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工科畢業設計論文的研究方法

工科畢業設計論文的研究方法

發布時間:2022-10-02 18:48:25

㈠ 畢業論文的標准格式

畢業論文標准格式:
一、內容要求
畢業設計報告正文要求:
(一)理、工科類專業畢業設計報告正文內容應包括:問題的提出;設計的指導思想;方案的選擇和比較論證;根據任務書指出的內容和指標要求寫出設計過程、課題所涉及元件結構和相關參數的設計計算,有關基本原理的說明與理論分析;給出所設計課題實際運行的數據或參數,並與理論設計參數進行比較和分析,說明產生誤差的原因。最後要對所設計課題實用價值做出評估說明;設計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改進意見或其它更好的方案設想及未能採納的原因等。
(二)經濟、管理類專業畢業設計報告或論文正文應包括:問題的提出、設計的指導思想;設計方案提出的依據,設計方案的選擇和比較;設計過程;所運用的技術經濟分析指標和方法;數學模型及其依據,數據計算方法;對設計方案的實用性和經濟效益等方面做出評估;對設計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 或可能發生的問題 ) 提出合理化建議。畢業論文的基本論點、主要論據;根據國家有關方針、政策及規定聯系實際展開理論分析。
(三)文科類專業畢業設計報告或論文正文應包括:問題的提出、解決問題的指導思想;解決方案提出的依據,解決方案的選擇和比較,結論。
二、論文印裝
畢業論文用畢業設計專用紙列印。正文用宋體小四號字,行間距為24磅;版面頁邊距上3cm,下、左2.5cm,右2cm。
三、論文結構、裝訂順序及要求
畢業論文由以下部分組成:
(一)封面。論文題目不得超過20個字,要簡練、准確,可分為兩行。
(二)內容。
1、畢業設計(論文)任務書。任務書由指導教師填寫,經系主任、教務部審查簽字後生效。
2、畢業設計(論文)開題報告;
3、畢業設計(論文)學生申請答辯表與指導教師畢業設計(論文)評審表;
4、畢業設計(論文)評閱人評審表;
5、畢業設計(論文)答辯表;
6、畢業設計(論文)成績評定總表;
7、中英文內容摘要和關鍵詞。
(1)摘要是論文內容的簡要陳述,應盡量反映論文的主要信息,內容包括研究目的、方法、成果和結論,不含圖表,不加註釋,具有獨立性和完整性。中文摘要一般為200-400字左右,英文摘要應與中文摘要內容完全相同。「摘要」字樣位置居中。
(2)關鍵詞是反映畢業設計(論文)主題內容的名詞,是供檢索使用的。主題詞條應為通用技術詞彙,不得自造關鍵詞。關鍵詞一般為3-5個,按詞條外延層次(學科目錄分類),由高至低順序排列。關鍵詞排在摘要正文部分下方。
(3)中文摘要與關鍵詞在前,英文的在後。
8、目錄。
目錄按三級標題編寫,要求層次清晰,且要與正文標題一致。主要包括緒論、正文主體、結論、致謝、主要參考文獻及附錄等。
9、正文。論文正文部分包括:緒論(或前言、序言)、論文主體及結論。
(1)緒論。綜合評述前人工作,說明論文工作的選題目的和意義,國內外文獻綜述,以及論文所要研究的內容。
(2)論文主體。論文的主要組成部分,主要包括選題背景、方案論證、過程論述、結果分析、結論或總結等內容。要求層次清楚,文字簡練、通順,重點突出,畢業設計(論文)文字數,一般應不少於8000字(或20個頁碼)。外文翻譯不少於3000字元,外文參考資料閱讀量不少於3萬字元。
中文論文撰寫通行的題序層次採用以下格式:
1 1.1 1.1.1 1.1.1.1
格式是保證文章結構清晰、綱目分明的編輯手段,畢業論文所採用的格式必須符合上表規定,並前後統一,不得混雜使用。格式除題序層次外,還應包括分段、行距、字體和字型大小等。
第一層次(章)題序和標題居中放置,其餘各層次(節、條、款)題序和標題一律沿版面左側邊線頂格安排。第一層次(章)題序和標題距下文雙倍行距。段落開始後縮兩個字。行與行之間,段落和層次標題以及各段落之間均為24磅行間距。
第一層次(章)題序和標題用小二號黑體字。題序和標題之間空兩個字,不加標點,下同。
第二層次(節)題序和標題用小三號黑體字。
第三層次(條)題序和標題用四號黑體字。
第四層次及以下各層次題序及標題一律用小四號黑體字。
(3)結論(或結束語)。作為單獨一章排列,但標題前不加「第XXX章」字樣。結論是整個論文的總結,應以簡練的文字說明論文所做的工作,一般不超過兩頁。
10、致謝。對導師和給予指導或協助完成畢業設計(論文)工作的組織和個人表示感謝。文字要簡潔、實事求是,切忌浮誇和庸俗之詞。
11、參考文獻及引用資料目錄(規范格式見附文)。
12、附錄。
13、實驗數據表、有關圖紙(大於3#圖幅時單獨裝訂)。
(三)封底。

附:規范的參考文獻格式

參考文獻(即引文出處)的類型以單字母方式標識:M——專著,C——論文集,N——報紙文章,J——期刊文章,D——學位論文,R——報告,S——標准,P——專利;對於不屬於上述的文獻類型,採用字母「Z」標識。

參考文獻一律置於文末。其格式為:
1、專著
示例 [1] 張志建.嚴復思想研究[M]. 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1989.
[2]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3] [英]藹理士.性心理學[M]. 潘光旦譯注.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
2、論文集
示例 [1] 伍蠡甫.西方文論選[C]. 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79.
[2] 別林斯基.論俄國中篇小說和果戈里君的中篇小說[A]. 伍蠡甫.西方文論選:下冊[C]. 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79.
凡引專著的頁碼,加圓括弧置於文中序號之後。
3、報紙文章
示例 [1] 李大倫.經濟全球化的重要性[N]. 光明日報,1998-12-27,(3)
4、期刊文章
示例 [1] 郭英德.元明文學史觀散論[J]. 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3).
5、學位論文
示例 [1] 劉偉.漢字不同視覺識別方式的理論和實證研究[D]. 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心理系,1998.
6、報告
示例 [1] 白秀水,劉敢,任保平. 西安金融、人才、技術三大要素市場培育與發展研究[R]. 西安:陝西師范大學西北經濟發展研究中心,1998.
7、對論文正文中某一特定內容的進一步解釋或補充說明性的注釋,置於本頁地腳,前面用圈碼標識。
8、其他要求
(1)文字
論文中漢字應採用嚴格執行漢字的規范。所有文字字面清晰,不得塗改。
(2)表格
論文的表格可以統一編序,也可以逐章單獨編序,採用哪種方式應和插圖及公式的編序方式統一。表序必須連續,不得重復或跳躍。表格的結構應簡潔。
表格中各欄都應標注量和相應的單位。表格內數字須上下對齊,相鄰欄內的數值相同時,不能用『同上』、『同左』和其它類似用詞,應一一重新標注。
表序和表題置於表格上方中間位置,無表題的表序置於表格的左上方或右上方(同一篇論文位置應一致)。
(3)插圖
插圖要精選。圖序可以連續編序,也可以逐章單獨編序,採用哪種方式應與表格、公式的編序方式統一,圖序必須連續,不得重復或跳躍。僅有一圖時,在圖題前加『附圖』字樣。畢業設計(論文)中的插圖以及圖中文字元號應列印,無法列印時一律用鋼筆繪制和標出。
由若干個分圖組成的插圖,分圖用a,b,c,……標出。
圖序和圖題置於圖下方中間位置。
(4)公式
論文中重要的或者後文中須重新提及的公式應注序號並加圓括弧,序號一律用阿拉伯數字連續編序,或逐章編序,序號排在版面右側,且距右邊距離相等。公式與序號之間不加虛線。
(5)數字用法
公歷世紀、年代、年、月、日、時間和各種計數、計量,均用阿拉伯數字。年份不能簡寫。數值的有效數字應全部寫出。
(6)軟體
軟體流程圖和源程序清單要按軟體文檔格式附在論文後面,特殊情況可在答辯時展示,不附在論文內。
(7)工程圖按國標規定裝訂
圖幅小於或等於3#圖幅時應裝訂在論文內,大於3#圖幅時按國標規定單獨裝訂作為附圖。
(8)藝術設計作品
無法用紙質文檔保存的藝術設計作品應用光碟或照片保存。
(9)計量單位的定義和使用方法按國家計量局規定執行。

㈡ 畢業論文中的「課題擬採用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是什麼解釋一下。怎麼寫來個例子

就是你准備怎麼樣來完成畢業論文。

寫出你打算採用的方法就可以了。如:方面的研究"課題擬採用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是:採用高等數學和微積分的方法計算,採用矩陣理論的方法計算,採用概率論的方法進行模擬,進而比較得出更合理確切的結論。

論文擬採用的研究方法:

1、實驗; 2、試驗; 3、理論解析、計算; 4、工業性實驗及生產實踐等等。

畢業論文的撰寫及答辯考核是順利畢業的重要環節之一,也是衡量畢業生是否達到要求重要依據之一。

但是,由於許多應考者缺少系統的課堂授課和平時訓練,往往對畢業論文的獨立寫作感到壓力很大,心中無數,難以下筆。因此,就畢業論文的撰寫進行必要指導,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畢業論文是應考者的總結性獨立作業,目的在於總結學習專業的成果,培養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文體而言,它也是對某一專業領域的現實問題或理論問題進行科學研究探索的具有一定意義的論說文。完成畢業論文的撰寫可以分兩個步驟,即選擇課題和研究課題。

(二)、選好課題後,接下來的工作就是研究課題,研究課題一般程序是:搜集資料、研究資料,明確論點和選定材料,最後是執筆撰寫、修改定稿。

第一、研究課題的基礎工作——搜集資料。考生可以從查閱圖書館、資料室的資料,做實地調查研究、實驗與觀察等三個方面來搜集資料。搜集資料越具體、細致越好,最好把想要搜集資料的文獻目錄、詳細計劃都列出來。

首先,查閱資料時要熟悉、掌握圖書分類法,要善於利用書目、索引,要熟練地使用其他工具書,如年鑒、文摘、表冊、數字等。其次,做實地調查研究,調查研究能獲得最真實可靠、最豐富的第一手資料,調查研究時要做到目的明確、對象明確、內容明確。

調查的方法有:普遍調查、重點調查、典型調查、抽樣調查。調查的方式有:開會、訪問、問卷。最後,關於實驗與觀察。

實驗與觀察是搜集科學資料數據、獲得感性知識的基本途徑,是形成、產生、發展和檢驗科學理論的實踐基礎,本方法在理工科、醫類等專業研究中較為常用,運用本方法時要認真全面記錄。

第二、研究課題的重點工作——研究資料。考生要對所搜集到手的資料進行全面瀏覽,並對不同資料採用不同的閱讀方法,如閱讀、選讀、研讀。

第三、研究課題的核心工作――明確論點和選定材料。在研究資料的基礎上,考生提出自己的觀點和見解,根據選題,確立基本論點和分論點。

提出自己的觀點要突出新創見,創新是靈魂,不能只是重復前人或人雲亦雲。同時,還要防止貪大求全的傾向,生怕不完整,大段地復述已有的知識,那就體現不出自己研究的特色和成果了。

第四、研究課題的關鍵工作――執筆撰寫。下筆時要對以下兩個方面加以注意:擬定提綱和基本格式。

第五、研究課題的保障工作――修改定稿。通過這一環節,可以看出寫作意圖是否表達清楚,基本論點和分論點是否准確、明確,材料用得是否恰當、有說服力,材料的安排與論證是否有邏輯效果,大小段落的結構是否完整、銜接自然,句子詞語是否正確妥當,文章是否合乎規范。

㈢ 畢業論文研究方法模板

畢業論文是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本科專業應考者完成本科階段學業的最後一個環節,那它的研究方法是什麼呢?下面是由我整理的畢業論文研究方法模板,謝謝你的閱讀。
畢業論文研究方法模板
本科專業(含本科段、獨立本科段)自考生在各專業課程考試成績合格後,都要進行畢業論文的撰寫(工科類專業一般為畢業設計、醫科類一般為臨床實習)及其答辯考核。畢業論文的撰寫及答辯考核是取得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本科畢業文憑的重要環節之一,也是衡量自考畢業生是否達到全日制普通高校相同層次相同專業的學力水平的重要依據之一。但是,由於許多應考者缺少系統的課堂授課和平時訓練,往往對畢業論文的獨立寫作感到壓力很大,心中無數,難以下筆。因此,對本科專業自考生這一特定群體,就畢業論文的撰寫進行必要指導,具有重要的意義。

本文試就如何撰寫畢業論文作簡要論述,供參考。

畢業論文是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本科專業應考者完成本科階段學業的最後一個環節,它是應考者的總結性獨立作業,目的在於總結學習專業的成果,培養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文體而言,它也是對某一專業領域的現實問題或理論問題進行科學研究探索的具有一定意義的論說文。完成畢業論文的撰寫可以分兩個步驟,即選擇課題和研究課題。

首先是選擇課題。選題是論文撰寫成敗的關鍵。因為,選題是畢業論文撰寫的第一步,它實際上就是確定“寫什麼”的問題,亦即確定科學研究的方向。如果“寫什麼”不明確,“怎麼寫”就無從談起。

教育部自學考試辦公室有關對畢業論文選題的途徑和要求是“為鼓勵理論與工作實踐結合,應考者可結合本單位或本人從事的工作提出論文題目,報主考學校審查同意後確立。也可由主考學校公布論文題目,由應考者選擇。畢業論文的總體要求應與普通全日制高等學校相一致,做到通過論文寫作和答辯考核,檢驗應考者綜合運用專業知識的能力”。但不管考生是自己任意選擇課題,還是在主考院校公布的指定課題中選擇課題,都要堅持選擇有科學價值和現實意義的、切實可行的課題。選好課題是畢業論文成功的一半。

第一、要堅持選擇有科學價值和現實意義的課題。科學研究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認識世界、改造世界,以推動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展。因此,畢業論文的選題,必須緊密結合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需要,以促進科學事業發展和解決現實存在問題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選題要符合科學研究的正確方向,要具有新穎性,有創新、有理論價值和現實的指導意義或推動作用,一項毫無意義的研究,即使花很大的精力,表達再完善,也將沒有絲毫價值。具體地說,考生可從以下三個方面來選題。首先,要從現實的弊端中選題,學習了專業知識,不能僅停留在書本上和理論上,還要下一番功夫,理論聯系實際,用已掌握的專業知識,去尋找和解決工作實踐中急待解決的問題。其次,要從尋找科學研究的空白處和邊緣領域中選題,科學研究

還有許多沒有被開墾的處女地,還有許多缺陷和空白,這些都需要填補。應考者應有獨特的眼光和超前的意識去思索,去發現,去研究。最後,要從尋找前人研究的不足處和錯誤處選題,在前人已提出來的研究課題中,許多雖已有初步的研究成果,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還有待於豐富、完整和發展,這種補充性或糾正性的研究課題,也是有科學價值和現實指導意義的。

第二、要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切實可行的課題。畢業論文的寫作是一種創造性勞動,不但要有考生個人的見解和主張,同時還需要具備一定的客觀條件。由於考生個人的主觀、客觀條件都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在選題時,還應結合自己的特長、興趣及所具備的客觀條件來選題。具體地說,考生可從以下三個方面來綜合考慮。首先,要有充足的資料來源。“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在缺少資料的情況下,是很難寫出高質量的論文的。選擇一個具有豐富資料來源的課題,對課題深入研究與開展很有幫助。其次,要有濃厚的研究興趣,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課題,可以激發自己研究的熱情,調動自己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能夠以專心、細心、恆心和耐心的積極心態去完成。最後,要能結合發揮自己的業務專長,每個考生無論能力水平高低,工作崗位如何,都有自己的業務專長,選擇那些能結合自己工作、發揮自己業務專長的課題,對順利完成課題的研究大有益處。

選好課題後,接下來的工作就是研究課題,研究課題一般程序是:搜集資料、研究資料,明確論點和選定材料,最後是執筆撰寫、修改定稿。

第一、研究課題的基礎工作———搜集資料。考生可以從查閱圖書館、資料室的資料,做實地調查研究、實驗與觀察等三個方面來搜集資料。搜集資料越具體、細致越好,最好把想要搜集資料的文獻目錄、詳細計劃都列出來。首先,查閱資料時要熟悉、掌握圖書分類法,要善於利用書目、索引,要熟練地使用其他工具書,如年鑒、文摘、表冊、數字等。其次,做實地調查研究,調查研究能獲得最真實可靠、最豐富的第一手資料,調查研究時要做到目的明確、對象明確、內容明確。調查的方法有:普遍調查、重點調查、典型調查、抽樣調查。調查的方式有:開會、訪問、問卷。最後,關於實驗與觀察。實驗與觀察是搜集科學資料數據、獲得感性知識的基本途徑,是形成、產生、發展和檢驗科學理論的實踐基礎,本方法在理工科、醫類等專業研究中較為常用,運用本方法時要認真全面記錄。

第二、研究課題的重點工作———研究資料。考生要對所搜集到手的資料進行全面瀏覽,並對不同資料採用不同的閱讀方法,如閱讀、選讀、研讀。

通讀即對全文進行閱讀,選讀即對有用部分、有用內容進行閱讀,研讀即對與研究課題有關的內容進行全面、認真、細致、深入、反復的閱讀。在研讀過程中要積極思考。要以書或論文中的論點、論據、論證方法與研究方法來觸發自己的思考,要眼、手、腦並用,發揮想像力,進行新的創造。

在研究資料時,還要做好資料的記錄。

第三、研究課題的核心工作―――明確論點和選定材料。在研究資料的基礎上,考生提出自己的觀點和見解,根據選題,確立基本論點和分論點。提出自己的觀點要突出新創見,創新是靈魂,不能只是重復前人或人雲亦雲。同時,還要防止貪大求全的傾向,生怕不完整,大段地復述已有的知識,那就體現不出自己研究的特色和成果了。

根據已確立的基本論點和分論點選定材料,這些材料是自己在對所搜集的資料加以研究的基礎上形成的。組織材料要注意掌握科學的思維方法,注意前後材料的邏輯關系和主次關系。

第四、研究課題的關鍵工作執筆撰寫。考生下筆時要對以下兩個方面加以注意:擬定提綱和基本格式。

擬定提綱包括題目、基本論點、內容綱要。內容綱要包括大項目即大段段旨、中項目即段旨、小項目即段中材料或小段段旨。擬定提綱有助於安排好全文的邏輯結構,構建論文的基本框架。

基本格式:一般畢業論文由標題、摘要、正文、參考文獻等4方面內容構成。標題要求直接、具體、醒目、簡明扼要。摘要即摘出論文中的要點放在論文的正文之前,以方便讀者閱讀,所以要簡潔、概括。正文是畢業論文的核心內容,包括緒論、本論、結論三大部分。緒論部分主要說明研究這一課題的理由、意義,要寫得簡潔。要明確、具體地提出所論述課題,有時要寫些歷史回顧和現狀分析,本人將有哪些補充、糾正或發展,還要簡單介紹論證方法。
關於研究的畢業論文
以表徵與意指實踐為切入點的文化研究

摘 要:表徵理論作為當代文化研究中的一個重要理論,在文化研究中得到了廣泛的運用和實踐,其中斯圖亞特·霍爾對“表徵”的論述堪稱代表。“表徵”一詞是西方文學理論和文化研究的關鍵詞,文化究其本質乃是藉助符號來“表徵”意義的人類行為。在霍爾提出“文化即表徵和指意實踐”後,表徵理論為文化研究開辟了新領域。

關鍵詞:表徵 文化 意義

對符號學、表徵、語言學等都涉獵不深的人來說,初次閱讀斯圖亞特·霍爾的《表徵》不是一次輕松的旅行,再次閱讀時總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雖然至今筆者也不敢說我就讀懂了《表徵》,但至少我對伯明翰學派的理解又進了一層。“表徵”作為當代文化研究中的關鍵詞之一,在文化研究以及實踐中都極具關注度,以之為中心也形成了許多相關的理論,其中斯圖亞特·霍爾對“表徵”的論述堪稱代表。

斯圖爾特•霍爾編著的《表徵—文化表象與意指實踐》是本難得的好書,它是一部傳播學和社會文化理論的教科書,認為文化是通過表徵和意指實踐構造出來的,它所使用的符號具有任意性,因而與外部的物質世界不存在符合的關系,它是一個解釋的意義的世界。表徵過程的所有參與方都捲入了意義的爭奪,但這種爭奪是通過話語的方式進行的。意義不可能是純個人的,而是各方協商和表徵運作的結果;意義總是有偏向、有優先方面的。本書先概述“表徵運作與表徵社會”的文化研究理論,甄選了五個專題的個案研究:戰後平民主義攝影中的法國和法國性、他種文化展覽中的詩學和政治學、“他者”的景觀、展示男人味、文類與性別:肥皂劇個案分析等,個案的選取角度側重雖有不同,但都是用來表達“表徵”理論的重要的理論觀察,本書的大量插圖都是這一理論的精彩分析對象。

一、文化和表徵的權利思考

霍爾從福柯的“話語”理論出發,探討了知識與權力的關系,認為話語建構了意義以及有效的主體位置,而無所不在的彌散的權力是隱藏在意義背後的動力和深層原因。文化也是種種權力關系運作的場所,文化客體生產者不再具有獨斷的權力,受眾可以通過自身的解讀來行使其反抗的權力。話語主體是在話語內生產出來的,這一主體不能身處話語之外,因為它必須在話語中被主宰,它必須服從於話語的規則和慣例,服從於其權力的處置。我們之所以看不見主體是因為他們並未被直接表徵,但他們的“缺席”被表徵出來了。話語自身建構了使它因此而有意義和有效的主體的位置。個人也許在階級、性別、民族方面各不相同,但他們只有在認同話語所建構的那些位置,使他們自己受制於其規則,並因而成為其權力/知識的主體,才會取得意義。

二、表徵通過語言產生意義

表徵是在我們頭腦中通過語言對各種概念的意義的生產。它就是概念與語言之間的聯系,這種聯系使我們既能指稱“真實”的物、人、事的世界,又確實能想像虛構的物、人、事的世界。霍爾認為 “在文化產生意義過程的核心,存在著兩個相關的‘表徵系統’。通過在各種事物與我們的概念系統,概念圖之間建構一系列相似性,這些符號被安排和組織到代表或表徵那些概念的各種語言中。各種‘事物’概念和符號間的關系是語言中意義產生的實質所在。而將這三個要素連接起來的過程就是我們稱之為‘表徵’的東西。”“表徵”通過符號的意指性實踐來生產意義,構成了個體對於世界的意義系統,並且使得同文化中的個體以及不同文化的個體之間達成意義的交流,“表徵”構建了我們的意義世界。霍爾對構成主義的兩種途徑——符號學和“話語”進行了借鑒研究,對表徵、意義和語言之間關系的闡述藉助於對索緒爾語言學、巴爾特符號學理論的批判性吸收,尤其受到了索緒爾語言學、巴爾特符號學關於語言/言語、表層結構深層結構的理論從幾個方面的影響。

三、文化循環的模式

霍爾從馬克思主義生產循環觀出發,探討了文化循環的模式,並將“表徵”看作文化循環的主要環節加以論述。文化循環理論提出,“文化”生產就是符號生產。文化已經從原來要根據另外一些因素才可得到實體性解釋的東西,現在變成了與社會文化基礎或社會“深層”文化符碼相關的原文化問題。表徵意義事實上產生於幾個不同的情景,並通過幾個不同的過程或實踐進行文化循環,以不同方式把它們結合進每天的日常定規儀式和實踐活動中,以這種方式賦予意義。意義有助於建立起使社會生活秩序並得以控制各種規則、標准和慣例。因此,意義也是那些想要控制和規范他人行為和觀念的人試圖建立和形成的文化循環。

四、文化客體意義在表徵過程中的爭奪

霍爾認為,符號的意義總是在一個文化語境和另一個文化語境之間變動,意義不僅僅跟文化客體的生產者相聯系,文化客體的接受者也參與了文本意義的生產。文化是一個解釋和意義的世界,表徵過程的所有方均參與了意義的爭奪。我們不可能認為文化意義完全存在於文化的客觀性之中,或是認為它僅僅存在於文化生產者的孤立意識中, 再也不能簡單的認為接受者是文化意義的被動方,相反,接受者自己參與到文化運作之中,而且這種運作不僅僅是作為“接受者”的表徵角色。諸如我們在閱讀小說,欣賞電影的過程中,不再單純的思考作者要表達的意義。

表徵過程中的意義爭奪是激烈的:一、文化客體的表徵外相並不總能自行表現出其意義。因為不同的人會關注其不同的意義方面。人們往往外在的賦予表徵現象以意義,而不是內在的理解表徵現象的意義。二、意義

被賦予的本身,就是一個接受與再造的過程。三、知識儲備和即時環境對意義的賦予有很大影響。對文化客體的解讀不僅僅是被動的“領會”過程,相反,接受者基於各種有關的考慮,對文化客體生產者所賦予文化客體的意義有自己的自定義,這是種變相的爭奪。

在批判吸收索緒爾、巴爾特等理論基礎上,霍爾提出:文化即表徵和指意實踐,結合實踐性的概括了“表徵”的三種具體運作方式——反映論的、意向性的和構成主義的。從表徵的概念、構成主義的途徑、表徵的意識形態論及表徵的實踐等方面全面闡述,從馬克思到新葛蘭西主義,拓展了“表徵”與“接合理論”的關系。作為伯明翰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霍爾的研究在伯明翰大學當代文化研究中心傳統的研究文化形式、文化實踐和文化機構及其與社會和社會變遷的關系的基礎上,還轉向媒介的意識形態功能分析。其研究內容涉及范圍很廣,包括絕大多數的文化領域,如:大眾文化及與大眾文化密切相關的大眾日常生活,分析和批評的對象涉及影視、廣播、廣告、暢銷書、漫畫、流行歌曲,乃至室內裝修、休閑方式等。伯明翰學派和霍爾表徵理論研究,作為文化研究的基礎和重要學術理論,將一直散發其獨具特色的魅力,吸引文化研究有志者前赴後繼的鑽研探討。

參考文獻:

[1][英]斯圖亞特.霍爾編、徐亮, 陸興華譯,表徵—文化表象與意指實踐,商務印書館,2003.

[2][美]約翰·R.霍爾,瑪麗·喬·尼茲著、周曉虹,徐彬譯,文化:社會學的視野,2004

作者簡介:徐嘉(1983-)女,吉林省社會科學院,研究方向:文化產業、傳媒文化。


看了“畢業論文研究方法模板”的人還看:

1. 畢業論文的研究方法怎麼寫

2. 大學畢業論文格式模板 完整版

3. 畢業論文的格式範文模板

4. 完整版論文格式模版

5. 畢業論文開題報告模板以及範文

㈣ 工科碩士的小論文怎麼寫

關於工科碩士的小論文怎麼寫

導讀:般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學位論文篇幅要求:碩士文科5萬字左右,理工科4萬字左右;博士10萬字左右。用外文撰寫學位論文一般西安理工大學研究生學位論文規范與「西安交通大學博士學位論文」或「西安交通大學碩士學位論文」字樣標示,奇數頁頁寫作內容可因研究課題性質而不同,工科一般可包括:前言、理論分析

茶與食品科技學院本科畢業論文(設計)陳忠和.中國股市的風險投資研究:[碩士學位論文].合肥:安徽農業大學,20xx [4] 劉三全 13-15 11-13 9-11 8-9<7 總分 安徽農業大學 理工科類畢業論文(設計)撰寫規格 封面開

長春工業大學碩士學位論文寫作規范碩士學位論文字數理科一般不少於1萬字,文科一般不少於2萬字,工科一般不少於3萬字。文字要語句精煉通順、條理分明、文字圖象清晰整齊。 標題編號:可依不同學科慣例標注

綿陽師范學本科生畢業設計(論文)工作條例指導經驗的中級及以上職稱或碩士學位及以上教師擔任,助教和未從事過畢業設計(論文 內容及撰寫要求 (一)要理論聯系實際,運用科學的.研究方法對選題進行綜合分析,工科

全校碩士研究生公共課程教學大綱

如何撰寫高水平的學術論文(一名研究生的心得)如何撰寫高水平的學術論文(一名研究生的心得) 註:這是轉貼自「小木蟲論壇」上一位碩士研究生撰寫的心得,值得研究生們參考。轉貼時對原文的個別字句稍作改動並加了小標 感謝木子區長提供這樣一個機會讓我總結一下經驗和教訓。 需要指出的是,我是理工科專

研究生學位論文寫作規范2.7 正文 正文是學位論文的主體和核心部分,一般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學位論文篇幅要求:碩士文科5萬字左右,理工科4萬字左右;博士10萬字左右。用外文撰寫學位論文一般

西安理工大學研究生學位論文規范與「西安交通大學博士學位論文」或「西安交通大學碩士學位論文」字樣標示,奇數頁頁 寫作內容可因研究課題性質而不同,工科一般可包括:前言、理論分析、實驗裝置和測試

;

㈤ 畢業論文的幾種形式

畢業論文是學術論文的一種形式,為了進一步探討和掌握畢業論文的寫作規律和特點,需要對畢業論文進行分類。由於畢業論文本身的內容和性質不同,研究領域、對象、方法、表現方式不同,因此,畢業論文就有不同的分類方法。 按內容性質和研究方法的不同可以把畢業論文分為理論性論文、實驗性論文、描述性論文和設計性論文。後三種論文主要是理工科大學生可以選擇的論文形式,這里不作介紹。文科大學生一般寫的是理論性論文。理論性論文具體又可分成兩種:一種是以純粹的抽象理論為研究對象,研究方法是嚴密的理論推導和數學運算,有的也涉及實驗與觀測,用以驗證論點的正確性。另一種是以對客觀事物和現象的調查、考察所得觀測資料以及有關文獻資料數據為研究對象,研究方法是對有關資料進行分析、綜合、概括、抽象,通過歸納、演繹、類比,提出某種新的理論和新的見解。 按議論的性質不同可以把畢業論文分為立論文和駁論文。立論性的畢業論文是指從正面闡述論證自己的觀點和主張。一篇論文側重於以立論為主,就屬於立論性論文。立論文要求論點鮮明,論據充分,論證嚴密,以理和事實服人。駁論性畢業論文是指通過反駁別人的論點來樹立自己的論點和主張。如果畢業論文側重於以駁論為主,批駁某些錯誤的觀點、見解、理論,就屬於駁論性畢業論文。駁論文除按立論文對論點、論據、論證的要求以外,還要求針鋒相對,據理力爭。 按研究問題的大小不同可以把畢業論文分為宏觀論文和微觀論文。凡屆國家全局性、帶有普遍性並對局部工作有一定指導意義的論文,稱為宏觀論文。它研究的面比較寬廣,具有較大范圍的影響。反之,研究局部性、具體問題的論文,是微觀論文。它對具體工作有指導意義,影響的面窄一些。 另外還有一種綜合型的分類方法,即把畢業論文分為專題型、論辯型、綜述型和綜合型四大類: 1.專題型論文。這是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以直接論述的形式發表見解,從正面提出某學科中某一學術問題的一種論文。如本書第十二章例文中的《淺析領導者突出工作重點的方法與藝術》一文,從正面論述了突出重點的工作方法的意義、方法和原則,它表明了作者對突出工作重點方法的肯定和理解。 2.論辯型論文。這是針對他人在某學科中某一學術問題的見解,憑借充分的論據,著重揭露其不足或錯誤之處,通過論辯形式來發表見解的一種論文。如《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改變了農村集體所有制性質嗎?》一文,是針對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改變了農村集體所有制性質的觀點,進行了有理有據的駁斥和分析,以論辯的形式闡發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並沒有改變農村集體所有制的觀點。另外,針對幾種不同意見或社會普遍流行的錯誤看法,以正面理由加以辯駁的論文,也屬於論辯型論文。 3.綜述型論文。這是在歸納、總結前人或今人對某學科中某一學術問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加以介紹或評論,從而發表自己見解的一種論文。

㈥ 畢業論文的幾種形式

畢業論文的幾種形式

大學生活又即將即將結束,畢業論文是大學生都必須通過的,畢業論文是一種比較正規的檢驗學生學習成果的形式,那麼應當如何寫畢業論文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畢業論文的幾種形式,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畢業論文的幾種形式

畢業論文是學術論文的一種形式,為了進一步探討和掌握畢業論文的寫作規律和特點,需要對畢業論文進行分類。由於畢業論文本身的內容和性質不同,研究領域、對象、方法、表現方式不同,因此,畢業論文就有不同的分類方法。

按內容性質和研究方法的不同可以把畢業論文分為理論性論文、實驗性論文、描述性論文和設計性論文。後三種論文主要是理工科大學生可以選擇的論文形式,這里不作介紹。文科大學生一般寫的是理論性論文。理論性論文具體又可分成兩種:一種是以純粹的抽象理論為研究對象,研究方法是嚴密的理論推導和數學運算,有的也涉及實驗與觀測,用以驗證論點的正確性。另一種是以對客觀事物和現象的調查、考察所得觀測資料以及有關文獻資料數據為研究對象,研究方法是對有關資料進行分析、綜合、概括、抽象,通過歸納、演繹、類比,提出某種新的理論和新的見解。

按議論的性質不同可以把畢業論文分為立論文和駁論文。立論性的畢業論文是指從正面闡述論證自己的觀點和主張。一篇論文側重於以立論為主,就屬於立論性論文。立論文要求論點鮮明,論據充分,論證嚴密,以理和事實服人。駁論性畢業論文是指通過反駁別人的論點來樹立自己的論點和主張。如果畢業論文側重於以駁論為主,批駁某些錯誤的觀點、見解、理論,就屬於駁論性畢業論文。駁論文除按立論文對論點、論據、論證的要求以外,還要求針鋒相對,據理力爭。

按研究問題的大小不同可以把畢業論文分為宏觀論文和微觀論文。凡屆國家全局性、帶有普遍性並對局部工作有一定指導意義的論文,稱為宏觀論文。它研究的面比較寬廣,具有較大范圍的影響。反之,研究局部性、具體問題的論文,是微觀論文。它對具體工作有指導意義,影響的面窄一些。

另外還有一種綜合型的分類方法,即把畢業論文分為專題型、論辯型、綜述型和綜合型四大類:

1.專題型論文。這是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以直接論述的形式發表見解,從正面提出某學科中某一學術問題的一種論文。如本書第十二章例文中的《淺析領導者突出工作重點的方法與藝術》一文,從正面論述了突出重點的工作方法的意義、方法和原則,它表明了作者對突出工作重點方法的肯定和理解。

2.論辯型論文。這是針對他人在某學科中某一學術問題的見解,憑借充分的論據,著重揭露其不足或錯誤之處,通過論辯形式來發表見解的一種論文。如《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改變了農村集體所有制性質嗎?》一文,是針對「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改變了農村集體所有制性質」的觀點,進行了有理有據的駁斥和分析,以論辯的形式闡發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並沒有改變農村集體所有制」的觀點。另外,針對幾種不同意見或社會普遍流行的錯誤看法,以正面理由加以辯駁的論文,也屬於論辯型論文。

3.綜述型論文。這是在歸納、總結前人或今人對某學科中某一學術問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加以介紹或評論,從而發表自己見解的一種論文。

4.綜合型論文。這是一種將綜述型和論辯型兩種形式有機結合起來寫成的一種論文。如《關於中國民族關系史上的幾個問題》一文既介紹了研究民族關系史的現狀,又提出了幾個值得研究的問題。因此,它是一篇綜合型的論文。

畢業論文怎麼寫

一、做好研究調查

圍繞主題,制定計劃。你需要弄清自己要在論文中提出的觀點,然後圍繞這一觀點進行研究調查。你要先寫一份計劃書,其中應當包括整個研究的進展步驟和要需要完成的任務(比方說:9月20日前找到10份資料,10月15前完成初步的研究)。

一次只處理一個論點。不要試圖一次把你的主題搞定。對整個主題有一個大概的感覺,為你需要了解的東西建立一份大綱。之後每次處理一個論點,在完成初稿之後,你就不難發現論點之間的聯系。整理好使用的參考書目和資源。這條是彌縫自己添加的。你所參考的書目和資源都應該整理存放好,第一是為了方便再次查閱;第二是論文結束時寫參考資料時不再需要重復去找這些資源。

除了網上查找資料外,你可不要忽略身邊能利用的人力資源。你的同事和學校的圖書管理員可能會給你提供一些意想不到的資料。所以不要浪費了哦!

二、提前開始寫作

提前開始。很多人卻總拖到最後期限才著急起來,卻常常不以為然。現在期刊都是提前半年到一年的時間截稿。所以你要寫論文就應該提前制定好計劃,如兩星期研究,兩星期寫作,兩星期定初稿,剩下一些日子審稿和校對。寫作期間,你可以設定每天完成的字數量(五百字是可行的,一般不超過一小時就能完成——一篇博客短文也差不多這個字數),設定結束的部分——當天停筆的位置應該是你第二天開始寫的時候容易重拾思緒的地方,以免線索中斷。

文章大綱。文章大綱可以說是你的思維導圖,是你的文章將涉及的一系列要點,是你論述的目的,是你完成作品的大致面貌——甚至,如果你思路清晰,文章的第一段也可作為大綱將中心內容揭示,並看出寫作脈絡。不管是以哪種形式,一個有效的提綱能幫到你很多。寫的時候它能作為檢測進度的尺子,能作為提醒,幫你確定文章是不是已涵蓋了在列提綱時你想要表達的那幾點,當你思緒凌亂時,它還可以提示你。一個好的提綱讓你寫作更加靈活,不用拘泥於從頭寫到尾,如果你的思緒到那了,而且研究充分,可以先寫你已經准備好的要點,比總考慮類似第七頁還沒決定寫什麼呢,我就不能先寫第六頁的問題要強多了。最後,手頭上有個計劃能幫你鎖定目標,實現寫作目的,而不是「想到哪寫到哪,以至不知所雲了」,這正是許多作者正在做的事情。

從中間開始。不同作家寫作時面臨的同一個最大的問題是想不出來如何開頭。與其盯著一個空屏幕看到視網膜脫落,絞盡腦汁去想一個充滿敬畏激情和意義深遠的開篇,還不如跳過開頭的介紹,直接進入第二段。當你完成後面部分,你隨時可以回來寫出一段放在第一段——不過接著,你可能發現其實沒必要這么謹慎,你會發現,第一段往往是文章最弱的部分,相較於其它有意義的功能,它更常作為進入主題的暖身。

不要剽竊。因為現在正規的雜志基本都會檢測抄襲率的,抄襲別人的文章一般發不了正刊的,所以建議你自己好好寫作。或者咨詢我們如何寫作,我們的責任編輯也會告訴你的。

寫完文章後,重審你的文章至少一次,注意力集中在核查文章中的每一句話是不是都實現了你預設的目的,你期待讀者從文章里讀到什麼,產生怎樣的感情,你的每句話可以幫你實現嗎,可以讓讀者充分理解嗎。每句話都應指引讀者的思維奔向你的結論。

校對校對。校對是一項完全與重審分離的工作,而且是你在明確文章「結束」之前所做的最後一件事情,這時你該好好注意語法了——明確每個句子都有主語和動詞,而且搭配正確。更正所有的拼寫錯誤,特別是文字處理器檢測不出來的。充分利用文字處理器,但在校對過程中這只是開始,而不是最後步驟。一個很好的技巧是從後往前校對——先看最後一個單詞,接著是倒數第二個,然後倒數第三個,以此類推。這樣可強迫你的大腦脫離原先的文章順序注意每個單詞,意味著不受你記憶中想像的該寫什麼的干擾,看到你真正寫下的東西。

做點總結。別把「總結」和「摘要」混為一談。文章的最後一段或兩段應是你的論點最出彩的地方,千萬不要老調重彈,只是重復文中的觀點。你可以解釋你的研究發現,提出你對文中數據的理解,描繪未來研究的前景,或指出在你文中出現的事實的意義及重要性。結論應是論文的`最強音,而不是軟弱的摘要重述。

寫畢業論文常見的問題

1、前言部分。 前言誇誇其談、長篇大論、而且許多內容跟論文主要研究內容關系不大是最常見的一個問題。很多評閱人其實對所評閱的研究領域不是很熟悉,因此很希望在前言部分看到該領域的研究現狀,從而找到該論文的創新之處。不著邊際的前言往往令評閱人反感。比如我看過一篇研究荔枝多糖抗氧化活性的碩士論文,前言前三頁都是在介紹荔枝的功效、營養價值和經濟價值,而抗氧化研究現狀卻一帶而過,顯然很容易讓評閱人認為這是在濫竽充數。

2、討論部分。 討論是最顯示論文水平的一個關鍵部分。可能你的論文內容別人已經做過,但是通過對比別人的研究成果可以突出你研究內容的一些創新之處。因此,討論的內容通常為:對自己論文結果中出現的問題及可能原因進行分析,並與其他人的結果進行對比,從而給後繼研究人員提供一條思路。很多論文在寫討論的時候總是覺得沒話可說,隨便說一些可能的原因,容易給評閱人認為作者對該領域的研究不熟悉,文獻量不足,沒有追究問題的能力。

3、英文及數字字體。 每個學校對畢業論文的規定不一樣,但是我認為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讓論文嚴謹、美觀。經常看到有些論文的部分英文或阿拉伯數字有的是宋體,有的是新羅馬字體,前後不一致,影響到論文的美觀,很有必要注意這一塊內容。

4、符號標識。 經常看到有些論文出現「研究了3min、5min、8min、10min不同時間對……的影響」,其實這種表達方法是不可以學的,應該是「研究了3、5、8、10min不同時間……」(不過百分比不能省略),這個如果有發表過論文的人就知道。此外經常出現一些該上標、小標、斜體的地方沒有正確標識;文中有些地方用r/min,有些地方用rpm;μm寫成um等等,這些問題國外的審稿人是很注意的。

5、圖表部分。 經常出現的問題是:圖有的大有的小,而且圖裡面的字體也是大小不一。一般要求圖盡量能夠大小一致(當然也不一定,看情況),而且圖表裡面的文字及符號一般比正文小一號,這樣論文整體會美觀一些。還有就是很多圖的坐標題名有的用中文表示,有的用英文表示,不統一,都影響到論文的質量。

6、參考文獻部分。 參考文獻部分是出現問題最多的地方。由於參考文獻經常量很大,因此在格式的編排上就比較麻煩。但總體的原則是要統一。比如有[J][M]等標識的那全部都要有,不要有些地方有標識有些地方不標識;英文參考文獻要麼統一名在前(如J.R.Matul),要麼統一姓在前(如Matul,J.R.),要麼統一縮寫,要麼不縮寫。

;

㈦ 工科畢業設計大家都是怎麼做的

工科畢業設計,這個一般來說 要求嚴格的話需要寫開題報告,然後,答辯,由幾個老師來看題目的可行性與工作量。
畢業設計是教學過程的最後階段採用的一種總結性的實踐教學環節。通過畢業設計,學生可以綜合應用所學的各種理論知識和技能,進行全面、系統、嚴格的技術及基本能力的練習。通常情況下,僅對大專以上學校要求在畢業前根據專業的不同進行畢業設計,對中等專業學校的學生不作要求。

畢業設計不同於畢業論文,它的組成部分不只是一篇學術論文,我們拿「機械畢業設計」舉例:隨著科技發展的進步,各大高校對機械畢業設計的內容提出了一定的要求,2004年以前設計內容一般包括:畢業設計圖紙+說明書(畢業論文),2005年以後國家教育部門提出新的要求,結合工廠需求加入了三維設計,模擬模擬,及程序分析研究。其中包括:畢業設計圖紙(三維「UG ,PRO/E,CAM,CAXA,SWOLIDWORD」+CAD二維工程圖)+開題報告+任務書+實習報告+說明書正文。這足夠的說明了做一份優質的畢業設計是要付出相當的努力!
高等學校技術科學專業及其他需培養設計能力的專業或學科應屆畢業生的總結性獨立作業。要求學生針對某一課題,綜合運用本專業有關課程的理論和技術,作出解決實際問題的設計。畢業設計是高等學校教學過程的重要環節之一。相當於一般高等學校的畢業論文。目的是總結檢查學生在校期間的學習成果,是評定畢業成績的重要依據;同時,通過畢業設計,也使學生對某一課題作專門深入系統的研究,鞏固、擴大、加深已有知識,培養綜合運用已有知識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畢業設計也是學生走上國家建設崗位前的一次重要的實習。
一些國家根據學生的畢業設計,授予一定的學銜。如建築師、農藝師、攝影師等。中國把畢業設計和畢業考試結合起來,作為授予學士學位的依據。

㈧ 工科開題報告範文(2)

可行性分析

近年來,網路管理技術的不斷豐富和發展,為本課題的研究奠定了堅實的理論背景和相關技術支持。比如,web service理論在網路管理中的應用,使網路管理中的一些功能的開發實現變得簡單易行。同時XML在網路管理中也有很多應用,其中XML schema作為網路介面的大數據量的傳輸載體,就可以應用到本項目中來存儲網路配置信息。

總的來說,在此基礎上,根據上述實驗方案進行設計研究,思路是清晰的,研究方法是可行的。

四、本研究課題可能的創新之處(不少於500字)

本課題研究主要是為了解決在虛擬化網路管理中網路拓撲的構建問題、網路配置信息的生成問題,以及對虛擬網路可能出現故障及其引起的告警信息效果的模擬。本課題為實現此目標,在策略思想和關鍵技術上的創新點主要有以下幾點。

1、首先,對於網路拓撲結構的生成,這里要研究的是根據網路的一組簡單信息,模擬生成出一個網路可能的拓撲結構,這是非常有創新意義的。這里需要提出一個能夠根據這些簡單信息生成網路拓撲結構的演算法,這一演算法與現有的網路拓撲生成演算法是有很大不同的。

2、在網路配置信息的生成過程中,是根據基本的信息模型,自動生成一組符合信息模型的網路配置信息數據,並且這些數據的關鍵欄位都具有關聯關繫上的真實性和有效性。這里自動生成一組網路配置信息,破除了網路配置信息生成的局限性,降低了生成的復雜性,是虛擬網路配置信息的生成變得簡單,充實而且准確。

3、故障信息的模擬中,可以根據故障,設定了一套衍生規則邏輯,來影響網路的運行效果。這一套邏輯,需要將模擬故障轉化成負面的效果,體現在網路中。這需要建立新的模擬模擬的邏輯,提出合理有效的參數比較判斷方法。

4、使用面向介面的方法編程模擬,更具靈活性。

綜上所述,本課題的研究內容在思想和關鍵技術上主要有這四點創新之處。

五、研究基礎與工作條件(1.與本項目相關的研究工作積累基礎 2.包括已具備的實驗條件,尚缺少的實驗條件和擬解決途徑)(不少於500字)

1、研究工作積累基礎

本人所在實驗室研究組的主要研究內容為web service介面技術在網路管理中的應用,在學習過程中,我在充分了解、學習了WSDL介面的定義,XML scheme信息模型的定義,有充分的理論知識儲備。

另外,本人在研究組的網路管理原型系統構建的項目中,承擔過一些涉及網路拓撲構建,網路配置信息呈現,以及網路故障告警信息的模擬檢測和呈現工作。具備進行課題研究模擬的實踐經驗。

對如何進行原型系統開發進行了深入的學習,學習了開發時所需要用到的編程語言,比如java、JSP、XML等語言,為將來的課題模擬的開發工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礎。

所以,對於本課題的提出研究內容和方向,本人具備研究和建立原型系統進行模擬驗證的能力。

2、已具備的實驗條件及缺少的實驗條件和擬解決途徑

本課題研究,需要查找網路拓撲生成和故障模擬的相關資料和論文,學校的圖書館和網路資料資料庫為此提供強大的支持。另外,對於課題需要模擬的工作,本人可以利用所在實驗室研究組的伺服器資源,進行實驗環境的模擬構建和模擬原型系統的開發,本人所在研究組具備相關研究所用的模擬硬體環境。同時,實驗室研究組的老師和同學們,也可以為本課題研究的內容做一些支持和幫助。

但是由於之前缺乏一些對網路拓撲生成演算法相關圖論知識的深入學習,需要進一步的了解和學習。本人有決心和能力做好這方面的學習和研究。
工科開題報告範文篇3:
基於模擬理論及虛擬化技術的虛擬覆蓋網路模型研究

一、立題依據(包括研究目的、意義、國內外研究現狀和發展趨勢,需結合科學研究發展趨勢來論述科學意義;或結合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迫切需要解決的關鍵科技問題來論述其應用前景。附主要參考文獻目錄)(不少於800字)

研究目的

現有 Internet 網路功能強大,服務類型多樣,但是隨著網路規模指數型的增大,以及應用需求的多樣化,我們也逐漸開始意識到Internet 正逐漸步入僵化。本文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提出了一個基於模擬理論及虛擬化技術的虛擬覆蓋網路模型。

研究意義

對虛擬化覆蓋網路的研究意義主要在於 Internet 的僵化已經不能適應網路指數級的增長以及用戶的多樣化服務需求。與此相反,虛擬化覆蓋網路卻能建立起一個更獨立、更安全、更靈活、並能支持地理位置與用戶身份分離的網路體系模型。這樣,網路能夠為用戶提供更多的私有網路服務,包括應用層和應用層以下的各種服務。

國內外研究現狀和發展趨勢

在網路規模日益膨脹的今天,Internet架構已經開始出現僵化,當網路規模增大時,對硬體資源的消耗越來越厲害,而且當用戶的需求變得多樣化時比如,用戶可能需要提供自己的私有服務,或者用戶想建立自己的測試環境等,Internet 已不能很好地滿足用戶的需求。

本文提出的基於模擬理論及虛擬化技術的虛擬覆蓋網路模型仍處於研究階段,只是一個研究的模型。雖然對該網路進行了初步的模擬及性能參數評估,並探討了該網路模型的實際應用,但要將其真正應用實際生活和科研中,或讓其能應用於更多的系統,支持更多的網路新技術,還需要在多方面對虛擬覆蓋網路模型進行完善。

二、研究內容和目標(說明課題的具體研究內容,研究目標和效果,以及擬解決的關鍵科學問題。此部分為重點闡述內容)(不少於2500字)

論文擬研究的方向,主要是為了解決Internet架構逐漸僵化問題、滿足用戶更多的需求。以模擬理論與虛擬技術為基礎,對上述問題進行研究和編程測試,以期構建虛擬覆蓋網路模型,以用於信息安全公共服務平台建設。

研究內容

本文首先對現有 Internet 體系結構進行了深入研究,既看到了 Internet 存在的意義,同時也看到了它的局限性,在網路規模日益膨脹的今天,Internet架構已經開始出現僵化,當網路規模增大時,對硬體資源的消耗越來越厲害,而且當用戶的需求變得多樣化時比如,用戶可能需要提供自己的私有服務,或者用戶想建立自己的測試環境等,Internet 已不能很好地滿足用戶的需求。

其次,本文對模擬理論進行了研究,並討論了現有的一些主流網路模擬工具。

這對本文所提出的網路模型的模擬提供了有力的理論基礎和實踐手段,也是驗證該網路模型可行性的必要前提。

由於虛擬化技術是本文的核心技術,因此,在第三章中還對網路虛擬化技術進行了詳細討論。對該技術的研究,有助於充分利用各種虛擬化技術的優勢,建立一個合理的虛擬化網路模型。

在以上的這些研究的基礎上,本文在第四章中提出了一個基於模擬理論及虛擬化技術的虛擬覆蓋網路模型並給出了詳細設計方案。該網路模型旨在使用戶能夠盡可能多地擁有對自己私有網路的控制權,使他們成為自己的“服務提供商”.

該網路模型能夠為用戶建立起一個具有更高獨立性、安全性、靈活性,並具有物理位置與用戶身份分離特性的網路,這使得用戶能夠在自己的私有網路中提供或享用更多種多樣的個人網路服務,這些服務不但包括應用層各項服務,還包含了應用層以下的各種服務。該模型的核心主要是基於虛擬化技術建立起來的,其中用到的虛擬化技術包括虛擬路由器技術、虛擬網卡技術、虛擬拓撲技術等等。虛擬設備技術是一種對硬體設備功能的軟體模擬技術,而虛擬拓撲技術是指現實網路拓撲在虛擬網路環境中的虛擬映射技術,它能夠提供給用戶控制自己網路拓撲的介面。

在第五章中本文還討論了該網路模型的實際應用。它的應用范圍十分廣泛,既可以用於個人用途,也可以用於組織機構建設網路的情況,還可以用於給網路研究人員對前沿的 網路技術 進行方便而靈活的實驗和模擬。特別地,本文在對現有信息安全公共服務平台體系結構進行研究的基礎上,給出了該網路模型在該平台中的應用,提出了新一代信息安全公共服務平台體系框架,為進一步發揮信息安全公共服務平台的優越性奠定了基礎。

最後,本文採用 ns2 模擬技術對該網路模型進行了模擬,得出了對該網路性能參數的評估。同時還結合利用了 Planetlab 測試床,對該網路模型的系統參數也進行了評估,驗證了該網路模型的可行性。

研究目標和效果

本課題的研究目標對應研究內容分為四部分:

首先,討論了網路模擬技術,包括其研究背景和現有的一些主流網路模擬技術。

然後,著重介紹了虛擬化技術,並對網路虛擬化技術的實際應用進行了深入闡述。

接著,提出了虛擬覆蓋網路模型體系結構,詳細描述了其中的關鍵技術、網路模型的建立與實現機制,並給出了具體的網路通信實例。

另外,對該網路模型進行了模擬,並對相關指標進行了性能測試。結合現有的信息安全公共服務平台,提出了新一代信息安全公共服務平台體系結構。

擬解決問題

Internet 的優勢是明顯的,就是它能夠為用戶提供大量的服務,但是我們也不得不承認, Internet 的體系結構正使得它變得開始僵化。

首先,隨著網路規模不斷地增大,對硬體資源的消耗也逐漸開始呈指數級遞增,於是即使是對 Internet 架構的很小改動,都會使得部署相當困難。例如,IPv6 雖然已經進入人們的視野很久了,但是由於技術上的原因,IPv6 遲遲不能推廣使用。因此,Internet 不利於新型網路架構的研究及部署,它不但對需要大量的硬體資源消耗,而且部署周期相當長。

另外,用戶的需求已不僅限於現有的 Internet 服務,他們的服務需求已變得越來越多樣化。例如,Internet 的盡力包傳送服務並不能滿足商業中的關鍵服務或一些實時應用程序的需求。因此,Internet 已遠遠不能滿足用戶多樣化的個人網路服務需求。

此外,Internet 的服務由 ISP 服務提供商進行管理和維護,這將使得有時對它的使用變得很不靈活。用戶往往希望能夠根據自己的需求建立起自己的網路拓撲,提供自己的私有網路服務等等。因此,Internet 不能向用戶提供開放式的管理和競爭平台 .促使我們去尋求更好的網路架構解決方案,而虛擬覆蓋網路模型能夠很好的解決這些問題。

三、研究方案設計及可行性分析(包括:研究方法,技術路線,理論分析、計算、實驗方法和步驟及其可行性等)(不少於800字)。

研究方案設計

1.研究方法

針對本課題的研究內容和特性,達到研究目標和完成畢業論文,採用如下的研究方法:

(1)理論知識准備:採用文獻調查法,利用學校圖書館、網上相關學術資料庫等資源,來進一步了解具體的模擬理論和虛擬化技術主要內容;(2)改進技術和主要研究點確定:以生成虛擬覆蓋網路模型為主要研究點,輔以該模型的模擬模擬研究;(3)技術調研:對課題中涉及的虛擬化技術相關基本原理,以及模擬理論進行學習,然後針對具體的技術方案進行技術調研,確定實現方式;(4)設計技術方案:在理論准備和技術調研的基礎上,確定基於模擬理論及虛擬化技術確定技術實現方案;(5)實現並測試: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根據設計出的技術方案,對需要改進的關鍵部分進行模擬,驗證方案的可行性;(6)完成論文:整理文獻資料、代碼和數據等,完成論文。

2、技術路線

首先介紹幾種相關的虛擬技術,基於這些虛擬技術,將給出虛擬覆蓋網路模型的架構。然後將會進一步討論具體的設計和實現機制。另外,還給出了兩個實例用於說明一個用戶組內兩個用戶成員間的通信過程。

可行性分析

近年來,網路虛擬化技術的不斷豐富和發展,為本課題的研究奠定了堅實的理論背景和相關技術支持。比如,虛擬設備技術的應用,這包括虛擬路由器技術(或虛擬交換機技術)和虛擬網卡技術。同時虛擬拓撲技術應用,實現了從現實世界向虛擬世界的映射。

總的來說,在此基礎上,根據上述實驗方案進行設計研究,思路是清晰的,研究方法是可行的。

四、本研究課題可能的創新之處(不少於500字)

本課題研究主要是為了解決在虛擬化技術下虛擬覆蓋網路模型的構建問題,以及對虛擬覆蓋網路模型的模擬模擬。本課題為實現此目標,在策略思想和關鍵技術上的創新點主要有以下幾點。

(1)在深入分析現有Internet架構、和主流虛擬化技術的基礎上,提出了具有更高獨立性、安全性、靈活性,並具有物理位置與用戶身份分離特性的虛擬覆蓋網路模型,並給出了模型的框架和設計細節。該模型具有很廣泛的應用前景。

(2)對現有信息安全公共服務平台體系結構的關鍵技術及其發展趨勢和需求進行了深入分析,結合了本文中提出的虛擬覆蓋網路模型,提出了新一代信息安全公共服務平台框架。

綜上所述,本課題的研究內容在思想和關鍵技術上主要有這兩點創新之處。

五、研究基礎與工作條件(1.與本項目相關的研究工作積累基礎 2.包括已具備的實驗條件,尚缺少的實驗條件和擬解決途徑)(不少於500字)

1、研究工作積累基礎

本人所在實驗室研究組的主要研究內容為網路虛擬技術的應用開發,在學習過程中,我在充分了解、學習了虛擬化技術的定義,模擬理論的定義,有充分的理論知識儲備。

另外,本人在研究組的網路原型系統構建的項目中,承擔過一些涉及網路拓撲構建,網路配置信息呈現,以及網路信息的模擬檢測和呈現工作。具備進行課題研究模擬的實踐經驗。

對如何進行原型系統開發進行了深入的學習,學習了開發時所需要用到的編程語言,比如java、JSP、XML等語言,為將來的課題模擬的開發工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礎。

所以,對於本課題的提出研究內容和方向,本人具備研究和建立原型系統進行模擬驗證的能力。

2、已具備的實驗條件及缺少的實驗條件和擬解決途徑

本課題研究,需要查找網路虛擬化技術和模擬的相關資料和論文,學校的圖書館和網路資料資料庫為此提供強大的支持。另外,對於課題需要模擬的工作,本人可以利用所在實驗室研究組的伺服器資源,進行實驗環境的模擬構建和模擬原型系統的開發,本人所在研究組具備相關研究所用的模擬硬體環境。同時,實驗室研究組的老師和同學們,也可以為本課題研究的內容做一些支持和幫助。

但是由於之前缺乏一些對網路拓撲生成演算法相關圖論知識的深入學習,需要進一步的了解和學習。本人有決心和能力做好這方面的學習和研究。

主要參考文獻

[1]喻健坤,楊樹堂,陸松年,李鐸峰,支持多用戶並發訪問控制的虛擬網路模型研究,信息技術,2007年第8期,1~2頁。

[2] IEEE Std 802.1Q-1998, Draft Standard for Virtual Bridge Local Area Networks,May 16, 1997.

[3] IEEE Std 802.1Q?, 2003 Edition IEEE Standards for Local and metropolitanarea networks Virtual Bridged Local Area Networks, May 7, 2003.

[4] Dr. V. Rajaravivarma, North Carolina A&T State University, Virtual Local AreaNetwork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s, System Theory, 1997., Proceedings of theTwenty-Ninth Southeastern Symposium on 9-11 March 1997 Page(s):49 - 52.

[5] P. Ferguson, G. Huston, What is a ?, Technical Report, Cisco Systems, March1998.

[6] Stanford High-Performance Networking Group,Stanford Virtual NetworkSystem(VNS)。

[7] Martin Casado, Nick Mc Keown. The Virtual Network System, ACM SIGCSEBulletin, 2005, Volume 37, Pages 76 - 80.

[8]王濤,用Net Sim組建虛擬網路實驗室,長沙通信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年4卷3期,46-48頁。

[9] Galan F., Fernandez D., Ruiz J., Walid O., Use of virtualization tools in computernetwork laboratorie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ased Higher Ecation andTraining, 2004. ITHET 2004. Proceedings of the FIf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on 31 May-2 June 2004, Page(s):209 - 214.

[10] L. Peterson, T. Roscoe, The design principles of Planetlab, ACM OperatingSystems Review, 40(1), Jan. 2006.

㈨ 本科生畢業論文的研究結果怎麼寫

在結論中一般需要表述:
1、理論價值:研究成果解釋了哪些問題以及反映了哪些原理等。
2、實際價值:實際應用中所發揮的作用及其意義。
3、同已有的研究成果相對比,有哪些優劣、異同,做出了哪些發展改進。
4、研究中存在的、尚未解決的問題,提出相關建議與展望。

結論部分的寫作並沒有固定的模式,但根據相關寫作要求與實例的分析,可歸納為以下5個種類:
1、歸納整合:對正文重點部分進行概括分析且突出作者的觀點。
2、趨勢展望:在研究成果上,對價值、意義等方面引申出該成果未來發展的趨勢,體現其生命力。
3、事實對比:將本文主張與結論與事實作對比行程的結論。
4、補充說明:對正文觀點結論做更加深入的解釋說明,使其觀點更加清晰明了。
5、在上述基礎上,提出與研究成果相關的且尚未解決的相關問題。
閱讀全文

與工科畢業設計論文的研究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bod5分析方法名稱 瀏覽:253
小米5無線顯示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445
燉汆悶屬於什麼加熱方法 瀏覽:209
激光方法治療胃息肉有沒有傷口 瀏覽:571
一個人轉移注意力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211
魚缸除油膜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440
咳嗽小便失禁鍛煉方法 瀏覽:904
簡單做魚方法 瀏覽:104
大小臉自我矯正方法圖片集 瀏覽:80
從台賬中快速抓取數據的方法 瀏覽:785
高血壓的剁遼方法有哪些 瀏覽:95
幼兒心理發展研究最基本的方法 瀏覽:51
商業研究方法和人力資源管理問題 瀏覽:247
帆布包變黃有什麼方法解決 瀏覽:786
輕感冒怎麼辦速效方法 瀏覽:10
焦油含量檢測方法 瀏覽:290
草酸用什麼方法能夠去掉 瀏覽:224
紅參原液的使用方法 瀏覽:1003
用電腦鍵盤關機操作方法 瀏覽:741
牛皮癬運動治療方法有哪些 瀏覽: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