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中高年級寫作教學方法有哪些

中高年級寫作教學方法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10-05 17:56:00

Ⅰ 四個寫作文的方法 教孩子怎麼寫作文

一個朋友教了十年語文,接手過許多的孩子,總是遇到一個很普遍的問題,很多孩子的作文都不過關,一提寫作文就頭痛,無論是字數還是用詞或者謀篇布局都差強人意。通過摸索,對這些孩子的作文教學,必須完全拋開教科書的模式,重新建立一套作文教學體系,於是就有了這些教案,經過多年實踐,還是非常有效的。所以,我將作文教案轉載來供家長們參考。
入門篇,第一課,描寫
教學目的:讓孩子掌握最基本的描寫方法
教學重點:觀察事物的主要特徵
課時安排:45分鍾左右,根據孩子實際可靈活調整
教學內容及步驟:
一、事物的主要特徵:
教學方式:媽媽先列出特徵項目(如形狀、顏色等),再讓孩子舉出詞語,看看他(她)能說出幾個詞來,媽媽也可一旁提示。
(1)視覺形象(眼能看到的):
整體輪廓:高、矮、胖、瘦、厚、薄、大、小
形狀:平面——長方形、正方形、梯形、三角形、多邊形、圓形、扇形、五角星形等等
立體——長方體、正方體、圓錐體、棱椎體、圓柱體、台體、球體、球冠等等
顏色:黑、赤、橙、黃、綠、青、藍、紫、白、褐、灰、紅
光澤:明亮——黑暗、鮮艷——灰暗、燦爛——陰暗、枯燥——滋潤、乾燥——濕潤、粗糙——細膩等等
狀態:老(蒼老)、嫩(嬌嫩、鮮嫩)、新(嶄新、全新、七成新)、舊(陳舊、半新舊)
速度:快(迅速)——慢(緩慢)
(2)觸覺形象(手能摸到的)
質地:軟——硬、韌——脆、堅硬——柔軟、結實——鬆弛、濃稠——稀薄、粗糙——光滑、粘稠——乾爽
溫度:冷——熱、溫暖——寒冷、熱——涼、燙——冰
(3)嗅覺形象(鼻子能聞到的)
氣味:香——臭
(4)味覺形象(嘴能嘗到的)
味道:酸、甜、苦、辣
(5)聽覺形象(耳朵能聽到的)
聲音:嘈雜——悅耳、大聲——小聲、尖叫、哭聲、笑聲、還有其他象聲詞如哈哈、嘎嘎等
二、事物特徵的最基本描寫方法
教學方法:拿出一個具體的事物,如動物或植物或日常用品,讓孩子按照前面的特徵順序逐個進行描寫訓練,媽媽可以先舉例子
1、用形容詞
前面闡述事物特徵的例詞基本說都是形容詞
2、用比喻句
例如:瘦得象根火柴棒;圓圓的象個皮球;紅紅的象火一樣;鮮嫩鮮嫩的,就象剛出芽的樹葉;跑得象箭一樣快;等等
3、作比較
例如:小明比小林高十公分,但卻要瘦很多;西瓜圓圓的,有點象皮球,可是它還穿這綠色的花衣服;等等
三、作業布置:
拿出兩種不同的水果或蔬菜,讓孩子調動五官,按照視覺、觸覺、嗅覺、味覺、聽覺的順序全面觀察、摸捏、品嘗,一邊觀察,一邊將自己的感受記錄下來,然後通過形容詞、比喻句、作比較的方式對剛才記錄的內容進行潤色,最後整理成一篇觀察日記
第二課 人物描寫#外貌描寫
入門篇 第二課 人物描寫#外貌描寫
教學目的:讓孩子掌握外貌描寫的基本方法,知道有物可寫
教學重點:對人物外貌內容按順序細分
課時:45分鍾左右(各位媽媽可根據實際情況調整,以後的都不再注時間)
教學內容及步驟
一、外貌的細分
教學方法:媽媽可以自己或孩子(照著鏡子)作為描寫對象,同時選擇幾張不同人物的相片作為比較對象,指導孩子依次按照下列項目的順序進行描寫
(一)、整體輪廓
外形:例詞—高(高大、魁梧、修長等)、矮(矮小、敦實、嬌小等)、胖(肥胖、胖乎乎等)、瘦(瘦弱、苗條等)(可根據實際情況自己運用形容、比喻、比較、誇張等手法,如「胖得象頭小肥豬」,以下相同,不再說明)
體質:例詞—強健、硬朗、結實、壯實、豐滿、單薄、纖弱、羸弱、虎背熊腰、鐵塔般等
(二)、頭部
1、臉:例詞—瓜子臉、四方臉、國字臉、薄餅臉、橘子臉、茄子臉、馬臉、英俊、漂亮、美麗、亮麗、醜陋等
2、發:例詞—長發、短發、卷發、披肩發、板寸、白發(銀發、華發、白發斑斑等)、黑發、黃發等
3、眉:例詞—濃眉、劍眉、粗眉、卧蠶眉、月峨眉、柳葉眉、彎月眉、吊梢眉等
4、眼:例詞—三角眼、貓眼、鳳眼、媚眼、魚尾眼、牛眼、銅鑼眼、鼠眼等
5、鼻:例詞—鷹鉤鼻、酒糟鼻、蒜頭鼻、高鼻樑、塌鼻子、朝天鼻、玉石鼻等
6、口:例詞—厚唇、薄唇、朱唇、絳唇、櫻桃小嘴、尖嘴猴腮、大嘴巴等
7、牙:例詞—潔白、黃黑、整齊、雜亂、暴牙、虎牙、尖牙、犬牙等
8、耳:例詞—招風耳、卷耳、大耳廓、長耳垂、貓耳等
(三)、身體
1、脖子:修長、纖細、粗短、粗壯、天鵝頸、豬脖子、鴨脖子等
2、肩膀:厚實、薄弱、圓滑、尖削、寬厚等
3、胸脯:豐滿、高聳、狹窄、開闊、扁平等
4、背:闊背、猿背、虎背、駝背等
5、腰:粗腰、細腰、蜂腰、水桶腰等
6、腹:大腹便便、大肚子、大肚腩等
7、臀:肥臀、高翹、瘦削、扁平、圓滾滾等
(四)、四肢
1、手:臂—豐腴、粗壯、枯瘦、玉筍般等;腕—白皙、肥胖、乾枯等;掌—蒲團大手、布滿硬繭、鐵鉗般等;指—細嫩、白凈、纖細、枯瘦、蔥跟般等
2、腳:大腿—豐滿、粗壯、枯瘦、結實等;小腿—粗短、修長、纖小、肥嘟嘟等;腳掌—肥厚、扁平、寬大、窄小、象鴨掌、象鹿蹄等;腳趾—肥短、秀氣、粗大、修長、細小、短小等
(五)、肌膚
1、肌肉:結實、發達、鬆弛、肥胖、精悍等
2、皮膚:細膩、粗糙、光滑、暗淡、枯黃、圓潤、滋潤、油光閃閃、皺紋很深等
(六)、服飾
從頭到腳有:帽子、發夾、發結、耳環、項鏈、領結、領帶、衣服、手錶、手套、戒指、褲子、裙子、襪子、鞋子等
(溫馨提示:媽媽可以讓孩子從形狀、顏色、質地幾個方面對實物進行記錄,然後再修辭潤色)
二、課內練筆——題目《看我長得多(漂亮、帥、酷等)》
教學方法:媽媽讓孩子對照鏡子中的自己,按照上面的順序,一邊觀察,一邊做簡單記錄,然後整理成文
(一)、按順序做記錄:讓孩子用形容詞細致地記錄,不要漏過項目
(二)、寫好作文模板:媽媽先給孩子提供作文模板,讓孩子將剛才記錄的內容寫在對應的段落
作文模板:第一段:整體輪廓 肌膚
第二段:頭部
第三段:服飾 身體
第四段:四肢
第五段:孩子對自己外貌的簡單評價(欣賞、驕傲、沮喪都可以)
(三)、第一步潤色:讓孩子挑出一部分記錄的詞語,通過比喻進行擴展,注意拿來比喻的事物要與比喻對象有相同點。
(四)、第二步潤色:讓孩子將自己的外貌與父母的外貌進行比較,將比較的內容寫進作文中去。
(五)、第三步潤色:讓孩子用朗讀的方式將全文檢查一下,理順語氣,讓語句通順,上下文之間有銜接
(六)、作文完成,給孩子「啵」一個吧。
溫馨提示:各位家長在指導的過程絕對不要急躁,更不要打罵,否則很難順利地將課程講授,只要孩子有點表現(比如說出了好詞)就要及時表揚(可以口頭表揚,按目標完成了較大的項目如寫好了作文,則可實物犒賞),即使孩子實際上一點突出表現都沒有,也要找出一個來進行表揚,因為他(她)在弱項面前最需要的是您的肯定。另外,目標不要太高,一點一點提高,只要孩子對作文的恐懼心理有減輕就非常OK了,否則您和孩子都會很累。當然,也不能任之由之或者完全放棄。
入門篇 第三課 人物描寫#神態描寫
教學目的:讓孩子掌握神態描寫的基本要領
教學重點:通過五官和臉部肌肉的細微變化來准確、生動、形象地表現某一神態
教學內容及步驟:
一、什麼是神態教學方法:媽媽先解說,每個方面舉一兩個例子,然後讓孩子順著思路舉例,能舉幾個是幾個,不要強求。(備註:這個內容高年級的孩子可以跟他(她)簡單解說,低年級孩子不要求,但講課的媽媽自己必須有所了解。)
1、名詞解釋:神,這里指神氣和表情;態,這里指態度;神態,即人物的神氣、表情和態度。
2、舉例:神氣
{正面:滿面春風、容光煥發、神采飛揚、神采奕奕、精神抖擻、威風凜凜等
負面:垂頭喪氣、無精打采、氣急敗壞、失魂落魄、氣勢洶洶、歇斯底里等表情
{正面:興奮、歡喜、得意、安詳、大方、慈祥、穩重、嫵媚等 負面:痛苦、悲傷、失望、煩躁、害羞、生硬、凶惡、輕浮等態度{正面:友善、慈和、熱情、尊敬、嚴肅、認真等
負面:兇狠、粗暴、冷淡、輕視、滑稽、浮躁等3、神態的外在表現:主要通過眉毛、眼睛、鼻子、嘴巴、牙齒、舌頭、耳朵和面部肌肉的運動變化表現出來。所以,神態描寫實際上就是動態的肖像描寫。
二、照圖說話
教學方法:
媽媽找到各種人物表情的圖片,讓孩子指出圖片頭像是那一類神態(如開心、生氣、害羞等等),然後要求他(她)認真觀察,說出眉毛、眼睛等的變化情況,每說完一個頭像,便將剛才的話寫下來。
注意事項:准確、生動、形象、傳神
准確——指描寫要符合觀察到的事實;
生動——指描寫要抓住微小的細節變化;
形象——用類比、比喻等修辭手法;
傳神——抓住重點(最顯眼和突出的地方),適當誇張。
三、實際操練
教學方法:媽媽讓孩子隨身攜帶筆和小本本,選取一個具體的人物,可以是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等家人,也可以是同學朋友等熟悉的人,或者是街頭隨便逮一個陌生人,認真觀察他們在不同情況下的神態,隨時記錄下來。督促一星期左右,讓他(她)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
入門篇 第四課 人物描寫#動作描寫
教學目的:讓孩子掌握動作描寫的基本方法
教學重點:將大動作分解成一系列小動作的訓練
教學內容及步驟
一、動作的描述——動詞 修飾語
教學方法:媽媽在每個小項目中一邊做示範動作,一邊口述例句,然後指出其中的動詞和修飾語,然後讓孩子做一個動作並用文字造句,著重標示出動詞和修飾語。(具體動作和句子由各自的教學環境確定,是「即興表演」。)
1、方向 動詞:例子:他高高地舉起了手;我向右轉了個身。
2、輕重 動詞:例子:他的拳頭重重地打在了牆上;媽媽輕輕地摸了摸囡囡的頭。
3、動詞 數量:例子:他迅速地後退了幾步;我踢了他一腳。
4、快慢 動詞:例子:手裡的菜刀飛快地舞動著;他被嚇得馬上跳了起來。
5、程度 動詞:例子:他深深地吸了口氣;他牢牢地抓住了我的手。
6、質量 動詞:例子:他麻利地拆開了包裹;我一個漂亮的轉身躲開了狗狗的攻擊。
7、比喻 動詞:例子:球象箭一樣飛了出去;她象一隻剛出籠的小鳥,在操場上奔跑、跳躍。
二、動作的細分
教學方法:媽媽選取一個日常動作,一邊演示,一邊讓孩子注意發出動作的是身體的那一個部位(手、腳、頭、腰等),以及這個動作的方向、輕重、數量、快慢、程度、質量等,然後記錄下來造句、潤色。
(補充說明:許多孩子在作文中無話可說,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平時不注意觀察,不注意觀察的原因又主要是不懂得怎麼樣去觀察,因為他們的思維是跳躍性的、感性的,思路很難有一個清晰的途徑,所以家長應該在平時就進行有效的引導。我在教學中注意到這個問題,是因為教科書只是說觀察如何如何重要,卻沒有可操作性強的、體系化的觀察能力訓練指導,於是才另闢蹊徑,以觀察能力的訓練為入門作文的中心。)
範例:
削蘋果
媽媽開始削蘋果了,只見她左手捏著蘋果,右手拿著一把水果刀,水果刀的刀口對准蘋果的「額頭」「親」了一口,媽媽的右手手腕稍稍一偏,再輕輕地沿著蘋果彎彎的「額頭」轉動起來,於是就有一片蘋果皮離開果肉翹了起來;接下來,媽媽的左手慢慢地轉動手中的蘋果,拿刀的右手均勻地用力,蘋果皮便象紙條一樣,一圈一圈地離開果肉;不一會兒,一個水靈靈的蘋果就削好了。
三、連續性動作描寫
教學方法:媽媽選取一個日常事務,例如拖地、洗衣服、炒菜、做飯等,這些事務都是由一系列較大的動作組成的連續性動作,而每一個較大的動作又還可以細分為許多小動作,每個小動作都有方向、輕重、數量、快慢、程度、質量等,且都可以用比喻來修辭。媽媽可以先示範,讓孩子觀察各個動作要領並作簡單筆錄,再讓孩子自己操作加深印象,最後將整個事務用文字表達出來。
範例:
我來到廚房燒小菜了。我打開煤氣灶,放上鐵鍋,倒入少些菜油。過了一會兒,油開始冒煙了,我就把刀豆倒下去,用鐵鏟翻了幾下,就把澆好的肉骨頭放進去,又放了一些水。接著,我放了一些調料,蓋上鍋蓋讓它燒。
過了兩分鍾,我把火關小一些,再讓它燒。又過了五分鍾,爸爸說:「差不多了。」我就去揭開鍋蓋,放一些味精,又拌了幾下,我就把刀豆燒肉骨頭盛起放在碗里,端到了菜桌上。
入門篇 第五課 人物描寫#語言描寫
教學目的:讓孩子掌握語言描寫的常見方法
教學重點:語言描寫要符合人物的性格和說話時的情景
教學內容及步驟
一、名詞解釋
教學方法:媽媽跟孩子簡單解說一下就行了。
語言:簡單地說,語言就是人說出來的話,包括對話和獨白,對話為人物之間的交談,獨白即是自言自語。
語言描寫:就是把人物的話用文字記錄下來。
二、寫好說話內容的幾個簡單技巧
教學方法:媽媽先說幾個詞,然後讓孩子接龍,看他(她)能說出幾個,媽媽可以補充,舉造句的例子也是如此。
特別提醒:下面這些詞語在整篇作文中要用得適當,不要用得太多讓人覺得太花哨,關鍵時候用一兩個就夠了。
1、運用語氣詞、象聲詞、感嘆詞
用在句首的詞有:喂、哎、咦、、嗯、哼、唉、呸、哇、哎呀、哇噻等等
用在句尾的詞有:啊、呀、呢、嗎、哈哈、呵呵、嗚嗚、嘿嘿、啦等等
例子:「喂,你到哪裡去?」「哦——,我去領獎,中大獎啦!」
2、運用一些方言、土語或特定語言
例子:方言——「唔該,去天河城點走哇?」一個老大爺問街上的保安。
土語——「跟他說話,真是雞同鴨講,一點都說不來啊。」
特定語言——「菜鳥一個!」「哇噻,發現一個青蛙!」
3、套用一些成語、歇後語
例子:成語——「說起我家那小子,那可真是一表人才、萬里挑一,打著燈籠都難找的絕代天驕啊!」
歇後語——「一點到他的痛處,他就好像屁股底上安了彈簧——一蹦老高,反應大得很咧!」
4、特殊字音的註解
例子:「OK,長城,Very Good!(牛,長城真牛!)」一個外國老頭興奮地喊道。
三、寫活說話人的幾個方法:
教學方法:媽媽在舉例子的時候輔之於相應的動作、表情等,對例子的選擇,最好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另外造個句子,講完例子之後,再讓孩子模仿造句2~4個句子。
1、對話 動作:
例子:老師走上講台,放下課本,喊道:「上課!」
2、對話 表情:
例子:「我錯了。」小明低著頭,滿臉通紅。
3、對話 心理:
例子:我嚇了一跳,心想,完了,不由長嘆:「好慘啊!」
4、對話 語氣:
例子:「大小姐,你怎麼啦?嘴巴翹得那麼高?」媽媽嘻嘻笑道。
5、對話 語調:
例子:「我絕對不會放過你的!」老狼惡狠狠地咆哮。
6、對話 音質:
例子:「阿姨,那邊的花好好看喔!」一個清脆的童音在我耳邊響起。
四、對話內容要緊扣人物的性格特徵和當時情景
1、解說
教學方法:媽媽根據孩子的接受能力,用孩子能聽懂的話轉述下面的內容。同時舉一些身邊的例子,比如家人、鄰居、同學、朋友的性格特徵和他們說的一些話,讓孩子有更切實際的感受和理解。
言為心聲,每個人的性格都不一樣,遇到同一件事,各人的反應是不一樣的,說出的話也是不一樣的,所以,我們平時就要留意不同性格的人說的話,這樣,在寫作文的時候才能把人寫活;另外,同樣一個人,面對不同的情景所說的話也是不一樣的,這也需要我們平時多多留意。
例子:情景——教室門不知被誰打了一個大洞,以下是各人的對話:
「是誰?是誰踢壞的?」一向慈和的班主任劉老師瞪著眼吆喝道。
「看我幹嘛?」小勇小聲嘀咕,「又不是我,我怎麼知道。」
淘氣鬼小明吐了吐舌頭:「嘻嘻,誰又要倒大霉了!」
「老師!我知道。」「小燕子」紫雲高高地舉起了手,「是王軍!」
「你放狗屁!我碰都沒碰!」王軍氣得滿臉通紅,惡狠狠地朝紫雲高喊。
2、練筆
教學方法:布置下題目後讓孩子先寫,大概10分鍾左右,然後檢查,先挑出優點表揚一下(比如很生動、很貼切等等),再跟孩子提一下進一步提高的建議(如詞語的運用、說話人的動作表情等)。
情景題目範例:1、講價錢;2、我做錯了,媽媽很生氣;3、我做對了,媽媽很開心等等

Ⅱ 如何進行作文教學

一、注重平時積累,作文也像語文基礎知識、閱讀一樣需要積累,比如好詞、佳句、精彩片段等。1、根據課文內容來積累,「重視文本」也是新課標的要求,而且很多課文的思考練習中都出現「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摘抄好詞、佳句」這樣的練習,讓學生在背誦時感受語言文字的優美,摘抄中積累材料。如果學生能掌握一些好詞佳句就為寫作做好了鋪墊,能夠讓他們有詞可用、有話可說。比如:在教完《頤和園》這課後,就讓學生以後寫熟悉的景物作鋪墊。2、通過寫日記來積累,堅持寫日記是積累材料的是最好方式,也是練筆的最途徑,由於日記的內容很廣,可寫聽到的、可寫看到的、也可寫想到的。總之,自己的喜怒哀樂都可無拘無束地表現出來。這樣就讓學生有一個自由表達的空間,也能夠寫真實的事情。比如:每組織學生看完一場電影,搞完一次大掃除,都可讓學生把當時的情景和感受用日記的形式寫出來。二、注重學以致用,結合實際及時指導。小學生的知識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師結合課文和生活實際及時指導很重要。大家都知道《十里長街送總理》是一篇包含深情的文章,我在教完這篇課文後,舉行了一次「我思念的××」為主題班會活動。要求學生把自己最思念的親人(不管是生離的,還是死別的)用幾句話描述出來。(同學們踴躍發言,其中有一位女同學是這樣說的「每逢佳節倍思親」是啊,轉眼間一年的中秋節又到了,半年前與媽媽分別的情景又浮瑞在我的眼前,記得媽媽要去廣東的前一天夜晚,我總跟在跟身旁,她出去我跟著,她睡覺我伴著,而且我還緊緊地捏著她的手,生怕她即將離去。第二天,我早早地起床了,發現媽媽提著包已跑出了家門,我連頭也沒梳,散著發就在後面追,我邊追邊喊,媽媽也邊跑邊抹淚。到了夜晚,我覺得房子里空盪盪的,怎麼也睡不著,只好抱著媽媽睡過的枕頭聞聞她留下的體味)這樣的描寫最感人,學生也能說真話、實話。

Ⅲ 作文教學的方法和技巧

鏈接:

提取碼:e2z3

寫作是學習語文的重要內容,也是考試能否得高分的關鍵。王芳老師有什麼「秘訣」呢?下面分享的就是王芳大語文作文課音頻。


Ⅳ 初中寫作手法有哪些及作用

初中階段常見寫作方法有:聯想、想像、象徵(托物言志)、對比、烘托、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伏筆和鋪墊、前後照應(呼應)、揚抑(欲揚先抑、欲抑先揚)等。作用分別如下:
聯想
由一事物聯繫到與之有關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類似的特點聯系起來造成一個典型。
作用:豐富文章內容,使人物形象更豐滿,性格更鮮明突出,情節更生動感人。
想像
人們在已有材料和觀念基礎上,經過聯想、推斷、分析、綜合、創造出新的觀念的思維過程。
作用:為塑造形象,表現主題服務,使讀者接受美的陶冶。
象徵
(托物言志)
通過詠物來抒情,常常藉助於某些具體植物、動物、物品等的一些特性,委婉曲折地將作者的感情表達出來。
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現為具體的可感知的形象;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運用眼前之物,寄託深遠之意。
對比
把兩種相反的事物或一種事物相對立的兩個方面作比較。
作用:鮮明地突出了主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的特徵。
烘托
作用:起到強調渲染氣氛的效果。
借景抒情
通過描寫具體生動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場景,表達作者某種真摯的思想感情。
作用:做到情景交融,使文章充滿詩情畫意。
伏筆、鋪墊
作用:內容前後照應,情節嚴絲合縫。
渲染
作用:對環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寫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強藝術效果。
誇張
對事物的形象、特徵、作用、程度等作擴大或縮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鮮明地表達事物的作用。
抑揚結合
把要貶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時說出來,只突出強調其中一個方面以達到抑此揚彼或抑彼揚此的目的,有先揚後抑和先抑後揚之分。
作用:突出強調了事物(人物)的特徵。

Ⅳ 作文教學模式有哪些

一、讀中學寫,由仿到創——讀寫結合模式

廣東省特級教師丁有寬的「讀寫結合」模式頗具特色。他主張讀為基礎,從讀學寫,寫中促讀,突出重點,多讀多寫,把著力點放在學生的讀寫訓練上,做到有的、有序、有點、有法,讓學生真正做學習語文的主人。讀寫結合模式可以用「四有」來概括。(1)有的——雜中求精,打好基礎(2)有序——亂中求序,分步訓練。(3)有點——華中求實,突出重點。(4)有法——死是求活,交給規律。具體到作文法,有四個要點:其一,四想:(1)想一想文章的中心;(2)想一想表現文章中心的材料;(3)想一想文章的題目;(4)想一想文章的布局謀篇。其二,三擬:(1)擬好題目;(2)擬好提綱;(3)擬好主次。其三,二寫:(1)寫好稿子;(2)謄寫作文。其四,一多:多修改。⑦讀寫結合學習法:(1)從讀學解題,結合作文練審題和擬題;(2)從讀學歸納中心,結合作文練怎樣表現中心:(3)從讀學怎樣分段和概括段意,結合作文擬寫作提綱;(4)從讀學區別文章主次,結合作文練怎樣安排詳略;(5)從讀學捕捉文章重點段,結合作文練怎樣突出中心;(6)從讀學品評課文,結合作文練自改作文;(7)從讀學作者怎樣觀察事物,結合作文練觀察方法。

二、自由選材,自由習作——自由作文模式

筆者於1983年開始自由作文教改實驗,85年在《小學教學研究》雜志撰文,在國內率先提出自由作文新理念。而後全國的自由作文的試驗風起雲涌,如今這一理念寫入新《語文課程標准》。「自由作文」模式是與「命題作文」相對而言的,自由作文是指那些不由他人出題目、給材料、設需要,而由小學生自己自由進行的作文練習。自由作文模式有六大特徵:即自由選材,自由立意,自由擬題,自由布局,自由表達,自由修改。它強調各種形式的自由寫作。如:日記、周記、隨筆、課外練筆、編報活動等。自由作文模式教學遵循大量讀寫原則,自主作文原則,開放感受原則,張揚個性原則,思維訓練原則,少改重評原則,自主修改原則,鼓勵肯定原則。自由作文教學是一個動態的開放的教學系統。自由作文模式教學需要科學有效的指導,要求老師做到「六導六有」:教師導源→使習作言之有物;教師導路→使習作言之有序;教師導悟→使學生開卷有益;教師導改→使習作心中有數;教師導評→使習作言之有理;教師導練→使習作借鑒有法。自由作文有四大優越性:1、減輕學生的緊張心理。自由作文沒有時間長短的限制,學生心理壓力減輕,能在良好的心態下作文。2、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3、培養學生的自主創造性。自由作文幾乎沒有什麼限制,極大的發揮了學生的創造性,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作文大量出現。4、表現學生的個性特長。自由作文給他們表露的機會,充滿個性的語言讓我們看到一張真實而又獨特的面孔。

三、創設情景,激發情趣——情景作文模式

上世紀江蘇省特級教師李吉林老師創立了情境教育理論體系及操作體系,於是便有了情景作文教學模式。所謂情景作文模式,就是教師根據具體的場合,有意無意地利用或創設一定的情景,吸引學生的多種感官,使他們獲得一定的體驗,然後引導學生進行寫作的一種作文樣式。根據我多年的實踐,這種作文訓練有效地解決了學生寫作時「無米之炊」的問題,大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寫作興趣。情景作文是從作文內容入手,通過創設情景,增添學生的生活閱歷,豐富了學生的寫作內容,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創設了一個個精彩的情景,情景不同,相應的教學策略,教學過程也不盡相同。但是,情景作文總有它固有的特點,一般可以採用以下的模式:1、出題設置,激發好奇心理。如,上課鈴響了,老師在黑板上寫下了「鐵錘錘蛋錘不碎」這幾個大字,一個個問號立刻在學生的腦海里產生,鐵錘錘蛋怎麼可能錘不碎雞蛋呢?莫非是只鐵蛋?……一上課,學生就被這些問題吸引住了,他們的思維在瞬間得到了馳騁。2、情景演示,激發探究心理。3、知情明理,激發「欲吐」心理。4、交流碰撞,激發感悟心理。情景作文教學倡導教師做向導,給學生指路,做讀者,去欣賞學生;做朋友,和學生「商量」;做教練,給學生指導。情景作文教學變單向講授性指導為互動交際性指導,通過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相互討論、相互合作來啟發和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情景作文教學模式注重作文與做人的和諧發展,還學生一個民主、活躍的課堂情境,讓學生親身經歷和體驗了作文的全過程。

Ⅵ 作文課的教學方法有哪些

作文課的教學方法有哪些?我來回答,作文教學中的幾個方法
在中學教學中,作文教學一直是教師認為費時多、效果差的事情。老師往往口乾舌燥地講了整整一堂課,學生頭點得撥浪鼓似的,但一下課,學生什麼也記不住,再讓他們寫,也寫不出來。因此,在作文課上,老師的作文教學方法顯得尤為重要。
莫言曾說過:「模仿不是恥辱,而是捷徑。」模仿是培養我們語感的一種最重要方法。一個人的語言風格是與個人對語言的感受相關的。初中階段對培養一個人的語感至關重要。如果在初中階段沒有培養起一個人對語言的感受,那麼後來的努力可能會事倍功半。很好地掌握了一種語感,就好像一個從事音樂的人很好地掌握了一種樂感一樣。因此,初中生在作文寫作上也應是以模仿為主,在模仿的基礎上再創作,再摸索出自己的作文模式。
因此在作文課上,老師應要求學生「雁過留痕」,每堂作文課應留下自己的痕跡,如老師每念一篇範文,都要求學生集中注意力,聽完老師讀的內容,自己憑印象寫出來。盡管此時學生不能完全還原出來,但大體上會有輪廓。可以讓學生說出自己記的內容,全班同學來「找碴」。學生在記敘中越有遺漏的地方,越能暴露出學生在作文寫作上薄弱的問題。這時老師給予及時的指導、點撥,學生會茅塞頓開,知道自己作文的欠缺所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學生在作文寫作上會大有長進。而這個訓練的過程對學生在「聽、說、讀、寫」上有更高的要求,這樣一堂作文課下來,學生作文本上會有一篇完整的習作。學生對這「聽、說、讀、寫」的訓練過程形成較深印象,自然對老師的講解領悟就會較深。

Ⅶ 英語寫作課的教學方法有哪些

一、注重寫作教學的基本訓練階段

語言教學最高層次是應用。英語屬於結構語言,它有自己的基本句型、固定搭配、固定短語等,這些都是不可變的,要想在寫作中用上它們,用好它們,必須加強這方面的基本訓練。首先,加強五種基本句型結構教學。幾乎所有的英語句型都是五種句型的擴大、延伸或變化,因此訓練學生「寫」就要抓住五種基本句型的訓練,讓他們把這五種基本句型記牢,不斷運用。五種基本句型是:

(1)S+V;

(2)S+V+O;

(3)S+V+O+O;

(4)S+V+P;

(5)S+V+O+C。

五種基本句型雖然能表達一定的意思,但無法比較自由地表達思想,因此還必須對學生進一步進行擴句訓練,在課堂上充分發揮學生的想像力,進行擴句練習。其次,加強句型教學,要對一些句子進行分析,增強他們利用各種句子進行一意多種表達的訓練。再次,充分利用新教材中「鞏固語言的練習,」對學生進行基本語感的訓練。

二、注重寫作訓練的多樣化

聽、說、讀、寫四種技能是相互依賴的,說的能力有賴於聽的能力,進而有助於寫作。聽是理解和吸收口頭信息的手段。聽和讀是輸入,只有達到足夠的輸入量,才能保證學生具有較好的說和寫的輸出能力。因此,在日常的教學中要注重寫作訓練的多樣化。

首先,在Dialogue的教學中,除了聽錄音、對話、表演和編寫相似的對話外,還要求學生把對話改寫成一段短文,這樣就要求學生在變成短文的過程中,注意時態、語態、人稱和前後的邏輯關系,從而為寫作打下基礎。

其次,在Reading教學中,回答問題時要求學生必須用自己的語言,且人稱、時態要做相應的變化,這樣既能搞懂本意,又能用同義句表達,提高了表達能力。還要讓學生用課文中的片語進行復述,學生復述課文不是件容易的事,既要把握課文中的重點,邏輯關系,又要用自己的語言把主要內容表達出來。這樣既鍛煉了他們組織篇章結構、句子與句子之間邏輯關系的能力,又提高了語言的精煉度,使自己的`寫作能力有了很快地提高。

再次,在「Listening」教學中,除了讓學生聽懂做完聽力練習之外,還讓他們把練習作為guide進行復述聽力材料,有時還讓他們寫在作文本上。

三、注重寫作訓練的規范化

高中起始階段的寫作訓練,培養學生的寫作模式是非常重要的。我按教師用書上說明的寫作步驟,即:①構思(討論題目);②寫提綱(理順思想的邏輯關系);③起草(打草稿);④校訂(檢查錯誤,重新安排內容);⑤修改(定稿)。對學生進行寫作模式的訓練。這樣看起來比較麻煩,但避免了反復,養成了好的寫作習慣。再就是書寫和文體格式要規范。嚴格要求學生正確、端正、熟練地書寫字母、單詞和句子,注意大小寫和標點符號,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同時對各種文體特點、格式要講清楚,使學生熟悉規范的書面表達形式,用正確的標准評析和規范自己的書面表達。

四、注重教師的指導作用

教師批改是寫作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批改過程中,教師的指導作用就在於肯定學生的成績,指出錯誤,給學生以恰當的評價。但在批改過程中,如果抓住學生的錯誤不放,有錯必糾,改到最後,就變成了教師自己的作品;如果對錯誤視而不見,寫得再多也收效甚微。我根據教學實踐,對於新教材中的「有指導的寫」的寫作訓練,規定學生限時寫完,同桌、前後桌互相批改,重新行文,再上交。這樣批改起來就非常輕松,而且典型錯誤,很容易找出,有利於講評。對於新教材中的「自由寫作」訓練,我指導學生弄清主題,抓住要點,組詞造句,安排好順序,過渡到段落形成短文,多用熟悉的單詞和句型,多用五種基本句型表達。然後讓學生共同研究,互相評論寫好的草稿,以便最後寫出修改的稿子來,這就有助於減輕教師修改作業的負擔,也有利於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

Ⅷ 小學高年級語文作文教學方法

在小學高年級的同學中,不少人最感到頭痛的就是作文課。「作文作文,難煞人」幾乎成了相當數量同學的口頭禪。而我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摸索出以下這種快速作文的技巧和方法:

一、審題是關鍵。

因為命題作文,題目是由別人出的,而不是作文的人自選自定的,這就有一個做文章的人領會出題目的人的意圖問題。所以我們在作文之前,必須要先審題。那麼如何來審題呢?許多教師都按規定模式來指導學生,那就是一要確定一下文章的形式,即用什麼體裁來寫;二要判斷一下選材范圍;三要定下一個切題的主題思想。以上審題方式有它的優點,但所規定的范圍太廣,使學生產生一種摸不著頭緒的感覺。我在實際中總結出了一下幾種快速審題的方法和技巧:

1、從分析題目語言結構中找選材范圍。作文題目一般是由一個片語或一個或幾個詞構成。這就要分析一下他們的語法關系,是偏正結構還是動賓結構等。一般規律來講,主語部分是確定人稱或主人公的,而謂語部分的動詞是文章的中心所在。如《我跟爺爺學編織》,「我」是說要用第一人稱寫,寫「我」的故事,「學編織」是中心,「跟爺爺」是范圍限制,你就不能寫成跟別人學編織。

2、從關鍵詞語中找寫重點。有些題目中心詞不一定是寫作重點,而修辭詞、限制詞卻是文章的重點。如《我家的頑皮的小花貓》,就要重點寫小花貓如何「頑皮」,而不要大寫特寫頑皮以外的事。還如《難忘的一件事》,就要寫出難忘之處,否則就是不扣題。

3、從題外找主題。有的作文題目只有一個詞。如《國旗》《大地》《青松》等。這樣的作文題重點在於寫好它本身及它的象徵意義。因此審題時要展開想像的翅膀。如寫《青松》,可以聯想到那些不屈不撓的革命志士。如寫《國旗》,可將愛國旗和更加熱愛自己的祖國融為一體。

4、把大題目化小。大多數命題作文為了照顧到不同人的不同情況,往往題目出的大一些。但作文的人在審題時不可就題構思,而應當盡可能將大題目化小,必要時還可以加個副標題限制。如寫《記一件有趣的事》這個題目就比較大,選題范圍也很廣。在這種情況下,不妨根據自己的經歷將這個「事」字限制一下。如寫「我和弟弟捉魚」等,這樣一限制,寫起來就得心應手了。

二、主題要明確、集中。

所謂「主題」,那就是文章的核心。比如一個桃子,主題就如桃子裡面的「核」。當看到一個題目時,如何來確定主題,我在實踐中總結出了這樣一個規律,那就是圍繞題目來展開聯想。特別要注意題目中出現的一些限制詞。這樣在認真分析限制詞,從限制詞找突破口的基礎上,作文者腦海中的主題才能明確集中,很快進入意境,並展開豐富的聯想,才有內容可寫。

三、結構要合理。

文章的結構也是一個重點。主題明確了,結構也要合理。如果一篇文章不注意結構的話,即使主題再明確,那它也是一盤散沙,也就無所謂文章的主題了。我認為一篇文章要結構合情合理,那就得做到以下幾點:

1、「鳳頭」。所謂「鳳頭」,就是文章的開頭要入題。文章的`開頭要簡短,用一兩句話點出要寫的內容,使作文者盡快進入意境,達到引人入勝的效果。可以用提問的方式,也可以用總括式、倒敘式、追憶式、抒情式、引文式,還可以用先聲後人式等方式來開頭。

2、「豬肚」。所謂「豬肚」,是指文章的內容要寫得具體、詳細、豐富。當我們做文章時,文章的內容要緊緊地圍繞主題,盡量使內容寫得更具體、詳細、生動,使主題得到有力的發揮。文章內容才會生動形象。

3、「豹尾」。我認為文章的結尾應該盡量做到簡短有力,前後呼應。這就是所謂的「豹尾」。這樣可以達到一攏千斤的效果,令讀者回味無窮。

總之,作文的技巧和方法是在平時的寫作實踐中逐步摸索出來的。只要我們肯動腦、肯學習,在作文實踐中又能靈活機動,從實際出發,作文的技巧和方法是不難掌握的。

Ⅸ 初中生要求掌握的 寫作手法 有哪些

一、表現手法:表現手法從廣義上來講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辭和表達思想感情時所使用的特殊的語句組織方式。分析一篇作品,具體地可以由點到面地來抓它的特殊表現方式,首先是字詞、語句上的修辭技巧,種類很多,包括比喻、象徵、誇張、排比、對偶、烘托、擬人、用典等等;從作品的整體上來把握它的表現手法時,就要注意不同文體的作品,抒情散文的表現手法豐富多彩,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抑揚結合、 象徵等手法;記敘文的寫作手法如首尾照應、畫龍點睛、巧用修辭、詳略得當、敘議結合、正側相映等;議論文寫作手法如引經據典、巧譬善喻、逆向求異、正反對比、類比推理等;小說的描寫手法、烘托手法、伏筆和照應、懸念和釋念、實寫與虛寫等。表現手法的分析是一種很泛的題目,答題時要注意完整地理解題目的答題要求,要簡潔准確地答題,對有些題目如欣賞寫作技巧的題,應結合上下文語境、文章題材與體裁風格等來准確把握,選取其中最主要的一種回答即可,不必面面俱到,如小說塑造人物的種種手法,如散文抒發情感的種種手法等,盡量抓到得分點。因此表現手法一般可以包括抒情手法、描寫手法、修辭手法這三大類。
二、寫作手法:是人們在寫作過程中運用語言文字表現文章內容的基本形式。如開頭的方法、過渡的方法、結尾的方法。寫作方法還因問題不同有所不同:記敘的方法、說明的方法、議論的方法、描寫的方法、抒情的方法、修辭手法等。常見的有:誇張、對比、比喻、擬人;懸念、照應、聯想、想像;抑揚結合、點面結合、動靜結合、敘議結合、情景交融、襯托對比、伏筆照應、托物言志、白描細描、鋪墊懸念、正面側面、比喻象徵、借古諷今、卒章顯志、承上啟下、開門見山;烘托渲染、動靜相襯、虛實相生、實寫與虛寫、托物寓意、詠物抒情等。最常見的寫作手法有:誇張、對比、比喻、懸念、照應、聯想、想像、抑揚、動靜結合、寓景於情、托物言志等。
如果再具體一點細分一下,寫作手法那麼又可指特定文學樣式中的一些技法,如結構短篇小說的寫作手法:「橫切懸念,倒敘事件」法、「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法、「淡化情節,形散神聚」法、「一箭雙雕,一點兩面」法、「偶然中必然,必然中偶然」法、「銀絲串珠,數點一線」法、「明線暗線——雙環連套」法、「欲揚先抑,欲抑先揚」法、「盆中藏月,以小見大」法、「餘音繞梁,三日不絕」法。
因此寫作手法也是一個非常寬泛的概念。
三、描寫手法:描是描繪,寫是摹寫。描寫就是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狀態 具體地描繪出來。這是一般記敘文和文學寫作常用的表達方法。分細描與白描、靜態描寫與動態描寫、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虛寫與實寫、人物描寫、環境描寫、物體描寫、細節描寫、渲染與烘托、欲揚先抑、聯想和想像等。
四、修辭手法:修辭手法,即象徵、誇張、擬人、對比、比興、比喻、借代、對偶、反問、設問和雙關、諧音、用典、互文、疊詞等。
另外不有一些概念我們也應該注意辨析,如:
一、間接抒情與直接抒情。間接抒情是指作者不直接出面,通過其它方式來抒發感情,語言比較冷靜客觀。或借人物之口來抒情。或通過特定的語調來抒情。間接抒情的特點是抒情含蓄婉轉,富有韻味,感染力強。間接抒情又分為借景抒情、融情於景、情景交融、以景結情、以樂景寫哀情、托物言志、托物寓理、借古諷今等。直接抒情就是以第一人稱「我」為抒情主體,直接表現作者的思想感情的一種文章筆法。也叫直抒胸臆。
二、修辭方式與表達方式。修辭方式與表達方式在初中語文中是經常提及的兩個名詞術語:它們之間區別很大。修辭方式是指修飾文字詞句,運用各種方法,使語言表達得准確、鮮明而生動有力,情感真摯、強烈而又引人入勝。初中課文常見的修辭方式有比喻、擬人、誇張、對偶、排比、反問、設問、對比、借代、反復、反語等。表達方式也叫表達方法,其內涵包括記敘、描寫、說明、議論、抒情五個方面。請看例題:下列語句運用了什麼表達方式:①誰是我們最可愛的人?我們的志願軍戰士。②在蒼茫的大海上,海燕像黑色的閃電,在高傲地飛翔。如果我們不理解表達方式這一術語的含義,就不能准確地作出判斷,很可能第①句答出設問而不是議論,第②句答出比喻而不是描寫。
三、表現手法與描寫手法。表現手法和描寫手法實際上都是一種創作方法,但其內涵不同。表現手法內涵可從如下多個方面考慮:①抒情方式(借景抒情、借物抒情、融情於景、直抒胸臆等。)②表現方法(托物言志、以物喻人、先抑後揚、前後呼應、想像、聯想、象徵等。)③結構特點(前後呼應、結尾點題、對比、襯托、鋪墊、、詳略、倒敘、插敘等。)描寫手法從描寫的對象可分為:人物描寫、環境描寫和場面描寫。人物描寫可分為語言、動作、心理、外貌四個方面;環境描寫包括自然環境描寫和社會環境描寫;場面描寫可分為動景、靜景描寫。從描寫的詳略看,可分為細描和白描。從描寫的方法看,可分為實寫和虛寫、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
四、說明方法與說明方式。說明方法和說明方式通常只能在說明性文體中出現。說明方法一般包括分類別、作比較、用比喻、舉例子、列數字、下定義、作詮釋、配圖表等。說明方式一般指平實說明和生動說明。平實說明是指用平易朴實的語言來說明事物的外形、功能或事理的進程、結果,其主要手段是使用分類別、舉例子、列數字、下定義、配圖表這些說明方法和運用科學術語、專有名詞等;生動說明主要指用華麗的詞藻對說明對象加以描繪、刻畫,使其形象、生動、感人、有力,其主要手段是運用引言論、用比喻、作比較等說明方法以及大量使用影容詞、副詞、嘆詞等。
五、論證方法與論證方式。論證方法和論證方式一般只能在議論性文體中出現,它們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論證方法是運用論據來證明論點的方法,最基本的論證方法是擺事實、講道理,另外論證方法還包括對比法、類比法、喻證法、引證法、反證法、歸謬法等。論證方式一般可分為立論和駁論兩種。立論,是就一定的事件或問題,提出並闡明自己的見解或主張;駁論是就一定的事件或問題發表議論,批駁片面的、錯誤的,甚至反動的見解或主張。

Ⅹ 初中語文寫作技巧和方法

構思話題作文的主題

在話題作文的寫作中,首先要對給出的題目進行研讀,對所給的話題進行充分理解,在掌握題意的基礎上再進行寫作。在這個過程中,讀懂話題的中心思想尤為重要,需要不斷練習。一篇作文的主題是貫穿整篇文章的核心,寫作主題的確立對於整篇作文的寫作有著非常關鍵的意義。構思的作文主題要有新意,並且符合話題要求,這對寫作經驗較少的初中生來說不容易,很多學生往往在確立主題時就跑題了。因此,在寫話題作文時,學生首先要理解話題的中心思想,並對作文的主題進行裁定,這也是整篇作文的靈魂。

構建話題作文的結構

話題作文寫作結構必須清晰,對於結構的設定也要明確,作文需要層次分明。合理的結構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能將作文主題表達得更加清晰。教師在寫作技巧的教學中,需要對作文結構構思進行指導,並要求學生構思的內容要陽光向上,在對同一事物進行描寫時,需要對其進行多層面的分析。為了學生能夠更好地運用寫作技巧,教師可以讓學生模仿課本中的寫作結構,做到熟能生巧。

例如,「生活中,我們難免會與人發生爭論,有時候,只是兩個人參與;有時候,則是數人參與。調動你的生活經驗,以《爭論》為題,寫一篇作文,描摹爭論中人們的不同表現。不少於500字。」

這是一個描寫人物特點的命題作文,如果學牛對作文結構不夠熟悉,教師可以讓學生參考語文教科書中有人物描寫的文章,了解描寫人物應該怎樣進行分段,對人物應該從哪些角度進行描寫,這些寫作技巧都需要通過不斷的運用才能熟練。

對寫作范圍進行梳理

話題作文范圍較寬,寫作素材較多,例如,讓學生描寫一件難忘的事情,這件事情可以是開心的,也可以是難過的,還可以是感人的,這些都屬於難忘的事情。學生需要對話題進行認真研讀,根據題目要求進行寫作。

例如,「你們班一定有不少「牛人」吧?他們或是「讀書迷」,知識豐富;或是「演說家」,善於表達;或是「大管家」,熱心集體事物;或是體育健將、樂器高手、智力超人……以《曬曬我們班的「牛人」》為題,寫一篇作文。不少於500字。」在這樣寫人敘事的作文中,將要描述任務的特點和事件逐一進行收集,然後一起進行梳理。

拓展思維,豐富文章內容

要想寫出一篇富有生命力的作文,作者必須拓展自身的寫作思維,寫出屬於自己風格的作品。教師在話題作文教學中,不僅要教會學生寫作的技巧和方法,還要著重教會學生寫作思維的拓展,從所定的主題進行聯系,尋找更多寫作資料,充實文章的內容,從而吸引讀者。

例如,古代許多傑出人物都留下了千古傳誦的詩章:「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激勵過無數熱血青年,「老驥伏櫪,志在千里」讓多少老年人煥發青春,「怒發沖冠憑欄處」使人頓生殺敵報國之情……班上開一個古代風流詩文朗誦會,每人選擇自己喜歡的詩文,力求聲情並茂地進行朗誦,從中感受風流人物的情懷。完成活動後,自選角度,自擬題目,以風流人物為話題寫一篇作文。」

學生可以圍繞古代風流人物進行描寫,通過對古詩文的了解,聯想到詩人的情懷和處境,將風流人物的特色描繪得更加清晰。通過這樣的聯想方式,能夠讓學生更熟練地運用寫作技巧。

初中話題作文是作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學習、練習寫作技巧和方法的重要過程。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應該注重對學生話題作文的指導,讓學生能夠寫出更好的文章。

閱讀全文

與中高年級寫作教學方法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解決代溝的有效方法 瀏覽:690
王伯彤比特訓練方法 瀏覽:87
腦袋上毛囊炎最好治療方法 瀏覽:231
炒股的股利計算方法 瀏覽:751
傳統生態學研究方法 瀏覽:443
認土鴨子的方法視頻 瀏覽:201
栽種豆角更簡便的方法 瀏覽:62
六字訣快速練習方法 瀏覽:856
獲得金屬單質常用的方法 瀏覽:318
用什麼方法止癢好 瀏覽:633
瘦肚子後背運動方法視頻 瀏覽:188
冬天怎麼除甲醛最快最有效的方法 瀏覽:479
胸部熱敷的正確方法 瀏覽:449
三七食用方法降血壓 瀏覽:692
裁員的方法和技巧 瀏覽:727
uv膠水的使用方法 瀏覽:181
淋浴架子安裝方法 瀏覽:494
貼片電容萬用表測量方法 瀏覽:66
嬰兒病毒性感冒鼻塞用什麼方法 瀏覽:898
植物進化的研究方法 瀏覽: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