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演員入門需要掌握的表演技巧有哪些
同學你好,2020屆樹藝學姐拿到了雲南藝術學院全省第一名的好成績,還進入了北電的終試,樹藝學長也拿到了北京電影學院導演專業和中央戲劇學院導演專業的合格證,樹藝聘請的也是北京電影學院的研究生畢業老師全職授課,所以還是有一些影視表演經驗可以傳授的!
01
表演藝考中的台詞技巧
1、說好普通話
作為一名演員首先必須要說好普通話。中國有八大方言區:北方話、吳話、湘語、贛語、客家話、閩北話、粵語。如果考生只能說家鄉話,而且又極難糾正為普通話,是很難成為合格的演員的。
2、聲音條件很關鍵
一個演員具備優美的聲音,能給觀眾帶來精神上的享受,而反之嘶啞的嗓音會使人物的語言黯然失色。因此,在選拔一個演員時,考察他的聲音條件是很重要的,這直接關繫到將來對人物的塑造。
3、正確理解作品,准確表達內涵
一個考生要想朗誦好一篇文學稿件需要進行深入、細致地理解。因為朗誦是在作品的基礎之上演員進行的藝術再創造,所以,考官對考生在理解和表達作品內容方面要進行細致的考查。
4、選材很重要
在朗誦考試時,選擇一篇既好同時又適合自己的材料是取得成功的一個關鍵。因為,選擇材料的好壞直接關繫到你朗誦的效果。選擇自己能夠理解的,同時又好表達的,藝術性較強,有一定的思想性的材料。
5、語言要生活
考生在朗誦時既要學會運用語言來表達作品的內涵,同時又要用自己的形式來表達情感。不能有「朗誦腔」,盡量使語言接近生活,不能「假」「大」「空」。首先要讓觀眾或聽眾能聽懂、聽明白,在語言的運用上要生活化、自然、貼近生活。語言的處理要從作品的內容出發,不要做作,要有真實的情感體驗。
02
表演藝考中的台詞四要素
台詞不是背出來的,是發自人物肺腑而說出來的,聲音好聽或普通話標准不等於說好了台詞,而把台詞背得滾瓜爛熟更也不代表台詞很好,只有按照人物的思想、情感並賦有潛台詞含義而說出來的語言,才是演員真正的台詞。
所以背出來的台詞是空洞乏力的。如何做到說台詞,作為表演藝考生應要掌握以下四個要素:
(1)弄清楚這句話是在什麼場合說的——地點
(2)弄清楚這句話是與什麼人物說的——對象
(3)弄清楚這句話是以什麼情緒說的——狀態
(4)弄清楚這句話是為什麼動機說的——目的
03
表演藝考中的節奏技巧
1、演員的表演。首先是現實中人的生活過程的再現,既然節奏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運動,所以「電影角色要以人類的有機性去建立起角色的有機性。電影演員的創作只有一條途徑,就是遵循人類的規律。」
2、在表演這一藝術領域里,節奏是通過形體的表現(外在的)和心理的反應(內心的)感覺和理解它,其專業術語被稱之為「表演的速度節奏」。它來源於斯坦尼體系術語,是表演技術諸元素之一。
節奏作為幫助演員激起正確體驗和情感的技術,也是形成舞台演出節奏和情緒氛圍的重要手段。速度一般指內、外部動作的快慢,是節奏的構成部分和外在表現之一;節奏則是貫穿在表演過程中的一種交替出現的有規律的現象,一般指內、外部動作的強弱、長短、張弛等。
例如,常說的「演出不合節奏」,不僅只是針對速率而言,同時也指演員的行動和體驗的強度,也就是實現舞台事件時內心情感激動的程度。除此之外,節奏這個概念還包含節奏性,即行動的某種均勻性它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安排。
斯坦尼說:「劇本或角色的速度節奏要是找對了,能自然地直接地,有時是機械式地抓住演員的感情,激發正確的體驗。」由此可見,行動的速度節奏不僅可以激起演員的情緒體驗,而且可以創造出一定的情緒氛圍,幫助演員准確地掌握好規定情境中人物的任務和行動。在一部影片中,銀幕節奏是電影多種手段綜合處理的結果。
隨著事件情節的發展,對人物節奏的處理也應有所不同,最終體現出人物性格的統一性和多面性。在這個意義上,正如瑞典著名的兩棲導演英格瑪?伯格曼說:「節奏是至關重要的,永遠是至關重要的。」不同的性格決定了不同人物的個性,同時決定了不同的動作節奏,而節奏反映出的准確性將反作用於人物的性格。
04
表演藝考中的人物性格技巧
一部影片對演員表演最基本的要求是銀幕上塑造具有鮮明個性的、自然而真實的人物形象。
要使觀眾通過演員的表演感受到活生生的人物獨特的氣質和巨大的性格力量,就必須從分析人物性格入手。人物的性格又通常可以理解為人物處理事情的方式和方法,而人物的思想和情緒則是性格的一個組成部分。
人物的性格基調是角色內心變化的基礎和依據,而節奏的體現就是角色內心變化的過程。既然節奏是一切運動的組織原則,當掌握了一部影片角色的整體節奏之後,也就掌握了「角色的性格基調」。
而演員可以十分有目的地把任何一個過程,根據花費最少的力量而達到最大效果的原則,把對角色每個片段的分析、人物基調的把握、行為動作的設計有規律地組成一個統一整體。
05
表演藝考中的節奏與人物性格多面性
1、表演節奏與人物性格的多面性「表演藝術創造角色的歷程,經歷了由表演程式一人表現人一人演人的過程。」「人演人」的階段就是需要演員創造生活化的角色,這是由電影的紀實性決定的。既然生活中自然人的性格基調不是單一的,總是復雜的,多側面多色彩的性格就必然有著一定的節奏規律。
2、表演節奏與人物性格的畸變現實生活本身充滿了真假、善惡、美醜、光明與黑暗的對立統一,戲劇如同其他的表現形式一樣,都是反映現實生活並做出自己評價的,「沒有沖突就沒有戲劇」這句話正是強調了對立統一在戲劇中的重要性。人物性格的畸變也是「沖突」的表現手段之一。
性格的畸變是人物性格多面性構成的表現之一,但畸變是通過某種突發事件,打亂了人物本來有規律的生活狀態,從而造成了人物性格前後的極大反差,因此它與人物本身所具有的性格側面又有所不同。
在影片中,隨著人物前後性格極大反差的轉變,同時造成了人物節奏變化的差異。原本是各種成分有機的聯系,服從於一個具體的有意義的組織,一旦突發事件引起的矛盾沖突破壞了這個組織,也就出現了原有性格的表演節奏差異現象。這種現象並不是指簡單的無序的差異,而是要建立在人物性格基調之上,前後有聯系的差異。
06
表演藝考中理性感性節奏的結合
節奏把握中理性和感性的結合,既是表演藝術不可逾越的起點(不論一個演員在理性上有沒有節奏的意識,他的舉手投足都已具有了節奏的屬性),又是表演藝術在高層次上的造詣(能被譽為「很有節奏」的表演,將是很高的表演創作境界)。
理性地分析出各層次的表演,才能使情緒的強烈程度、性格前後的差別以及節奏張弛的變化做到「有度」。過於「理性」可能會使人物看起來模式化,甚至呆板而無張力;過於「感性」又可能會出現舞台劇式的誇張,甚至跳出角色身份的范疇而脫離整個劇本。
只有在表演節奏上依照「理性」與「感性」有機的結合,一部電影角色的真實性才能不溫不火地得到體現最終使人物的性格基調和多面性同時匯集起來凝聚成完整的人物形象。
『貳』 演技分走心和技巧兩種,這兩種演戲方法的代表演員都有誰
演技主要就是分走心的和技巧的演法。一般來說。入門的演員都是靠著技巧來進行演技的,因為剛剛涉入演繹圈,對於角色的理解還有自身的定位都不是很明確的,只能夠靠演技的技巧來彌補這方面的不足,就像是楊冪,就是靠著演技中的技巧來彌補自己對於角色理解不到位的缺陷,但是就單單從演技的技巧上來說,楊冪都是成功的,
黃渤的戲我就不用多說了吧,真的是讓人感覺到這個角色不是黃渤演繹的,就是角色本人而已,真的太走心了,對角色理解太厲害了,有時情緒到了,加上的自我表演,隨行演繹都被剪輯到電影里,成為經典。
『叄』 演員是如何在台上表現自如,行為放鬆的
有一句話叫台上十分鍾,台下十年功,這都是需要在台下的練習的,比如說在大家看來很輕松的,很給人帶來歡樂的這些小品相聲,他們也要在台下進行沒日沒夜的排練,要排練好多次,確保自己不出錯,才能將自己的作品帶到舞台上,因為舞台上的時間就是展現精彩,給人們帶來快樂的時間,自己不能因為自己這種錯誤兒影響整體的效果。如果是一個正常的普通人,我覺得是有一定的機會在公共場合之下講話的吧,正常人在公共場合講話可能都會有緊張,但是當你說的多了,你習慣了,自然也就不緊張了,覺得這是一種非常正常的一種狀態。演員可能也是如此的,因為演員要常年的在舞台上進行活動,可能他們對於舞台的這種緊張程度要比常人輕很多。
『肆』 演員演技好的表現是什麼
我覺得是表演出來的真實性,以及是否能引起觀眾們的共鳴,這是非常關鍵的。
而其他的年輕演員,演技也是爆棚,因此,這部劇很火,是有它的道理的,而從觀眾們的反應來看,這就是能夠評判演員演技好壞的標准了,是否會引起觀眾們的共鳴是評判一個演員演技好壞的標准。
『伍』 戲劇的基本特徵和主要表現手法
特徵:虛擬,沒有實物的表演
手法:用「唱念做打」四種藝術手段和「手眼身法步」五種技術方法來表現人物
不知道對不對、、
額、、
(這是我們課本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