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生物治療癌症效果如何
生物療法是一種自身免疫抗癌的新型治療方法。它是運用生物技術和生物制劑對從病人體內採集的免疫細胞進行體外培養和擴增後回輸到病人體內的方法,用此來激發、增強機體自身免疫功能,從而達到治療腫瘤的目的。癌症生物治療已被視為繼手術、放療、化療之後的第四種治療方法。關於CIK,目前在國際上使用的不多,大部分都是在國內進行的。美國在90年代末對CIK細胞治療進行研究,他們發現CIK細胞可以改善病人的生活狀況,比如降低疼痛感,增加睡眠、飲食,但是CIK細胞對腫瘤治療沒有明確療效。國內的CIK治療一般會配合放化療和手術一塊,只是希望能夠減輕患者的副作用,並不用做治療腫瘤的主要療法;但是,療效因人而異,不同醫院的制備CIK細胞的質量也不盡相同,也會影響效果。【生物315】
2. 濕疣初期怎麼治療 哪種方法治療效果最好
醫學資料表明,尖銳濕疣及時進行治療,康復所花的時間、費用、患者承受的痛苦都是很少的。那麼,濕疣初期怎麼治療?這成了眾多患者最關注的話題之一,為了幫助患者們早日恢復健康,記著特意咨詢了該院性病專家。 濕疣初期怎麼治療?尖銳濕疣作為一種傳染性疾病,多數患者在發病初期並沒有不適的感覺,只是會出現輕微瘙癢和刺痛的症狀。專家表示,目前各種冶療尖銳濕疣的廣靠鋪天蓋地,讓患者也搞不清楚到底要選擇哪種治療方法,專家提醒患者,不要盲目相信廣告上的一些特效治療葯物,應先到醫院接受檢查然後聽取專家建議再進行綜合治療。 濕疣初期怎麼治療,能治好嗎?該院濕疣皰疹診療中心專業治療尖銳濕疣 如何有效清除體內的HPV病毒,是治療好尖銳濕疣的關鍵。這也是世界醫學專家們研究的方向。醫學專家們通過研究發現,清除病毒可以從兩個方面著手,一是利用基因技術改變病毒的特性,藉助外力清除病毒,二是提高自身免疫力,從內部建立防火牆清除病毒。 該院濕疣皰疹診療中心是一所專業從事尖銳濕疣等性傳播疾病多年的現代專業化性病診療醫院、醫保定點醫院。醫院以多項先進設備,形成以男女尖銳濕疣診療的特色型醫院。醫院始終本著「一切為了患者、一切服務於患者、一切方便於患者」的宗旨,嚴格執行省市物價計量標准,管理制度嚴格規范,醫務人員恪守職業道德,醫德醫風好,為尖銳濕疣患者提供了最優質的服務。 該院獨創的「基因工程靶向細胞療法」採用患者自身部分單核細胞,經過人工減毒、滅活或利用基因工程等方法製成的用於治療尖銳濕疣的自動免疫抗毒制劑,保留了病原菌刺激免疫系統抗病毒的特性,讓自身免疫系統產生一定的保護物質,主動將發病狀態和亞臨床狀態的HPV病毒控制和清除後,激機體產生保護性免疫來防止病毒再感染,達到臨床治療痊癒的目的。 傳統方法大多隻能在大劑量抗毒後,暫時控制症狀,卻不能徹底根除。而「基因工程靶向細胞療法」是以先進基因工程技術為指導,通過活體疫苗激活機體產生特異性免疫,進而誘導機體產生高效特異性抗體及多種抗病毒細胞因子,從而達到清除HPV病毒的目的。 對於尖銳濕疣的治療,醫學上有各種不同的治療方案。因此,選對方法是治癒的前提保證。專家提醒:一旦患有尖銳濕疣,患者應該及時的到正規的醫院接受檢查治療,只有從自身努力做起,積極配合專家們的治療,才能恢復健康。
3. 食管腫瘤中期如何治療怎麼治療效果最好
食管腫瘤中期治療方法主要有:
1.食管腫瘤放療
放療對於食管腫瘤的治療效果是非常好的,尤其是食管腫瘤早期效果好,中晚期放療的5年生存率只有10%,要提高療效就須服用某些葯物來增敏。
2.食管腫瘤化療
食管腫瘤的治療方法多種多樣,其中化療是比較常見的一種,化療主要對中晚期患者,化療時常出現毒副作用如消化道反應和骨髓抑制,如惡心、嘔吐、白細胞降低、脫發等尤其是晚期病人,常出現越化療人體越虛弱,更多的是提前離開的人世,因此有兩方面措施,一是化療同時加服中葯和生物葯物,減輕毒副作用,同時增加療效。另一種辦法就是不化療,直接用中葯人參皂苷Rh2等來治療。
3.食管腫瘤手術
手術是食管腫瘤治療中最為常見的,早期食管腫瘤手術治療5年生存率為89.9%,10年生存率為60%,中晚期手術切除5年生存率僅為22%。由於食管腫瘤手術後存在腫瘤細胞復發、轉移的風險,手術後用中醫調理,能加速術後的康復和防止腫瘤細胞復發轉移,提高生存質量和延長生命具有積極的意義。人參皂苷Rh2(護命素)是臨床上的常用中葯,現代研究也證實了人參皂苷Rh2(護命素)的抗腫瘤功效:通過人參皂苷Rh2(護命素)對食管腫瘤Eca_109細胞的實驗,結果顯示人參皂苷Rh2(護命素)能誘導Eca_109細胞發生凋亡,凋亡率隨濃度的增高及時間的延長而明顯升高。隨著濃度的增高及作用時間的延長,
G0
/G1其細胞數逐漸增加,S和G2/M期細胞數逐漸減少。從而證實了人參皂苷Rh2(護命素)的抗腫瘤作用。
4. 如何最好的治療帕金森
帕金森病葯物治療
葯物治療是帕金森病最基本的治療手段。葯物治療機制是糾正帕金森病生化代謝
改變,即多巴胺能功能低下,乙醯膽鹼能功能相對亢進。主要有以下幾類葯物:
1、抗膽鹼能葯物:安坦。有青光眼者禁用。
2、多巴胺替代療法:左旋多巴
3、腦外多巴脫羧酶抑制劑:苄絲肼和卡比多巴。美多巴和息寧是目前最常用的合
劑,前者為左旋多巴與苄絲肼合劑,起效快,效果強,持續時間短;息寧為左旋多巴
與卡比多巴合劑,效果較美多巴弱,但作用時間長。
4、多巴胺能受體激動劑:溴隱亭,協良行,泰舒達
5、單胺氧化酶抑制劑:丙炔苯丙胺。
帕金森病的三種外科治療方法簡介
目前外科治療有三種方法,即毀損術、腦細胞移植術和腦起搏器治療。
1、腦細胞移植和基因治療
帕金森病腦細胞移植術和基因治療已在動物實驗上取得很大成功,但最近臨床研究顯示,胚胎腦移植只能輕微改善60歲以下病人的症狀,並且50%的病人在手術後出現不隨意運動的副作用,因此,目前此手術還不宜普遍採用。基因治療還停留在實驗室階段。
2、毀損術
毀損術(如採用微電極記錄技術對靶點進行定位,也通常俗稱為「細胞刀」)是用電燒灼法破壞腦內功能異常興奮核團,主要是蒼白球和丘腦腹外側核。毀損術效果已被公認,但毀損術是一種破壞性手術,部分病人遠期效果不盡人意,並且約4%病人出現腦出血、靶點偏差等並發症,嚴重者出現偏癱、昏迷,甚至危及生命。毀損術一般只能進行一側,也就是控制一側肢體症狀。但是臨床上90%的帕金森病病人存在雙側肢體症狀和頭面部症狀。對這些病人只有進行雙側手術才能達到理想治療效果。毀損術不易雙側大腦同時手術,分期雙側手術並發症也較高,達30%,術後大多數病人出現講話聲音降低、吞咽緩慢、流口水、乏力等症狀,目前國外已很少施行這種手術。因此毀損術存在明顯不足之處,雙側毀損術更不易提倡。
3、腦起搏器治療
腦起搏器治療僅把刺激電極植入大腦特定部位,通過慢性電刺激來達到治療效果,是一種可逆性的神經調節治療,不破壞腦組織,不影響今後其他新的方法治療,因而更體現當今微創外科治療原則。腦起搏器治療效果完全與毀損術相媲美,還能保護腦黑質組織,起到對因治療作用,延緩帕金森病本身病情進展。刺激參數可通過體外電腦程式控制,隨時調節刺激強度和頻率,找到最佳刺激觸點,具有療效更好,更持久等優點,國外已有8年的治療隨訪結果。對雙側症狀的帕金森病病人可同時雙側植入刺激電極,一次手術解決所有症狀。治療手術較為安全,並發症和副作用一般都是可逆的,手術死亡率在千分之一以下。我們在100餘例次帕金森病腦起搏器手術中無發生任何永久性並發症和副作用。腦起搏器治療已逐步替代毀損術,是目前最理想的外科治療方法,被認為是帕金森病治療的第二個里程碑(第一個里程碑為1968年發明的左旋多巴)。腦起搏器治療的不足之處是費用較高,脈沖發生器電池一般只能用5~8年,到時需要更換胸部脈沖發生器。
怎樣為帕金森病患者選擇飲食?
帕金森病患者應該多食軟食、蔬菜和水果,每天攝入足夠的纖維素和水很重要,有利於防止便秘。少食多餐,忌過熱和過冷食物,不吃有刺激性的調味品,避免消化道運動障礙。低蛋白飲食有利於葯物吸收,最好在攝入肉類之前30~60分鍾服息寧或美多巴,這樣可以保證息寧或美多巴在遇到食物干擾之前已被迅速吸收。這是因為食物中的氨基酸必須穿過腸壁細胞入血,再透過血腦屏障進入腦部。而息寧入血與入腦恰好使用的是同一通道。因此,高蛋白食物會嚴重影響息寧的吸收。牛奶不能喝,可以用豆奶代替,並盡量選擇添加了維生素D和鈣的豆奶。為減少"開關"現象,可讓病人補充高蛋白食物,安排在晚餐;飲食成分中以7:1為佳,即7份碳水化合物比1份蛋白質。
帕金森病的一般護理原則是什麼?
帕金森病為一慢性進行性疾病,發病年齡及病程在不同的人身上有所不同。在疾病早期,病人具有獨立生活的能力,其護理主要在於指導和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中的困難;晚期卧床的病人,其護理任務則越來越重。對帕金森病患者的護理一般應注意以下問題:(1)注意膳食和營養:老年人胃腸功能多有減退,還可合並胃腸蠕動乏力、痙攣、便秘等症。此外,本病肌張力明顯增高,肢體震顫,能量消耗相對增加。還有些病人存在不同程度的痴呆、食慾減退等。故在病人的營養方面應注意調理。首先可根據病人的年齡、活動量給予足夠的總熱量,膳食中注意滿足糖、蛋白質的供應,以植物油為主,少進動物脂肪。適量進食海鮮類,能夠提供優質蛋白質和不飽和脂肪酸,有利於防治動脈粥樣硬化;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提供多種維生素促進腸蠕動,防治大便秘結。患者出汗多,應注意補充水分。(2)生活中的指導和幫助:本病早期,病人運動功能無障礙,能堅持一定的勞動,應指導病人盡量參與各種形式的活動,堅持四肢各關節的功能鍛煉。隨著病情的發展,病人運動功能發生一定程度的障礙,生活自理能力顯著降低。此時宜注意病人活動中的安全問題,走路時持拐杖助行。若病人入廁下蹲及起立困難時,可置高凳坐位排便。餐食中謹防燒、燙傷等事故發生。無法進食者,需有人喂湯飯。穿脫衣服、扣紐扣、結腰帶、鞋帶有困難者,均需給予幫助。(3)加強肢體功能鍛煉:本病早期應堅持一定的體力活動,主動進行肢體功能鍛煉,四肢各關節做最大范圍的屈伸、旋轉等活動,以預防肢體攣縮、關節僵直的發生。晚期病人做被動肢體活動和肌肉、關節的按摩,以促進肢體的血液循環。(4)預防並發症:本病老年患者常有免疫功能低下,對環境適應能力差,宜注意居室的溫度、濕度、通風及採光等。根據季節、氣候等情況增減衣服,決定室外活動的方式、強度。以上措施均能有效地預防感冒。晚期的卧床病人要按時翻身,做好皮膚護理,防止尿便浸漬和褥瘡的發生。被動活動肢體,加強肌肉、關節按摩,對防止和延緩骨關節的並發症有意義。結合口腔護理,翻身、叩背,以預防吸入性肺炎和墜積性肺炎。翻身時,應注意有無皮膚壓傷,井防止皮膚擦傷。
(5)嚴密觀察病清變化,觀察葯物效果及副反應:注意左旋多巴應用過程中的"開-關現象"和"劑末現象",對葯物的更換及劑量的調整提供臨床依據。
5. 小針刀治療腰椎病效果好嗎
小針刀療法幾乎在每個地方的醫院里都能見到。有的醫生把小針刀捧上天。無所不能、什麼病都能治。有的醫生把小針刀貶到地,一無是處、絕對不能做小針刀。我接觸針刀十幾年,真正系統學習和使用小針刀也接近十年了,見識了針刀醫學的魅力,也見識了很多慘痛的教訓。感覺很有必要告訴大家小針刀到底是什麼,能不能做小針刀,小針刀有什麼優缺點是什麼!6. 關於抑鬱症不得不說的一些話(續)治療方法的選擇
上一篇文字接到一些讀者提問,但最近太忙,從一本比較權威的書籍《如何選擇有效的心理療法》中,引用了以下文字,希望有所幫助。
干預策略
目前已經發現了一些具有良好預後的抑鬱症治療方法。對抑鬱症的治療,臨床治療師習慣於開始時單獨使用心理治療,如果幾個月以後心理治療沒有取得效果,就會輔以葯物治療。雖然葯物治療看起來要比心理治療見效快,但也需要大概3~5周的時間才會開始奏效,並且葯物治療的效果往往不持久。來訪者通常不像接受心理治療那樣能夠接受葯物治療。心理治療的目的之一也是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葯物依賴的風險。未來的研究應該關注選擇哪種治療類型對特定來訪者以及對他們的具體症狀和需求是最有效的。
1.心理治療
眾多研究表明,認知行為療法和人際心理治療(interpersonalpsychotherapy,IPT)對重度抑鬱障礙具有高效、良好的療效(Craighead etal.,2007)。無論是單獨使用,抑或是與葯物治療相結合使用,CBT都可以有效地預防重度抑鬱障礙的復發(Craighead etal.,2007)。人際心理治療對社會功能受到損傷的抑鬱症患者具有更好的療效。與躁狂、認知功能失調以及各種人格障礙共病的個體通常不適宜使用IPT。
在重度抑鬱障礙治療中,認知行為療法已被證明略優於人際心理治療,但是這種優勢並不顯著。同時,這兩種療法都被證明要優於單獨的葯物治療。對於一般程度的抑鬱來說,這兩種療法一般進行8次以內就可以取得很好的療效,但是對於重度抑鬱障礙患者至少要進行16次治療。
(1)認知療法和認知行為療法(CBT)。在抑鬱症治療中,對CBT和認知療法的效果評估最為廣泛。但至今為止,我們仍不清楚是否單獨使用認知療法,便可對抑鬱症取得足夠的療效。然而,已有研究表明,CBT與葯物治療結合要比單獨使用兩種療法中任何一種都更加有效(Youngetal.,2008)。另外,單獨進行葯物治療的實驗組中被試流失率較高。對於很多來訪者而言,認知療法要比其他療法更加適合。CBT更加適用於青少年群體,據數據統計治癒率可以達到70%(Kaslow&Thompson,1998;Reinecke,Ryan&DuBois,1998)。
1977~1996年間,一項元分析研究對所有抑鬱症臨床療法進行了分析,表明無論是輕度還是中度的抑鬱症,認知療法所取得的治療效果均好於抗抑鬱葯物治療及其他療法(Gloaguen,Cottraux,Cucherat&Blackburn,1998)。人們發現CBT的治療效果與行為療法相似。CBT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預防抑鬱症的復發,例如CBT的治療效果可以持續一年,這幾乎相當於或甚至優於進行一年的抗抑鬱葯物治療的效果,毋庸置疑,這優於短期(16周)抗抑鬱葯物治療取得的療效(Craigheadet al.,2007)。在葯物治療結束後,CBT仍能減輕症狀,降低復發概率(Young et al.,2008)。
(2)人際心理治療(IPT)。IPT以Harry StackSullivan的理論和心理動力學理論為基礎,由Klerman、Weissman、Rounsaville、Chevron發展後提出,IPT對重度抑鬱障礙的治療和輕度抑鬱症的治療同樣有效(Craigheadetal.,2007)。克勒門及其同事認為IPT是一種重點突出、短程、限時的治療方法,在充分關注遺傳、生化、發展及人格等因素對抑鬱症影響作用的同時,更加強調來訪者當前人際關系的影響。
在IPT理論中,抑鬱症具有三個組成部分:症狀功能、社交和人際關系、個性和性格問題(Mufson,Dorta,Moreau&Weissman,2004)。在制定干預策略時,IPT傾向於在考慮第三部分的同時,還要關注前兩個部分。IPT學者認為有四個問題領域在抑鬱症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異常悲傷、人際關系中不可逆轉的角色期待、角色轉換(如退休或者離婚)以及人際關系喪失(Bleiberg&Markowitz,2008)。
IPT療法的模型發展了各種針對不同問題領域和來訪者關心問題的干預策略。通常情況下,IPT關注來訪者重要的人際關系歷史、人際關系質量和模式、互動模式、對自我和關系的認知以及與此有關的一系列情緒情感。在IPT治療中,來訪者能夠變得更加樂觀,適應或接受能力更強,有活力、學習發展應對方式以及了解抑鬱症的相關信息。IPT與CBT的不同之處在於,IPT更少布置家庭作業,更少關注行為規劃和進度評估方面;更加強調洞察力、人際關系以及對模式的澄清。通過治療中真誠的交流和反移情作用,治療師幫助來訪者擁有經過改善的情緒體驗(Teyber&McClure,2011)。
雖然未被發現其他形式的心理動力療法對急性抑鬱發作具有治療效果,但是IPT對急性抑鬱發作的女性確實具有如抗抑鬱葯物治療一樣的效果(Hollon,2000;Sinha&Rush,2006)。近年來,IPT被應用於一些人群的心境障礙治療,包括:產後抑鬱、心境惡劣障礙、雙相障礙、青少年及老年抑鬱症(Bleiberg&Markowitz,2008;Teyber&McClure,2011)。如果讀者想要更廣泛地了解IPT,我們推薦Weissman、Markowitz和Klerman(2000)以及Teyber和McClure(2011)的研究。
(3)治療抑鬱症的替代性療法。很多其他治療方法都讓我們看到了希望。以下是一些替代性療法。
行為激活療法(behavioral activationtherapy)。行為激活療法是一種簡短的、結構化的治療方法,由CBT發展而來,更加強調不需要調整認知的行為激活。通過關注問題解決、長程改變以及目標的完整性,行為激活療法幫助抑鬱症患者克服逃避行為、避免不良行為,例如酒精使用或其他能夠使人暫時忘記煩惱的行為。規劃安排日常活動、鼓勵愉悅行為能夠增強自尊、提升活力以及降低復發概率。
在治療抑鬱症方面,行為激活療法的效果已有實驗數據的支持(Dimidjian,Martell,Addis&Herman-Dunn,2008;Manos,Kanter&Busch,2010)。一項研究表明,對緩解中度和重度抑鬱障礙,行為激活療法與葯物治療同樣有效,略優於認知療法。也有研究表明,行為激活療法效果的持久性與CBT相似,優於葯物治療(Dimidjianet al.,2006;Dobson etal.,2008;Hollon,Stewart&Strunk,2006)。一份綜合評述的結果顯示,行為激活療法可能是「一種較為完善的、可用於替代其他療法的抑鬱症治療方法」。(Mazzucchelli,Kane&Rees,2009,)。
正念療法(mindfulness)。正念療法由卡巴金(JonKabat-Zinn,1990)提出,他為慢性病患者進行正念減壓(mindfulness-basedstress-rection,MBSR)。正念療法是為了幫助那些已經不再發作的抑鬱症患者預防復發而設計的。正念療法不要求人們改變自己的認知,而是幫助人們感知自身的想法、感受、身體感覺,並且學習不加評價地去接受它們。通過將想法僅僅看作是想法,而不是任何需要採取行動的指令或者需要改變的錯誤認知,人們可以對當下或此時此刻的想法有深刻的感受,隨後允許它從心頭消逝。Segal、Williams以及Teasdale(2002)創立了正念療法的治療手冊。已有的研究結果讓我們看到了正念療法對預防抑鬱症復發的希望,但是仍然需要更多的實踐對此進行驗證(Carmody,Baer,Lykins&Olendzki,2009;Godfrin&vanHeeringen,2010;Ma&Teasdale,2004;Teasdale et al.,2000)。
2.葯物治療
即使有30%~50%無精神性特質的重度抑鬱障礙患者對抗抑鬱葯物治療不敏感,但是葯物治療也仍然經常性地用於重度抑鬱障礙以及難治性抑鬱症(treatment-resistantdepression)的治療中(Keitner etal.,2009)。此外,葯物治療也存在一些問題,例如當患者拒絕使用葯物治療,開始使用其他抗抑鬱葯物治療時潛在的自殺觀念,葯物治療的副作用,不能完全緩解症狀,以及葯物停止後存在高復發風險(Ohayon&Schatzberg,2002)。在美國,75%的抑鬱症患者接受抗抑鬱葯物治療(Kluger,2003)。然而,接受葯物治療的人中,將近有1/3持續用葯少於30天(Marecek,2006)。因此,臨床治療師應該慎重考慮來訪者是否需要進行葯物治療,如果確實需要,也應該嚴密監測其效用。
雖然仍缺乏相關的研究,但在重度抑鬱障礙的門診治療中,葯物治療與心理治療結合比單獨的葯物治療會取得更好的療效。然而,葯物治療與心理治療對抑鬱症的作用並不完全相同,心理治療能夠有效預防抑鬱症的復發,單純的葯物治療是無法做到這一點的(Imel,Malterer,McKay&Wampold,2008;Maina,Rosso,&Bogetto,2009)。
抑鬱症的特徵及其症狀決定了葯物治療是否具有療效,如果有效,那麼我們還要明確具有療效的葯物。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類葯物(SSRIs)——氟西汀(百憂解)、帕羅西汀(賽樂特)、舍曲林(左洛復)、西酞普蘭(喜普妙)、依他普侖(來士普)以及氟伏沙明(蘭釋)通過阻斷羥色胺再攝取進行工作。每種SSRIs都具有自己的副作用,可能包括精神緊張、性功能障礙、體重增加、惡心、腹瀉以及失眠。較新的非典型抗抑鬱葯物,例如文拉法辛(郁復伸)對難治性抑鬱症以及內源性或伴隨憂郁特質的重度抑鬱障礙更加有效(Nemeroff&Schatzberg,2007)
所有以下的因素都導致心境障礙精神病葯理學療效的評估研究變得困難:不同的葯效,不同的副作用耐受力,臨床試驗中排除處於生育年齡的女性被試(即使她們最可能患有單相抑鬱),缺乏共病的軀體疾病信息。
一般來說,葯物治療意味著:抑鬱程度嚴重,反復發作,慢性的抑鬱,出現精神病性症狀,單獨心理治療未取得明顯效果(Dozois&Dobson,2002;Nemeroff&Schatzberg,2007)。
從19世紀70年代到20世紀90年代,復方用葯(同時使用多種精神科葯物)治療單相抑鬱症的概率從3.3%上升到43.8%(Glezer,Byatt,Cook&Rothschild,2009)。精神葯物的普及增強了抑鬱症患者對葯物治療的選擇。然而,單相抑鬱症的多重用葯療效沒有得到很好的完善,研究發現可能造成潛在風險的增加,包括葯物之間的相互作用、破壞治療聯盟以及增加副作用(Glezeretal.,2009)。美國精神病學學會指南建議,使用單一葯物對單相抑鬱症治療,在經過一個完整的治療階段之後再轉換到另一種抗抑鬱葯或更復雜的治療方案。迄今為止,還沒有研究表明非典型抗精神病葯物在非精神病抑鬱症的治療中有明顯的優勢,越來越多的做法存在爭議。非典型抗精神病葯物治療存在潛在的嚴重副作用,包括遲發性運動障礙、代謝綜合征以及體重劇增,且難以長期安全或者有效(Keitneretal.,2009),因此必須考慮風險收益率問題。阿立哌唑(安立復)是迄今為止唯一被美國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批准使用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葯物(Philip,Carpenter,Tyrka&Price,2009)。
3.日間治療計劃
盡管重度抑鬱障礙症患者首次接受治療的地方有時候是在醫院,但是門診的日間治療計劃以及居所危機處理中心(residentialcrisiscenters)卻更有效,達到更好的短期和長期結果,抑鬱症患者需要更加嚴密的監護,因為這些患者通常因為抑鬱的影響而自殺、有精神病性特徵或者固著(immobilized)(Sledgeet al.,1996)。
4.電擊療法
電擊療法(electroconvulsivetherapy,ECT)往往被用於治療抑鬱症狀嚴重的重度抑鬱障礙患者,尤其是當表現出精神病性或者立刻有自殺風險時(Yatham,Kusumakar&Kutcher,2002)。在這種情況下,電擊療法的效果可以達到50%~100%。15項控制研究的元分析報告顯示,完整的電休克療法要比葯物治療或者模擬的電擊療法有效(Kho,vanVresswijk,Simpson&Zwinderman,2003)。無論單相性抑鬱症還是雙相性抑鬱,電擊療法的治療效果都是一樣的(Bailineet al.,2010;Medda etal.,2009)。在患者需要快速地減輕症狀、曾經使用ECT並且效果良好、患者偏愛ECT並且對葯物治療或其他治療方法不適宜或無效的前提下,才會使用電擊療法。雖然ECT近年來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和改善,但是與抗抑鬱葯物治療一樣,ECT也存在副作用,使用這兩種療法所需要承擔的風險也強烈制約著其有效性。
5.其他療法
對抑鬱症具有一定治療效果的替代性治療方法越來越多。在眾多替代性治療方法中,運動的效果尤其突出,近年來受到很多積極的報道,同時很多研究都發現運動對情緒具有積極的影響。同樣,光療法、透顱磁刺激、迷走神經刺激也認為可用於治療心境障礙。實驗研究畢竟具有自身的局限性,因此讀者在使用這些療法之前應該了解更多的相關信息,並保持謹慎的態度。
(1)運動療法。運動療法(exercisetherapy)在治療愉悅情緒、減少抑鬱症狀、緩解老年人重度抑鬱障礙等方面效果突出,這為治療心境障礙帶來了新的希望(Blumenthaletal.,2007;Barbour,Edenfield&Blumenthal,2007)。眾多研究表明,當抑鬱症與慢性健康問題如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共發時,運動療法對抑鬱症的治療具有有益的效果。運動帶來健康,有利於提高適應性,並且可能幫助具有高危遺傳因素的個體預防重度抑鬱障礙的發作(Matta,Thompson&Gotlib,2010)。雖然關於運動療法有效性的證據在不斷增加,但是在臨床應用中作為心理治療和葯物治療的輔助療法,運動療法還處於發展起步階段。如果要找尋重度抑鬱障礙治療的最佳模式和最適應強度,還要對運動療法進行更多相關研究。
(2)光治療。至少4周的每日光治療能夠有效地減少季節性的重度抑鬱障礙症狀,那些在冬季復發的個體更加適合光療法與葯物治療或認知療法結合的治療(Rosenthal,2006)。近來發現,高亮光療對非季節性的抑鬱症同樣有效(Goldenet al.,2005)。
(3)透顱磁刺激。透顱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stimulation,TMS)是一種利用短脈沖透過頭皮的非侵害性過程,這是治療抗葯性抑鬱症的新方法。門診治療一般持續30~40分鍾,通常堅持每天治療4~6周左右。透顱磁刺激不需要進行麻醉或鎮靜,對於那些不能夠忍受葯物治療或葯物治療副作用的患者,它已經成為可供選擇的治療方法,並且也被人們認為是電擊治療的一種替代性療法。到目前為止,關於重復的透顱磁刺激有效性的研究還非常有限(Janicaket al.,2008)。透顱磁刺激2008年獲得美國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的批准。
(4)迷走神經刺激。迷走神經刺激(vagus nervestimulation,VNS)療法同樣也獲得了美國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的批准,作為那些飽受抑鬱折磨而治療無效個體的干預方法。在VNS治療中,植入胸部的設備會發送電脈沖到頸部的迷走神經,這會刺激大腦區域,從而改善情緒。由於對治療效果的研究結果不一,因此還需要進行更多的相關研究(Feder,2006)。
預後
葯物治療、心理治療或兩者結合治療對緩解重度抑鬱障礙症狀均具有良好預後:接近70%的重度抑鬱障礙患者在一年內症狀得以緩解(Younget al.,2008)。良好預後與社會資源數量和社會支持程度、抑鬱嚴重程度(輕度到中度)、習得智慧(learnedresourcefulness)的增加以及完整的伴侶關系呈正相關(Young et al.,2008)。
對於很多人來說,抑鬱症的復發仍然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事實上,多達50%的人在10年間會有抑鬱復發經歷。經歷兩次抑鬱復發的個體,他們第三次復發的概率高達90%(Youngetal.,2008)。在抑鬱復發層面,接受心理治療的個體要比單獨接受葯物治療的個體表現好很多。康復後的最初4~6個月是復發的高危期,並且這一階段的反應與治療效果呈負相關。換言之,那些在治療中取得快速且完全效果的個體最容易復發。
總而言之,已從給定事件中恢復的重度抑鬱障礙具有良好預後,但是有眾多因素會提高復發的可能性。伴隨有精神病性特徵的抑鬱症具有較差的長期預後。對於這些人來說,抑鬱症復發還可能伴隨精神障礙復發。伴隨廣泛性失調的抑鬱症預後也比較差。伴隨一般性醫學狀況、物質濫用以及治療前長期抑鬱都會導致重度抑鬱障礙的預後較差。伴隨人格障礙的抑鬱症除了CBT以外,其他所有療法都效果不佳(Craigheadet al.,2007)。老年群體也具有較高的復發率。
擴展治療和後續治療對預後具有正向作用。例如,治療可能包括6~18周的密集心理治療、4~9個月的非密集性心理治療,用以維持治療效果預防復發而持續數年之久的後續治療。教會人們了解抑鬱的早期症狀、如何減壓和壓力管理、增強掌控感愉悅水平以及善於利用社會支持系統也能夠減少抑鬱復發的概率。
7. 告知一下俺和田前列腺腫大怎麼治療最好的方法
一、手術治療。
這種治療的措施通常包括:前列腺摘除的手術,還有保守性的手術,也就是雙側睾丸切除術。
二、非手術治療
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較的輕微,尿路梗阻的現象不怎麼明顯,或者是患者的年齡比較大,並且心肺功能不全,不適
合進行手術治療的就可以選擇非手術的治療方法。
三、冷凍治療
這種治療方其實在臨床上很少用到,可是效果卻非常的好。有關研究表明,此法治療效果可以高達94%左右。可
是這種方法的但深度與廣度很難掌握,且有些患者還會有出血、尿失禁等一些前發症。
四、微波和射頻治療
經微波和射頻波作用後肥大的部位就會出現凝固壞死,進而出現脫落的現象,可以達到理想的治療目的。
五、葯物治療
採取葯物治療的方法是治療前列腺增肥大比較保守的一種方法,在早期前列腺肥大患者經常性的會採取這種方法
進行有效的治療。可是在選擇此種方法進行治療的時候,患者一定要聽從醫生的安排,按時按量的進行服葯,切
不可以亂用葯物,以免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8. 頸椎病微創手術治療的研究進展如何
激光針刀是利用光效應、熱效應和電磁效應在針刀基礎上集激光、針灸、針刀為一體的綜合性治療,是治療骨傷科疾病的特色療法;利用激光針刀實施閉合性微創手術:及時的剝離和切除粘連增生的滑膜及清除破壞的關節面、疏通阻滯、流暢氣血、松解肌肉,能迅速止痛、消炎,並能有效的阻止骨關節的破壞,以抑制病情的發展,為骨科疾病提供一種有效的新療法。
1、促進合成代謝:激光有壓力效應、光化學效應、電磁場效應,可使局部組織膠原合成和合成纖維細胞代謝加快,糖原含量增加,核糖核酸活性加強、毛細血管擴張,吞噬細胞功能增強,促進創傷修復。
2、刺激作用:大功率針刺經絡穴位,帶有泊光的生理效應,加強針感,同時激光的熱效應可以「溫針」達到灸治。
3、擴散效應:高功率激光照射,光斑直徑有幾毫米,但其作用是一片,選擇照射點可治療淺表病灶。半導體可達7mm深,對止痛有立竿見影的效果。
4、舒經活絡止痛:激光可透入皮膚20mm,可介入人體深部組織,作用於神經感受器和經絡穴位,達到止痛目的。
5、生物物理方面的變化:激光+針刀有機械刺激作用。
6、生物學方面的變化:可使局部組織蛋白分解,末梢神經介質增強,產生血管、神經的活性物質,降低致痛物質的含量,起到調節神經功能,達到鎮痛目的。
7、減張減壓:使內外組織相通達到減輕內壓和張力的作用,改善微循環,減少對神經末梢的刺激,阻斷壓力循環障礙,使囊壁迅速恢復,促使壞死組織的吸收。
8、消除組織間相對運動的異常摩擦力:例如狹窄性腱鞘炎,切斷狹窄的腱鞘環狀韌帶,松開肌腱上的硬結,可解除因狹窄而產生的異常摩擦,使關節活動自如。
9、調節人體陰陽平衡作用:使機體通過神經反射系統、經絡系統、電生理傳導系統和體液調節系統,把人體各個部位聯系成一個整體,起到扶正祛邪,消炎鎮痛,疏通經絡,激發經氣,調節人體陰陽平衡的作用。
10、生物信息治療作用和調控作用:激光+針刀術時,能起到一種生物信息輸注和調控作用。 微創針刀術是介於手術治療和保守治療之間的一種微創治療,以其設備簡單、費用低廉、操作易於掌握,可在門診也可住院進行治療。效果好、創傷小、無並發症、患者痛苦少,上至90歲老人下至5歲兒童均能接受治療。
9. 血糖比較高的患者,怎麼治療比較好
高血糖在我們生活中已經成了非常普遍的一種疾病,這讓我們不得不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今天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高血糖如何治療。
說了這么多的治療方法,相信大家有了不少的認識跟了解,按照以上的方法相信會對大家對高血糖的治療有一些效果,但還是希望大家把高血糖扼殺在搖籃里,平時注意飲食,多做鍛煉,合理的支配個人生活,使身體抵抗力有所提升,不讓高血糖無機可乘。
10. 支氣管炎治療方法有哪些
支氣管炎一種讓人頭痛的肺部疾病,它影響一個人每天的身心健康,患者以老年人居多。網上的治療方案多種多樣,找到一個合適自己並且效果好的非常重要。接下來小編就為大家介紹11種治療支氣管炎的方法,希望對廣大患者有所幫助。
(1)沙棘:取沙棘洗凈,存於冰箱中保鮮,每次服50粒(6—9g),每日2次,14日為1個療程。觀察期間停服其他葯物。
(2)龍舌蘭:選新鮮龍舌蘭葉片3片或4片(約30g)洗凈,置於沙壺中文火煎制90分鍾左右,至余葯汁500ml,棄渣,趁熱化入白糖20g,待葯液適溫(40℃)即可服用。慢性支氣管炎緩解期,冬至前連服10~15日,每日1劑;慢性遷延期每日服1劑,連服3周以上;急性發作期,每日服3劑,連續7~10日。實驗研究發現,本葯能增強白細胞吞噬能力等非特異性免疫力,還可促進細胞免疫等特異性免疫功能。
(3)白鬍椒:取白鬍椒5-8粒研成細粉,撒在5cmX 7cm大小葯的中部,然後外貼於兩側肺俞穴,封貼l—3日取下。
(4)川芎嗪:川芎嗪lOml和生理鹽水20ml加入葯缸中,超聲霧化吸人治療,每日2次,每次20分鍾,2周為1個療程。現代葯理認為,川芎嗪能降低纖維蛋白原,抑制血小板聚集,擴張小動脈及毛細血管;調節毛細血管通透性,減少滲出及減低黏膜水腫;提高機體免疫力。
(5)木蝴蝶:成人,每日15~20g;小兒,每日6~15g。用清水浸泡10~15分鍾,煮沸約5分鍾為一煎。二煎加水適量,再煮沸5分鍾。將兩煎葯液合並,每日分2次溫服。另加水超聲霧化吸治療,效果亦佳。
(6)絲瓜藤:一般在7-8月份,於下午5-6時選取主根健壯、莖粗無病蟲害的絲瓜藤,用消毒紗布將藤的表面洗擦乾凈,再將已消毒過的干凈小口玻璃瓶准備好,離地面36cm處剪斷絲瓜藤,將連根的一端稍彎曲插入准備好的瓶內,讓絲瓜藤滲出的汁液滴入中,並在瓶口處紮上消毒紗布,24小時內收取新鮮絲瓜汁液約1 500ml。每次飯前半小時服150~200ml,每日3次,連服2-3周。
(7)魚腥草:①魚腥草注射液,3-7歲,每次8~lOml; 7~12歲,每次10~15ml; 13歲以上,每次20一40ml。以上劑量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250ml中靜脈滴注,每日1次,連用5日。有關實驗研究表明,本葯對流感病毒甲1型及甲3型、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均有滅活作用,且能提高機體免疫力;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甲型鏈球菌、肺炎雙球菌等多種致病菌有明顯抑菌作用。②用魚腥草注射液每千克體重每日1-3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稀釋1倍,靜脈滴注,咳喘停止、肺部哮鳴音及噦音消失後停葯。
(8)百部:20g。水煎2次,合並葯液約60ml,每次服20m,每日3次。可加少許白糖或蜂蜜。10日為1個療程。現代葯理研究表明,百部有鎮咳作用,能降低呼吸系統的興奮性,對多種致病,如結核桿菌、白喉桿菌、葡萄球菌、肺炎球菌、銅綠假單胞菌等均有抑製作用,對組胺引起的氣管平滑肌痙攣有鬆弛作用。
(9)丹參:丹參注射液每千克體重O,2一o.4ml(最大量不超過8ml)加5%的葡萄糖靜脈滴注,每分鍾7~10滴,每日1次。1周1個療程。現代研究表明,丹參注射液具有擴張血管、降低血黏度、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改善微循環的作用,可改善心肌和組織的缺氧,促進多器官功能恢復,故能較快地緩解喘息。
(1O)黃芪:黃芪注射液每千克體重O.5~lml,加入10%葡萄糖50~lOOml中靜脈滴注。每日1次,1周為1個療程。臨床觀察證明,黃芪注射液治療毛細支氣管炎療效肯定,安全無毒性作用。
(11)細辛:細辛腦注射液每千克體重o.5mg加入5%葡萄糖液50ml中靜脈滴注,每日2次,7日為1個療程。現代研究表明,細辛腦注射液能化痰開竅、鎮靜解痙,治療支氣管炎療效確切,病情控制後不易反復,無不良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