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學生資助研究的方法

學生資助研究的方法

發布時間:2022-09-29 01:57:59

如何對家庭困難的大學生進行資助

其實,個人認為最好的辦法是給他們提供勤工助學的崗位。

僅供參考:
目前正值高校新學期開學之際,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國家有哪些資助政策?如何才能獲得相應的資助?以及如何確保這些資助政策落實到位?就這些問題,近日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負責人回答了記者提問。
「獎貸助、勤補免」加「綠色通道」,各項政策成體系
問1:國家對普通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有哪些資助政策?
答:近年來,普通高校學生資助政策體系不斷健全,從制度上保障了不讓一位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讓每一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都享有平等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在政策內容上,以獎貸助為主、勤補免為輔。一「獎」。本專科生有國家獎學金和國家勵志獎學金,研究生有國家獎學金和學業獎學金。二「貸」。有生源地和校園地國家助學貸款兩種,本專科生、研究生都可以申請。三「助」。本科生和研究生都有國家助學金。除了國家級獎助學金之外,各地各高校還設有各級各類獎學金、助學金。四「勤」。本專科生可以利用業余時間從事高校提供的勤工助學,研究生可以申請從事助教、助研或助管的「三助」崗位津貼。五「補」。有路費和生活費補助,有特殊困難補助、伙食補貼等,有畢業後應征入伍或基層就業的學費補償貸款代償政策,還有退役士兵學費資助政策。六「免」。包括師范生免費教育政策、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學費減免政策、新生入學「綠色通道」等。
問2:每年有多少大學生可以獲得這些資助?
答:各級各類資助政策的大門,向每一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敞開。據統計,全國普通高校每年約有3700多萬人次獲得資助。以2013年為例,全國2600多萬普通高校在校生中,一是近1/3獲獎學金。770多萬人獲包括國家獎學金在內的各級各類獎學金,佔在校生的29%。二是近1/3獲助學金。700多萬人獲包括國家助學金在內的各級各類助學金,佔在校生的27%。三是1/10獲國家助學貸款。265萬人獲國家助學貸款,佔在校生的10%;330多萬人獲國家助學貸款財政貼息,佔在校生的12.6%。四是1/10新生通過「綠色通道」入學。2013年秋季學期,74萬新生通過「綠色通道」辦理入學,占當年本專科生新生總數的10%。五是1700多萬人次獲其他各類資助。其中,1100多萬人次獲特殊困難補貼和伙食補貼,310多萬人次獲勤工助學,24萬人獲學費減免, 20萬人獲新生入學項目資助,10萬多畢業生獲學費補償貸款代償,8萬多師范生享受免費教育,140萬人次獲其他資助等等。平均下來,每位在校生可獲得1.4人次資助。
問3:高校學生資助資金都有哪些來源渠道?
答:普通高校學生資助投入以財政投入為主,來源渠道日趨多元。根據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的統計,2013年,普通高校學生資助資金總額是574億元。一是1/2的資助資金來自財政。其餘,21%來自高校事業收入提取,26%來自金融機構國家助學貸款,3%來自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及個人捐助。二是2/3的財政資金來自中央。288億元財政資金中,中央財政安排了171億元,佔60%;地方財政安排了117億元,佔40%。三是近八成的資助資金用於獎助貸。資助資金總額中,各級各類獎學金和助學金佔到54%,發放國家助學貸款及用於貼息的資金佔到26%。
問4:如何保障高校學生資助政策落實到位?
答:為保障高校學生資助政策落實到位,中央有關部門及地方各級政府、各學校,在不斷加大投入力度的同時,建立健全了高校學生資助工作保障機制,努力做到讓每一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應助盡助、應貸盡貸。從中央到地方,一是機構健全。已經基本建立起了國家、省、市、縣和高校五級管理體系和領導機制,形成了中央宏觀指導、省級統籌領導、地市積極配合、區縣認真實施、高校全面落實的管理模式和運行機制。二是制度完善。基本建立了高校學生資助制度體系,每一項資助政策都制定了相應的配套辦法。例如,對國家獎助學金,有名額分配、資格認定、評審公示、發放管理等制度,對國家助學貸款,有風險補償、獎勵返還、風險分擔、徵信管理、績效考核、以獎代補等機制。三是宣傳到位。各地各高校通過多種形式宣傳、解讀國家資助政策,努力做到家喻戶曉。
從家門到校門、從高中到高校,資助政策無縫銜接
問5:拿到錄取通知書的家庭經濟困難新生可申請哪些資助?
答:每年6月份,財政部、教育部都要印製數百萬份《高校學生資助政策簡介》、《高校學生及家庭情況調查表》,讓每一所高校隨錄取通知書一起寄到每一位新生手中。新生在了解國家資助政策後,如實填寫調查表,經當地鄉鎮或街道民政部門核實、蓋章後,據此申請辦理入學前和入學時的資助項目:一是路費和入學後短期生活費有困難的,可申請中西部家庭經濟困難新生入學資助項目。這是中央財政利用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設立的,向中西部地區考入全日制普通高校的家庭經濟困難高中應屆畢業生,一次性補助入校報到的交通費及入學後短期生活費。可以向當地縣級教育部門申請辦理,也可以直接向原就讀高中申請。經認定、評定後,每生可獲得省內500元、省外1000元的一次性補助。二是繳納學費和在校期間生活費有困難的,可申請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目前,大部分省份均已開辦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覆蓋全國30個省份、86%的區縣。大多數學生可以在線提出申請或在就讀高中提出預申請,經當地民政部門或所在高中審查蓋章後,到縣級學生資助中心簽訂《借款合同》,領取貸款受理證明,入校時由學校幫助辦理貸款確認回執手續。每人每年最高貸款額度本專科生不超過8000元,研究生不超過12000元,在校期間的利息由財政全部補貼。三是無法繳納學費、住宿費的新生,還可通過「綠色通道」先行辦理入學。家庭經濟困難新生一時籌集不齊學費和住宿費,首先可通過學校開設的「綠色通道」按時報到;入校後再向學校申報家庭經濟困難,由學校核實認定後採取不同措施給予資助。
問6:可以通過哪些渠道進行政策咨詢和問題投訴?
答:為暢通群眾信訪渠道,方便廣大高校學生及其家長了解學生資助政策,反映資助政策落實不到位等問題,教育部全年開設統一監督舉報電話:010-66092315、66093315。每年8月15日-9月15日,在新生入學期間專門開通了高校學生資助工作熱線電話,每天從早上8點開通到晚上8點。同時,教育部還通過門戶網站設置的政策咨詢專欄答復相關咨詢,學生和家長也可通過信函方式反映資助政策執行有關問題。在校生可以到學校學生管理部門咨詢及辦理手續。除教育部門外,個別金融機構也開設了咨詢電話,如國家開發銀行全年開通95593熱線電話,想了解國家開發銀行助學貸款業務的學生可撥打咨詢。
表現好、手腳勤,獲取資助更光榮
問7:在校期間,哪些人可以獲得哪些國家獎助政策?
答:包括高職學生、第二學位學生在內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本專科生,以及納入招生計劃的全日制研究生,都可以申請獲得以下三類獎助項目:一是家庭經濟困難的,可獲得國家助學金。這是助困類資助項目,由中央和地方財政共同出資設立。全國平均20%的本專科生可獲得;從2014年秋季學期開始,凡是納入全國普通高校研究生招生計劃的所有全日制研究生都能獲得。資助標準是每生每年本科生平均3000元,碩士生不低於6000元,博士生不低於1萬元。國家助學金由學校按月發放,用於解決在學期間的基本生活支出。二是特別優秀的,可申請國家獎學金。這是獎優類資助項目,由中央財政出資設立,每年獎勵4.5萬名特別優秀的研究生和5萬名特別優秀的二年級及以上本專科生。獎勵標準是每生每年本專科生8000元,碩士生2萬元,博士生3萬元。國家獎學金屬於一次性獎勵,與目前的學費標准相當甚至有節余,獲得者可以基本解決在校期間的學費支出。三是家庭經濟困難且品學兼優的,可申請國家勵志獎學金或學業獎學金。這是獎優助困相結合的資助項目,由中央和地方財政共同出資設立。國家勵志獎學金面向二年級及以上、品學兼優、家庭經濟困難的本專科在校生,3%的本專科生每生每年可獲得5000元獎勵。研究生學業獎學金從2014年秋季學期起設立,用於獎勵支持學業成績優秀、科研成果突出的家庭經濟困難研究生更好地完成學業, 每生每年碩士生不超過1.2萬元,博士生不超過1.8萬元。勵志獎學金和學業獎學金都可以用來解決在校期間的學習費用問題。也就是說,對於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來說,在獲得國家助學金以後,還可以通過勤奮學習,申請獲得國家獎學金或國家勵志獎學金、學業獎學金,可以基本解決在校期間的學費、住宿費、基本生活費或學習費用等支出。
問8:這些國家獎助政策需要怎樣的程序獲得?
答:每年秋季學期開學後,都由各高校統一組織國家獎助學金評審工作。一是本人申請。有意參評國家獎助學金的學生,都可以向所在院系提出申請,填寫提交申請審批表並附相關證明材料。二是資格認定。申請國家勵志獎學金、學業獎學金和國家助學金的學生,需要通過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資格認定。其中,本專科生國家獎學金和國家勵志獎學金在同一學年內不能同時申請獲得。三是綜合排名。申請本專科國家獎學金的學生,原則上學習成績排名與綜合考評成績排名在評選范圍內都要位於前10%,若其中一項或兩項排名超出前10%,但均在前30%以內,只有在其他方面表現非常突出的情況下,才可以申請國家獎學金。四是兩級公示。院系將通過組織答辯、民主評議等方式進行初評,形成推薦名單報學校審定。為保證評審結果公開、公正,國家獎助學金評審一般實行院系和學校兩級公示,公示期間學生如有異議,可向相關部門申訴。
問9:除獲得國家獎助學金之外,高校學生在校期間還可以通過哪些渠道獲得資助,以及如何獲得?
答:一是部分師范生,可以享受免費教育政策。如果是北京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東北師范大學、華中師范大學、陝西師范大學和西南大學6所教育部直屬師范大學,以及部分地方試點師范院校的師范生,在校學習期間,可以享受免除學費、免繳住宿費,並補助生活費的政策。二是家庭經濟困難的可通過申請校園地國家助學貸款,解決學費問題。家庭經濟困難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本專科生和研究生,可以通過本校學生資助部門向經辦銀行申請辦理校園地國家助學貸款。貸款額度本專科生每人每年最高不超過8000元,研究生每人每年最高不超過12000元。隨著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的大力發展,大部分省份已停辦校園地助學貸款業務。如要辦理校園地國家助學貸款,可先與就讀高校聯系,咨詢是否能夠辦理校園地國家助學貸款。二是應征入伍的在校生可申請學費補償貸款代償,解決學費和還貸問題。應征入伍服義務兵役的高校在校生,對之前在校期間繳納的學費或獲得的國家助學貸款,可在應征報名時登錄大學生徵兵報名系統,在線申請一次性補償或代償,經學校審核蓋章和縣級徵兵部門蓋章後,由學校幫助辦理。退役後自願復學、或入學的(高考錄取後保留入學資格直接入伍學生),入學報到後向學校提出學費減免申請。本專科生每人每年最高不超過8000元,研究生每人每年最高不超過12000元。三是退役士兵,可享受學費資助。對退役一年以上,考入全日制普通高校的自主就業退役士兵給予學費資助。本專科生每人每年最高不超過8000元,研究生每人每年最高不超過12000元。從2014年起,退役士兵學費資助將採取「先免後補」方式,即各高校要先免除符合資助條件的退役士兵學生應資助的學費,待審核後,中央財政按程序將退役士兵學費資助資金撥付給相應高校。四是學有餘力的可申請勤工助學和「三助」崗位津貼,改善學習和生活條件。學生在學校組織下,利用課余時間,通過自己的勞動取得合法報酬,用於改善學習和生活條件的社會實踐活動。本專科生原則上每周不超過8小時,每月不超過40小時,每小時酬金不低於8元人民幣。高校統籌利用教育撥款、科研經費、學費收入、社會捐助等資金,設置研究生「三助」崗位,並提供「三助」津貼。高校通過建立健全導師責任制和導師項目資助制,為研究生提供助研崗位,調動研究生參與科學研究和社會實踐的積極性,助研津貼主要通過科研項目經費中的勞務費及科研間接費列支。同時,研究生還可向學校研究生管理部門申請助教和助管崗位,助教津貼和助管津貼所需資金由高校承擔。六是除此之外,還可以申請校內設置的各種資助項目。包括高校利用從事業收入中提取的資助資金以及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和個人捐助資金等設立的校內獎學金、助學金、困難補助、伙食補貼、校內無息借款、減免學費等。
學費有補償、貸款可代償,下基層和去當兵「不吃虧」
問10:學生畢業期間和畢業後,可以申請哪些獎助項目?
答:學生畢業期間和畢業後,可通過學校申請學費補償和貸款代償政策,主要是指兩類畢業生:一是基層就業的畢業生。國家對中央部門所屬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應屆畢業生,自願到中西部地區和艱苦邊遠地區基層單位就業、服務期達到3年及以上的,實施相應的學費補償國家助學貸款代償。學生畢業後每年補償學費或代償國家助學貸款的最高金額本專科生不超過8000元,研究生不超過12000元,分三年補償代償完畢。目前,部分省份參照中央部屬高校做法,面向地方高校應屆畢業生實施了赴基層單位就業學費補償國家助學貸款代償政策。二是應征入伍的畢業生。國家對應征入伍服義務兵役的高校畢業生,在入伍時對其在校期間繳納的學費實行一次性補償或獲得的國家助學貸款實行代償。本專科生每人每年最高不超過8000元,研究生每人每年最高不超過12000元。

㈡ 學生資助資金的相關政策

法律分析:(一)本專科生教育階段:國家獎助學金、國家助學貸款、學費補償貸款代償、校內獎助學金、勤工助學、困難補助、伙食補貼、學費減免、「綠色通道」等多種方式的混合資助體系

(二)研究生教育階段:國家獎助學金、「三助」崗位津貼、國家助學貸款、學費補償貸款代償等多種方式並舉

法律依據:《學生資助資金管理辦法》 第五條 普通高校資助范圍及標准:

(一)本專科生國家獎學金。獎勵特別優秀的全日制本專科生,每年獎勵 萬名,每生每年 8000 元。

(二)本專科生國家勵志獎學金。獎勵資助品學兼優的家庭經濟困難的全日制本專科生,資助面約為全國普通高校全日制本專科在校生總數的 3% ,每生每年 5000 元。

(三)本專科生國家助學金。資助家庭經濟困難的全日制本專科生(含預科生),資助面約為全國普通高校全日制本專科(含預科)在校生總數的卻%-,平均資助標准為每生每年3000 元,具體標准由高校在每生每年 2000-4000 元范圍內自主確定,可以分為 2-3 檔。

(四)研究生國家獎學金。獎勵特別優秀的全日制研究生,每年獎勵 4.5 萬名。其中:碩士生 3.5 萬名,每生每年 2萬元;博士生 1萬名,每生每年3 萬元。

(五)研究生學業獎學金。獎勵中央高校全日制研究生,中央財政按照碩士研究生每生每年 8000 元、博士研究生每生每年 10000 元的標准以及在校學生數的一定比例給予支持。

(六)研究生國家助學金。資助全日制研究生的基本生活支出。中央高校碩士研究生每生每年 6000 元,博士研究生每生每年 15000 元;地方所屬高校研究生國家助學金資助標准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下同)財政部門會同教育部門確定,碩士研究生每生每年不低於 6000 元,博士研究生每生每年不低於 13000 元。

(七)服兵役高等學校學生國家教育資助。對應征入伍服義務兵役、招收為士官、退役後復學或入學的高等學校學生實行學費補償、國家助學貸款代償、學費減免。學費補償或國家助學貸款代償金額,按學生實際繳納的學費或獲得的國家助學貸款(包括本金及其全部償還之前產生的利息,下 同)兩者金額較高者執行;復學或新生入學後學費減免金額,按高等學校實際收取學費金額執行。學費補償、國家助學貸款代償以及學費減免的標准,本專科生每生每年最高不超過 8000 元,研究生每生每年最高不超過 12000 元。超出標准部分不予補償、代償或減免。

(八)基層就業學費補償國家助學貸款代償。對到中西部地區和艱苦邊遠地區基層單位就業的中央高校應屆畢業生實行學費補償或國家助學貸款代償,本專科生每生每年最高不超過 8000 元,研究生每生每年最高不超過 12000 元。畢業生在校學習期間每年實際繳納的學費或獲得的國家助學貸款低於補償代償標準的,按照實際繳納的學費或獲得的國家助學貸款金額實行補償代償。畢業生在校學習期間每年實際繳納的學費或獲得的國家助學貸款高於補償代償標準的,按照標准實行補償代償。

㈢ 如何創新資助育人途徑和方式,提升資助育人效果

以人為本,深入推進資助育人工作
(一)加強學生資助機構的專業化建設,不斷完善工作機制,夯實工作基礎。一是使學生資助中心發揮紐帶作用,明確學生資助中心是學校從事資助工作的具體負責單位,對內對外行使機關職能。學生資助中心要做到對上接受全國資助中心指導,對外與貸款銀行合作,對內橫向聯系相關部門,對下指導院(系)學生工作辦公室,並努力面向學生直接提供服務。二是要求各相關部門在學生資助工作中發揮重要輔助支持作用。學校要明確要求教務、就業、後勤、網路等職能部門和機構,必須在構建資助體系中切實發揮作用,除協助做好資助中心工作外,還面向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提供便利條件或資金、實物資助等。三是充分發揮院(系)學生工作辦公室的支撐作用。院(系)學生工作辦公室作為基層學生工作單位直接聯系學生,了解學生各方面情況和需求,是學校資助工作的基本支柱。綜上,建立以學生資助中心為紐帶,以相關部門、機構為輔助,以基層院(系)學生工作辦公室為基礎的學生資助工作體系,便優化了學生資助運行機制,從而使學生資助工作的基礎更加堅實。
(二)以隊伍建設為核心,不斷提高工作能力。學生資助工作的有效開展,隊伍建設是關鍵。建成一支層次分明、結構合理、專兼結合、優勢互補的學生資助工作隊伍,形成包括全校學生資助工作領導小組、編制內專職人員、臨時聘用專職人員、學生骨幹構成的體系結構。其中,學生資助工作領導小組由學校主要領導任組長,成員包括其他相關校領導及有關部門主要負責人,負責統籌協調全校學生資助工作;學生資助中心設有獨立的固定編制,工作人員具有較強的專業素質和技能;聘用人員和學生助理是中心的補充力量,協助處理日常事務工作。同時,學校要經常組織專業培訓班,請上級主管部門有關負責人、助學貸款合作銀行有關負責人等,對學生資助工作有關人員進行定期培訓,
不斷提高其業務能力。

㈣ 對於貧困大學生有哪些資助辦法

各大高校都有高等學校學生資助政策。

高等學校學生資助政策是黨中央、國務院高度為了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能夠順利入學和完成學業的一項政策。


主要內容有國家在高等教育階段建立起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國家助學金、國家助學貸款(包括校園地國家助學貸款和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師范生免費教育、退役士兵教育資助、學費補償助學貸款代償、勤工助學、學費減免等多種形式有機結合的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體系。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考入大學,首先可通過學校開設的「綠色通道」按時報到。入校後,學校對其家庭經濟困難情況進行有效地核實,採取不同措施給予資助。其中,解決學費、住宿費問題,以國家助學貸款為主,以國家勵志獎學金等為輔;解決生活費問題,以國家助學金為主,以勤工助學等為輔。此外,國家還積極引導和鼓勵社會團體、企業和個人面向高校設立獎學金、助學金,共同幫助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順利入學並完成學業。

一般在公辦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職業學校和高等專科學校的全日制普通本專科(含高職、第二學士學位)的在校學生,可以進行申請!

㈤ 如何資助貧困山區的孩子我想獲取一些真實的貧困信息!

可以在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官網進行捐款,來資助貧困山區的孩子,還能在這個網站上面看到他們的具體的信息。

1、首先打開一個瀏覽器,然後輸入「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官網」,然後點擊「網路一下」按鈕。

閱讀全文

與學生資助研究的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室內牆壁隔熱的解決方法 瀏覽:917
上籃正確的訓練方法 瀏覽:258
筆畫設置方法在哪裡找 瀏覽:79
醫學全景拼接常用方法 瀏覽:681
哪些數學方法幫你解決了問題 瀏覽:852
卷簾百葉窗免打孔安裝的方法 瀏覽:715
自拍桿拍手機的方法 瀏覽:550
bod5分析方法名稱 瀏覽:255
小米5無線顯示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445
燉汆悶屬於什麼加熱方法 瀏覽:209
激光方法治療胃息肉有沒有傷口 瀏覽:571
一個人轉移注意力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211
魚缸除油膜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440
咳嗽小便失禁鍛煉方法 瀏覽:904
簡單做魚方法 瀏覽:104
大小臉自我矯正方法圖片集 瀏覽:80
從台賬中快速抓取數據的方法 瀏覽:785
高血壓的剁遼方法有哪些 瀏覽:97
幼兒心理發展研究最基本的方法 瀏覽:52
商業研究方法和人力資源管理問題 瀏覽: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