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應付賬款有幾分的差額 怎麼做會計分錄調整
應付賬款有幾分錢的差額,確認無須支付的,計入營業外收入科目。會計分錄是:
借:應付賬款
貸:營業外收入-差額調整
『貳』 關於應付賬款期末余額的核算
某企業「應付賬款"期初貸方余額為40000元 本期貸方發生額為10000元 該科目設有兩個明細賬 甲公司明細賬的期末借方余額為20000元 乙公司明細賬的期末貸方余額為70000元 則"應付賬款"總賬的期末余額為:B貸方期末余額50000元
總賬"應付賬款"不是資產負債表裡的"應付賬款",這個就是本科目的借貸互抵的余額。
----------------------------------------
不懼惡意採納刷分
堅持追求真理真知
『叄』 財務報表分析應付賬款要怎麼分析啊
可以分析收賬金額和收入的差距,比較應收賬款、應收票據和預收賬款以及銷售收入,能夠比較出來對下游的回款安排能力。
比如賣了一百塊錢的東西,但是只收回了十塊錢的現金,那證明銷售回款能力是比較差,也會同時形成大量的應收賬款、應收票據。所以反過來其實是可以分析應收賬款的金額和收入,來反過來倒推公司產品的競爭力。
對應收賬款其實有很多演算法,都跟應收賬款有關,其中最有名的一個是「應收賬款周轉率」,應收賬款周轉率主要的目的是為了取得收入而形成的應收賬款是多少。一個傳統的演算法,就是「應收賬款的周轉率=營業收入÷平均的應收賬款」。
(3)分析應付賬款的余額差異方法擴展閱讀
應付賬款及應付票據是在商品交易時產生的,所以其金額與企業采購付款政策直接相關,引起其變動的原因主要有:
(1)企業銷售規模的變動。當企業銷售規模擴大時,會相應增加存貨需求,使應付賬款及應付票據等債務規模也隨之擴大。
(2)為充分利用無成本資金。由於應付賬款及應付票據是因商業信用產生的一種無成本或成本極低的資金來源,企業在遵守財務制度,維護企業信譽的條件下充分加以利用,可以減少其他方式的籌資數量,節約利息支出。
注意:
一個企業的應付賬款,必然是另一個企業的應收賬款,所以,在上游企業也考慮資金成本的驅動下,企業的應付賬款不可能充分多。
(3)企業當前資金的充裕程度。如果企業資金相對充裕,供應商催要貨款,一般會盡量實現其要求,所以應付賬款和應付票據規模就小些;但如果企業資金比較緊張,就有可能會盡量爭取延後付款,應付賬款和應付票據規模也就相應增大。
『肆』 應付賬款的審計方式和手段
摘要 (一)對應付賬款進行核對。
『伍』 應付賬款賬面余額比實際應付款多,該作如何調整
摘要 據平台顯示分析可知,手工帳轉電腦帳僅是記賬方式不同,內容並沒有變。賬面金額應是一致的。
『陸』 應付賬款的分析程序的內容有哪些
根據被審計單位實際情況,選擇以下方法對應付賬款執行實質性分析程序:
(1)將期末應付賬款余額與期初余額進行比較,分析波動原因。
(2)分析長期掛賬的應付賬款,要求被審計單位做出解釋,判斷被審計單位是否缺乏償債能力或利用應付賬款隱瞞利潤,並注意其是否可能無須支付。對確實無須支付的應付款的會計處理是否正確,依據是否充分;關注賬齡超過3年的大額應付賬款在資產負債表日後是否償付,檢查償付記錄、單據及披露情況。
(3)計算應付賬款與存貨的比率,應付賬款與流動負債的比率,並與以前年度相關比率對比分析,評價應付賬款整體的合理性。
(4)分析存貨和營業成本等項目的增減變動,判斷應付賬款增減變動的合理性。
『柒』 應付賬款賬務處理技巧
應付賬款賬務處理技巧
應付賬款是企業(金融)應支付但尚未支付的手續費和傭金。是會計科目的一種,用以核算企業因購買材料、商品和接受勞務供應等經營活動應支付的款項。通常是指因購買材料、商品或接受勞務供應等而發生的債務,這是買賣雙方在購銷活動中由於取得物資與支付貸款在時間上不一致而產生的負債。下面是我為大家帶來的應付賬款賬務處理技巧,歡迎閱讀。
一、 基本情況
1.企業因購買材料、商品和接受勞務等經營活動應支付的款項被稱之為應付賬款,通過“應付賬款”會計科目核算;
2.應付賬款科目可以按照債權人進行明細核算;
3.應付賬款是流動負債科目,應付賬款增加時,貸記應付賬款科目,應付賬款減少時,借記該科目。期末應付賬款余額通常為貸方余額,表示應付未付款項的金額。
二、 入賬時間
應付賬款的入賬時間應以與所購買物資所有權有關的風險和報酬已經轉移或勞務已經接受為標志。但在實際工作中應區別情況處理:
1.在物資和發票賬單同時到達的情況下。應付賬款一般待物資驗收入庫後,才按發票賬單登記入賬。這主要是為了確認所購入的物資是否在質量、數量和品種上都與合同上訂明的條件相符以免因先入賬而在驗收入庫時發現購入物資錯、漏、破損等問題再行調賬;
2.在物資和發票賬單未同時到達的情況下,由於應付賬款需根據發票賬單登記入賬有時貨物已到。發票賬單要間隔較長時間才能到達,由於這筆負債已經成立,應作為一項負債反映。為在資產負債表上客觀反映企業所擁有的資產和承擔的債務,在實際工作中採用在月份終了將所購物資和應付債務估計入賬待下月初再用紅字予以沖回的辦法。因購買商品等而產生的應付賬款,應設置“應付賬款”科目進行核算,用以反映這部分負債的價值。
應付賬款一般按應付金額入賬,而不按到期應付金額的現值入賬。如果購人的資產在形成一筆應付賬款時是帶有現金折扣的,應付賬款入賬金額的確定按發票上記載的應付金額的總值(即不扣除折扣)記賬。在這種方法下。應按發票上記載的全部應付金額,借記有關科目貸記“應付賬款”科目;獲得的現金折扣沖減財務費用。
三、 組成
應付賬款分為四大模塊:
1.發票管理——將發票輸入之後,可以驗證發票上所列物料的入庫情況,核對采購訂單物料,計算采購單和發票的差異,查看指定發票的所有采購訂單的入庫情況,列出指定發票的有關支票付出情況和指定供應商的所有發票和發票調整情況。
2.供應商管理——提供每個提供物料的供應商信息。如使用幣種、付款條件、付款方式、付款銀行、信用狀態、聯系人、地址等。此外,還有各類交易信息。
3.支票管理——可以處理多個付款銀行與多種付款方式,能夠進行支票驗證和重新號,將開出支票與銀行核對,查詢指定銀行開出的支票,作廢支票和列印支票。
4.賬齡分析——可以根據指定的過期天數和未來天數計算賬齡,也可以按照賬齡列出應付款的.余額。
四、 賬務處理
1.企業因購買材料、商品形成的應付賬款的賬務處理,根據商品是否入庫、款項是否支付、發票賬單是否收到的情況不同分為以下四種情況:
(1)商品物資已驗收入庫、發票賬單已收到、款項已支付
會計人員獲得的原始憑據有:入庫單、發票賬單、銀行付款憑據
賬務處理:
借:原材料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
(2)商品物資已驗收入庫、發票賬單已收到、款項未支付
會計人員獲得的原始憑據有:入庫單、發票賬單
借:原材料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應付賬款
(3)商品物資未驗收入庫、發票賬單已收到、款項未支付
借:在途物資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應付賬款
(4)商品物資已驗收入庫、發票賬單未收到、款項未支付
會計人員獲得的原始憑據:入庫單
企業在月底賬務處理如下(暫估入庫):
借:原材料
貸:應付賬款
次月月初需要紅字沖回,待收到發票賬單再以實際金額入賬
企業在次月月初賬務處理如下(暫估入庫沖紅):
借:原材料
貸:應付賬款
2.接受供應單位提供勞務而發生的應付未付款項,根據供應單位的發票賬單,借記“生產成本”“管理費用”等科目,貸記本科目。
3.企業與債權人進行債務重組,應當分別債務重組的不同方式進行賬務處理。
(1)以低於應付債務賬面價值的現金清償債務的。
借:應付賬款——賬面余額
貸:銀行存款——實際支付金額
營業外收入——債務重組利得(差額)
(2)企業以非現金資產清償債務的。
借:應付賬款——賬面余額,
貸:相關資產科目——按非現金資產的公允價值
應交稅費——按應支付的相關稅費
營業外收入——債務重組利得(按差額)
相關資產科目包括“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固定資產清理”“無形資產”“長期股權投資”等科目。
(3)以債務轉為資本。
借:應付賬款——賬面余額
貸:實收資本(股本)——享有的股權的公允價值
資本公積——資本溢價或股本溢價
營業外收入——債務重組利得(按其差額)
4.償還應付賬款的賬務處理
(1)通過銀行存款償還企業的應付賬款
借:應付賬款
貸:銀行存款
(2)通過商業匯票償還企業的應付賬款
借:應付賬款
貸:應付票據
(3)有的購進商品形成應付賬款時帶有現金折扣條件,關於現金折扣會計上入賬金額的確定有兩種方法,即總價法和凈價法。我國目前會計實務中一般採用總價法處理,即按發票上記載的應付金額的總值(即不扣除折扣)入賬,享有的現金折扣沖減財務費用。
借:應付賬款
貸:銀行存款
5.應付賬款劃轉
如果企業將應付賬款劃轉出去或者確實無法支付時,應按賬面余額處理
借:應付賬款
貸:營業外收入
;『捌』 應付賬款增加或者減少一般從哪幾個方面分析
應付增加:主要是賒賬引起。
應付減少:
主要是:
1、還款;
2、找不到收款人;
3、收款人不存在了
應付賬款是企業(金融)應支付但尚未支付的手續費和傭金。 是會計科目的一種,用以核算企業因購買材料、商品和接受勞務供應等經營活動應支付的款項。
通常是指因購買材料、商品或接受勞務供應等而發生的債務,這是買賣雙方在購銷活動中由於取得物資與支付貸款在時間上不一致而產生的負債。
(8)分析應付賬款的余額差異方法擴展閱讀
應付賬款的主要賬務處理
(一)企業購入材料、商品等驗收入庫,但貨款尚未支付,根據有關憑證(發票賬單、隨貨同行發票上記載的實際價款或暫估價值), 借記「材料采購」、「在途物資」等科目,按可抵扣的增值稅額,借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等科目,按應付的價款,貸記本科目。
企業購物資時,因供貨方發貨時少付貨物而出現的損失,由供貨方補足少付的貨物時,應借方記「應付賬款」,貸方轉出「待處理財產損益」中相應金額
(二)採用售後回購方式融資的,在發出商品等資產時,應按實際收到或應收的金額,借記「銀行存款」、「應收賬款」等科目,按專用發票上註明的增值稅額,貸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科目,按其差額,貸記本科目。回購價格與原銷售價格之間的差額,應在售後回購期間內按期計提利息費用,借記「財務費用」科目,貸記本科目。
購回該項商品等時,應按回購商品等的價款,借記本科目,按可抵扣的增值稅額,借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科目,按實際支付的金額,貸記「銀行存款」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