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漢字的造字方法主要有什麼,會意,指事等
漢字的造字方法主要有象形,形聲,會意,指事等。
關於漢字的造字方法,傳統上認為主要有以下四種:1、象形:是一種用線條描畫出事物形狀的造字方法,凡是表示實物的,有形可畫的,都用這種方法來造字。如日、月、山、雲、人、手、牛、爪、衣、卉、行、泉等。但是世界上的許多事物和現象是畫不出來的,因此用象形的方法造出的字並不多。2、指事:在象形的基礎上加上指事符號,或完全用符號組成字的造字方法,用這種方法造出的字叫指事字。如:上、下、寸、刃、本、未、甘、亦等。3、會意:把和字義有關的幾個字或幾種象形符號組合起來,可以表示一個新的意義,這樣造出的字叫會意字。如:兵、北、從、步、采、牧、莫、暮、休、苗、開、伐、明、林、炎、磊等。4、形聲:是形符和聲符並用的造漢字的方法。形聲字一般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表示這個字的意義或屬性,叫形符。一部分表示這個字的讀音叫聲符。如:想、楓、湖等。形聲法的造字能力特別強,估計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漢字都是用這種方法造出來的。如:恭、慕、灸、忽、超、鋼、霧、梨、湖、忠、泳、鵝、珠、描等。
『貳』 漢字的造字方法是哪六種
一般來說,漢字的造字方法有象形、指事、會意、形聲。我國古代對造字法有「六書」的提法,除了上述四種外,還包括「轉注」和「假借」。但嚴格說來這兩種應屬於用字的方法。
象形
屬於「獨體造字法」。用文字的線條或筆畫,把要表達物體的外形特徵,具體地勾畫出來。例如「月」字像一彎明月的形狀,「龜」字像一隻龜的側面形狀,「馬」字就是一匹有馬鬣、有四腿的馬,「魚」是一尾有魚頭、魚身、魚尾的游魚,「艸」(草的本字)是兩束草,「門」字就是左右兩扇門的形狀。而「日」字就像一個圓形,中間有一點,很像我們在直視太陽時,所看到的形態。
象形字來自於圖畫文字,但是圖畫性質減弱,象徵性質增強,它是一種最原始的造字方法。它的局限性很大,因為有寫事物是畫不出來的。
指事
屬於「獨體造字法」。與象形的主要分別,是指事字含有繪畫較抽像中的東西。例如「刃」字是在「刀」的鋒利處加上一點,以作標示;「凶」字則是在陷阱處加上交叉符號;「上」、「下」二字則是在主體「一」的上方或下方畫上標示符號;「三」則由三橫來表示。這些字的勾畫,都有較抽像的部份。
形聲
屬於「合體造字法」。形聲字由兩部份組成:形旁(又稱「義符」)和聲旁(又稱「音符」)。形旁是指示字的意思或類屬,聲旁則表示字的相同或相近發音。例如「櫻」字,形旁是「木」,表示它是一種樹木,聲旁是「嬰」,表示它的發音與「嬰」字一樣;「籃」字形旁是「竹」,表示它是竹製物品,聲旁是「監」,表示它的發音與「監」字相近;「齒」字的下方是形旁,畫出了牙齒的形狀,上方的「止」是聲旁,表示這個字的相近讀音。
會意
屬於「合體造字法」。會意字由兩個或多個獨體字組成,以所組成的字形或字義,合並起來,表達此字的意思。例如「酒」字,以釀酒的瓦瓶「酉」和液體「水」合起來,表達字義;「解」字的剖拆字義,是以用「刀」把「牛」和「角」分開來字達;「鳴」指鳥的叫聲,於是用「口」和「鳥」組成而成。
轉注
屬於「用字法」。不同地區因為發音有不同,以及地域上的隔閡,以至對同樣的事物會有不同的稱呼。當這兩個字是用來表達相同的東西,詞義一樣時,它們會有相同的部首或部件。例如「考」、「老」二字,本義都是長者;「顛」、「頂」二字,本義都是頭頂;「竅」、「空」二字,本義都是孔。這些字有著相同的部首(或部件)及解析,讀音上也是有音轉的關系。
假借
假借就是同音替代。口語里有的詞,沒有相應的文字對應。於是就找一個和它發音相同的同音字來表示他的含義。例如「自」本來是「鼻」的象形字,後來借作「自己」的「自」。
六書的運用
實際上,古人並不是先有六書才造漢字。因為漢字在商朝時,已經發展得相當有系統,那時還未有關於六書的記載。六書是後來的人把漢字分析而歸納出來的系統。然而,當有了「六書」這系統以後,人們再造新字時,都以這系統為依據。好像「軚」、「鎄」是形聲字,「凹」、「凸」、「氹」是指事字,「畑」、「奀」是會意字
『叄』 古代六種造字方法
古代六種造字方法:
1、象形法:象形字當中,也有一些不是直接用來表示具體實物,而是用來表示與實物有關的概念。
2、指事法:就是用象徵性的符號或在圖形上加上指示性符號來表示意義的造字法。
3、會意法:就是把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字,按意義合起來表示一個新的意義的造字法。
4、形聲法:就是由形旁和聲旁拼合而成的造字法。因為形聲字是在象形、指事、會意的基礎上產生的。
5、轉注法:過去的說法很多,比較流行的說法是為了適應方音分歧和語音的發展而採取的一種造字法。
6、假借法:就是借用同音字表示新義的一種方法(「假」也是借的意思),如「汝」本是水名,借為第二人稱代詞。
(3)題字的造字方法是什麼擴展閱讀:
六書的運用:
實際上,古人並不是先有六書才造漢字。因為漢字在商朝時,已經發展得相當有系統,那時還未有關於六書的記載。六書是後來的人把漢字分析而歸納出來的系統。
然而,當有了「六書」這系統以後,人們再造新字時,都以這系統為依據。好像「軚」(dài)、「鎄」(āi)是形聲字,「凹」、「凸」、「氹」(dàng)是指事字,「畑」、「奀」(ēn)是會意字。
在甲骨文、金文中,象形字佔大多數。這是因為畫出事物是一種最直接的造字方法。然而,當文字發展下去,要仔細分工的東西愈來愈多,好像「鯉」、「鯪」、「鯇」、「鰍」等事物,都是魚類,難以用象形的造字方法,仔細把它們的特徵和區別畫出來。
於是,形聲字就成了最方便的方法,只要用形旁「魚」就可以交代它們的類屬,再用相近發音的聲旁來區分這些字。也由於形聲字在創造新文字方面十分有效率,甲骨文時代約僅有一半不到的字是形聲,但到了近代,有80%的漢字是形聲字。
『肆』 造字法是什麼
漢字造字法是六書之首,就是象形法。一般來說,漢字的造字方法有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和假借。但嚴格說來,轉注和假借這兩種應屬於用字的方法。
將字的某個部件、字素的形狀想像成生活中物體的形狀,據以敷演成謎。六書以象形造字,此謎法將字比物,二者是反向的比擬。象形法是用文字的線條或筆畫,把要表達物體的外形特徵,具體地勾畫出來。
相關如下
分類:
漢字的造字方法有象形、指事、會意、形聲。我國古代對造字法有"六書"的提法,除了上述四種外,還包括轉注和假借。但嚴格說來這兩種應屬於用字的方法。關於漢字的造字法,從漢朝以來,相沿有"六書"的說法。六書之首,就是象形法。
很多抽象的概念根本畫不出來,而且即使畫得出,這種依樣畫葫蘆的造字法也太笨了。後來為了克服象形字的局限性,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就又發明了另一種造字法——指事法。
『伍』 造字的六種方法造字的六種方法介紹
1、象形法:象形字當中,也有一些不是直接用來表示具體實物,而是用來表示與實物有關的概念。
2、指事法:就是用象徵性的符號或在圖形上加上指示性符號來表示意義的造字法。
3、會意法:就是把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字,按意義合起來表示一個新的意義的造字法。
4、形聲法:就是由形旁和聲旁拼合而成的造字法。因為形聲字是在象形、指事、會意的基礎上產生的。
5、轉注法:過去的說法很多,比較流行的說法是為了適應方音分歧和語音的發展而採取的一種造字法。
6、假借法:就是借用同音字表示新義的一種方法(「假」也是借的意思),如「汝」本是水名,借為第二人稱代詞。
『陸』 六種造字法分別是什麼 每個舉兩個列子
例子:
1、象形字:日、月、火、水。
2、指事字:本、末、刃。
3、會意字:看、明、林、塵。
4、形聲字:理、犁、願、盯。
5、轉注法:如「考」即「老」、「老」即「考」。
6、假借法:「自」本是「鼻」的象形字,後來假借為「自己」的「自」。如「汝」本是水名,借為第二人稱代詞。
古代六種造字方法:
1、象形法:象形字當中,也有一些不是直接用來表示具體實物,而是用來表示與實物有關的概念。
2、指事法:就是用象徵性的符號或在圖形上加上指示性符號來表示意義的造字法。這種造字法大體上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單純性的符號,即不成圖形的符號。另一類是附合在圖形上的符號。
3、會意法:把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字,按意義合起來表示一個新的意義的造字法。
4、形聲法:由形旁和聲旁拼合而成的造字法。因為形聲字是在象形、指事、會意的基礎上產生的。
5、轉注法:過去的說法很多,比較流行的說法是為適應方音分歧和語音的發展而採取的一種造字法。
6、假借法:借用同音字表示新義的一種方法。
象形文字的發展:
古印度的象形文字同樣來源於圖畫發展,主要分布於印度中部文迪亞山脈的丘陵地帶。最古的岩畫可追溯到距今2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根據風格,印度岩畫大致分為:自然主義的岩畫,以描繪單獨的野生動物為主,造型古樸寫實。
風格化的岩畫,開始從色塊中提煉出線條,用簡略粗重的線條勾勒人和動物的輪廓。或者是剪影式的平塗與粗線條的淺描並用。動物比較寫實,人物則是圖案化的,幾何形的。折衷的岩畫,多描繪騎馬、騎象或步行和金屬使用。
大汶口文化是新石器時代晚期重要的遺存之一,因首先發現於山東省泰安縣大汶口遺址而得名,其分布范圍北瀕渤海、南抵蘇皖、西進河南,始自公元前4300年,到公元前2500左右發展成龍山文化。大汶口文化的陶器特徵明顯,居民盛行青春期拔牙的風俗。
大汶口文化的社會經濟已發展到較高水平。已發現的許多刻劃符號被認為是象形文字的前身。從後來出土的獸骨和陶器、石器上的圖案可以判定,萬年以前,中國就出現了半圖象的圖畫、花紋符號。
『柒』 漢字的造字方法主要有什麼
漢字的造字方法主要有象形,形聲,會意,指事等。
關於漢字的造字方法,傳統上認為主要有以下四種:
1、象形:是一種用線條描畫出事物形狀的造字方法,凡是表示實物的,有形可畫的,都用這種方法來造字。
如日、月、山、雲、人、手、牛、爪、衣、卉、行、泉等。
但是世界上的許多事物和現象是畫不出來的,因此用象形的方法造出的字並不多。
2、指事:在象形的基礎上加上指事符號,或完全用符號組成字的造字方法,用這種方法造出的字叫指事字。
如:上、下、寸、刃、本、未、甘、亦等。
3、會意:把和字義有關的幾個字或幾種象形符號組合起來,可以表示一個新的意義,這樣造出的字叫會意字。
如:兵、北、從、步、采、牧、莫、暮、休、苗、開、伐、明、林、炎、磊等。
4、形聲:是形符和聲符並用的造漢字的方法。形聲字一般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表示這個字的意義或屬性,叫形符;一部分表示這個字的讀音叫聲符。
如:想、楓、湖等。形聲法的造字能力特別強,估計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漢字都是用這種方法造出來的。如:恭、慕、灸、忽、超、鋼、霧、梨、湖、忠、泳、鵝、珠、描等。
『捌』 「字」的造字法是什麼
「字」的造字法:會意兼形聲。從宀(mián)從子,子亦聲。在屋內生孩子。本義:生孩子。
字
拼音:zì,部首:宀,筆畫:6。
釋義:
1、文字。
2、(兒)字音。
3、字體。
4、書法作品。
5、字眼;詞。
6、字據。
7、根據人名中的字義,另取的別名叫「字」。
8、俗指電表、水表等指示的數量。
9、許配。
10、姓。
組詞:寫字、練字、生字、字畫、文字、識字、字體、漢字、 題字、字帖、雜字、字樣。
詞語解釋:
一、寫字 [ xiě zì ]
釋義:
1、書寫文字,題字。
2、明代職司抄寫的低級官員。
二、練字 [ liàn zì ]
釋義:
1、推敲詩文中的用字遣詞。
2、練習寫字。
『玖』 造字的六種方法是什麼
古代六種造字方法:
1、象形法:象形字當中,也有一些不是直接用來表示具體實物,而是用來表示與實物有關的概念。
2、指事法:就是用象徵性的符號或在圖形上加上指示性符號來表示意義的造字法。
3、會意法:就是把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字,按意義合起來表示一個新的意義的造字法。
4、形聲法:就是由形旁和聲旁拼合而成的造字法。因為形聲字是在象形、指事、會意的基礎上產生的。
5、轉注法:過去的說法很多,比較流行的說法是為了適應方音分歧和語音的發展而採取的一種造字法。
6、假借法:就是借用同音字表示新義的一種方法(「假」也是借的意思),如「汝」本是水名,借為第二人稱代詞。
『拾』 中國文字有哪幾種造字方法
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合稱為造字六法。其實轉注、假借是用字法,不是造字法,所以嚴格說來是四種造字法、兩種用字法。
象形就是勾勒形象,如山、水
指事是在象形的基礎上加以強調,如上、下
會意就是把兩個以上的象形符號合起來組合成新字表新意。如休、鳴
形聲字最多,部分表形,部分表聲。如:樣、鋼
轉注,轉而相註解的意思,說白了,就是兩個以上的字互相解釋。「考」是什麼意思啊?「考」是「老」的意思。「老」是什麼意思啊?「老」是「考」的意思。這就是轉注。它沒有造出新字來,所以說是用字法。
假借,就是通假字。忘了某個字的寫法,或者不想按約定俗成的規矩寫,另外找個字代替。如「蚤」者,「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