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研究三歲以下兒童心理發展的方法

研究三歲以下兒童心理發展的方法

發布時間:2022-10-04 04:39:12

A. 學前兒童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哪些+它們的利弊分別是什麼

摘要 研究方法是觀察法。觀察法師有計劃,有目的的觀察兒童在一定條件下言行的變化,作出詳細的記錄,然後進行分析處理,從而判斷他們心理活動的特點的方法。

B. 如何促進幼兒心理健康發展

《幼兒園工作規程》提出了:「幼兒園應當貫徹保育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促進其(幼兒)身心和諧發展」,「應當切實做好幼兒的心理保健工作。」可見,對幼兒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其成為具有健康心理的、能適應未來社會需要的新一代,是擺在廣大幼教工作者面前的一項全新的課題。

根據課題組對我園116名幼兒的抽樣調查,其分析結果表明:當今幼兒較為普遍存在著以自我為中心,唯我獨尊;獨立性差,依賴性強;情緒極不穩定;意志不夠堅強;心理承受力、社會適應能力弱等不良心理傾向。

造成幼兒不良心理傾向的原因主要是幼兒園教育、家庭教育等方面還存在一定問題。

一是教育內容缺乏心理保健知識;

二是沒有開展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

三是保教人員一些不良的教育態度和行為對幼兒心理的影響。

家庭教育中主要是不良家庭結構、親子關系、教養方式和家庭氛圍等影響幼兒心理健康發展。因此,促進幼兒心理健康發展顯得非常必要。幼兒時期是個性、情緒調控能力、意志自製力與堅持性等心理品質迅速發展時期,心理發展具有極強的可塑性,抓住這個時期對幼兒健康心理的形成進行引導和促進,培養其良好的情緒、意志具有積極的意義。所以,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促進幼兒心理健康發展,是幼兒心理發展的需要。

研究的內容

1、研究制定促進幼兒心理健康發展的目標體系。

2、探索促進幼兒心理健康發展的途徑和方法。

3、增強教師對幼兒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識和能力。

研究成果

1、認識成果

課題組對幼兒心理健康的表現有了一定的認識:

(1)情緒情感健康發展方面表現為情緒穩定,活潑快樂,富於同情心,有道德感和理智感;

(2)個性和諧發展方面表現為活潑開朗,獨立自信,對周圍事物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意識;

(3)意志行動發展方面表現為能按成人要求控制自已,有一定的堅持性和毅力;

(4)社會適應能力發展方面表現為喜歡自己生活的環境,有較強的生活自理能力,能與同伴友好相處,善於與人交往,能正確處理與同伴的矛盾糾紛。

2、技術成果

(1)構建了促進幼兒心理健康發展的目標體系。

(2)探索了促進幼兒心理健康發展的途徑。

① 優化育人環境:一是適宜的物質環;二是和諧的心理環境。

② 重視滲透教育:一是學科滲透;二是游戲滲透;三是日常滲透;四是隨機教育。

③ 進行針對性教育。

④ 開展心理輔導:一是活動體驗,二是角色體驗。

⑤堅持家園同步教育。

(3)總結出了促進幼兒心理健康發展的四種方法。

①游戲法。根據活動要求,創設游戲情境,運用游戲口吻,設計特定的教學游戲來提高幼兒學習興趣,調動幼兒活動的積極性,實現活動目標的一種方法。

②情景教育法。在教師和幼兒兩個主體共同創建的教育情景中,教師引導幼兒全身心參與豐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在生動、具體、形象、多樣的情景中,通過直接感知,體驗獲得正確的心理健康常識,養成積極的心理健康態度和行為習慣。

③討論評議法。幼兒在教師的啟發下,主動參與心理健康評議,就身邊所見所聞提出問題,思考討論,得出結論,提高對心理健康的認識水平和評價能力。

④嘗試成功法。是在教師創設的情景中,帶著教師提出的問題或任務,通過自己親身的實踐活動,獲得成功體驗的一種方法。

研究效果

1、幼兒心理得到了健康發展

(1)幼兒情緒情感健康發展。絕大多數幼兒能保持愉快的情緒,遇到不高興的事不生氣,不哭鬧,能承受委屈,接受批評,不無理取鬧。樂意參加各項活動,富有同情心,願意幫助同伴,敬愛師長,集體榮譽感強,如:小班有一個名叫唐奕奕的小女孩,平時情緒極不穩定,遇到不愉快的事就發脾氣,甚至哭鬧,而且又不願意上幼兒園,家長也常常為此而苦惱。在經過「開心娃娃」、「快樂的幼兒園」、「哭、笑、生氣」等系列針對性教育活動後,這個小朋友有了明顯的變化:變得快樂開朗,再也不會遇到什麼事情都哭了。家長感激地說:我的奕奕乖了,每天都能高高興興地上幼兒園,在家裡也是開開心心的,很可愛,老師,謝謝你們的教育。

(2) 幼兒個性和諧發展。他們活潑開朗、獨立自信,能正確地評價自我,敢於在集體面前表現自我,對周圍事物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意識,初步形成了良好的個性品質。據課題組對116名幼兒抽樣進行個性發展前後測查分析,自我意識強的由23.5%上升為85.9%。興趣廣泛的由28.3%上升為90.9%,性格活潑開朗的由32.3%上升為94.5%。

(3)幼兒意志發展良好。絕大多數幼兒具有行為的目的性,能排除干擾,克服困難,有較強的堅持性和毅力。心理與行為協調,形成了健康的意志品質。如大六班的陳樂小朋友,上課坐不住,玩小東西,找同伴說話,做作業、玩游戲最多堅持幾分鍾,不會做的事就再也不想做了。針對陳樂這種情況,該班教師採取了:一是在一日生活的各環節,要求陳樂做事有始有終,遇到困難、挫折,鼓勵他想辦法克服。二是提供有適當難度的、較為枯燥的操作材料,讓陳樂參與編織、刺綉等操作活動,從而訓練他的堅持性。三是引導陳樂參加一些促進堅持性發展的游戲活動,如「哨兵站崗」、「交通警察」等。通過這一系列教育,陳樂小朋友進步很大,上課注意力非常集中,做事一心一意,為達到目的而堅持到底。在一次課題組檢測時,他在30分鍾內,全神貫注地畫了一幅畫,用牙膏盒做了一輛漂亮的汽車,還剪了兩張不同的窗花。

(4)幼兒有較強的社會適應能力。絕大多數幼兒熱愛集體生活,喜歡自己生活的環境。能與同伴友好相處,樂於交往,交往中能做到謙讓與合作、分享與同樂,願意學習同伴的優點,能為同伴的成功感到高興。同伴中建立起相互信任、理解、關心的人際關系。如:中一班小朋友楊芳,在前測中環境適應能力為中等,人際交往發展水平為差等。表現為怯生,不愛說話,更不願意與同伴、老師交往,經常獨自玩玩具或牽著衣襟坐在座位上。於是,老師首先給予楊芳小朋友更多的關心,想辦法接近她,日常生活中經常與她說悄悄話,拉拉她的手,摸摸她的頭,拍拍她的肩……讓她喜歡老師,信任老師。其次,設計豐富多彩的社會交往活動,如「娃娃超市」、「兒童樂園」、「旅遊團」等,引導她在這些活動中與同伴交往,讓她感受、體驗與大家一起玩的樂趣。再次,老師和她一起參與活動,並有意識地教給她一些交往技能。漸漸地,楊芳小朋友的社會交往能力增強了。據該班老師反映:楊芳能主動交往,喜歡和同伴玩耍、游戲,常常親近老師,並與老師交談,對人熱情大方,如一次在活動區中,她扮演商店服務員,她熱情接待顧客,耐心細致向客人介紹商品,還被顧客評為最佳服務員。

2、教師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識和能力有了較大提高。

①增強了教師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識

通過研究,教師培養幼兒健康心理的意識大大增強。工作中隨時注意了調控自身的心態,努力改善了自己的心理健康狀況,以自身健全的人格,高尚的品德,良好的態度,正確的教育行為影響幼兒。在日常教學中,老師們自覺地將心理健康教育內容滲透於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有目的、有計劃地促進幼兒心理健康發展。同時,班上教師之間也建立了良好的關系,老師們相互溝通,配合默契,為幼兒起好了良好的榜樣作用。

②提高了教師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

通過研究,教師認識到幼兒心理差異的重要性,能從因材施教的角度看問題。以前教師常常是抓兩頭,忽視中間,而經過這次研究,教師注意了全面了解、全面觀察,對每個幼兒都心中有數,了解幼兒各自心理發展的特點,真正做到面向每一位幼兒,並根據幼兒心理發展需要來實施教育。同時,教師設計和組織幼兒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能力也得到了較大提高。老師們能根據幼兒的不同心理發展水平,設計不同的教育活動,採取不同的教育方式,以達到幼兒心理健康發展目的。

問題與思考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較豐富,但還不夠完整,顯得較零散,我們今後將加強對心理健康教育內容的研究。

(二)本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是可貴的,但如何將培養幼兒健康心理的意識轉化為每個教師的教育行為還有一定難度;如何正確評價幼兒心理健康發展還需要進一步深入探討。

影響幼兒心理健康發展的因素

幼兒成長的每一個階段,都應有相應的心理發展目標,這個時期是一個人心理發生、發展的重要時期,也是一個人接受教育和影響的最佳時期,為了向幼兒進行有的放矢的教育,提高教育效果,促進幼兒心理得到正常健康發展,我們首先必須研究哪些因素影響幼兒心理健康的發展,從而控制和利用這些因素,促進幼兒心理健康發展。為此,我們要懂得孩子心理發展的每個階段的特點,並且給予正確指導,通過許多專家研究、實踐,證明幼兒的心理健康發展必須依靠幼兒園、家庭來共同完成,兩者缺一不可。

一、教師對幼兒心理健康發展的影響

幼兒心理健康的發展,不僅能幫助幼兒具備適應社會的良好心理品質,更重要的還在於充分發揮他們的潛能和創造性,讓幼兒的個性得以良好發展。教師在幼兒心目中有至高無上的威望,他們熱愛自己的老師,為自己的老師而自豪。剛剛離開家庭的幼兒,渴望在幼兒園得到一份類似母愛的教育。因此如果教師的教育方法不當,過於嚴厲或偏愛、不一視同仁、不善於根據個別兒童不同特點採取個別對待的方法,往往會使部分幼兒得不到溫暖變得拘束、孤獨、膽怯、壓制了某些幼兒心理的正常發展。因此作為幼兒教師要有高度的責任感和深刻的洞察力,注視每個角落,發掘任何一個發光點,用最有效的教學措施,使每個幼兒的心理都能得到健康發展。因此,教師對幼兒心理健康發展要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培養:

1、人格培養

培養幼兒對愛的感受能力,接受愉快的情緒體驗,在和同伴、師長交往、交流時,懂得基本的交往原則,對尊重、合作、正直、寬容、幫助等良好交往品質,有初步的體驗;喜愛自己,樂於自我體驗和自我探索,逐漸發展對真善美的感受能力和判斷能力,並能學習以此來衡量別人和自己的行為;有助於自主選擇,作出決定並努力去實現的.傾向和能力。

2、生存培養

引導幼兒在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的同時,逐步形成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樂於探索,體驗多方面的生活,並從中發現生活的美好;能平和的接受生活的復雜性,並有相對正確的判斷和選擇,有初步的安全自護意識,培養初步的責任感。

3、學習培養

在激發幼兒對於周圍世界強烈的好奇心的同時,培養學習興趣和學習慾望,欣賞自己探索的成果,努力發掘幼兒的學習潛能,如聽說能力、觀察能力、分析能力、記憶能力、理解能力等,利用幼兒感知覺發展的優勢,引導幼兒掌握多種感官並用的學習方法,培養初步的學習能力,使幼兒感受到學習是輕松愉快的,從而樂此不疲。幼兒的學習動機就其心理成分來說,主要是兩方面:一是幼兒的志向,既幼兒對學習意義的認識並由此而產生的自覺性和積極性;二是幼兒的學習興趣、表現為學習上的求知慾。

幼兒心理健康的發展不僅受到家庭、教師等方面的影響,同時「幼兒園應與家庭、社區密切合作,與小學相互銜接,綜合利用各種資源,共同為幼兒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每一個幼兒有自己的發展模式,我們在培養幼兒心理健康發展的時候也並不是要把幼兒納入某種發展模式,而是要引導幼兒去發現世間萬物,為了不給幼兒留下一生的遺憾,我們必須在幼兒期做好這一點,因此幼兒園、教師與家長都要建立一種積極健康的態度及看法,只有這樣,幼兒的心理才能得到健康的發展。

二、家庭影響

嬰幼兒時期是孩子心理發展的重要時期,因此,家長必須盡早承擔起這個神聖職責,我國已故作家老舍曾寫道:「從私塾到小學、到中學,我經歷過起碼有數百位教師吧!其中有給我很大影響的,也有毫無影響的。但是我真正的教師,把性格傳給我的,是我的母親。母親並不識字,她給我的是生命教育」。由此可見家庭對幼兒心理健康發展的重要性,所以在這一過程中,家長必須懂得和了解孩子,才能正確地、有針對性地對他進行教育,家庭對孩子心理健康的培養是一門學問,培養孩子有一個健康的心理不能憑「想當然」。

1、認識環境

人是在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中發展的。所以,家長首先要對孩子的生長環境有較為全面深入地了解,盡可能正確地分析和認識,如:我們孩子身邊的傳統文化環境那些是優良的,哪些是不健康的,如何揚棄,這里有觀念上的認識,有生活方式上的繼承和批判;又如孩子所處的時代特點、發展趨勢、人的生存環境的變化、科技迅猛發展,都要求家長對孩子的心理發展要因地制宜,要用發展的眼光去教育孩子。

2、認識孩子

家長要承認孩子是發展的主題,而不是一個任人「塑造」的客體,所以,認識孩子首先是認識孩子成長的身心規律,按規律引導,而不是憑主觀意願行事;其次要認識孩子的個性特點,根據孩子的特點,靈活運用各種方法,使孩子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更好的發展。家長對孩子進行教育,不論採取什麼樣的方法都要有利於保護、培養孩子的自尊心,方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一位教育家說過:「所有難教育的孩子都是失去自尊心的孩子;所有好教育的孩於都是具有強烈自尊心的孩子」

3、認識自己

在培養幼兒心理健康的發展過程中,家長的自我認識和自我教育非常重要,家長一方面要明確自己的職責,提高自己的教育意識,時時注意自己的言行。有一位幼兒園的教師講過這樣一段經歷:在她的班裡來了一個三歲的孩子,很孤僻,成天悶悶不樂,膽子特別小,身體也很弱。經了解原來她的父母在家常為小事爭吵,有時還拿孩子出氣。後來,老師對家長做了細致的工作,建議他們為了孩子雙方都要努力剋制自己。孩子的家長重視了這個問題,從此,注意了彼此的言行,孩子也因此有了改變,逐漸變得健康愉快了;另一方面家長還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質,並根據自己的個性特點和實際情況揚長避短,選擇經過努力可以實現的目標並付諸行動,以提高對孩子心理發展的輔導時效。

C. 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的具體研究方法有哪些

實證研究法——英國哲學家培根(F.Bacon)說:「科學是實驗的科學,科學就在於用理性方法去整理感性材料。歸納、分析、比較、觀察和實驗是理性方法的主要條件。」兒童心理學與其他科學一樣,重視用理性方式去整理感性材料。具體體現為以下三種方法。
1.觀察法
觀察法是有計劃、有目的的觀察兒童在一定條件下言行的變化,作出詳細的記錄,然後進行分析處理,從而判斷他們心理活動的特點的方法。
觀察法是科學研究最基本的方法。通過觀察,人們可以收集到最直接的資料,包括事件發生、發展的過程和相關的數據。按不同的維度,觀察法分為以下幾種具體類型。
從時間上看,分為長期觀察和定期觀察。長期觀察指研究者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連續進行系統觀察,積累資料,並加以整理和分析。定期觀察指按一定的時間間隔持續觀察(如每周一次),到一定階段後予以總結。
從范圍上看,分為全面觀察和重點觀察。全面觀察指在同一研究內對若干心理現象同時加以觀察、記錄。重點觀察則是在同一研究中只觀察、記錄某一項心理現象。
從規模上看,可分為群體觀察和個體觀察。群體觀察指研究者的觀察對象是一組兒童,記錄這一群體中發生的各種行為表現。個體觀察又稱個案法,是對某一特定兒童作專門的觀察。個案法是一種最簡單、最直接的心理學研究方法,具有啟蒙和試點的作用。
2.調查法:調查法包括談話法、問卷法、測驗法和產品分析法四種。
3.實驗法

D. 教育教學中兒童心理研究的方法有哪些

兒童心理學的研究方法
兒童心理學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觀察法、實驗法等。

觀察法,就是有目的、有計劃地觀察兒童在一般生活條件下言語和行為的變化,並且根據觀察的結果判斷兒童心理發展的特徵和規律的一種方法。

實驗也是一種觀察,只不過是一種有控制的觀察,即有計劃地控制各種條件,在各種條件中,特別引起或改變某一條件,來研究兒童心理特徵的變化。常用的實驗法有自然實驗、教育心理實驗和實驗室實驗。

除了觀察和實驗兩種主要方法以外,還同時運用其他一些輔助的方法,其中最常用的是談話法、問卷法和作品分析法。

談話法是通過談話來了解兒童心理活動的一種方法。因為言語是人的心理活動的最重要外部表現之一。採用這一方法的時候,首先應當根據研究的目的和談話對象的特點擬訂談話的話題和內容;談話的話題和內容要求是兒童能夠回答和樂於回答,並能從中分析出他的心理活動的;跟兒童進行談話的時候,必須隨機應變,隨時提出足以了解有關兒童心理狀態的具有靈活性而又恰當的問題;談話的過程和結果應當由研究者本人或共同工作者作詳細的記錄,如能用錄音機記錄,則更為方便、可靠。

問卷法是用書面問題表讓兒童填寫,從而了解兒童心理的一種方法,如小學生閱讀興趣的調查或中學生理想的調查等等。這種方法的優點是比較簡單易行,且同時可以研究很多兒童。但缺點也比較多,兒童的回答往往不能代表真正的心理狀態;且僅僅依靠書面回答來判斷兒童心理發展情況,常常是不可靠的。

作品分析法是通過對兒童作品的分析來了解兒童心理活動的一種方法。兒童的作品很多,如日記、作文、繪畫、各種作業、工藝製作等等。通過這些作品,可以分析兒童某一方面的心理活動。如通過作文、日記,可以分析兒童思維和言語的發展,也可以分析兒童的興趣和理想的發展。

進行兒童心理學的研究,經常不是單獨地採用一種方法,而是根據研究的需要採取綜合的方法;或者以某種方法為主,以其他方法為輔;或者交錯運用幾種方法。例如,兒童心理學上常常採用的追蹤研究,就是以長期觀察法(日記法、傳記法)為主,而以其他方法為輔。又如,在個案研究中,可能是觀察、問卷、談話或訪問教師或家長、作品分析、鑒定材料分析、教育心理實驗等各種方法互相配合運用。

E. 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旳研究方法有那些

實證研究法——英國哲學家培根(F.Bacon)說:「科學是實驗的科學,科學就在於用理性方法去整理感性材料。歸納、分析、比較、觀察和實驗是理性方法的主要條件。」兒童心理學與其他科學一樣,重視用理性方式去整理感性材料。具體體現為以下三種方法。
1.觀察法
觀察法是有計劃、有目的的觀察兒童在一定條件下言行的變化,作出詳細的記錄,然後進行分析處理,從而判斷他們心理活動的特點的方法。
觀察法是科學研究最基本的方法。通過觀察,人們可以收集到最直接的資料,包括事件發生、發展的過程和相關的數據。按不同的維度,觀察法分為以下幾種具體類型。
從時間上看,分為長期觀察和定期觀察。長期觀察指研究者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連續進行系統觀察,積累資料,並加以整理和分析。定期觀察指按一定的時間間隔持續觀察(如每周一次),到一定階段後予以總結。
從范圍上看,分為全面觀察和重點觀察。全面觀察指在同一研究內對若干心理現象同時加以觀察、記錄。重點觀察則是在同一研究中只觀察、記錄某一項心理現象。
從規模上看,可分為群體觀察和個體觀察。群體觀察指研究者的觀察對象是一組兒童,記錄這一群體中發生的各種行為表現。個體觀察又稱個案法,是對某一特定兒童作專門的觀察。個案法是一種最簡單、最直接的心理學研究方法,具有啟蒙和試點的作用。
2.調查法:調查法包括談話法、問卷法、測驗法和產品分析法四種。
3.實驗法

F. 研究學前兒童心理的具體方法有哪些

研究學前兒童心理的基本原則有客觀性原則、活動性原則以及發展性原則。
研究學前兒童心理的具體方法有以下幾種:
觀察法是通過有目的、有計劃地考察兒童在日常生活、游戲、學習和勞動過程中的表現,包括其言語、表情和行為,並根據觀察結果分析兒童心理發展規律和特徵的方法。觀察法是研究幼兒
心理的最基本的方法。
實驗法是根據研究目的,改變和控制幼兒的活動條件,以引起其心理活動有規律的變化,從而揭示特定條件與心理活動之間關系的方法。我們重點來看一下實驗室實驗法。
實驗法又分為實驗室實驗法和自然實驗法、教育心理實驗法等。實驗室實驗法是在有特殊裝備的實驗室內,利用專門的儀器設備進行心理研究的一種方法。廣泛應用於對出生幾個月的幼兒進行研究。實驗法的最主要的優點是能夠嚴格控制條件,可以重復進行,可以通過特定的儀器探測一些不易觀察到的情況,取得有價值的保教知識與能力(幼兒園)科學資料。不足之處在於:幼兒在實驗室環境內產生不自然的心理狀態,由此導致所得實驗結果有一定的局限性。
調查訪問法是研究者通過學前兒童的家長、教師或其他熟悉兒童生活的成人去了解兒童的心理表現。
談話法是通過和幼兒交談,以研究他們的各種心理活動的方法。作品分析法是通過分析幼兒的作品(如手工、圖畫等),去了解幼兒心理的方法。對幼兒作品的分析最好是結合觀察和實驗進行。

G. 兒童發展心理學的基本研究方法有哪些

定性研究:訪談法、文獻法、觀察法;

定量研究:調查法、量表法;

實驗研究:同卵雙生子實驗、異卵雙生子實驗等等,根據可以進行實驗室實驗,也可以進行自然實驗。

H. 兒童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包括哪兩大類

心理學主要的研究方法及其特點:

(1)觀察法:在自然條件下,對表現心理現象的外部活動進行有系統、有計劃的觀察,從中發現心理現象產生、發展的規律。

優點:適用范圍較大;簡便易行;所得材料比較真實。

缺點:結果難以重復驗證、精確分析;難以控制目標現象的出現;受觀察者主觀影響(觀察者效應、觀察者偏差)

(2)實驗法:在控制條件下對某種心理現象進行研究的方法;分實驗室實驗和自然實驗。

優點:可揭示因果關系;可重復可檢驗;數量化指標明確。

缺點:實驗情景帶有極大的認為性質,被試處於那樣的環境中又意識到自己正在接受實驗,有可能幹擾實驗結果的客觀性。

(3)測驗法:用一套預先經過標准化的問題(量表)來測量某種心理品質的方法;分直接測驗和間接測驗(投射測驗)兩種。

測驗法有三個基本要求:1.信度2.效度3.標准化

(4)調查法:就某一問題要求,讓受調查者自由表達其態度或意見。有兩種方式:問卷調查和晤談法。

使用時應注意:1.取樣的代表性2.被試受社會贊許性的影響。

優點:用起來比較容易,收集數據比較快。

缺點:不夠嚴謹;不能揭示因果關系;受研究者主觀影響較大。

(5)個案法:對被試各方面或狀況進行深入而詳盡的了解,收集個體過去和現在的資料,進過分析推知其行為原因。

優點:能夠解釋個體某些心理和行為產生、發展、變化的原因,有助於研究者獲得某種假設。

缺點:對個體的研究結論難以推廣。

I. 研究學前兒童心理的具體方法有哪些

研究學前兒童心理的具體方法有哪些?

它沒有一個統一的界定,常常需要藉助於我們所學的一些專業理論知識、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以及在龐大的社會背景下提出的一些具體要求,通常總結來說就是三個點,教什麼、怎麼教以及我們為什麼這么教?

一、觀察法
1.含義:
觀察法是通過有目的、有計劃地考察兒童在日常生活、游戲、學習和勞動過程中的表現,包括其言語、表情和行為,並根據觀察結果分析兒童心理發展規律和特徵的方法。例如:教師在幼兒進行體育游戲中觀察幼兒是否有把游戲材料分享給其他小朋友。
關鍵詞:
前提—目的、計劃
地點—生活、游戲及學習
內容—言語、表情及行為
目的—分析結果、找到特點與規律
2.特點:
觀察法是研究幼兒心理的最基本的方法。(也是最常用的方法)
3.優缺點
①優點:觀察資料真實、生動;觀察及時,捕捉正在發生的現象;搜集到幼兒無法用言語表達的資料
②缺點:受時間、對象、觀察者本身的限制;只能觀察表面現象;不適用大面積調查。

二、實驗法
實驗法是根據研究目的,改變和控制幼兒的活動條件,以引起其心理活動有規律的變化,從而揭示特定條件與心理活動之間關系的方法。
1.實驗室實驗法
(1)含義
實驗室實驗法是在有特殊裝備的實驗室內,利用專門的儀器設備進行心理研究的一種方法。廣泛應用於對出生幾個月的幼兒進行研究。例如:兒童情感實驗室中,通過設計不同的情境實驗,誘發特定情緒,並利用生理學方法,遙測記錄心率、血壓等生理信號的變化來達到對兒童情緒能力評估的目的。
關鍵詞:
地點-實驗室內
條件-實驗儀器
(2)優缺點
①優點:能夠嚴格控制條件,可以重復進行,可以通過特定的一起探測一些不易觀察到的情況,取得有價值的科學資料。
②缺點:幼兒在實驗室環境內產生不自然的心理狀態,由此導致所得實驗結果有一定的局限性。
2.自然實驗法
(1)含義
自然實驗法,是在幼兒的日常生活、游戲、學習和勞動等正常活動中,有目的、有計劃地控制某些條件,來引起並研究幼兒心理變化的方法。
關鍵詞:前提-控制條件
(2)優缺點
①優點:使兒童在實驗過程中心理狀態比較自然,而研究者又可以控制兒童心理產生的條件,既與觀察法接近,又是實驗方法,兼有二者的優點。
②缺點:由於強調在自然條件下進行實驗,難免出現各種不易控制的因素。

三、調查法
1.含義:
調查法是研究者通過學前兒童的家長、教師或其他熟悉兒童生活的成人去了解兒童的心理表現。
2.優缺點
①當面調查的缺點是比較費時間。
②書面調查則往往因被調查者不十分了解調查意圖而不能提供所需資料。
③調查法的缺點還在於被調查者的報告往往不夠精確,可能出於記憶不確切,也可能是受個人偏見及態度的影響。

四、談話法
含義:
談話法是通過和幼兒交談,以研究他們的各種心理活動的方法。談話的形式可以是自由的,但內容要圍繞研究者的目的展開。談話者應有充足的理論准備、明確的目的以及熟練的談話技巧。

J. 研究學前兒童心理學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研究學前兒童心理學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研究學前兒童心理學的常用方法有哪些呢?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想法會逐漸的不一樣,作為家長其實很想知道孩子在想什麼。其實我們可以利用一些方法來觀察孩子的心理。下面跟我一起來看看研究學前兒童心理學的常用方法有哪些吧!

研究學前兒童心理學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篇1

實證研究法——英國哲學家培根(F.Bacon)說:「科學是實驗的科學,科學就在於用理性方法去整理感性材料。歸納、分析、比較、觀察和實驗是理性方法的主要條件。」兒童心理學與其他科學一樣,重視用理性方式去整理感性材料。具體體現為以下三種方法。

1.觀察法觀察法是有計劃、有目的的觀察兒童在一定條件下言行的變化,作出詳細的記錄,然後進行分析處理,從而判斷他們心理活動的特點的方法。觀察法是科學研究最基本的方法。通過觀察,人們可以收集到最直接的資料,包括事件發生、發展的過程和相關的數據。按不同的維度,觀察法分為以下幾種具體類型。從時間上看,分為長期觀察和定期觀察。

長期觀察指研究者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連續進行系統觀察,積累資料,並加以整理和分析。定期觀察指按一定的時間間隔持續觀察(如每周一次),到一定階段後予以總結。從范圍上看,分為全面觀察和重點觀察。全面觀察指在同一研究內對若干心理現象同時加以觀察、記錄。重點觀察則是在同一研究中只觀察、記錄某一項心理現象。從規模上看,可分為群體觀察和個體觀察。群體觀察指研究者的觀察對象是一組兒童,記錄這一群體中發生的各種行為表現。

個體觀察又稱個案法,是對某一特定兒童作專門的觀察。個案法是一種最簡單、最直接的心理學研究方法,具有啟蒙和試點的作用。

2.調查法:調查法包括談話法、問卷法、測驗法和產品分析法四種。

3.實驗法。

研究學前兒童心理學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篇2

1、觀察法

瓦龍認為,兒童心理學從一開始就採用了觀察法,並且正是依靠這個方法才取得成就的。觀察法是反映客觀的方法,但是也極易混入主觀因素。為了全面而確切描寫,觀察時就要有所選擇,同時也要使用「參考體系」,即那些能加以說明並和原有的.知識經驗體系相配合的現象。另外,他還要求觀察者掌握一個重要的原則:方法要結合觀點。只有正確的觀點,才能保證正確的方法,才能得出正確的結果。

2、實驗法

瓦龍認為,對3歲前的兒童不能使用實驗法,因為實驗法是在一定條件下的觀察法。為了便於觀察而改變兒童生活的自然條件,會使兒童的心理發生不自然的變化,這樣做毫無疑問是得不出正確的結果的。他認為在有的實驗中,可以不改變對象而只改變觀察的工具,這就是把觀察法和自然法結合起來,即自然實驗法。

3、臨床法

瓦龍指出,臨床法在處理病態心理的兒童時,可以根據結果來倒推原因;研究病態兒童的某種典型行為。就可能了解他們的心理活動或機能的發展速度。臨床法有助於診斷發展不正常的兒童,預料他們能夠適應哪些生活,並且在對正常發展的兒童的生活及教育指導上,具有重要意義。

4、測驗的統計法

瓦龍認為數量上的統計雖然有局限性,但可以運用。在統計任何一個心理特徵的數量時,不要為表面現象所迷惑,必須仔細觀察。如果是進行智力測驗,測驗的目的是為了要把兒童智力發展的最高水平表現出來,這就需要利用統計法來補救測驗法的不足,進行一些核對和校正。在瓦龍看來,測驗和統計法對分析個別心理特徵或許可以作出某些貢獻,但對於綜合地表現一個人的心理整體,則是無能為力的。 應當指出,瓦龍的研究方法,其特色不在於方法本身,而在於統帥其方法的觀點,即在運用研究方法時,要運用辯證唯物主義觀點來認識現實的不斷形成的及其變化的規律,只有這樣才能表達客觀現實的本質。因此,瓦龍堅決反對在研究兒童時與其周圍環境相脫離,也反對A·比納制定「發展的階梯」,只從智力和單純數量方面去研究兒童的做法。

閱讀全文

與研究三歲以下兒童心理發展的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牛皮癬運動治療方法有哪些 瀏覽:503
噴霧香水使用方法 瀏覽:682
戒除美沙酮的最佳方法 瀏覽:12
大池過濾器安裝方法 瀏覽:507
測量方法技術的起源 瀏覽:361
崗位分析方法的選擇依據是 瀏覽:983
食用鑄鐵消除內應力最好的方法 瀏覽:516
測量透鏡焦距的方法哪個好 瀏覽:194
3x97簡便計算方法 瀏覽:556
益節美國氨糖食用方法 瀏覽:559
飛利浦溫奶器使用方法 瀏覽:924
FDMS顆粒物測量方法 瀏覽:775
2015新君威後備箱進水解決方法 瀏覽:929
北京標桿企業調研方法有哪些 瀏覽:115
鉛筆生活技巧和方法 瀏覽:537
煙氣控制方法有哪些 瀏覽:693
中葯分析驗證方法 瀏覽:918
解決代溝的有效方法 瀏覽:695
王伯彤比特訓練方法 瀏覽:89
腦袋上毛囊炎最好治療方法 瀏覽: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