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糾正幼兒吃手的正確方法是
正所謂病從口入,而小寶寶從半歲之後就喜歡吃手,似乎吃手是一件挺美的事情,越吃越香。當家長看見寶寶吃手時,會提醒寶寶不要吃手,手很臟,容易吃入細菌。但是小寶寶哪裡知道什麼是細菌,還是我行我素。那麼,寶寶吃手怎麼糾正?
1、當寶寶吃手的時候,多數是閑著沒事了,這時家長可以給寶寶找點事情做,轉移寶寶的注意力。比如陪寶寶一起做做游戲來轉移一下注意力,玩貼紙,堆積木,玩黏土等只要不讓寶寶的手閑下來就行,慢慢的就忘記了吃手這回事,用不了幾天寶寶就會徹底忘記吃手,把這個壞習慣改掉。
2、但是有時候也要看情況,如果寶寶是因為焦慮,有壓力才啃手指,比如說被罵過之後,看動畫片緊張的地方,這時候父母要注意給寶寶緩解焦慮,排壓。比如多鼓勵稱贊寶寶,多給寶寶愛的抱抱,好好釋放一下自己的情緒,讓寶寶不再依賴吃手來緩解焦慮和壓力。
3、年紀大點的寶寶可以採用講道理或者用一些小方法去幫他戒掉。或者可以跟寶寶玩一些小游戲,讓寶寶在游戲中忘記吸吮手指。
寶寶吃手是一個過渡期,家長也不要去呵斥責怪甚至是打罵寶寶,這只會適得其反。寶寶還小,也是吃軟不吃硬的,好好跟寶寶說,寶寶心情好就容易接受,不然寶寶會越來越反方向做事的哦,這樣就達不到糾正的效果。
② 寶寶吃手怎麼辦
為啥會吃手指? 1 餵奶方式不當。媽媽的餵奶方法不正確或速度太快,未能滿足寶寶吸吮的慾望。寶寶的肚子雖然飽了,但心理上還未滿足,便會以吸吮手指來代替。 2 嬰兒感到寂寞。有些嬰兒並不愛整天睡覺,如果媽媽過分忙碌,以至於忽略了嬰兒與外界交流的需要,嬰兒便會自然地玩弄自己的手指和吸吮手指來解悶。 3 有些嬰兒的吸吮慾望較強,卻又得不到注意和滿足。 吃手指4大利好 在嬰兒期,吮指是覓乳反射的一種表現。在寶寶飢餓時,90%的嬰兒會將自己的手指放在口中吸吮。請媽媽們不要擔心,小傢伙正在享受這個過程呢。 1 感覺舒適,心情舒暢 對於剛出生的小寶寶而言,吸手指一方面能給他帶來舒服感,另一方面,寶寶出生後本來就有吸吮的反射和需求。吸手指所帶來的滿足感和吃母乳帶來的感覺是不一樣的,是2種不同的現象和需要。所以,即使已經吃飽了,寶寶也還是會有吸手指的行為。 著名心理學家弗洛伊德和埃里克森認為,在寶寶吃手指的活動中,還包含了人類性快感需要的自然反映。當然,這里的性快感只是一種近似於成人快感的情緒,吃手可以消除寶寶的不安、煩躁、緊張,具有鎮靜作用。 2促進神經功能發展 寶寶在吃手的時候,能加強觸覺、嗅覺和味覺刺激,促進神經功能發展,還能提高吸吮水平。媽媽會感覺寶寶吸起奶頭來一天比一天有力,這對生長發育大有好處。 3 智力發展的信號 當寶寶真正能把手放在嘴巴里吸吮的時候,就說明寶寶的運動肌肉群與肌肉控制能力已經能夠很好地相互配合、相互協調,這是寶寶智力發展的一種信號,爸爸媽媽應當為寶寶的這個舉動感到自豪才對。 4 鍛煉手眼協調性 很小的嬰兒不能准確地把手放到嘴裡,而吃手指的過程能夠鍛煉寶寶手部的靈活性和手眼的協調性。當他能用手把東西往嘴裡放時,就代表他在進步,意味著已經為日後自己進食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TIPS:不吸手指反而不正常 吸吮是每個寶寶成長過程中的一個正常現象,如果家中的寶寶到了6個月大還沒有任何吸吮手指的行為出現,那反而可能是異常行為。家長需要多多觀察,甚至可以試著牽寶寶的手,放到他的嘴邊,讓他嘗試自己吸吸看。 吃手指5大弊端 雖然吃手指有好處,但是,吃手指畢竟很不衛生。所以,有些媽媽特意給寶寶買了手套,以為這樣就可以放心地讓寶寶吃了。其實,吃手指的危害並不僅僅是不衛生。 1 細菌入侵 寶寶的手指上存有細菌,吃手指時免不了把這些「壞傢伙」一並吃了進去。如果這個時候正趕上寶寶的免疫力不足,就有可能發生腸胃感染或者其他病症。 2 顏面變形 寶寶在吃手指時,手指在口腔內會產生向上、向下、向前、向後的外力。吮吸手指時間久了,上下頜的正常生長就會收到干擾,逐漸形成上頜前突、下頜後縮、噘嘴畸形等,導致上下前牙不能正常接觸,影響切咬食物。更重要的是,還影響寶寶顏面的美觀。 3 手指受傷 如果寶寶長期吃手指,也會影響到手指骨骼的正常發育,有可能出現手指彎曲畸形。長了牙的寶寶如果還繼續常吃手指,容易造成手指脫皮、腫脹等外傷,嚴重時甚至引發感染。 4 影響牙齒生長 在吸手指的過程中,如果恰好遇到牙齒生長,吸手指時所用力的方向就會讓牙齒朝著不正確的方向生長,進而影響牙齒的排列、咬合,也容易引發口腔問題。 5 不利個性發展 寶寶一旦吃上手指,就很容易滿足於吃手指的樂趣,不願參加其他活動,對智力和心理都有影響。有關調查顯示,缺少親人關愛和心靈上慰藉不夠的寶寶,容易養成吃手指、吮手指的習慣,如果長期得不到正確引導,就會影響將來的個性發展。 7個方法預防吸手指 要預防寶寶過分吸吮手指,最好在嬰兒期就開始行動,如下7個方法都值得重點借鑒: 1 在哺喂寶寶時,要注意不能只給寶寶營養,還要提供足夠的關愛和溫暖,而母乳喂養無疑是最佳選擇。 2 如果是人工喂養,奶嘴開口的大小要適中,不可太大,以有效控制奶液的流速,要讓嬰兒有足夠的時間來滿足吸吮的需要。 3 媽媽在哺喂寶寶時,心境要保持平和,不急不躁,以免給寶寶造成壓力。 4 在寶寶睡醒後,不要讓他單獨留在床上太久,以免寶寶感到無聊而把手放進嘴裡,進而養成吸吮手指的習慣。 5 如果寶寶已經出現喜歡吸吮手指的傾向,那麼要盡可能及時地把他的手指輕輕從嘴裡拿出來,並用玩具或其他東西吸引他的注意力。 6 多陪陪寶寶,利用空閑時間多和他談話、唱兒歌、玩積木或看圖書等,讓寶寶在游戲活動中忘記吮手指。 7 在寶寶剛有吸吮手指的傾向時,把衣袖拉長遮蓋著手指也是可行的措施。當然,通過在手指上塗上苦、辣味的葯使寶寶放棄吮手指的方法,也不是不可行,但是要特別留神,因為很多外用葯物是不能舔食的,因此要特別小心,以免發生意外。 3招搞定吸手指寶寶 如果家中的寶寶已經有過度吸吮手指的傾向,那又該如何幫助他去戒除呢?建議家長嘗試如下3大妙招: 妙招1 多給寶寶玩具 多讓寶寶用手去拉、扯玩具,例如懸吊玩具、手搖鈴等,可提升寶寶的手部能力。他會自然而然地明白,手不是只能放進嘴裡,還可以拿、抓、扯,而且做這些動作會比吸吮手指來得更有成就感,於是慢慢就會減少將手放在嘴裡的動作。 妙招2 提升認知能力 讓寶寶多接觸各種不同類型的東西,比如看看花、樹、車子,同時跟他說說話。一方面可以帶著寶寶牙牙學語,另一方面也能讓寶寶多接受周圍事物的刺激,增加他對其他方面的注意力,以免有事沒事只想著去吸吮手指。 妙招3 用生動表情來糾正 在和寶寶進行溝通時,注意要使用孩子所能夠理解的表情、姿勢和語言。當寶寶開始出現不好的行為時,要用比較嚴厲的語氣、表情和手勢來矯正寶寶的行為。例如對寶寶說:「不可以把手手放進嘴巴!」同時還可做出搖手或搖頭的動作,以表示這是不好的行為。 TIPS:注意對症下葯,嚴防操之過急 嬰兒在口欲期是需要被滿足的,如此才不致於造成長大後的心理不平衡及缺乏安全感。當然,也不能讓吸吮手指成為長久的習慣,在糾正或幫助寶寶戒除吸手指的習慣時,應該循序漸進找對方法,千萬不要因為太過緊張而導致寶寶產生心理壓力。最重要的是,父母的態度不能操之過急,盡量不要把焦慮的情緒帶給寶寶,先分析吸吮手指的原因,然後再對症下葯,才能迅速有效地解決問題。
③ 嬰兒老是吃手怎麼辦
一歲以內的寶寶吃手不需要特別去矯正。寶寶吃手有幾個原因:寶寶智力發展的信號;寶寶的自我安慰;寶寶在長牙.要多陪寶寶玩,增進母親和孩子的親密感.用玩具吸引寶寶注意力,勤給寶寶洗手.孩子吃手可以滿足生理和心理兩方面的需要。在心理學意義上,吮吸手指可以得到心理上的滿足,使孩子獲得快樂感。建議您給孩子買一些磨牙環之類的安全玩具,同時,注意常給孩子洗手,避免病從口入。 寶寶吃手首先應堅持母乳喂養,另外轉移孩子注意力,多撫觸孩子,給寶寶輕松、溫暖的環境,也可以在寶寶吃手時,給寶寶餅干,或給安慰奶嘴或磨牙棒等替換手。 如果是長牙期間還要注意以下幾點: 1、長期咬吸東西或手指,會引起小孩嘴巴畸形;如果是長牙期間,還會造成牙齒的參差不齊。一但成為習慣會比較難改。所以最好是趁早糾正小孩的嗜好。 2、注意力和日常生活比較單調。如果適當改善小孩的娛樂和生活方式(比如增加一些玩具、聽聽音樂、看看電視、走走街等等),有利於小孩增進身心健康。嗜好也會少一些。 還有一點要注意:那就是孩子吃手的最後期限: 如果你的孩子根本就沒有吃手指的習慣,當然是最理想的狀態,可也確實有一些孩子快上小學了還沒戒掉。不管你曾經是否努力想幫他改掉這個習慣,到5歲的時候,無論如何該引起重視了。 一個原因是四五歲的孩子基本已經明白有些需要應該放棄,而且他們的自製能力比較強了,能夠明白事情的重要性,並願意執行。 還有,5歲以後,乳牙開始脫落,恆牙開始萌出,新長出的恆牙非常容易受到外力的影響,一旦因為受到手指的壓力而發生方向改變,牙齒的排列就不整齊了。 淘氣寶寶吃手,聰明媽媽的對策 對策1:讓寶寶養成愛清潔講衛生的好習慣。 如果寶寶吃手指是因為滿足其生理需要,父母不需要多慮,只需要注意玩具的清潔和手指的衛生,也就是要經常清潔玩具和寶寶的小手。所以,父母要從小讓寶寶養成愛清潔講衛生的好習慣,一旦發現不良習慣要隨時提醒,父母本身也要以身作則,讓寶寶有好的模仿對象。 對策2:給寶寶提供多元的感官刺激。 父母應在嬰幼兒時期就要注意寶寶的發展,如盡可能在寶寶出生時母乳哺育,使寶寶得到很好的口腔經驗。或提供一些替代品如奶嘴或其他無毒大玩具,讓寶寶去「吃」,以豐富寶寶的口腔經驗。此外,父母還要給孩子提供多種不同的玩具或教具,讓寶寶用手玩,用感官的接觸視、聽、嗅味覺的經驗來豐富寶寶的生活視野。 對策3:給予寶寶安定健康的環境。 理想的成長環境應該是使環境單純安定的,使寶寶情緒安定、容易專心的環境。經常搬家會給寶寶帶來不安定感,所以父母最好不要經常搬家,變動環境,這樣才能使孩子得到安定健康的環境。 對策4:父母應抽取時間多陪寶寶。 寶寶恐懼是因為缺乏安全感,而寶寶的安全感主要來自爸爸媽媽,所以,盡管現在很多爸爸媽媽都必須上班,您還是應該多利用下班或假日多陪伴寶寶。您可利用幫寶寶洗澡和睡覺前分享生活、說故事等給予寶寶親子互動的機會。在您的陪伴下,相信寶寶會健康成長的! 對策5: 教會寶寶說完整的話語。 寶寶吃手指是因為恐懼而無法說出來,如果我們教他將心中的恐懼說出來,也許他就不會「吃」手指了。 所以,父母要教會寶寶說完整的話語,讓他學會把心中的恐懼用語言表達出來。 對策6:讓寶寶雙手不空,有事可做。 要想讓寶寶改掉「吃」手指的壞毛病,最好的辦法是讓他雙手不空,充分發揮他的創造性,讓他有事可做。這樣就能在不知不覺中,讓他淡忘這個習慣,改掉這個毛病。 對策7:給寶寶找個夥伴一起努力 告訴你的孩子,很多小朋友小的時候都喜歡嘬手指,甚至爸爸媽媽小時也會這樣做,但這只是一段時間,很少有人像他這么大還喜歡吃手。同時爸爸媽媽也知道不讓吃手有時比較難受,而且改掉一種習慣對許多人來說都不容易,所以你們要一起努力,讓嘴和小手指說BYE-BYE。 對策7:正面引導 不停嘮叨、笑話或者威脅孩子再吃手指就要怎樣等等,都不是正確的做法,這樣做的結果會讓孩子更想嘬手。不如這樣對他說:「你嘬手指的樣子就像一個小嬰兒,可是你已經這么大了,我可不願意別人笑你還是個小寶寶。」 對策8:恰當鼓勵 和孩子一起制定一個特殊日歷,如果他減少了吃手的次數,就用貼紙或劃星星的方法來鼓勵他,然後在他徹底告別手指後,舉行一個小小的「告別宴會」作為獎勵。 特別提醒:拋掉老方法 還有一種方法可能在你小時候你的父母嘗試過,那就是在你的手指上抹上各種可能引起你反感的物質,但最好不在你的孩子身上實驗,因為不確定裡面的成分會對孩子有什麼影響。你可以讓孩子自己選擇他最喜歡的布帶把手指包起來,開玩笑說小手害羞了,這樣一來,就給他設置了自然的障礙。
④ 寶寶總是吃手指該怎麼辦你有好方法嗎
趁著周末回了一趟家,想著很久都沒和朋友們聚會了,就把她們都喊了出來,晚上聚會的時候,朋友小悅就把她的女兒也一起帶過來了,當晚由於就她帶了小孩子來,我們在聊天的時候也會和小朋友玩一會,但在玩耍的過程中,發現朋友的女兒老是在吃手指,朋友期間制止了很多次都不行,當時我就在想,既然朋友家的女兒是這個樣子,那麼相信很多寶媽也會遇見類似的問題,下面我們就針對這個問題來詳細的講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