢腿,小踢腿,扳腿,掰膀子,扳腰,彎腰,大環動;

4.民族舞基本功訓練之串翻身跳:大跳(凌空越),小跳,中跳。

民族舞基本功怎麼練

1、壓腿

壓腿時要注重腿部關節的直立,腳背向外打開綳直,並保持上半身的直立。在壓旁腿時,同側的手扶住把桿,另一隻手臂緊貼在耳邊,向腿上靠近並盡量向遠處伸展,拉長旁腰。壓後腿時,注重肩膀端平,頸部不要縮,撐住頭部別掉下去,並向後伸展。

2、壓肩

壓肩時,雙手臂伸直放在把桿上。兩腿之間的距離略等於肩寬。頭部和脊柱都要放鬆,向下壓時能夠感覺到肩部韌帶被拉長。

3、推腳背組合

在訓練之前,從腳尖到整個大腳背都要勾當開;訓練時,雙手扶把桿,挺胸抬頭、收腹提臀,雙腳並攏站好,先從單腳背訓練開始。

4、劈叉跳

綳直腳背,伸直膝蓋,跳躍越高,腿叉越開越好,著地時,雙腳迅速收攏,兩腳並起來著地。

5、大踢腿

踢腿的歷程中,同樣要注重腳背和膝蓋的綳直。

6、下腰

雙腳打開至肩寬,雙臂向上伸直,五指打開,手心朝前。下腰時,上半身向後仰,頭抬起來向後找自己的腳後跟,身體和手都向腳後跟靠齊並往裡卷。下好以後,手臂和膝蓋都盡力撐直,秋水看腳後跟。

學習民族舞有什麼好處

1.塑造優美形體。

經過民族舞蹈訓練(如挺胸、抬頭、收腹)能使他們站得直,形體優美,且能糾正駝背、端肩等形體問題。

2.增加肢體靈活性和柔韌性。

由於學跳民族舞需要經常練習壓腳、劈叉、下腰等基本功,因而學跳民族舞可以鍛煉身體的柔韌性,增加動作靈活性。

3.增強吃苦能力,磨練心智毅力。

無論學哪一種舞蹈都需要進行基本功訓練。而眾所周知基本功的訓練常常伴隨著疼痛的。因而在舞蹈基本功訓練中能培養不怕吃苦的精神,磨練堅強意志。

4.提高身體素質。

舞蹈需要一定的體力消耗,常常在練習後能促進食慾、增強消化機能,提高身體抵抗力,減少生病機會。

5.提高合作能力和集體榮益感。

舞蹈有獨舞、雙人舞、集體舞,只有配合默契才能表演好,由此訓練了合作精神,養成自覺遵守規則、紀律,培養了協作的觀念。

6.培養審美情感。

舞蹈是通過音樂、動作、表情、姿態表現內心世界,使人潛移默化地接受到藝術表演的熏陶,熱愛生活,並能欣賞美、體驗美。

7.增強自信心。

舞蹈演出能培養人的表演的能力,使人不怯場,表現力強,增強自信心和更好的心理素質。

8.促進智力發展。

舞蹈是通過形體、動作、眼神來表現的,在跳舞的過程中能激發人的想像力、創造力,尤其是自編自演的作品,能促進智力發展。


民族舞基本功有哪些相關 文章 :

★ 民間舞教學方法有哪些

★ 小孩子舞蹈基本功都有什麼

★ 舞蹈入門

★ 拉丁舞基本功訓練方法

★ 舞蹈的教學法有哪幾種

★ 學跳舞的技巧

★ 舞蹈實用教學方法

★ 新手學現代舞入門的4個技巧

★ 關於編舞的基本方法,你知道嗎

★ 舞蹈教學計劃

E. 中國古典舞當中的跨腿轉與端腿轉有區別嗎如何分辨

中國古典舞的律動都是從戲曲中提煉出來的,"跨"與"端"的律動沒有區別。只是跨腿轉有兩種意思,這個"轉"不一定是轉圈的轉,而也可以是轉身的轉,台上常見演員跨腿轉身(如上馬動作),可半圈可一圈。兩者區別在腿,跨腿轉的腿是動態的可隨意變化的,而端腿轉為轉更多的圈,必須將小腿端平固定於端腿的位置。

F. 跆拳道的腿法技術要點是什麼

跆拳道以其變幻莫測,優美瀟灑的腿法著名於世,被世人稱為踢的藝術,這是跆拳道區別於其他格鬥術的一個重要特點。跆拳道的腿法講究變化多樣和靈活多端,對人體的柔韌性,大腦反應的靈敏性,身體運動的穩定性都有很高的要求,它是對人體機能和體能的綜合考驗。

跆拳道實戰中腳踢進攻時一般使用的部位包括腳前掌,腳趾,腳背,足刀,腳後跟,腳後掌(腳跟底部)。利用這些部位可以進行站立踢,跳動踢,助跑踢,轉身踢和飛踢等不同形式有踢法進攻,而且每種 踢法踢擊的部位各有不同。實戰過程中,運用腳踢時要根據具體情況,如對方所處位置,暴露的部位,防守的姿勢以及雙方的距離,選擇不同的踢法。腳踢時要利用步法保持身體的平衡,並有效接近對方做出踢擊動作。注意兩臂的防守。踢擊完成馬上回到准備姿勢,准備下一次的進攻和防守。腿的回位動作要快,以免被對方抓住或抱住。腳踢的練習方法主要是靠平時用各種腿法踢擊懸掛的沙袋,經過反復練習提高踢的力量,速度和高度。

(1)前踢:實戰姿勢的基本姿勢開始。右腳蹬地髖關節向左旋轉,雙手握拳置於體側;同時,右腿以髖關節為軸屈膝上提。當大腿抬至水平或稍高時,關節向前送,向前頂,小腿以膝關節為軸快速向前上方踢出,力達腿尖,整條腿踹直。踢擊後迅速放鬆,右腿沿原路線彈回,將右腳放置在左腳前面仍成實戰姿勢。 動作要領:膝關節夾緊,小腿放鬆,要有彈性;往前送,高踢時往上送;小腿回收與前踢的速度一樣快。主要攻擊部位有面部,下頦,腹部,襠部。前踢亦可用於防守。將前踢發力部位由腳尖改換為腳跟時,前踢動作就變為前蹬動作,動作方法要點相同,只是腳的形狀發生了變化。

(2)側踢:實戰的基本姿勢開始;右腳蹬地右腿以髖關節為軸屈膝提起,兩手握 拳置於體側;隨即左腳以前腳掌為軸外旋180度,髖關節向左旋轉,右腿以膝關節為軸向前蹬伸,右腳快速向右前上方直線踢出,力點在腳跟。發力後沒起腿路線收腿,放鬆,重心落下(原處或向前均可),再次回到實戰姿勢。動作要領:起腿時大小腿,膝關節夾緊;踢出發力時頭肩,腰,髖,膝,腿和踝成一直線;大小腿直線踢出,原路線收回。側踢動作的主要攻擊部位有膝部,腹部,肋部,胸部和頭面部。

(3)後踢:實戰姿勢開始,轉身後腿後撤背對對方。重心後移至左腳右腳蹬地後屈膝提起,右腳貼近左大腿,兩手握拳置於胸前;隨即左腳蹬地伸直,右腳自左大腿內側向後方直線踢出,力達腳跟。踢擊後右腳沿原路線快速收回,成實戰姿勢。動作要領:起腿後上體和大小腿折疊收緊;後踢時動作延伸要長,用力延伸;轉身,提腿,出腳動作連續一次性完成,不能停頓;擊打目標在正後偏右。後踢動作的主要攻擊部位有膝部,腹部,襠部,胸部和頭面部。

(4)下劈:實戰姿勢開始。右腳蹬地,重心前移至左腳。同時,右腿以髖關節為軸屈膝上提,兩手握拳置於胸前;隨即充分送髖,上提膝關節至胸部,右小腿以膝關節為軸向上伸直,將右腿伸直舉於體前,右腳過頭。然後放鬆向下以右腳後跟( 或腳掌)為力點劈擊,一直到地面,成實戰姿勢。動作要領:腿盡量往高,往頭後舉,要向上送髖,重心往高起;腳放鬆往前落,落地要有控制;起腿要快速,果斷;踝關節要放鬆。劈腿的主要攻擊部位有頭頂,臉部和鎖骨。
5)勾踢:實戰姿勢開始。右腳蹬地重心前移,右腿以髖關節為軸屈膝上提,兩手握拳置於體側;左腳以前腳掌為軸外旋180度,右腿以膝關節為軸繼續向前上方伸成直線,順勢右腳的腳掌用力向右側屈膝鞭打,順鞭打之勢上體右轉,右腿屈膝回收,右腳落回原處,成實戰姿勢。動作要領:提膝,伸直,右側屈膝鞭打動作要連貫快速,沒有停頓;擊打點在體前偏右側,以腳掌為擊打點;左腳旋轉支撐在保持平衡,踹擊後迅速將腿收回。擺踢攻擊的主要部位是頭面部和腹胸部。

(6)後旋踢:實戰姿勢開始。兩腳以兩腳掌為軸均內旋約180度,身體隨之右轉約90度,兩拳置於胸前。上體右轉,與雙腿擰成一定角度。右腳蹬地將蹬地的力量與上體擰轉的力量合在一起,右腿繼續向右後旋擺鞭打,同時上體向右轉,帶動右腿弧形擺至身體右側,右腿屈膝回收;右腳落到右後成實戰姿勢。動作要領:轉身旋轉,踢腿連貫進行,一氣呵成,中間沒有停頓;擊打點應在正前方,呈水平弧線;屈膝起腿的旋轉速度要快;重心在原地旋轉360度。後旋踢攻擊的主要部位有面額和胸部。

(7)推踢:實戰姿勢開始。右腳蹬地,重心前移,右腳以髖關節為軸提膝前蹬,用右腳腳掌向前蹬推,力點在腳掌,推力向正前方。動作要領:提膝後盡量收緊膝關節;重心往前移,利用身體的重量和力量;推的時候腿往前伸展,送髖;推的路線水平往前。推踢的主要攻擊目標是腹部。

(8)橫踢:實戰姿勢開始。右腳蹬地,重心前移至左腳,右腳屈膝上提,兩拳置於胸前;左腳前腳掌碾地內旋,髖關節左轉,左膝內扣;隨即左腳掌繼續內旋至180度,右腿膝關節向前抬至水平狀態,小腿快速向左前橫向踢出;擊打目標後迅速放鬆收回小腿。右腿落回原地成實戰姿勢。動作要領:膝關節夾緊,向前提膝,盡量走直線;支撐腳外旋180度;髖關節往前順,身體與大小腿成直線;嚴格注意擊打的力點在正腳背;踝關節放鬆,擊打的感覺是「面團」,"鞭梢」。橫踢攻擊的主要部位有頭部,胸部,腹部和肋部。

(9)跳踢:指先跳起使身體騰空,然後在空中完成各種踢法的攻擊技術。跳踢包括旋風踢,雙飛踢,騰空後踢,騰空劈腿,騰空後旋踢,跳步橫踢等多種方法,是跆拳道高難技術動作,在後面的教學篇中將專門進行分解教學和介紹練習方法

(10) 單腿連踢:同一條腿連續進行兩次以上的進攻方法。這種技術也屬於跆拳道高難技術動作,將在後面的教學篇中專門講述。

(11)雙腿連踢:兩條腿連續進行兩次以上的進攻。這種技術同樣屬於跆拳道高難技術動作,將在後面教學篇中專門講述。


跆拳道的」型」分為太極一章至太極八章,這是初學者必須熟習的基本動作,它的每一種型內涵都相當深澳,攻擊、防禦、進、退、閃、躲、逆、順等招式交互使用,變化無窮,是一種拳腳並用、可攻可守,甚至是一種要用頭腦的武術,而學習跆拳道更可以健身、強身、防身。

除了太極一場至太極八場,在經過按部就班、勤加練習,方能達到眼、耳、手、腳、心的全神貫注、靈活運用,進而再求深造-晉段。

G. 古典舞身韻短句訓練五

1.古典舞身韻訓練的首要階段是什麼

古典舞身韻訓練的首要階段將舞蹈動作按節奏連接上。

身韻教學的最終的目的不是為身韻而身韻,它的目的是要將身韻溶化在古典舞的一切舞姿和技術技巧中,這一點集中表現在對節奏處理和舞蹈動作的連接上,以及點線處理,舞蹈動勢的渲染和表演者內在修養等諸方面

在古典舞訓練中,從頭至尾,都貫穿著身韻練習中的一些元素,身韻在總結了戲曲、武術等傳統藝術的動作規律之基礎上,確定了從腰為核心,強調中段訓練的重要性。而「提沉沖靠」等幾個動律元素無論是對人體中段的肌肉或是呼吸,都各有其獨到而不同的訓練價值。突出地體現了我們中華民族「中和之美」的美學原則。其具體表現為:

強調對中段肌肉,尤其是後背肌肉的訓練。背闊肌的強化,更是身韻元素在訓練上的一大突破。而元素中的「含腆」從形態和規格上看比其它元素的幅要大。它的運動范圍具有一定的延伸性,而它的發力點主要就是背闊肌,當含腆交替運動共同擴大范圍時,使背闊肌隨之交替曲伸,反復地強化,達到背闊肌真正曲伸自如,能隨意控制的目的,從而充分利用闊肌這一表現區域,加強了中段的表現力。

在舞蹈中的呼吸不同於生活中的呼吸,在任何一個舞蹈動作當中,呼吸都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它與這些舞姿是相融在一起的。「提沉」作為訓練的重要內容貫串始終,它是將自然氣息藝術化的最簡單、最直接的方法。提沉所帶動的身體中段和頭部的上下運動是呼吸與外部動作相配合的第一步,再配合以不同的節奏及身體方位不同變化。可以使學生逐漸對呼吸與身體的關系有了體驗和認識,並掌握呼吸與外部形態相結合的方法,賦予動作以生命力,形成古典舞所特有的神韻。身韻把動作動態與內涵動作有機的結合起來,並且使身韻元素自身也達到了訓練性、審美性和適用性的統一。

2.舞蹈中五點五身韻是什麼意思

1點:你臉蛋朝著的一個面。

2點:你右手上方的一個角。

3點:你右手朝著的一個面。

4點:你右手下方的一個角。

5點:你背部朝著的一個面。

6點:你左手下方的一個角。

7點:你左手朝著的一個面。

8點:你左手上方的一個角。

一、柔軟度 – 不論跳甚麽舞,如果要跳得美,身體的柔軟度必須要好,否則不能發揮出應有的線條美感,爵士舞也不例外。在進行暖身的伸展動作必須留意,不適宜在身體肌肉未完全和暖前用彈振形式來做伸展,否則容易弄巧反拙,拉傷肌肉。用靜態方式伸展較安全,不過也較需要耐性。柔軟度的練習動作之幅度更不應達到痛楚的地步,肌肉有拉緊的感覺即可,動作(角度)維持的時間可由10餘秒至30-40秒不等,時間愈長對肌肉及關節附近的連結組織之負荷也愈高。

二、身體組合 – 絕大部份出色的爵士舞者都擁有強健的肌肉,但身體的脂肪量一般都比較少。這令他們的軀體呈現出很明顯的肌肉條紋,使他們舞動起來時的動作更覺有勁,有力。較低的脂肪量也避免舞者負擔不必要的體重,使舞蹈動作來得更瀟灑輕盈。雖然學爵士舞也可以是一個減肥的途徑,但身體過重的初學者適宜透過其他模式先行減磅,不然對肌肉及關節的健康構成有一定的危機。

三、協調性 – 協調性在爵士舞中非常重要,除了是手和腳的配合外,還有頭,軀乾和四肢的動作配合。再加上在爵士舞中,身體不同部位會同時以不同節奏舞動,對舞者的協調能力實在是個大考驗。初學時適宜先把身體不同部位的動作分開練熟,才續步配合成所需動作,那樣的成功感會比較高。

四、靈巧度 – 爵士舞中常利用不同方向和不同水平的動作來增加刺激和娛樂性,所以舞者的動作必須靈巧純熟,轉向的時候角度更需准確迅速。

五、平衡力 – 動態平衡的能力在爵士舞中往往較靜態的平衡力之應用更廣,也就是說舞者對舞步法的重心轉移必須清晰,另外更要技巧地藉助目光去做定位,協助轉身時得以平衡。

「身韻」即「身法」與「韻律」的總稱。「身法」屬於外部的技法范疇,「韻律」則屬於藝術的內涵神采,它們二者的有機結合和滲透,才能真正體現中國古典舞的風貌及審美的精髓。換句話說「身韻」即「形神兼備,身心並用,內外統一」這是中國古典舞不可缺少的標志,是中國古典舞的藝術靈魂所在。身韻,雖然風格源是明顯的,但它已不能再冠以「戲曲舞蹈」之名,它的從戲至舞的蛻變已基本完成。它已擺脫原戲曲舞蹈對角色行當的千變萬化,然而不管怎樣變,又是萬變不離其宗,這個「一」和這個「變」都是一種藝術難得的性格,也是一門藝術的美學的要義。 一個成熟的民族舞演員在舞台上展現的動作之所以具有審美價值和藝術魅力,是因為體現了「形、神、勁、律」的高度融合,這正是中國古典舞身韻的重要表現手段。「形、神、勁、律」作為身韻基本動作要素,高度概括了身韻的全部內涵。形,即外在動作,包含姿態及其動作連接的運動線路。神,即神韻、心意,是起主導支配作用的部分。勁,就是力,包含著輕重、緩急、強弱、長短、剛柔等關系的藝術處理。律,也就是動作本身的運動規律。這四大動作要素的關系,是經過勁與律達到形神兼備,內外統一。其規律是「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力與形合」。這都是精闢的概括與提煉。而這些文字又與元素性動作高度統一、諧調,構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舞蹈美學理論身韻的出現做為一項重要的中國古典舞教學成果,使中國古典舞的訓練走向自身形式的規范化、舞種化。它不僅是完整的訓練體系,而且是訓練與創作、表演相互統一的中國古典舞審美特徵的體系。就目前的教學而言,對古典舞神韻的作用與價值的認識,應該說在觀念上仍然處在模糊的狀態,在教學中還沒能擺正它的位置,更沒有在教學的每一個過程、每一個細節中將「身韻」的教學滲透到基訓課的「骨髓」中,真正的將其作為古典舞的「核」來加以正確對

3.舞蹈中五點五身韻是什麼意思

1點:你臉蛋朝著的一個面。

2點:你右手上方的一個角。3點:你右手朝著的一個面。

4點:你右手下方的一個角。5點:你背部朝著的一個面。

6點:你左手下方的一個角。7點:你左手朝著的一個面。

8點:你左手上方的一個角。 一、柔軟度 – 不論跳甚麽舞,如果要跳得美,身體的柔軟度必須要好,否則不能發揮出應有的線條美感,爵士舞也不例外。

在進行暖身的伸展動作必須留意,不適宜在身體肌肉未完全和暖前用彈振形式來做伸展,否則容易弄巧反拙,拉傷肌肉。用靜態方式伸展較安全,不過也較需要耐性。

柔軟度的練習動作之幅度更不應達到痛楚的地步,肌肉有拉緊的感覺即可,動作(角度)維持的時間可由10餘秒至30-40秒不等,時間愈長對肌肉及關節附近的連結組織之負荷也愈高。 二、身體組合 – 絕大部份出色的爵士舞者都擁有強健的肌肉,但身體的脂肪量一般都比較少。

這令他們的軀體呈現出很明顯的肌肉條紋,使他們舞動起來時的動作更覺有勁,有力。較低的脂肪量也避免舞者負擔不必要的體重,使舞蹈動作來得更瀟灑輕盈。

雖然學爵士舞也可以是一個減肥的途徑,但身體過重的初學者適宜透過其他模式先行減磅,不然對肌肉及關節的健康構成有一定的危機。 三、協調性 – 協調性在爵士舞中非常重要,除了是手和腳的配合外,還有頭,軀乾和四肢的動作配合。

再加上在爵士舞中,身體不同部位會同時以不同節奏舞動,對舞者的協調能力實在是個大考驗。初學時適宜先把身體不同部位的動作分開練熟,才續步配合成所需動作,那樣的成功感會比較高。

四、靈巧度 – 爵士舞中常利用不同方向和不同水平的動作來增加刺激和娛樂性,所以舞者的動作必須靈巧純熟,轉向的時候角度更需准確迅速。 五、平衡力 – 動態平衡的能力在爵士舞中往往較靜態的平衡力之應用更廣,也就是說舞者對舞步法的重心轉移必須清晰,另外更要技巧地藉助目光去做定位,協助轉身時得以平衡。

「身韻」即「身法」與「韻律」的總稱。「身法」屬於外部的技法范疇,「韻律」則屬於藝術的內涵神采,它們二者的有機結合和滲透,才能真正體現中國古典舞的風貌及審美的精髓。

換句話說「身韻」即「形神兼備,身心並用,內外統一」這是中國古典舞不可缺少的標志,是中國古典舞的藝術靈魂所在。身韻,雖然風格源是明顯的,但它已不能再冠以「戲曲舞蹈」之名,它的從戲至舞的蛻變已基本完成。

它已擺脫原戲曲舞蹈對角色行當的千變萬化,然而不管怎樣變,又是萬變不離其宗,這個「一」和這個「變」都是一種藝術難得的性格,也是一門藝術的美學的要義。 一個成熟的民族舞演員在舞台上展現的動作之所以具有審美價值和藝術魅力,是因為體現了「形、神、勁、律」的高度融合,這正是中國古典舞身韻的重要表現手段。

「形、神、勁、律」作為身韻基本動作要素,高度概括了身韻的全部內涵。形,即外在動作,包含姿態及其動作連接的運動線路。

神,即神韻、心意,是起主導支配作用的部分。勁,就是力,包含著輕重、緩急、強弱、長短、剛柔等關系的藝術處理。

律,也就是動作本身的運動規律。這四大動作要素的關系,是經過勁與律達到形神兼備,內外統一。

其規律是「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力與形合」。這都是精闢的概括與提煉。

而這些文字又與元素性動作高度統一、諧調,構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舞蹈美學理論身韻的出現做為一項重要的中國古典舞教學成果,使中國古典舞的訓練走向自身形式的規范化、舞種化。它不僅是完整的訓練體系,而且是訓練與創作、表演相互統一的中國古典舞審美特徵的體系。

就目前的教學而言,對古典舞神韻的作用與價值的認識,應該說在觀念上仍然處在模糊的狀態,在教學中還沒能擺正它的位置,更沒有在教學的每一個過程、每一個細節中將「身韻」的教學滲透到基訓課的「骨髓」中,真正的將其作為古典舞的「核」來加以正確對。

4.中國古典舞慢步的要領是什麼

[教學目的與要求]

古典舞身韻中的步伐與短句訓練部分的系統學習使學生掌握具有韻律感所必須有的過程.通過學習使學生達到身法與技法的和諧統一.

[重點與難點]

掌握對步伐的基本要求.膝蓋放鬆,不能拖地走.注意手眼身法的配合,以及注意腰部的運動軌跡.注意呼吸,以及腳下動作運動路線.

[主要內容]

腳下步伐要准確.上半身動作隨呼吸運動.身體的運動路線要准確,呼吸帶動身體做動作.手,眼,身,法要協調配合.

[課堂訓練,作業思考題]

將重點知識點課下認真復習記住,將課上所講組合反復練習.仔細體會要領.

來在舞蹈資源網

5.練習舞蹈基本功的最好方法

最低0.27元/天開通網路文庫會員,可在文庫查看完整內容>

原發布者:安逸922

舞蹈基本功訓練第一節中國古典舞基本的「形」與「位」第二節芭蕾舞基本手位和腳位第三節扶把基本訓練第四節跳躍與技巧基本訓練第五節中國古典舞身韻基本訓練第一節中國古典舞基本的「形」與「位」一、中國古典舞腳形1.綳腳形腳趾盡力下壓,腳背盡量綳直與小腿成為平行線(如圖2一1)。(圖2一1)2.勾腳形腳趾帶動腳盡量向上勾,前腳掌盡力向上,腳趾與小腿的角度越小越好(如圖2一2)3.勾綳腳腳趾上勾,腳背綳直(如圖2一3)。二、中國古典舞手形1.掌形(1)蘭花掌食指、中指、無名指挺直,大拇指和中指相距約一個手指的距離,虎口收緊,中指、無名指、小指要有層次感(如圖2-4)(2)虎口掌虎口盡量張開,掌心要有自然溝痕,食指至小指微張開,掌的外沿保持圓弧形(如圖2一5)(3)巴葉掌五指盡量張開,指根用力,整個手要有擴張感(如圖2一6)2.拳形(1)空心拳(男拳)大拇指貼住食指第二關節處,其餘四指彎曲靠緊,拳心保持空心(如圖2一7)。(女拳)大拇指貼住食指第二關節處與食指、中指捏在一起,無名指與小指有層次地上翹,拳心保持空心(如圖2一8)(2)打虎拳大拇指貼於中指第二關節處,其餘四指緊貼彎曲與大拇指緊握。打虎拳一般用於男性(如圖2一9)3.指形(1)單指大拇指與中指相搭,食指挺直,無名指、小指有層次地與中指彎曲相貼,一般用於女性(如圖2一10)(2)劍指大拇指與無名指相搭,食指、中指緊貼挺直(如圖2一11)三、中國古典舞腳位1.正步雙腳靠緊正對1點,

6.舞蹈動作中站式彎腰最小幾歲能練

第一級 舞蹈知識: 年齡4—6歲 1、身體方位:上、下、左、右。

2、人體部位名稱:頭、胸、臂、腿各部位。 3、手形:掌、指。

4、手腳基本位置。 5、音樂節奏訓練:2/4節奏,中速、慢速。

基本功訓練: 地面: 1、坐姿 2、頭的動作 3、肩的動作 4、勾綳腳 5、吸抱腿 6、前壓腿 7、掰膀子 8、壓腿 9、彎腰 中間: 1、站姿 2、叉腰 3、手臂基本位置 4、半蹲 5、提壓腳 6、行進步 7、平踏步 8、蹦跳步 9、小跑步 組合、劇目表演範例: 1、走步組合 2、手指組合 3、手位組合 4、提壓肩組合 5、平踏步組合 6、蹦跳步組合 7、表情歌 8、健康歌 第二級 舞蹈知識: 年齡4—6歲1、認識舞台的八個方位。 2、能區分半拍、一拍的節奏,做到半拍一動。

基本功訓練 地面: 1、勾綳腳 2、壓胯 3、吸腿 4、前抬腿 5、扳小燕 6、跪下腰 中間: 1、大八字步 2、大八字步半蹲 3、手臂大小波浪 4、移動重心練習 5、碎步 6、側踵步 7、半腳尖走步 組合、劇目表演範例 1、走步組合 2、手位組合 3、手臂大小波浪組合 4、春來了 5、拍皮球 6、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7、半腳尖走步 8、猜猜我是誰(踵步組合) 第三級 舞蹈知識: 年齡7—8歲 1、中國古典舞手形:蘭花手(女)、掌(男)。 2、藏族舞:藏族是我國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

它舞蹈的運動形式以上下動律為主。由於節奏、速度、力度的變化而形成不同舞蹈個性。

藏族主要分兩大類:踢踏(堆諧)---舞蹈膝部鬆弛,腳下靈活。弦子(諧)---舞蹈動律鬆弛柔韻,音樂優美。

基本功訓練: 地面: 1、勾綳腳 2、抬腿(前、側身旁抬腿45度) 3、壓腿(前、旁、後單腿壓腿) 4、大踢腿(前、旁) 5、背肌 6、掰膀子 7、腰(躺地頂腰) 把桿(雙把) 1、正步蹲 2、正步綳腳 3、半腳尖(正步位) 4、正步吸腿90度 中間 1、手位:單按掌、單托掌、單山膀 2、腳位:丁字步 3、正步小跳 4、吸跳步(2拍舞步) 5、橫追步 6、跳踢步(後) 組合、劇目表演範例 1、健康歌 2、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3、猜猜我是誰 以上是規定組合任選一二個。 4、可愛的小雞(後跳踢步為主要動作) 5、吸跳步組合(喂雞曲) 6、小板凳(節奏訓練) 7、藏族舞退踏步組合 8、古典舞手位組合(小和尚曲) 9、橫追步組合 10、跑跳步組合(藏族第一基本步)第四級 舞蹈知識: 年齡7---8歲1、芭蕾舞:源於歐洲,已有幾百年歷史。

從訓練到舞姿及手腳位置都有固定程式,如:芭蕾1---7位手位、1----5位腳位。 2、節奏:3/4拍。

3、東北秧歌:是漢族東北地區民間秧歌表演形式。通過走相、穩相和鼓相及各種手巾花的表演變化體現其表演藝術風格。

他源於人民的勞動生活,具有濃郁的民間鄉土氣息和民俗特色,舞蹈體現艮勁、美勁、潑辣勁。 基本功訓練: 地面: 1、勾綳腳(環動) 2、吸伸腿(前、旁90度) 3、橫、堅叉 4、搬 腿(前、旁) 5、大踢腿(前、旁、後) 6、掰膀子 7、腰(站下腰) 把桿(雙把) 1、一位綳腳 2、半蹲(一、二位) 3、一位擦地(旁) 4、腰(胸腰、旁腰) 5、小跳(一位) 中間 1、手位:順風旗、雙山膀、雙托掌。

2、雙晃手 3、一位小跳 4、三拍舞步 5、錯步 組合、劇目表演範例 1、古典舞手位組合 2、東北秧歌組合(十字步、單雙片花、蝴蝶花) 3、三拍舞步組合 以上是規定組合任選一二個。 4、鈴兒響叮鐺(小馬步) 5、小小波爾卡(吸跳步) 6、拾稻穗的小姑娘 7、蒙族舞硬腕組合 8、鈴鼓舞(節奏訓練2/4拍) 9、快樂的小鴨子 10、東北秧歌第五級 舞蹈知識: (年齡8---10歲)1、中國古典舞基訓:是建立在中國戲曲、武術基礎上,為中國古典舞所需要而服務的基本功訓練。

表現在素質、能力、技術技巧、身體表現力、舞蹈語言等方面。它是一個完整的訓練體系。

要成為一個好的民族舞演員,必須要經過嚴格的訓練,提高各種技術能力,才能做到表演游刃有餘。 2、蒙族舞:蒙古族是一個游牧民族,也稱馬背民族。

男子舞蹈強悍驍勇,女子舞蹈端莊典雅。舞蹈以肩、腕、步及各種舞姿形成其特殊風格。

基本功訓練 地面: 1、勾綳腳(單、雙、環動) 2、吸伸腿90度 3、大環動(單腿90度) 4、壓叉(前、旁、後、橫擰腰) 5、搬腿(前、旁、後) 6、在踢腿(前、旁、後) 7、背肌(兩頭起) 8、掰膀子 9、腰(站下腰) 把桿(雙把) 1、蹲 a、一位、二位 b、五位 c、踏步蹲 2、擦地(前、旁、後、一位) 3、五位擦地(旁) 4、吸腿(一位45度、90度) 5、下腰(胸、旁腰加手) 6、壓腿(把桿前、旁、後) 7、踢腿(前---單把,旁、後---雙把) 中間 1、手臂呼吸(大小波浪加屈伸) 2、手位:托按掌、山膀按掌 3、攤攤手(跪、站兩種准備) 4、小五花 5、原地轉(平踏步、留甩頭、半腳尖360度) 6、小跳:一位、二位 7、錯步(斜線) 8、三拍舞步中手 組合、劇目表演範例 1、三拍舞步(抒情) 2、古典舞手位(剛武風格) 3、古典舞手位(抒情風格) 4、小馬舞(勒馬式、揚鞭式) 5、小小擠奶員(肩的組合) 以上是規定組合任選一二個 6、錯步組合 7、花笠舞(日本舞) 8、小看戲(東北秧歌) 9、現代韻律舞(節奏練習) 10、兒童舞 第六級 舞蹈知識: (年齡8---10歲)1、中。

7.古典舞的基本動作與解析

基本舞姿 吸腿:動力腿綳腳,膝蓋帶動順主力腿旁吸起90°。

腳尖點在支撐腿膝關節前。 掖腿:動力腿綳腳,膝蓋帶動上提腳腕順主力腿向上抬至主力腿膝蓋窩。

端腿:動作腿擓腳,吸端至支撐腿髖關節處,呈水平狀態。 端腿展翅:也稱「老鷹展翅」。

動力腿端腿,主力腿蹲,同時上身前俯去貼動力腿,手往後背膀子,眼順手的方向看出。 踹燕:動作腿在前腿90度的基礎上,身體後傾與動作腿保持水平,目視動作腿。

姿態斜腰:在前點步基礎上,主力腿蹲,骨盆向後傾約45°,送胯、橫擰,形成一個向後傾的大斜線,手收回到肋旁往3方向斜上方刺出,眼順手的方向看出,身體隨之往外擰傾側躺45°。頭、眼順手的方向看出。

前屈腿姿態斜腰:在姿態斜腰的基礎上,動作腿向前抬起90度,屈腿。 小射燕:稱「立身射燕」。

在後腿綳腳點地擰腰上動力腿小腿抬起,由膝蓋主動帶著向主力腿的正後方伸出,距離主力腿約6—7寸。動力腿小腿曲時,膝蓋對主力腿膝蓋窩,小腿往前交叉。

頭往擰腰的方向看出。 斜探海:在立身射燕舞姿的基礎上,加旁提和敞胸形成的舞姿,手帶領到托掌提肋彎腰,眼隨手然後看側下方形成斜探海舞姿。

大射燕:大掖步姿態的基礎上,動力腿小腿彎曲由膝蓋帶動向上抬起90°以上,要求 「大擰翻胸」,腿與頭在同一垂直面上形成兩頭上翹的舞姿,重心在主力腿膝蓋上,眼看抬腿的方向。 仰身後腿:也稱「紫金冠腰」。

在後腿的基礎上,動作腿彎曲,仰身,手臂上側位。 探海:170°以上,骨盆前傾腆胸、抬頭,頭與動力腿腳尖兩頭上翹,構成頭頂與腳尖往正上方延伸,形成「圈」起來的圓的意識,主力腿腳要踩實,重心在腳掌上,形成時動力腿主動,上身被動 擰身探海:探海舞姿上擰腰,形成頭與動力腿往斜下角「圈」的意識,在女班用的較少。

在男性訓練中分為直抬和掖伸兩種。動力腿往後擦出抬起探海,同時掀胯,山膀手領到托掌位,上身往主力腿一邊擰腰抻肋,眼看動力腿方向,兩手心朝上,重心在主力腿腳掌。

掀身探海:在探海的基礎上,上身與動力腿往斜後上角「圈」起來的感覺,動力腿一邊要掀身、掀胯,在掀身的基礎上敞胸、擰腰,動力腿盡量交叉著往頭頂斜上方抬高,主力腿重心在腳掌上,頭是側傾加自轉位的變化。 沖天炮:在探海舞姿上,由動力腿主動的再繼續往上抬到180°骨盆隨著腿的高度繼續向前傾到完全垂直的貼在主力腿上,形成一個直體前傾180°的垂直面,它的外形如站立著的「豎叉向前抱腿」,上下兩頭抻直、拉長。

踏步蹲:在踏步的基礎上,上身保持直立,左腳後撤到右腳跟旁腳掌著地全蹲,重心在兩腳之間,後腿膝蓋從前腿膝蓋的後窩向前腿的外側伸出,雙腿的大腿要重疊貼住,立腰、提胯,臀部不能坐在腳後跟上。 卧魚:在踏步蹲的基礎上,雙膝重疊,盤坐地面,上身擰仰,手臂托按掌。

(7)端腿轉的教學方法擴展閱讀: 四大要素 形、神、勁、律 一個成熟的古典民族演員在舞台展現的動作之所以具有審美價值和藝術魅力,是因為體現了「神」「形」「勁」「律」的高度融合。 這是中國古典舞的重要表現手段,「形」「神」「勁」「律」作為身韻基本要素,高度概括了身韻的全部內涵。

參考資料:網路-古典舞。

8.1個人在家怎麼練舞蹈基本功

舞蹈基本功訓練在我國藝術院校的舞蹈專業的教學中隨處可見,如古典芭蕾舞、中國古典舞、民族民間舞、現代舞等基本功的訓練。舞蹈基本功訓練內容是對頭、頸、肩、臂、手、腰、臀、胯、腿、腳等部位的訓練。

1. 舞蹈講究呼吸

「呼吸是舞蹈藝術中一個重要樞紐,是靠它來支配動作和貫穿到動作中去的。」舞蹈和音樂一樣,講究呼吸控制的重要性,俗名叫「運氣」。動作的大小幅度都受呼吸的控製程度影響。有了氣的推動才能形成動作,把動作做活,在舞蹈基本功訓練的實踐中逐漸掌握呼吸的要領。

2. 古典芭蕾舞基本功的訓練

古典芭蕾源於義大利,發展於法國宮廷,興盛於俄羅斯,經過上百年的發展,形成了古典芭蕾中要求的「開」、「綳」、「直」、「長」。

「開」:初學者應注意整條腿和腳的外開訓練,要求我們的膝蓋總要打開,膝蓋不能扣著,腿和跨跟要「斷開」,站立時要抬頭挺胸雙肩打開沉肩。

「綳」: 不只是綳腳,在做plie 、ten 、fon 、jete 等一系列動作時腿是綳緊的,尤其是大腿內側的肌肉更要綳緊。但綳緊不是僵硬,做動作一定要鬆弛,綳緊是為了加強腿部的力度,更加靈活的完成舞蹈的技巧與動作。如踢腿時是綳腳由腳尖帶著向上有爆發力的踢腿,而不是大腿的發力,錯誤的方法會使大腿越長越粗。

「直」:芭蕾注重整個人成「一條直線」,從側面看人應該是薄薄的「一個平板」。舞者不管是站、坐、走、立還是做其他動作時,從頭、頸、軀干、腿部都應該直立向上,因為芭蕾舞是最高貴、最典雅的舞種,男生可以想像自己是英俊的王子,女生則是美麗典雅的公主。

「長」: 也可稱延伸。舞者在做動作時一定要把動作做「活」,而這里的「活」就是要求動作要有延伸感,動作延伸了自然就「長」了。如我們在做擦地的時候,擦出去的腳不光是輕輕點在地面上,要有向下穿透的延伸感,要感覺從樓上延伸到樓下。

3. 中國古典舞基本功技巧的訓練

古典舞的學習要求舞者掌握身韻、身段外還要扎實練好基本功技巧。古典舞中的基本功技巧也就是通常所說的「跳、轉、翻」。如「跳」有小跳、中跳、大跳。小跳有一位小跳、二位小跳、五位小跳等,小跳不能跳的太高,主要是練習腳掌和地面的推力關系,起跳後要及時綳腳,五位小跳更要在綳腳的狀態下把兩腿夾緊,做到從前面看不到後面的腳。

4. 中國民族舞的基本功技巧的訓練

中國民族舞的基本功訓練主要包括元素性訓練、短句性訓練和表演性組合訓練。元素,也叫基本要素。把民間舞中的技巧部分提煉、分解成元素性技巧動作,進行強化訓練。各民族民間舞中的旋轉技巧必須進行單一元素性訓練,才能保證旋轉完成的有數量和質量。如維族舞中的夏克轉、跪轉,鮮族舞中的墊步轉、螺旋空轉,蒙族舞的別步勒馬轉、海青式吸腿轉等,都要進行單一性、重復性的元素訓練。

9.古典舞基本手位的筆記誰知道怎麼寫

中國舞古典舞基本手位具體詳情:

1、單山膀:手臂與身旁太高,與肩同高,手臂微屈,指尖向前稍微向上

2、雙山膀:雙手做單山膀,動作要領與單山膀相同

3、單按掌:手臂與前微屈,掌心下按,指尖上翹,手與身體的距離一豎掌有餘

4、托掌:手臂於頭上方略向前,掌心上托,手臂微屈,指尖對眉梢

5、順手旗:一隻手托掌,一隻手做山膀

6、山膀按掌:一隻手做山膀,還有一隻手做按掌

7、托按掌:一隻手做托掌,還有一隻手做按掌

8、揚掌:手臂於身體側斜上方,掌心對斜前上方,手臂可伸直也可曲肘

9、雙提襟:雙手空心拳屈臂於身體兩側,虎口對身體

(7)端腿轉的教學方法擴展閱讀

古典舞創立於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曾一度被一些人稱作「戲曲舞蹈」,它本身就是介於戲曲與舞蹈之間的混合物。 戲曲和武術是建立中國古典舞訓練的基礎,中國古典舞的基礎訓練充分體現了我們中華民族鮮明的民族特色。基訓中的技術、技巧有著獨具一格的民族特性,與其它舞種中的技術、技巧有著很大的不同。

中國古典舞已初步形成我們民族自己的一套訓練系統,而這套系統已具有比較強的民族特性,有我們民族的審美特徵和美學規范,有我們的難度和藝術表現力,是其它訓練體系所代替不了的。

H. 誰有北京舞蹈學院中國舞考級 十級教學法

教學法都是教材啊,是書,沒有電子版。北京舞蹈學院中國舞蹈考級中心有賣。請跟他們聯系。

I. 古典舞的基本動作與解析

一,基本方位

前:第1方位,右斜前:第2方位,右:第3方位,右斜後:第4方位,後:第5方位,左斜後:第6方位,左:第7方位,左斜前:第8方位。

二,手的位置與動作

(一)手型

男掌-女蝶姿

男劍訣-女指

男拳-女拳

(二)手臂的位置

1,山膀

2,托掌

3,按掌

4,提襟

5,斜托掌

6,高低手

7,組合後之常用動作

(1)順風旗

(2)雙山膀

(3)山膀按掌

(4)托按掌

(5)雙托掌

(6)斜托掌

(三)手臂的動作

1,蓋手

2,撩手

3,推掌(立掌)

4,攤手

5,盤腕(外上,內下)

6,分手

7,穿手

8,雙晃手

9,小五花

10,雲手

11,大刀花

12,搖臂

三,步位與步法

(一)步位

1,正步

2,小八字步

3,大八字步

4,丁字步

5,虛丁步(前點步)

6,虛步

7,踏步

8,大拽步

9,弓(箭)步-(1)正弓步(2)橫弓步

10,撲步

(二)步法

1,圓場步

2,蹍步

(1)單蹍步

(2)雙蹍步

3,花梆步(男,女)

4,磋步

5,墊步

6,跺泥(男)

7,跑跳步

四,蹲的動作

(一)正步蹲(半蹲,全蹲)

(二)小八字步蹲(半蹲,全蹲)

(三)大八字步蹲(半蹲,全蹲)

(四)踏步蹲

五,腿的動作

(一)吸腿

1,前吸

2,旁吸腿

(二)端腿

(三)拽腿

(四)跨腿

(五)片腿

(六)撩彈腿

1,前撩彈腿

2,旁撩彈腿

(七)大踢腿

1,前踢腿

2,踢十字腿

3,踢旁腿

4,踢片腿

5,踢蓋腿

6,踢後腿

7,踢紫金冠(女)

8,跳叉

六,腰的動作

(一)耗腰

(二)前腰

(三)後腰

(四)旁腰

(五)單腿重心下腰

(六)單腿跪下腰

(七)小涮腰

(八)涮腰

(九)姿態斜腰

(十)大拽步旁腰

(十一)風火輪

(十二)卧魚(坐盤)

七,舞姿

(一)立身射雁

(二)大射雁

(三)斜探海

(四)探海(後腿)

(五)擰身探海

(六)掀身探海(女)

(七)踹燕(前腿)

(八)旁腿躺身

(九)金雞獨立

(十)老鷹展翅

(十一)環動

(十二)紫金冠(女)

八,旋轉

(一)平轉

(二)跨轉

(三)反跨轉

(四)上步拽轉

(五)踏步拽轉

(六)後腿側身轉

(七)後腿側身跳轉

(八)斜探海轉

(九)旁吸腿轉(男)

(十)探海轉

(十一)點步轉

九,翻身

(一)踏步翻身

(二)上步翻身

(三)點步翻身

(四)吸腿翻身

(五)悠後腿翻身

(六)反跨腿翻身

(七)串翻身

(八)刺翻身

(九)探海翻身

十,跳躍

(一)跳躍動作

1,吸腿跳

2,大射雁跳(單起單落)

3,射雁跳(雙起單落)

4,射雁跳(不換腳單起單落)

5,盤腿跳(女)

6,斜探海跳

7,劈腿跳

8,劈腿射雁跳

9,單腿變身射雁跳

10,單腿變身跳

11,單腿變身跳卧魚

12,剪式變身跳

13,雁式跳(雙起雙落)

14,雁式跳(單起單落-向前)

15,單腿變身雁式跳

16,撕腿跳(擺腿跳)

17,撩腿越(女)

18,倒踢紫金冠(女)

19,跳卧魚(雙起雙落-女)

20,跳躍的輔助動作

(1)上步(切步)

(2)錯步(追步)

常用毯子功技巧

一,靠牆倒立

二,扶地下後腰

三,前軟翻

四,後軟翻

五,前滾翻

六,後滾翻

七,側翻(虎跳)

八,側空翻(蠻子)

九,硬腳柱(烏龍腳柱一,男)

十,軟腳柱(烏龍腳柱二,男女)

十一,後手翻(冒小翻)

十二,魚躍前滾翻(高毛)

十三,前手翻(加冠)

十四,頭手翻(按頭)

十五,疊筋(屈身起,地蹦)

十六,旋子

十七,撲虎

十八,掄背

十九,掃堂腿

(9)端腿轉的教學方法擴展閱讀

風火輪是以"立圓"為主,這個動作以腰部為運動軸,是腰部的綜合性訓練,對重心及身體的協調都是一種很好的訓練方法,也是短句和舞蹈中重要的連接動作。在做的時候保持身前一個圓身後一個圓,雙臂同時進行相反方向的兩個圓線運動,風火輪又稱"八字圓"。

風火輪是一個風格性,訓練性很強的一個動作,是身體多元素的訓練,它幅度大,發力猛,速度快的節奏特點,動作中干凈敏捷快而不拖泥帶水,是舞蹈和組合中的重要連接動作。主要表現出了風風火火的勢頭。

動作當中以腰劃大圓,頭劃小圓帶動雙臂,雙臂成立圓走向。俗話說就是"掄膀子"掄出風風火火勢頭。

風火輪的節奏可慢,可快,快速的在運用中強調兩個旁邊的大幅度,更加突出節奏有風嘯嘯,火騰騰,輪滾滾之動感。‍。

閱讀全文

與端腿轉的教學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釣具的連接方法 瀏覽:131
細胞增生的治療方法 瀏覽:830
下列處理方法不正確的是 瀏覽:164
舒適進入安裝方法 瀏覽:222
用什麼方法粘膠最快 瀏覽:605
無線加濕器的安裝步驟及使用方法 瀏覽:799
歐萊雅洗面乳使用方法 瀏覽:815
win8怎麼設置鎖屏圖片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937
爛地面地坪施工方法簡單 瀏覽:693
穩壓電路計算方法視頻 瀏覽:845
不用安全繩攀岩還有什麼方法 瀏覽:697
作業反應的教學方法 瀏覽:450
247乘101的簡便方法 瀏覽:104
可存放時間的計算方法 瀏覽:965
紅酒持杯的正確方法 瀏覽:551
熟板栗怎麼快速剝皮的方法 瀏覽:552
42乘98的簡便計算方法 瀏覽:820
斗魚直播技巧和方法 瀏覽:551
轉基因食品檢測方法 瀏覽:90
cam常用修模方法 瀏覽: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