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少兒舞蹈基本功的訓練方法
少兒舞蹈基本功的訓練方法
現在很多家長都給自己的孩子報了舞蹈興趣班。下面給大家介紹下少兒舞蹈基本功訓練方法,接下來一起看看以下相關介紹吧!
1、勾綳腳練習:
勾腳:腳尖最大限度的勾起,腳跟往遠蹬,腳與腿部形成勾曲式造型。
綳腳:腳腕伸展,腳背向上拱,腳尖向下壓,與腿部形成一個流線形造型。
注意點:上半身是挺直的',不可含胸駝背。雙臂用力伸直。
2、橫豎叉練習:
橫叉:兩腿左右一字伸開,兩手可輔助支撐;兩腿的小後側著地,壓緊地面,兩腳的腳跟著地,兩腳尖向左右側伸展或勾緊,胯充分打開成一字形
豎叉:兩腿前後分開成一直線,前腿的腳後跟壓緊地面,腳尖勾緊上翹;後腿的腳背、膝蓋壓緊地面,腳尖指向正後方;髖關節擺正與兩腿垂直,臀部壓緊地面。上體正直。
3、下腰練習:
雙腿打開與肩同寬,跪立(站立),不可塌腰撅屁股,雙臂貼緊耳朵向上舉起,下腰時向外頂胯,眼隨手動,(頭、頸、肩、胸、腰,依次向後彎曲,落地後,雙臂撐直,腰部盡量往上頂。
注意點:腰腹部須收緊,不可太鬆懈。起初先練習跪下腰的動作要領,熟練後在跪下腰的基礎上保持站立姿勢練習站下腰,動作要領與跪下腰相同。最後起身時注意要快速起身,在一拍的時間內恢復到跪立(站立)姿勢。
4、壓腿練習:
壓前腿:兩腿都要伸直;上體向前、向下壓振時腰背要直。壓振時幅度由小到大,直到胸部緊貼大腿。
壓後腿:前腿彎曲,後腿伸直,兩腿成型在一直線上,挺胸、展髖、腰後屈;後壓振幅度逐漸加大。
側壓腿:上體保持直立,向側下方壓振;壓振幅度逐漸運大,髖關節一直正對前方。
5、抱腿練習:
抱前腿:身體直立(後背、雙腿、膝蓋以及腳背綳直),雙手抱住腳後跟,慢慢向上抬起,貼近耳側,完成動作後,雙腿以反方向綳直成一直線。
抱旁腿:在抱前腿的動作要領基礎上,將一腿向後側方抬起,綳直貼近耳側。
抱後腿:身體俯卧,上半身抬起,雙肘支撐墊面,一腿向上前方抬起,一手輔助握緊小腿,兩腿綳直成90度。
注意點:最後的完成動作中,(後背、雙腿、膝蓋、腳背)均須綳直,不可聳肩駝背。
;⑵ 舞蹈基本功訓練方法
舞蹈基本功訓練方法
學舞蹈一定要練好基本功,下面我為大家介紹關於舞蹈基本功的訓練方法,歡迎大家閱讀!
壓腿
這是舞蹈基礎訓練中最為基本的訓練內容,分別為壓前、旁、後腿。壓腿的練習有助於打開學生腿部關節的韌帶。壓腿時要注意腿部關節的直立,腳背向外打開綳直, 並保持上半身的直立。向下壓至上半身和腿部之間的沒有縫隙。個別學生韌帶太緊,在壓腿的過程中不要苛求一定要壓下去,保持正確的姿態,日積月累就可以拉長 韌帶,達到要求。特別注意的是胯部要端正。壓旁腿和後腿 的時候學生最容易出胯和斜胯,需要及時矯正。在壓旁腿時,同側的手扶住把桿,另一隻手臂緊貼在耳邊,向腿上靠近並盡量向遠處伸展,拉長旁腰。壓後腿時,注意肩膀端平,頸部不要縮,撐住頭部別掉下去,並向後伸展。
壓肩
這是打開肩部韌帶的練習。壓肩時,雙手臂伸直放在把桿上。兩腿之間的距離略等於肩寬。頭部和脊柱都要放鬆,向下壓時能夠感覺到肩部韌帶被拉長。
推腳背組合
腳背的好壞因人而異,大部分取決於先天因素,但也不能忽視後天的訓練。在訓練之前,從腳尖到整個大腳背都要活動開;訓練時,雙手扶把桿,挺胸抬頭、收腹提臀,雙腳並攏站好,先從單腳背訓練開始。 1-2拍 單腳腳後跟抬起,五個腳趾緊扒地面 3-4拍 腳尖綳直,向牆內推,使整個腳背綳成月牙型 5-8拍 換另一隻腳,動作相同 雙腳背練習亦同。年齡小的學生在做此類訓練中,注意力不集中,易低頭去看自己和他人的動作 ,在做推腳背時,雙腳容易打開,腳背推不起來,需要時刻提醒和規范動作。
踢後腿
雙手扶把桿小八字部站好,膝蓋都要綳直,頭抬起來平視前方。在踢後退的過程中,上半身保持不動,不要側身回頭,胯不能松,腳背和膝蓋都要綳直。切忌身體前 傾。如果在反復強調,學生還是做不到位的情況下,可以先單一的聯系控後腿即雙手扶把桿,把一條腿向後抬起來,糾正學生的姿態,然後再過度到踢後退。
劈腿跳
劈腿跳是為學習中間大跳做好准備的手扶把桿的'跳躍組合。在做這一動作跳起來時要注意雙腳同時一前一後打開,打開過程中,綳直腳背,伸直膝蓋,跳躍越高,腿叉越開越好。著地時,雙腳快速收攏,兩腳並起來著地。
大踢腿
大踢腿是培養腿的力度和開度的訓練。不論是前腿還是旁腿,都要保持上半身直立,中段夾緊,眼睛注視前方。踢腿的過程中,同樣要注意腳背和膝蓋的綳直。
劈腿
劈腿有利於拉伸學生腿部韌帶。在訓練時,注意腳背不能鬆弛。我們可以按照這樣的順序訓練:
1.左腳在前劈腿,雙手抱住左腳,控1-2分鍾,然後腿不動,身體向後仰。有基礎的學生可以讓右手撐住地面,左手抓住後腿控住。
2.左腳在前的豎叉不動,身體向右轉的同時變胯,變為橫叉。雙腳背不要趴倒在地面,上半身和腳背都要立起來然後上半身趴倒在地面,雙手臂向前伸展。趴胯1-2分鍾,
3 橫叉不動,再向右轉,變為右腳在前的豎叉。重復動作。
小跳組合
小跳組合是訓練學生的彈跳能力。可以由簡單的一二五位小跳,發展到相互交叉的綜合性復合型小跳。小跳過程中,雙膝直立,雙腳背向外推開。著地時,腳尖先落,落地要輕,上半身不能前後搖晃。落地半蹲,上半身綳緊向下,臀部夾緊。
由於少兒的韌帶尚有一定的彈性,而且出於生長發育期,所以想要提升軟度,一定要在充分熱身運動(比如快走、慢跑等)之後再進行。 注意如果肌肉和韌帶還沒有活動開,壓軟度是極容易受傷,且不易恢復的。 其次是幅度漸增的軟度練習。 主要是壓腿、壓腰。 練軟度初期必須有老師指導,因為度、角度、甚至腿、腰部肌肉的用力,都是至關重要的,如果不當,可能肌肉變粗事小,韌帶拉傷事大。
⑶ 舞蹈體能的訓練方法
舞蹈的體能訓練方法有哪些呢?一個好的舞蹈老師和舞蹈演員首先必須具備好的心裡素質、身體素質。系統而科學的體能訓練不但有助於保持舞蹈演員的`身體健康,防止受傷,延長從事舞蹈職業的壽命,而且能夠確保演員承受頻繁的演出,保持良好的身體狀態,保證演出質量。下面我為大家收集整理了舞蹈的體能訓練方法,希望能為大家提供幫助!
(一)有氧耐力訓練-跑步
30分鍾持續勻速跑:不要求負荷量,心率控制在150次/分左右
12分鍾變速跑:心率變頻控制為,高170次/分左右,低130次/分左右
高抬腿跑:3組,每組30米;
側身跑:3組,每組30米,
後蹬跑:3組,每組40米
(二)柔韌性訓練
單杠懸垂:拉伸肢體
壓腿:正壓腿,側壓腿,後壓腿,伸拉韌帶,拉伸兩側肌肉
跨欄腿:腰腹部韌帶,腿部韌帶
(三)力量訓練-上肢力量
俯卧撐:3組,每組8-12個
卧推:(最大力量的60-70%),3組,每組8-12次
引體向上:3組,每組6-8個,組間休息30-50秒
(四)力量訓練-下肢力量
抱頭深尊:3組,每組12-16次,組間休息30-50秒
踮腳跳:3組,每組30米,注意:此法是訓練小腿所以大腿不要用力,膝蓋僅保持正常的彎曲,而不要用力和受力,腳後跟不能落地,始終是前腳掌落地,起跳用力和落地受力都是小腿來完成。距離三十米,跳到終點後放鬆走回起點,一共做3組,中間不休息。
(五)腰腹力量訓練
仰卧起坐加轉體:2組,每組15-20次,組間休息30-50秒
兩頭起:2組,每組15-20次,組間休息30-50秒
(六)平衡協調訓練
單腳平衡:即用一隻腳站立完成前俯後仰等動作,越穩越好。
前後滾翻:距離15米動作要連貫。2組,每組12個,必須要每次都站立起來。
⑷ 舞蹈基本功訓練方法
站
練習舞蹈的基本動作就是站,站要有站的樣子,站要做到標準的姿勢,像軍姿一般的站姿不是舞蹈所要追求的,我們的站姿應該要帶有柔韌性的站姿,目視前方無波紋,腳要直,手要帶有力氣的放置,不要顯得很無力。
立
立和站又是有區別的,這里的立就是要抬頭、挺胸、收腹、腳尖直立,眼睛目視前方不要斜視,一個立的姿勢是比較重要的,看一個舞者第二個重要點就是立,立的好就舞動的優美。
直
接著就是直,這里的直包含2個部分,一個是腿部的直,另外一個就是腰部的直,腿部要挺直有力,腰部不要彎曲,做到軍姿一般就可以了。
行
這里的行就是鍛煉舞者對身體重心的把控力,行的時候要走直線,彎曲走的時候一定要腳部穩,有力度;接著我們平行走的時候,一定要快速有有線條感,有律動感。
韌
身體的柔韌性是檢驗一個舞者是否具備高級能力的必備條件,舞者的柔韌性也能夠檢驗舞者對於身體的把控度,好的舞者對於自己的柔韌度把控力是十分精準的,不會超過自己的身體極限中的極限去運動,這樣對身體傷害是比較大的。
慢
接著就是舞者的基本姿勢之一慢,我們的慢可以和我們練習太極一般,但是與之又有不同,這里的慢是動作姿勢的慢,在慢的過程中能夠展現一種美,舞者之美在慢的過程中體現出自己的基本舞者成熟度,這才是一個大乘舞者的姿態。
快
快如流星,曲線優美,舞者在練習快速的舞姿時,要能夠把自己的舞者舞動出一條在我們書本上的線條一樣的姿勢,一氣呵成,這樣的舞姿才是最美的,動如脫兔,靜若處子,這就是描述舞者的快慢之法。
緩
急和緩是一個相對的詞語,在舞蹈中,緩就和練習擊劍一樣的練習,在錯亂中突然襲擊。靜中有動,慢中有速度,張弛有度,不能快,也不能慢。適當的時候,我們還要懂得去求緩,太快了會使得台下的觀眾看的不夠癮。其實練習緩最好的方式就是去練習下彈鋼琴,練習下彈吉他等,我們認真的體會下聲音中的輕重緩急。
舞蹈基本功訓練方法值得我們學習掌握下,有用,別忘記點贊哦。
⑸ 最全的舞蹈技術技巧及訓練方法
2017最全的舞蹈技術技巧及訓練方法
對於初學舞蹈的人架形最重要了,要想跳好舞蹈首先要有一個好架形不管在芭蕾舞、古典舞、民間舞、現代舞還是當代舞中,都能看到不同的旋轉,—二位轉、跨腿轉、揮鞭轉、旁腿轉、平轉、吸腿轉、阿提求轉等。
前橋怎麼打
練前橋首先要聯系倒立,練習倒立中腰部的控制。腿在空中是呈豎叉的。順序是:左腳撐地,雙手在左腳前撐地(注意抬頭挺胸),踢右後腿(空中豎叉,注意控制腰),跟左腿,右腿落地,左腿落地,起腰。
腰部沒力,太硬怎麼練
每天最好的練腰時間就是早上起床,以後就是晚上睡前。也就是所謂的早晚功。
針對腰的軟度練習:空腰,躺在一個圓形的器具上面,就這樣待著,時間一長就把腰部環節都拉開了,然後反復做幾次(期間起來的時候要注意抱頭下蹲,回腰,讓腰收放得當)
腰部力量練習:1.快速下腰:雙腳自然分開,與肩同寬,下腰,摸地就起,反復練習,效果明顯!2.腹背肌:仰卧起坐,十個一組,一次五組。背肌的練習是趴在地上,手腳同時抬起,越高越好,保持三分鍾,反復三次!
男子璇子360和空轉不穩
旋子360和其他空中技巧一樣,主要是空中腰部力量的控制與旋擰,以腰發力,同時要控制好腰部力量,最好有滯空,注意抬頭挺胸,腿要綳直。
空轉是比較難的旋轉技巧。對全身的協調能力與控制能力要求高。注意細節是:蹬地時要有力,你的高度越高圈數也就越多,不過一般就是兩圈!空中注意手腳的位置,身體協調,手位要正,雙腿加緊,綳腳。腰是重中之重,腰一定要控制好,不要松,不然落地和空中舞姿都受影響。多練練小跳和四位轉。
下叉反彈了怎麼辦
只能再練了,多壓腿,多踢腿!軟開度必須每天堅持練習,不然就會回功,堅持吧,不要讓自己的努力白費。
怎麼壓腳背才有效果
壓腳背的話是壓兩方面。一.腳背軟度,也就是綳腳出來的弧度。腳背分為大腳背和小腳背。大腳背最好有人幫你壓,方法是:找人幫你,一手握住腳後跟,另一隻手握住小腳背(腳趾關節上面一點),然後在外開的條件下,握腳後跟的手保持不動,握小腳背的`手用力向外拉,拉的同時向下壓,要保證腳踝處的筋都到。
腳背訓練:跪在地上,在小,腳背下墊兩本書或者一個厚墊子,屁股坐到腳上,注意都在外開下完成。
測空翻找不到感覺
1練習側空翻之前要先練習下腰(摸底就起)、倒立(腰的控制)、側手翻(速度與直立)。然後練習單手側手翻,收放自如之後可以試紙找空中的滯空,做側手翻和空翻都要注意抬頭挺胸。
2空翻時,身體的順序應該是:單腳點地,雙手向上伸直,掌心相對起范。前腳落地,腿彎曲,身體重心移動到前腳同時用力蹬地,雙手打開兩側平伸,後腿快速向上踢,這是同時完成的。
3注意的是:倒重心,蹬地要用力,空中要抬頭挺胸,腰要收住,踢後退好快,另一條腿要快跟,落地要輕,可以找兩個人或一個人抄你,輔助你空中翻騰,讓你充分體會滯空翻騰的力道。
舞感不好怎麼辦?
舞感不好只能多看多跳多體會了,多多練習,多看看舞蹈,多多模仿,應該會有進步的!
點翻老歪
點翻時要注意胸腰的翻轉和頭部的翻轉,你總歪應該是在過程中沒有挑腰。點翻的要點:雙手呈立圓,不能晃,上手摸天下手摸地;腳要點到位,在半腳尖完成翻轉,腳尖點到你的正側位,注意跨要提起來;大腰要立,胸腰要挑,在一個平面上完成腰的翻轉,不能上下晃。你可以把自己的點翻拍下來,然後看看毛病。
四位轉找不到感覺
1四位轉不是沒有感覺,是練習不到位。勤加練習,感覺就有了。
2四位轉能力的練習:半腳尖的力量和外開(練習腳推地的力量,一下立到頭,重心在你的五個腳趾上,不要歪);跨部控制(轉的過程中要鎖住跨,不能泄);留頭甩頭
3四位轉注意事項:半腳尖要立到位,立多久就能轉多久。跨要鎖住,不能泄,不能歪。上身放鬆,保持直立,注意不要挺肚子。要有留頭甩頭,自然到位,盯住一個點,乾脆不拖拉。手要有打手抱手,給你旋轉的勁,保持在二位。旋轉中的勁是用身體帶的,你的動力腿那一面的肩、跨、膝蓋共同帶動旋轉。
平轉怎麼練好
平轉是最基本的旋轉。說幾個要點:頭要有留頭甩頭,盯住一個點,自然乾脆的頭引導你的轉,看哪就會轉向哪。上身保持直立,腰控制住,不要松。雙手側平舉,保持在一個平面上,轉時向遠方夠。跨立住,不能松。兩條腿要立直,半腳尖立到頭。轉時要保持身體的板狀!雙腳落地點在你的正前方,落腳方向要一致。
腿部的韌帶太差了
腿的柔韌性是最好練的。三分壓腿七分踢。每天壓腿,前旁後都要壓到,壓完之後就踢腿,然後再耗腿,耗完之後再踢,時間保持在半小時以上。堅持一個月必見成效!
開肩
初學者的肩最好自己開,因為身體還沒記住你的訓練幅度和所需承受的壓力!你就在把干或者上上開肩:雙腳與肩同寬自然站立,上身立直,雙手上舉過頭頂,慢慢趴下去,雙手搭到把幹上,胳膊和腿都要伸直,一下一下往下壓,要往你的斜下方用力。注意要塌腰撅屁股,這樣才能充分拉伸。
之後可以進把干裡面,胸腰部分靠在把幹上,向後彎腰,然後甩腰,一下一下,逐漸加力。練的過程中會發出嘣嘣的聲音,不要怕,那是把胸腰和腳背的關節拉開了。
胸腰要怎麼練
你就在把干或者牆上開肩:雙腳與肩同寬自然站立,上身立直,雙手上舉過頭頂,慢慢趴下去,雙手搭到把幹上,胳膊和腿都要伸直,一下一下往下壓,要往你的斜下方用力。注意要塌腰撅屁股,這樣才能充分拉伸。
之後可以進把干裡面,胸腰部分靠在把幹上,向後彎腰,然後甩腰,一下一下,逐漸加力。練的過程中會發出嘣嘣的聲音,不要怕,那是把胸腰和腳背的關節拉開了。
腿一直抱不起
抱後腿:1、先將腿和跨跟的柔韌性練到位,軟度達到了才能搬上去。2、腰部力量和柔韌度也要練到,不然也上不去。3、注意事項:搬後腿時一定要正,後跨根充分外開(膝蓋外翻),腿要開綳直;上身要正,要用到大腰,直立狀態下搬後腿,腰腿跨的協調配合,還有你的控制能力。注意平衡。
後胯根應該怎麼練
練習後跨根的開度:跨分為小跨和大跨,小跨應該比大跨難練。小跨:坐或者躺在地上,雙腳蹬牆,雙腿垂直於牆面,小腿與大腿要保持90度。兩條大腿在一條線上,然後叫人幫你壓兩個膝蓋。注意:腰挺直,壓的時候要兩面同時進行,不要一面一面下,不要用猛力,一下一下的逐漸用力。
大跨
面對牆下橫叉,雙腿伸直,找人靠在你的後背上,慢慢往裡推你的身體,直到拉平,橫叉到180度。還可以躺下打開橫叉,兩腿伸直,兩邊同時向下壓,直至腳挨地。多堅持一會,時間越長,越開。
;⑹ 練好舞蹈基本功的方法
練好舞蹈基本功的十一條方法
引導語:下面我就給大家帶來練好舞蹈基本功的十一條方法,希望能夠幫助到您,謝謝您的閱讀,祝您閱讀。
一、壓腿
這是舞蹈基礎訓練中最為基本的訓練內容,分別為壓前、旁、後腿。壓腿的練習有助於打開學生腿部關節的韌帶。壓腿時要注意腿部關節的直立,腳背向外打開綳直,並保持上半身的直立。向下壓至上半身和腿部之間的沒有縫隙。個別學生韌帶太緊,在壓腿的過程中不要苛求一定要壓下去,保持正確的姿態,日積月累就可以拉長韌帶,達到要求。特別注意的是胯部要端正。壓旁腿和後腿的時候學生最容易出胯和斜胯,需要及時矯正。在壓旁腿時,同側的手扶住把桿,另一隻手臂緊貼在耳邊,向腿上靠近並盡量向遠處伸展,拉長旁腰。壓後腿時,注意肩膀端平,頸部不要縮,撐住頭部別掉下去,並向後伸展。伴奏帶:選用節奏感比較強的音樂。
二、壓肩
這是打開肩部韌帶的練習。壓肩時,雙手臂伸直放在把桿上。兩腿之間的距離略等於肩寬。頭部和脊柱都要放鬆,向下壓時能夠感覺到肩部韌帶被拉長。伴奏帶:中速,節奏舒緩2/4。
三、推腳背組合
腳背的好壞因人而異,大部分取決於先天因素,但也不能忽視後天的訓練。在訓練之前,從腳尖到整個大腳背都要活動開;訓練時,雙手扶把桿,挺胸抬頭、收腹提臀,雙腳並攏站好,先從單腳背訓練開始。 1-2拍 單腳腳後跟抬起,五個腳趾緊扒地面 3-4拍 腳尖綳直,向牆內推,使整個腳背綳成月牙型 5-8拍 換另一隻腳,動作相同雙腳背練習亦同。年齡小的學生在做此類訓練中,注意力不集中,易低頭去看自己和他人的動作,在做推腳背時,雙腳容易打開,腳背推不起來,需要時刻提醒和規范動作。
四、把桿訓練組合
少兒舞蹈培訓與專業舞蹈訓練有很大區別。在做把桿上的動作組合時,不可能像專業學員那樣的強度和難度。除非是經過若干年業余訓練,自身條件可以達到專業水平了才有能力做到難度和強度並舉的'動作組合。少年兒童活潑好動,喜愛好玩有趣的動作,這就要求教師在編排這類把桿上的動作組合時,注意結構簡單易學,學生有能力做到。好玩好學,自然就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之在教學中不斷給予學生以適當的鼓勵和贊許,學生接受的就快。
基本的把桿動作組合:
1.雙手/單手扶把,一位腳擦地組合
2.雙手/單手扶把,一位腳蹲組合
3.雙手/單手扶把,一位腳劃圈組合
4.五位腳,單手扶把小踢腿組合
5.五位腳,單手扶把移重心組合
6.雙手/單手轉腰組合這些組合,適宜於少年兒童的身體素質和接受能力,隨著學生各方面的不斷進步,在此基礎上加大難度,變換花樣,達到舞蹈訓練的要求。
五、踢後退
雙手扶把桿小八字部站好,膝蓋都要綳直,頭抬起來平視前方。在踢後退的過程中,上半身保持不動,不要側身回頭,胯不能松,腳背和膝蓋都要綳直。切忌身體前傾。如果在反復強調,學生還是做不到位的情況下,可以先單一的聯系控後腿即雙手扶把桿,把一條腿向後抬起來,糾正學生的姿態,然後再過度到踢後退。
六、劈腿跳
是為學習中間大跳做好准備的手扶把桿的跳躍組合.在做這一動作跳起來時要注意雙腳同時一前一後打開.打開過程中,綳直腳背,伸直膝蓋,跳躍越高,腿叉越開越好.著地時,雙腳快速收攏,兩腳並起來著地.
七、大踢腿
是培養腿的力度和開度的訓練.不論是前腿還是旁腿,都要保持上半身直立,中段夾緊,眼睛注視前方.踢腿的過程中,同樣要注意腳背和膝蓋的綳直.有許多學生在踢腿的時候,為了讓腿部可以碰到身體,上半身極力向前夠.這樣做,頸部便往回縮,頭向前探,雙膝彎曲,非常難看.所以,在踢腿前要告誡她們,踢不高沒有關系,最重要的是保持正確的姿態.在這一前提下,經過刻苦練習,腿會越踢越高,韌帶越拉越長.在學生取得微小的進步時,要及時給予贊賞和鼓勵.有些學生回家也經常自己練習,到課堂上教師可以明顯的感到她的變化和提高,則更要適當的給予稱贊,否則就會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除了身體和腿要注意外,兩只手臂也不能忽視.在踢腿的過程中,一定要保證手臂端平,不能放鬆下來。
八、下腰
年齡偏小的學生腰的柔韌性不錯,但是手腳都沒有力量,支撐不住身體,常常是用頭頂住地面下腰.教師都要給學生以適當的幫助,保護她們,糾正下腰的姿態,告訴她們用力的部位和下腰的方法. 雙腳打開至肩寬,雙臂向上伸直,五指打開,手心朝前.下腰時,上半身向後仰,頭抬起來向後找自己的腳後跟,身體和手都向腳後跟靠齊並往裡卷.下好以後,手臂和膝蓋都盡力撐直,眼睛看腳後跟. 對年齡偏大,有一定基礎的學生,讓她們做甩腰訓練,加大訓練強度.結束後注意做回腰練習:雙腳並攏蹲下來,雙手抱住雙膝,頭埋下來.教師順著脊柱給學生做按摩,保護她們的脊柱不受到傷害.
九、劈腿
有利於拉伸學生腿部韌帶.在訓練時,注意腳背不能鬆弛.我們可以按照這樣的順序訓練: 1 左腳在前劈腿,雙手抱住左腳,控1-2分鍾,然後腿不動,身體向後仰.有基礎的學生可以讓右手撐住地面,左手抓住後腿控住. 2 左腳在前的豎叉不動,身體向右轉的同時變胯,變為橫叉.雙腳背不要趴倒在地面 .上半身和腳背都要立起來然後上半身趴倒在地面,雙手臂向前伸展.趴胯1-2分鍾. 3 橫叉不動,再向右轉,變為右腳在前的豎叉.重復動作。
十、小跳組合
訓練學生的彈跳能力.可以由簡單的一二五位小跳,發展到相互交叉的綜合性復合型小跳.小跳過程中,雙膝直立,雙腳背向外推開.著地時,腳尖先落,落地要輕,上半身不能前後搖晃.落地半蹲,上半身綳緊向下,臀部夾緊。
十一、舞蹈教學
根據學期開始時制定的教學目標,需要完成哪些舞蹈劇目和小的舞蹈組合,進行合理有序的安排.做到心中有數,循序漸進,按時保質完成計劃.在教授舞蹈動作時,因為學生自身能力有限,接受和領悟能力不是很強,教師要有耐心,細致的講解動作要領,告訴她們每一個動作手和腳要往哪裡擺,眼睛看哪個方向.示範之後,要幫助學生擺好動作造型.每個課時保證2-3個新動作,復習上一課時的動作. 1 局部組合訓練 比如手關節的訓練--轉指,培養四肢協調能力的訓練等等,教師根據學生上課情況自己編排 2 背肌在課程結束之前,讓學生趴在地面,雙手臂向前伸直,手腳同時抬起,用腰和腹部作為支撐點,做背肌訓練.每組10-20個,一般一至兩組即可誰說成年人就一定腰腿硬來著?我希望通過科學而循序漸進地練習,能開個好頭。
;⑺ 形體舞蹈基本訓練方法
形體舞蹈基本訓練方法
形體舞是一種綜合性的形體訓練舞蹈,具有收腰、健胸、美腿的作用,能讓人在明快、優美的音韻中美化身心、陶冶情操。下面由我為大家帶來的形體舞蹈基本訓練方法,歡迎大家閱讀瀏覽。
1.腿部力量和柔韌性的練習
(1)跪坐壓腳背練習。
(2)直角坐於地毯上,勾、綳腳面練習,挺胸收腹。
(3)面對把桿雙手扶把,提踵、落踵練習。
(4)直立體前屈雙手抱膝練習,雙膝伸直。
(5)直角坐於地毯上,向前壓腿練習,雙膝伸直。
(6)大分腿坐於地毯上,向前、向側壓腿練習,雙膝伸直,上體盡量貼近地面。
(7)面對把桿站立向前壓腿練習。保持挺胸收腹,立腰、立背形態,壓腿時,腹部盡量貼近大腿。
(8)側對把桿站立向側、向後壓腿練習。向後壓腿時抬頭。
(9)地面上仰卧向前踢腿練習。
(10)地面上側卧向側踢腿練習。
(11)地面上俯卧向後踢腿練習。
(12)雙手直臂撐地,雙膝跪地向後、向側踢腿練習。
每個練習重復6~8次。
2.腰部力量和柔韌性的練習
(1)跪姿向後下胸腰練習,保持抬頭挺胸形態。
(2)背飛:俯卧在地毯上,頭和雙腿伸直盡量向上抬起。
(3)雙手放肩上坐在地毯上,向左向右扭腰練習。
(4)側卧在地毯上,向前屈膝收腿、含胸,向後伸腿、展胸練習。
(5)雙膝跪地雙手撐地含胸、低頭、弓背,挺胸、抬頭、踏腰練習。
每個練習重復6~8次。
3.胸、腹部力量練習
(1)俯卧撐
(2)斜卧撐
(3)仰卧起坐
(4)兩頭起:雙手上舉仰卧平躺在地毯上,上體和雙腿同時向上抬起。
(5)收腹剪腿:仰卧平躺,雙腿略抬離地面,兩腿上下交替練習。
(6)仰卧平躺在地上,模擬騎自行車練習。
4.肩部力量和柔韌性練習
(1)雙臂擺動繞環練習。
(2)壓肩韌帶:面對肋木,兩手臂伸直放在肋木上,上體前傾壓肩。保持抬頭、挺胸、踏腰的.形態。
(3)背對肋木站立,雙手體後握肋木,向前下拉肩練習。
(4)雙手持木棍,手臂伸直向前、向後轉肩練習。
舞蹈教學常用術語
1基訓
指以舞蹈演員或學員基本能力的訓練。如發展身體各部分肌肉的能力,訓練關節的柔軟性,控制身體活動的能力、靈活性和穩定性以及跳, 轉,翻等各種技巧。
2主力腿
指動作過程中,或者形成姿態時,支撐身體重心的一條腿,稱主力腿。
3動力腿
指與主力腿相對而言, 非重心支撐的一腿為動力腿, 可做各種屈伸, 擺動等動作。
4起泛兒
舞蹈俗語,指動作前的准備姿勢,技巧前的准備動作,都稱作“起泛兒” 。
5法兒
指舞蹈時是否得法,即動作是否符合規律,是否有韻味。
6韻律
指在舞蹈動作中,人體運動的自然規律造成欲左先右,欲縱先收, 以及動與靜,上與下、高與低,長與短等辯證的規律,形成了舞蹈動作的韻律。
7身段
指演員在舞台表演或訓練中,各種舞蹈的形體動作的統稱。從最簡單的比擬手勢到復雜的武打技巧,如:坐、卧、行、走、甩袖、亮相等都稱為身段。
8形體
指演員的身體形態。通用在戲劇中,尤為話劇和電影所常用。話劇和電影演員的身體訓練和舞蹈訓練稱為:形體訓練,這種課程稱為:形體課 。
9舞蹈動作
指經過提煉和美化,有節奏,有規律的人體動作,是舞蹈藝術的主要表現手段。
10造型
是塑造人物外部形象的藝術手段之一。在舞蹈中人們將雕塑性強的動作姿態稱為“造型” 。
11亮相
指劇中主要人物第一次上場(有時也用於下場)或—段舞蹈,武打完畢之後,在—個短促的停頓中所做的姿態叫亮相,它也是戲曲表演中的一種程式動作。
12控制
此處指舞蹈訓練課目的一種。即使舞姿靜止在一個動作上,訓練肢體的控制力量和能力。
13身韻
即舞蹈的“身法和韻律”。其基本的動作元素有提、沉、沖、靠、含、仰、移等。它是中國舞蹈中獨具特色的藝術表現技法,體現了中國古典舞蹈風格的特徵。
14中間訓練
即站在訓練場地中間做練習。是相對“扶把訓練”而言。
15留頭、甩頭
身體開始轉動而頭仍留向原方位不動,稱“留頭”。頭從一方位迅速轉向另一方位稱“甩頭”。例如“轉圈”、“翻身”動作,開始轉體時“留頭”,當身體轉動約180°時,再迅速甩頭360°,以控制旋轉方向、增強動力。甩頭也是亮相時的常用動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