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怎樣分析安全生產事故的原因
比如設備老化、人員安全意識不強、操作規程有漏洞、人員掌握不了
可以從外因和內因著手分析。外因包括設備、當時環境、條件等。內因包括人員、勞動紀律等。
❷ 安全事故案例分析原因及措施
安全事故案例分析原因如下:
1、事故簡要經過。2006年9月18日八點班,開掘工區掘准隊工長劉某帶領高某等6人在北丈八井七尺二采區軌道巷回收裝運皮帶料。裝好料後由七尺二區軌道巷從里往外帶,到第一橫貫處(此段坡度7度左右)留下兩個叉車用約3公分寬左右的板條打了掩。接著劉某帶領高某、郭某、田某一起將已裝好的三個斗車從下坡處推到坡上,田某背住第二個斗車,高某、郭某在前面背住第一個斗車,劉某在第二個斗車前面拽。將第一個斗車放至快要接近第二個叉車位置時,高某、郭某急忙閃開,斗車撞到第二個叉車,致使兩個叉車沖過原先的板條掩,向下滑去,劉某見勢,隨即跟著叉車向外邊跑邊喊。劉某在追車過程中被後面滑下的1噸料車壓傷,經搶救無效死亡;
2、事故原因下料人員安全意識差,放車未使用絞車牽引,人工推車,碰到斜坡上未按規定打好掩和使用戧柱的裝料叉車,致使裝料叉車跑車,人員違章追車,導致後面的1噸料車滑車將人壓傷致死,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在不具備出車條件的情況下,盲目作業,現場安全管理不到位,安全技術措施未落實,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
安全事故案例防範措施如下:
1、小巷運輸嚴格執行牽引區撤人擱警戒和「五聯鎖」制度;
2、回收大型設備時,必須制定安全技術措施,或有能指導現場安全作業的工作票;
3、加強作業人員的安全培訓教育工作,提高人員素質,強化安全防範意識,杜絕違章指揮和違章作業。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三十四條 國家根據不同行業的工傷風險程度確定行業的差別費率,並根據使用工傷保險基金、工傷發生率等情況在每個行業內確定費率檔次。行業差別費率和行業內費率檔次由國務院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制定,報國務院批准後公布施行。
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根據用人單位使用工傷保險基金、工傷發生率和所屬行業費率檔次等情況,確定用人單位繳費費率。
第三十五條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根據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確定的費率繳納工傷保險費。
第三十六條 職工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且經工傷認定的,享受工傷保險待遇;其中,經勞動能力鑒定喪失勞動能力的,享受傷殘待遇。
工傷認定和勞動能力鑒定應當簡捷、方便。
第三十九條 因工傷發生的下列費用,按照國家規定由用人單位支付:
(一)治療工傷期間的工資福利;
(二)五級、六級傷殘職工按月領取的傷殘津貼;
(三)終止或者解除勞動合同時,應當享受的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
第四十條 工傷職工符合領取基本養老金條件的,停發傷殘津貼,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低於傷殘津貼的,從工傷保險基金中補足差額。
❸ 安全事故發生的因素有哪些
法律分析:安全事故發生「三大因素」:
一、人的因素:
1、安全意識不強,麻痹思想、馬虎草率行為;
2、不使用或不當使用勞動防護用品;
3、不符合安全規定的著裝;
4、不遵守安全操作規程的工作行為和交通違法行為;
5、從事自己不熟悉的工作或非本專業使用的機械、設備及機具;
6、工作時精力分散,閑談打鬧嬉戲,圖方便走捷徑;
7、對從事的作業安全隱患心裡無底,安全措施沒有掌握,沒有參加安全技術交底;
8、身體狀況不佳,心理異常。
二、環境因素
1、不整潔的工作環境,噪音、煙霧、粉塵、震動、高溫等;
2、材料和工具堆放混亂無序;
3、作業環境高噪音、濃煙霧、濃粉塵,昏暗視線不良,通風不好;
4、多工種交叉作業,指揮無序,相互干擾,其他人員的不安全行為;
5、危險指示標志不清晰、不全或錯誤。
三、管理因素
1、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措施落實不到位,安全設施不全;
2、各級管理人員失職、瀆職、違章指揮;
3、上崗前沒有進行安全教育,施工前沒有進行安全技術交底;
4、安全生產檢查沒有進行或存在形式主義;
5、對員工反映的安全隱患沒有及時處理;
6、對員工提出的安全生產建議沒有反饋或置之不理。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第二十三條 生產經營單位的特種作業人員必須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經專門的安全作業培訓,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證書,方可上崗作業。
特種作業人員的范圍由國務院負責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的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確定。
❹ 造成生產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
法律分析: 造成安全事故的原因主要包括四個方面,分別是:1.人的不安全行為。2.物的不安全狀態。3.管理上的缺陷。4.環境上的原因。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第六十二條 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根據本行政區域內的安全生產狀況,組織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對本行政區域內容易發生重大生產安全事故的生產經營單位進行嚴格檢查。
應急管理部門應當按照分類分級監督管理的要求,制定安全生產年度監督檢查計劃,並按照年度監督檢查計劃進行監督檢查,發現事故隱患,應當及時處理。
❺ 各類安全事故的發生主要有四個方面的原因
法律分析:造成安全事故的原因分別包括物體打擊、車輛傷害、機械傷害、起重傷害、觸電、火災、灼燙、淹溺、高處墜落、坍塌、透水、放炮、火葯爆炸、瓦斯爆炸、鍋爐爆炸、容器爆炸等原因。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第二十二條 生產經營單位的安全生產管理機構以及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履行下列職責:(一)組織或者參與擬訂本單位安全生產規章制度、操作規程和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二)組織或者參與本單位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如實記錄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情況;(三)督促落實本單位重大危險源的安全管理措施;(四)組織或者參與本單位應急救援演練;(五)檢查本單位的安全生產狀況,及時排查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提出改進安全生產管理的建議;(六)制止和糾正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違反操作規程的行為;(七)督促落實本單位安全生產整改措施。
❻ 分析事故原因的方法
要看事故的類型和分析的目的以及要求。
常用的一般是危險性與可操作性分析、事故樹分析以及因故分析,針對特定的類型事故還有其他的分析方法。
化工事故分析一般要由專業人員來進行,多種方法相互映證。
❼ 對建築工程事故,應從哪幾個方面分析其產生原因
五個方面 1人 [管理 ,操作,其他。。。。]2機械設備 3 材料。。。4方法 5環境 影響 。。。。。。。。。。。。
❽ 造成安全事故的原因分別包括哪幾個方面
造成安全事故的原因主要包括四個方面,分別是
:1.人的不安全行為。例如:麻痹僥幸心理,工作蠻干,在「不可能意識」的行為中,發生了安全事故;不正確佩戴或使用安全防護用品等原因;
2.物的不安全狀態。例如:機械、電氣設備帶「病」作業;_機械、電氣等設備在設計上不科學,形成安全隱患;防護、保險、警示等裝置缺乏或有缺陷等。
3.管理上的缺陷。例如:有些管理者在思想上對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將其視為可有可無,日常以麻木的心態和消極的行為,對待安全工作,安全法律責任意識極為淡薄等。
4.環境上的原因。
❾ 安全事故的主要誘因有哪些
法律分析:
按照事故原因劃分:物體打擊事故、車輛傷害事故、機械傷害事故、起重傷害事故、觸電事故、火災事故、灼燙事故、淹溺事故、高處墜落事故、坍塌事故、冒頂片幫事故、透水事故、放炮事故、火葯爆炸事故、瓦斯爆炸事故、鍋爐爆炸事故、容器 爆炸事故、其他爆炸事故、中毒和窒息事故、其他傷害事故20種。新安法對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排查治理的責任主體進行了明確規定,但在司法實踐中,關於安監部門的職責仍定位不清,一些司法機關認為安監部門到企業檢查,主要職責和任務就是檢查企業的生產安全事故隱患,地方政府領導、甚至有的安監部門負責人都持有這樣的觀點,將安監部門視為「全才」。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 第二條生產經營活動中發生的造成人身傷亡或者直接經濟損失的生產安全事故的報告和調查處理,適用本條例;環境污染事故、核設施事故、國防科研生產事故的報告和調查處理不適用本條例。
衍生問題:
安全事故劃分為四個等級?事故等級是根據生產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或者直接經濟損失來衡量的,事故分為一般事故、較大事故、重大事故、特別重大事故四個等級。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傷,或者100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傷,或者1000萬元以上500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傷,或者5000萬元以上1億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