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四歲的寶寶仍然在學習怎樣吃固態的食物,他的臼齒(磨牙)還沒有萌出,所以無法咀嚼、磨碎大塊的食物。這些大塊的食物吞下去,有可能正好堵在氣管上,阻擋空氣流入。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寶寶噎著的解決方法有哪些,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如何解決寶寶噎著
首先,寶媽要確定的是,寶寶噎著的嚴重程度。判斷標準是寶寶是否還可以呼吸,如果還可以咳嗽,那麼就是還可以呼吸。這時,切記不要順著拍寶寶的背,因為順著拍背只會把異物拍到氣管深處,越堵越嚴重。
此時,應該盡量讓寶寶停止哭泣,鼓勵他咳嗽,如果不是特別嚴重,就可以將異物咳出來。如果咳不出,或者寶寶不配合,那寶媽就必須主動採取措施。這時,切忌不要用手伸進寶寶喉嚨里,試圖取出異物,寶寶大哭時,會將異物推得更深,阻塞氣管。
正確的方法有:一是背部沖擊法,將嬰兒托在前臂上,騎跨在成人胳臂上,用手托住下頜,使頭低於軀干,用另一手掌根在嬰兒肩胛間向前下方用力拍擊,這樣形成一個沖擊力,從而將嗆在孩子氣管中的異物給噴出來。
二是腹部沖擊法,一手握拳,另一隻手握於其上,置於患者上腹部,用力向小兒身體的後上方沖擊性地擠壓;若為小嬰兒可用成人雙手的中指和食指擠壓,直到小兒將異物排出為止。切忌用手伸進小兒口中,摳取異物。這樣容易將異物推入喉嚨深處,使其堵住氣管引起窒息。
二、如何避免寶寶噎住
第一:如果寶寶是因為吃包子、饅頭、麵包之類的食物噎了,則不能讓其馬上喝水,否則這些食物脹大了更不好處理。
第二:盡量把食物弄碎。特別是在吃一些質地較硬的食物時可適當的弄碎,或者蒸煮。
第三:盡可能的去掉果核、魚刺、骨頭。
第四:寶寶在吃果凍時成人一定要在旁邊看著,避免寶寶整個吞。
第五:讓寶寶養成吃東西不玩、不說話、不哭鬧的習慣。盡可能的給寶寶營造一個安靜的就餐的環境。特別是注意不要在寶寶哭或者生氣的時候逼迫寶寶吃東西。
第六:讓寶寶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生活中有些寶寶喜歡「不按常規」出牌。比如在吃東西的時候喜歡一邊看電視,或者邊玩樂的時候邊吃東西。特別是一些寶媽希望寶寶能夠在玩中不知不覺的多吃點,在寶寶玩的時候拚命往往孩子嘴巴里送東西,事實上這一做法是非常不可取的。很容易引起寶寶噎著,或者吃過飽了。
三、寶寶日常飲食的三大禁忌是什麼
1、太過盲目地讓孩子接受新食物
有的家長不停地嘗試把新鮮食物給寶寶吃,以為會給寶寶補充更多的營養,孩子就會長得更好,孩子第一次吃蝦,覺得味道很好,很喜歡,家長就會給很多,孩子也就一下子吃很多,結果造成消化不良。家長們應該多加註意了。
父母在讓嬰幼兒嘗試吃一種新的食物時,要讓他慢慢適應。一次量不能給太多,量要逐漸地增加,讓孩子有個適應的過程。同時更不能偏食一種食物,要食物多樣、合理化。
2、父母沒有考慮到孩子的.飲食原則
剛當上爸爸媽媽的家長,一般在寶寶的喂養及添加輔食上面都沒有太多的經驗,有的就是把最好吃的東西都獻給寶寶,但是他們卻沒有注意到,像整顆的瓜子、果凍這些食品對於嬰幼兒都十分危險,可能會被吞到器官里,是不宜給嬰幼兒吃的。
添加輔食應從流質到軟質。對於2歲以下的嬰幼兒,所添加的副食品,一定要爛、細、軟,比如,可將青菜切碎,弄爛,做成菜泥。而對於2—3歲的嬰幼兒,因為已經有16—20顆乳牙,食品可以稍微粗一點。
3、給孩子添加輔食要做到營養合理化
給孩子添加輔食要做到營養合理化,一般建議在孩子吃母乳6個月後開始逐漸少量添加,要從多方面添加,拒絕食品種類單一化,因此,父母需要細心搭配孩子的飲食,做到多品種、多樣化,避免偏食、挑食、食物過於單調。
孩子的生長需要各種各樣不同的營養,其中包括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纖維素等營養素。糧食是最基礎的食品,而肉、魚、奶、蛋、蔬菜、水果等等也是身體所必需的。
四、寶寶吃奶太急怎麼辦
寶寶吃奶太急了,對於新生兒寶寶這是一個很正常的現象,新生的寶寶都會有這個現象,只要一餓了,就是要吃,而且是沒有固定的時間,但是新生兒的寶寶在吸吮量上還不會得到一個很好的控制,再加上一方面有時媽媽脹奶的原因,所以就容易導致寶寶吃奶太急了。
寶寶吃奶太急了,有時候就會容易嗆到,就容易產生吐奶或是哭鬧等現象,那麼寶寶吃奶太急了怎麼辦呢?其實這是跟媽媽的餵奶護理有著很大的關系的,要注意寶寶餵奶的方法及姿勢,還有一些注意事項,這樣的話就可以明顯的改善這一關系,就可以避免這一症狀,給寶寶一個舒適的餵奶方法及姿勢,那麼寶寶也可以吃得比較舒心。
首先餵奶分為母乳喂養和人工喂養,這兩種是有著一定區別,需要注意的也有所不同。
一、母乳喂養
在母乳喂養之前,媽媽首先要經過一定練習,需要有耐心,也才可以更好的為寶寶進行母乳喂養,一般情況下在分娩之後,要盡快給寶寶餵奶,最好是在一個小時之內,然後接下去在寶寶餓的時候再進行哺乳。寶寶在餓的時候一般會有所表現,比如用鼻子拱乳頭,有的會努嘴。如果你想知道寶寶是否真的餓了,那麼你也可以把手在寶寶嘴巴可以夠得著的地方,比如臉頰,如果寶寶餓了,他就會來找你的的手。
一般情況下母乳喂養間隔,差不多是在兩到三小時一次,這是新手生兒的情況,有的寶寶相對會頻繁,那也是屬於正常的,所以媽媽們也要注意給予滿足。如果新生兒寶寶睡覺超過四個小時的話,那麼媽媽可以輕輕動一下寶寶,讓寶寶醒來給他餵奶,不過如果寶寶吃了一會又睡著的話,那麼媽媽應當停止餵奶,等過一小段時間再試。
在餵奶時,媽媽應該找一個舒服的姿勢,一般可以躺倒或者是端坐,讓寶寶睡在媽媽身邊,或者是把寶寶換抱在胸前,身體應該面向媽媽,如果有用枕頭的話,那麼一定要注意枕頭不能影響防礙到寶寶的呼吸。
寶寶在吃完奶時,不應該馬上讓寶寶躺下,要稍微把寶寶身子扶直直民,然後輕輕的拍寶寶後背,直到打嗝,這個打打嗝有時是聽不到聲音的,主要是把吸進去的空氣釋放。
二、人工餵奶
雖然是人工餵奶,但也要選擇合適的姿勢,要跟寶寶建立一個親密的關系,媽媽的胸要跟寶寶的臉保持在同一個水平線上,建立一個母嬰間的親密關系,跟寶寶進行一個眼神交流。
人工餵奶要注意奶瓶的角度,奶瓶的角度很重要,才能避免寶寶吸入過多的空氣,這個奶瓶的角度起到一個關鍵的作用,要保持奶液填滿瓶頸。然後可以有規律的更換胳膊的給寶寶餵奶,減少不適的感覺,同時也可以讓寶寶學會了從不同方向進食。
人工喂養和母乳喂養是一樣,在寶寶吃完後,也要稍稍扶起輕拍後背,讓寶寶打嗝釋放出吸入的空氣。
拓展:
一、兒童噎著的急救手法
在我國嬰兒意外死亡率高主要是由於嬰兒意外窒息死亡造成的,花生米、果凍、糖果、「珍珠」奶茶,都有可能成為兒童的殺手。
對此,專家表示,周歲以下的孩子咀嚼功能不是很好。往往吃的時候一口就進去,孩子常常一會哭一會笑笑,一下就吸到聲門上邊,馬上就可以造成窒息。窒息是寶寶意外死亡的第一位死因,吸入異物是主要原因。專家提醒廣大家長,要避免兒童因進食或誤食造成氣管內異物阻塞,父母最好將食物切碎或切成小塊,鼓勵兒童充分咀嚼,這樣比較安全妥當。
如果搶救不及時,孩子5分鍾內就會腦死亡,後果不堪設想。家長平時要注意掌握一定的搶救方法,另外,建議不要給3歲以下的孩子吃乾果殼類的東西,比如豆類、花生米、瓜籽,包括核桃這些東西盡量不給孩子吃。周歲內的孩子以吸食為主,類似於蘋果、梨、葡萄這樣的水果,一定要打成果汁給嬰兒吃,不能成塊成塊地喂下去。
1、拍背法,讓小兒趴在救護者膝蓋上,頭朝下,托其胸,拍其背部,使小兒咯出異物。
2、催吐法,用手指伸進口腔,刺激舌根催吐,適用於較靠近喉部的氣管異物。
3、迫擠胃部法,救護者抱住患兒腰部,用雙手食指、中指頂壓其上腹部,用力向後上方擠壓,壓後放鬆,重復而有節奏地進行,以形成沖擊氣流,把異物沖出。
4、海默立克手法:救護者抱住患兒腰部,用雙手食指、中指、無名指頂壓其上腹部,用力向後上方擠壓,壓後放鬆,重復而有節奏進行,以形成沖擊氣流,把異物沖出。此法為美國海默立克醫師發明,故稱海默立克手法。
上述方法未奏效時,應分秒必爭盡快送醫院耳鼻喉科,在喉鏡或氣管鏡下取出異物,切不可拖延。若呼吸停止應給予口對口人工呼吸。
二、3種不同兒童噎食處理方法
1、對於神志清楚的噎食患兒
要使其主動用力咳嗽,通過咳嗽產生的氣流,將堵塞呼吸通道的食物清除出來,或造成可以保持呼吸的空隙;同時要讓患兒坐著,上身前傾,施救者在患兒的背後兩肩胛之間,以手掌根部快速有力地拍擊四下;或者施救者以雙臂,從患兒背後合抱其腰部,手在前合成手掌,對准患兒上腹部,以拇指側快速向內上方沖擊四次;以便把氣道內或聲門處的食物排出,或造成空隙而恢復呼吸。
2、對於神志不清的噎食患兒
讓患兒側卧,也可倒提患兒雙腳,然後斜抱住身體,救護者一面用一指壓下患兒的舌頭,一面在患兒的背後兩肩胛之間,以手掌根部快速有力地拍擊四下;或者讓患兒仰卧,頭後仰,救護者以一手掌根頂住患兒上腹,快速向內上方沖擊四次。
3、對於進食黏稠食物的噎食患兒
如進食「湯圓」、「年糕」等黏性比較大的食物所出現的噎食,除用上述介紹的辦法之外,可採取用手指掏出,或夾出堵塞食物的辦法。取側卧位,以食指或食指及中指,沿喉嚨的內壁伸入喉嚨深處,掏出或夾出食物。
三、父母對於給孩子吃飯時應該注意的事項
父母對於給孩子吃飯時應該注意的事項
(1)創造一個輕松、愉快的進餐氛圍
讓幼兒在安靜、愉快的心情下進餐,進餐前切不可責罵幼兒。進餐時可放一些進餐音樂,提醒幼兒細嚼慢咽,注意節約。
(2)對年齡小或食慾不佳的幼兒要有耐心
要協助進餐,用愉快的口吻稱贊飯菜的香甜,以此引起他們的食慾。同時有意識地表揚他們進餐方面的進步,哪怕是一點點。這樣時間長了,孩子也就越吃越香、越吃越多了。幼兒哭泣時要暫停進食,以免食物嗆入氣管。
(3)掌握好幼兒的進食量
幼兒第一碗吃完,要隨時添飯菜,保證幼兒每餐吃飽吃好,不偏食、不挑食。
(4)等幼兒吃完飯後再收拾桌子
如果不等幼兒吃完就收拾桌子,幼兒會認為這是在催促他,他們會狼吞虎咽地把飯吃完或者剩在那裡不吃了,這樣對幼兒是有害無益的。
可採取坐或站位,搶救者站在病人背後,雙臂環抱病人,單手握拳,使拇指掌關節突出點頂住病人的腹部下正中線臍上部位,另一隻手的手掌壓在拳頭上,連續快速向內向上推壓沖擊6-10次(注意不要傷其肋骨,噎食嚴重者可仰卧位),搶救者按上法沖擊臍上部位,這樣沖擊上腹部等於突然壓力迅速增大,肺內空氣被迫排出,使阻塞氣管的食物上移,並被驅出。如無效,可幾秒鍾重復一次,造成人為咳嗽,將阻塞食物沖出氣道。再無效,就急送醫院處理。
四、預防噎食兒童吃飯需避免這些
1、笑食
孩子吞異物不可倒立拍打小孩吃食時嬉笑打鬧、老人吃飯時分神,或吃葯時因反射功能退化,都會造成器官吸入異物造成窒息。倘若發生這種情況,應及時用急救法快速排出異物,否則幾分鍾之內就可奪人生命。但要特別注意的是,不能將孩子倒立拍打。
2、走食
乘車走路吃東西很不衛生,也不利於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久而久之會影響身體的健康。車上、路上,人來人往,塵土飛揚,吃的東西很容易受到污染,尤其是孩子乘車吃東西,容易通過手,使車扶手上的細菌、病毒污染食物,吃入引起疾玻另外,食物的營養素被人體吸收利用,要經過兩種消化過程,即物理、化學消化。牙齒咀嚼、舌頭攪拌,胃腸蠕動等屬於物理消化;唾液中的澱粉酶、胃液中的胃蛋白酶、胰液中的胰蛋白酶,以及膽汁等,對食物中的澱粉、蛋白質、脂肪進行消化,屬於化學消化。而這兩種消化都是在大腦的統一指揮下完成的。但是乘車、走路時吃東西,大腦既要指揮消化系統,又要指揮運動系統,精力分散,因而往往咀嚼不細,消化不好。而且還會發生嗆食、咬舌,使食物誤入氣管,引起氣管異物,尤其是乘車吃帶核的東西,更易發生意外。
3、快食
目前在少年兒童中普遍存在著吃飯過快的現象,尤其是早餐和午餐。調查顯示,20.3%的少年兒童在5分鍾之內吃完早餐,有85.5%的少年兒童在15分鍾以內吃完早餐;午餐也是速戰速決,18.3%的少年兒童在10分鍾之內吃完午餐,72.5%的少年兒童吃午餐所用時間不超過20分鍾。只有晚餐可稍微從容一些,但也有近一半的少年兒童在20分鍾內吃完晚餐。研究人員指出,進食過快不利於孩子身心健康。吃得過快,孩子們就不能細細品嘗和欣賞食物的味道,使吃飯只起到填飽肚子的作用,既起不到激發和培養飲食樂趣的作用,也不利於營養物質的消化和吸收。吃得過快,食物不能被充分咀嚼,也就不能通過唾液對食物進行初步消化,這樣就加重了胃腸的消化負擔,從而延長了消化時間,降低了營養被消化吸收的比例。此外,吃得過快,還容易導致飲食過量,吃得過多,從而造成肥胖。一般來說,孩子吃每頓飯的時間最好不要少於20分鍾。
『貳』 兒童吃東西噎到怎麼辦
兒童吃東西被噎到應該迅速拍打背部或者迅速按壓腹部;青少年以上噎食應該立刻自救,通過咳嗽、打噴嚏,把氣管里的食物逼出來;病人噎食仰卧躺下按肚臍;發生噎食時急救要迅速而精準。
1、兒童噎食迅速拍打背部。如果觀察到小孩發生噎食,先要讓兒童彎腰,然後迅速趕過來拍打兒童背部,以便使堵塞氣管的食物迅速排出來。
2、兒童噎食迅速按壓腹部。當然還可以讓兒童在彎腰的時候,立即按壓兒童的腹部,以便使肺部產生較大的氣壓,可以把食物從氣管里逼出來。
3、青少年以上噎食立刻自救。青少年以上的成年人發生噎食的時候,要想辦法咳嗽、打噴嚏,然後把氣管里的食物逼出來。
4、病人噎食仰卧躺下按肚臍。如果是病人發生噎食的時候,要把病人立刻仰卧躺在較硬的床上,然後快速均勻按壓肚臍,這樣容易恢復氣管通氣。
5、發生噎食時急救要迅速而精準。噎食是很危險的,所以在急救時一定要方法得當,一定要保證空氣流通。
(2)小兒噎食物用什麼方法擴展閱讀:
防止兒童被噎住:
1、吃飯不能打鬧。
孩子吃飯時,一定不能打鬧,否則很容易嗆到孩子的,特別是過年過節時,家長一定要看好孩子。
2、吃飯不要讓孩子說話。
平常吃飯時,家長要讓孩子養成不說話的習慣,專心的吃飯,這個習慣是比較好的。
3、不要讓孩子走神。
孩子吃飯時,如果走神了家長別忘及時提醒提醒,避免孩子嗆到。
4、不要讓孩子單獨食用魚、果凍等食物。
在吃魚、果凍等食物,千萬不要讓孩子自己單獨吃,魚刺孩子不會挑,果凍吃起來孩子容易噎到的。
5、孩子噎到要會拍背。
如果孩子有噎到的表現,應該及時讓孩子頭朝下,輕輕地拍孩子後背,讓異物吐出;或者讓孩子嘔吐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