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啶氧菌酯是殺真菌還是殺細菌
抗生素分很多類,不同分類作用機制也不盡相同。有破壞細菌細胞壁的,有抑制細菌蛋白質合成的,有擾亂DNA復制的。。。。
抗生素絕大多數是殺滅細菌的,也有一部分是是抗真菌的,比如灰黃黴素、兩性黴素B、制黴菌素等等。當然也有細菌、真菌都殺的,比如多粘菌素。
② 啶氧菌酯的應用
適宜作物與安全性麥類如小麥、大麥、燕麥及黑麥;摧薦劑量下對作物安全、無葯害。
防治對象廣譜、內吸性殺菌劑。主要用於防治麥類的葉面病害如葉枯病、葉銹病、穎枯病、褐斑病、白粉病等,與現有strobilurin類殺菌劑相比,對小麥葉祜病、網斑病和雲紋病有更強的治療效果。
使用方法莖葉噴霧,使用劑量為250g(a.i.)/hm2。
穀物產量和質量的提高
穀物用啶氧菌酯處理後,產量高、質量好、顆粒大而飽滿。這歸功於啶氧菌酯具有廣譜殺菌活性和對作物的安全性,在穀物生長期無病害發生,綠葉始終保持完好,如此沒有好收成是不可能的。在大田試驗中防治冬小麥中大多數病害,用啶氧菌酯處理的小麥比用肟菌酯處理的小麥平均多收0.2t/hm2。通過3年多時間對21個歐洲小麥試驗田進行試驗,用啶氧菌酯處理過的小麥收成與對照(沒有用殺菌劑處理)相比增產22%,同用醚菌酯和三唑類如氟環唑(epoXlConazole)混劑處理得到同樣的效果。3年對21個歐洲試驗田冬小麥試驗數據迸行分析,結果表明用啶氧菌酯處理比醚菌酯//氟環唑產量每公頃增加0.4t。還有用啶氧菌酯處理的21個試驗田中有17個為高產,這表明啶氧菌酯的防治病害效果好、且產量穩定。用啶氧菌酯處理的穀物產量的提高主要是因為提高了穀物顆粒尺寸,在冬小麥試驗日中,直徑大於2.2mm的穀物重量與直徑小於2.2mm的穀物重量明顯不同。
通過2年4地的田間小區試驗,啶氧菌酯250克/升懸浮劑分別在辣椒炭疽病和葡萄黑痘病的發病初期,兌水均勻噴霧,施葯2~3次,均達到優異的防治效果。同時對同期的病害如葡萄霜霉病、白腐病、褐斑病有很好的兼治效果。試驗結果表明:啶氧菌酯250克/升懸浮劑明顯提高作物產量,有效提升作物品質,是安全、高效、低毒、內吸治療型的廣譜性殺菌劑。建議可廣泛應用於蔬菜、水果等高經濟價值作物的病害防控,是目前大力發展綠色食品的首選農葯之一。
③ 西紅柿葉斑病怎麼治
防治番茄灰葉斑病首先考慮選用抗病品種。同時採用以下措施:
第一,農業防治。
①實行輪作。與十字花科和葫蘆科等非茄科作物輪作;②加強田間管理。定植時施足基肥,增施有機肥及磷、鉀肥,增強寄主抗病力;保護地有條件的盡量實行滴灌或膜下暗灌,加強通風,減少小氣候濕度;收獲後及時清除病殘體,集中燒毀,結合整地深翻土壤,減少越冬菌源。第二,化學防治。
發病初期噴灑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40%克菌丹可濕性粉劑500倍液、77%氫氧化銅可濕性粉劑400~500倍液、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50%甲基硫菌靈·硫懸浮劑500倍液,隔10天左右防治1次,連續防治2~3次。
④ 啶氧菌酯的制劑與分析
25%SC,GC/HPLC。
⑤ 大蒜銹病用什麼葯效果最好
1、苯甲.丙環唑——去銹病的高效組合:苯甲.丙環唑這個殺菌劑組合在農業生產中非常常見,是三唑類殺菌劑的復配方案,組合以後效果更棒,對銹病也非常高效。尤其是丙環唑,它的內吸殺菌活性也是非常高的,和氟環唑不相上下,使用這個配方防大蒜銹病,選擇30%的苯甲.丙環唑懸浮劑20-30ml一畝地也可以解決問題。
2、氯溴異氰尿酸/二氯異氰尿酸鈉:這類成分在防治銹病方面效果也可以。不論是氯溴異氰尿酸,還是二氯異氰尿酸鈉,它們對病菌的作用主要是利用氧化特性,快速地消滅病菌,24小時銹粉就能脫落。在實際使用時,一畝大蒜用80%的氯溴異氰尿酸20g或者40%的二氯異氰尿酸鈉40g。
3、啶氧菌酯:啶氧菌酯這個成分能夠抑制病菌體內線粒體的活動,使得病菌生命過程缺少能量,進而死亡,這個成分很少在大蒜上使用,因此病菌對其的抗葯性不強,效果不錯,實際使用時,22.5%的啶氧菌酯懸浮劑15ml就能有效殺滅病菌。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大蒜銹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