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流傳千年的三大經典古方,教你補氣、健脾胃,家中常備不吃虧
對於大部分病人來說,在中醫這聽到的最多的,一定是「氣虛」二字,那麼什麼是氣虛呢?氣虛又有哪些針對的用葯?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下。
中醫講的氣血,是人體內氣和血的統稱,各有不同作用同時又相互依存,營養臟器組織,維持生命活動。人體內的氣,相當於發動機,生長發育、臟腑活動、血液運行、津液輸布,都有賴於氣的激發與推動。
新陳代謝是體內有序化學變化的總稱,一般形式酶的催化下進行,包括物質代謝和能量代謝兩方面,人體與外界之間物質和能量的交換,還有體內物質和能量的轉變過程,就叫做新陳代謝。
中醫認為氣虛的人體內氣的運動不充分,無法氣化的物質被轉為脂肪,也就是氣虛則胖,氣虛的人相當於缺少動能使得身體周轉減慢,多餘的能量被轉化為脂肪堆積於皮下致使肥胖,西醫解釋就是人體的新陳代謝比普通人慢。
中醫的血虛原因就是入不敷出,即營養不足或者消耗大、體內有火,也就是體內能耗大周轉率快,使得外循環營養被剝削後造成消瘦,西醫解釋就是此人新陳代謝過旺,使得消耗大於攝入。
身體出現氣虛的時候,就需要將氣補回來,補氣的葯又該怎麼選?
一、補中益氣丸:補脾胃、升陽氣
補氣益中丸,來自金元時期名醫李東垣在《脾胃論》中的著名方劑,由黨參、炙黃芪、當歸、炒白術、柴胡、升麻、陳皮和炙甘草八位葯物組成。
黨參和炙黃芪是主葯,能補中益氣、固表止汗,白術和甘草益氣健脾,陳皮理氣和胃,當歸養血,升麻和柴胡升陽舉陷。諸葯合用,益氣健脾,中氣充足,氣陷得升,可治療因脾胃虛弱和中氣不足導致的少氣懶言、氣短倦怠、惡寒、頭痛、少食久瀉等。
現代醫學研究中,補氣益中丸還能用來治療脫肛、老年氣虛感冒、白細胞減少、褥瘡、腸易激綜合征、眼瞼下垂、抗炎化痰等。
但要注意的是,正在感冒發熱,患有高血壓和過敏體質的人群禁用補中益氣丸,患有腎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孕婦及兒童等人群,需在醫生指導下慎重使用,在服葯期間應忌煙忌酒,忌食辛辣油膩和不易消化的食物。
二、玉屏風顆粒:補脾氣、充衛氣
玉屏風散,出自元代危亦林的《世醫得效方》,由白術、黃芪和防風3味葯物組成,配伍用葯精簡效宏,有補脾實衛、益氣固表、止汗等功效,可用於表虛自汗,易感風邪的病症。
玉屏風散對免疫力有調節作用,因此對免疫失調的疾病有很好的效果,近些年來臨床上可用來治療多種疾病,如慢性反復發作性蕁麻疹,過敏性鼻炎,反復呼吸道感染,小兒多汗症,習慣性便秘等。
有外感風寒、陰虛盜汗者應禁用玉屏風散,在服葯期間忌食生冷、油膩和辛辣食物,注意避風寒。
三、金匱腎氣丸:補腎氣,調陰陽
金匱腎氣丸出自漢代名醫張仲景的《金匱要略》,現在市面上能購買到的金匱腎氣丸並非原本的方劑,原方中只有八味葯,山葯、地黃、山茱萸、茯苓、牡丹皮、澤瀉、桂枝和附子,現今還都了兩味葯,分別是牛膝和車前子,增強了利水消腫的功效。
金匱腎氣丸主補腎陽,葯性偏溫,可治療腎陽虛引起的四肢乏力、失眠多夢等症狀。現代還發現金匱腎氣丸能用於治療多種疾病,如口乾、尿頻、下肢水腫、脫發、腰痛腳痛、虛喘、耳鳴、皮膚病等,還能調理糖尿病。
腎陽虛、脾胃虛弱、濕熱體質者,孕婦和正在感冒發熱的人群禁用金匱腎氣丸,服葯期間忌食生冷食物,忌性慾和氣惱。
但凡用葯,需對症才能發揮應有的功效,盲目用葯,有時不僅不能起效,還會加重病情,氣虛也分多種類型,要先進行辯證,根據自己的情況用葯,才能達到最好的療效。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貳』 健脾胃有哪些好方法教你4個好方法,簡單易做!
現在生活越來越好,人們吃的也越來越精細,這導致了大多數人都變成了痰濕體質,身體困重,精神萎靡。痰濕體質的人要想 養生 ,就必須先健脾益氣, 去除痰濕 ,脾胃強健了,痰濕自然而然也就消失了。
一、運動
運動是最好的良葯,一般疾病的防止基本上可以概括為兩個方面:管住嘴,邁開腿。這里介紹兩種能夠健脾的運動。
1、扭腰
站直,雙腳與肩同寬,雙手做跑步姿勢,雙腳抓地不動,腰部向左轉到最大角度,停留半分鍾,在向想反方向扭動。每邊60次,雙邊為一組,做三組。扭腰運動不僅能夠健脾,對便秘,失眠都能緩解。
2、蹲馬步
蹲馬步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在這里提醒大家注意幾點,在蹲馬步是上半身要保持直立,不要向前傾,也不要向後靠。其次馬步不是深蹲,膝蓋不能超出腳尖,時間也要把握好,不能太長,2--3分鍾就可以了。
二、通脾經
脾經位於人體大腿內側,每日敲打脾經可以是脾氣通暢,健脾的效果絕佳。除了敲打脾經可以刺激脾經外,還可以選擇點按脾經的穴位。脾經穴位大多位於小腿,其中足三里更是保健的要穴。另外每日練習足趾抓地也可以很好的刺激脾經,一般脾胃功能好的人,腳趾的力量會很大,反推腳趾的力量鍛煉好了,也可以反過來影響脾胃的 健康 。
三、按摩
上文講到脾經大部分穴位都位於小腿,通過按摩小腿能刺激脾經,達到健脾的目的,而且堅持按摩一段時間之後,還會有小腿塑形的作用哦。除了按摩小腿外還可以按摩腹部,脾胃均 為於 腹部,按摩腹部可以直接刺激脾胃本身,健脾效果會更好。腹部按摩可以直接順時針或逆時針摩腹,力道不需要太大就可以達到刺激脾胃的作用。而且腹部有很多保健穴位,如氣海,關元,神闕等,每日摩腹不光健脾還能 養生 。
四、叩齒
叩齒不僅滋補脾胃還能夠固護腎氣,每日晨起先門牙互扣,在後牙互扣歐,最後兩次虎牙分別互扣,每回合36次,最後用舌頭舔嘴唇一周。
溫馨提示
養脾胃最忌諱四件事,一是不堅持,二是吃冷飲,三是吃甜食,四是過飽。在養脾胃的時候注意這四件事能夠事半功倍。
『叄』 中醫調理脾胃的方法
中醫五法調理脾胃虛弱
一、飲食
在飲食上,宜吃清淡食物,忌過於辛辣;飲酒宜選低度酒,少沾烈性酒;宜新鮮蔬果,忌多食油炸及熏烤類食物;飲食有節,忌暴飲暴食。不妨多煲湯、喝粥等;家中還很有必要准備一些太極藿香正氣液,胃腸有點兒不舒服就可以喝上一支。
胡蘿卜大米粥:大米100克,胡蘿卜50克,大米煮成粥後加入胡蘿卜,煮熟爛後食之,有健脾溫胃的功效。
糯米小麥粥:糯米50克,小麥仁60克,煮成粥後加糖適量,調味服用,有健脾益中氣之功效。
芡實茯苓粥:芡實15克,茯苓10克,大米適量。前兩味入鍋,加水適量,煮成軟爛,再加入大米適量,繼續煮爛成粥,分頓服。芡實茯苓粥有健脾除濕、澀腸止瀉之功效。
二、情緒
中醫學很早就意識到「情志傷胃」,所以古代先賢對於胃病的治療多是強調「調節情緒」。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就說明了情緒對脾胃具有重要影響,所以我們要養脾胃,首先先要調理好我們的心情。
三、多動腳趾增強脾胃
脾支配我們的身體四肢,因此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就是健脾胃。站在中醫學角度,經絡系統分布人體四肢,因此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可以促進人體經氣運行,反作用於人體脾胃,增強脾胃功。
一般來說脾胃功能強的人,四肢肌肉也比較發達,而對女性來說,脾胃健康的人胸部通常比較豐滿,因為胃經的循行路線即經過乳頭,脾胃功能強健,胃經經氣充足,對胸部的發育和豐滿曲線具有重要作用。
如果你脾胃功能不好,不妨鍛煉,尤其是腿部,對小腿上的.脾經起到很好的緊松刺激作用。研究顯示,多動腳趾可以養脾胃。
四、適當運動
專家認為,最好選擇和緩、低強度、少量、持續堅持的運動方式,運動後身體微微汗出,筋骨舒展,以不感到過度勞累為宜。運動後大汗淋漓的項目並不適合,因這種運動方式耗氣傷津,反而會加重氣短乏力的症狀,降低我們的機體免疫功能。
專家建議,易氣短喘息的人首選的運動項目是打太極,因太極動作緩慢、流暢,在運動過程中同時有調息要求,如最常見的『氣沉丹田』要求練習者以意引氣達於腹部,使之不能上浮。實際上這些練習對動則氣喘的人大有裨益。
五、按摩
1、揉臍
一手掌心或掌根貼臍部,另一手按手背,順時針方向旋轉揉動,每次約5分鍾,每日1-2次。此法能溫陽散寒、補益氣血、健脾和胃、消食導滯,多用於消化不良、胃寒、腹脹、腹痛、腹瀉、便秘的患者。
2、捏脊
捏脊療法通常用於小兒,但對成年人一樣有效,適用於消化不良、口臭、胃脹、胃痛、腹瀉、萎靡不振、乏力等患者。每日捏1-2遍,堅持1周即可見效。
操作方法:先在背部輕輕按摩幾遍,使肌肉放鬆,然後用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同時提拿背部正中的皮膚,沿脊柱自下而上,雙手交替向前捻動。
每捏三下將皮膚提一下,這叫「捏三提一法」。捏起皮膚多少及提拿用力大小要適當,不可擰轉;且要直線前進,不可歪斜。
3、擦小腹
兩手分別緊貼肚臍兩側,上下來回擦動,發熱為止。胃脹、腹痛的病人可選用,每日-5次。肚臍兩側旁開2寸為天樞穴,這個方法能刺激此穴,治療急慢性胃腸炎及消化功能紊亂引起的積食、嘔吐、腹瀉、便秘等。
中醫認為,脾為後天之本,可見脾胃在五臟中的重要地位。一定要好好調理好脾胃,您知道了嗎?
『肆』 脾胃有問題應該用什麼方法鍛煉比較好
脾胃有問題應該用什麼方法鍛煉比較好?
脾胃虛弱的人,有很多鍛煉方法,但是並不是所有的鍛煉都是脾虛的人
一般脾虛久了的人體質是比較虛弱的,尤其是脾氣虛患者,平時乏力愛出汗,沒有食慾,稍微一動就出汗,平時少氣懶言,這樣的人就不適合劇烈的運動,會導致津液流失,耗氣傷津,一般就適合一些比較舒緩的運動。
那麼對於脾虛的人,我也推薦一些保健 養生 的鍛煉方法,既能鍛煉身體還可以健脾胃。
第一:【 搓小腸腧】
有一些瘦人,怎麼吃不胖,看中醫話一般都是說脾弱、脾虛之類,但是用健脾葯物還是不奏效。 脾的功能是主運化的,而小腸的功能是主「受盛化物」,受納盛裝的意思,經過胃口腐熟的食物運送給小腸,小腸先受盛,再做吸收。
所以,瘦人健脾同時要從小腸方面下手。搓小腸腧就是一個很有效的鍛煉方法。每天搓小腸腧2-3次,一次3-5分鍾即可,可以很好地疏通經絡健脾胃。
第二 :【勿久坐,多拉筋】
一些辦公室工作黨,平時一坐就是一天,久而久之,就會導致我們中焦堵塞,脾胃運化慢,長期不運動還容易傷氣,所以平時盡量少久坐,如果無法避免這類工作,那麼無論是在辦公室還是在家,多拉筋,拉筋不僅可以排毒,還能理氣,很多人拉拉筋會發現總是放屁,但是屁不臭,這就是在排肝膽之氣,通過我們腸道排出來,排完心裡也舒暢。肝氣不疏就會影響我們的脾胃功能。
第三 :【多抓帶脈】
帶脈是一條十分有用的經絡,抓帶脈不僅可以瘦腰腹,還可以緊致肌膚,收緊線條,保養卵巢,能夠健運脾胃。
上熱下寒,小肚子大,腰粗,腹部容易長肥胖紋,大便不通,肚子硬,有婦科問題,平時通過敲帶脈,抓帶脈每天100下,堅持一周就能感到褲腰大了。
關注我!帶您正確 養生 ,改善脾虛問題!分享養脾干貨!
脾胃有問題,多是脾胃虛弱,而脾胃虛弱包括很多種,其中脾氣虛脾陽虛,胃陽虛胃陰虛等都是脾胃虛弱的一種。
脾胃不好普遍存在於大部分人身上,是比較常見的病症,生活中最好的鍛煉方法就是運動了,像慢跑,游泳,太極拳等,都是不錯的鍛煉方式。
堅持健身對加強脾胃大有好處
脾胃是掌管消化的,而研究發現,堅持鍛煉是有助於身體消化的。根據多年的觀察得知,健身運動可以改善身體 健康 ,尤其是對脾胃來說,大有裨益。
脾胃不好的人, 通常生活壓力也比較大,而壓力會影響脾胃的正常運轉,尤其是一些不堪壓力的人,一有什麼風吹草動就容易受到刺激拉稀,這是因為壓力會導致血液流向胃部的消化酶降低,患者會有胃灼痛,灼燒之感。
強胃健脾哪些運動比較好
生活中,輕微的運動對鍛煉脾胃都有好處,像慢跑,太極拳,游泳,騎自行車,乒乓球,羽毛球,俯卧撐等,都可以起到鍛煉脾胃的作用。
但有些人,因為身體的關系,比如說胃氣虛和脾氣虛,這一類人因為氣虛的關系,一運動就出汗,導致很難堅持。還有一些中老年患者,便秘,胃痛或者有腸梗阻,就不適合運動,那麼這類人需要做什麼呢?
①站立彎腰
雙腳分開或者並攏都可以,取站立的姿勢,雙手放在兩腿邊緣,自然下垂就可以。
彎腰的時候,腿不要彎曲,手向下一直到可以碰觸到膝蓋就好,此時緩慢的將肚子里的氣吐出,肚皮呈凹陷狀,不用太過用力排除肚子里的氣,排出太多氣反而不舒服。
身體彎曲以後,肺部和肚子里的氣排出,保持動作10多秒,不用憋氣。
這個動作對便秘和消化不良有好處。
②扶地挺身
趴在地上或者床上,額頭貼著地面,全身放鬆,雙臂彎曲放在肩膀附近的地面上,雙手支撐抬起上半身,腰以下還貼著地面,向上彎曲用力,直到胸腹完全舒展開以後,在趴著。
這個動作可以消除脹氣和便秘,對腰椎不好的人也能起到鍛煉,經常開車的人可以選擇。
③按摩腰腹
按摩是促進腸道蠕動能力最好的辦法之一,腸道蠕動的速度快,食物在腸道的存留時間降低,這脾胃的壓力自然下降了。
按摩腸道動作非常簡單,自己做就順時針按摩,救別人就屬於
逆時針按摩,就可以了。
脾胃不好可以多吃什麼食物
脾在身體五行中屬於土,所以健脾可以多吃土裡埋的食物,生活中土裡埋的食物還是比較常見的,像土豆,地瓜,山葯等,對健脾養胃都非常有好處。
脾胃有問題,怎麼鍛煉能夠解決?
健康 苦行僧,開講啦!
如果說脾胃出現問題一定要進行飲食方面的調節,做到三餐有規律,定時定量,不要過分暴飲暴食,飲食中盡量以清淡為主,避免肥甘厚味的食物。
並且要常吃新鮮的蔬菜水果,以滿足身體的需求,盡量少吃辛辣刺激性難以消化的食物。如一些年糕,辣椒,油炸食物等。
當然啦,生活中適當參加 體育 運動,如跑步,做瑜伽的也能增強人的腸胃功能,促進腸胃蠕動,增加消化功能。
那麼除此以外還能夠做哪些動作,幫助減少腸胃負擔呢?
一:摩腹
做法也很簡單,先搓熱自己的雙手,然後兩手重疊放在自己的肚子處,圍繞著肚臍眼順時針旋轉。旋轉30圈左右,再逆時針旋轉30圈。這樣能夠促進腸胃蠕動,幫助緩解脾胃的運化負擔。
二:提臀
經常有規律的做提臀訓練,能夠很好的調理五臟並且幫助緩解經常便秘的情況。
吸氣時將臀部向上肌肉收緊,維持十秒鍾左右,之後緩慢復原,這個動作能夠進鍛煉大腿肌的肌肉,幫助解決久坐的身體問題。
三:扭胯
生活中多做一些旋轉扭胯的動作,不僅能夠解決腹部兩側的贅肉,還能幫助促進腸胃消化。一天之中可以連續做十次以上,能夠很好地幫助促進消化。
對於以上內容的補充
1:除此以外,飯後經常走出去走一走,並且在適當的時候參加 體育 活動,也能很好的增加腸胃功能。
2:要注意在空腹的狀態下,或者說飽腹的情況下,都不能進行劇烈的運動。
3:其實一定要注意調節自己的心情,情緒對食慾消化吸收也會有很大的影響。
持續 健康 知識分享,希望對您有幫助,歡迎關注!
脾胃不好的人:除了飲食調理注意以外,從中醫的角度可做點理療 養生 ,艾灸啦,拔火罐啦,在春秋兩季做較好,一個季節做兩三次,過於頻繁,人的正氣會吃不消。
相信我的朋友可以試試,有效果的。秋季拔罐和艾炙,是為越冬作準備,而且不容易著涼,通經絡,吸瘀滯。冬季脾胃毛病易犯,而春季做是拔通過冬帶來的瘀阻,也為迎接來年做好身體因季節轉換的適應性。
多做擴胸運動,和深呼吸!
我是萌萌,相信對你有用……
那種醫院也沒好辦法的情況,我經歷過,其實本質是脾胃虛弱,氣血失調。說是病吧,又不是很嚴重,不是病吧,又的確難受。這個與人的性格關系很大,長期多愁善感,傷到脾,從而連累了胃。調整心情,加強鍛煉,養成好的生活習慣,慢慢就好了。我是練習易筋經。
可以學練腹式呼吸。腹式呼吸屬於氣功的范疇。有很多說道,首先要學會放鬆,循序漸進。剛開始做幾個就行,找找感覺,過一周後再增加運動量。可以找些資料看看,或者請人指導一下。
脾胃功能有問題,建議平時多運動,出汗排毒後可使身體更加 健康 ,同時心情也會心情舒暢。應該進行心理疏導,肝氣舒暢脾胃功能才會協調。建議你早睡早起,避免熬夜。從生活、飲食、睡眠等方面綜合調理,可將脾胃功能調理到理想狀態。
脾胃有問題應該從調理脾胃入手,而不是注重外在鍛煉。
脾胃問題原因很復雜,一是人體陽氣厭惡過度煩勞,二是陽精氣下降水谷精下流,臟腑組織器官營養不足,三是若膽氣不能升發使中谷氣下流造成食物不化四是氣血失養使脾胃失調,
脾胃有問題有很多種原因,最好找中醫會診進行中葯調理,外在方面不要讓胃受涼,少吃辛辣涼的食物,
腸胃有問題,運動有什麼方法?那要看看你腸胃什麼問題都有什麼症狀?運動可以輔助調理身體,注意保暖飲食有規律要清淡一點。如果還不能解決我建議你配合艾灸調理,還是不錯的。這我自己經常這樣灸的圖片。現在腸胃功能好多了
這個問題很好,可以慢慢學習道家的金剛功,動作不多,張至順道長演示的那一套。其次,多數情況下,脾胃不好是先天帶來,需要長期注意飲食習慣調節,再次是後天飲食嗜好不當引起的,認真檢討自己的生活習慣,剋制或者改變飲食結構。
總而言之,脾胃問題不是短期內恢復正常的。戒戒戒,重要的事情說三遍,戒那些傷胃的習慣。
『伍』 健脾胃的運動方法有哪些
1.跑步
這點相信有跑步習慣的人深有體會,跑步不僅僅健脾胃,對於減肥,強身健體等方面均有十分好的療效!
跑步屬於有氧運動,對於大家都適用,尤其是對於一些腸胃不好,體弱多病的人來說,定期跑步鍛煉身體是有很大的好處的。
一般晨練可以選擇快跑,而對於飯後切記不可快跑,可以選擇慢走來適當消消食。
俗話說得好,飯後百步走,能活九十九!話說的雖然有些誇張,卻是十分在理。
2.轉呼啦圈
眾所周知,轉呼啦圈主要是利用腰部及以上的力量,也就是腸胃附近的運動。
運動有助於消化,經常轉呼啦圈不僅有利於胃部消化,還可以很大程度上改善自己的體型,尤其是腰部的曲線!
所以對於健脾胃來說轉呼啦圈不失為一個好方法。
3.瑜伽
對於瑜伽一般我們都比較了解的是他可以塑形,但其實它對健胃通便也有一定的效果。
利用空閑時間做一做瑜伽動作,類似於平板支撐、戰士一、二、三式,三角式等一些經典的瑜伽動作都有利於促進腸胃消化,保護腸胃。
『陸』 調理脾胃的方法有幾種
調理脾胃的方法有很多種的呀,比如說你可以多喝一些養胃的湯的,像紅棗湯,還有就是枸杞湯等等
『柒』 健脾養胃出絕招 四種手法用起來
現代人們經常會出現胃部不適的情況,這與他們長時間的飲食的不規律和不健康的飲食習慣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長時間的不良飲食習慣會對自己的胃造成很到的傷害。想要健康好脾胃,日常調養不可少。下面是我為大家分享的幾種健脾養胃的妙招,一起來看看吧!
桑葚30克(鮮桑葚用60克),糯米60克,冰糖適量。將桑葚洗干凈,與糯米同煮,待煮熟後加入冰糖。該粥可以滋補肝陰、養血明目。適用於肝腎虧虛引起的頭暈眼花、失眠多夢、耳鳴腰酸、須發早白等。
茯苓15克,粳米200克,冰糖適量。將茯苓、粳米洗凈,一同放入鍋中,加適量清水,大火煮開後改小火煮至粥熟米爛,調入冰糖略煮 即成。有健脾利濕的功效。
白扁豆30克,淮山葯40克,乾薑3克(或生薑15克),鯉魚1條(約500克)。先將鯉魚剖腹,去鱗、鰓及內臟、洗凈,加水適量,與前三味葯同煮1小時,加入精鹽、紹酒適量調味即成。有健脾養胃祛潮濕的功效。
除了合理飲食外,下列方法,選擇第一個加上其餘三法中的任一個,都能幫您健脾胃。
捏脊療法通常用於小兒,但它對成年人一樣有效,適用於消化不良、口臭、胃脹、胃痛、腹瀉、萎靡不振、乏力等患者。每日捏1—2遍,堅持1周即可見效。先在背部輕輕按摩幾遍,使肌肉放鬆,然後用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同時提拿背部正中的皮膚,沿脊柱自下而上,雙手交替向前捻動。每捏三下將皮膚提一下,這叫做“捏三提一法”。捏起皮膚多少及提拿用力大小要適當,不可擰轉;且要直線前進,不可歪斜。
一手掌心或掌根貼臍部,另一手按手背,順時針方向旋轉揉動,每次約5分鍾,每日1—2次。此法能溫陽散寒、補益氣血、健脾和胃、消食導滯,多用於消化不良、胃寒、腹脹、腹痛、腹瀉、便秘的患者。
兩手分別緊貼肚臍兩側,上下來回擦動,發熱為止。胃脹、腹痛的病人可選用,每日2—5次。肚臍兩側旁開2寸為天樞穴,這個方法能刺激此穴,治療急慢性胃腸炎及消化功能紊亂引起的積食、嘔吐、腹瀉、便秘等。
足三里是人體的保健要穴,位於膝眼外下方。每日按揉50—100次,能健脾和胃、調中理氣、導滯通絡,適用於各種類型的脾胃病變。
『捌』 健脾胃的方法
健脾胃的方法
你想知道健脾胃的方法有什麼嗎?現在很多人都存在脾胃不好的現象,脾胃也是我們人體的重要器官,健康身體缺一不可,那麼對於脾胃不好的人來說,有什麼辦法能養好脾胃呢?一起來看看健脾胃的方法吧
小小運動健,脾胃虛寒患者越來越多,大多因不善待脾胃造成,長期吃飯不規律、過度飲酒、暴飲暴食、喜食寒涼等,往往會出現、腹痛、腹脹、四肢發冷等症。
日常可做些簡單的傳統運動健脾胃,如仰卧起坐、俯卧撐等,具體運動如下:
蹲馬步:雙腳打開兩倍肩寬,雙手扶膝微蹲馬步,身體上下起伏,上半身保持挺直,彎膝蹲更深的馬步,注意膝蓋不超過腳尖;每次1~2分鍾。可視自身耐力,量力而行。可鞏固下盤,強化下半身肌力,促進腸胃蠕動。
按摩腹部:坐在椅子上,左手放在右手上,吸氣、挺胸,用力往前挺出上半身,身體微微後仰;吐氣,縮胸,彎腰,雙手用力往腹部壓;每次20~30次,量力而行鍛煉。配合腹肌收縮按摩腹內腸胃,促進腸胃功能。亦可雙手交疊蓋住肚臍,上下左右旋轉按摩腹部100~200次。
艾灸:在家可用艾條箱,把艾條放進箱中,放在肚臍上,正好把肚臍(神闕穴)、上脘穴(臍上5橫指)、中脘穴(臍上4橫指)、下脘(臍上2橫指)全覆蓋,用艾的葯力和熱力健脾益胃。
還可灸足三里,足三里,是強身健體的`萬能穴。
脾胃虛寒患者還要注意保暖、避風寒,尤其不能讓腹部受涼,即使炎夏,睡覺也要用薄被護腹。鍛煉可選擇較溫和的方式如散步、漫跑、啞鈴、太極拳等,因大汗會耗津傷氣,加重虛寒。
不提倡游泳,泳池水比體溫低,會讓脾胃感到不適。
平時多吃健脾補氣、溫中散寒的食物,如羊肉、雞肉、牛肚、豬肚、鰱、乾薑、、花椒、大蔥、小茴香籽、大棗、秈米、紅糖等。要忌食性味寒涼的食物和,如、、蒓菜、、茭瓜,鴨肉、蚌肉、蟹肉、柿子、苦瓜、梨、荸薺、甜瓜、薄荷等以及冷茶及各種冷飲、冰鎮食品。
可飲乾薑大棗茶,以三片乾薑、七個大棗,水開後煎10分鍾,代茶飲用。此外,欲了解
穴位按摩調理脾胃有助兒童增高可閱讀:穴位按摩調理脾胃有助兒童增高
健脾胃應該怎麼做呢?
一、運動
運動是最好的良葯,一般疾病的防止基本上可以概括為兩個方面:管住嘴,邁開腿。這里介紹兩種能夠健脾的運動。
1、扭腰
站直,雙腳與肩同寬,雙手做跑步姿勢,雙腳抓地不動,腰部向左轉到最大角度,停留半分鍾,在向相反方向扭動。每邊60次,雙邊為一組,做三組。扭腰運動不僅能夠健脾,對便秘,失眠都能緩解。
2、蹲馬步
蹲馬步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在這里提醒大家注意幾點,在蹲馬步是上半身要保持直立,不要向前傾,也不要向後靠。其次馬步不是深蹲,膝蓋不能超出腳尖,時間也要把握好,不能太長,2--3分鍾就可以了。
二、通脾經
脾經位於人體大腿內側,每日敲打脾經可以是脾氣通暢,健脾的效果絕佳。除了敲打脾經可以刺激脾經外,還可以選擇點按脾經的穴位。脾經穴位大多位於小腿,其中足三里更是保健的要穴。另外每日練習足趾抓地也可以很好的刺激脾經,一般脾胃功能好的人,腳趾的力量會很大,反推腳趾的力量鍛煉好了,也可以反過來影響脾胃的健康。
三、按摩
上文講到脾經大部分穴位都位於小腿,通過按摩小腿能刺激脾經,達到健脾的目的,而且堅持按摩一段時間之後,還會有小腿塑形的作用哦。除了按摩小腿外還可以按摩腹部,脾胃均為於腹部,按摩腹部可以直接刺激脾胃本身,健脾效果會更好。腹部按摩可以直接順時針或逆時針摩腹,力道不需要太大就可以達到刺激脾胃的作用。而且腹部有很多保健穴位,如氣海,關元,神闕等,每日摩腹不光健脾還能養生。
四、叩齒
叩齒不僅滋補脾胃還能夠固護腎氣,每日晨起先門牙互扣,在後牙互扣歐,最後兩次虎牙分別互扣,每回合36次,最後用舌頭舔嘴唇一周。
溫馨提示
養脾胃最忌諱四件事,一是不堅持,二是吃冷飲,三是吃甜食,四是過飽。在養脾胃的時候注意這四件事能夠事半功倍。
『玖』 6個簡單小妙招教你健脾養胃
方法/步驟1:
鼓漱吞津:閉口咬牙,兩腮及舌頭做漱口動作,每次漱口36次左右,直至津液充滿整個口腔,再將津液分兩三次徐徐咽下。長期堅持練習鼓漱口咽津具有滋補增津、調理腸胃、延年益壽的功效。
方法/步驟2:
蹲馬步:兩腳打開三個腳掌的距離,然後下蹲,腳尖平行向前,勿外撇。兩膝向外撐,膝蓋不能超過腳尖,大腿與地面平行。胯向前收,臀勿突出。含胸拔背,頭往上頂,頭頂如被一根線懸住。根據自身情況,每次2-3分鍾即可。馬步蹲的好,可穩固下盤,促進腸胃蠕動。
方法/步驟3:
按捏小腿:拇指與四指相對,以手較用力握住小腿內側肌肉,以自覺到有較強酸痛感為度。先從上往下按捏,再從下往上按捏。每次20-30下為好。每天可進行1-3次。
方法/步驟4:
揉肚:按摩腹部的中脘穴(位於肚臍上方4寸處)、天樞穴(位於肚臍向左右三指寬處),點揉為主,每個穴位揉2分鍾,以有酸脹感為度。單個穴位按揉之後,以肚臍為中心,用掌根在腹部畫圈由內向外按摩,每分鍾30圈,按摩10至15分鍾。
提示:逆時針按摩為補,順時針按摩為瀉,脾胃虛弱的人要逆時針按摩,起到強健脾胃的作用;食積、腹部脹滿的人要順時針按摩,起到促進消化的作用。以上的腹部按摩活動都應在吃完飯半小時之後進行。
方法/步驟5:
上下樓梯:起初一步一階,逐漸過渡到一步兩階,上下往返,速度由慢到快,運動量達到每分鍾心率120次左右。每日堅持3次。
方法/步驟6:
艾灸: 選准穴位後,點燃葯用艾條,在中脘穴(位於腹正中線臍上4寸處)、一側足三里穴上各懸灸10分鍾,以穴位上皮膚潮紅色為度。胃痛可立即緩解。使用時要注意力集中,艾火與皮膚的距離,以受灸者能忍受的最大熱度為佳。注意不可灼傷皮膚。
注意事項 脾胃虛寒患者要注意保暖、避免腹部受涼,即使天氣炎熱,也要護腹而眠。鍛煉可選擇較為溫和的方式,例如慢跑、瑜伽、太極拳等,大汗耗津傷氣,會加重虛寒。飲食上多吃健脾補氣、溫中散寒的食物。如羊肉、肌肉、牛肚、豬肚、生薑、紅糖、大棗等。忌食性味寒涼的食物和蔬菜。如甘蔗、涼薯、薄荷、西瓜、蟹肉、涼茶及冰鎮飲品等。附送17種健脾胃的食物:糯米、蘋果、白果、山葯、香菇、扁豆、豬肚、板栗、高粱、大棗、蓮子、包心菜、西紅柿、南瓜、牛奶、胡蘿卜、土豆。
『拾』 什麼運動健脾胃最快
在我們的身邊,無論是朋友、同事還是家人,包括我們自己也經常會有消化不良或者脾胃虛弱的時候,通常會選擇吃一些有助於消化或是健脾胃的葯進行緩解,其實除了吃葯和注意保暖以外,我們平時還應該進行一些適當的體育運動,以增強體質,促進胃腸的消化和吸收,這能起到健脾胃的作用。我們可以適當的選擇幾種戶外的有氧運動,也可以進行一些室內的運動或器械健身,下面就給大家詳細介紹幾種有利於健脾胃的運動。
其實有利於健脾胃的運動還有很多,無所謂快或慢,只有適合自己和貴在堅持才能有效達到目的。經常適當的進行一些體育運動,不單對我們的脾胃,對整個身體機能都是有好處的,再配合一個好的飲食習慣以及規律的作息時間,保持心情舒暢,你會發現調理好脾胃並不是那麼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