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集合分析方法

集合分析方法

發布時間:2022-01-14 14:33:14

1. c#分析四種常見集合有什麼區別

  1. ArrayList

    ArrayList類似於數組,有人也稱它為數組列表。ArrayList可以動態維護,而數組的容量是固定的。

    它的索引會根據程序的擴展而重新進行分配和調整。和數組類似,它所存儲的數據稱為元素,它所保存的元素數就是它的容量。默認初始容量為0,在使用它時,需引入命名空System.Connections;以下代碼可以定義一個ArrayList:

usingSystem.Collections;
//創建容量為0的ArrayList對象
ArrayListmyList=newArrayList();
//創建容量為5的ArrayList對象
ArrayListmyList=newArrayList(5);
//獲取對象中實際包含的元素數
intnum=myList.Count();

ArrayList通過Add()方法添加元素,其方法返回一個Int類型的值,這個值代表所添加的元素在集合中的索引。

參數:如果向ArrayList中添加的元素是值類型,那麼這些元素就會自動裝箱處理轉換為Object引用類型,然後保存,所以ArrayList中的所有元素都是對象的引用。

刪除ArrayList中的元素有三種方法,分別為:

對象名.RomoveAt(intindex);

對象名.Romove(Objectvalue);

對象名.Clear();(這種方法會將集合中的所有元素刪除,俗稱"清空"~~~)

2.HashTable

C#/提供了一種稱為HashTable的數據結構,通常稱為哈希表,有的人稱它為"字典".HashTable的數據是通過鍵(Key)和值(Value)來組織的,同ArrayList一樣,它也屬於System.Collections命名空間中,它所存放的每個元素都是鍵/值對.以下為HashTable的常用方法和屬性:

屬性名稱:Count

屬性名稱:Keys

屬性名稱:Values說明:獲取包含在HashTable中值的集合

方法名稱:Add(Objectkey,ObjectValue)

方法名稱:Remove(ObjectKey)

方法名稱:Clear()

和ArrayList不同,訪問HashTable元素時可以直接通過鍵名來獲取具體值,同樣,由於值類型是Object.所以當得到一個值時也需要通過類型轉換得到指定類型的對象.

3.泛型集合:List<T>


泛型是C#2.0中的一個新特性。泛型引入了一個新概念:類型參數。通過使用類型參數(T),減少了運行時強制轉換成裝箱操作的風險。通過泛型集合可以最大限度的重用代碼、保護類型的安全及提高性能。

定義一個List<T>泛型集合的方法如下:

List<T>對象名=newList<T>();

List<T>添加元素、獲取元素、刪除元素以及遍歷和ArrayList用法都是類似的,但List<T>保障了類型的安全性。在獲取元素時無需進行類型轉換.下面我們把List<T>和ArrayList作以比較

不用點:List<T>對所保存元素做類型約束,而ArrayList可以增加任意類型。添加、讀取值類型元素List<T>無需拆箱裝箱,而ArrayList需要做拆箱、裝箱處理。

相同點:通過索引訪問集合中的元素,添加、刪除元素方法相同

4.泛型集合Dictionary<K,V>

它具有泛型的全部特性,編譯時檢查類型約束,獲取元素時無需類型轉換,並且它存儲數據的方式和HashTable類似。也是通過Key/Value對元素保存的。定義語法為:

Dictionary<K,V>對象名=newDictionary<K,V>

<K,V>中的K表示集合中Key的類型,V表示Value的類型,它的含義和List<T>是相同的.例如:

Dictionary<string,SE>engineers=newDictionary<string,SE>();

在這個集合中,Key類型是string類型,Value是SE類型。下面我們把Dictionary<K,V>和HashTable作以比較:

不同點:Dictionary<K,V>對所保存的元素做類型約束,而HashTable可以增加任何類型。Dictionary<K,V>添加、讀取值類型元素無需拆箱、裝箱,而HashTable需要做拆箱、裝箱處理

相同點:通過Key獲取Value,添加、刪除、遍歷元素方法相同

2. 集合常用的表示方法有( )和( )

常用的有列舉法和描述法。
如果滿意請點擊右上角評價點【滿意】即可~~
你的採納是我前進的動力~~
答題不易..祝你開心~(*^__^*)
嘻嘻……

3. 集合知識大全

一.知識歸納:
1.集合的有關概念。
1)集合(集):某些指定的對象集在一起就成為一個集合(集).其中每一個對象叫元素
注意:①集合與集合的元素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教科書中是通過描述給出的,這與平面幾何中的點與直線的概念類似。
②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確定性(a?A和a?A,二者必居其一)、互異性(若a?A,b?A,則a≠b)和無序性({a,b}與{b,a}表示同一個集合)。
③集合具有兩方面的意義,即:凡是符合條件的對象都是它的元素;只要是它的元素就必須符號條件
2)集合的表示方法:常用的有列舉法、描述法和圖文法
3)集合的分類:有限集,無限集,空集。
4)常用數集:N,Z,Q,R,N*
2.子集、交集、並集、補集、空集、全集等概念。
1)子集:若對x∈A都有x∈B,則A B(或A B);
2)真子集:A B且存在x0∈B但x0 A;記為A B(或 ,且 )
3)交集:A∩B={x| x∈A且x∈B}
4)並集:A∪B={x| x∈A或x∈B}
5)補集:CUA={x| x A但x∈U}
注意:①? A,若A≠?,則? A ;
②若 , ,則 ;
③若 且 ,則A=B(等集)
3.弄清集合與元素、集合與集合的關系,掌握有關的術語和符號,特別要注意以下的符號:(1) 與 、?的區別;(2) 與 的區別;(3) 與 的區別。
4.有關子集的幾個等價關系
①A∩B=A A B;②A∪B=B A B;③A B C uA C uB;
④A∩CuB = 空集 CuA B;⑤CuA∪B=I A B。
5.交、並集運算的性質
①A∩A=A,A∩? = ?,A∩B=B∩A;②A∪A=A,A∪? =A,A∪B=B∪A;
③Cu (A∪B)= CuA∩CuB,Cu (A∩B)= CuA∪CuB;
6.有限子集的個數:設集合A的元素個數是n,則A有2n個子集,2n-1個非空子集,2n-2個非空真子集。
二.例題講解:
【例1】已知集合M={x|x=m+ ,m∈Z},N={x|x= ,n∈Z},P={x|x= ,p∈Z},則M,N,P滿足關系
A) M=N P B) M N=P C) M N P D) N P M
分析一:從判斷元素的共性與區別入手。
解答一:對於集合M:{x|x= ,m∈Z};對於集合N:{x|x= ,n∈Z}
對於集合P:{x|x= ,p∈Z},由於3(n-1)+1和3p+1都表示被3除餘1的數,而6m+1表示被6除餘1的數,所以M N=P,故選B。
分析二:簡單列舉集合中的元素。
解答二:M={…, ,…},N={…, , , ,…},P={…, , ,…},這時不要急於判斷三個集合間的關系,應分析各集合中不同的元素。
= ∈N, ∈N,∴M N,又 = M,∴M N,
= P,∴N P 又 ∈N,∴P N,故P=N,所以選B。
點評:由於思路二隻是停留在最初的歸納假設,沒有從理論上解決問題,因此提倡思路一,但思路二易人手。
變式:設集合 , ,則( B )
A.M=N B.M N C.N M D.
解:
當 時,2k+1是奇數,k+2是整數,選B
【例2】定義集合A*B={x|x∈A且x B},若A={1,3,5,7},B={2,3,5},則A*B的子集個數為
A)1 B)2 C)3 D)4
分析:確定集合A*B子集的個數,首先要確定元素的個數,然後再利用公式:集合A={a1,a2,…,an}有子集2n個來求解。
解答:∵A*B={x|x∈A且x B}, ∴A*B={1,7},有兩個元素,故A*B的子集共有22個。選D。
變式1:已知非空集合M {1,2,3,4,5},且若a∈M,則6?a∈M,那麼集合M的個數為
A)5個 B)6個 C)7個 D)8個
變式2:已知{a,b} A {a,b,c,d,e},求集合A.
解:由已知,集合中必須含有元素a,b.
集合A可能是{a,b},{a,b,c},{a,b,d},{a,b,e},{a,b,c,d},{a,b,c,e},{a,b,d,e}.
評析 本題集合A的個數實為集合{c,d,e}的真子集的個數,所以共有 個 .
【例3】已知集合A={x|x2+px+q=0},B={x|x2?4x+r=0},且A∩B={1},A∪B={?2,1,3},求實數p,q,r的值。
解答:∵A∩B={1} ∴1∈B ∴12?4×1+r=0,r=3.
∴B={x|x2?4x+r=0}={1,3}, ∵A∪B={?2,1,3},?2 B, ∴?2∈A
∵A∩B={1} ∴1∈A ∴方程x2+px+q=0的兩根為-2和1,
∴ ∴
變式:已知集合A={x|x2+bx+c=0},B={x|x2+mx+6=0},且A∩B={2},A∪B=B,求實數b,c,m的值.
解:∵A∩B={2} ∴1∈B ∴22+m?2+6=0,m=-5
∴B={x|x2-5x+6=0}={2,3} ∵A∪B=B ∴
又 ∵A∩B={2} ∴A={2} ∴b=-(2+2)=4,c=2×2=4
∴b=-4,c=4,m=-5
【例4】已知集合A={x|(x-1)(x+1)(x+2)>0},集合B滿足:A∪B={x|x>-2},且A∩B={x|1
分析:先化簡集合A,然後由A∪B和A∩B分別確定數軸上哪些元素屬於B,哪些元素不屬於B。
解答:A={x|-21}。由A∩B={x|1-2}可知[-1,1] B,而(-∞,-2)∩B=ф。
綜合以上各式有B={x|-1≤x≤5}
變式1:若A={x|x3+2x2-8x>0},B={x|x2+ax+b≤0},已知A∪B={x|x>-4},A∩B=Φ,求a,b。(答案:a=-2,b=0)
點評:在解有關不等式解集一類集合問題,應注意用數形結合的方法,作出數軸來解之。
變式2:設M={x|x2-2x-3=0},N={x|ax-1=0},若M∩N=N,求所有滿足條件的a的集合。
解答:M={-1,3} , ∵M∩N=N, ∴N M
①當 時,ax-1=0無解,∴a=0 ②
綜①②得:所求集合為{-1,0, }
【例5】已知集合 ,函數y=log2(ax2-2x+2)的定義域為Q,若P∩Q≠Φ,求實數a的取值范圍。
分析:先將原問題轉化為不等式ax2-2x+2>0在 有解,再利用參數分離求解。
解答:(1)若 , 在 內有有解
令 當 時,
所以a>-4,所以a的取值范圍是
變式:若關於x的方程 有實根,求實數a的取值范圍。
解答:
點評:解決含參數問題的題目,一般要進行分類討論,但並不是所有的問題都要討論,怎樣可以避免討論是我們思考此類問題的關鍵。

4. 常用的數學分析方法有哪些

1.避免「一步到位」
是指解題過程中,省略關鍵步驟,而直接得到答案,這樣扣分是嚴重的.由於解答題是嚴格按照步驟給分的,如果解題過程中失去關鍵步驟,跳過擬考查的知識點、能力點,就意味著失去得分點,自然被扣分.
例1(2000年全國高考題) 已知函數y= cos2x+ sinxcosx+1,x∈R.
(I) 當函數y取得最大值時,求自變數x的集合;
(II) 該函數的圖像可由y=sinx(x∈R)的圖像經過怎樣的平移和伸縮變換得到?
解:(I)由題設可得,y= sin(2x+ )+ ,故有
當 x= +k ,k∈Z,函數y取得最大值.
(II) 略.
評註:在(Ⅰ)的解答中犯了「大題小作」中的「一步到位」錯誤,缺少了化簡過程的3個要點與何時取到最大值的1個要點,因而被扣分.
2. 避免「使用升華結論」
在解選擇和填空題中,使用升華結論(教材中未給出的正確結論)是允許的,而且還是一種簡捷快速的答題技巧.而直接運用(不加說明或證明)在解答題中是不合適的,且是「大題小作」,要適當扣分的.
解答高考解答題的理論根據應該是教材中的定義、定理、公理和公式,而學生使用「升華結論」則達不到考查能力、考查過程的目的,因此不能以題解題,不能直接運用教材以外別的東西,以免被扣分.
例2⑴(1991年全國高考題) 根據函數單調性的定義,證明函數f (x)=-x3+1在(-∞,+∞)上是減函數.
⑵(2001年全國高考題) 設拋物線y2 =2px (p>0)的焦點為F,經過點F的直線交拋物線於A、B兩點,點C在拋物線的准線上,且BC∥x軸.證明直線AC經過原點O.
評分標准中指出:
對於⑴:「利用y=x3在[0,+∞)上是增函數的性質,未證明y=x3在(-∞,+∞)上也是增函數而直接寫出f(x1)-f(x2)= - <0,未能證明為什麼 - <0過程,由評分標准知最多得3分.
對於⑵:有些考生證明時,直接運用課本中的引申結論「y1 y2=p2」而跳過擬考查的知識點、能力點而被扣2分.
對於課本習題、例題的結論,是要通過證明才能直接使用(黑體字結論例外),否則將被「定性」為解題不完整而被扣分.又如1996年高考理科第22(Ⅱ)及2001年全國高考理科第17(Ⅱ)利用面積射影定理,由於不加證明而直接使用,因而被扣分.
3 避免「答非所問」
是指沒有根據題意要求或沒有看清題意要求,用其它方法或結論作答,這明顯也要被扣分的.
例3(1993年全國高考題)已知數列
Sn為其前n項和.計算得 觀察上述結果,推測出計算Sn的公式,並用數學歸納法加以證明.
解:依據題意,推測出Sn的公式為:
Sn= .
∵ ak= = - ,
分別取k=1,2,3,…,n,並將n個式子相加得:
Sn=1- = .
評注 以上解法可謂「簡單、明了」,但證明時不用數學歸納法,為「答非所問」,不合題意,扣分是必然的. 又如1999年高考第22題(應用題),第(Ⅰ)問中求「冷軋機至少需要安裝多少對軋輥」,要求是用整數作答,不少考生未能用整數作答,違背題意而被扣分.
(四)了解「評分標准」,把握得分點
掌握解答題的「得分點」就要了解高考的評分標准,解答題評分標準是分步給分,但並非寫得越多得分越高,而是踏上得分點就給分,即按所用的數學知識,數學思想方法要點式給分,允許「等價答案」,允許「跳步得分」. 因此解答時,應步驟清,要點明,格式齊. 對於不同題型的給分規律有:
1.立幾題得分點
通常分作證,計算兩部分給分,各段中間又按要點給分.證明主要寫清兩點:①空間位置關系的判斷推理的依據(課本中的定理、公理);②什麼是空間角和距離及理由(緊扣定義). 特別要注意沒有寫清角、距離要被扣分. 計算過程的書寫:計算一般是解三角形,要寫清三角形的條件及解出的結果. 用等積法解題,要找出等積關系並計算. 都是分段得分的,如1998年23題,1999年22題,都有3個小題,每小題4分,其中作證2分,計算2分.
2.分類討論題得分點
按所分類分別給分,加上歸納的格式(即寫為「綜上:當××時,結論是××」)分. 如1996年第20題,按a>1和0<a<1兩類分別給5分,歸納給1分. 2000年理19(Ⅱ),求 a 的取值范圍,使函數在區間[0,+∞)上是單調函數,按 a≥1和0<a<1討論各得2分.
3.應用題得分點
按設列、解答兩部分給分. 特別要注意不答和答錯都要扣1分,應注意設、列、解、答的完整性,爭取步驟階段分.
4.推理證明題得分點
按推理格式,推理變形步驟給分. 對於用定義證明函數的單調性、奇偶性,用數學歸納法證題,都有嚴格的格式分,應完整,避免失分. 即使推理證明不出,寧可跳步作答,也要套用格式. 從條件、結論兩頭往中間靠,這樣寫完格式,這樣可以少扣分.
5.綜合題得分點
按解答的過程,分步給分,每個步驟又按要點給分. 盡可能把過程分步寫出,盡量不跳步,根據題意
列出關系,譯出題設中每一個條件,能演算幾步算幾步,尚未成功不等於失敗,特別是那些解題層次分明的題目,那些已經程序化的方法,每進行一步得分點的演算都可以得到這一步的滿分,最後結論雖然沒有算出來,但分數已過半,所以說,「大題拿小分」也是一個好主意. 因此盡量增加分步得分機會,千萬別輕易留空白題.
(五)常用的解答題解題技巧
1.較簡單的解答題的求解
對於比較容易解答的解答題(一般是前面3道),宜採用一慢一快的方法,就是審題要慢,解題要快,速戰速決,為後面3道解答題留下時間.
找到解題方法後,書寫要簡明扼要,快速規范,不要拖泥帶水,羅唆重復,用閱卷老師的話,就是寫出「得分點」,一般來講,一個原理寫一步就可以了。至於不是題目直接考查的過渡知識,可以直接寫出結論,高考允許合理省略非關鍵步驟,應詳略得當。
例2004北京理科第15題
在 中, , , ,求 的值和 的面積.
分析:本小題主要考查三角恆等變形、三角形面積公式等基本知識,考查運算能力
解:
又 ,

.

2.較難的解答題的求解
對於較難的解答題(後面3道)來說,要想在有限的時間內做全對是不大現實的.當然也不能全部放棄,應該盡可能的爭取多拿分.對於絕大多數考生來說,在這里重要的是:如何從拿不下來的題目中分段得點分。我們說,有什麼樣的解題策略,就有什麼樣的得分策略,下面談四個觀點。
(1)、缺步解答
如果我們遇到一個很困難的問題,確實啃不動,一個明智的策略是:將它分解成為一個系列的步驟,或者是一個個子問題,能演算幾步就演算幾步,尚未成功不等於徹底失敗,每進行一步得分點的演算就可以得到這一步的滿分,最後結論雖然沒有得出來,但分數卻已過半。因為近幾年高考解答題的特點是:入口易完善難,不可輕易放棄任何一題。
例: (2004浙江理科第21題)已知雙曲線的中心在原點,右頂點為A(1,0)點P、Q在雙曲線的右支上,支M(m,0)到直線AP的距離為1.
(Ⅰ)若直線AP的斜率為k,且 ,求實數m的取值范圍;
(Ⅱ)當 時,ΔAPQ的內心恰好是點M,求此雙曲線的方程.
解: (Ⅰ)由條件得直線AP的方程

因為點M到直線AP的距離為1,
∵ 即 .
∵ ∴
解得 +1≤m≤3或--1≤m≤1-- .
∴m的取值范圍是
(Ⅱ)可設雙曲線方程為 由
得 .
又因為M是ΔAPQ的內心,M到AP的距離為1,所以∠MAP=45º,直線AM是∠PAQ的角平分線,且M到AQ、PQ的距離均為1.因此, (不妨設P在第一象限)
直線PQ方程為 .
直線AP的方程y=x-1,
∴解得P的坐標是(2+ ,1+ ),將P點坐標代入 得,

所以所求雙曲線方程為

(2)、跳步解答
解題卡在某一過渡環節上是常見的,這時,我們可以先承認中間結論,往後推,看能否得到結論。如果得不出,證明這個途徑不對,立即改變方向;如果能得出預期結論,我們再回過頭來,集中力量攻克這個「中途點」。由於高考時間的限制,「中途點」的攻克來不及了,那麼可以把前面的寫下來,再寫上「證明某步之後,繼而有……」一定做到底。也許,後來中間步驟又想出來了,這時不要亂七八糟地補上去,可補在後面,可書寫為「事實上,某步可證如下」。
有的題目可能設有多問,第一問求不出來,可以把第一問當成已知,先做第二問,這也算做是跳步解答。
例: (2004天津文科第18題) 從4名男生和2名女生中任選3人參加演講比賽.
(I) 求所選3人都是男生的概率;
(II)求所選3人中恰有1名女生的概率;
(III)求所選3人中至少有1名女生的概率.
解: (I) 所選3人都是男生的概率為
(II)所選3人中恰有1名女生的概率為
(III)所選3人中至少有1名女生的概率為
這3道小題可以說是互相獨立的,彼此不相干.所以如果第1小題做不來,可以跳過去,直接做第2小題.

(3)、退步解答
「以退求進」是一個重要的解題策略,如果你不能解決題中所提出的問題,那麼,你可以從一般退到特殊,從復雜退到簡單,從整體退到局部。總之,退到一個你能夠解決的問題,比如,{an}是公比為q的等比數列,Sn為{an}的前n項和,若Sn成等差數列,求公比q=____.
對等比數列問題,我們需考慮到q=1,q≠1兩種情況,你可以先對特殊的q=1進行討論,滿足題意,找到解題思路和情緒上的穩定後,再討論q≠1時是否也滿足題意,發現無解,如果對q≠ 1的情況你確實不會解,你還可以開門見山的寫上:本題分兩種情況:q=1或q≠1.
也許你只能完成一種情況,但你沒有用一種情況來代替主體。在概念上、邏輯上是清楚的。另外「難的不會做簡單的」還為尋找正確的、一般的解題方法提供了有意義的啟發。
4、輔助解答
一道題目的完整解答,即要有主要的實質性的步驟,也要有次要的輔助性的步驟,如:准確的作圖,把題目中的條件翻譯成數學表達式,設應用題中的未知量,函數中變數的取值范圍,軌跡題中的動點坐標,數學歸納法證明時,第一步n的取值等,如果處理得當,也會增分,不要小視它們。
另外,書寫也是輔助解答,卷面隨意塗改及正確答案的位置不合理,都會造成不必要的失分。
所以,有人說,書寫工整,卷面整齊也得分,不無道理。

5. 如何根據情景分析法情景分析法某一問題的情景集合

情景分析法又稱腳本法或者前景描述法,是假定某種現象或某種趨勢將持續到未來的前提下,對預測對象可能出現的情況或引起的後果作出預測的方法。通常用來對預測對象的未來發展作出種種設想或預計,是一種直觀的定性預測方法。

6. 集對分析法

(一)基本原理

集對分析是一門新的不確定理論。所謂集對,是指具有一定聯系的兩個集合組成的對子。集對分析的基本思想是將系統內確定性與不確定性予以辯證分析與數學處理,體現系統、辯證、數學三個特點,集對分析將確定性分成「同一」與「對立」兩個方面,而將不確定性稱為「異」,從同、異、反三方面分析事物。同、異、反三者相互聯系、影響、制約,又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同時引入聯系度及其數學表達式,統一描述各種不確定性,從而將對不確定性的辯證認識轉化成具體數學運算(趙克勤,1996)。

地下水水質評價實質上是一個具有確定性的評價指標和評價標准與不確定性的評價因子及其含量變化相結合的分析過程。實際的地下水水質狀況與既定的水質評價標准構成一個集對,通過兩者間的比照分析,獲得水質評定的量化指標(龔士良,1998)。

(二)評價方法

基於集對分析的地下水水質評價,首先將評價水體的指標含量與評價標准構築一個集對(俞俊英等,1999)。對於一個試樣來說,設有N個評價指標,若其中有S個含量優於標准,有P個超標准,有F個未測或缺乏比較,則該試樣的聯系度表達式為

區域地下水功能可持續性評價理論與方法研究

式中:i為差異不確定度系數,在[-1,1]區間視不同情況取值(有時i僅起標記作用);j為對立度系數,取值為-1(有時j也僅起標記作用);μ為聯系度。

設a=S/N,b=F/N,c=P/N,則a,b,c,分別為同一度、差異不確定度、對立度,由此式(4-53)簡寫為

μ=a+bi+cj (4-54)

在前述定義下,a,b,c滿足歸一化條件,即a+b+c=1。

根據集對分析理論,式(4-54)中的同一度、對立度是相對確定的,而差異度則相對不確定;同時由於a,b,c三者是對同一問題不同側面的全面刻畫,因而三者彼此間存在相互聯系、制約、轉化關系。依據a,b,c三者大小關系及定量分析,可判斷實際水樣的水質狀況,進行水質狀況評價分級,即以評價因子的含量指標相對於水質評價標準的達標、超標數及其所佔比例,確定地下水質量等級。

(三)方法分析

利用集對分析方法進行地下水污染程度的評價,以天然本底值、評價標准及檢測分析的最低檢出線為依據,將監測點各指標的含量劃分為未檢出、檢出、超標,則檢出的監測點數量占監測點總數量的百分比為超標率。由此及彼,進行水質狀況分析(表4-6)。

表4-6 集對分析地下水水質評價

建立在集對分析理論上的地下水水質評價方法,雖然是一種新的方法,但是由於地下水質量狀況實際上具有動態特徵,集對分析方法提供了對聯系度表達式中i,j進行不同的賦值的各種辦法,從而使研究的問題更趨深入。同時集對分析方法利用同一度、差異不確定度、對立度三者的關系及其相對於水質分級界限的比例權重,可綜合評判水體的實際水質等級。

集對分析理論不僅是一種技術手段,更是一種辯證思維的決策系統。因此,該理論不僅對地下水水質評價有借鑒作用,同時對地下水環境保護決策更具指導意義。

7. java中集合類List和Set集合中的一些方法的具體如何使用和具體分析:

構造方法摘要
ArrayList()
構造一個初始容量為 10 的空列表。
ArrayList(Collection<? extends E> c)
構造一個包含指定 collection 的元素的列表,這些元素是按照該 collection 的迭代器返回它們的順序排列的。
ArrayList(int initialCapacity)
構造一個具有指定初始容量的空列表。
方法摘要
boolean add(E o)
將指定的元素追加到此列表的尾部。
void add(int index, E element)
將指定的元素插入此列表中的指定位置。
boolean addAll(Collection<? extends E> c)
按照指定 Collection 的迭代器所返回的元素順序,將該 Collection 中的所有元素追加到此列表的尾部。
boolean addAll(int index, Collection<? extends E> c)
從指定的位置開始,將指定 Collection 中的所有元素插入到此列表中。
void clear()
移除此列表中的所有元素。
Object clone()
返回此 ArrayList 實例的淺表復制。
boolean contains(Object elem)
如果此列表中包含指定的元素,則返回 true。
void ensureCapacity(int minCapacity)
如有必要,增加此 ArrayList 實例的容量,以確保它至少能夠容納最小容量參數所指定的元素數。
E get(int index)
返回此列表中指定位置上的元素。
int indexOf(Object elem)
搜索給定參數第一次出現的位置,使用 equals 方法進行相等性測試。
boolean isEmpty()
測試此列表中是否沒有元素。
int lastIndexOf(Object elem)
返回指定的對象在列表中最後一次出現的位置索引。
E remove(int index)
移除此列表中指定位置上的元素。
boolean remove(Object o)
從此列表中移除指定元素的單個實例(如果存在),此操作是可選的。
protected void removeRange(int fromIndex, int toIndex)
移除列表中索引在 fromIndex(包括)和 toIndex(不包括)之間的所有元素。
E set(int index, E element)
用指定的元素替代此列表中指定位置上的元素。
int size()
返回此列表中的元素數。
Object[] toArray()
返回一個按照正確的順序包含此列表中所有元素的數組。
<T> T[]
toArray(T[] a)
返回一個按照正確的順序包含此列表中所有元素的數組;返回數組的運行時類型就是指定數組的運行時類型。
void trimToSize()
將此 ArrayList 實例的容量調整為列表的當前大小。

8. 有沒有區分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的簡單方法

邏輯上集合與非集合的概念可以簡單用一個等式區分,1+1大於2是集合體,1+1等於2是非集合體。集合的概念是指一類事物中每個分子按照一定方式組合起來,形成了一個具有新的本質屬性的整體,集合反應的是整體與部分的關系,整體的屬性部分不一定都有,部分的屬性整體也不一定都有關系是屬種,如:飛機和飛機零件的關系,飛機很重而飛機零件不一定都很重,零件很小而飛機不小;非集合反應的是類和分子的關系,類的屬性分子都具有,分子的屬性類也都具有,各個分子只是簡單的放在一起,一個不太恰當的比喻是一把鉛筆,放在一起只是多了,但還是鉛筆,沒有產生新的屬性,關系是全同。快速判別方法可以在想要驗證的概念前面加一個「每一」,如果原意不改變,則是非集合,原意改變了,則是集合。如吃雞游戲里經典模式下「最後唯一剩下的隊伍就會吃雞」前加個每一,每一個最後唯一剩下的隊伍就會吃雞,與原句一樣,所以最後唯一剩下的隊伍是非集合;再如:「最後唯一剩下的隊伍斬殺數最多」加一個每一,「每一個最後唯一剩下的隊伍斬殺數最多」,這個就不一定的,還有伏地魔,躺贏,撿漏的呢,這里的最後唯一剩下的隊伍就是集合。比喻可能不太貼切,不夠嚴謹,我也在學習中,一點心得希望能對你有幫助,共勉

9. 常用的分析方法及模型有哪些

1、聚類分析(Cluster Analysis) 聚類分析指將物理或抽象對象的集合分組成為由類似的對象組成的多個類的分析過程。聚類是將數據分類到不同的類或者簇這樣的一個過程,所以同一個簇中的對象有很大的相似性,而不同簇間的對象有很大的相異性

閱讀全文

與集合分析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看盤的方法要點流程 瀏覽:98
用白酒退燒的正確方法擦哪裡 瀏覽:526
如何提高孩子專注力10種方法 瀏覽:877
凍排骨快速解凍好方法 瀏覽:113
解決動手問題的方法 瀏覽:570
定格烹飪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905
標准偏差偏差計算方法 瀏覽:507
6s日版小白點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780
封空間的方法視頻 瀏覽:436
如何預防騙婚的方法 瀏覽:493
尿酸中治療方法 瀏覽:62
安裝手機藍牙的方法 瀏覽:265
抖音關注不顯示解決方法 瀏覽:661
契爾氏藍精靈使用方法 瀏覽:924
權純雨的訓練方法 瀏覽:679
測量液體黏度的方法 瀏覽:987
ora01034解決方法 瀏覽:85
打開三星小窗口怎麼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815
皮草毛領的鑒別方法 瀏覽:592
白醋泡苦瓜的正確方法 瀏覽: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