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地貌資源開發研究方法

地貌資源開發研究方法

發布時間:2022-10-01 20:52:38

⑴ 構造地貌學的研究方法

①運用地貌學方法揭示較長時間的造陸運動是比較有效的。其中最常用的是進行階地(包括河流階地、海岸階地)測量:多級階地的出現反映地區的間歇性隆升;各級階地連線的差異性隆升或拗陷反映造陸運動中各地段的差異運動;階地縱剖面線突然出現不連續性,說明此處曾發生新的構造運動造成的斷層現象。
②利用與地貌學密切相關的沉積學方法研究新構造運動。在新的褶皺隆起或斷塊上升區,新的沉積層因被抬升而有清楚的露頭;在新的沉降區,新沉積層隱伏地面以下,且厚度很大。根據新地層的厚度和地質年齡,估算該沉降區的沉降幅度和速率是現行可靠的方法。
③進行綜合研究。無論是研究靜態構造地貌,還是研究動態構造地貌,都必須從地球內力去追溯它們的成因,但同時又應看到所有的構造地貌都不是純內力作用的產物,還要研究外力侵蝕、岩性因素在構造地貌中所起的作用。
④漫長的地質歷史中發生過多次的大規模構造運動,每次運動所造成的地質構造的格式和走向都不相同。形形色色的構造地貌是多期構造疊置與組合的結果,因此追溯不同地區的地貌發育史時要善於分析這些不同期的構造運動的結果對地貌發育的依次影響。

如何合理開發利用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KARST)即岩溶,是水對可溶性岩石(碳酸鹽岩、石膏、岩鹽等)進行以化學溶蝕作用為主,流水的沖蝕、潛蝕和崩塌等機械作用為輔的地質作用,以及由這些作用所產生的現象的總稱。由喀斯特作用所造成地貌,稱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
它所形成的景觀為溶洞,可適當開發成旅遊資源

⑶ 如何研究山區地勢地貌

在地形復雜的山區設計涵洞特別要注意:1,准確的確定匯水面積,以便正確設計涵洞直徑或跨度;2,合理確定涵洞的基礎深度;3,就地取材,盡可能的使用公路挖方石材,以節約成本;4,加強調查研究,正確確定設計洪水頻率;5,正確確定承載力。

⑷ 初中地理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的途徑和方式有哪些

1.聯系實際,實現教材由「素材文本」向「生成文本」轉化
提倡開發地理課程資源,並不是要摒棄作為地理教學主要依據的教科書.地理教科書是學生進行地理學習活動的範本,仍然是重要的地理課程資源.但是地理教科書的開發必需體現時代發展的要求,與生活、社會緊密融合、溝通,發揮其「地理教學基本工具」的功能.現在,新版的幾套全日制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就更加註重凸顯現代教育新理念,在內容選擇、編排設計等方面不再過分追求地理學科體系的完整性,而是力求地理教學內容的融合.
教學不是教材內容的移植和照搬,它特別需要執教者的創造加工,將教材內容變成有利於學生學習的教學內容,變成發展學生文化素養的教育內容,賦材料以生命的活力.

2.信息整合,拓展現代課程媒體資源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各種與地理有關的多媒體課件、遠程教育中的地理課程等逐步被引入地理課堂.特別是互聯網提供的地理教育網站、地理資料資料庫和圖書館、天文館、氣象台、地震台網站等,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地理課程資源.
由於現代教學媒體不受時間、空間、宏觀、微觀限制,能將教學內容涉及的事物、情景、過程等,全部再現於課堂,圖文並茂地讓學生去獲得知識、認識世界.因此,在地理教學中引入現代信息技術,能有效地將地理知識與多媒體技術進行整合,使抽象、深奧的地理概念、成因、分布、規律變得直觀形象,有利於激發地理學習的興趣.另外,由於地理科學發展迅猛,網路媒體中關於地理科學發展的信息很多.對於這些信息,教科書不能非常全面而及時地反映,這就需要師生利用網路資源,了解地理科學的新進展.

3.激活體驗,挖掘學生內生性地理課程資源
內生性資源,主要指學生的日常生活經驗以及所了解的地理科學信息.這些通過各種各樣途徑存在於學生頭腦中的無形課程資源,使地理課程與學生實際緊密結合起來,激發學生興趣,增強學生感性認識,強化學習動機.
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的先天素質和生活環境,有自己的愛好和長處,也有自己不同的經歷和體驗,他們本身就是很好的資源.這些日常生活中大量的體驗和經驗,能使學生較容易接受所學習的地理知識,幫助他們理解地理概念和原理.學生的生活經驗存在於學生的頭腦中,需要教師認真挖掘.教師可以通過課前課後的交談、問卷調查等方式,了解學生的生活經驗,從中尋求課堂教學的切入點.在教學過程中,還應當鼓勵學生相互交流,取長補短,集思廣益.
總之,地理課程資源豐富多采 無處不在,只有充分發揮地理課程資源的優勢,才能全面提高學生的地理科學素養.

⑸ 地形地貌研究常用工具軟體的應用方法研究

羅偉東 李 剛

(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 廣州 510760)

作者簡介:羅偉東,男,廣東人,碩士,高級工程師,主要從事海洋地形地貌調查和研究工作。

E-mail:loky_luo@sina.com,電話:020-82250319,13609057863。

摘要 本文介紹了地形地貌研究主要工具軟體的基本功能,針對主要工具軟體的特點和實際應用情況,從地形數據的瀏覽、編輯、提取和轉換,數據的網格化,等深線和彩色陰影底圖等的編輯,調色板的製作與獲取,地形圖和三維立體圖的製作等方面探討地形地貌研究工具軟體應用的方法,為地形地貌研究工作的開展創造有利條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質量。

關鍵詞 地形地貌 工具軟體 應用方法

1 前言

海洋地形地貌調查和研究是大多數海洋調查研究的基本內容和重要組成部分。我國自20世紀90年代初引進多波束測深系統後開展了我國近海和鄰近海域多波束海底地形地貌調查和綜合研究,積累了豐富的資料和研究成果。提高地形地貌研究水平和工作效率是研究人員不斷探索的方向。地形地貌研究工作常用的工具軟體發揮了重要作用,能進行原始數據處理、數據網格化、數據提取轉換瀏覽、制圖等,還能進行地形坡度、距離和面積計算,地形剖面的提取製作,方便對海底地形分區、分析分布特徵和識別地貌單元等。熟練掌握地形地貌研究工作常用的工具軟體是研究人員必須具備的基本技能,合理選擇和恰當應用工具軟體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途徑。目前,地形地貌研究可用的工具軟體有許多,如MapGIS、ArcGIS、Golden Software Surfer、CorelDRAW、Global Mapper、Fledermaus、GMT、MB-System和Caris Hips and Sips等。我國的地形地貌研究人員在以往的使用過程中,對相關軟體積累了一些經驗,但是面對種類繁多的工具軟體,要恰當合理綜合應用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實踐工作中,常常會因為沒有掌握軟體的使用方法或沒有發揮各軟體的特點,而遇到一些困難,降低工作效率和質量。作者通過充分應用軟體已有的功能,開發其潛在功能,結合工作實際,揚長避短,綜合應用,使相應軟體更好地服務地形地貌調查和研究工作,發揮更大的作用。

2 地形地貌研究主要工具軟體概述

2.1 MapGIS、ArcGIS和Golden Software Surfer功能概述

這三款軟體,特別是MapGIS和Surfer在國內得到廣泛應用,相關文章對用法和功能的介紹很多。地形地貌研究主要的應用是利用MapGIS、ArcGIS製作規范的地形圖和地貌圖等;Surfer主要的應用是製作坡度圖和地形圖、地貌圖和三維立體圖等。

2.2 GMT功能概述

GMT(Generic Mapping Tools)是一個通用地學制圖工具軟體,發展至今已在大氣、海洋、地震等研究領域得到較為廣泛的應用。GMT是全命令行軟體,需要用戶錄入命令及其指定的輸入輸出數據和各種配置參數(如經度、緯度、顏色配置等)來進行操作。GMT雖然操作相對繁瑣,但執行效率很高,而且圖形文件輸出的主要格式為PostScript文件,這種格式可提供高質量、跨平台的圖形列印,這也是GMT得以廣泛應用的原因。

實際應用中,主要是製作二維三維地形圖。利用GMT強大的顏色渲染和標准圖框輸出功能,製作顏色逼真的彩色陰影圖、報告和論文插圖,大數據量的網格化功能也是其強項。

2.3 Global Mapper功能概述

Global Mapper(簡稱GM)是美國Global Mapper公司開發的一個簡單、實用的圖形管理與應用軟體。它可以在指定投影和地理坐標的基礎上,編輯、轉換光柵和矢量地形圖,繪制二維、三維地形圖以及點、線自編圖形,具有良好的繪圖、編輯、顯示以及數據輸出界面。其主要功能特點和實際應用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1)瀏覽、合成、輸入、輸出、顯示大部分流行的柵格圖形和高程及矢量數據

實際應用中,主要用來直接打開瀏覽各類型如Surfer和GMT網格文件;輸入輸出(特定范圍)網格、XYZ文件及點、線文件;合成相同或不同格式、大小的數據(網格、XYZ)文件。

2)具有數據、圖形的轉換、編輯、拼接、列印功能和投影轉換

主要進行數據、圖形的格式轉換,如將GMT網格文件轉換成Surfer網格文件,重新網格化數據,將XYZ文件轉換成網格文件,網格、XYZ文件轉換(輸出)成圖片等。在網格文件中選取製作特定位置的地形剖面。進行坡度、距離和面積計算。結合不同地理位置的地圖,設置和改變、轉換圖片的投影方式。

3)具有簡單的地理信息功能和動態GPS接收功能

為沒有位置信息的圖片添加坐標信息,在同一個項目中打開的文件都會在相同投影下的大地坐標系中顯示。

4)在實際應用中,GM也存在不足之處:等深線功能簡單,不能調整標注間距和字體樣式及大小;地形圖圖框、比例尺不規范,文字大小和標注不可調節。

2.4 Fledermaus功能概述

加拿大IVS 3D公司生產的Fledermaus是全球海測數據3D具體化的領先商業軟體之一,是一套功能強大的互動式三維數值數據虛擬實境的系統。它可以幫助使用者完成包括海洋(海岸、海底)資源調查與制圖、環境影響評估、采礦、地質調查以及各種研究等工作。Fledermaus可直接支持廣泛的工業數據格式輸入。可直接導入、顯示數字地形圖,點、線、多邊形數據集合、衛星影像並進行分析。瀏覽器iView4D可以隨時瀏覽處理過或分析後的數據結果。

實際應用中,主要是利用其三維可視化功能和復雜區域編輯模塊,用於導入網格文件,對三維數據進行三維可視化顯示和操作,可任意角度觀察地形地貌特徵,可方便進行海底地形分區、分析分布特徵和識別地貌單元。

3 工具軟體的綜合應用

常用工具軟體在地形地貌研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工具軟體種類繁多,各有優點缺點,科研人員要全部掌握其功能和操作方法有一定難度也沒有必要,應該根據實際工作需要,重點掌握幾個主要軟體,揚長避短,合理應用,其他軟體的應用能滿足工作需要即可。針對所從事的工作,主要的應用情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闡述。

圖1 GM軟體主界面窗口

3.1 地形數據的瀏覽、編輯、提取和轉換

海底地形分區、分析分布特徵和識別地貌單元等是地形地貌的工作之一,這些工作都要對地形數據進行瀏覽、觀察、描述,以往一般是通過列印的地形圖和三維地形圖等圖件來進行識別和描述。隨著計算機軟硬體技術的發展,目前,更科學的方法是利用工具軟體完成上述工作,也可結合圖件列印的方法。利用工具軟體觀察更直觀簡便高效,可直接導入、顯示數字地形圖,調節著色、等值線間距和垂直比例,進行地形坡度、距離和面積計算,特定位置剖面顯示提取和製作,多角度、隨意縮放、顯示任意位置水深和點線多邊線標注等。GM軟體在這方面具有強大的功能(圖1),結合Fledermaus,Golden SoftwareVoxler軟體能方便地實現上述常用功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非常適合地形地貌研究和海洋調查使用。

GM軟體可方便地打開XYZ和多種格式的網格文件(包括大數據量文件),還能把數據轉換成自己的網格格式Global mapper grid顯示,文件小,佔用內存少,可隨意進行操作,如放大縮小編輯等,顯示效果好,這是GM軟體的主要特點之一,相比其他軟體具有明顯優勢。顯示二、三維地形圖,具有標注等深線、測線、標注符號和簡單的3D view功能,能從各個角度瀏覽地形;能實時顯示當前或指定位置的水深和經緯度;具備生成地形剖面功能,可選取任意位置進行地形剖面提取和製作;能進行地形坡度、距離和面積計算,地形坡度的計算和顯示是在應用地形剖面功能時,在地形剖面窗口中的Options/showpath detais查看。地形剖面可輸出為CSV或XYZ數據和圖片格式,CSV或XYZ數據可用Grapher等專業軟體製作成剖面圖;圖片格式可直接在CorelDRAW中導入編輯,為保證輸出後的圖片質量和字體大小合適,字體編輯時要注意調節字體的大小,輸出的圖片長度應在2000像素左右,輸出後在word中的字體大小約為小5號。剖面圖如圖2所示。

微地形地貌的瀏覽和描述方面,需要用到相關三維可視化系統,GM軟體具有簡單的3D view功能,並不能滿足實際應用的要求,目前最好的三維可視化系統是Fledermaus,Golden Software Voxler也有不錯的表現,實際應用時應結合使用。

圖2 典型地形剖面

3.2 數據的網格化

隨著多波束海底地形地貌調查和綜合研究的技術發展,對研究人員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數據網格化和數據轉換方法已經成為研究人員必須掌握的技能之一。過去認為數據的網格化是由專業處理人員完成的想法已經不符合實際。研究人員在進行研究時不是簡單地利用網格文件,實際可能應用的情況:簡單的數據編輯;數據(網格文件)的格式轉換;重新網格化,生成不同網格間距的網格文件;提取特定區域網格數據等。

在進行XYZ數據的網格化時,不同的網格化(插值)方法的繪圖效果是不一樣的。一般地,各軟體都會提供多種網格化方法供用戶選擇,如Surfer提供多達12種方法、GMT有4種方法和ArcGIS提供5種方法。合理選擇網格化方法和工具軟體能有效提高圖件製作質量,地形地貌的制圖具體使用的網格化方法,需要根據客觀環境特徵和數據本身的特點,進行相應的數據分析,才能繪制出准確、有意義的圖件。一般地,中大數據量的數據用加權反距離法(Inverse distance to a power)或者最小曲率法效果好、效率高,小數據量數據可使用克里格法(Kriging)。單一的工具軟體不能滿足實際要求,Surfer軟體只適應於網格數據量較小的數據(幾百兆的數據文件),Surfer的工作效率很低;大數據量的數據一般要選用GMT或MB-System軟體進行網格化;進行數據瀏覽轉換時可使用GM軟體。

GMT網格化採用gmtmbgrid和Surface命令;MB-System軟體採用mbgrid命令;Sur-face是張性樣條網格化法,是一種經過改良的標准最小曲率演算法,允許用戶把張量引入表面。執行surface程序前要對數據進行預處理,消除混淆現象。地形數據採用block-median對網格間隔框內的值返回中值。Gmtmbgrid演算法跟mbgrid命令一樣是採用加權反距離插值法。具體根據實際需要選擇。MB-System和GMT軟體一般配合使用。使用的具體命令如下:

blockmedian文件名.xyz -R113/120/11/13 -I200e -V > ship_ 5m.xyz

Surface文件名.xyz -R113/120/11/13 -I200e -G文件名.grd

mbgrid -I文件名 -0文件名.grd -R113/120/11/13 -A2 -C2 -E 200/200 -N -V

GM軟體網格化採用三角剖分法(triangulation/liner interpolation),這種方法對大數據量的數據處理效率低,數據邊緣效果稍差,具體操作流程:打開XYZ文件,出現Ge-neric ASCII Text File Import Options窗口,在Import type選項中,選擇Elevation Grid from3D Point Data,其他選項可以採用默認。確定後,出現Elevation Grid Creation Options窗口,在Grid Spacing中可自定義網格大小;確認後即可完成網格化過程,然後在File/Ex-port Elevation grid format,選擇合適的格式輸出數據。圖3是不同軟體網格化及制圖效果圖。左圖是用GM軟體採用三角剖分法網格化繪制而成,中圖是GMT軟體用改良的標准最小曲率演算法(surface命令)進行網格化,右圖是Surfer採用加權平均演算法;從圖中可清楚地看出,三個軟體繪制的地形圖一致性很好;GMT軟體在網格化效果和調色效果方面都是最出色的,能較好的反映微地形且色彩逼真。

3.3 等深線和彩色陰影底圖等的編輯

多波束數據經過後處理後,數據質量一般都能達到要求,特殊情況時也會有局部小范圍數據質量較差的數據,在製作成圖件時,在彩色陰影圖和等深線上都會有直接的反映。一般地,都要對其進行編輯,去偽存真。彩色陰影底圖的製作一般用GMT或Surfer,彩色陰影底圖的編輯一般選用Photoshop或者CorelDRAW,等深線的生成可用MapGIS、Surfer和GMT軟體,MapGIS具有等深線編輯功能,也可以在CorelDRAW中進行編輯,效果都很不錯。在CorelDRAW中進行編輯時,等深線一般是在Surfer生成*.emf格式文件,在Corel-DRAW中打開進行編輯,刪除等深線時應選用虛擬段刪除工具,CorelDRAW是把顯示的整條線段定義為由多條虛擬段組成,用虛擬段刪除工具選中整條線段或線段的一部分後,程序將會自動刪除選中的部分,操作很方便。添加線段時選中手繪工具,調節合適粗細,進行曲線和直線繪制。圖片輸出時同樣要注意像素的調節,確保圖像質量和字體合適。圖4為等深線和彩色陰影底圖編輯前後對比圖,底圖是用Surfer製作的,編輯方法如上述。右圖為編輯後的情況,效果非常明顯。

圖3 不同軟體網格化及制圖效果圖

圖4 等深線和彩色陰影底圖編輯前後對比圖

3.4 調色板的製作與獲取

制圖的美觀程度主要取決於調色板的著色效果,製作美觀實用的圖件是科研工作者的不懈追求。根據實際需要選擇合適的工具軟體及製作或引用合適的調色板是制圖工作的重中之重。不同的工具軟體的調色效果是有區別的。實踐應用中,GMT軟體的調色效果最好,Surfer、MapGIS和ArcGIS調色效果稍差,GM的調色效果次之。這也是GMT軟體被廣泛應用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實際應用中,正式圖件及成果報告插圖等可應用GMT軟體制圖或製作彩色陰影圖。GMT軟體自身提供了許多獨有且全球流行的調色板,自身也提供相應的命令如makecpt和grd2cpt根據相應的調色板模板對特定數據進行調色板製作,但並不能滿足實際應用的需求。因此,製作或者獲取第三方調色板是可行的辦法。

調色板模板製作與管理的有效可行辦法:首先,根據工作實際,確定工作中常用的幾種地形數據類型如海陸結合數據、淺水數據和深水數據等,每種數據類型製作幾個常用的調色方案,所有的調色方案都做成各軟體特定的格式,可直接或稍為更改即可引用。由於GMT是全命令行軟體,調色板的製作並不像Surfer等友好界面軟體那麼直觀方便。一般地,在利用GMT自帶調色板模板稍加修改或者直接在Surfer軟體中製作調色板後,導出後再轉換為GMT格式的調色板。

獲取調色板的方法有兩種:一種為通過專業網站獲取相關調色板,專業網站提供多個領域的世界上主流的調色板和大量用戶自主設計的調色板。另一種方法是手頭只有地形圖圖片而沒有相應數據調色板的情況,這時最好的方法是利用相關軟體如Photoshop或其他具有取色功能的軟體進行調色板製作,著色效果跟原有圖片基本一致。

3.5 地形圖和三維立體圖的製作

發揮各地學繪圖軟體的優勢,結合應用才能做出規范且最佳效果的圖件。地形圖和三維立體圖正式圖件的製作,單一工具軟體不能滿足要求。Surfer軟體功能較全面但特點不明顯且沒有投影功能,等深線製作和編輯功能較弱;GMT的網格化和調色功能強大,等深線製作也不錯,但沒有編輯功能;由於製作正式圖件時,可採用由GMT軟體製作地形圖和三維立體圖的彩色陰影底圖,再導入MapGIS或ArcGIS製成圖件的方法,製作時要注意投影方式的匹配問題,GMT製作彩色陰影圖時應選擇合適的投影,導入前應該把PS文件轉換成BMP或JPG圖片,且要根據列印圖件的大小選擇合適的輸出像素。圖5為西太平洋地形圖,是由GMT軟體製作彩色陰影圖導入MapGIS進行中文標注等。正式圖件的等深線可直接由MapGIS生成並編輯或由GMT生成導入等。

4 結 語

地形地貌研究常用的工具軟體種類多、功能很強大。本文針對常用工具軟體的特點和實際應用情況,總結了這套工具軟體應用方法的主要特點:把各軟體的優勢應用到實際工作,揚長避短,最大限度服務地形地貌研究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根據實際應用制定相應操作流程,綜合應用,簡化操作,提高效率;挖掘新工具軟體,把GM軟體應用於地形地貌研究工作,起到非常好的應用效果。這套方法為地形地貌研究工作的開展創造有利條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質量。

圖5 西太平洋三維立體圖

參考文獻

[1]陳歡歡等.Surfer 8.0等值線繪制中的十二種插值方法.工程地球物理學報,2007,2.

[2]劉方蘭等.Global Mapper系統在海洋調查中的應用.海洋技術,2011,01.

The application method study of the general-used software for studying the topographic and geomorphic features

Luo Weidong Li Gang

(Guangzhou Marine Geological Survey,Guangzhou,510760)

Abstract:The paper introces the basic function of the general-used software for studying thetopographic and geomorphic features.Focuses on the characteristic features and the 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 in practical experience,talking about the usages of the general-used software forstudying the topographic and geomorphic features on scanning,editing,collecting and conversionof the geographic data,data gridding,edit for the bathymetric contour and the color shader basemaps,palette make and abtain,topographic map and Creates the advantages for studying the top-ographic and geomorphic features,and also increases the efficiency and the quality of the study.

Key words:Topographic and geomorphic features Software Application method

⑹ 怎樣研究丹霞地貌,用哪些方法

作為一個新興的學科體系,丹霞地貌學分為:
一、基礎丹霞地貌學,包括:
1、丹霞地貌學史
2、丹霞地貌學形態學
3、丹霞地貌學分類學
4、丹霞地貌學成因學
5、丹霞地貌學分布學
6、丹霞地貌學研究法
二、應用丹霞地貌學,包括:
1、丹霞地貌學旅遊學
2、丹霞地貌學文化學
3、丹霞地貌學工程學

⑺ 土地資源的合理開發與利用原則

對於土地資源的開發利用,我們不能簡單地理解為「開荒」,它既有開墾荒地、開發利用土地後備資源的含義,也有根據市場需求,調整農業生產結構以及變粗放經營為集約經營,變單層次利用為多層利用的內容,同時,還有改良和保護土地資源的含義。根據石家莊市土地資源的特點和社會經濟建設的需要,合理開發和利用土地資源。

(1)堅持和維護社會主義土地所有制,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實保護耕地的原則。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社會主義土地公有制是社會主義生產資料公有制的基礎,堅持社會主義土地公有制,是堅持走社會主義道路、維護社會主義制度所必需的。它有利於社會主義經濟的發展,有利於保障每個勞動者的勞動權益,有利於避免兩極分化,使全體人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因此,我們在土地資源的開發利用過程中,要採取強有力的措施,制止有損害於社會主義土地公有制的違法行為的發生,以強化社會主義土地公有制。

「土地是一切生產和一切存在的源泉」。而耕地又是土地資源的精華,國家和民族生存發展的最基本的物質條件。它不但為人類提供生存的立足之地,為一切生產、勞動和人民生活提供必要的場所,並為人類提供所必需的食物,原料及其他生活資料,所以,它是國家最寶貴的物質財富。然而,石家莊市的市情是人多地少,耕地後備資源不足,人口不斷增加,耕地不斷減少,人地矛盾日益突出,農業發展的迴旋餘地較小。回顧歷史,人們在實際工作中,保護耕地並沒有引起全社會的普遍重視。目前,有相當一部分人,包括某些領導幹部還陶醉於我國「地大物博」的傳統觀念之中。如果任憑土地危機繼續發展,勢必又要重蹈人口問題嚴重的歷史性錯誤。我們應該吸取這個歷史性教訓,必須清醒地看到切實保護耕地、穩定現有耕地面積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因此,在土地資源的開發利用過程中,必須認真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基本農田保護條例》落實「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實保護耕地」的基本國策,以警示和教育石家莊市人民,特別是各級領導幹部,要高度重視土地問題。要像抓計劃生育那樣,列為黨和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抓緊抓實、常抓不懈、抓出成效。

(2)以全面和充分發揮農業資源的生產潛力為前提的原則。農業生產是社會生產中最根本和不可缺少的經濟活動,在整個農、林、牧、副、漁業的生產中,又是一種比較先進的方式,佔有主導地位。但是先進的生產方式,若運用不當,反而會成為掠奪自然資源殘酷的手段,結果造成土地退化、「愈廣種愈薄收,愈薄收愈廣種」的不良性循環。由於林、牧、副、漁業用地無限度的侵佔,而打破了長期以來保持相對平衡的生態環境。這樣就有可能會使整個農業生產走上「殺雞取卵、飲鴆止渴」的路子。

(3)揚長避短,發揮優勢的原則。石家莊市地形復雜,地貌類型比較齊全,氣候、水分條件各異,土壤類型繁多。以上的差異造成了不同地區有不同的土地資源特點。資源特點不同,土地開發利用方式也必然有所差異。如果忽視這種差異,而強求一律進行開發利用,不但不能獲得預期的效果,反而會影響土地的永續利用,不利於農業的發展。因此,土地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必須依據當地的土地資源特點為前提,因地制宜、宜農則農、宜林則林、宜牧則牧,使農、林、牧、副、漁業有主有次地結合起來,全面發展。要注意發揮資源優勢,克服不利因素,做到揚長避短,達到提高勞動效率、增加經濟效益的目的。

(4)堅持土地資源不斷更新和改善的原則。土地資源在合理利用的前提下,通過適當的管理得以不斷地更新和改善。在農業生態系統中,土地是能量轉移、物質循環的一個重要鏈節。從資源的角度觀察農業生產,農業生產的過程就是對包括土壤在內的各種資源的利用和改造。我們所從事的種植業,就是對土地資源的利用,而耕地、施肥以及改良土壤等農業技術措施,就是對土地資源的改造。對土地的利用和改造必然引起土地內部物質和能量的不斷流動,輸入和輸出兩個方面都是經常變動的。當輸入大於輸出時,土地的肥力提高,土地資源就不斷得到更新和改善。反之,就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在低水平條件下的輸入和輸出的平衡,表現為土地的產量不高、收益不大,這不是我們的目的。我們從事農業,希望土壤中被作物吸收消耗的物質多,同時補充到土壤中的物質多,輸入和輸出都在高水平的條件下進行農業生產。這種在高水平條件下輸入和輸出的積極平衡,對我們是更有利的。因此,我們在土地資源的開發利用上,要做到科學合理,使土地質量越來越好,土地的生產力越來越高,使土地資源不斷得到更新和改善。

(5)以種植業為基礎的原則。種植業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產業。農業生產的最終目的就是生產人們需要的各種農產品,包括糧、棉、油以及其他農副產品。農產品的種類盡管多種多樣,但我們以生態學的理論來觀察和分析農業生產,其本質是生產和轉變人類生存所必需的「潛能」。能量是不能創造的,人類全部生命活動所需要的能量,有相當一部分來自太陽能。而目前人們又不能大規模地將太陽能直接轉化為其他形態的能量,只有加強種植業,通過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將太陽能轉化為化學潛能並貯存起來加以利用。所以,土地資源的合理開發和利用,必須以種植業為基礎。

(6)維持生態平衡的原則。自然界生態系統內部多因素之間,在一定的條件下,保持著一定的相對平衡,進行著正常的物質和能量的轉化。這就是自然界的生態平衡。在這個平衡里,只要有一個生態因素發生變化或受到破壞,則生態系統的其他因素也就產生一系列的連鎖反應,從而使生態平衡受到這樣或那樣的影響,並給人類生產和生活帶來相應的變化。生態系統平衡的破壞,往往與人類活動有關。因為人類是大自然的主宰者,也是生態系統的組成部分,人類本身參與著農業生態系統能量和物質的循環,在農業生態系統結構中佔有一定的地位。其中最主要的、最基本的影響是來自對土地資源的不合理開發和利用。幾十年來,我們在土地開發利用中,由於對自然規律認識不那麼深刻,對生態系統理論研究不夠,自覺或不自覺地破壞了生態系統平衡。在某些地區農業資源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農業生產受到了一定的影響。我們應吸取歷史教訓,在未來的開發利用上,應注意保持農業系統平衡。

⑻ 氣候地貌學的研究方法

氣候地貌學廣泛運用氣候學和數理統計學方法,以及相應的物理、化學的方法。它是區域地貌和動力地貌過程相結合的一個領域。由於氣候條件的多變,其影響下的地貌發育過程的強度又很難用數量表現,所以氣候地貌學需採用綜合手段進行分析研究。

⑼ 流水地貌學的研究方法

在研究方法上,充分吸取了相鄰科學和現代技術科學的理論和方法,如系統論和控制論、遙感、同位素測年、物理模型試驗及利用計算機進行數學模擬等。許多實際問題,如國土整治、流域規劃、土壤侵蝕防治、河流資源開發、水利樞紐建設、河道和溝谷治理、航道和港口選擇等都與流水地貌的調查研究有密切關系。近年來中國流水地貌學在研究領域、研究內容、研究方法及與生產實踐結合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發展,目前正向現代化、定量化、實驗化方向發展。

⑽ 研究喀斯特地貌方法有哪些

喀斯特地貌分地表和地下兩大類,地表有石芽與溶溝,喀斯特漏斗,落水洞,溶蝕窪地,喀斯特盆地與喀斯特平原,峰叢、峰林與孤峰;地下有溶洞與地下河,暗湖

閱讀全文

與地貌資源開發研究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醫學全景拼接常用方法 瀏覽:681
哪些數學方法幫你解決了問題 瀏覽:852
卷簾百葉窗免打孔安裝的方法 瀏覽:715
自拍桿拍手機的方法 瀏覽:550
bod5分析方法名稱 瀏覽:255
小米5無線顯示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445
燉汆悶屬於什麼加熱方法 瀏覽:209
激光方法治療胃息肉有沒有傷口 瀏覽:571
一個人轉移注意力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211
魚缸除油膜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440
咳嗽小便失禁鍛煉方法 瀏覽:904
簡單做魚方法 瀏覽:104
大小臉自我矯正方法圖片集 瀏覽:80
從台賬中快速抓取數據的方法 瀏覽:785
高血壓的剁遼方法有哪些 瀏覽:95
幼兒心理發展研究最基本的方法 瀏覽:51
商業研究方法和人力資源管理問題 瀏覽:247
帆布包變黃有什麼方法解決 瀏覽:786
輕感冒怎麼辦速效方法 瀏覽:10
焦油含量檢測方法 瀏覽: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