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GPS衛星定位儀怎麼使用
有GPS定位器後,使用方法如下:
一、GPS定位終端分為:接線款和免安裝電池款;
這兩款定位器的安裝方式也有些許不同,接線款的定位器需要連接車輛的電源,才能正常24小時工作;
而免安裝款的定位器,通常一次充滿電可以根據定位器的電池大小而決定待機和使用天數;
二、GPS定位終端的激活方式為:
1、給定位器安裝上SIM卡;
2、給定位器充滿電/或者接好電源線使定位器有電量開機使用;
3、將車輛或者定位器帶出戶外行駛一段時間,定位器即可激活使用;
三、定位器裝SIM卡的操作步驟為:
1、打開定位器後蓋或者定位器SIM卡卡槽塞;
2、將SIM卡按照定位器上插卡圖片正確將卡安裝插入;
3、關閉後蓋或卡槽塞;
四、定位器通電操作方式:
1、接線款定位器:如果您懂電的話,自己裝也可以,其實只要找到汽車電源正極與負極,負極非常好找,車身搭鐵的地方就是負極,正極在保險盒內找,車鑰匙開關附近找或者直接接到電瓶上;也可請相關技術人員裝。
注意事項:最好接常電,就是不受汽車鑰匙開關影響的,從汽車電瓶直接引過來的電源線;定位器有燈的一面要朝天空,朝天空的這一面不要緊貼金屬物擋住了內部GPS天線,它還要接收兩萬公里外的衛星信號喔;
2、免安裝款定位器:將定位器的充電線鏈接好定位器並插電開始充電,當定位器充滿電後,定位器的充電指示燈就會變色,或者停止閃爍;
注意事項:不同類型的定位器充電指示燈顯示的方式不一樣,所以根據不同類型定位器說明書上操作即可。
完成以上步驟後,定位器即可激活正常使用。
Ⅱ gps測量儀器具體使用有那些步驟
gps測量儀器使用方法 具體操作過程如下:
1、正確連接儀器,打開接收機開始收星。打開手簿,在「配置」選項里選擇進行藍牙和接收機的連接。
2、新建任務,選擇需要的坐標系統,打開此任務
3、設置好電台頻率,配置基準站,啟動基準站,電台開始正常發射
4、配置流動站,頻率和電台上的頻率保持一致,啟動流動站,開始測量。
以上是RTK的簡單操作流程,如果你要是做靜態,就在configation toolexr軟體裡面設置采樣間隔,開機後自動進行靜態記錄。
Ⅲ XT5GPS定位系統怎麼使用
你可以在系統上開啟手機的GPRS功能 或者下載一個騰訊地圖 打開地圖後會自動詢問是否需要開始定位和導航功能 這個地圖定位挺準的 我一直在用 沒出什麼大毛病 新版本還多了不少功能 街景地圖也比較實用 打車 找食宿 搜索下周邊就OK 用著很方便。
對方手機安裝有網路導航,並且授權給你,和你分享了位置。否則是不可能的。
在對方不知情的情況下,你定位他人位置,是違法行為。
第一步:在手機安裝可以實現定位的地圖軟體,如谷歌地圖,高德導航等軟體。
第二步:打開GPS功能:手機打開GPS的方法都差不多,在設置里就可以找到,直接勾選GPS開關就可以。
第三步:開啟流量輔助:如果地方是室內或是比較偏遠的地方,GPS定位是很緩慢的,需要很長時間才可以。如果想要很快的定位GPS,那麼可以打開流量,等到gps定位後再關閉流量即可。
Ⅳ GPS定位的方法有哪幾種,它們的優缺點是什麼
1、GPS定位
GPS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名詞了,它是由美國研究的一種定位方式,特點是:不需要sim卡,不需要連接網路,只要在戶外,基本上就能隨時隨地的准確定位。但是GPS啟動後搜索衛星的時間比較多,一般需要2分鍾左右(俗稱冷啟動,冷啟動包括①GPS初次使用②GPS電池耗盡③關機狀態下移動1000公里以上的距離或持續關機超過4小時)。
優勢:定位精度高,只要能接收到四顆衛星的定位信號,就可以進行誤差在5米以內的定位。
缺點:GPS受天氣和位置的影響較大。當遇到天氣不佳的時候、或者處於高架橋/樹蔭的下面,或者在高樓的旁邊角落、地下車庫或露天的下層車庫(或者簡單地說當見不到天空的時候),GPS的定位就會受到相當大的影響,甚至無法進行定位服務。
2、LBS(基站)定位
基站包括移動基站、聯通基站和電信基站。基站定位是通過移動通信的基站信號差異來計算出手機所在的位置,取決於定位地點附近所處的基站覆蓋密度,如果基站多,定位則准確,如果是山區,基站少,則定位就不那麼精確,定位精度一般在50-2000米。LBS定位必須聯網,手機處於sim卡注冊狀態(飛行模式下開wifi和拔出sim卡都不行)。
優點:方便,因為它是通過SIM卡接收基站信號進行定位的。理論上說,只要計算三個基站的信號差異,就可以判斷出手機所在的位置。因此,只要用戶手機處於移動通信網路的有效范圍之內,就可以隨時進行位置定位,而不受天氣、高樓、位置等等的影響。
缺點:通過計算基站信號差異而得出的位置坐標值,很明顯地遜於GPS的定位精度,受環境影響較大,在郊區和農村可以將移動台定位在10~20米范圍內,在城區由於高大建築物較多,電波傳播環境不好,信號很難直接從基站到達移動台,一般要經過折射或反射,因此定位精度會受到影響,定位范圍為100~200米;其次是使用范圍較窄,LBS雖然不會受到天氣、高架橋或高樓的影響,但如果超出手機的服務范圍,或者手機所處的基站數量不足,則無法進行LBS定位,從這一點上說不太適合野外使用。
3、WIFI定位
Wifi定位,顧名思義,周圍必須有wifi才可以!WiFi定位的目的是解決室內精確定位,原理類似基站定位。我們知道每一個無線AP都有一個全球唯一的MAC地址, WiFi定位靠的是偵測附近周圍所有的無線網路基地台(WiFi Access Point)的MAC地址,去比對資料庫中該MAC地址的坐標,交叉計算出所在地。WiFi定位的條件是:1、必須開啟wifi,無論是否連接某一個熱點。2、必須能上網,移動數據或者wifi聯網皆可。
優點:①定位精度高,wifi密集人流多的地方相當精確;②速度快;③周圍的wifi即使連接不上也能定位。
缺點:顯而易見的,①wifi依賴!——沒有打開wifi就不能定位;②必須處於聯網狀態。
4、A-GPS定位
AGPS是輔助GPS定位的一種方法。定位原理和GPS是一樣的,只是加上網路的輔助而已,AGPS定位時,必須有GPS模塊存在,如果沒有GPS模塊,這種定位是不起什麼作用的。A-GPS定位是用來加快定位速度的,由於GPS冷啟動時,搜星速度很慢(需要把頭上二十多顆衛星挨個搜一遍),大約2分鍾才能搜到。增加了AGPS定位之後可以利用基站大體定位下你所在的位置,然後通過網路將這個位置發送到伺服器,伺服器根據這個位置將此時經過你頭頂的衛星參數(哪幾顆、頻率、位置、仰角等信息)反饋給你的定位設備,設備上的GPS就可以很有目的的去搜索衛星,此時你的搜星速度大大提高,幾秒鍾就可以定位。
優勢:搜星定位快,不管是冷啟動、熱啟動,秒定。
缺點:必須聯網,如果你的設備不能上網,或是停機了身邊又沒有wifi,是沒法應用AGPS達到秒定效果的。
5、北斗定位
北斗定位,簡單點說就是國產的GPS,原理和GPS定位一樣,是利用我國自主研發升空的北斗衛星來進行定位的,目前最大用戶是中國軍方,民用方面不是很普及,定位精度上相比GPS定位也是要差不少。
優點:國產的,安全,且具有GPS沒有的通信和目標定位,GPS目前只能告訴使用者「我」在哪裡,但北斗系統不但能告訴使用者「我」在哪裡,還能告訴使用者「我的朋友」在哪裡。
缺點:還處於發展階段,主要應用於軍用,民用推廣還沒做到全面普及,而且晶元造價較高,在中高緯度地區,由於北斗可見衛星數較少、衛星分布較差,定位精度較差或無法定位。
Ⅳ gps衛星測量定位的基本原理與方法
定位原理GPS導航系統的基本原理是測量出已知位置的衛星到用戶接收機之間的距離,然後綜合多顆衛星的數據就可知道接收機的具體位置。要達到這一目的,衛星的位置可以根據星載時鍾所記錄的時間在衛星星歷中查出。而用戶到衛星的距離則通過記錄衛星信號傳播到用戶所經歷的時間,再將其乘以光速得到(由於大氣層電離層的干擾,這一距離並不是用戶與衛星之間的真實距離,而是偽距(PR,):當GPS衛星正常工作時,會不斷地用1和0二進制碼元組成的偽隨機碼(簡稱偽碼)發射導航電文。GPS系統使用的偽碼一共有兩種,分別是民用的C/A碼和軍用的P(Y)碼。C/A碼頻率1.023MHz,重復周期一毫秒,碼間距1微秒,相當於300m;P碼頻率10.23MHz,重復周期266.4天,碼間距0.1微秒,相當於30m。而Y碼是在P碼的基礎上形成的,保密性能更佳。導航電文包括衛星星歷、工作狀況、時鍾改正、電離層時延修正、大氣折射修正等信息。它是從衛星信號中解調制出來,以50b/s調制在載頻上發射的。導航電文每個主幀中包含5個子幀每幀長6s。前三幀各10個字碼;每三十秒重復一次,每小時更新一次。後兩幀共15000b。導航電文中的內容主要有遙測碼、轉換碼、第1、2、3數據塊,其中最重要的則為星歷數據。當用戶接受到導航電文時,提取出衛星時間並將其與自己的時鍾做對比便可得知衛星與用戶的距離,再利用導航電文中的衛星星歷數據推算出衛星發射電文時所處位置,用戶在WGS-84大地坐標系中的位置速度等信息便可得知。可見GPS導航系統衛星部分的作用就是不斷地發射導航電文。然而,由於用戶接受機使用的時鍾與衛星星載時鍾不可能總是同步,所以除了用戶的三維坐標x、y、z外,還要引進一個Δt即衛星與接收機之間的時間差作為未知數,然後用4個方程將這4個未知數解出來。所以如果想知道接收機所處的位置,至少要能接收到4個衛星的信號。GPS接收機可接收到可用於授時的准確至納秒級的時間信息;用於預報未來幾個月內衛星所處概略位置的預報星歷;用於計算定位時所需衛星坐標的廣播星歷,精度為幾米至幾十米(各個衛星不同,隨時變化);以及GPS系統信息,如衛星狀況等。GPS接收機對碼的量測就可得到衛星到接收機的距離,由於含有接收機衛星鍾的誤差及大氣傳播誤差,故稱為偽距。對 CA碼測得的偽距稱為CA碼偽距,精度約為20米左右,對P碼測得的偽距稱為P碼偽距,精度約為2米左右。GPS接收機對收到的衛星信號,進行解碼或採用其它技術,將調制在載波上的信息去掉後,就可以恢復載波。嚴格而言,載波相位應被稱為載波拍頻相位,它是收到的受多普勒頻 移影響的衛星信號載波相位與接收機本機振盪產生信號相位之差。一般在接收機鍾確定的歷元時刻量測,保持對衛星信號的跟蹤,就可記錄下相位的變化值,但開始觀測時的接收機和衛星振盪器的相位初值是不知道的,起始歷元的相位整數也是不知道的,即整周模糊度,只能在數據處理中作為參數解算。相位觀測值的精度高至毫米,但前提是解出整周模糊度,因此只有在相對定位、並有一段連續觀測值時才能使用相位觀測值,而要達到優於米級的定位 精度也只能採用相位觀測值。按定位方式,GPS定位分為單點定位和相對定位(差分定位)。單點定位就是根據一台接收機的觀測數據來確定接收機位置的方式,它只能採用偽距觀測量,可用於車船等的概略導航定位。相對定位(差分定位)是根據兩台以上接收機的觀測數據來確定觀測點之間的相對位置的方法,它既可採用偽距觀測量也可採用相位觀測量,大地測量或工程測量均應採用相位觀測值進行相對定位。在GPS觀測量中包含了衛星和接收機的鍾差、大氣傳播延遲、多路徑效應等誤差,在定位計算時還要受到衛星廣播星歷誤差的影響,在進行相對定位時大部分公共誤差被抵消或削弱,因此定位精度將大大提高,雙頻接收機可以根據兩個頻率的觀測量抵消大氣中電離層誤差的主要部分,在精度要求高,接收機間距離較遠時(大氣有明顯差別),應選用雙頻接收機。
Ⅵ gps測量儀器使用方法
GPS測量儀,也叫測畝儀,使用辦法如下:
1、室外空曠地方開機,等GPS信號滿格後,就可以測量面積了;
2、沿要測量地塊走一圈,就能測面積大小和圖形軌跡顯示。
西法測畝儀,一鍵測面積,使用簡單,SV-118,內置高精度GPS進口模塊和進口天線,測量精確,誤差0.1畝,480,沿土地繞一圈就能測面積大小和圖形軌跡顯示,自由設置大小畝,山地林地等坡面面積也能測量,大廠出品,質量保證,usb充電,大容量鋰電池,待機更久,手持GPS土地面積測量儀,主機大小僅僅比煙盒長點,方便攜帶。
Ⅶ GPS衛星導航的原理和導航方法分別是什麼
GPS的工作原理,簡單地說來,是利用我們熟知的幾何與物理上一些基本原理。首先我們假定衛星的位置為已知,而我們又能准確測定我們所在地點A至衛星之間的距離,那麼A點一定是位於以衛星為中心、所測得距離為半徑的圓球上。進一步,我們又測得點A至另一衛星的距離,則A點一定處在前後兩個圓球相交的圓環上。我們還可測得與第三個衛星的距離,就可以確定A點只能是在三個圓球相交的兩個點上。根據一些地理知識,可以很容易排除其中一個不合理的位置。當然也可以再測量A點至另一個衛星的距離,也能精確進行定位。 以上所說,要實現精確定位,要解決兩個問題:
其一是要確知衛星的准確位置;
其二是要准確測定衛星至地球上我們所在地點的距離。下面我們看看怎樣來做到這點。
GPS導航示意圖
怎樣確知衛星的准確位置
要確知衛星所處的准確位置。首先,要通過深思熟慮,優化設計衛星運行軌道,而且,要由監測站通過各種手段,連續不斷監測衛星的運行狀態,適時發送控制指令,使衛星保持在正確的運行軌道。將正確的運行軌跡編成星歷,注入衛星,且經由衛星發送給GPS接收機。正確接收每個衛星的星歷,就可確知衛星的准確位置。
這個問題解決了,接下來就要解決准確測定地球上某用戶至衛星的距離。衛星是遠在地球上層空間,又是處在運動之中,我們不可能象在地上量東西那樣用尺子來量,那麼又是如何來做的呢?
如何測定衛星至用戶的距離
我們過去都學過這樣的公式:時間X速度=距離。我們也從物理學中知道,電波傳播的速度是每秒鍾三十萬公里,所以我們只要知道衛星信號傳到我們這里的時間,就能利用速度乘時間等於距離這個公式,來求得距離。所以,問題就歸結為測定信號傳播的時間。
要准確測定信號傳播時間,要解決兩方面的問題。一個是時間基準問題。就是說要有一個精確的時鍾。就好比我們日常量一張桌子的長度,要用一把尺子。假如尺子本身就不標准,那量出來的長度就不準。另一個就是要解決測量的方法問題。
時間基準問題
GPS系統在每顆衛星上裝置有十分精密的原子鍾,並由監測站經常進行校準。衛星發送導航信息,同時也發送精確時間信息。GPS接收機接收此信息,使與自身的時鍾同步,就可獲得准確的時間。所以,GPS接收機除了能准確定位之外,還可產生精確的時間信息。
測定衛星信號傳輸時間的方法
為了避免採用過多的技術術語,我們先作一個不太恰當的比喻。我們在所處的地點和衛星上同時啟動錄音機來播放「東方紅」樂曲,那麼,我們應該能聽到一先一後兩支「東方紅」的曲子(實際上,衛星上播放的曲子,我們不可能聽見,只是假想能夠聽到),但一定是不合拍的。為了使兩者合拍,我們延遲啟動地上錄音機的時間。當我們聽到兩支曲子合拍時,啟動錄音機所延遲的時間就等於曲子從衛星傳送到地上的時間。當然,電波比聲波速度高得多,電波也不能用耳朵來接收。所以,實際上我們播送的不是「東方紅」樂曲,而是一段叫做偽隨機碼的二進制電碼。延遲GPS接收機產生的偽隨機碼,使與接收到衛星傳來的碼字同步,測得的延遲時間就是衛星信號傳到GPS接收機的時間。至此,我們也就解決了測定衛星至用戶的距離。當然,上面說的都還是十分理想的情況。實際情況比上面說的要復雜得多,所以我們還要採取一些對策。例如:電波傳播的速度,並不總是一個常數。在通過電離層中電離子和對流層中水氣的時候,會產生一定的延遲。一般我們這可以根據監測站收集的氣象數據,再利用典型的電離層和對流層模型來進行修正。還有,在電波傳送到接收機天線之前,還會產生由於各種障礙物與地面折射和反射產生的多徑效應。這在設計GPS接收機時,要採取相應措施。當然,這要以提高GPS接收機的成本為代價。 原子鍾雖然十分精確,但也不是一點誤差也沒有。GPS接收機中的時鍾,不可能象在衛星上那樣,設置昂貴的原子鍾,所以就利用測定第四顆衛星,來校準GPS接收機的時鍾。我們前面提到,每測量三顆衛星可以定位一個點。利用第四顆衛星和前面三顆衛星的組合,可以測得另一些點。理想情況下,所有測得的點,都應該重合。但實際上,並不完全重合。利用這一點,反過來可以校準GPS接收機的時鍾。測定距離時選用衛星的相互幾何位置,對測定的誤差也不同。為了精確的定位,可以多測一些衛星,選取幾何位置相距較遠的衛星組合,測得誤差要小。在我們提到測量誤差時,還有一點要提到,就是美國的SA政策。美國政府在GPS設計中,計劃提供兩種服務。一種為標準定位服務(SPS),利用粗碼(C/A)定位,精度約為100m,提供給民用。另一種為精密定位服務(PPS),利用精碼(P碼)定位,精度達到10m,提供給軍方和特許民間用戶使用。由於多次試驗表明,SPS的定位精度已高於原設計,美國政府出於對自身安全的考慮,對民用碼進行了一種稱為「選擇可用性SA(Selective Availability)」的干擾,以確保其軍用系統具有最佳的有效性。由於SA通過衛星在導航電文中隨機加入了誤差信息,使得民用信號C/A碼的定位精度降至二維均方根誤差在100米左右。
採用差分GPS技術(DGPS),可消除以上所提到大部分誤差,以及由於SA所造成的干擾,從而提高衛星導航定位的總體精度,使系統誤差達到10到15米之內。
GPS技術的錯差
在GPS定位過程中,存在三部分誤差。一部分是對每一個用戶接收機所共有的,例如:衛星鍾誤差、星歷誤差、電離層誤差、對流層誤差等;第二部分為不能由用戶測量或由校正模型來計算的傳播延遲誤差;第三部分為各用戶接收機所固有的誤差,例如內部雜訊、通道延遲、多徑效應等。利用差分技術第一部分誤差可完全消除,第二部分誤差大部分可以消除,這和基準接收機至用戶接收機的距離有關。第三部分誤差則無法消除,只能靠提高GPS接收機本身的技術指標。對美國SA政策帶來的誤差,實質上它是人為地增大前兩部分誤差,所以差分技術也相應克服SA政策帶來的影響。
差分GPS技術消除公共誤差原理
假如在距離用戶500公里之內,設置一部基準接收機。它和用戶接收機同時接收某一衛星的信號,那麼我們可以認為信號傳至兩部接收機所途經電離層和對流層的情況基本是相同,故所產生的延遲也相同。由於接收同一顆衛星,故星歷誤差、衛星時鍾誤差也相同。若我們通過其它方法確知所處的三維座標(也可以用精度很高的GPS接收機來實現,其價格比一般GPS接收機高得多),那就可從測得偽距中,推算其中的誤差。將此誤差數據傳送給用戶,用戶就可從測量所得的偽距中扣除誤差,就能達到更精確的定位。
GPS數據處理軟體是GPS用戶系統的重要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對GPS接收機獲取的衛星測量記錄數據進行「粗加工」、「預處理」,並對處理結果進行平差計算、坐標轉換及分析綜合處理。解得測站的三維坐標,測體的坐標、運動速度、方向及精確時刻。
GPS定位技術是正在發展中的高新技術,數據處理技術也處在不斷更新之中,各系列GPS接收機製造廠家研製的處理軟體也各具特色。 全球定位系統GPS是近年來開發的最具有開創意義的高新技術之一,其全球性、全能性、全天候性的導航定位、定時、測速優勢必然會在諸多領域中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在發達國家,GPS技術已經開始應用於交通運輸和道路工程之中。目前,GPS技術在我國道路工程和交通管理中的應用還剛剛起步,相信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高等級公路的快速修建和GPS技術應用研究的逐步深入,其在道路工程中的應用也會更加廣泛和深入,並發揮更大的作用。 GPS導航系統與電子地圖、無線電通信網路及計算機車輛管理信息系統相結合,可以實現車輛跟蹤和交通管理等許多功能,這些功能包括: 車輛跟蹤 利用GPS和電子地圖可以實時顯示出車輛的實際位置,並任意放大、縮小、還原、換圖;可以隨目標移動,使目標始終保持在屏幕上;還可實現多窗口、多車輛、多屏幕同時跟蹤。利用該功能可對重要車輛和貨物進行跟蹤運輸。
提供出行路線規劃和導航 提供出行路線規劃是汽車導航系統的一項重要輔助功能,它包括自動線路規劃和人工線路設計。自動線路規劃是由駕駛者確定起點和目的地,由計算機軟體按要求自動設計最佳行駛路線,包括最快的路線、最簡單的路線、通過高速公路路段次數最少的路線等的計算。人工線路設計是由駕駛者根據自己的目的地設計起點、終點和途經點等,自動建立線路庫。線路規劃完畢後,顯示器能夠在電子地圖上顯示設計線路,並同時顯示汽車運行路徑和運行方法。
信息查詢 為用戶提供主要物標,如旅遊景點、賓館、醫院等資料庫,用戶能夠在電子地圖上根據需要進行查詢。查詢資料可以文字、語言及圖象的形式顯示,並在電子地圖上顯示其位置。同時,監測中心可以利用監測控制台對區域內的任意目標所在位置進行查詢,車輛信息將以數字形式在控制中心的電子地圖上顯示出來。
(4)話務指揮
指揮中心可以監測區域內車輛運行狀況,對被監控車輛進行合理調度。指揮中心也可隨時與被跟蹤目標通話,實行管理。
(5)緊急援助
通過GPS定位和監控管理系統可以對遇有險情或發生事故的車輛進行緊急援助。監控台的電子地圖顯示求助信息和報警目標,規劃最優援助方案,並以報警聲光提醒值班人員進行應急處理。
GPS技術在汽車導航和交通管理工程中的研究與應用目前在中國剛剛起步,而國外在這方面的研究早已開始並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加拿大卡爾加里大學設計了一種動態定位系統,該系統包括一台捷聯式慣性系統,兩台GPS接收機和一台微機,可測定已有道路的線形參數,為道路管理系統服務。美國研製了應用於城市的道路交通管理系統,該系統利用GPS和GIS建立道路資料庫,在資料庫中包含有各種現時的數據資料,如道路的准確位置、路面狀況、沿路設施等,該系統於1995年正式運行,為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起到重要作用。近些年來國外研製了各種用於車輛誘導的系統,其中車輛位置的實時確定以往主要依據慣性測量系統以及車輪感測器,隨著GPS的發展和所顯示出的優越性,有取代前兩種方法的趨勢。用於城市車輛誘導的GPS定位一般是在城市中設立一個基準站,車載GPS實時接收 基準站發射的信息,經過差分處理便可計算出實時位置,把目前所處位置與所要到達的目標在道路網中進行優化計算,便可在道路電子地圖上顯示出到達目標的最優化路線,為公安、消防、搶修、急救等車輛服務。
Ⅷ 蒙氏GPS的含義
蒙氏數學中的GPS指的是序列、配對、分類的教學方法。
教學活動並運用GPS(序列、配對、分類)的教學方法,自然循序的將抽象的符號,透過教具重復操作,讓幼兒獲得數和量的概念,再進入四則運算中,培養其邏輯思維的意識。蒙氏數學教育從連續量的認識開始(藉助數棒進行,它可以讓孩子直觀的比較數量的大小,感知每一個量都代表一個集合),然後才進行分離量的認識。蒙氏數學教育的內容有所擴展,涉及到0的概念,進位系統練習。藉助砂數字板、紡錘棒與箱、零的游戲等充分了解1-10或0-10的數量、數字與數詞三者之間的關系,藉助塞根板、100板、100和1000串珠鏈等認識連續的數,藉助乘除板進行100以內的乘除計算,藉助加龍減龍游戲進行連加、連減及加減混合計算,藉助金色串。
蒙台梭利教育內容一、感官教育蒙台梭利的感覺教育包括視覺、觸覺、聽覺、嗅覺和味覺等感官的訓練。視覺訓練幫助幼兒提高度量的視知覺,鑒別大小、高低、粗細、長短、形狀、顏色及不同的幾何形體。例如:插座圓柱體培養視覺對粗細、高低、大小的辨別能力。色板來認識顏色及辨別顏色的明暗差異。幾何圖形嵌板、幾何學立體組等認識各種幾何形體。觸覺練習則是幫助幼兒辨別物體是光滑還是粗糙,辨別溫度的冷熱,辨別物體的輕重、大小、厚薄。例如:觸覺板、溫覺板重量板。聽覺訓練是要使幼兒習慣於區分聲音的差別,使他們在聽聲的訓練中不僅能夠分辨音色、音高,還能培養初步的審美和鑒賞能力。例如:音筒、音感鍾等。嗅覺和味覺的訓練則是注重提高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