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地方法制研究中心

地方法制研究中心

發布時間:2022-10-15 19:27:28

A. 西南政法大學行政法學院的學院簡介

行政法學院系西南政法大學2003年6月院系調整過程中成立的新學院,也是在全國第一個被冠名為「行政法」的法學院。11年來,伴隨著學校「第三次創業」的前進步伐,學院已經建設發展成為全校學科最多、碩士點和博士點最多、在全國享有一定知名度的法學院。
師資隊伍
學院現有教職工106人,從職稱來看,有教授23人,副教授39人,講師17人;從學歷來看,有博士64人,在職攻讀博士學位的有3人;從學緣來看,在校外獲得最後學位的人數為29人,佔36%;從年齡結構來看,60歲以上的教師共有2人,50歲至59歲的教師有10人,40歲至49歲的教師有31人,40歲以下的教師有37人。 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教師為主體,職稱、學歷、學緣和年齡結構合理的高素質師資團隊。
教學與研究機構
學院設有5個教研室,即法理學、法律史學、憲法學、行政法學和法律邏輯學教研室。
建有1個市級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即西南民族法文化研究中心。
建有10個校級科研機構:西部法制發展研究中心、中國法治發展研究中心、中國地方法制研究中心、美國法律與政治研究中心、教育政策與法制研究中心、人大制度與憲政研究中心、法人類學與法社會學研究中心、人權教育與研究中心、行政程序制度研究中心、政府治理法律風險防控研究中心。
學位點和精品課程
學院建有碩士學位點4個,即:法學理論、法律史學、憲法與行政法學、法律邏輯學。
建有博士學位點3個,即:法學理論、法律史學、憲法與行政法學,3個博士學位授權點都建有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建有省部級重點學科3個,即:法學理論、法律史學、憲法與行政法學。
建設有國家級精品課程1門:法理學;
國家精品視頻公開課1門:中國法制史;
省市級精品課程3門: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中國法制史、法理學;
省市級教學團隊3個:行政法學、法理學、法律史學;
建有1個國家級人文社科基地:西南政法大學人權教育與研究中心;
建有1個省市級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西南民族法文化研究中心;建有1個中央與地方共建項目—法文化博物館,是我國第一個以法律文化為專題構建的法文化博物館,2012年4月被評選確定為重慶市首批社科普及基地。
科研成果
自2004年以來,學院共獲得各類科研項目63項。其中國家社科基金項目8項,含國家重點項目1項,省部級項目16項,國內橫向項目8項,校級項目32項,科研經費125.5萬;出版學術專著33部,在《法學研究》、《人民日報》、《法制日報》、《中國法學》等全國各類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187篇;科研成果獲省部級以上獎勵16項,獲校級獎勵12項。
學生規模
學院在校學生2437人。其中本科學生1834人,碩士研究生515人,博士研究生73人。
學院學生工作的理念是:「讓每個學生都有鍛煉的機會,使每個學生都得到全面發展」。為積極推進素質教育,悉心培養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學院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其中一些活動在全校形成了獨樹一幟的品牌。嚴密的思維和良好的表達能力是法科學生必備的素質,而辯論是培養鍛煉這些素質極好的方式。行政法學院極其重視激發同學的辯論興趣,提升辯論技能,學院每年舉辦一次辯論賽,要求從寢室開賽,人人參與,全面提升了全院同學的辯論技能,在2008年全校辯論擂台賽中,我院同學勇奪冠軍,在2009年又有兩支隊伍分別奪得亞軍和季軍,在2008年第九屆「天倫杯」辯論賽中,我院勇奪桂冠。在2010年全國高校世博辯論大賽上,我院兩名辯手錶現出色,所在辯論隊力克北大奪得冠軍。

B. 中國法治調研中心是什麼單位

中國法治調研中心宗旨

關注社會焦點熱點、弘揚正氣遏制邪惡、反映民情民意,促進公平正義,展開學術爭鳴,推動法治進程。(從事企業戰略發展調研與策劃、政府重大項目戰略發展調研與策劃、重大法治個案調研、執法執政行為調研、綠色環保全面調研)

中國法治調研中心簡介

中國法治調研中心是司法部主管、中國行為法學會下屬的國家級綜合類法治調研單位。下設辦公室、顧問辦、研究室、社會工作部、宣傳部、機要室、對外聯絡部、機關事務接待處、內參部、編輯部、教育培訓中心、疑難及重大案件論證中心、事業發展部、資料檔案室、各省市聯絡處、法治人物評選委員會、全國培訓基地(暫定北京、湖南、浙江、廣東、遼寧)、等機構。
工作職能:進行法學理論及立法行為、行政行為、監察行為、審判行為、檢察行為、偵查行為、法律語言行為、企業商事法律行為、律師執業行為等實踐性調查研究。
中國法治調研中心的調研員和研究員分布全國多個領域,由著名法學家、行為科學家、社會心理學家、經濟學家、大法官、高級檢察官、高級警官、高級律師、人代代表和政協委員組成,其調研形成的《調研報告》,可作為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國務院法制辦、著名法學院校、法學研究機構及地方黨政機關和司法機關等部門和領導的決策依據。
重大法治動態、優秀調研報告和具有參考價值的調研報告,調研中心不定期以《內參》或《法治動態》形式刊發並轉送中央和國務院有關領導及各省、市主要領導。
調研、監督、策劃、指導地方執法、執政、執教、醫療和環保行為是本中心義務。若有重大事件和個案,歡迎投稿或投訴。
中國法治調研中心
1、主 任:鮑衛兵
2、常務副主任:唐建華
3、副主任: 黃開堂、楊繼純、劉旭輝、任樹輝、何雨春
4、首席調研員:
5、各省、市調研分部主任、調研員
6、各機關、企業研究員
7、基層通訊員、聯絡員、監督員

中國法治網通聯部
部長:曹衛國
中國法治網通聯部湖南分部
主任:史有德 副主任:羅修雲、史承龍
中國法治調研中心

C. 西北政法大學行政法學院的機構設置

1、人權法研究中心
2、中東法研究中心
3、禁毒法律與政策研究中心
4、行政法應用研究中心
5、比較行政法研究中心
6、地方政府法治研究中心
7、軍事法研究中心
8、教育法研究中心
9、動物衛生與福利研究中心
10、政府信息公開與公眾參與研究中心 1、團總支書記:鞠娟 金惠萍
2、院辦公室:王凱 葉林
3、輔導員:鞠娟 金惠萍 侯毅 羅娜 朱騫
4、教務辦公室:崔小宜 馬思潔
5、資料室:魏小盈 1、客座教授
應松年中國政法大學
楊小君國家行政學院
周健解放軍西安政治學院
安 東 陝西省高級人民法院
2、憲法教研室
教授: 董和平 鄭軍
副教授:侯西勛 薛西麗 褚宸舸 管華 常安 錢景宇 劉璞
講師: 張佐國
教研室主任:侯西勛
3、行政法教研室
教授:王周戶 貢世康 賀樂民
副教授:王德星 徐文星 安子明 李大勇
講師:李燕玲 鄭寧波 杜國強 張燕
教研室主任:王德星
4、行政訴訟法教研室
教授:王麟 姬亞平
副教授:王玉樓 李瑰華 王丹紅 湯洪源 彭濤
講師: 胡曉玲 周敏
教研室主任:姬亞平
5、軍事法教研室(研究中心)
副教授:冉巨火
講師:楊永康
教研室主任:楊永康
研究中心主任:冉巨火

D. 西北政法大學有幾個校區

一、西北政法大學有幾個校區 西北政法大學有2個校區,分別為雁塔校區和長安校區,雁塔校區地址為陝西省西安市雁塔區長安南路300號、長安校區地址為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區韋郭路中段558號。
二、西北政法大學簡介
西北政法大學坐落於世界歷史文化名城西安,是一所法學特色鮮明,哲學、經濟學、管理學、文學等學科相互支撐、協調發展的多科性大學。學校是西北地區法學教育研究中心和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的重要基地,是被譽為政法人才培養國家隊的「五院四系」之一,是陝西省重點建設的高水平大學、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是全國法學高等教育「立格聯盟」和西安高水平有特色高校「長安聯盟」的成員單位。

學校辦學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前身是1937年中國共產黨在延安創辦的陝北公學。歷經 延安大學 、西北人民革命大學、西北政法幹部學校、中央政法幹部學校西北分校等時期,1958年 西北大學 法律系成建制調入,組建西安政法學院,後更名為西北政法學院、西北政法大學。建校82年來,學校紮根祖國西部,形成了「政治堅定、實事求是、勇於創新、艱苦奮斗」的老延大優良傳統,鑄就了「嚴謹、求實、文明、公正」的校訓,凝練了「法治信仰、中國立場、國際視野、平民情懷」的育人理念,培養了15萬余名德才兼備、德法兼修的高素質專門人才,並以「專業扎實、工作踏實、作風朴實、為人誠實」特點深受用人單位和社會各界好評。

學校現有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經濟學院、商學院、刑事法學院、民商法學院、經濟法學院(知識產權學院)、行政法學院(紀檢監察學院)、國際法學院、反恐怖主義法學院(國家安全學院)、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公安學院、外國語學院、新聞傳播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國際教育學院、法律碩士教育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律師學院、體育部等19個教學單位。

學校堅持學者為先,深入實施人才強校戰略。現有專任教師1000餘人,有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全國傑出資深法學家、國家「*」領軍人才工程人選等20餘人;有獲得陝西省*、三秦學者等省級人才項目支持和陝西省優秀教師等榮譽稱號的教師50餘人。學校積極推行青年教師到實務部門掛職制度,受到中央政法委、教育部等部委的高度評價。

學校堅持以本為本、質量立校。從1958年起,開始本科教育,迄今有60年的本科教育歷史。現有32個本科專業,在校本科生13000餘人。法學等12個專業入選陝西省「一流專業」建設或培育項目。學校是國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實施高校,承擔全部3個類型的卓越法律人才培養任務,法學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是國家級創新實驗區。建有7個實驗實訓中心,法學實驗實訓中心為首批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學校推行本科生導師制,構建高水平有特色的第二課堂活動體系。

學校堅持以一流學科建設為牽引,致力培養高素質創新人才。1979年開始招收培養碩士研究生,2012年獲批法學一級學科「服務國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項目」,2014年獲批法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現有在校碩士研究生2400餘人、博士研究生67人。有5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34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7個專業學位碩士授權點。現有省級重點學科10個,省級優勢學科3個。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法學為「B+」。

學校崇尚學術創新,堅持問題導向,積極服務國家戰略和地區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現有「社會政策與社會輿情評價協同創新研究中心」「西北地區社會穩定與國家安全法治研究中心」2個省級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刑事法律科學研究中心」「國際法研究中心」「地方政府法治建設研究中心」3個陝西(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陝西省教育系統2011協同創新中心「法治陝西建設協同創新中心」,與教育部合作共建教育立法研究基地,教育部國別和區域研究中心「南亞研究中心」。設有反恐怖主義研究院、民族宗教研究院、中華法系與法治文明研究院、絲綢之路區域合作與發展法律研究院、法治陝西建設協同創新中心、文化與價值哲學研究院、人權研究院、軍民融合發展研究院、人工智慧與智慧法治研究院等10個實體性研究機構,其中反恐怖主義研究院入選首批中國法學會法治研究基地,反恐怖主義研究院、民族宗教研究院入選「一帶一路」智庫聯盟。學校主辦的學術刊物《法律科學》入選全國「三十佳」人文社科學報和全國百強報刊,《法學教育研究》入選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集刊目錄。

E.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是211院校嗎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並不是211大學,只是一個重點本科院校

F. 廈門大學法學院有多少學生

截止2019年12月30日,在校本科生530人;碩士研究生136人,全日製法律碩士269人,非全日製法律碩士148人,在職法律碩士101人;博士研究生140人;國際碩士生23人,國際博士生12人。學院秉承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堅持傳授知識、培養能力、提高素質的有機統一,立足於教育部卓越法律人才培養計劃批准入選的「應用型、復合型法律職業人才教育培養基地」和「涉外法律人才教育培養基地」。創建「高校-實務部門聯合培養」和「國內-國外合作培養」機制,設立國際化班。進一步優化了課程體系,拓展和發揮教學實踐基地的作用,為提高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社會責任感和就業創業能力提供了充分的平台保障。學院學生在WTO模擬法庭競賽、Philip C. Jessup國際法模擬法庭辯論賽、「聯合信實杯」模擬法庭辯論賽全國八強、「理律杯」全國高校模擬法庭競賽、全國高校國際海洋法模擬法庭競賽、「名仕杯」福建省高校模擬法庭辯論賽等專業比賽中屢獲佳績。
學院以「知識報國」為已任,努力以自身的優勢與特色為中國法律實踐提供多元化、高質量的服務,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應。為中央政府有關部門決策提供咨詢服務。國際法學科為商務部條法司提供了大量的專家咨詢意見,被該司評價為「堪稱學術研究機構與政府決策部門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的典範」;財稅法團隊為國家稅務總局提供涉外稅收法律實踐等方面的咨詢服務,獲好評。海洋法學科提供十餘項重要政策要報被中央辦公廳、外交部、交通部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等採納。立法學團隊為國家與省、市立法提供立法咨詢意見,深受好評。社會治理與軟法研究中心與國家與社會治理法治化研究中心(福建省高校特色新型智庫),立足國家與地方的戰略需求,深入實際調查研究,為國家與社會治理法治化建言獻策,成果顯著。為地方法治與行業法治建設提供優質服務。依託廈門大學立法研究中心,主持了大量地方立法的起草與評估工作,經常性地為各級立法部門提供咨詢服務;依託廈門大學社會治理與軟法研究中心,積極參與地方社會治理工作;依託廈門大學公證法律與自動化研究中心為行業法治建設提供服務。許多教師通過承擔課題的方式,為福建省及周邊省份地方法治建設建言獻策,通過擔任省市人大和政府立法咨詢專家、法律顧問以及掛職為地方法治建設貢獻力量。為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提供立法和決策咨詢。利用地處台海前沿的地緣優勢,密切跟蹤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新形勢,經常參加中共中央台灣工作辦公室、商務部、外交部等部門組織的專題調研和咨詢,為中央地方涉台立法和決策咨詢做出貢獻。

G. 西北政法大學是不是985

西北政法大學不是211大學,也不是985大學。

西北政法大學坐落於世界歷史文化名城西安,是一所法學特色鮮明,哲學、經濟學、管理學、文學等學科相互支撐、協調發展的多科性大學。

現有「社會政策與社會輿情評價協同創新研究中心」「西北地區社會穩定與國家安全法治研究中心」2個省級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刑事法律科學研究中心」「國際法研究中心」「地方政府法治建設研究中心」3個陝西(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學校主辦的學術刊物《法律科學》入選全國「三十佳」人文社科學報和全國百強報刊,《法學教育研究》入選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集刊目錄。

H. 胡學相的國內外學術交流情況

(1)2008年3月12日至16日,由中國人民大學、武漢大學、華南理工大學、中央民族大學、暨南大學五校法學院組成的大陸地區法律學者訪問團應台灣銘傳大學邀請,訪問台灣。我院法學院教授、地方法治研究中心副主任胡學相參加該訪問團訪問了台灣。本次學術活動是應邀參加台灣銘傳大學2009國際學術研討會——2009兩岸法學新知學術研討會暨銘傳大學建校五十二周年校慶。胡學相教授在研討會上提交論文《人格刑法理論對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影響與啟示》,並在大會上作主題發言。在本次研討會中,台灣台北大學法學院教授鄭逸哲博士對胡學相教授的發言進行評論,對於胡學相教授提交的論文給與了積極的評價,充分肯定了該論文的學術價值和現實意義。
(2)2008年3月8日在廣州圖書館羊城學堂為市民帶來了精彩的一講:「勞動合同法:熱點問題解析」。
(3)2008年12月7-9日參加「中美法官職業倫理研修會」
(4)2007年12月25日做客網易,參與討論「許霆惡意取款17.5萬被判無期」一案。

閱讀全文

與地方法制研究中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故事啟發的教學方法 瀏覽:574
都有哪些種植的方法 瀏覽:549
企業分析法是選股的方法嗎 瀏覽:110
Wto分析方法內容 瀏覽:745
圖解題的方法和步驟 瀏覽:404
破壁孢子粉的鑒別方法 瀏覽:254
腘伸肌鍛煉方法 瀏覽:391
嬰兒拉肚子的鑒別方法 瀏覽:260
如何培養正氣的方法 瀏覽:564
oppo的ip地址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882
思維方法特點是什麼 瀏覽:9
簡單萬用表使用方法完整視頻教程 瀏覽:863
兒童痣治療方法 瀏覽:489
研究方法調查問卷教學 瀏覽:399
fema安全分析方法 瀏覽:306
孩子快速入睡的方法 瀏覽:799
搜派風水機使用方法 瀏覽:696
豬肉價格下跌的解決方法 瀏覽:938
泉州學唱歌技巧和發聲方法 瀏覽:966
神經源性膀胱工傷治療方法 瀏覽: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