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發低燒有些什麼好方法退燒
你好!醫療治療原則低燒不用退燒葯。只有達到中度以上的發燒(38.5℃以上),才給予治療,但一般首選物理降溫,如果不能控制,才用葯物退燒。
但問題是什麼疾病引起的發燒,治療原發病才是根本,否則溫度降下來之後,還會再次升高的。
物理降溫一般可以用30~40%的酒精,也可以用溫熱的濕手巾擦浴大血管走行區(如腋窩、大腿根),以及手心、腳心、肘和腘窩等。
㈡ 低燒偏方退燒的辦法
治療低燒的偏方
1、低燒有什麼偏方之玉米芯汁
玉米芯汁液有清熱、利尿、退熱的作用,在高燒不退時可以做為食療服用。用新鮮玉米芯150克,然後加水適量清水煎煮三次,過濾後取汁,每天3次,每次服用50毫升,服用2-3天即可退燒。
2、低燒有什麼偏方之黃豆湯
挑選30粒黃豆,三十粒黑豆,洗凈。將黃豆和黑豆一起放入葯鍋中,然後放入一大勺白砂糖。倒入鍋中三碗水。待三碗水煎成一碗水時將葯湯倒出,便可服用。此方可有效治療持續低燒。平時也可起到預防的作用。
3、低燒有什麼偏方之生薑煮蔥白
生薑30克,切片;蔥白20厘米。以水煎煮服用,服用後卧床蓋被使出汗。可以用來治療風寒頭痛、低燒並伴有鼻塞等症。
4、低燒有什麼偏方之按摩大椎穴
發燒患者按摩大椎穴是簡單快速的降溫療法,大椎位置:將頭往前傾, 頸部與背部交界附近可摸到一凸出的最高點,此為第七頸椎,大椎就位在此處下方的凹陷處。大椎穴是解表退熱的常用穴,做大椎穴按摩時,再配合推脊柱,即用食、中二指腹或掌根自上向下由大椎穴直推到尾骨,約推100-300次,效果顯著。
5、低燒有什麼偏方之生薑敷手腕
如果寶寶發燒是因為著涼感冒引起的,可以用生薑來降溫。方法是:准備十多克生薑,搗成泥狀,然後敷在寶寶手腕高骨上,就是手腕最高的那一塊骨骼,敷上以後再用干凈的紗布纏上,這樣等半個小時就能退燒了。
6、薄低燒有什麼偏方之荷水擦拭
也可以用薄荷來降溫,方法是:在中葯房買十五剋薄荷葉,鍋中倒入兩碗水,再將薄荷葉放進去煮七八分鍾即可。等水溫涼到合適的程度,就可以用干凈的紗布或濕巾反復的給寶寶擦洗咯吱窩、大腿根、額頭,這樣也能慢慢退燒的。
㈢ 發低燒的處理方法
發低燒的處理方法
發低燒的處理方法?發燒在日常生活中是很常見的症狀,我們都知道人的正常體溫是有一個正常的區間,要是超過這個區間就是發燒了,但是有些家長面對孩子低燒的情況不知道該怎麼辦,下面我分享發低燒的處理方法,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發低燒的處理方法
1、多喝粗茶、涼開水和果汁等
發低燒,流汗了可將熱釋放到體外,但體內的水分也會流失,水分不足,就很難退燒。因此補足足夠的水分是十分生命攸關的。
2、補充營養
由於容易消耗體力,因此營養的補充很生命攸關。生病時腸胃消化較差,須吃些易消化的東西。可加些米湯、清湯或牛奶等較易入口的食物,並補充魚、肉、蛋等蛋白質豐富的食品。水果及維生素也有助於補充體力。
3、睡冰枕及溫水拭
低燒也是發燒的一種,如果是全身的狀況的話,您可以選擇這個方法,誰在並枕上面,還有就是用溫水來擦身,是身體各個部位溫度退下,多擦幾次就會讓身體的溫度恢復到正常的體溫的哦。
什麼是發低燒
低燒是指體溫在37.3攝氏度-38攝氏度。長期低燒是指持續發燒兩周以上,不包括間斷發燒。長期低燒常見的為結核感染。結核病在小兒還是比較多見的,除低燒外,小兒尚有性格的改變。
小孩發低燒怎麼辦
1、小孩發低燒怎麼辦,如果嬰兒的體溫不超過38℃,一般不建議給嬰兒吃退燒葯,因為小孩子的體溫調節中樞發育還不是很完善,在低於38℃用退燒葯後容易出現低體溫(低於36℃)現象。
2、在針對小孩發低燒怎麼辦時,家長可以多給嬰兒喝水,但要注意少量多次,每次20毫升左右。同時,你還要注意尋找引起低熱的原因,對症治療,嬰兒的體溫自然就會恢復。
3、同時,家長也可以採取物理降溫的.方式,比如用溫水給嬰兒擦洗頸部、腋窩、肘窩、大腿根等有大血管的部位,以皮膚微微泛紅為宜。注意不要用酒精。如果是冬季,或者房間里涼,給嬰兒擦洗後還要注意保暖,這也是小孩發低燒怎麼辦的一個行之有效的辦法。
4、如果小孩發低燒的時間超過1周,你最好帶嬰兒去看醫生,醫生應該會根據嬰兒的症狀,選擇取血、拍片、B超等檢查方式。如果嬰兒持續低燒的時間超過2周,醫生可能還會給嬰兒做更深入的檢查。
5、小孩由於生病而發低燒的時候,大多會沒有力氣,不想吃東西,所以,針對小孩發低燒怎麼辦,家長除了積極配合醫生外,還要更關注嬰兒的日常飲食,多增加食物的花樣,盡量注意食物軟爛,保證孩子的營養。奶、肉類(可以吃雞、魚等)、蔬菜(綠色葉菜要增加)等都要吃,同時控制零食。此外,還要保證嬰兒每天的飲水量,檢驗嬰兒喝夠水的最好辦法,就是看小便的顏色是否清亮。
6、另外,如果小孩是由於感染原因而發低燒,醫生經過診斷給開了抗生素來治療,家長要給嬰兒使用一個療程(通常3~5天或體溫正常2天以後)。如果中途停葯再用,會影響療效且容易產生耐葯性,也可能使病情反復。
㈣ 在線等!連續好幾天發低燒有什麼好的辦法
發熱的原因多是感染引起,感染包括細菌感染和病毒感染以及以及支原體,衣原體,真菌感染等,也可以是體溫中樞異常,皮膚散熱異常,無菌壞死物質的吸收等.可以先用對乙醯氨基酚口服,多喝水,口服大青葉口服液,如有不適隨時復查,必要時住院治療
㈤ 一直低燒不退怎麼辦
勿對抗之 發燒本身不是疾病,而是一種症狀。其實,它是體內抵抗感染 的機制之一。發燒甚至可能有它的用途:縮短疾病時間、增強抗生 素的效果、使感染較不具傳染性。這些能力應可以抵消發燒時所經 歷的不舒服。 如果你需要額外的緩解,可以試試下面的方法。 補充液體 當你感到熱時,你的身體會流汗散熱。但如果你流失大多水 分--例如當你發高燒時--你的身體會關閉汗腺,以阻止進一步的 水分流失。這使你更難對付發燒。解決之道就是補充液體。除了白 開水,醫生們更偏好下列各種飲料; ①果菜汁 這些液體含豐富的維他命及礦物質,尤其是甜菜汁及胡蘿卜 汁。如果你想喝番茄汁,應選用低鈉的產品。 ②草茶 雖然任何茶皆提供液體,但有些特別適合發燒時喝。有一種是 將等量的干百里香、菩提花(linden)及洋甘菊(chalnomiie)混合。百 里香有殺菌作用,洋甘菊減輕發炎,菩提花促進流汗。將1茶匙的 上述混合物故入1杯沸水,浸5分鍾,過濾並趁溫的時候喝,一天 數次。 ③菩提花茶 這茶單獨喝也很好,有促進排汗以及退燒的功能。將1大匙菩 提花加入l杯沸水中。依上述方法制備,趁熱喝,一天數次。 ④柳樹皮 柳樹皮含有豐富的水楊酸,這是與阿司匹林類似的化合物,被 認為是"天然的退燒葯。"泡成茶,酌量飲用。 ⑤黑接骨木 這是另一個傳統的退燒葯。你若不適應阿司匹林,可以使用黑 接骨木荼,作法與上述相同。 ⑥冰 如果嘔吐情形不嚴重,可以吃冰塊退燒。在製冰盒內倒入果 汁,冰成冰塊。為了引誘發燒的小孩,可在冰盒的每一格內放入葡 萄或草莓。 濕敷 濕敷幫助降低體溫。熱的濕敷可退燒。但是當病人覺得熱得很 不舒服時,應以冷濕敷取代。在額頭、手豌、小腿上各放一濕冷毛 巾,其他部位應以衣物蓋住。 假使體溫上升到39.4C以上,切勿使用熱敷退燒。應以冷敷處 理,以免體溫繼續升高。當冷敷布達到體溫,應換一次,反復做到燒 退為止。 以海綿擦拭全身 蒸發也有降溫作用。護理專家潘瑪麗建議使用冷自來水來幫 助皮膚驅散過多的熱。雖然你可以攝拭(用海綿)全身,但應特別加 強一些體墨較高的部位,例如腋窩及鼠蹊部。將海綿擠出過多的水 後,一次攝拭一個部位,其他部位應以衣物蓋住。體溫將蒸發這些 水分,有助於散熱。 醫生們警告,雖然酒精比水還容易蒸發,但它對發燒的病人可 能引起不適。再者,吸入酒精蒸氣或甚至經由皮膚吸收酒精都對病 人不利。 泡澡 "每當我發燒,我經常會開始發抖。這時候,泡個溫水澡是最舒 服不過了。"高斯爾博士說。 嬰兒應以室溫的溫水池澡。另一種方式則是以濕毛巾包住嬰 兒,每15分鍾換一次。 勿忍痛 你若感到非常不舒服,可服用止痛葯。維克利博士建議,成人 服用2片阿司匹靈或2片acetaminophen,每4小時服用一次。 Acetaminophen的優點是較少人對它過敏。 由於阿司匹林acetamlnoPllen的作用方式有些不同,因此你 若覺得使用任何一種皆無法有效地控制發燒,不妨兩種並用。每6 小時服用2片阿司匹林及2片acetamin。phen。或先服用2片阿司 匹林,3小時後再服用2片acetaminophen。但服用這些葯物前,需 先經醫師同意。 讓小孩服用acetaminophen 年齡低於21歲的小孩,應避免阿司匹林。因為阿司匹林可能 使發燒的小孩爆發雷氏癥候群(Reye's syndrome),這是一種有致 命性的神經疾病。應以acetaminoPhen代替。以每磅體重服用 5--7毫克的方式,計算acetaminoPhen的用量。每4小時服用一 次。"增加使用頻率或超過適當劑量,都有危險。" 穿衣適量 使用常識來判斷穿衣服的多寡。如果你很熱,則脫下過多的衣 物,使體內的熱氣可以散發出來。但假使你打寒顫,應以衣物裹身, 直到不冷為止。 特別注意小嬰兒,因為當他們感到過熱時,並不懂得卸下衣 物。其實,給小孩穿過多衣服或把他們置於酷熱的場所,都可能引 起發燒。 調節室內溫度 盡可能營造病房氣氛,以利病人復原。勿使室溫過高,德國醫 師通常建議勿超過18.3C。同時,應讓室內適度地透氣,以幫助復 原,但勿使用通風設備。並保持柔和的光線,使病人放鬆心情。 想吃就吃 發燒期間,無需苦惱該吃什麼或不該吃什麼。有些醫師偏好禁 食(只喝果汁),直到燒退為止。有些醫師則認為應該吃些東西才 好,因為身體發燒時,會消耗熱量。總之,選擇還是在你,想吃什麼 就吃什麼。只是別忘了補充足夠的水分。 醫學小常識 認識危險的記號 維克利博士建議,若出現下列情形,應看醫生。 ·4個月以下的嬰兒發燒。 ·發燒連帶領部僵硬。 ·40.5℃以上的高燒,家庭療法無濟於事時。 .41.1C以上的高燒。 ·持續5天以上的發燒。 另外,6歲以下的小孩,若口溫超過38.8CC,可能引發驚風(痙 攣)。 有慢性病的成人,例如心臟疾病或呼吸道疾病的患者,可能無 法承受持續的高燒。 溫度計使用須知 你的母親或許只要摸摸你的額頭就可以瀏知你的體溫。但若 你沒遺傳到這個訣竅,或你不太信任這種方式,只好藉助溫度計的 讀值。 下面教你如何得到最正確的結果: ·使用水銀溫度計(玻璃制)前,先握住頂端,快速甩動一下,使水銀 降至35.5℃以下。如果你擔心這個動作會摔掉或打斷溫度計,可 以在床上作。 ·吃喝完畢後,至少等30分鍾,才測量體溫。因為吃東西會改變口 溫,因而影響正確的讀值。 ·將體溫計合於舌下的凹陷處(左右皆可)。這部位較接近能反映體 內核心溫度的血管。 ·以嘴唇固定溫度計,而不是用牙齒。以鼻呼吸,勿用口呼吸,以免 室溫影響讀值。將溫度計含於舌下至少3分鍾(有些專家偏好 5--7分鍾)。 ·5歲以下的幼兒,應以肛溫取代口溫。肛溫通常比口溫高1度左 右。肛溫計較短,前端的球形較圓。 ·使用肛溫計時,讓小孩趴在你的大腿上,用一手固定他的半邊臀 部。以凡士林潤滑肛溫計的前端,小心地插入1寸左右,切勿用 力。水銀將很快地開始上升,待水銀不再上升後(約1一一2分鍾 後),將肛溫計取出。 ·若溫度計不慎地在嘴巴或肛門內斷裂,勿驚慌。這水銀無毒,而且 通常僅是口腔表面或肛門襯膜的表面受刮傷。但你若無法找到所 有的玻璃碎片,應快看醫生。 ·使用後,以冷的肥皂水清洗溫度計。切勿用熱水清洗。也勿存放在 靠近熱源的地方。 ·使用電子溫度計時,應依照說明書的指示。使用完畢,應以溫的肥 皂水清洗管尖,或用酒精擦拭。應避免將水濺到讀值表上。記得每 兩年換一次電池。
㈥ 求助怎麼治療長期低燒的方法!!!!
首先要確定自己身體到底有沒有病,破損發炎都會引起發熱,同時,克服心裡暗示引起的精神緊張發熱。第二身體正常不見得身體好,持續發熱必定是身體內部有問題,你可以採用食療的方法,多吃清熱排毒的食品:梨、藕、百合、金銀花茶等等來調理。第三要加強鍛煉身體,只有身體健康,才能去除植物功能性紊亂,也就不發熱了,希望對你有幫助。
㈦ 退低燒的小妙招有哪些
因感染因素而引起的低熱,治療時應針對感染的病原體採取相應措施。而對非感染原因的低熱,應進行詳細的檢查,明確診斷,積極治療引起低熱的原發病。不明原因的低燒不能濫用退燒葯,體溫38℃以上時,才應考慮使用退燒葯。在低熱兒童中,有不少病例一時難以查清確切病因,可嘗試採用中醫治療。
常用的有「泰諾林、泰諾、美林、小兒百服寧咀嚼片」等等,可據不同年齡段選擇備用。當體溫超過38.5℃時使用,也可備上羚羊角粉或膠囊。
在小兒高熱時配合退熱葯防止抽搐發生;應給予多飲溫水,也可採用冰敷、酒精擦浴等物理降溫方法;經退熱治療,家長應給小兒復測體溫,確定熱退或體溫處於下降期;既往有高熱抽搐史的小兒,應在發熱早期即到醫院就診。
有哮喘史、蠶豆病或未使用過退熱葯的患者須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退熱葯。
㈧ 反復低燒怎麼辦
首先要明確什麼是低燒,小兒體溫在37-38℃之間稱為低熱,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低燒,38-39℃的時候稱為中熱,超過39℃是高熱,41℃以上稱為超高熱。
導致小兒發熱的病因有許多,一般來說,38℃以下的低熱,在沒有弄清楚病因的時候,不主張降溫,因為會掩蓋患兒的病情,影響對疾病的判斷。有一部分小兒會在體溫的上升過程中出現高熱驚厥,因此有既往史或者家族史的嬰幼兒,當體溫超過38℃的時候,就應該去醫院,在大夫的指導下降溫。
有一部分家長會在孩子發熱的時候用酒精擦拭身體,這種方法現在已經摒棄,一方面,酒精的刺激性較大,對寶寶的皮膚不好,另一方面,還會出現酒精中毒。還有家長用冰敷患兒的額頭,這種方法也是不太合適的,寶寶發燒的時候,全身溫度都是高的,冰敷只能局部降溫,突然地低溫會引起一部分患兒的不適,尤其是六個月以下的寶寶。現在醫生比較推薦的降溫方式是溫水擦拭,水溫選擇37℃左右,用濕毛巾擦拭患兒腹股溝,脖子以及腋窩部位,緩慢的將體溫降下來,患兒感覺比較舒服且降溫效果好。
值得注意的是,不管用哪種方法降溫,都應該讓患兒多喝水,及時補充因發熱造成的身體缺水,如果患兒低熱持續3天以上或者體溫超過38℃,也應該帶患兒去醫院進行診治,明確病情,不可自己在家降溫,以免錯過最佳治療時間。
㈨ 低燒老不退,有什麼好辦法
發燒是一種症狀,慢性炎症、免疫力低下等疾病都會引起持續低燒;長期心理緊張、情緒不穩定也會引起體溫中樞紊亂,造成不明原因的持續低燒。 不明低燒不能濫用葯。發熱是機體抵抗疾病侵襲的反應之一。低熱病人服用退熱葯,並不利於疾病的治療。亂用退燒葯,還有導致白細胞下降、再生障礙性貧血等危險。體溫38℃以上時,才應考慮使用葯。 物理方法: ① 冷濕敷:用冷水浸濕毛巾,敷在前額上,每5~10分鍾換一次,也可用熱水袋灌進涼水,枕在後頭部。 ②冰敷:將冰塊放進熱水袋中,或用毛巾包好,放在前額、枕部,要及時換部位; ③溫水擦浴:脫去衣服,裹上毛巾。用30~40℃的熱毛巾(可用同溫度的熱水浸泡毛巾再擠干)。在額頭、頸部、雙側腋窩、胸背部及大腿內側反復擦拭。 ④酒精擦浴:使用25~50%酒精溶液或白酒,方法同溫水擦浴。擦浴時要注意避風。
㈩ 低燒治療方法
每個小孩子從出生開始就要按時的進行預防接種,這是為了提高孩子抵抗力,讓孩子更健康的成長,不過很多時候孩子預防接種後卻會出現一些不適,最常見的就是低燒了。我家孩子每次打預防針後都會有這種情況,不過因為是低燒,醫生又說是一種正常的反應,所以也就沒去醫院看,都是自己加以小心護理,下面和各位媽媽分享一下孩子預防接種後低燒時要如何護理。
多喝水.接種過後一小時後就可以適當的喝水了。一般我家孩子打針後低燒是一兩天就好了,所以在這段時間我是盡量的讓孩子多喝溫開水,而冷天喝的水則要稍微熱一點。
飲食要清淡。小的時候吃母乳時我自己就盡量的不吃油膩食物,而加輔食後低燒那兩天則讓孩子吃白粥,加點鹽就好.肉類油膩類或是腥的魚類食物那幾天我都是不叫孩子吃的.都吃素,燒退後我一般是讓孩子再吃一天的素食,白粥也可以或是粥中放點菜葉子也可以,過後就可恢復正常飲食了。
雖說我們那一年四季都天天要洗澡,但是孩子低燒那幾天則是不洗的,以防著涼感冒。而且也盡量的不帶孩子出去,盡量在室內呆著,室內室外都好,盡量的不要讓孩子吹風.
時時關注孩子的體溫變化和接種部位的情況。如果體溫在38.5
℃以上,伴有全身不適,則要及時退熱或是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