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教育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總結

教育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總結

發布時間:2022-09-28 18:41:34

⑴ 教育科學研究的一般方法有哪些

1、觀察法

教育科學研究廣泛使用的一種方法。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計劃,在自然條件下,對研究對象進行系統的連續的觀察,並作出准確,具體和詳盡的記錄,以便全面而正確地掌握所要研究的情況。觀察法不限於肉眼觀察,耳聽手記,還可以利用視聽工具,如錄音機,錄像機,電影機等作為手段。

2、文獻法

通過閱讀有關圖書,資料和文件來全面地正確地掌握所要研究的情況。查閱的文件最好是第一手材料。如果是第二手材料,必須鑒別其真偽後才可選用。

3、調查法

研究者有計劃地通過親身接觸和廣泛了解(包括口頭或書面的,直接或間接的),比較充分地掌握有關教育實際的歷史,現狀和發展趨勢,並在大量掌握第一手材料的基礎上,進行分析綜合,找出科學的結論,以指導以後的教育實踐活動。

調查法一般的是在自然的過程中進行的﹐通過訪問﹑發問卷﹑開調查會﹑測驗等方式去收集反映研究現象的材料。

3、統計法

通過觀察、測驗、調查、實驗,把得到的大量數據材料進行統計分類,以求得對研究的教育現象作出數量分析的結果。

這是數理統計方法在教育方面的應用。統計法可用於對教育行政效率的檢驗,對教育經費的合理分配,對課程分量規定的測定,對學生的成績的科學比較等等。在教育實際工作中,經常使用描述統計研究情況。


4、行為法

一種綜合的研究方法。主要用於觀察和訪問,了解兒童的行為,進行分析研究,探求關於兒童行為的規律,從而採取具體措施,幫助兒童修改他的行為,故也稱為行為修改法。現代行為修改派的主要代表是美國心理學家斯金納,他主張控制情境,採用褒獎和強化的方法,來修改兒童的行為。

5、歷史法

通過對人類歷史上豐富的教育實踐和教育思想的分析研究,去認識教育發展的規律性,用以指導今天的教育工作。歷史研究須廣泛地查閱文獻,它同文獻法有關,但不能等同文獻法。文獻法不一定研究某一現象的全部過程,歷史研究法也不限於只查閱文獻。歷史研究法的步驟是,史料的收集。

⑵ 學校教育科研的研究方法

導讀:學校作為與人的關鍵場所,不管是什麼都離不開教育,那麼你們知道學校教育科研的研究方法有哪一些嗎?一起來看一下吧!

一、學校教育科研方法的分類

教育科研方法是指在教育科學研究中,為達到研究目的而採用的途徑、手段和工具的總和。

教育科研方法大致可分定量(量)研究和定性(質)研究兩類:

1.定量(量)研究方法

測量、評價、統計等類型。教育測量、教育評價、抽樣調查、教育統計和教育實驗等定量研究方法,均可以運用於課題研究中。

2.定性(質)的研究方法

敘事研究、教育日誌(BLOG)、教育案例、課堂觀察、行動研究等類型。

上述分類是相對的,例如,課堂觀察法既需要採用定性觀察,也需要採用定量觀察,往往兩者兼有。

二、教育敘事研究法介紹:

一教育敘事研究的定義

所謂教育敘事法就是教師對日常有意義的教育教學事件的敘述,並通過對事件的描述和分析,揭示出隱含在這些事件與行為背後的教育思想或教育理念的研究方法。

教師在教育教學實踐中進行教育敘事研究,通過學習相關的教育理論來闡釋和指導其教育行為,不斷地進行著教育故事的撰寫,通過這樣的積累,可以促使教師個人的教育教學理念趨於完善,並形成自己的風格,這是其他教育科研方法所難以實現的。而敘事研究教師所撰寫的教育故事則為其他教師提供了富有理論指導又易於實踐操作的範例,為教師之間進行知識經驗的交流提供了一個有效的平台。通過敘事研究幫助教師養成記錄教育故事的習慣,實現對教育科研的生命建構。

二教育敘事研究的特點

1「用事實來說話」

教育敘事就是通過敘述事件來說明某些道理,表達作者的某種觀點。教育敘事不是為敘事而敘事,不是僅僅向人們敘述一個動人的故事,而是從一定的目的出發來展開敘事或是為了揭示某種現象,或是為了表達一個觀點,或是為了提出某個問題,作者在講述故事或敘述事件的字里行間,往往會透射出作者自己的某種觀念、態度或價值觀。

2.注重記述事件發生的過程

教育敘事是把教育生活中發生的事件作為敘述對象。作為對一件事情的記敘,很重要的就是要把事情的來龍去脈講清楚。在敘事中,不僅要敘述事情的起因、事情的經過,還要描述事情的結果。所以,情節是教育敘事一個不可缺少的組成要素。

3.教育敘事需要有細節性的描述

教育敘事需要真實具體地再現教育事件表現教育生活的真實面貌,所以,教育敘事不僅要敘述事件發生的過程,還要敘述教育事件的各種細節。過程的敘述是為了講清事件的前因後果,而細節的敘述是為了增加故事的生動性、形象性。所以教育敘事不僅要表現生動的場景,主要人物的表情、姿態、語言、動作等,還要描述他們的內心世界。敘事中的這些細節能使讀者在閱讀時產生身臨其境的感受,可以從故事情節中看到生動的畫面,從而留下清晰的印象。

4.教育敘事運用的是歸納的方法

歸納是一種從具體的事例中概括出一般意義的方法,是從特殊到一般的邏輯方法。前面說過,教育敘事不是單純地講述一個故事,而是通過故事來說明一個道理,或表達某種觀念。但是這種道理和觀念不是硬套上去的,而是滲透在故事情節之中,是從故事的內容中提煉出來的。這種由具體到概括,由說故事到說道理的過程,就是一種歸納的方法。這也是教育敘事的一大特點。

因此,進行教育敘事,首先要有真實的事件,要有事實性的材料,然後才能再對事實進行提煉和概括。教育敘事的這種特點,要求我們在開展教育敘事研究時就要從教育的實際出發,從具體的事實出發,從自己所積累的大量實踐經驗中,從自己所觀察到的大量教育事實中,來進行分析反思,探索教育教學的本質及其內在的規律,這是教育敘事所必須遵循的一個基本原則。

三教育敘事研究的基本方法

1.觀察

教育敘事所關注的對象是教育過程中發生的各類事件,要對這些事件發生的情況獲得具體的了解,就離不開觀察。

觀察的內容要重點觀察事件的發展過程,觀察人物的語言、行為和表情,觀察特定的場景和氛圍等。

觀察的方法有整體性觀察、細節性觀察、連續性觀察和散點式觀察。

觀察中應注意四個問題:要有觀察意識;要關注細節;要有針對性的.觀察;要把觀察與思考結合起來。

2.訪談

訪談是敘事者為了進一步了解事件的具體情況而與事件相關的人進行談話的一種活動,是敘事者收集敘事素材的一種方式。

訪談的目的是為了對事件作深入了解,以掌握更多有關事件發生、發展的信息資料。

訪談的過程包括設定訪談的問題、擬定訪談的提綱、選定訪談的場所、實施訪談和記錄談話內容。

訪談的方法主要是提問。提問的方式主要有針對性提問、啟發性提問、連續性提問等。

訪談時要注意三個問題:一是要找准談話的切入點;二是要營造輕松的談話氛圍;三是要相互溝通與交流。

3.記錄

記錄就是把在觀察、訪談中所獲得的信息用文字記載下來。記錄是收集和保存資料的一種基本手段。

記錄的內容包括:對話記錄、場景記錄、活動內容的記錄、事件發生過程的記錄、人物的心理活動記錄、有關背景資料的記錄等。

記錄的要求:做到客觀、具體和完整。

4.收集、整理資料

資料的收集就是把那些分散、凌亂的、各種形式的資料有目的地加以集中,並按照一定的程式有序地進行整理和存放。對敘事者來說,應擴大資料收集的視野,資料收集越豐富越好。

資料的分類要根據資料的性質、內容或特徵進行分類,以便在敘事時應用。

資料的篩選主要是根據敘事的需要來選擇資料,要注意根據敘事的主題來篩選出真實的資料。

5.歸納分析

歸納分析是從具體到一般、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過程。

對資料的歸納分析主要包括對各種素材整體的分析,從而提煉出主題;分析每個故事的主題,然後將這些具有不同主題的材料重新組合成一個完整的事件。

6.教育案例的撰寫

在教育敘事過程中,經過觀察、訪談、記錄等手段收集了各種敘事素材,並對各種素材進行整理和加工之後,接下來就是撰寫敘事報告。這種敘事報告也稱為教育案例。我們把教育敘事看作是教育研究的一種方式,教育案例則是教育敘事的一種成果形式,也可以說教育敘事的結果就是形成一定形式的教育案例。

通過敘事而形成的教育案例,明顯地體現出敘事的特點,它是以敘述事件為主,有故事情節,語言生動活潑。好的教育案例,讀起來生動有趣,能引人入勝;同時,案例所記載的是有一定典型意義的事件,通過對某一教育事件的描述,來告訴人們一個道理,或揭示某些問題,能夠給讀者帶來這樣或那樣的啟示和感受。

另外,案例具有多種多樣的形式,它可以根據事件的內容和材料的特點,安排相應的結構形式,如可以記載事件的整個發生過程,也可以記載事件的某個片段等。

案例的形式:從敘事內容的角度,我們把案例分為記「事」、記「課」和記「活動」三類形式。

案例的結構:主要由案例背景、案例過程和反思三部分構成。

教育案例撰寫的過程:一般經過「擬定題目」、「明確主題」「選擇材料」、「確定案例的形式和結構」、「撰寫初稿」、「修改定稿」等環節。

四敘事研究法的操作要點

1.選擇自己最心動的故事

2.有重點地記錄故事的經過

3.簡要寫出自己的所得和所思

⑶ 簡述教育學的研究方法有哪些簡答題

一)文獻法
文獻法主要指搜集、鑒別、整理教育文獻,並通過對文獻的研究,形成對教育的科學認識的方法。
文獻主要有:零次文獻(第一手文獻)、一次文獻(原始文獻)、二次文獻(檢索性文獻)、三次文獻(參考性文獻)
文獻法的基本步驟有:
(1)提出課題或假設;
(2)進行研究設計;
(3)搜集文獻;
(4)整理文獻;
(5)進行文獻綜述。
(二)調查法
調查法是指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地搜集有關教育現實狀況或歷史狀況的材料的方法。
調查法可分為:全面調查、重點調查、抽樣調查、個案調查等。
調查的方法主要有:觀察、談話、言談、問卷等。
調查法的基本步驟有:
(1)確定調查對象;
(2)擬定調查計劃;
(3)實施調查;
(4)整理調查材料;
(5)撰寫調查報告。
(三)實驗法
實驗法是指研究者根據某種設想來創設某種環境、控制某種條件來對教育進行研究以得出某種因果性聯系的一種方法。
變數:自變數、因變數、無關變數。
實驗法可分為:等組實驗法、單組實驗法、循環實驗法
實驗法的基本步驟有:
(1)教育實驗的設計;
(2)實驗方案的實施;
(3)實驗成果總結與應用推廣。
(四)個案法
個案法是在真實情境中對某個特定的教育樣例進行研究(一般是長期的跟蹤研究),以了解研究實效的一種方法。
個案法的基本步驟有:
(1)確定個案研究的課題;
(2)實施個案研究;
(3)整理和分析收集到的各種資料;
(4)提出改進個案的建議。
(五)經驗總結法
經驗總結法是通過對教育經驗(自己的或他人的)進行分析與概括,以揭示教育的內在聯系和本質規律一種方法。
經驗總結法的基本步驟有:
(1)准備工作(確定題目、選定對象、閱讀有關文獻資料、制訂計劃);
(2)收集材料;
(3)分析和綜合。
(六)比較研究法
比較研究法是對某些教育現象在不同時期、不同地點、不同情況下的不同表現進行比較分析,以揭示教育的普遍規律及其特殊表現,從而得出符合客觀實際的結論。
比較研究法可分為:同類比較研究和異類比較研究;縱向比較研究和橫向比較研究;定量分析比較和定性分析比較 ;單項比較和綜合比較 。
比較研究法的基本步驟有:
(1)確定比較的問題;
(2)制定比較的標准;
(3)搜集資料並加以分類、解釋;
(4)比較分析;
(5)得出結論。
(七)移植法
移植法是運用相關學科或領域的研究成果和方法研究教育問題的一種方法。(實際上是一種方法論)
移植法的種類有:縱向移植法;橫向移植法;綜合移植法
移植法的基本步驟:
(1)定向學習,優選方法
(2)確定課題,制定計劃
(3)實施研究,分析結果
(4)進行總結,形成成果
(八)其它方法
統計法、理論推導法、敘事研究法、行動研究、校本研究等等。

⑷ 教育研究方法有哪些

1、個案研究法:個案研究法是當今教育研究中運用廣泛的定性研究方法,也是描述性研究和實地調查的一種具體方法。它主要通過案例方式考察教育現象,基本目的在於描述與解釋,在描述過程中進行解釋。

2、行動研究法:行動研究是教師和研究人員針對實踐中的問題,綜合運用各種有效方法,以改進教育工作為目的的教育研究活動。它將教育理論和教育實踐融為一體,將教育者和教育現實問題緊密結合,強調在「行動」中研究、在「情境」中研究、在「做」中研究。行動研究的基本過程大致分為循序漸進的四個環節,即計劃、行動、考察和反思。

3、調查研究法:調查研究法是研究者採用問卷、訪談、觀察、測量等方式對現狀進行了解,對事實進行考察,對材料進行收集,從而探討教育問題、教育現象之間聯系的研究方法。

4、教育敘事:教育敘事是以敘事、講故事的形式記錄在自己的教育實踐、教育生活中發生的各種真實鮮活的教育事件和發人深省的動人故事,表述自己在實踐過程中的親身經歷、內心體驗和對教育的理解感悟。


(4)教育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總結擴展閱讀:

教育研究的方法:定性的方法和定量的方法 教育研究的基本是科學的方法,對教育有關的因素進行分析測試,研究教學的過程。

數據有兩種類型,定性的和定量的數據。定性研究使用定性的數據。數據的特徵是描述性的。教育研究者地定性數據包括:觀察、訪談、文件分析、作品分析。(論文、日記、照片或者博客)

教育是以教育科學理論為基礎,以教育領域中發生的現象為對象,以探索教育規律為目的地創造性的認識活動。簡言之,是用教育理論去研究教育現象,探索新的未知規律,以發現新情況,總結新經驗,為實施素質教育,深化教育改革服務。

在教育研究中,包含了多個學科不同程度的交叉。這些學科包括:心理學,社會學,人類學和哲學。這些學科交叉為研究方法提供了很多可能性。教育研究的發現應該在特定的情境中解釋,可能不適合其他的時間、空間。

⑸ 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

教育研究方法是教育科學的一個分支學科。通常指研究教育現象、解決教育問題時所採用的療式、手段。研究對象涉及兩個方面:①教育研究的方法論。即從哲學、邏輯學、認識論等原理中推演出一般的原則性方法,探索方法之間的相互聯系和應用發展規律。其研究內容為:教育研究的基本原理、基本過程、基本原則、結構模式,研究的一般程序、方法、手段等。③各種具體的研究方法和技術。即對觀察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形式、過程進行描述,概括出具體的操作性方法。

⑹ 教育科學研究的一般步驟是什麼

(1)選擇研究課題;

(2)教育文獻檢索與綜述;

(3)制訂研究計劃;

(4)教育研究資料的收集、整理與分析;

(5)教育研究報告的撰寫。

(6)教育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總結擴展閱讀

小學教育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

(一)教育觀察法

教育觀察法是指人們有目的、有計劃地通過感官和輔助儀器,對處於自然狀態下的客觀事物進行系統考察,從而獲取經驗事實的一種科學研究方法。教育觀察法是教育科學研究廣泛使用的一種方法。教育觀察法不限於肉眼觀察、耳聽手記,還可以利用視聽工具,如錄音機、錄像機、電影機等。

(二)教育調查法

教育調查法是在教育理論指導下,通過運用觀察、列表、問卷、訪談、個案研究以及測驗等方式,搜集教育問題的資料,從而對教育的現狀做出科學分析,並提出具體工作建議的一整套實踐活動。

在教育調查研究中,常用的調查方法有查閱資料、問卷法、開調查會、訪談法和調查表法,其中最基本、使用最廣泛的方法是問卷調查。

⑺ 教資考試中學教育學研究有哪些基本方法

教育學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觀察法、調查法、歷史法、實驗法和行動研究法五種。
觀察法是教育科學研究中使用廣泛的基本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指是研究者依據一定的目的和計劃,在自然條件下,對研究對象進行系統的連續的觀察,並做出准確、具體和詳盡的記錄,從而獲取經驗事實的研究方法。
觀察法又分為了:自然情境中的觀察與實驗室中的觀察、直接觀察與間接觀察、參與性觀察與非參與性觀察、結構式觀察與非結構式觀察等。
調查法是研究者通過問卷、訪談等方式,有目的、有計劃地搜集研究對象的有關資料,對取得的第資料進行整理和分析,從而揭示事物本質和規律,尋求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案的研究方法。
調查法包括:普遍調查、抽樣調查和個案調查;問卷調查、訪談調查;現狀調查、相關調查等。
歷史法就是通過考察事物發生和發展的過程,從而揭示其本質和發展規律的研究方法。
實驗法是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合理地控制或創設一定的條件,人為地影響研究對象,從而驗證假設,探討條件和教育對象之問的因果關系的研究方法。
實驗法包括:實驗室實驗和自然實驗;單因素實驗和多因素實驗等。
行動研究法是指教師在現實教育教學情境中自主進行反思性探索,並以解決工作情境中特定的實際問題為主要目的的研究方法。

⑻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

教育領域的研究要掌握方法,下面就是我為您收集整理的教育科學研究方法的相關文章,希望可以幫到您,如果你覺得不錯的話可以分享給更多小夥伴哦!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有哪些

觀察法:

觀察法是進行教育科學研究常用的一種方法。研究者依據一定的目的和計劃,在自然條件下,對研究對象進行系統的連續的觀察,並做出准確、具體和詳盡的記錄,以便全面而正確地掌握所要研究的情況。

觀察法的一般步驟是:

(1)事先做好准備,制訂觀察計劃,先對觀察的對象作一般的了解,然後根據研究任務和研究對象的特點,確定觀察的目的、內容和重點,最後制定整個觀察計劃,確定進行觀察全過程的步驟、次數、時間、記錄用紙、表格,以及所用的儀器等;

(2)按計劃進行實際觀察,在進行觀察過程中,一般要嚴格按計劃進行,必要時也可隨機應變,觀察時要選擇最適宜的位置,集中注意力並及時作記錄;

(3)及時整理材料,對大量分散材料進行匯總加工,刪去一切錯誤材料,然後對典型材料進行分析,如有遺漏,及時糾正,對反映特殊情況的材料另作處理。

調查法:

調查法是研究者有計劃地通過親身接觸和廣泛考察了解,掌握大量的第一手材料,並在這一基礎上進行分析綜合,研究有關教育實際的歷史、現狀及發展趨勢,找出科學的結論,以指導教育實踐的方法。調查法一般是在自然的過程中進行,通過訪問、開調查會、發問卷、測驗等方式去搜集反映研究現象的材料。調查法常同觀察法、歷史研究法、實驗法等配合使用。

調查法的步驟是:

(1)准備,選定調查對象,確定調查范圍,了解調查對象的基本情況;研究有關理論和資料,擬定調查計劃、表格、問卷和談話提綱等,規劃調查的程序和方法及各種必要的安排;

(2)按計劃進行調查,通過各種手段搜集材料,必要時可根據實際情況,對計劃作相應的調整,以保證調查工作的正常開展;

(3)整理材料,研究情況,包括分類、統計、分析、綜合,寫出調查報告。

歷史法:

歷史法強調一國的歷史傳統和民族特性對教育的決定性作用,注重廣泛搜集被研究國家教育的歷史文獻資料,鑒別和整理史料,分析比較被研究國家教育的發生和發展過程,最後得出相應的結論。

比較法:

比較法是對某類教育現象在不同時期、不同社會制度、不同地點、不同情況下的不同表現,進行比較研究,以揭示教育的`普遍規律及其特殊表現的方法。採用比較法要注意各個國家的社會經濟制度、政治制度、歷史傳統、科學和技術以及文化發展的水平、教育理論及其在實踐中的反映,等等,明確可比較的指標。從而正確掌握某一國家教育發展的基本趨勢,明確可以借鑒和學習什麼。

比較法的步驟是:

(1)描述,准確、客觀地描述所要比較的教育現象的外部特徵,為進一步分析、比較提供必要的資料;

(2)整理,把搜集到的有關資料進行整理,如做出統計材料,進行解釋、分析、評價,設立比較的標准等;

(3)比較,對資料進行比較和對照,找出異同和差距,提出合理運用的意見。比較法的使用要同其他方法互相配合。

統計法:

是通過觀察、測驗、調查、實驗,把得到的大量數據材料進行統計分類,以求得對所研究的教育現象作出數量分析的結果的方法。這是數理統計方法在教育方面的應用。在教育實際工作中,經常使用描述統計研究情況,如整理實驗或調查來的大量數據,找出這些數據分布的特徵,計算集中趨勢、離中趨勢或相關系數等,將大量數據簡縮,找出其中所傳遞的信息。同時,還可進一步使用推斷統計法,即利用描述統計取得的信息,通過局部去推斷全局的情況。此外,近幾十年來隨著統計學的發展,提出了實驗設計,要求在較嚴謹的實驗研究中檢驗設計中所列的自變數和因變數之間的關系。

統計法一般分為兩大步驟:

(1)統計分類:整理數據,列成系統,分類統計,制統計表或統計圖;

(2)數量分析;通過數據進行計算,找出集中趨勢。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的種類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的分類有不同的分類標准。

(一)根據教育科學研究的普遍適用程度分 哲學方法論 跨學科方法論 具體學科方法論

教育科學方法論屬於哲學方法論指導下的具體學科的方法論。

(二)根據研究目的分

1、 基礎研究

回答的是「為什麼」的問題,目的在於探索創新知識、擴展和完善理論。 如:教育基本原理的研究。教學過程、德育過程的理論等等。

2、 應用研究

回答的是「是什麼」的問題,目的在於用有關理論來決實際問題。

3、 發展性研究

回答的是「如何改進」的問題,目的在於找到改進教育的策略。

4、 比較與評價研究

回答的是「怎麼樣」的問題。目的在於通過收集和分析數據資料,對 一定教育目標和教育活動的相關價值做出判斷的過程。

5、 預測研究

回答的是「將來會怎麼樣」的問題。目的在於分析事物未來發展的前景和趨勢。

(三)按研究方法分

1、 歷史研究 回答的是「過去是怎樣」的問題。目的在於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解釋當前和預測未來事情。

2、 描述研究 回答的是「現實的狀況如何」的問題。目的在於描述現狀。

3、 相關與比較研究 回答的是「教育現象之間是否有關或異同」。目的在於揭示相關和求異同。

4、 實驗研究 回答的是特定的教育措施和效果之間有無因果的問題。目的在於揭示教育現象之間的因果聯系。

5、 理論研究 回答的是「教育現象的性質和本質聯系是什麼」。目的在於通過分析、綜合、抽象、概括,揭示教育規律。

⑼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 教育科學研究方法簡單介紹

1、教育科學研究方法是指研究教育現象及其規律所採用的方法。中國教育科學研究方法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採取多種方法﹐以探求教育內部各要素之間和其他事物之間的關系﹐以及教育的質與量之間的變化和規律。

2、古代的中國和西方﹐都有總結教育經驗的記載﹐所用方法有的是有關事實的記錄﹐也有初步的經驗概括﹐但都沒有形成一套科學的研究方法。隨著資本主義生產的發展﹐教育事業的興起﹐社會科學研究的調查法﹑文獻法﹑歷史研究法﹐以及自然科學研究的歸納法﹑實驗法﹑統計法等﹐都先後進入教育科學研究領域。

3、特別是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為教育科學研究奠定了科學的方法論基礎﹐使教育科學研究方法的使用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閱讀全文

與教育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總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智遠一戶通使用方法 瀏覽:822
駕駛避免剮蹭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734
胸上縫的訓練方法 瀏覽:106
太原公交乘車碼使用方法 瀏覽:944
三星手機撥號快捷鍵怎麼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528
如何辨別鑽石好壞的方法 瀏覽:431
hdlc檢測方法 瀏覽:670
水培石斛蘭的種植方法 瀏覽:426
乾式變壓器項目研究試驗方法 瀏覽:386
青春期偏頭疼的原因和解決方法 瀏覽:66
瓷磚成型缺陷解決方法 瀏覽:392
一歲半亞麻籽油的食用方法 瀏覽:28
蟲害處理方法哪裡找 瀏覽:416
決戰平安京有哪些方法登錄 瀏覽:578
小腿劃傷怎麼處理方法 瀏覽:478
如何測量磷酸鹽的方法 瀏覽:976
平穩序列檢測方法 瀏覽:919
不打針治療咳嗽的方法 瀏覽:280
毛利潤30利潤計算方法 瀏覽:4
後束三角肌的鍛煉方法 瀏覽: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