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政治思想史的五種分析方法並舉例

政治思想史的五種分析方法並舉例

發布時間:2022-10-17 01:52:23

① 舉例論述中國思想史的總體特徵有哪些

摘要 第四節 中國思想史的學習方法

② 從哪個方面來總結中國政治思想史

中國政治思想史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個發展階段:
①思想形成期。商代、西用以及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政治思想史發展的第一個階段。
②思想發展期。漢唐時期是中國政治思想史的第二個發展階段
③思想完善期。宋明時期。
④思想反思期。明末清初。
⑤思想轉型期。晚清
⑥思想變革期。辛亥革命以後。

③ 請列出並簡要分析5種政治思想史的研究都有哪些方法分別舉一個例子來說明。

禮儀是一門社會交際的學問,它具有自身的特點:
共同性
人們追求真善美的願望是一致的,禮儀是社會各階層人士所共同遵守的准則與行為規范。每個人都要依禮辦事,全人類不管哪個國家,哪個民族都以講禮儀為榮。例如:禮尚往來,禮貌待客,文質彬彬,舉止得體都是符合大多數人的價值取向的文明標志,我國宋代出版的啟蒙教材《三字經》,強調了禮儀的重要性,「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即是說作為子女,從小就要接近師長和朋友,學習為人處世的禮儀,因為這是做人的起點。
差異性
由於地域的不同,民族的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禮儀除了共同性特點之外,還帶有本地域民族的自身特點,這就形成了禮儀表現形式上的差異性。例如:有一種手勢,大拇指和食指環成圓圈,其餘手指伸展,意思是「OK」,這種手勢在美國表示「贊同」、「了不起」,但是在巴西則是指責別人行為不端。所以禮儀除了具有一定的固定形式與規范外,還要注意因時因地因對象的不同,而「入鄉隨俗」。
繼承性
禮儀規范將人們交際活動中約定俗成的程式固定下來,這種固化程式隨著時間的推移沿襲下來,形成了繼承性特點。人們對傳流下來的禮儀規范應採取汲取精華,去其糟粕,古為今用的態度。例如:在重大活動中,座次以北為上,以右為尊的規則,就是繼承了傳統禮儀,成為現今人們仍沿用遵守的禮儀規范。
發展性
禮儀規范不是一成不變的,它隨著時代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在傳統的基礎上不斷地推陳出新,體現著時代的要求與時代的精神。例如:在我國,握手替代了作揖,鞠躬替代了跪拜,如今節假日給親朋好友打個禮儀電話,發個簡訊,或送去禮儀鮮花,表示祝賀與問候,這些都反映了禮儀發展性的特點。

④ 中國政治思想史的介紹

《中國政治思想史》是蕭公權的代表作品,全書共分五編二十五章,七十餘萬字,所取政治文獻的研究資料上自晚周,下迄辛亥革命,全文所論及古今學者六十餘人,文獻資料相當豐富。作者以政治學觀點就所選資料分類徵引,以夾敘夾議方式敘之,來龍去脈交代相當清楚,治學考證頗為嚴謹,對中國政治思想發展史作極有系統的敘述和分析。整體而言,該書基於歷史演進框架的基礎上,自創造而因襲,由因襲而轉變,再由轉變而成熟,即從各個時期去描述政治思想史的發展脈絡,其中新論頻出,足見作者觀察力之敏銳,思維之縝密,視野之寬闊,考證之嚴謹。

⑤ 試論馬克思主義政治學分析政治的根本方法

試論馬克思主義政治學分析政治的根本方法 答:馬克思主義政治學分析政治的根本方法是以階級(即權力)和國家(即政治制度)為主的研究範式構成了在歷史唯物主義方法論下的馬克思主義政治學的基本框架.被尊為「千年偉人」的馬克思,思想惠及全球.歷史唯物主義是馬克思所有思想的立論基礎和核心,它既是一種世界觀,又是一種方法論.馬克思正是由此提出階級和國家等重要政治理論,這二者成為了馬克思主義政治學的基本研究方法,而它們也對當代西方主流政治學研究方法產生了深遠影響.然而,自20世紀中期以來,在東西方意識形態的「政治正確」的影響下,馬克思的政治思想及其方法論雖然被當代西方政治學者所運用,卻不被標明,而是採用新的名稱代之.不僅如此,在中國社會科學中,韋伯的階層和國家等學術傳統似乎正在變得比馬克思傳統權重更重.因此,梳理馬克思的政治思想及其方法論對當代西方主流政治學研究的影響尤為重要.
當代西方政治學中的方法論流派眾多.其中,歷史制度主義是當代西方政治學中最主流的方法論之一,而政治發展理論中的現代化研究和新興的比較制度分析則分別是與歷史制度主義有著理論要素和方法論關聯的西方政治學研究的重大議程、方法.因此,本文主要發掘歷史唯物主義與歷史制度主義之間的聯系,馬克思的階級分析對西方現代化研究的影響,以及馬克思的國家工具性分析對比較制度分析中國家問題研究的影響,作為馬克思和當代西方政治學方法論之間聯系的初步探索.
歷史唯物主義是馬克思的兩大發現之一,是其思想的立論基礎和核心,是馬克思主義政治學的基本研究範式和方法論.歷史唯物主義認為,人類社會通過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這兩對基本矛盾的運動,不斷由低級形態向高級形態發展.就此意義而言,歷史制度主義是一種關於制度變遷的理論.在馬克思看來,制度變遷的核心力量是階級,制度變遷的方向是建立什麼樣的國家,因此,階級分析和國家理論就成為了馬克思主義政治學的基本概念、理論脈絡和研究方法.
在馬克思看來,階級斗爭直接推動了人類社會的制度變遷.換言之,制度變遷的歷史是階級斗爭的歷史.馬克思正是堅持階級分析方法來考察人類社會的制度變遷,揭示階級關系結構和階級斗爭在其中的作用.馬克思又指出,階級斗爭是通過國家這個平台來推動制度變遷的.因為國家作為建立在一定的經濟基礎之上的上層建築,是維護經濟基礎的最重要的工具,是階級統治的工具,而這就是國家的本質.馬克思正是在階級分析的基礎上,堅持國家工具性分析方法來考察國家歷史類型的.
由此,馬克思權力政治學的主體主要是階級.而統治階級實現其階級利益的平台是作為公共權力機關的國家,即通過相應的政治制度而實現的.我們認為,以階級(即權力)和國家(即政治制度)為主的研究範式構成了在歷史唯物主義方法論下的馬克思主義政治學的基本框架,至於政黨、革命等學說,都是它們的自然延伸.

⑥ 西方政治思想史的文本分析法指什麼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2-31

⑦ 西方政治思想史上都有哪些重要的政治觀有哪些內容

國家與政治秩序的建立歸因於自然,並依據是否合乎自然秩序來評價國家制度與政治生活優良與否。

人和城邦是整個自然世界的一部分,城邦起源於人過政治生活的需要。

亞里士多德:「人在本性上是一個政治動物」

整體主義國家觀和倫理政治觀。

(二)歐洲中世紀的神學政治觀

基督教會的龐大勢力,哲學、政治學、法學等一切學科成為神學的婢女

中世紀,上帝在人間的統治:一切社會關系是上帝的創造並由教會批准

神學政治觀的三個特徵:

1、一切權威來自上帝,上帝的啟示和聖經是唯一的真理,基督教的教義規定了基本的政治價值。

2、教權與王權、教會與世俗政權的關系成為政治思想的基本內容。

3、以既定的啟示和教義為依據,通過形式邏輯的推理得出政治問題的結論。

宗教改革運動

(三)近現代西方的權利政治觀

權利(契約)政治:西方近代、現代的基本政治(天賦權利,立約)

權利政治觀與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相適應

人權是國家公共權力(政府)的基礎

萌發於15至16世紀的文藝復興時期,創立並興盛於17至18世紀資產階級革命,經過19世紀的發展變化而延續至今。

權利政治觀的基本表述:

1 國家產生之前,人處於「自然狀態」,享有各種自然權利;

2 對抗自然不便,人們通過契約結合成國家,建立政府;

3 政府的目的和作用是運用公共權力的強制力量維持秩序,保護個人權利;

4 保護個人的權利既是政府的目的,又是政府權力的邊界,一旦超出了這個界限,就會侵害個人的權利,政府就會失去合法性,人們就有權反抗它。

如何研究政治思想史專業問題

政治思想史包括中國和西方兩個領域,中國又可以分為古代和近代、現代等幾個階段,西方也可以分為古典和近代、當代等幾個方面。對於政治思想史,研究方法和研究對象都有共同之處。

1、政治思想的內容,有兩種分類方法。
一是以研究對象為標准,可分為純理(規范性研究)和應用(經驗型研究)。前者研究國家應當用何種組織,應用何種方針施政;後者從實際上研究某種組織某種方針以及他們的效率。二是以能夠表現的主觀觀察來分類,可以分為個人的思想和時代的思想。前者主要是大學者或大政治家的思想,其性質是有意識的創造,後者由社會習俗制度風俗混合而成,其性質是無意識的演進。兩者的關系:個人能開拓時代,時代能孕育個人。

2、研究資料有四類:
第一類:學者之著述及言論。
第二類:政治家活動之遺跡。政治思想與哲學思想不同,哲學思想為學者所獨有,主要以著述的形式發表;而政治家的活動則直接地體現和反映了他們的思想。
第三類:法典及其他制度。政治思想的實現,體現為成文法之法典及其他各種制度。
第四類:歷史及其他著述之可以證察時代背景及時代意識者。即可以體現過去、當時及其後的時代狀況。
前兩類為研究個人思想的資料,後兩類為研究時代思想的資料。

3、研究方法
第一種:問題的研究法。即將要研究的事項劃出范圍,擬定若干題目
第二種:時代的研究法。按時代先後順序研究,在同一時代中又以思想家出生之早晚為序。——這種方法的長處在於使得思想進化的軌跡清晰明了,又可以將各時代的背景加以說明,以研究思想發生的動機;短處在於同一個時代資料太多,對於各個問題難以詳細的敘述。
第三種:宗派的研究法。此法將各種思想抽出其特色,分為若干派。長處在於對於一個學派的思想淵源及其演變分化易於說明,各派對於具體問題的主張,易於比較,但其短處在於各派末流相互影響比較大,歸類難以正確;此外,幾大流派之外還有一些影響較小的獨立思想流派,容易疏漏。

⑨ 中國近代政治思想史有哪些好的例子

林則徐,魏源,梁啟超,康有為的實例足矣 不行再加入張之洞。

⑩ 結合中外政治思想史理論,談談對中國政治制度的理解

論述如下:(希望能幫到您)

政治制度主要包括國體與政體兩方面,常反映以下三組關系:政治與經濟、國家與社會、中央與地方。概括說來,當代中國的政治制度大致包括以下幾方面:憲法制度、政黨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多黨合作與政治協商制度、中央和地方的行政制度、軍事制度、國家元首制度、國家公務員制度、選舉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以及特別行政區制度等。
我們應該這樣看待中國政治制度
1.中國歷代的政治制度都必然奠基於中國的土壤之上和體現本國的國情,並具有本國的特點,其結果也理所當然與中國的社會形態、經濟模式、民族心態、哲學倫理思想等密不可分,因此對當代中國政治制度的觀察與思考首先應堅持歷史的視角。
2.要注意"傳統"對當代中國政治制度的影響。我們一方面應看到,中國古代政治制度對於中華民族的形成和凝聚力的增強,對於形成獨具特色的中國傳統文化和生活方式,對於抗禦外來侵略保衛國土,都曾起到值得肯定作用;但是,另一方面也應清醒看到,長期以來的中國社會是以剝削階級占統治地位的社會,不論是奴隸主、封建主、還是官僚資產階級,都必然運用自己掌握的國家機器以維護本身的統治利益。因此,舊時代的政治制度從本質上講是階級壓迫的工具,不可避免地存在先天性的缺陷,如他們或是突出王權、皇權、特權;或者是強調人治,發展個人獨裁;或是強調華夷之分,頑固地保留和利用宗法體制等,這些都必然不可避免地會對當代中國政治產生一定影響。
3.我們知道,自然科學最重要的方法是實驗,但對政治制度的研究不可能通過實驗的方法來進行,而經驗證明比較的分析方法最可行。比較方法有兩種:一方面,進行縱向對比,今天的政治制度和歷史上中國的政治制度進行對比;另一方面,進行橫向對比,和中國的政治制度和目前國外的政治制度進行對比。

閱讀全文

與政治思想史的五種分析方法並舉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豬肉價格下跌的解決方法 瀏覽:933
泉州學唱歌技巧和發聲方法 瀏覽:962
神經源性膀胱工傷治療方法 瀏覽:965
如何選擇設計特殊雜質檢查方法 瀏覽:15
電纜線接線方法視頻 瀏覽:776
湖南煙熏肉食用方法 瀏覽:311
釣具的連接方法 瀏覽:133
細胞增生的治療方法 瀏覽:833
下列處理方法不正確的是 瀏覽:166
舒適進入安裝方法 瀏覽:225
用什麼方法粘膠最快 瀏覽:607
無線加濕器的安裝步驟及使用方法 瀏覽:801
歐萊雅洗面乳使用方法 瀏覽:819
win8怎麼設置鎖屏圖片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941
爛地面地坪施工方法簡單 瀏覽:697
穩壓電路計算方法視頻 瀏覽:849
不用安全繩攀岩還有什麼方法 瀏覽:701
作業反應的教學方法 瀏覽:454
247乘101的簡便方法 瀏覽:108
可存放時間的計算方法 瀏覽: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