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制導雷達精度分析方法

制導雷達精度分析方法

發布時間:2022-10-17 01:21:38

A. 導彈共有哪些制導方式,哪種制導方式最先進,最有效

最有效的是復合制導,可以取長補短,提高制導精度和抗干擾能力
1 尋的式制導
尋的式(又稱自動尋找式)制導系統是通過彈上的導引系統(導引頭或尋的頭)感受目標輻射或反射的能量,自動形成控制命令並跟蹤目標,導引制導武器飛向目標。這種制導方式按感受能量(波長)可分為(微波)雷達尋的、紅外尋的、毫米波尋的、電視尋的和激光尋的制導;若按彈上安裝的導引系統可分為主動尋的、半主動尋的和被動尋的制導。目前,世界上多數導彈和一部分空地導彈都採用這種制導方式。它比較適合攻擊短距離目標。主動式雷達尋的制導具有"發射後不用管"的優點,能從任何角度攻擊目標,精度很高,但易受電子干擾;毫米波制導雖然具有制導系統強、精度高、抗干擾能力強的特點,但作用距離短。目前,世界各國發展較多的是激光雷達尋的制導。

2 遙控式制導
遙控式制導系統是指導引系統的全部或部分設備安裝在彈外製導站,由制導站執行全部或部分的測量武器與目標相對運動參量並形成制導指令,再通過彈上控制系統導引制導武器飛向目標。按指令傳輸方式可分為指令制導和波束制導。其中指令制導又分有線指令制導、無線指令制導和電視指令制導3種。其特點是彈上設備簡單、成本低,如使用相控陣雷達,還可以對付多個目標。波束制導則包括雷達波束和激光波束制導兩種。其弱點是射程受制導站跟蹤探測系統作用距離的限制,精度隨射程增加而降低。
3 慣性制導
慣性制導是利用慣性測量設備測量導彈參數的制導技術。它是一種自主式制導方式。慣性制導系統全部安裝在彈上,主要是陀螺儀、加速度表、制導計算機和控制系統。一般用於攻擊固定目標。根據慣性測量儀表在彈上的安裝方式,可分為平台式慣性制導和捷聯式慣性制導兩種。慣性制導的優點是抗干擾性強、隱蔽性能好、不受氣象條件限制。其弱點是制導精度隨飛行時間(距離)的增加而降低。因此工作時間較長的慣性制導系統,常用其它制導方式來修正其積累的誤差。
4 地形匹配與景象匹配製導
地形匹配與景象匹配製導系統又稱地圖匹配和景象匹配區域相關制導。是通過遙測、遙感手段按其地面坐標點標高數據繪製成數字地圖,預先存入彈載計算機內,導彈飛臨這些地區時,彈載的計算機將預存數據與實地數據進行比較,並隨時根據指令修正彈道偏差,控制導彈飛向目標。由於繪制地圖的方法不同,因此,又有轉達圖像匹配、可見光電視圖像匹配、激光雷達圖像匹配和紅外熱成像匹配製導等方式,它不受天氣影響。地形匹配製導與慣性制導配合,可大大減小慣性制導的誤差,這樣導彈就會像長著眼睛似的迂迴起伏,准確地飛向預定目標。

5 全球定位(GPS)制導
全球定位(GPS)制導系統屬於導航制導方式。它是利用空間導航衛星的准確定位功能為制導武器提供全天候、連續、實時和高精度的導航服務,保證制導武器得到位置、速度和精確的時間三維信息。安裝GPS接收機的制導武器可以取消地形匹配製導,可以縮短制定攻擊計劃所需的時間,或攻擊非預定目標。目前,美國陸軍戰術導彈ATACMS、"聯合防區外發射武器"(JSOW)、"聯合直接攻擊彈葯"(JDAM)等採用這種制導方式。
6 復合制導
復合制導又稱組合制導系統,是將各種制導方式的優長組合在一起,在其中某段或幾段採用的多種制導方式。它是一種取長補短的辦法。目的是增大制導距離,提高制導精度和抗干擾能力。使用"一體化"的復合式制導,對系統可靠性、大容量高速度計算機、減少飛行重量等方面都要有很高的要求,製造成本也相當高。

B. 精確制導方式是什麼

精確制導方式有:

1、尋的制導:包括主動式尋的制導、半主動式尋的制導和被動式尋的制導。

2、遙控制導:包括指令制導和波束制導。

3、匹配製導:包括地形(高度)匹配製導和景象(灰度)匹配製導。

4、慣性制導:只依靠彈上慣性部件提供製導數據,而不依賴外部信息的自主制導方式。

5、衛星制導:又稱GPS制導,是指武器系統接收GPS中衛星播發的導航信號,實現三維精確定位和獲取速度、時間信息的制導方式。

6、復合制導:是採用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物理特性的探測器組成的制導系統。系統在制導時,若探測器為串列使用稱為復合制導;若並行使用稱為多模製導或並聯復合制導。

(2)制導雷達精度分析方法擴展閱讀:

精確制導武器雖然技術較一般武器復雜,製造成本高,但由於精確制導武器具有較高的直接命中概率,因而它的作戰效能好、經濟效益高。同無制導的武器相比,精確制導武器在完成同一作戰任務時,其彈葯消耗量小,所需作戰費用遠遠低於常規彈葯。

在英阿馬島戰爭中,阿根廷空軍僅用一枚價值25萬美元的「飛魚」導彈,就擊沉英國海軍一艘造價近2億美元的「謝菲爾德」號驅逐艦。此仗阿軍不僅取得軍事上的勝利,而且在經濟上的效益也十分可觀。

網路-精確制導

網路-精確制導武器

C. 艦艇導彈制導雷達有哪些類型

裝載於艦上,用來引導或控制導彈飛行的雷達。能為艦對艦導彈或艦對空導彈提供發射諸參數,在導彈飛行中提供製導指令,以提高導彈命中目標的概率,並減少導彈受干擾的程度。

按導彈種類不同,通常分艦艦導彈制導雷達和艦空導彈制導雷達兩類。

艦艦導彈制導雷達,一般均有獨立搜索目標的能力,能連續測定目標的坐標數據。計算機分機根據目標的運動參數解算出導彈攻擊舷角和導彈末制導雷達的開機時刻,通過驅動裝置使導彈發射架轉到指定的舷角,並把末制導雷達的開機時刻指令裝定在彈內控制器中。導彈發射後,不再由艦艇導彈制導雷達控制。

艦空導彈制導雷達制導方式有波束制導(又稱駕束制導,已被淘汰)、指令制導、半主動雷達尋的或復合制導等。

波束制導雷達利用寬、窄兩個波束分別跟蹤導彈和目標,根據兩者的位置誤差,通過指令發射機控制導彈的飛行。

半主動尋的制導雷達在跟蹤目標、控制導彈發射後,立即啟動連續波照射雷達,對指定目標進行照射,導彈接收系統接收照射雷達的回波信號,控制導彈飛向目標。

制導雷達與炮瞄雷達相似,同屬精密跟蹤雷達,區別在於炮瞄雷達是測定被射擊目標的坐標,以控制導彈或火炮進行射擊;制導雷達則是控制自己發射的導彈飛行過程,要在不斷地測定導彈和目標運動軌跡的同時,控制導彈擊中目標。同時要求制導雷達能同時跟蹤多個目標,且其分辨力也較高。這類雷達的天線的掃描方式有其獨有的特點,並隨制導體制而異。為獲得目標的連續數據,要求有高的數據率。對雷達工作方式、測角精度的要求,主要取決於導彈工作的模式。為減少艦艇裝備雷達的數量和品種,有效地發揮雷達效能,採用具有一定角精度和數據率的對海搜索雷達,來兼顧艦對艦導彈的制導任務。

隨著艦對艦導彈射程的提高,為進行超視距攻擊,可用艦載直升機雷達完成艦對艦導彈的制導任務。因艦對空導彈射程較遠,特別是對無末制導裝置的導彈,制導雷達需有適中的探測能力、較高的跟蹤精度,因此,裝備艦對空導彈的艦艇需配置艦對空導彈制導雷達。

D. 精確制導武器的制導方式尋的制導分幾種

自主制導就是指導彈的控制完全自主,在飛行中不依賴於目標和制導站,由導彈的制導裝置按預定過程式控制制其飛行軌跡,保證導彈命中目標?屬於自主式制導的有慣性制導?方案制導?地形匹配製導和星光制導等等?
比如慣性制導系統:它的慣性測量裝置是由陀螺儀和加速度計所組成的,慣性制導系統就是利用慣性測量裝置測量導彈運動的加速度,通過解算裝置,計算出導彈的運動加速度及運動速度,經過與原設定的參數進行比較,形成制導指令,由執行機構控制導彈飛向目標?
自主制導的特點是:把飛行方案,也就是飛行程序儲存於彈上,不與目標和制導站發生聯系?因此隱蔽性好,抗干擾能力強,射程遠?但是它的缺點是:發射後無法改變彈道,而且制導精度隨飛行時間(或距離)的增加而降低?
尋的制導
尋的制導就是依靠彈上設備,接受目標輻射或反射的能量(紅外輻射?光輻射?無線電波?聲波等),確定目標位置和運動特性,自動控制導彈飛向目標?通常按有無照射目標的能源,可分為主動尋的?半主動尋的?被動尋的三種:
主動尋的——導彈上的能源照射目標,接收機根據回波信號,完成對目標的捕捉?跟蹤和攻擊?
半主動尋的—能量照射來自指令站,導彈接收回波信號,自動跟蹤並攻擊目標?
被動尋的——就是導彈依靠感受目標的能量(比如飛機發動機的熱輻射),自動跟蹤並攻擊目標?
尋的制導的最大特點是:精度非常高?但是它的作用距離較近,識別敵我能力差?
遙控制導
遙控制導是以設在地面?水面或飛機上的指令站,來測定目標和導彈的相對位置,並向導彈發出制導指令進行的制導?
比如目視瞄準?手控有線指令制導:在導彈發射後,通過瞄準鏡跟蹤目標和導彈,測量它們的運動參量,並形成制導指令,通過操縱控制盒,把制導指令通過導線傳送到彈上,彈上接收設備以收到的制導指令為依據,在彈上經過信號變換和功率放大等環節處理後,操縱執行機構改變導彈的飛行彈道,使其飛向目標?
遙控制導的特點是:導彈受控於指令站,因此彈道可以隨目標的運動而改變,適合攻擊運動目標?但是這種制導方式比較容易受干擾,且有線制導受導線長度和強度的限制,作用距離近?
復合制導
採用兩種以上制導方式的制導?它可以綜合利用幾種制導方式的優點,彌補弱點,提高命中精度?比如:
美「斯拉姆」遠程空地導彈:慣性制導+紅外成像自動尋的末制導
法「飛魚」反艦導彈:慣性制導+主動雷達尋的末制導
俄SA-12(鬥士)地空導彈:無線電指令遙控制導+主動雷達尋的末制導
美「先進巡航導彈」:慣性導航+地形匹配+主動尋的末制導
復合制導可以綜合利用幾種制導方式的優點,但是它的缺點是:系統復雜,體積大,設備比較昂貴?

E. 導彈制導系統的制導精度

由於制導系統不夠完善而造成導彈命中目標誤差的度量。它是評價導彈制導系統質量的主要指標之一。攻擊活動目標的導彈,制導精度主要取決於測量裝置的測量精度、計算裝置的性能、導彈的機動能力等。當測量裝置為雷達時,制導精度常受雷達測量的系統誤差和閃爍雜訊的影響,距離愈遠,誤差愈大。為此,可採用復合制導(如先遙控、後尋的制導)來提高制導精度。
80年代以來,採用紅外尋的制導的導彈,其制導誤差僅有幾米甚至能直接命中目標。但制導距離一般較近,且在氣候惡劣時不能應用。採用無線電尋的制導的導彈,制導誤差約十幾米。選擇合適的導引規律,也能提高制導精度。不帶末制導的彈道導彈,除因制導系統不完善引起的制導誤差外,尚有發動機不能准時關機,再入飛行誤差和瞄準目標誤差等造成的非制導誤差。採用慣性制導的導彈,加速度表誤差和陀螺儀漂移是制導系統的主要誤差源。當陀螺儀漂移率為0.02度/小時(在1g重力加速度作用下)時,對射程10000公里的彈道導彈,可達473米(公算值)。可採用追蹤星光或其他方法來修正,以提高命中精度。目前,實用的陀螺儀漂移率已達0.002度/小時(在1g重力加速度作用下)。50年代後期,美國「大力神」洲際彈道導彈的圓公算偏差為3公里左右。70年代,美國「民兵-Ⅲ」洲際彈道導彈的圓公算偏差為320米左右。這兩種導彈均採用慣性制導。80年代初,美國「三叉戟-Ⅱ(Trident-Ⅱ)」潛地彈道導彈,採用慣性加星光制導,圓公算偏差為400米左右。帶地形匹配的「戰斧」巡航導彈的圓公算偏差在100米以內。正在發展中的「高級慣性參考球制導系統」可使彈道導彈的制導精度進一步提高。

F. 精確制導導彈是如何實現它的飛行距離和精確打擊的

精確制導武器由於採用了先進的制導技術,從而具有一定的智能化特徵。下面以美國的「黃蜂」空地導彈為例, 來解釋精確制導武器是如何實現精確打擊的。首先,導彈可在復雜的地物背景中鑒別出是否有要攻擊的目標。如果沒有,則繼續搜索目標;如果有,則作進一步信號分析,鑒別和判斷所探測目標是真目標,還是背景或假目標。如果不是真目標,導彈上的探測器便重新進行目標搜索;

精確制導炸彈是航空炸彈,只不過加了制導頭和控制舵.與空地導彈相比[導彈中只有空地導彈與精確制導炸彈作用類似],它的打擊范圍,能力和精確度都較差.導彈的種類繁多,有彈道導彈和飛航導彈之分,飛航導彈有地地,岸艦,地[艦]空,空地[艦],反坦克等等.精確導炸彈與空地導彈相比較有以下區別;

G. 對精確制導技術的理解

精確制導武器(Precision Guide Weapon)
這一術語起源於20世紀70年代
世界上第一枚初級制導的巡航導彈是納粹德國在二戰中研製成功的V-1型導彈。
20世紀70年代中期,美國在越南戰爭中大量使用了精確制導炸彈。由於它具有精確的制導裝置,在戰場上取得了驚人的作戰效果,因而引起人們的極大注意。我軍對精確制導武器的定義是:採用精確制導技術,直接命中概率在50%以上的武器。主要包括精確制導導彈、制導炮彈、制導地雷等。 直接命中指制導武器的圓概率誤差(也叫圓公算偏差,表示符號CEP,即英文Circular Error,Probable的縮寫)小於該武器彈頭的殺傷半徑。
1972年,美國在越南戰爭中大量使用激光和電視制導炸彈,作戰效能約比無制導武器高百倍,西方稱之為「靈巧炸彈」。在1973年第四次中東戰爭中,埃及使用的蘇制雷達制導SA-6地空導彈和有線制導AT-3反坦克導彈,以色列使用的美製電視制導的「小牛」空地導彈和有線制導「陶」式反坦克導彈,作戰效果引人注目。自1974年以後,西方軍事界把這些導彈和制導炸彈統稱為「精確制導武器」或「精確制導彈葯」,西方國家為抵消蘇聯在坦克、裝甲車、飛機等武器裝備上的數量優勢,非常重視發展精確制導武器。美國裝備的電視和激光制導炸彈, 命中目標的圓公算偏差均已減小到2米左右。1981年裝備的「銅斑蛇」激光制導反坦克炮彈,由155毫米口徑榴彈炮發射,最大射程17公里,直接命中概率達80%以上。
隨著光電器件、微波半導體器件、集成電路和信息處理等技術的迅速發展,相繼製成了各種小型化、高精度、低成本的制導系統。它們可裝在彈體很小的導彈、炮彈和炸彈上,使打擊面目標的無制導彈葯變為能攻擊點目標的精確制導武器。其制導方式,已

精確制導武器
採用的有:有線指令制導、電視制導、紅外製導、激光制導和微波雷達制導等。射程較遠的則通常採用復合制導,先用精度較低的制導系統把武器引導到目標附近,後用高精度末制導系統引向目標。80年代初使用的精確制導系統,在全天候、自主尋的制導、抗干擾能力和制導精度等方面,還存在一些缺陷,今後將在改進現有制導系統的同時,發展綜合性能較完善的由紅外成像、毫米波和合成孔徑雷達探測器等構成的制導系統。精確制導武器武器的發展,對未來戰爭的戰略、戰術運用,武器系統的發展和裝備體制均將產生深遠的影響。

2特點編輯
作戰特點
精確制導武器的主要特點可以概括為四條:
1、命中精度高。2、作戰效能高。3、射程遠。4、作戰效費比高。
直接命中概率高,這是精確制導武器名稱的根本由來,也是精確制導武器最基本的特徵。一些有代表性的精確制導武器其命中概率可達80%以上,激光制導炸彈和電視制導炸彈,其圓概率偏差約在2米以內。如海灣戰爭中,美國空軍在100千米外向伊拉克的一個水電站發射了兩枚「斯拉姆」空對地導彈,結果是兩枚導彈先後從同一個洞穿入發電廠,徹底摧毀了目標。已經出現了完全依靠彈體的動能直接撞毀目標而根本就不需要裝葯戰斗部的精確制導武器。例如,英國宇航公司研製的高速防空導彈,其飛行速度可達4馬赫,導彈沒有爆破戰斗部,它靠彈體高速飛行的動能來擊毀目標。
自主制導能力
隨著電子技術的發展,高性能的毫米波制導系統、

精確制導武器
紅外探測器以及人工智慧計算機的採用,精確制導武器不僅具有較高的直接命中概率,而且還通常具有「發射後不用管」的自主制導能力,它可完全依靠彈上的制導系統獨立自主地捕捉、跟蹤和擊中目標,不需要人工或其它輔助設備進行干預。例如,美國的「黃蜂」空對地導彈,由於採用了人工智慧技術和先進的信號處理技術,已經具有了初步的智能化特徵。它可在復雜的地物背景中鑒別出是否是要攻擊的目標。如果不是,則繼續搜索目標;如果是,則作進一步信號分析,鑒別和判斷所探測目標是真實目標還是背景或假目標。如果不是真目標,彈上探測器便重新進行目標搜索;如果確認是真目標,則進一步判斷目標是否處在戰斗部殺傷范圍內。如果是在殺傷范圍之內,則自動估算出最佳爆炸高度,將戰斗部引爆,從坦克頂部將其擊毀;如果不在殺傷范圍之內,則繼續對目標進行鎖定跟蹤,直到進入有效殺傷范圍為止。如果發現有兩枚以上導彈同時跟蹤同一個目標時,後面跟蹤的導彈就立即自動離開,探測器重新進行目標搜索、捕獲、跟蹤和攻擊新的目標。
作戰效能好

精確制導武器雖然技術較一般武器復雜,製造成本高,但由於精確制導武器具有較高的直接命中概率,因而它的作戰效能好、經濟效益高。同無制導的武器相比,精確制導武器在完成同一作戰任務時,其彈葯消耗量小,所需作戰費用遠遠低於常規彈葯。在英阿馬島戰爭中,阿根廷空軍僅用一枚價值25萬美元的「飛魚」導彈,就擊沉英國海軍一艘造價近2億美元的「謝菲爾德」號驅逐艦。此仗阿軍不僅取得軍事上的勝利,而且在經濟上的效益也十分可觀。

H. 制導的雷達制導

雷達制導分為兩類:雷達波束制導和雷達尋的制導。 紅外製導技術分為紅外成像制導技術和紅外非成像制導技術兩大類。
紅外非成像制導技術是一種被動紅外尋地制導技術,任何絕對溫度零度以上的物體,由於原子和分子結構內部的熱運動,而向外界輻射包括紅外波段在內的電磁波能量,紅外非成像制導技術就是利用紅外探測器捕獲和跟蹤目標自身所輻射的紅外能量來實現精確制導的一種技術手段。它的特點是制導精度高,不受無線電干擾的影響;可晝夜作戰;由於採用被動尋的方式,攻擊隱蔽性好。但它的正常工作受雲、霧和煙塵的影響;並有可能被曳光彈、紅外誘餌、雲層反射的陽光和其它熱源誘惑,偏離和丟失目標。此外,紅外製導系統作用距離有限,所以一般用作近程武器的制導系統或遠程武器的末制導系統。
紅外成像制導是利用紅外探測器探測目標的紅外輻射,以捕獲目標紅外圖像的制導技術,其圖像質量與電視相近,但卻可在電視制導系統難以工作的夜間和低能見度下作戰。紅外成像制導技術已成為制導技術的一個主要發展方向。實現紅外成像的途徑有許多,主要有以下兩種:
(1)多元紅外探測器線陣掃描成像制導;
(2)多元紅外探測器平面陣的非掃描成像探測器(通常稱為凝視焦面陣紅外成像制導系統)。紅外成像探測器從70年代以來已由多元線陣發展到面陣,從近紅外發展到遠紅外。紅外凝視焦面陣列探測器的元件數,對近紅外已達107個,對於遠紅外已達105個,探測率已達1012~1014量級。紅外成像制導系統的靈敏度和空間解析度都很高,動態跟蹤范圍大,可達1500 ~1800,有效作用距離遠,抗干擾性好。與非成像制導技術相比,紅外成像制導系統具有更好的目標識別能力和制導精度。全天候作戰能力和抗干擾能力也有較大改善。但成本較高,全天候作戰能力仍不如微波和毫米波制導系統。

I. 艦空導彈制導雷達制導方式有哪些

艦空導彈制導雷達制導方式有波束制導(又稱駕束制導,已被淘汰)、指令制導、半主動雷達尋的或復合制導等。

波束制導雷達利用寬、窄兩個波束分別跟蹤導彈和目標,根據兩者的位置誤差,通過指令發射機控制導彈的飛行。

半主動尋的制導雷達在跟蹤目標、控制導彈發射後,立即啟動連續波照射雷達,對指定目標進行照射,導彈接收系統接收照射雷達的回波信號,控制導彈飛向目標。

制導雷達與炮瞄雷達相似,同屬精密跟蹤雷達,區別在於炮瞄雷達是測定被射擊目標的坐標,以控制導彈或火炮進行射擊;制導雷達則是控制自己發射的導彈飛行過程,要在不斷地測定導彈和目標運動軌跡的同時,控制導彈擊中目標。同時要求制導雷達能同時跟蹤多個目標,且其分辨力也較高。這類雷達的天線的掃描方式有其獨有的特點,並隨制導體制而異。為獲得目標的連續數據,要求有高的數據率。對雷達工作方式、測角精度的要求,主要取決於導彈工作的模式。為減少艦艇裝備雷達的數量和品種,有效地發揮雷達效能,採用具有一定角精度和數據率的對海搜索雷達,來兼顧艦對艦導彈的制導任務。

隨著艦對艦導彈射程的提高,為進行超視距攻擊,可用艦載直升機雷達完成艦對艦導彈的制導任務。因艦對空導彈射程較遠,特別是對無末制導裝置的導彈,制導雷達需有適中的探測能力、較高的跟蹤精度,因此,裝備艦對空導彈的艦艇需配置艦對空導彈制導雷達。

J. 雷達測量精度分析的作用

即誤差大,精度低;誤差小,精度高。
通常有三項技術性指標可以衡量測量的好壞或質量:精確度、准確度和精度。精確度表示測量結果中隨機誤差大小的程度,准確度表示測量結果中系統誤差大小的程度,精度是准確度和精確度的綜合。[1]
中文名
測量精度
外文名
measuring accuracy
學科
物理數學
應用領域
數理科學
測量標准
精確度、准確度和精度
快速
導航
特點誤差
簡介
精度和誤差是相對的概念。誤差是不準確、不精確的意思,即指測量結果偏離真值的程度。由於誤差分系統誤差和隨機誤差,因此籠統的精度概念已不能反映上述誤差的差異,需要引出如下概念。
1、精密度
精密度是指在相同條件下,多次測量所得數值的一致程度。反映測量結果中隨機誤差的影響程度。若隨機 誤差小,則精密度高。
2、正確度
正確度是指測量結果與真值的接近程度。反映測量結果中系統誤差的影響程度,理論上可用修正值來消除。系統誤差越小,則正確度越高。
3.精確度(准確度)
精確度是指測量結果的一致性及與真值的接近程度。綜合反映測量結果中隨機誤差和一般來說,精密度高而正確度不一定高;反之亦然。但精確度高則精密度和正確度都高。如圖
所示,以射擊打靶為例,圖3-8(a)表示隨機誤差小而系統誤差大,即精密度高而正確度低;圖3-8(b)表示系統誤差小而隨機誤差大,即正確度高而精密度低;圖3-8(c)表示隨機誤差和系統誤差都小,即精確度高。[2]

閱讀全文

與制導雷達精度分析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豬肉價格下跌的解決方法 瀏覽:933
泉州學唱歌技巧和發聲方法 瀏覽:962
神經源性膀胱工傷治療方法 瀏覽:965
如何選擇設計特殊雜質檢查方法 瀏覽:15
電纜線接線方法視頻 瀏覽:776
湖南煙熏肉食用方法 瀏覽:311
釣具的連接方法 瀏覽:133
細胞增生的治療方法 瀏覽:833
下列處理方法不正確的是 瀏覽:166
舒適進入安裝方法 瀏覽:224
用什麼方法粘膠最快 瀏覽:607
無線加濕器的安裝步驟及使用方法 瀏覽:801
歐萊雅洗面乳使用方法 瀏覽:819
win8怎麼設置鎖屏圖片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941
爛地面地坪施工方法簡單 瀏覽:697
穩壓電路計算方法視頻 瀏覽:849
不用安全繩攀岩還有什麼方法 瀏覽:701
作業反應的教學方法 瀏覽:454
247乘101的簡便方法 瀏覽:108
可存放時間的計算方法 瀏覽: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