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平板計數法和膜過濾法檢測細菌有什麼區別呢 哪個精確一些
膜過濾法更為精確一些。
膜過濾技術是成熟的技術,ISO標准、AOAC、美國的EPA等等。所有這些標准,最起碼ISO標準是可以拿過來用的。採用濾膜法進行微生物檢測是一種國際公認的微生物標准檢驗方法,其得到AOAC、美國、歐洲和日本等國家的葯典、FDA和EPA等組織的承認,廣泛應用於環境監測、食品及飲料工業、化妝品、制葯工業品質控制和電子工業等領域。賽多利斯公司的濾膜法微生物檢測產品成功地應用於濾膜法已有20多年的歷史,實用而且方便實用,它簡化了微生物檢測程序。 所以,1.有菌落總數檢測膜過濾法的標准。2.有可行性。
標准和技術是兩碼事,標準的制定主要是為了評價水平和保護安全。
2.關於平皿計數法檢不出,而濾膜法卻能檢測出,可想到以下兩點:1)平皿計數法,傾倒的培養基也要50度左右,而50度左右足矣使部分環境微生物不能生長了;2)在培養基內部的微生物比在表面的獲得更少的氧,應該也是會影響部分微生物的生長。膜過濾法是水質樣品的國際上公認的方法,有依據可查。主要起到一個富集的作用 畢竟水中的菌比較分散。
濾膜法微生物檢測: 將適當孔徑的濾膜放入濾器,過濾樣品,由於濾膜的作用而將微生物保留在膜的表面上。樣品中微生物生長抑制劑可在過濾後用無菌水沖洗濾器而除去。然後,將濾膜放在培養基上培養,營養物和代謝物通過濾膜的微孔進行交換,在濾膜表面上培養出的菌落可以計數,並和樣品量相關。
濾膜法的優點:
-與直接法比較,可以檢測大量的樣品
- 濃縮效應使微生物檢測的准確度提高
- 帶有菌落的濾膜,可作為檢測的永久記錄存檔
- 可見的菌落和樣品量直接對應,得出定量結果
2. 平板載荷試驗的基本方法
一、試驗儀器設備
載荷測試設備由:①承壓板;②加荷裝置;③沉降觀測裝置等部件組成(圖2-1)。
1.承壓板
承壓板是模擬基礎傳力給地基的設備,為了獲得比較准確的地基測試參數,理論上承壓板的剛度和尺寸應盡量與基礎相近。在實測中,剛度相近比較容易達到,採用剛性大的加筋厚鋼板或鋼筋混凝土板即可;但承壓板尺寸與實際基礎相近則難於達到,由於整個地基土的測試面積太大,其上施加的總荷載勢必加大,既造成試驗設備龐大又使試驗條件難以達到。而承壓板面積太小,則影響地基土沉降量預測和極限荷載值的准確性。
圖2-1 靜力平板載荷試驗系統
1—承壓板;2—量測系統;3—堆載;4—地錨反力系統;5—載荷台;6—混凝土載荷台;7—桁架;8—千斤頂;9—反力拉桿;10—傳力柱
國內外對承壓板尺寸效應作了大量研究,當承壓板面積在一定范圍內時,沉降值S隨承壓板直徑D增加而加大,但當承壓板直徑D過小,則出現沉降值S隨D減小而增加的現象。而當承壓板直徑D大於一定值後,沉降值S隨D值增加而加大的趨勢變得不明顯。處於上述兩個明顯轉折點的承壓板直徑D值分別為30cm和50cm左右,這也是靜力載荷試驗中經常選用直徑30~50cm承壓板的原因。
承壓板是平板載荷試驗系統中的重要部件,一般為鑄鋼件。受現場條件限制,承壓板也有採用現場混凝土澆築和預制兩種,其底面一般用厚鋼板。對承壓板的要求是:要有足夠的剛度;滿足在加荷過程中承壓板本身的變形小;而且其中心和邊緣不能產生彎曲和翹起的要求,故其形狀一般為圓形(也可為方形)。根據經驗,土質松軟(如:軟土、新近沉積土、人工雜填土)或上硬下軟的雙層地基土,宜採用較大尺寸;土質較硬時,承壓板宜選用較小尺寸;對密實粘性土和砂土,承壓板面積一般為1000~2500cm2;對一般土,承壓板面積多採用2500~5000cm2。
為計算方便,我們給出幾種常用不同面積的圓形—方形承壓板直徑和邊長換算值(表2-1)。
2.加荷裝置
加荷裝置包括:壓力源(千斤頂、堆載物);載荷台架;反力構架等。加荷方式有兩種,即:重物靜力加荷和液壓千斤頂加荷。
重物靜力加荷法:在載荷台上放置重物(如鋼錠、鉛塊、建築砌塊等),以此向地基土加荷載。此法雖顯笨重,勞動強度大,但其荷載穩定,常在大荷載測試時採用。
表2-1 圓形—方形承壓板直徑和邊長換算表
液壓千斤頂反力加荷法:用液壓千斤頂加荷,用地錨系統提供反力,其加荷控制及搬運方便,勞動強度相對較小,但可提供的反力有限,故適於小荷載測試。採用液壓千斤頂加荷,必須注意兩個問題:①液壓千斤頂的行程必須滿足地基沉降量的要求,必要時,可採用上、下兩個千斤頂重疊放置,以增加液壓千斤頂行程,來滿足特殊地基沉降量要求;②地錨系統反力要大於最大加荷。由於受力後地錨上拔,設備本身變形,千斤頂漏油和承壓板下沉,使試驗過程中千斤頂的壓力不易穩定,會出現壓力減退現象。為保持相對恆壓,一般採用千斤頂液壓自動伺服系統,以保持壓力穩定。
地錨系統、反力構架或載荷台架,其構件和總體組合強度不能過低,應是試驗最大荷載1.5~2倍。
3.沉降量測系統
沉降量測系統由千分表(以前多使用指針式千分表,現在一般使用帶計算機數據介面的電子千分表,既可以觀測,又可以實現數據自動採集)及固定支架或沉降感測器及自動記錄儀組成。其量測精度不應低於±0.01mm。
二、試驗要點和要求
載荷試驗設備重、部件多、試驗周期長,因此,要格外注意人身和設備安全。不同類型的儀器都配有其性能和使用說明書,使用前應仔細閱讀並要配有專人掌握使用。試驗步驟如下:
1.檢查儀器及配套件性能
試驗前檢查儀器設備的性能是否正常;准備好電源、照明和試驗用的各種工具。
2.試驗點選擇
要考慮建築物需要和地基土的特點以及場地條件,進行試驗設計和選用適合的試驗方式及其承壓板面積。載荷試驗宜採用圓形剛性承壓板,根據土的軟硬不同選用合適的尺寸:土的淺層平板載荷試驗承壓板面積不應小於2500cm2;對軟土和粒徑較大的填土不應小於5000cm2;土的深層平板載荷試驗承壓板面積宜選用5000cm2;試驗點一般應布置在有代表性的地點、二級以上工程建築物的重要部位、地基土主要持力層及能夠發揮地基潛力的關鍵土層上。每個場地的試驗點不宜少於3個,當場地內土體不均時,應適當增加。
3.開挖試坑
淺層平板載荷試驗的試坑寬度或直徑不應小於承壓板寬度或直徑的3倍;深層平板載荷試驗的試井直徑應等於承壓板直徑。當試井直徑大於承壓板直徑時,緊靠承壓板周圍土的高度不應小於承壓板直徑;當挖至距試驗深度15~20cm處預留防擾動保護層,停止快速開挖,用平鏟修整至測試深度後,在承壓板下鋪設不超過20mm的砂墊層找平,要求盡快安裝試驗設備,並減少對土的擾動。
4.安裝設備
現以拉錨(桿)式千斤頂加荷靜力平板載荷試驗系統為例,簡要介紹試驗系統的安裝:
(1)確定建築場地中的試驗點位置,標出試驗點的中心位置。要求試驗點以2m為半徑的場地平整,以便操作和保證有足夠和均衡的反力;
(2)按照地錨水平拉桿長度,確定各個地錨安裝位置並組織安裝。安裝地錨時,逐一安裝地錨水平拉桿並緊固之。施工時,切忌雨水流入試坑。一般應先架設防雨、防曬帳篷,並在帳篷外挖好排水溝;
(3)按要求開挖試坑、取樣;平整坑底並在承壓板下鋪設不超過20mm的砂墊層找平;
(4)用拉線法找出試驗中心點,安裝承壓板(應使承壓板輕輕就位,既要水平,又要垂直、居中,最終通過傳力柱把試驗施加的載荷呈中心荷載方式作用在承壓板上)→安裝位移感測器→千斤頂→傳力柱和拉桿帽→在地錨和傳力柱間安裝反力拉桿並使之均勻受力→安裝電子千分表;
(5)進行試驗前的全面檢查,確認沒有問題後,便可開始試驗。
試驗須填寫原始記錄(表2-2):
表2-2 淺層平板載荷原位試驗記錄表
(1)加荷方式:載荷試驗加荷方式應採用分級維持荷載沉降相對穩定法(常規慢速法)。有地區經驗時,可採用分級加荷沉降非穩定法(快速法)或等沉降速率法。加荷等級宜取10~12級,不應少於8級,荷載量測精度不應低於最大荷載的± 1%;
對慢速法,當試驗對象為土體時,每級荷載施加後,以間隔5min、5min、10min、10min、15min、15min測讀一次沉降,以後每間隔30min測讀一次沉降;當連續兩小時每小時沉降量都小於0.1mm時,可認為沉降已達相對穩定標准,可施加下一級荷載。
按照經驗,各類土的加荷等級增量,可參考表2-3。
(2)最終荷載的確定:應根據試驗目的、設備條件等而定。如:為了確定地基變形參數、比例界限承載力,或因設備條件限制,則在比例界限壓力點出現後,再加壓2~3級即可終止;又如,在設備條件允許情況下,為確定地基土承載力,最好做到破壞階段,以求出地基的極限荷載值。
表2-3 各類土加荷等級增量表
(3)終止試驗條件:當出現下列現象之一者即可認為地基土達到破壞階段,並可終止試驗:①承壓板周邊的土出現明顯側向擠出,周邊土出現明顯隆起或徑向裂縫持續發展;②本級荷載的沉降量大於前級荷載沉降量的5倍,荷載與沉降曲線出現明顯陡降;③在某級荷載下24h沉降速率不能達到相對穩定標准;④總沉降量與承壓板直徑(或寬度)之比超過0.06。
3. 平板平面度是否合格的依據是什麼
平面度
平面度是指一個表面的所有元素都在一個平面上的狀態。
平面度控制:限定一個表面允許的不平誤差的形位公差。
平面度公差帶:兩個平行平面,所有元素落在中間。公差帶的第一個平面由被控表面上的三個最高點組成,第二個平面是偏離第一平面,控制公差值距離的平行平面。如下圖所示,平面度的公差帶為距離0.2mm的兩個平行平面。
公差值:兩面之間的距離。如下圖所示,公差值為0.2mm。
總結
平面度公差帶是兩個距離等於公差值的平行平面。第一個平面由被控表面上的三個最高點組成。
平面度公差可規定一個由兩平行平面定義的公差帶,表面或零件的中位面需在此范圍內。
平面度以往都是度表面的定義,最新ASME14.5-2018版提出了對零件中位面的定義,再次,會結合ASME14.5標准,對平面度中位面的定義進行講解。
當平面度公差規定於表面上時,公差框格與指引線相連並指向表面或該表面的延伸線。如下圖所示。當包含表面的平面度且該被測表面與大小尺寸關聯時,平面度公差需小於尺寸公差。除非要素應用「自由狀態」或「獨立」(M/L)符號。當「獨立」符號應用於大小尺寸時,MMC下的理想形狀要求(此處需解釋一下,因為ASME標准默認為包容原則,其中滿足包容原則的條件之一為尺寸要素在MMC時,應具有理想的幾何形狀)不適用並且形狀公差可大於尺寸公差。
延伸含義
若平面未標注大小尺寸要求,只標注了平面度要求,此時平面度0.25mm僅對表面形狀進行限制,但零件的寬度大小可大,可小,無限制要求。
RFS、MMC或LMC平面度在寬度上的應用 平面度可基於RFS、MMC或LMC應用於寬度尺寸要素,並且公差值可大於尺寸公差;不應用MMC下的理想形狀邊界。
由於平面度在寬度上的應用目前情況還很少,但我們需同時清楚,此種應用是合理的。
平面度可基於單位面積應用個,以限定在要素的一定區域內表面波動的突變。單位面積的波動可與規定的整體波動組合使用或單獨使用。由於平面度涉及表面面積,應在平面公差的右側規定單位面積的直徑,例如方形區域「25x25」或圓形區域直徑「25」,用斜線分開。可使用共享一個符號的多層公差框格(如下圖)或多行單層公差框格。
平面度控制的實際應用
1、墊圈和密封圈
2、相配的零件表面
3、基準平面
4、間接的平面控制,不能滿足要求的情況
間接的平面控制,有幾個形位公差
垂直度、平行度、傾斜度、全跳動、面輪廓。
間接控制的平面度,不需要檢驗;
如果要檢驗,就要標注平面度控制;這個標注的公差值一定要小於影響這個表面的任何間接控制的公差值。
平面度控制的合法標注
公差框架里不能有基準;
平面度公差值必須小於其他的間接約束平面度的公差
檢測平面度
把零件表面放在一個有孔的真實平面上,建立第一平面;把百分表安裝進孔里,讓表頭劃過零件整個表面,它所測量的值,就是受控表面與真實平面的距離。在任何一點, 測量值大於給定的平面度公差,那這個零件就不合格。
4. 心臟活動平板試驗檢查是什麼
活動平板檢查,是一種運動負荷試驗,最常用於心電圖的負荷試驗(就是一邊在健身器上運動一邊記錄你的心電圖,靜息狀態的心電圖與達到一定運動量時的心電圖進行比較),也可用於核醫學及超聲心動圖的負荷試驗。用來協助診斷冠心病。之所以做運動負荷試驗,是因為
冠心病患者心臟的血管出現狹窄。靜息狀態下,經過狹窄血管的血流尚能夠滿足心臟的血液供應,所以不會出現心絞痛症狀,也可以沒有心電圖異常。運動時,心臟要更加努力的工作以滿足機體的需要,這時心臟就需要更多的血液供應,但是有狹窄的冠狀動脈不能相應擴張以提供心臟更多的血液供應,心肌對血液、養分的需求與供應出現矛盾,就會出現症狀和心電圖改變。
5. 微生物研究中的傳統平板法是什麼方法具體怎麼做的
傳統的平板法為:稀釋混合倒平板法
平板是指經熔化的固體培養基倒入無菌培養皿中, 冷卻凝固而成的盛有固體培養基的平皿。該法是先將待分離的含菌樣品, 用無菌生理鹽水作一系列的稀釋(常用十倍稀釋法, 稀釋倍數要適當), 然後分別取不同稀釋液少許 (0.5-1.0ml)於無菌培養皿中, 傾入已熔化並冷卻至50℃左右的瓊脂培養基, 迅速旋搖, 充分混勻。待瓊脂凝固後, 即成為可能含菌的瓊脂平板。
於恆溫箱中倒置培養一定時間後, 在瓊脂平板表面或培養基中即可出現分散的單個菌落。
6. 檢驗平板的檢驗平板檢測重合度
測量不確定度分為三種 用水平儀或自準直儀檢定平板平面度時,是按規定截面和檢定點讀取數據,通過數據處理獲取平面度誤差值。由於採用了多餘觀測,必然產生重復檢定點。所謂重復檢定點是受檢穩各截面的交匯檢定點,如平板中點是兩條對角線、兩條中線4個截面的交匯檢定點,這一點即為重復檢定點。從理論上講,重復檢定點的平面度值是不變的,即不同截面檢定到這一點平面度值應相同。但是由於各個截面檢定時受到基準、環境、儀器和操作等因素的影響,不可避免地帶來檢定誤差,致使重復檢定點所得平面度偏差值不重合。通常把不同截面重復檢定點平面度偏差值的差值絕對值稱為重復檢定點平面度的重合度,簡稱重合度。顯然,重合度表明重復檢定點(重復點)的平面度偏差值符合程度(重復誤差)
7. 運動平板測試能檢查什麼病,請專家幫我詳細運動平板的檢查目地,
平板試驗是檢測心臟功能的方法
就是人體在跑步機上跑步同時檢測心電圖,隨著跑步速度變快觀察心電圖變化來評定運動能力,一般心功能不佳或心臟缺血等潛在病變在平時不能表現,只有劇烈運動中可以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