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腳上起水泡很癢怎麼辦
相信很多人都會有過這樣的經歷,腳上起水泡。當發生這種情況的時候,我們該如何處理呢?腳上起水泡的原因有哪些?水泡應該如何預防與治療呢?讓我們來揭露腳上起水泡的真相吧!
腳上起水泡很癢怎麼辦
腳上起水泡一般是由於腳氣引起的,腳氣是一種皮`膚`病,由於真菌而感染引起的,有手癬的患者一般伴有腳氣,有傳染性,用公共浴池、公用拖鞋、腳盆、毛巾時也易相互感染。不要認為腳氣會不治而愈,腳氣也是一種病,需要長時間治療。
一、忌腳潮。保持足部清潔乾燥是預防腳氣發生的前提。腳氣患者夏天應穿透氣性好的鞋襪,不要穿膠鞋、運動鞋,更不能光腳穿不透氣的鞋子;洗完澡,擦乾身子時,一定不要忽視腳部;不要光腳走在地毯、浴室。
二、忌鹼性。洗腳時要忌用鹼性肥皂等刺激性的化學用品。趾縫緊密的人可用衛生紙夾在中間,以吸水通氣,保持清潔。
三、忌辛辣。要忌食辣椒、生蔥、生蒜等腳氣葯|容易引發出汗的食品,最好不要飲酒,要多吃高營養易消化的食物,多吃維生素高的蔬菜、水果。
四、忌共用洗涮用品。在游泳池、浴室等公共場所忌用公共毛巾、拖鞋等,游泳後應淋浴沖凈,並用干凈毛巾擦乾,不與他人混穿鞋襪,以免再感染。
注意事項:
1、 要注意清潔,保持皮膚乾燥,保持腳部清潔,每天清洗數次,勤換襪子。
2、 洗腳盆及擦腳毛巾應分別使用以免傳染他人。
3、 平時不宜穿運動鞋、旅遊鞋等不透氣的鞋子,以免造成腳汗過多,腳臭加劇。趾縫緊密的人可用草紙夾在中間或選擇分趾襪,以吸水通氣。
4、 積極消除引發因素,如腳汗、腳癬等。勿吃容易引發出汗的食品,如辣椒、生蔥、生蒜等。
5、 情緒宜恬靜,激昂容易引發多汗,加重腳氣。
6、 腳氣是一種傳染性皮`膚`病,應避免搔抓,防止自身傳染及激發感染。
7、 用葯治療的同時,對病人穿的鞋襪要進行消毒處理。可用日光曝曬或開水燙洗,最好用布塊蘸10%福爾馬林液塞入鞋中,裝入塑料袋封存48小時,以達滅菌目的。
8、 有人認為手腳癬是養生病,治好了會得其他病,其實醫學上並沒有此事。還有人因為反復感染而喪失信心,故分開用毛巾、盆、拖鞋等也極為重要。
水泡如何處理
1、 不要弄破水泡的表皮,弄破不但會使痛疼加重,而且易感染。處置方式:在創可貼的中央剪出一個和水泡大小及形狀相同的洞,套貼在水泡上,如此墊平水泡四周,然後再在水泡及剪孔的創可貼面上再封上一層創可貼,這樣就能讓水泡不再受摩擦了。
2、 較大的水泡痛楚令你忍無可忍,那就把積聚於患處的液體排出來,以緩解水泡所構成的壓力。標準的做法是:首先用消毒酒精洗凈患處,再用消毒後的鋼針在水泡的邊緣位置刺一小孔,輕輕把水泡內的液體擠出。然後塗上消毒葯水或軟膏。最後用膠布或敷料把傷口遮蓋起來。要注意的是,切忌剪去泡皮。
3、 如果水泡已經弄破,形成開放性創傷,那就要進行消毒、包紮,並墊上清潔的軟布。4、時間長水泡中的液體會被肌膚慢慢吸干。大部分的水泡會在一到二星期內被完全吸收。新的皮膚長出後,舊的皮膚會自動脫落。一般無需特別的護理就能自行痊癒。 一般性水泡的處理方法:用消過毒的針,扎破,然後包上就行了。
水泡應該如何預防與治療:
當孩子皮膚上出現有水泡時,家長一般可以做以下一些工作:
不要以為將水泡刺破,水泡里的液體流出來,水泡就好了。相反,應當盡量保持水泡的完整,讓水泡內的液體自行吸收,水泡表皮自行乾枯、結痂、脫落為好。
如果孩子的水泡是因為鞋子太緊或孩子穿的是新鞋,被鞋邊磨起了水泡,就應當幫孩子在患處用紗布墊保護好水泡,並讓孩子換上合適的鞋襪。
萬一水泡在下層皮膚還沒有再生好之前,就被弄破了,應當馬上對患處加以清潔、消毒,並且用干凈的紗布包紮好。
如果水泡的產生是因為燒傷或燙傷形成的,或是水泡較大,應當帶孩子去醫院請醫生進行處理。
如果水泡周圍的皮膚出現了紅腫或水泡變成膿性,說明水泡處的皮膚已經發生感染,應當馬上帶孩子去醫院醫治。
水泡的原因有哪些
水泡的發生是因為皮膚受到某種原因的傷害,如擦傷、燒傷、燙傷等傷害,機體為保護下層皮膚不至於受到傷害,保證皮膚順利再生而做出的一種保護性的反應。一般情況下,在下層皮膚再生的過程中,水泡中的液體會逐步地被機體吸收掉,同時水泡表層的皮膚會逐步乾燥結痂最後脫落。此時推陳出新,下層的皮膚便成為外層皮膚了。在此過程中,萬一水泡破潰,皮膚內層就很可能會受到細菌的感染,可能會給孩子帶來麻煩。
腳上引起水泡的原因:
腳癬又叫腳氣,腳掌多汗是足癬的主要因素,夏天的天氣熱,溫度高,腳上的汗腺分泌增多,腳底濕潤,濕潤的環境有利於真菌的繁殖生長,易患足癬。足部皮膚受外傷,破壞了皮膚的防禦功能,也是引起足癬的因素之一。糖尿病患者由於缺乏胰島素導致物質代謝紊亂,皮膚含糖量增加導致抵抗力下降,也易患足癬。濫用抗生素,長期使用皮質類固醇激素和免疫抑制劑等,使皮膚正常菌群失調,也會增加足癬的易感性。
足癬的發病還與生活習慣有關。不良衛生習慣常使足癬發病率增高。有些人不注意足部清潔衛生和鞋襪的情況,為真菌提供了良好的孳生場所。有些人還喜歡用手摳摸腳趾,以至損傷了足部皮膚,使足癬蔓延。家庭中有人患足癬,如不給予適當的治療,又去密切接觸別人,會造成接觸傳染。足癬患者使用過的物品,常不消毒,健康人使用後也易感染。
❷ 腳上經常起小水泡,還很癢該怎樣緩解呢
春天到來之際有很多人就會發現自己的腳上有一些莫名的小水泡出現當水泡長大之後就會特別的癢,如果將水泡挑破的話就會比較難受,還會伴隨著疼痛的情況發生像這種情況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呢?我們應該怎樣才能夠有效的緩解呢?其實答案比你想像當中的要簡單很多。
有很多人腳氣比較瘙癢難耐,就會想盡一切辦法來進行治療。生活當中最常見的就是腳氣膏或者是腳氣水了,看似表面能夠起到很好的作用,但是腳氣膏可以算得上是每一個人對於不同的治療方法是不一樣的,而且還有很多人發現自己在使用腳氣膏或者是用其他葯物的時候,就會發現自己越治發展的越嚴重,所以說一定要在醫生的建議之下進行用葯,千萬不要私自的嘗試。
❸ 腳底起水泡很癢怎麼辦用什麼葯
腳上長水泡很癢應該考慮是由病毒、細菌、黴菌或真菌等致病菌感染,過敏等多種因素導致的,應盡快到正規醫院明確診斷。若過敏引起可以使用抗組胺葯物,如氯雷他定片,如皰疹病毒引起用抗病毒葯物,如阿昔洛韋等治療效果比較好。疼癢明顯可對症,於患處塗抹爐甘石洗劑來緩解症狀,千萬不要用手抓撓弄破,以免合並細菌感染或使炎症擴散,加重病情,增加治療的難度,盡快到醫院就診明確診斷,同時要保持腳部清潔衛生,穿寬松的鞋襪避免摩擦,要保持腳部通風、透氣,多喝水,清淡飲食,忌辛辣、刺激等食物,戒煙、酒。
腳底起泡很癢,大多是和腳氣有關。腳氣的治療可以先用足光散進行洗腳,然後再外噴腳氣,要進行治療。但是具體的葯物要根據腳氣的輕重,在專業醫生指導下來選擇合適的葯物。腳底起泡很癢,也不排除是否過敏有關。如果是輕微的過敏,可以外噴葯物進行治療,但是嚴重的過敏就要通過服用抗過敏葯物進行治療。在治療的時候千萬不要用手去抓撓,以免導致病情加重。
❹ 腳上起水泡癢怎麼治
這是汗皰疹的症狀,汗皰疹有自愈的傾向,發病有季節性,一般春夏之交發病,秋冬季很少,幾乎沒有。
主要症狀就是起水泡,水泡幹了脫皮,脫一層皮就好了,反復發作。
自療注意事項: (1) 要注意清潔,保持皮膚乾燥,保持腳部清潔,每天清洗數次,勤換襪子。 (2) 平日不宜穿運動鞋、旅遊鞋等不透氣的鞋子,以免造成腳汗過多,腳臭加劇。 (3) 積極消除誘發因素,如腳汗、腳癬等。 (4) 勿吃容易引發出汗的食品,如辣椒、生蔥、生蒜等。 (5) 情緒宜恬靜,激昂容易誘發多汗,加重腳臭。(6) 本症以外治法為主。 自治療法: (1) 將腳放在50-60℃的熱水中多燙幾次,每回15分鍾,每日1-2次。 (2) 用重物將絲瓜絡壓平做成鞋墊,可除去腳汗引起的腳臭。 (3)葛根15克、研成細末,加白酒15克、再加適量水,煎後洗腳,每日1次,1周後,可除去腳汗引起的腳臭。 (4)洗腳時,在水中加入米醋10-15毫升,調勻後,將雙腳浸泡15分鍾前後,每日1次,連續3-5天,腳臭即可消失。 (5) 洗腳時,在熱水中加50克白礬,浸泡10分鍾前後,可除腳臭。
1、腳上患有腳氣、腳癬,連續用生大蒜擦磨,便可治癒。 2、用食醋將雪花膏調成糊狀,塗於患處,隨配隨用,輕者1次,重者2~3次可愈。 3、用茄子根和鹽煮的水洗腳,即可治好腳氣病。 4、夏天腳癬犯了,可先將患腳洗凈,揩乾,再用風油精洽搽患處,每天1~2次,一般次數便可見效。 5、取得煙灰撒在腳趾濕癢處,可治腳趾間水泡癢癢。 6、犯有多年的腳氣,可用牙膏塗搽,效果十分靈驗。 7、綠茶含有鞣酸,具有抑菌作用,尤其對治療香港腳的絲狀菌有特效。 8、取麥飯石1000克,加開水2000克浸泡,每天用此水擦洗腳氣或痤瘡、濕疹、痱子等疾患處,有顯著療效。 9、用冰硼散3支,六一散1包,拌勻,晚上將腳冼凈擦乾後,用葯干搽患處。一般3在前後可見效
希望能幫到你
❺ 腳癢起水泡用什麼葯可以治療
腳上起水泡癢是由於腳氣和濕疹,腳氣感染引起的可以外塗葯物,濕疹引起的可以塗皮康王等含激素的葯膏,兩周左右可以控制,隨後慢慢減量。
腳上長水泡癢我們認為可能是兩方面原因,一方面是腳氣,就是真菌感染引起的,還有一方面原因,是濕疹,是這種過敏引起的,像這種情況,假如是真菌感染引起的,腳氣引起的,我們可以用外塗一些葯物,外塗一些達克寧霜特比萘芬軟膏外塗,如果是濕疹引起的就過敏引起的話,我們會外塗一些皮康王,皮炎平這些含有激素的葯膏外塗,基本上塗兩周左右,兩周左右控制好了以後,再慢慢的進行減量,本來一天兩次的改成一天一次,讓他慢慢減下來。
❻ 腳上起水泡很癢怎麼辦能快速止癢呢
腳上起水泡很癢可以使用酮康唑膏外塗,可以快速有效的緩解病症。
(6)起泡腳癢起泡泡用什麼方法治啊擴展閱讀:
腳上起水泡的注意事項
1、要注意清潔,保持皮膚乾燥,保持腳部清潔,每天清洗數次,勤換襪子。
2、洗腳盆及擦腳毛巾應分別使用以免傳染他人。
3、平時不宜穿運動鞋、旅遊鞋等不透氣的鞋子,以免造成腳汗過多,腳臭加劇。趾縫緊密的人可用草紙夾在中間或選擇分趾襪,以吸水通氣。
4、積極消除引發因素,如腳汗、腳癬等。勿吃容易引發出汗的食品,如辣椒、生蔥、生蒜等。
5、情緒宜恬靜,激昂容易引發多汗,加重腳氣。
6、腳氣是一種傳染性皮`膚`病,應避免搔抓,防止自身傳染及激發感染。
7、用葯治療的同時,對病人穿的鞋襪要進行消毒處理。可用日光曝曬或開水燙洗,最好用布塊蘸10%福爾馬林液塞入鞋中,裝入塑料袋封存48小時,以達滅菌目的。
8、有人認為手腳癬是養生病,治好了會得其他病,其實醫學上並沒有此事。還有人因為反復感染而喪失信心,故分開用毛巾、盆、拖鞋等也極為重要。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酮康唑膏
❼ 腳上長很多小水泡,很癢,是怎麼回事有什麼治療的好辦法嗎
腳上長很多小水泡,很癢,那是因為你腳上穿的鞋太悶了,不透氣,而且本身你的腳也有腳氣,平常應該穿一些透氣性比較強的鞋子,比如說布鞋,也可以在晚上睡覺前用醋泡泡腳,准備一個洗腳盆,大概倒入300克老陳醋,再加入水溫大概是六七十度的水沒過腳背,大概泡20到30分鍾即可, 再塗上達克寧葯膏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