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發熱病例分析主要治療方法

發熱病例分析主要治療方法

發布時間:2022-10-20 15:52:26

1. 幫我寫一篇專業的感冒發燒病例

典型性病例:
感冒、發燒、咳嗽
小兒咳嗽要辨明病因,用葯不當會久咳不愈(咳嗽食療方)
近段時間,咳嗽的病人大增,比平日多了二三成,寒冷和空氣的污梁特別容易刺激呼吸器官,這是誘發咳嗽的常見因素。有些小孩咳了好長時間都不見好,發燒、濃痰、喉痛等也逐漸糾纏上來。有專家指出,這些容易被咳嗽「纏綿」的病人並非大眾以為的「體質」問題,而大多是因為「吃錯葯」。

從病理上而言,人體的咳嗽分為急性咳嗽和慢性咳嗽兩種,急性咳嗽70%~80%都由病毒引起,也就是常見的感冒導致咳嗽,除此之外還會有喉癢、疼痛、咯痰等症狀。由於引起這種咳嗽的是絕大部分是病毒而非細菌,盲目使用抗生素自然沒有多少療效。有些父母很喜歡用中葯,認為給寶寶止咳化痰、清熱解毒就沒事了。但從中醫角度看,則一般以辨證法先診斷患者是屬於哪一類型的咳嗽。

咳嗽發生的原因,有外感咳嗽和內傷咳嗽兩大類。外感咳嗽多因風、寒、熱、燥等外邪侵襲所致,其特徵是:發病急,病程短,常常並發感冒;內傷咳嗽則有脾虛、肺虛腎虛之別。其特徵是病情緩,病程長,反復發作。

小兒咳嗽比大人反應嚴重,多數會咳嗽不止,父母看到孩子有點咳嗽就會去找醫生、吃葯、掛水。用葯的結果是孩子的胃口差了,食慾不好,營養就跟不上,孩子的抵抗力就差,這樣一來孩子更容易感冒、咳嗽,所以這類孩子就陷入惡性循環之中,孩子往往長得瘦小、面色焦黃,甚至會引發哮喘。所以當孩子有咳嗽症狀時,父母要先觀察其咳嗽,看有無並發症以及全身症狀,再決定是否立刻就醫。

一、 需要趕緊就醫的咳嗽

1. 孩子突然咳得很嚴重,並且呼吸困難,可能有異物堵住了氣管。容易誤吞的東西有花生、鉛筆套、葯丸、紐扣、硬幣等,這類情形非常危險,應及時去醫院。

2. 發高燒、咳嗽、喘鳴並伴有呼吸困難,需立即送醫院緊急處理。

3. 嬰兒很容易患毛細支氣管炎,這是肺炎的一種。患兒臉色不好,常發紫,或者呼吸增快、招肩呼吸,加上吸氣時胸壁下部凹陷,也應及時送醫院救治。

二、 父母可以先觀察,不急送醫院的咳嗽

1. 雖有咳嗽、發燒,但精神好,大多是感冒或扁桃體炎。
2. 感冒、發燒和咳嗽後又一直咳嗽。
3. 咳嗽、痰多,但不發熱,精神好。
4. 只發生在清晨的咳嗽。
5. 緊張時或運動後的輕微咳嗽。

以上5種咳嗽父母不必過於擔心,可以通過食療和用葯的方法緩解症狀,治療咳嗽。

風寒咳嗽

因為咳嗽有外感咳嗽和內傷咳嗽之分,而外感咳嗽又分風寒咳嗽和風熱咳嗽,不同類型的咳嗽在用葯上是完全不同的,食療的方法也就不同。在這里教家長一個簡單的區分方法,就是觀察孩子的舌苔。如果舌苔是白的,則是風寒咳嗽,說明孩子寒重,咳嗽的痰也較稀、白黏,並兼有鼻塞流涕,這時應吃一些溫熱、化痰止咳的食品。如果孩子的舌苔是黃、紅,則是風熱咳嗽,說明孩子內熱較大,咳嗽的痰黃、稠、不易咳出,並有咽痛,這時應吃一些清肺、化痰止咳的食物。內傷咳嗽多為久咳、反復發作的咳嗽,這時家長應注意給孩子吃一些調理脾胃、補腎、補肺氣的食物,具體方法如下:

風寒咳嗽
1.生薑+紅糖+大蒜
孩子患了風寒感冒,喝溫熱的生薑紅糖水能起到很好的治療作用,如果孩子同時還伴有咳嗽,可在生薑紅糖水裡再加2~3瓣大蒜一起煮,要用小火煮10分鍾,把蒜頭的辣味煮掉,這樣孩子才肯喝。
2.蒸大蒜水
取大蒜2~3瓣,拍碎,放入碗中,加入半碗水,放入一粒冰糖,把碗加蓋放入鍋中去蒸,大火燒開後改用小火蒸15分鍾即可。當碗里的蒜水溫熱時喂給孩子喝,大蒜可以不吃。一般一天2~3次,一次小半碗。大蒜性溫,入脾胃、肺經,治療寒性咳嗽、腎虛咳嗽效果非常好,而且方便簡單,孩子也願意喝。
3.烤橘子
將橘子直接放在小火上烤,並不斷翻動,烤到橘皮發黑,並從橘子里冒出熱氣即可。待橘子稍涼一會,剝去橘皮,讓孩子吃溫熱的橘瓣。如果是大橘子,孩子一次吃2~3瓣就可以了,如果是小貢桔,孩子一次可以吃一隻。最好配合大蒜水一起吃,一天2~3次。橘子性溫,有化痰止咳的作用。吃了烤橘子後痰液的量會明顯減少,鎮咳作用非常明顯,而且孩子都願意吃。
4.麻油薑末炒雞蛋
將一小勺麻油放入炒鍋內,油熱後放入薑末,稍在油中過一下,隨即打入1個雞蛋炒勻。孩子風寒咳嗽及體虛咳嗽時,每晚讓孩子在臨睡前趁熱吃一次,堅持吃上幾天,就能收到明顯效果。
5.梨+花椒+冰糖
梨一個,洗凈,橫斷切開挖去中間核後,放入20顆花椒,2粒冰糖,再把梨對拼好放入碗中,上鍋蒸半小時左右即可,一隻梨可分兩次吃完。蒸花椒冰糖梨對治療風寒咳嗽效果非常明顯,但有的孩子不喜歡花椒的味道,家長可自己選擇。
以上是治療風寒咳嗽的食療方,家長在運用這些方法治病的同時,還應注意以下性寒涼的食物不能讓孩子吃:綠豆、螃蟹、蚌肉、田螺、蝸牛、柿子、柚子、香蕉、獼猴桃、甘蔗、西瓜、甜瓜、苦瓜、荸薺、慈姑、海帶、紫菜、生蘿卜、茄子、蘆蒿、藕、冬瓜、絲瓜、地瓜等。

風熱咳嗽
風熱咳嗽食療

1.梨+冰糖+川貝
把梨靠柄部橫斷切開,挖去中間核後放入2~3粒冰糖,5~6粒川貝(川貝要敲碎成末),把梨拼對拼好放入碗里,上鍋蒸30分鍾左右即可,分兩次給寶寶吃。此方有潤肺、止咳、化痰的作用。因為現在的寶寶普遍貪涼,熱了就吹空調,一年四季都在吃寒涼的水果,所以現在患風熱咳嗽的寶寶明顯減少。

2.煮蘿卜水
白蘿卜洗凈,切4~5薄片,放入小鍋內,加大半碗水,放火上燒開後,再改用小火煮5分鍾即可。等水稍涼後再給寶寶喝,此方治療風熱咳嗽、鼻乾咽燥、乾咳少痰的效果是不錯的,2歲以內的寶寶收到的效果更好。

3.還可以給寶寶吃下列食物:
①柿子:性大寒,能清熱、化痰、止咳。但寶寶一次只能吃一隻,吃多了肚子會不舒服。
②西瓜:性寒,能治一切熱症。寶寶在夏天如患了風熱咳嗽,可給他多吃西瓜。
③枇杷:性涼,能潤肺化痰止咳。適宜熱性咳嗽吐黃膿痰的寶寶吃。
④荸薺:性寒,荸薺水能化痰、清熱。取2~3隻荸薺去皮,切成薄片,放入鍋中,加一碗水,在火上燒5分鍾即可。此方對熱性咳嗽吐膿痰者效果好。

寶寶患風熱咳嗽時,還可以給他吃冬瓜煨湯、炒絲瓜、炒藕片、炒苦瓜,這同樣起到消內熱、祛火、止咳的作用。辛辣、容易上火的食物禁止食用,如羊肉、狗肉、烏骨雞、魚、蝦、棗、桂圓肉、荔枝、核桃仁、辣椒、櫻桃、蠶蛹。

內傷咳嗽食療方

內傷咳嗽指長期的、反復發作的慢性咳嗽。或是因感冒發燒引起的咳嗽,雖然感冒發燒的症狀已消失,但咳嗽卻一直好不了。

反復咳嗽的寶寶由於使用消炎葯和止咳葯較多,胃口較差、沒有食慾,舌苔幾乎是白苔。因此父母首先要調理寶寶的脾胃,提高寶寶的身體素質。具體食療法如下:

1. 風寒咳嗽的食療方都適合內傷咳嗽的寶寶服用。

2. 山葯粥

把山葯去皮,切成小塊放入食品粉碎機內,再加半碗水,將山葯加工成稀糊狀。然後倒入鍋中,放火上燒,同時要不停地攪動,燒開即可。寶寶最好在空腹時食用,做好的一碗山葯粥可以分2~3次喂寶寶。山葯健脾胃、補肺氣、益腎精,此方最適合嬰幼兒食用,不但能止咳治哮喘,還對小兒的厭食、虛汗多、流口水、氣虛膽小等病症也有很好的治療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山葯煎煮的時間不宜過久, 否則其中所含的澱粉酶就會分解,喪失滋補功效。

3. 紅棗+白果

此方適合2歲以上的寶寶食用。取紅棗3粒、白果3粒放入小鍋中,加上大半碗水,中火燒10分鍾即可。每晚臨睡前給寶寶服用。紅棗性溫、益氣補氣,健脾胃;白果性平斂肺氣,定咳喘,並有固腎的作用,所以對一些久咳不愈、反復感冒、咳嗽、發燒的患兒很有效果,同時它還可以治療遺尿症。需要注意的是,紅棗和白果的量一定要掌握好,只限於3粒,量多了會導致寶寶上火、氣滯。

4. 核桃+芝麻+紅棗+蜂蜜
核桃仁半斤,黑芝麻2兩,紅棗半斤,把它們碾碎後放入大碗中攪拌均勻,再放入1飯勺蜂蜜、3飯勺水(由於蜂蜜難攪拌均勻,所以可先將蜂蜜和水在火上加熱)。把大碗加蓋,放入大鍋中蒸,大火燒開後改用小火蒸40分鍾即可。每天早晚給寶寶吃一勺。此方最適合兒童服用,不但能治小兒久咳、支氣管炎、哮喘,而且對小兒的便秘也有非常好的效果。此方如果長期食用的話,能增強寶寶的體質。

順便貼一點小兒咳嗽的按摩方法

1.拍背
嬰幼兒不會吐痰,即使痰液已經咳出也只會將痰液吞下胃。父母在寶寶咳嗽時,抱起患兒,用空掌輕輕拍寶寶的背部,上下左右都拍到。如果一拍到某一部位時寶寶就咳嗽,說明寶寶的痰液就積在此處,應重點拍。多數是肩胛下的部位,也就是肺底部容易積痰。只要有痰的刺激,寶寶就會咳嗽,一旦有痰液排出,咳嗽就能暫時緩解。所以,拍背能起到寬胸理氣,促進痰液排出的作用。拍背最好在寶寶剛睡醒或臨睡前進行。

2.對於風熱咳嗽,並同時伴有咽痛、扁桃體發炎的寶寶可以採用腳底按摩的方法。
先上下來回搓寶寶的腳心,每隻腳搓30下。然後每個腳趾都上下按摩20~40下。重點按摩腳面大腳趾根部兩側的部位,只要扁桃體發炎時,這個部位就會很疼,每隻腳按摩5分鍾。按摩後,寶寶咽喉腫痛的症狀會明顯減輕。按摩後要及時給寶寶多喝溫開水。
疾病食療——感冒

所致,多發於氣候突、冷暖失常之時。初起,一般多見頭痛、畏寒、鼻塞、流涕、噴嚏、聲重,繼而發熱、咳嗽、喉癢或咽痛等。重則惡寒(甚至寒戰)、高熱、頭痛、周身疼痛、疲乏等。屬於「時行感冒」,若無復感新邪,病程在5—10日。
中醫辨證治療:
風寒型
[臨床表現]鼻塞聲重、噴嚏、流清涕、喉癢、咳嗽、痰多稀薄,甚則頭痛、惡寒發熱、全身疼痛,苔薄白,脈浮緊。
[食療葯膳]
1.蔥白糯米粥:蔥白頭3個,生薑10克,糯米100克,先將糯米煮成粥,再把蔥、姜搗爛,同煮熱服,出汗即愈。
2.白鬍椒熱面湯:白鬍椒末2克,蔥白頭6個。煮熱面條湯1碗,加入上料拌勻,趁熱吃下後蓋被而卧,汗出即愈。
3.蔥姜紅糖湯:蔥白頭(連須)5—7個,生薑3—5片。濃煎後加紅糖適量,熱服取汗。
4。黃豆芫荽蔥卜湯:黃豆1把,鮮芫荽30克,蔥白3根,白蘿卜3片,水煎溫服。
5.雞蛋蘇葉湯:雞蛋2枚,蘇葉20克,先煎蘇葉數分鍾去渣,再將雞蛋打破攪勻倒人葯汁中,文火再煮3--5分鍾即成。溫服,每日2次。
風熱型
[臨床表現]發熱、微惡風寒,或有汗出、頭痛、鼻塞、或有少量稠涕、咽喉紅腫疼痛、咳嗽痰稠,苔薄黃,脈浮數。
[食療葯膳]
1.西瓜番茄汁:西瓜500克,番茄200克。西瓜(去皮,去籽),用紗布絞擠汁液;番茄用沸水燙,剝去皮,去籽,也用紗布絞擠汁液,然後2汁合並,代茶飲用。
2.苦瓜豬瘦肉湯:苦瓜250克切片,豬瘦肉50克切片,煮湯食,每日2次。
3.雞蛋苦參湯:雞蛋1枚,苦參10克,先將苦參水煎取汁,然後將雞蛋打碎攪勻,用煮沸的葯汁沖雞蛋,趁熱服,一般3次即可見效。
4.清涼飲料:荷葉、冬瓜(連仁和皮)、薏苡仁、西瓜皮等適量煎水多服,連服3--5日,可作夏季清涼飲料及預防暑天外感之用。
5食譜調理感冒寶寶
來源:聰明寶寶
飲食調理是預防和治療感冒的重要方法,以下是醫生針對不同的寶寶推薦的5個食療方法———
1、「陰虛」寶寶食譜
百合枸杞豬肉粥
陰虛的寶寶一般偏瘦,睡覺多汗,容易心煩,易口渴、舌紅、舌苔少。這類寶寶容易因汗多而著涼、感冒,建議食用「百合枸杞肉片粥」來滋補。
材料:百合20—30克、枸杞10克、豬肉碎和米適量。
做法:先將米煮成粥,然後放入百合、枸杞、豬肉碎丁一起煮至熟為止。
2、「氣虛」寶寶食譜
山葯豬肉粥
氣虛的寶寶一般偏胖、虛胖,有薄薄的舌苔、舌不紅,這類寶寶因為體質虛弱,也容易感冒,適合的食譜是「山葯豬肉粥」。
材料:山葯20克(或生山葯切片)、豬肉末和大米適量。
做法:先將大米煮成粥,將山葯、豬肉末一起煮至熟為止。
對於已經感冒的寶寶來說,需要通過清淡、有營養的飲食來調理。
3、「寒性感冒」寶寶食譜
蔥白粳米粥
如果你的寶寶在感冒初期,有以下的症狀:咳嗽、痰多且稀、鼻涕清稀、舌苔白白的、大便白而干、尿很多、不愛喝水,一般就是寒性感冒,多是因為寒性、著涼所致的感冒。這時,寶寶適合的食譜就是「蔥白粳米粥。」
材料:蔥白(蔥的根部)5—6段,生薑6—7片、粳米適量。
做法:先將粳米煮成粥,同時將蔥白放入粥中,快好時放入生薑煮5—10分鍾後就可熄火。
4、「熱性感冒寶寶」食譜
薄荷牛蒡子粥
倘若寶寶在感冒初期的症狀為:痰咳不出來、咽疼、愛喝水、有粘稠的鼻涕、舌頭紅色、舌苔變黃、脈搏也比平常快,一般是熱性感冒。這時,你就需要給寶寶煮「薄荷牛蒡子粥」。
材料:薄荷6克、牛蒡子10克、粳米適量。
做法:先將牛蒡子單煮15分鍾,取出牛蒡子,留下汁水備用。將梗米煮成粥,10分鍾後放入薄荷,在粥快好時,放入牛蒡子汁水,煮5分鍾即可。
5、「健康寶寶」防感冒食譜
玉屏風散
材料:西洋參或黨參10克、白術10克、防風6克。
做法:將西洋參或黨參、白術、防風用水煮開後,取汁水當茶喝。也可服用玉屏風口服液,此方可幫助寶寶有效預防感冒,提高免疫力。
小寶的身體摸起來熱熱的,是不是發燒了?」
媽媽們,當你們驚覺小朋友的體溫稍為有點高時,千萬別胡亂退燒,急著帶寶寶去醫院,或是要求醫師施打退燒針哦!看看我們給你的建議再行動吧!
寶寶體溫好象有點高,看樣子寶寶是發燒了!小朋友發燒時只要精神及活動力尚佳,其實並不需要立即送醫,家長只需隨時幫寶寶量體溫,觀察體溫變化即可。之後再找兒科醫師檢查,針對引起發燒,咳嗽、鼻水、腹瀉或嘔吐的原因來治療。
臉紅紅 寶寶發燒了?
小寶寶臉紅紅的、活力、食慾都差,是發燒了嗎?
當身體體溫大於38℃時(肛溫、耳溫),可稱為發燒。它是人類身體的一種正常生理反應,也是一種身體的警訊,提醒我們 「寶寶可能生病了。」
許多家長會誤以為發燒都是有害的,燒太久可能會把小寶寶的腦子燒壞掉。但一般來說,41℃以下的發燒,並不會對腦神經組織直接造成傷害,因此,家長不必過分緊張。
民間有一種說法叫「燒壞腦袋」,其實燒壞腦袋的並不是單純的發燒,而是由於小寶寶罹患了腦炎、腦膜炎等疾病所引起。一般而言,發燒只是這些疾病的一種症狀,真正影響腦部的是腦部嚴重感染病症。
發燒是孩子生病的警訊,也是身體要提高抵抗力的一種自動反應,發燒處理的重點是:先探討是什幺疾病引起的,再來治療,而不是馬上退燒到正常體溫。雖然適度地給予退燒葯,可以減輕發燒生病的不舒服,但無法縮減病程,輕度的發燒反而可以提升免疫系統的效能,因此,發燒不完全是壞事!
找一找 發燒症狀有哪些
小寶寶如果發燒,可能會有很多不舒服的症狀,如:臉紅、咳嗽、全身倦怠無力、酸痛、頭暈、頭痛、嘔吐、腹痛、嗜睡、活動力差、食慾不振、吵鬧、不安、哭泣等,讓媽咪感到很心疼。不過,也有些寶寶發燒時並無任何異狀,有的寶寶發燒會被長輩誤認為是在長牙,而遭到忽略。
遇到寶寶體溫偏高,建議媽咪不妨先做客觀的評估,如小寶寶是否剛洗完熱水澡,或是天氣太熱、穿太多、室內通風不良、剛喝完熱的飲料等,約待半個小時後再幫孩子量一次體溫,通常會有1~1.5℃的落差。排除上述的原因之後,再來考慮是否需要送醫院的問題。
通常來說,如果小朋友體溫在38~38.5℃左右,且沒有特別不舒服、精神狀態良好,也就是說照樣吃、照樣睡及照樣玩,就不必著急地送孩子就醫,或是使用退燒葯。但若有熱性痙攣病史的寶寶(4%幼童)則需積極的治療。
大部份兒科醫師認為,發燒在38.5~39°C以上時,可適度地使用退燒葯,以減輕小孩的不舒服及減輕父母親的焦慮,並防止小孩熱痙攣發生。但如果出現40.1℃以上的高溫,就得緊急治療才行。
生病了,來量量體溫吧!
當家長懷疑小朋友發燒時,就應該替寶寶量量體溫。此外,當寶寶出現下列情況時,媽咪也得考慮是否該給寶寶測量體溫了。
*過度流汗。
*皮膚乾熱。
*臉色非常蒼白,或不尋常的潮紅。
*呼吸異常過快、過慢或暫停。
*感冒症狀:流鼻涕、鼻塞、咳嗽、聲音沙啞,或喉嚨痛。
*情緒改變:焦躁不安或注意力不集中、無精打采。
*寶寶自己抱怨身體的任何部位不舒服或疼痛。如寶寶自己說「媽媽,我覺得我生病了」。
*小朋友嘔吐或拉肚子。

Baby發燒照顧指南
Baby發燒了,先不必急著退燒。由於發燒是一種抵抗病毒的自然現象,所以如果家長硬要替孩子退燒,反而削弱了孩子的抵抗力。一般來說體溫在38℃~38.5℃以下,且精神不錯,都是可以接受的。不過,為了減少寶寶的不舒服感,家長在照顧上要特別留心。
*不建議同時使用兩種以上的退燒葯。
*一天使用退燒葯不要超過五次以上。
*不宜在半夜叫醒小孩服用退燒葯,除非可能因發燒導致抽筋時。
*不要給小朋友覆蓋濕毛巾,應盡量保持乾爽。
*盡量給予容易消化的食物,如稀飯等。
*注意水份及電解質的補充,以免小便過於濃黃。
*要多休息,避免過度活動。
*在適當的處置後,應觀察小朋友的精神狀態及食慾等,並於就醫前記錄發燒的天數(需精準計算發燒滿幾日)、間隔時間、溫度變化及其它不適症狀,以供醫師參考。
40.1℃ 緊急就醫指針
由於發燒是一種症狀,不是一種疾病,因此找出產生發燒的原因,才是首要的目的,如果確定孩子是感冒,且高燒至40.1℃則建議緊急就醫。其它需緊急就醫的情況還包括:
*小於兩個月以下的嬰兒。
*寶寶哭得很慘,且無法安慰的哭,不斷嗚咽。
*移動或父母接觸時會哭。
*幼兒不易叫醒且脖子僵硬。
*出現皮膚紫斑。
*排除鼻口影響呼吸之障礙物後仍感覺呼吸困難。
*幼兒流口水且無法吞咽任何東西。
*痙攣發生,而且感覺很疲倦。
除此之外,如果寶寶發燒超過40℃(尤其是三歲以下幼兒),而且是2~4個月大的寶寶,不是由於三合一疫苗引起發燒;小便有燒灼感;燒退超過24小時,又反復燒起來;且發燒超過72 小時,則建議在24小時內立刻就醫,以確保孩子的安全。
發燒小常識
Q1:寶寶假日發燒,無法就醫,可以購買市售的成人感冒糖漿給寶寶喝嗎?
市售的感冒糖漿多含有抗組織胺,有些含咖啡因,大多不適合幼兒使用。而且不同廠家生產的產品,所用的劑量也不盡相同,如果不能確定葯品成份,還是建議詢問過醫師後,再決定是否讓孩子服用。
其次,由於發燒只是一種症狀,所以最好待確定原因之後再給予退燒。如果只是一般輕微感冒症狀,可以給予小朋友專用的小兒退燒葯。但6個月以下小嬰兒仍不建議服用成葯,須經醫師診斷後再使用。
Q2:使用冰枕及退燒貼替寶寶寶退燒,是否適當呢?
當小孩發燒不舒服時,是否需要適時地運用一些工具來減輕發燒所帶來的不適,如:冰枕、退熱貼等。
一般若幼兒的肛溫及耳溫介於38℃~38.5℃時,僅需多補充水分即可,不需要著急地給予退燒葯(曾有熱性痙攣病史者例外)。當肛溫及耳溫大於38.5℃,且小孩出現寒顫或手腳冰冷的狀況時,應先給予適度的衣服或添加蓋被,待手腳溫暖後,再依情況給予冰枕。
此外,雖然不少家長會選用傳統的冰枕來替寶寶退燒,但有不少幼兒不喜歡睡冰枕,因為無法適應長時間使用帶來的冰涼感,且退燒效果也不好,因此,不必一定要使用。此時,建議不妨讓寶寶洗溫水澡(水溫約28℃~32℃),達到退燒散熱的效果。
其次,要提醒父母,使用凝膠狀退燒用貼布,感覺上可以舒緩一些高燒所帶來的不適,但並無明顯的退燒效果,且使用時需注意,應避免滑落至嬰幼兒口鼻部位,以免造成嬰幼兒窒息。
Q3:我家寶寶發燒三天,還是沒有好轉,怎幺辦?可以使用塞劑退燒嗎?
塞劑是什麼?簡單說就是形狀像子彈,內含葯物或甘油或是遇熱會融化的油脂、臘的葯物。由於有些小孩很難喂葯,因此就會使用退燒塞劑來退燒,使用塞劑時,要讓小朋友側身彎曲躺好,並將塞劑輕輕推進肛門至一節手指的深度,它就會融化並經由肛門黏膜吸收。但提醒家長,六個月以下的幼兒不宜使用退燒塞劑,且一歲以下幼兒建議少用。
醫學上很多退燒葯都有做成口服劑與塞劑兩種劑型,如果一樣的劑量,無論口服或塞劑其效果是完全相同的。在使用時需注意:
*由於塞劑退燒效果十分快速,因此,要避免過量,以免小朋友體溫急速下降。
*若用塞劑,一日不宜超過三次以上,否則容易過度刺激肛門內的腸粘膜而造成拉肚子。如果小朋友已經有腹瀉症狀也不宜再選用塞劑退燒。
*容易造成肛門疼痛,大便時亦會疼痛,甚至於引起腹瀉及反射性肚子痛。
*若使用於小女生身上,應注意避免塞錯至陰道。

2. 發燒病例如何填寫

患者的體溫,一般情況,自訴有無其他不適,建議發熱病人多量體溫,分析發熱的熱型(稽留熱,波狀熱,弛張熱等等)並分析發熱的原因,做一些常規的檢查(血常規,尿常規,糞常規)。還要仔細詢問病史,查體等等。 發燒了,xxx度,性別,年齡,100多錢左右就行了,不要些多具體 發熱xxx小時,伴頭疼頭暈。 患者於xxx小時前無明原因的發熱,體溫高達xxx度,伴頭疼頭暈,無鼻塞,無惡心嘔吐,無腹疼腹脹等不適。未給予治療,來診。 PE:一般情況可, T:?。 BP:?。 查體:咽部充血,扁桃體腫大,淋巴結腫大,心肺聽診有無異常?肝脾有無腫大?腹部檢查,略...... 初步診斷:上感。 發燒待查。

3. 病例分析 ●患者梁XX,女,」58歲。職業:環衛工人主訴: 惡末,發熱,喘咳痰多2天

既往慢性支氣管炎病史,考慮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需行抗感染,止咳,化痰,等治療,並保持呼吸道通暢。

4. 小孩反復發燒,怎麼

孩子一發燒,爸媽就著急,不知是該先吃葯還是先觀察,或者去醫院。最擔心的就是半夜突如其來的發燒,家長在著急的同時往往不知所措,亂了手腳,大多數家長都經歷過這樣一幕。交大二附院兒科侯偉教授說,其實發燒只是一種症狀,不可盲目退燒,首先要明確原因,因為發燒是許多疾病的前期症狀,所以要在弄清原因後再給予相應的治療。 -孩子發燒「燒著」家長 近日,隨著氣溫降低,在西安市兒童醫院、交大二附院兒科門診里記者見到了不少因孩子發燒抱著孩子前來就診的家長。 李女士說:「寶寶8個月大了,前天給寶寶打了麻疹疫苗,昨天半夜開始發燒,今天早上體溫37.8℃,中午又高了!下午已經38.4℃了。咨詢醫生,醫生說給寶寶吃點退燒葯。聽說,打完麻疹疫苗一般是6到8天以後開始發燒,為什麼我們家的早了這么多天啊?」 焦急的趙奶奶稱,孫子兩歲,前幾天晚上發燒,39℃左右,第三天去醫院,有的醫生說是肺炎,有的說扁桃腺發炎,打了退燒針和消炎針,可是回家晚上又燒起來了,孩子不吃葯,精神尚好,但是舌苔厚,小便少,很黃,呼吸急促,發燒最高到了39.9℃,退燒葯不管用,擔心會引起其他的病變。 還有家長反映,寶寶8個多月了,下面的牙已經長出來了,現在在出上面的門牙,最近莫名其妙發了兩次燒,度數不是很高,是不是和出牙有關呢?但是牙醫和育兒雜志上都說沒關系的。 -孩子為何易夜間發燒 冬季突然發燒的小兒較多,尤其是半夜發燒,家長很著急,不知該不該立即送醫院,對此侯教授指出,遇到突然發燒的情況,家長不要著急,除了要給孩子量體溫外,還要注意觀察孩子的表現。 侯偉說,引起嬰幼兒發燒的原因很多,冬季由於氣候寒冷,室內外溫差較大,孩子容易患呼吸道感染,出現咳嗽、發燒等症狀。孩子經常會在夜間突然出現高燒,這是因為嬰幼兒身體含水比例較成人高,只要輕度缺水就影響散熱,容易發燒。孩子生病的時候,精神差、睡得久。夜間長時間不進食喝水,體溫就易升高。感冒、氣管炎、喉嚨發炎等疾病會導致發燒,此外,一些免疫系統疾病,如風濕熱、紅斑狼瘡等也會導致發燒,但一般不會是高燒。 另外,房間空氣不流通、受到驚嚇等都會引起發燒,同時預防注射,包括麻疹、霍亂、白喉、破傷風等反應也可能引起發燒,發燒只是表面現象,有的情況重,有的情況輕,關鍵是要正確判斷導致發燒的原因並進行對症治療。 發燒的溫度高低並不能說明病情嚴重與否,孩子個體機體反應差別很大,溫度高,不一定病情嚴重,發燒只是一個症狀,是機體反應過程。當然,發燒溫度過高,會帶來危害,引發並發症。 -發燒和哪些疾病有關 寶寶一發燒,家長就擔心會燒壞腦子,其實,發燒只是一種症狀,家長需要通過發燒弄清楚孩子本身疾病所在,發燒時家長只要知道如何處理,至於診斷病因,應該交給專業的醫師,不必過分擔憂。 侯偉教授稱,孩子發熱最常見的原因是呼吸道感染,常伴有呼吸道的症狀,如咳嗽、流涕、打噴嚏,甚至呼吸急促等,其次是消化道感染如秋季腹瀉、急性胃腸炎,常伴有腹瀉、嘔吐、腹痛等症狀。這種發熱往往會持續3~5天,經過抗感染和抗病毒治療,體溫會很快恢復正常。如果孩子發燒時間超過5~7天,且經過以上治療不見好轉,則需要按發燒原因認真系統地檢查,以便排除一些其他發燒性疾病,如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皮膚黏膜淋巴結綜合征、結締組織病等發熱性疾病。 實際上,只有腦炎、腦膜炎等疾病腦質本身受病毒破壞可能會影響智力發育,而並非是高燒引起的,幼兒體溫控制中樞穩定性差,輕度病毒感染可能高燒40℃,年齡段不同的孩子發燒的主要原因也會有所不同。 -先物理降溫還是服退燒葯 有的孩子一發燒就是好幾天,如果需要退燒,什麼時候退燒較好?是否應該先進行物理降溫?侯教授稱,孩子發燒是人體對疾病的反應,對調動機體防病能力起著積極的作用,隨著原發疾病的好轉,體溫會逐漸正常,可在家中口服退燒葯物。 遇到孩子發燒時家長不要著急,如果孩子體溫在39℃以下,且精神狀態良好,可以口服退熱葯物治療,需要注意的是,退熱葯是通過發汗達到退燒目的的,如吃了葯物後體溫不退,可給孩子喂熱水發汗,或給予熱水擦浴協助退熱,或反復擦拭小兒的背部及腋下、腹股溝、四肢皮膚等血管豐富的部位。如果孩子體溫超過39℃,且精神萎靡或有高熱驚厥病史,可先在家中口服退熱葯後,及時送醫院就診。 侯偉提醒,對新生兒不宜使用退熱葯和酒精擦浴,可脫去外衣或減少被子散熱,或熱水擦浴降溫。有時候孩子對疾病的反應性過強,退熱葯治療效果不好,可激素降溫。 家長還應注意讓病兒卧床充分休息,減少體力的消耗。發燒後孩子食慾差,可吃些流質食物,要少吃或不吃油膩食物,多喝水,也可加少量的食鹽,促其發汗,有利於體溫下降和毒素排泄,防止脫水。 -退燒葯不可隨意吃 平時,家裡應備有體溫表、退燒葯,以便應急,發熱兒童須每隔1小時測量體溫一次。退燒葯有布洛芬、百服寧、小兒退熱栓等,也可以選用中葯,但由於中葯退熱作用緩慢,侯偉教授稱,不推薦家長選用中葯,特別是為嬰幼兒退燒。退燒葯也不可多服或將劑量增加。 孩子常用的退燒葯物有對乙醯氨基酚(如泰諾林、百服寧等),布洛芬(如美林、托恩等),阿司匹林及賴氨匹林等。這些都屬於解熱鎮痛類葯物,對乙醯氨基酚起效快、作用強、安全高,可首選該葯,布洛芬退熱快而平穩,退熱持續時間6~8小時,最好用於6個月以上的兒童,可單用,也可與對乙醯氨基酚同時或交替使用。嬰幼兒給予口服液制劑退熱葯較為方便。年齡較大的兒童可服用顆粒劑型。 侯教授還稱,由於多數疫苗是生物制劑,接種後孩子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發燒,這是正常反應。但如果體溫超過38℃,就需要用退燒葯物,使用退燒葯後不會影響疫苗效果。在孩子接種疫苗前一定要注意幼兒的健康狀況,如有呼吸道感染、腹瀉或其他疾病時,暫緩接種,否則很可能會出現發燒、嘔吐、皮疹等不良反應。本報記者 韓艷 孩子長期低熱怎麼辦 長期低熱是指小兒體溫在37℃~37.4℃之間持續兩周以上。導致長期低熱的疾病很多,概括起來,有因為器質性疾病而導致,也有因功能失調所致。 在小兒長期器質性低熱中,以慢性感染最為常見。如小兒結核病、慢性鼻竇炎、某些寄生蟲病等。這些都是由於感染因素而導致的低熱,治療應針對引起感染的病原體。還有一些非感染因素也可導致小兒長期低熱。如小兒貧血、甲狀腺功能亢進、系統性紅斑狼瘡、風濕熱及類風濕病等。對這些非感染原因而發生的低熱,首先應詳細檢查,明確診斷,治療引起低熱的原發病。 小兒長期功能性低熱的原因,可能與體溫調節中樞功能紊亂或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有關。這類低熱的特點是早晨及上午體溫高於午後及晚上,常常伴有多汗、乏力、食慾不振、煩躁等,但檢查無異常體征,理化檢查無異常。對小兒長期功能性低熱的治療可採取中醫治療,主要著眼於整體的調整,使體溫恢復正常。 家長如果發現孩子有低熱症狀,要每天給孩子測試多次體溫,做好記錄,找出發熱規律,同時應注意觀察除低熱以外的伴隨症狀,如飲食、精神狀態、是否出現過皮疹或紫斑等,並盡量及早就醫。 醫生對長期低熱的孩子要認真體檢,尤其注意扁桃體有無腫大,心臟聽診有無異常,肝脾是否腫大,淺表淋巴結是否腫大等。根據家長主訴的症狀及體檢結果,進行針對性理化檢查,以便及早進行正確診治。

5. 病例分析1 男性,24歲,主因寒戰、高熱、咳嗽、咳痰1天入院。患者淋雨後出現寒戰,高熱,體溫最高達

1、診斷:大葉性肺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二尖瓣關閉不全
2、診斷依據:患者為青年男性,既往體健,主因受涼後咳嗽、咳膿痰、高熱入院,查體:40℃,R34次/分,P115次/分,右上肺叩診呈濁音,可聞及支氣管呼吸音及細濕羅音,鼻翼煽動,口唇發紺,X線示右上肺有大片密度增高陰影。心尖部可聞及Ⅱ級收縮期雜音,較柔和。
3、鑒別診斷:1)肺結核:可有咳嗽、發熱等症狀,但一般為午後低熱,乾咳,呈慢性病表現。可行痰塗片抗酸染色及PPD試驗、胸部CT進一步排除。
2)支氣管擴張:臨床表現為咳嗽、咳大量膿痰、咯血,發熱。呈慢性經過,既往多有誘發支氣管擴張的呼吸道感染病史,咳痰在晨起、傍晚和就寢時最多,每天可達100~400ml。可行胸部CT進一步鑒別。
3)支氣管肺癌:表現為咳嗽、咳痰,胸痛,咯血,納差、乏力、月經失調等症狀。與肺炎表現類似,但多有家族史、長期吸煙史等誘因,可行胸部CT、支氣管鏡、胸水脫落細胞學檢測、血腫瘤標志物等鑒別。
4)急性肺膿腫:多發生於壯年,男多於女,畏寒、發熱,體溫可高達39℃~40℃。伴咳嗽、咳黏液痰或黏液膿痰,此外,還有精神不振、乏力、胃納差等症狀。病變較大時叩診呈濁音或實音,聽診呼吸音減低,有時可聞濕啰音。痰液塗片可發現革蘭陽性及陰性細菌,培養可檢出致病菌,胸片或胸部CT可排除。
4、吸氧、抗感染等對症支持治療,囑咐患者戒煙,避免大量體力勞動。痰培養檢查致病菌,針對致病菌合理應用抗生素聯合治療。

6. 北京2病例發熱後仍打麻將被立案,知道自己發熱後最正確的做法是什麼

有發熱症狀正確的做法是,要及時向社區報告,然後測量發燒的溫度,體溫不要超過38度5,可以用物理療法選擇冷水毛巾敷前額。在治療的過程中要讓病人多喝一些溫開水,按時補充身體所需要的水分,避免因為高溫而引起脫水,同時也要注意體溫的變化。

醫生治療首先要找出病因,找出正確的方法,不是單純為了退熱。因此不會讓高熱的症狀不斷出現,以尋找內在的真正病因。所以切記不能一味地要求醫生退燒,而應該按照醫囑進行治療,准確找出導致發熱的真正原因,對症治療退燒的時候要按照醫生的建議,循序漸進地進行,切忌操之過急以免掩蓋病情。

與發熱病例分析主要治療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釣具的連接方法 瀏覽:131
細胞增生的治療方法 瀏覽:830
下列處理方法不正確的是 瀏覽:164
舒適進入安裝方法 瀏覽:222
用什麼方法粘膠最快 瀏覽:605
無線加濕器的安裝步驟及使用方法 瀏覽:799
歐萊雅洗面乳使用方法 瀏覽:815
win8怎麼設置鎖屏圖片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937
爛地面地坪施工方法簡單 瀏覽:693
穩壓電路計算方法視頻 瀏覽:845
不用安全繩攀岩還有什麼方法 瀏覽:697
作業反應的教學方法 瀏覽:450
247乘101的簡便方法 瀏覽:104
可存放時間的計算方法 瀏覽:965
紅酒持杯的正確方法 瀏覽:551
熟板栗怎麼快速剝皮的方法 瀏覽:552
42乘98的簡便計算方法 瀏覽:820
斗魚直播技巧和方法 瀏覽:551
轉基因食品檢測方法 瀏覽:90
cam常用修模方法 瀏覽: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