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請問浙江理工大學的藝術設計專業考研,要看什麼書啊
2021年考試大綱理論官方參考書目為:
工業設計與智造研究/工業設計與智造 :
《藝術設計概論》《世界現代設計簡史》
浙江理工大學·工業設計工程 :
《工業設計概論》
1⃣️. 浙理工設計學、藝術設計、非全日制手繪考題一致,近三年的出題方向變化明顯具體如下:
浙江理工大學近兩年的手繪題型變革很大,18年以前是比較穩定的,自2019年始,學院各學科方向結合社會熱點發展趨勢,優化選拔考察理念,注重同學們的綜合能力,並且在招生大綱中積極鼓勵跨專業的同學報考,因此19年後的考察角度為平衡各類專業背景考生對設計趨勢發展及設計思維能力的功能性、前瞻性和社會性的思考,專業設計創新能力的表達方面進行考察。剛剛結束的2021年入學考試,手繪發生了重大改革,只給出主題,不要求具體的手繪內容,根據各方向背景自行發揮,同時明確採用思維導圖等方法進行設計理念闡述。
·卷面分值分布:設計解析過程40%,設計主題明確30%,設計手繪30%。
·手繪紙張為3張A3左右大小普通考試用紙非專業繪畫紙(較薄,微黃)。
2⃣️. 往年浙江理工大學設計類各個專業方向手繪具體要求如下:
A. 工業設計與智造研究/工業設計與智造
1.產品設計定位分析文字說明(不少於300字);
2.設計構思過程草圖、圖解闡述;
3.手繪效果圖、材質及使用方式說明、尺寸圖等,以及其他相關設計說明;
B. 工業設計工程(機械)
1. 考試內容分為作圖題和論述題兩種考試題型;
2.了解可持續發展的思想與原則,重點把握其對工程設計的指導作用;
3. 設計與文化、技術、商業、人本以及藝術等領域的整合創新途徑與方法;
4. 實際問題的設計策略及表達;
Ⅱ 設計學研究的范圍包括哪些
研究范圍一般劃分為設計師、設計理論、設計批評三個分支,三者既聯系有區別。
設計科學是關於設計的知識體系;與自然科學的區別在於其既符合自然規律還需滿足社會規律;與心理學、管理科學及其他社會科學的區別在於其不僅是將設計作為研究對象,而且設計本身部分地是科學活動;
設計科學無法歸類於現有的科學分類,也不是集成現有的學科,而是超越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邊界的新科學。
一般說來,在自然經濟體制下,手工藝製品的設計屬於工藝美術設計范疇;現代工業社會批量化或標准化生產的產品設計屬於設計藝術范疇,一部分傳統工藝美術與現代觀念和生產結合,並在保留手工藝特徵的基礎上產生的新的藝術形態,也屬於設計藝術的范疇。
設計藝術涉及的范圍寬廣,內容豐富,是功能效用與審美意識的統一,是現代社會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直接與人們的衣、食、住、行、用等各方面密切相關,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和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質量;設計藝術人才的培養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過去是以師徒承傳的方式進行的,學校方式的設計藝術教育在20世紀初才開始。
建國後,該學科在高等美術院校,得到比較正規的發展,50年代中期,設計藝術教育作為獨立的學科得到系統發展,60年代起開始培養研究生,80年代進入包括工業設計及其史論研究方向的碩士、博士學位的培養階段,該學科得到全面的發展。
設計藝術學與相鄰的二級學科藝術學和美術學有著緊密的聯系。——參見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授予博士碩士學位和培養研究生的學科專業簡介》
Ⅲ 藝術設計主要學的什麼
藝術設計學主要研究藝術學、設計學、藝術設計史、軟體設計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和技能,進行平面設計、環境藝術設計、裝飾設計、服裝設計等。
例如:月餅禮盒的包裝設計,動漫遊戲周邊的設計,軟體操作界面的布局設計,室內裝飾、陳設的設計等。相較於視覺傳達設計,藝術設計學涉及的范圍更廣。
發展前景及就業方向:
設計類機構:室內設計、廣告設計、平面設計;生產類機構:工藝訂購、工藝預算、生產管理。
持續本科專業舉例:藝術設計學;視覺傳達設計;攝影。
Ⅳ 想請問去年考武漢理工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環藝方向)
備考指南目錄
1.武漢理工大學設計學(環藝設計)考試大綱
1.1武漢理工大學設計學(環藝設計)理論考試大綱
1.2武漢理工大學設計學(環藝設計)手繪考試大綱
2.武漢理工大學藝術設計(環藝設計)考試大綱
2.1武漢理工大學藝術設計(環藝設計)理論考試大綱
2.2武漢理工大學藝術設計(環藝設計)手繪考試大綱
1.武漢理工大學設計學(環藝設計)考試大綱
1.1武漢理工大學設計學(環藝設計)理論考試大綱
學科、專業名稱(代碼)及研究方向:設計學(130500)
考試科目:設計基礎理論
考試科目代碼:656
第一部分:考試說明
(1)考試的學科範圍:設計史、設計理論
(2)評價目標:
該考試考察學生對設計史論知識的掌握程度,讓學生了解設計史的總體發展脈絡;了解設計史發展過程中的主要風格流派、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同時考查考生對設計理論、設計方法等基本知識的認知程度。
(3)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考試形式為閉卷、筆試、所列題目必答。
試卷結構有填空題,名詞解釋題,簡答題,論述分析題,考試時間3小時,考試總分150分。
(4)參考書目:
《中國工藝美術史》.田自秉著.中國出版集團東方出版中心〔修訂本〕,2010年4月第2版。
《藝術設計概論》.李硯祖著.湖北長江出版集團、湖北美術出版社,2009年3月第1版。
《設計藝術學研究方法》.李立新著.江蘇鳳凰美術出版社〔增訂本〕,2009年12月第1版。
第二部分:考試要點
(1)中國工藝美術史部分
原始社會的工藝美術;商代的工藝美術;周代的工藝美術;春秋戰國的工藝美術;秦漢的工藝美術;六朝的工藝美術;隋唐的工藝美術;宋代的工藝美術;元代的工藝美術;明代的工藝美術;清代的工藝美術;近代的工藝美術;新中國的工藝美術
(2)藝術設計概論部分
導論;藝術設計的歷史;藝術與設計;設計與科學技術;設計方法、程序與管理;設計的哲學;設計與文化;設計師與設計;走向未來的設計
(3)設計藝術學研究方法部分
導論;理論與研究;文獻回顧與選題;研究工作如何展開;定性研究法;定量研究法;歷史性研究法;實驗性研究;調查研究法;田野考察法;相關性研究;邏輯論證法;個案與綜合研究法;撰寫研究論文
1.2武漢理工大學設計學(環藝設計)手繪考試大綱
學科、專業名稱(代碼)及研究方向:設計學(130500)---環境藝術設計及其理論方向
考試科目:環境藝術設計專業設計綜合
考試科目代碼:508
第一部分:考試說明
(1)考試的學科範圍:
景觀設計、室內設計、建築環境設計、公共藝術設計等環境設計專業領域。
(2)評價目標:
熟悉環境藝術設計的理論知識, 掌握專業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能運用相應的設計方法,進行室內與室外空間環境設計,及相關理論研究。
(3)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筆試,卷面總分150分,時間:4小時。題型為快題設計,紙張為4開素描紙。
(4)參考書目:
室內設計原理(第二版)同濟大學 陳易主編;
室內設計資料集,張綺曼,鄭曙暘 編;
景觀設計師手冊李克俊 崔建明 編;
景觀設計學:場地規劃與設計手冊,[美] 巴里·W·斯塔克,[美] 約翰·O·西蒙茲 著;
表現技法(第三版)劉鐵軍,楊冬江,林洋編著。
第二部分:考試要點
本專業設計考試,主要考查的要求包括以下幾點:
設計創意;設計合理性;設計規范性 ;設計效果與表現力
2.武漢理工大學藝術設計(環藝設計)考試大綱
2.1武漢理工大學藝術設計(環藝設計)理論考試大綱
學科、專業名稱(代碼)及研究方向:藝術設計(135108)
考試科目:設計基礎理論
考試科目代碼:656
第一部分:考試說明
(1)考試的學科範圍:設計史、設計理論
(2)評價目標:
該考試考察學生對設計史論知識的掌握程度,讓學生了解設計史的總體發展脈絡;了解設計史發展過程中的主要風格流派、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同時考查考生對設計理論、設計方法等基本知識的認知程度。
(3)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考試形式為閉卷、筆試、所列題目必答。
試卷結構有填空題,名詞解釋題,簡答題,論述分析題,考試時間3小時,考試總分150分。
(4)參考書目:
《中國工藝美術史》.田自秉著.中國出版集團東方出版中心〔修訂本〕,2010年4月第2版。
《藝術設計概論》.李硯祖著.湖北長江出版集團、湖北美術出版社,2009年3月第1版。
《設計藝術學研究方法》.李立新著.江蘇鳳凰美術出版社〔增訂本〕,2009年12月第1版。
第二部分:考試要點
(1)中國工藝美術史部分
原始社會的工藝美術;商代的工藝美術;周代的工藝美術;春秋戰國的工藝美術;秦漢的工藝美術;六朝的工藝美術;隋唐的工藝美術;宋代的工藝美術;元代的工藝美術;明代的工藝美術;清代的工藝美術;近代的工藝美術;新中國的工藝美術
(2)藝術設計概論部分
導論;藝術設計的歷史;藝術與設計;設計與科學技術;設計方法、程序與管理;設計的哲學;設計與文化;設計師與設計;走向未來的設計
(3)設計藝術學研究方法部分
導論;理論與研究;文獻回顧與選題;研究工作如何展開;定性研究法;定量研究法;歷史性研究法;實驗性研究;調查研究法;田野考察法;相關性研究;邏輯論證法;個案與綜合研究法;撰寫研究論文
2.2武漢理工大學藝術設計(環藝設計)手繪考試大綱
學科、專業名稱(代碼)及研究方向:藝術設計(135108)
考試科目:藝術設計專業設計綜合
考試科目代碼:512
第一部分:考試說明
(1)考試的學科範圍:
設計原理與方法、設計流程、設計思維與創意、設計表現與繪圖、文字表達等設計專業知識的綜合應用。
(2)評價目標:
考察對指定命題的綜合設計與創新能力。
(3)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完成藝術設計專業命題設計1項,使用設計繪制工具完成設計表達與說明,考試時間為4小時,紙張為4開素描紙。
第二部分:考試要點
(1)設計思維與草圖方案(40%)
設計思維主要考察命題設計的分析定位、創意推導過程等;設計方案草圖繪制主要考察設計思維的發散性、創新性、系統性、邏輯性等。
(2)設計表現(30%)
通過設計效果圖、工程制圖等表現形式,主要考察設計表現技能的熟練程度和表達效果,以及工程制圖繪制的專業能力。
(3)設計流程及說明(30%)
主要考察設計過程的邏輯性、科學性;以及設計描述的文字組織能力。
內容來源:2022年武漢理工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自命題考試科目考試大綱
Ⅳ 藝術設計心理學研究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有哪些
藝術設計心理學,顧名思義,是對於藝術設計的心理方面的學科。(如果你是寫論文,在開頭可以找一些名人、書里的定義)
說到藝術設計心理學對於設計藝術實踐意義,就不得不說設計與藝術的區別。設計的好壞,取決於客戶、消費者對於設計的評價。而藝術,關注的是藝術家心理的感想,和如何通過自己的方式(技法)表達出來。所以,藝術設計,更多的是體現消費群體的意願,而藝術是體現藝術家的意願。
當然,現在有不少藝術家也走向市場,但是,一個好的藝術家,不會因為市場而改變自己的方式方法;而好的設計師,是會通過市場來調節自己的設計的。
藝術設計心理學設計藝術學的一個分支,它試圖從心理學角度研究設計的事件、人物、產品甚至歷史。
第一,預見事物的發展發現,是通過研究它的歷史而確定的。這個是藝術設計心理學的第一個實踐意義。
第二,既然是心理學,更多的是注重人的心理,確切地說,是消費者的心理。把消費者的需求、心理研究透徹,對於產品的滿意度會有很大的幫助。
第三,藝術設計心理學對於設計師來說是必修課。一是了解市場的需求,同時也了解藝術構成等方面,使得設計更美觀,有更好的銷路。
第四,對於藝術家來說,藝術作品不需要實用。而對於設計師來說,實用是首要條件,而美觀是市場的催化劑。這些也是藝術設計心理學研究的重要方面。
Ⅵ 李立新的著作
2011年《中國設計藝術史論》(人民·聯盟文庫)人民出版社
2011年《設計價值論》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2010年《設計藝術學研究方法》江蘇美術出版社
2008年《探尋設計藝術的真相》中國電力出版社
2004年《中國設計藝術史論》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4年《設計概論》重慶大學出版社
主編著作:
2011年《藝術中國——器具卷》南京大學出版社,(合著1/4)
2010—2015年《中國工藝美術大師》(50卷)江蘇美術出版社,副總主編
2004—2009年《中國傳統器具設計研究》(4卷)江蘇美術出版社,副主編
2006年《設計應用》江蘇美術出版社,主編
主要論文: 2012年《我的設計史觀》,《美術與設計》第1期
2011年《日用作為設計的「原道」——兼談「小道致遠論」》,《裝飾》第2期
2010年《設計史研究的方法論轉向——去田野中尋找生活的設計》,《美術與設計》第1期
2010年《設計史學研究的視角與課題》,《美術研究》第2期
2010年《鹿車考析》,《民族藝術》第3期
2010年《張道一:藝術學之子》,《文藝爭鳴》第22期
2010年《一千二百年來中國木版畫的全面梳理》,《裝飾》第5期
2010年《蠶月祭典——湖州含山蠶花節考察記行》,《藝術百家》第1期
2009年《論設計歷史闡釋的四個中心》,《藝術設計研究》第4期
2009年《玩物自信:中國民間玩具「玩」的特質》,《裝飾》第5期
2008年《設計尋蹤:服務民生》,《裝飾》第10期
2008年《中國工藝美術研究的價值取向與理論視閾》,《藝術百家》第4期
2007年《蘇天賜年譜》,《美術與設計》第4期
2007年《中國藝術學八十五年歷程》,《藝術學研究》第1期
2007年《移動與收放——中國紙傘的結構設計研究》,《中國工藝美術研究》第1期
2007年《中國設計轉型中的價值觀問題研究》,《中國美術研究》第6輯
2007年《戲彩之娛——綵衣堂裝飾藝術與江南民間文化》,《民族藝術》第1期
2007年《突異的過程:「三大構成」 與中國設計基礎教學》,《設計教育研究》第5期
2006年《「家」的原生形態與現代形態》,《美術與設計》第1期
2006年《陳之佛與龐薰琹》,《美術與設計》第2期
2006年《論中國古代四輪車及相關問題》,《中國美術研究》第1期
2006年《突異的過程:「三大構成」與中國設計基礎教學》,《設計教育研究》第5輯
2006年《感性工學——一門新學科的誕生》,《藝術·生活》第3期
2005年《中國造物史運行的動力結構》,《美學與藝術學研究》第4集
2005年《對中國設計現代化的歷史思考》,《江蘇陶瓷》第1期
2005年《家庭作坊的歷史合理性》,《裝飾》第8期
2005年《龐薰琹先生的設計教育觀念及其淵源》,設計教育研究》第2輯
2005年《輪音為商杵音角:景德鎮地區水碓調查》,《民族藝術》第4期。
2004年《重審造物史生成含義:個體特色與地域色調》,《民族藝術》第3期。
2004年《論設計的本質特徵:再談『用』與『美』分合的歷史過程》,《設計藝術》第1期。
2003年《中國早期造物思想的自然觀》,《蘇州大學學報》第3期
2003年《佛教的滲透及其設計史意義》,《民族藝術》第2期
2003年《早期工業化時期一般造物設計的發展》,《東南大學學報》第2期
2002年《<天工開物>傳統造物的歷史鏡像》,《民族藝術》第3期
2002年《心與物的遇合:比較文化視角下的中西早期裝飾審美思想》《美術與設計》第1期
Ⅶ 東北師大視覺傳達設計考研
1、東北師大視覺傳達設計考研初試科目是: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或202俄語或203日語
③652設計史論一
④511形態構成、命題設計
2、東北師大藝術設計學(視覺傳達設計)專業不招跨學科考生,所以建議咨詢學校研招辦看看廣告學專業報考是否屬於跨學科。
3、學校指定參考書目是
《世界現代設計史》王受之 中國青年出版社 2002年;
《中國工藝美術史》 田自秉 東方出版中心 2003年;
《現代設計美學》章利國 河南出版社 1999年;
《設計學概論》修訂本 尹定邦 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2010年;
《設計藝術學研究方法》 李立新 江蘇美術出版社 2010年。
4、建議去東北師大官網查看【碩士專業目錄】等考研信息,務必以報考當年9月份學校官網發布的考研信息為准。
Ⅷ 武漢理工大學的視覺傳達藝術設計專業的研究生怎麼樣,好考嗎,大約得多少分專業課初試書目有哪些
備考指南大綱
1.武漢理工大學設計學(視傳設計)考試大綱
1.1武漢理工大學設計學(視傳設計)理論考試大綱
1.2武漢理工大學設計學(視傳設計)手繪考試大綱
2.武漢理工大學藝術設計(視傳設計)考試大綱
2.1武漢理工大學藝術設計(視傳設計)理論考試大綱
2.2武漢理工大學藝術設計(視傳設計)手繪考試大綱
1.武漢理工大學設計學(視傳設計)考試大綱
1.1武漢理工大學設計學(視傳設計)理論考試大綱
學科、專業名稱(代碼)及研究方向:設計學(130500)
考試科目:設計基礎理論
考試科目代碼:656
第一部分:考試說明
(1)考試的學科範圍:設計史、設計理論
(2)評價目標:
該考試考察學生對設計史論知識的掌握程度,讓學生了解設計史的總體發展脈絡;了解設計史發展過程中的主要風格流派、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同時考查考生對設計理論、設計方法等基本知識的認知程度。
(3)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考試形式為閉卷、筆試、所列題目必答。
試卷結構有填空題,名詞解釋題,簡答題,論述分析題,考試時間3小時,考試總分150分。
(4)參考書目:
《中國工藝美術史》.田自秉著.中國出版集團東方出版中心〔修訂本〕,2010年4月第2版。
《藝術設計概論》.李硯祖著.湖北長江出版集團、湖北美術出版社,2009年3月第1版。
《設計藝術學研究方法》.李立新著.江蘇鳳凰美術出版社〔增訂本〕,2009年12月第1版。
第二部分:考試要點
(1)中國工藝美術史部分
原始社會的工藝美術;商代的工藝美術;周代的工藝美術;春秋戰國的工藝美術;秦漢的工藝美術;六朝的工藝美術;隋唐的工藝美術;宋代的工藝美術;元代的工藝美術;明代的工藝美術;清代的工藝美術;近代的工藝美術;新中國的工藝美術
(2)藝術設計概論部分
導論;藝術設計的歷史;藝術與設計;設計與科學技術;設計方法、程序與管理;設計的哲學;設計與文化;設計師與設計;走向未來的設計
(3)設計藝術學研究方法部分
導論;理論與研究;文獻回顧與選題;研究工作如何展開;定性研究法;定量研究法;歷史性研究法;實驗性研究;調查研究法;田野考察法;相關性研究;邏輯論證法;個案與綜合研究法;撰寫研究論文
1.2武漢理工大學設計學(視傳設計)手繪考試大綱
學科、專業名稱(代碼)及研究方向:設計學(130500)-- 視覺傳達設計及其理論
考試科目:視覺傳達設計專業設計綜合
考試科目代碼:509
第一部分:考試說明
(1)考試的學科範圍:
視覺傳達設計及其理論
(2)評價目標:
考察考生的視覺傳達設計能力,包括創意、基本造型能力、專業表現能力、藝術審美修養和對專業的理解,以及對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基礎知識的綜合應用和表現等。
(3)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答卷方式:閉卷,創作
答題時間: 4 小時
卷面分數:150分
題型: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創作,紙張為4開素描紙。
四、參考書目:
無
第二部分:考試要點
要求考生綜合運用圖形、色彩、文字等設計元素結合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基礎進行設計創作,創作試卷審題正確,構思巧妙,創意新穎,主題明確,表現得當,技法嫻熟、造型准確,線條流暢、色彩協調、版式合理,能反映出考生的創意、基本造型能力、專業表現能力、藝術審美修養和對專業的理解。
2.武漢理工大學藝術設計(視傳設計)考試大綱
2.1武漢理工大學藝術設計(視傳設計)理論考試大綱
學科、專業名稱(代碼)及研究方向:藝術設計(135108)
考試科目:設計基礎理論
考試科目代碼:656
第一部分:考試說明
(1)考試的學科範圍:設計史、設計理論
(2)評價目標:
該考試考察學生對設計史論知識的掌握程度,讓學生了解設計史的總體發展脈絡;了解設計史發展過程中的主要風格流派、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同時考查考生對設計理論、設計方法等基本知識的認知程度。
(3)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考試形式為閉卷、筆試、所列題目必答。
試卷結構有填空題,名詞解釋題,簡答題,論述分析題,考試時間3小時,考試總分150分。
(4)參考書目:
《中國工藝美術史》.田自秉著.中國出版集團東方出版中心〔修訂本〕,2010年4月第2版。
《藝術設計概論》.李硯祖著.湖北長江出版集團、湖北美術出版社,2009年3月第1版。
《設計藝術學研究方法》.李立新著.江蘇鳳凰美術出版社〔增訂本〕,2009年12月第1版。
第二部分:考試要點
(1)中國工藝美術史部分
原始社會的工藝美術;商代的工藝美術;周代的工藝美術;春秋戰國的工藝美術;秦漢的工藝美術;六朝的工藝美術;隋唐的工藝美術;宋代的工藝美術;元代的工藝美術;明代的工藝美術;清代的工藝美術;近代的工藝美術;新中國的工藝美術
(2)藝術設計概論部分
導論;藝術設計的歷史;藝術與設計;設計與科學技術;設計方法、程序與管理;設計的哲學;設計與文化;設計師與設計;走向未來的設計
(3)設計藝術學研究方法部分
導論;理論與研究;文獻回顧與選題;研究工作如何展開;定性研究法;定量研究法;歷史性研究法;實驗性研究;調查研究法;田野考察法;相關性研究;邏輯論證法;個案與綜合研究法;撰寫研究論文
2.2武漢理工大學藝術設計(視傳設計)手繪考試大綱
學科、專業名稱(代碼)及研究方向:藝術設計(135108)
考試科目:藝術設計專業設計綜合
考試科目代碼:512
第一部分:考試說明
(1)考試的學科範圍:
設計原理與方法、設計流程、設計思維與創意、設計表現與繪圖、文字表達等設計專業知識的綜合應用。
(2)評價目標:
考察對指定命題的綜合設計與創新能力。
(3)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完成藝術設計專業命題設計1項,使用設計繪制工具完成設計表達與說明,考試時間為4小時,紙張為4開素描紙。
第二部分:考試要點
(1)設計思維與草圖方案(40%)
設計思維主要考察命題設計的分析定位、創意推導過程等;設計方案草圖繪制主要考察設計思維的發散性、創新性、系統性、邏輯性等。
(2)設計表現(30%)
通過設計效果圖、工程制圖等表現形式,主要考察設計表現技能的熟練程度和表達效果,以及工程制圖繪制的專業能力。
(3)設計流程及說明(30%)
主要考察設計過程的邏輯性、科學性;以及設計描述的文字組織能力。
內容來源:2022年武漢理工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自命題考試科目考試大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