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估算的方法是什麼(小學三年級)
「估算」主要問題有兩個:
是學生不知道什麼時候應該選擇用估算,往往很多學生一看見有「大約」,就開始估了。
學生不知道在什麼情況下選擇用什麼樣的估算方法。
下面這些估算的方法的歸類整理,希望可以幫助孩子們正確掌握這一知識點。
例 :一套車票和門票 49 元,四年級一共需要 104 套票,需要准備多少錢呢?
方法一:49×104≈5000(元) 50*100方法二:49×104≈4500(元) 45 *100 方法三:49×104≈5500(元) 50 *110方法四:49×104≈5250(元) 50 *105 。
第一種估算方法,因為把 49 看成是 50,把 104 看成 100,50×100 等於5000,計算很方便。
第三種估算方法,因為把 49 看成是 50,把 104 看成 110,兩個數都看大了,這樣估算出來的結果 50×110 等於 5500,肯定大於 49×104 的結果,還有多餘的一點錢,可以防止有什麼意外發生。
第四種估算方法,因為把 49 看成是 50,把 104 看成 105,兩個數都看大了一點點,這樣估算出來的結果 50×105 等於 5250,與准確值很接近。
我認為第二種方法不好, ,因為把 49 看成是 45,把 104 看成 100,兩個數都看小了,這樣估算出來的結果 45×100 等於 4500,如果帶 4500 元錢肯定不夠。
注意估算的原則,特別要注意根據實際需要,選擇合適的估算方法,並學會根據需要調整估算結果,同時,可以使用計算器算出精確值,從而讓學生對估算結果有一個比照,綜合而優化地考慮較合適的方法,既使學生對估算有一個深層次較准確的認識,又使學生對特定情況如帶款外出旅遊等要適當估大一些有明確的把握。
2. 三年級估算的方法講解是什麼
三年級估算的方法講解:
估算的原則主要包括7個。
1、去尾法。即把每個數的尾數去掉,取整十或整百數進行計算。
2、進一法。即在每個數的最高位上加1,取整十整百數進行計算。
3、四捨五入法。即尾數小於或等於4的捨去,等於或大於5的便入進去,取整十或整百數進行計算。
4、湊十法。即把相關的數湊起來接近10的先相加。
5、部分求整體,幾把一個大的整體平均分成若干份,根據部分數求出整體數。
6、以某一標准進行實際估計,一是利用計數單位進行估計,二是利用計量單位進行估計,三是以某一物體為參照物進行估計。
7、湊整法,把數量看成整式,整百整千在計算,是最常用的估算方法。
簡介
估算在學習當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可以讓學生根據已知情境確定數的大致范圍,在這個過程中理解並參透提議,從而進一步去解決問題。
老師應該加強對估算教學的重視,突出對估算意識的培養,要鼓勵演算法的多樣化,選擇合適的估算方法,讓學生自由表達。
在估算學習中,教師和家長要營造一種寬松的學習氛圍,鼓勵學生大膽嘗試培養估算意識,提高估算能力。
3. 估算的方法有哪些
1、四捨五入
四捨五入里的四舍是:1、2、3、4,五入是:5、6、7、8、9。
採用四捨五入,能使被保留部分的與實際值差值不超過最後一位數量級的二分之一:假如0~9等概率出現的話,對大量的被保留數據,這種保留法的誤差總和是最小的。因此,四捨五入是一種精確度的計數保留法。
2、進一法
進一法是去掉多餘部分的數字後,在保留部分的最後一個數字上加1後得到的近似值。
例如:每條麻袋能裝糧食75公斤,現在有1380公斤糧食,需要麻袋多少條?用1380除以75,商為18,余數為4,只用18條麻袋不可能裝完,因此必須採用進一法,用19條麻袋才能裝完。
3、去尾法
去尾法是把捨去的部分去掉後,所保留的數不變。如,把π=3.14159……用去尾法截取到千分位時的值為3.141。
例如:每件兒童衣服要用布1.2米,現有布17.6米,可以做這樣的衣服多少件?用17.6除以1.2,商為14,余數為0.66。剩下的布只能做0.66件,不夠做成一件衣服的,只能採用去尾法,可以做成這樣的衣服14件。
(3)估算的方法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四捨五入法與其他方法本質相同。但特殊之處在於,採用四捨五入,能使被保留部分的與實際值差值不超過最後一位數量級的二分之一:假如0~9等概率出現的話,對大量的被保留數據,這種保留法的誤差總和是最小的。這也是我們使用這種方法為基本保留法的原因。
教師要重視估算,並把估算意識的培養作為重要的教學目標,為了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作為教師的我們首先要重視估算教學,將估算意識的培養作為一個重要的教學目標。
在教學設計時,首先要考慮教學目標,如果把目標定位在做一些機械的訓練,可能就會給學生形成一種錯誤的定勢。我們要把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近似意識,作為重要的教學目標來實施。
數學雖然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小學生每天會接觸到數學,但由於受以往數學精確性、嚴謹性的影響,教師一直很重視學生筆算的正確率和熟練度,學生主動估算的意識極為薄弱。新課程根據這一現狀,在各個學段增設了不同層次的估算內容。
4. 估算有哪幾種方法
1、估算是指估計和、差、積、商大約是多少。
2、例如這道題目:爬行動物有376種,兩棲類有284種。爬行類和兩棲類大約有幾種這道題是估計「和」大約是多少。
3、主要解法有:
4、解法一:把376看成380,把284看成280,380+280=660。學生回答為爬行類和兩棲類大約有660種。(這種方法我比較強調,其實,對兩年級孩子還說,要求有點高)
5、解法二:把376看成350,把284看成300,350+300=650。學生回答為爬行類和兩棲類大約有650種。
6、解法三:把376看成400,把284看成300,400+300=700。
更多關於估算有哪幾種方法,進入:https://m.abcgonglue.com/ask/b896681615746129.html?zd查看更多內容
5. 估算有哪幾種方法 估算方法介紹
1、估算是指估計和、差、積、商大約是多少。
2、例如這道題目:爬行動物有376種,兩棲類有284種。爬行類和兩棲類大約有幾種? 這道題是估計「和」大約是多少。
3、主要解法有:
4、解法一:把376看成380,把284看成280,380+280=660。學生回答為爬行類和兩棲類大約有660種。 (這種方法我比較強調,其實,對兩年級孩子還說,要求有點高)
5、解法二:把376看成350,把284看成300,350+300=650。學生回答為爬行類和兩棲類大約有650種。
6、解法三:把376看成400,把284看成300,400+300=700。
6. 估算是什麼
估算有三個意思:
1、估算意思是大致推算,近義詞是預算、估計。出自劉賓雁的《在橋梁工地上》:「明明是估算出來的,也不追究。」
2、在心理學上,估算是根據具體條件及有關知識對事物的數量或算式的結果作出的大概推斷或估計。
3、在數學上,估算是計算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學中的估算方法:
(1)四捨五入:0,1,2,3,4,均不進位,5,6,7,8,9,進位。
(2)進一法:累進法是在去掉多餘部分後,在保留部分的最後一個數字上加1。以這種方式,得到的近似值是過剩的(即大於精確值)。
例如:一條麻袋能裝小麥200斤,還有880斤小麥。需要多少袋?把880除以200,商是4,余數是80。也就是說,不可能用4個黃麻袋,因此必須採用進一法用5條麻袋才能裝完。
(3)去尾法:去尾法是一種常用的數學方法,它去掉一個數的小數部分,取整數部分。所取的值是近似的(即小於精確值)。這種方法在生活中經常使用。
(4)數量單位估計法:用實際生活中的物體去感知數量單位,實際體驗數據的大小多少。
7. 估算的方法是什麼
題目要求或實際應題
估算方法
1.四捨五入
例題:2的算數平方根(保留到0.01)
解:根號2=1.414.....≈1.41
2.進一法
例題:一支筆2.6元,四支需多少錢(保留到整數)
解:2.6*4=10.4元≈11元
如果四捨五入的話是10元,是不夠的,所以是要進上去的
3.去尾法
例題:有20元,買3元一支的筆,可賣多少支?
解:20/3=6.6666....支≈6支
如果四捨五入的話是7支,買不到,所以是要去掉的
8. 估算的方法
1,湊整估算。該方法在日常生活中是運用最廣泛的,也是數學學習中基本的估算方法,即把數量看成比較接近的整數或整十整百整千數再計算。
2. 根據應用題的數量關系、依據生活經驗估算。學習數學目的是為了運用,在應用題教學中運用估算方法來推斷解答的正確性是一重要手段。例如,一件工作,甲獨做4小時完成,乙獨做5小時完成,甲乙合做幾小時完成?根據經驗可知,兩人合做需要的時間一定比一人獨做要少一些。如果有學生算出:4+5=9(時),說明一定是錯誤的。又如在計算合格率、成活率和出勤率等問題時,計算出的結果如超出100%也肯定是錯的。又如:一項工程,甲獨做12天完成,乙獨做10天完成,甲乙合做幾天完成?根據條件,估算得到甲乙合做完成的天數在5天(10÷2)與6天(12÷2)之間,如答案得到1÷(+)=5(天),與估算吻合,不難判定自己的解答是正確...
3. 運用四則計算結果規律和運算性質。
9. 估算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大致推算,近義詞是預算、估計。出自劉賓雁的《在橋梁工地上》:「明明是估算出來的,也不追究。」
在心理學上,估算是根據具體條件及有關知識對事物的數量或算式的結果作出的大概推斷或估計。
在數學上,估算是計算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估算都要先對參加計算的數值取其近似值,把一個比較復雜的計算變成可以口算的簡單計算,得到一個近似值。
最大值:都按比原來大的整十數算,如估算29×18,最大是30×20=600,即原來算式的結果不大於600,一定小於600;
最小值:都按比原來小的整十數算,如估算32×51,最小是30×50=1500,即所估算算式的精確結果不小於1500,一定大於1500;
約等於多少:用「四捨五入法」取接近的數算,估算28×42,大約在30×460=1200左右,原來算式的結果在1200。
這些只是估算過程中的常用的估算方法,這種估是為了算服務的,是為了幫助確定算的范圍,減少算的差錯的。
(9)估算的方法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估算與精算並不是非此即彼的關系,而是相輔相成的。在知識的教育價值方面,二者具有互補性。精算根據運算規律或運演算法則進行推理演算,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抽象能力;估算通過合情推理對事物本質進行直覺判斷,具有較強的直覺性、跳躍性的特點,有利於培養學生的直觀能力。
抽象能力與直觀能力是人們日常生活和生產實踐中必不可少的兩種能力,這兩種能力都是數學素養的根本。所以,小學數學的教學內容不僅要有精算也要有估算。在知識的邏輯關聯方面,二者具有互融性。
一方面,良好的口算基礎,是估算得以順利進行的技術保障;另一方面,估算可以用來監控筆算結果的合理性(是否在正確結果范圍內)。正是基於這種考慮,在數的運算學習中,教材一般按照「口算—估算—筆算」的邏輯順序編排運算內容。
10. 小學三年級估算的方法是什麼
小學數學中估算的方法:
1、四捨五入:0、1、2、3、4均不進位,5、6、7、8、9進位。
2、 進一法:進一法是去掉多餘部分的數字後,在保留部分的最後一個數字上加1,這樣得到的近似值為過剩近似值(即比准確值大)。
3、去尾法:去尾法是去掉數字的小數部分,取其整數部分的常用的數學取值方法,其取的值為近似值(即比准確值小),這種方法常常被用在生活之中。
4、數量單位估計法:用實際生活中的物體去感知數量單位,實際體驗數據的大小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