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恆重的概率和意義是什麼
一、恆重的概率:恆重的概率比較低,具體多少不得而知。
二、恆重的意義:恆重的出現展現了工作人員的精準操作,在重量分析中具有重要地位,是關鍵的一環。
在重量分析法中,經烘乾或灼燒的坩堝或沉澱,前後兩次稱重之差小於0.2mg(中國葯典規定為0.3毫克),則認為達到了恆重。恆重為相鄰兩次稱量間隔時間大於3H(通常不少於6H)的情況下,前後兩次稱量之差小於該項試驗所要求的稱量精密度。
(1)重量分析方法中恆重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恆重,除另有規定外,系指供試品連續兩次乾燥或熾灼後的重量差異在0.3mg以下(樣品1g)的重量。乾燥至恆重的第二次及以後各次稱重均應在規定條件下繼續乾燥1小時後進行。
熾灼至恆重的第二次稱重應在繼續熾灼30分鍾後進行。在每次乾燥後應立即取出放入乾燥器中,待冷卻至室溫後稱量。(若熾灼應在高溫爐內降溫至300攝氏度左右時取出放乾燥器中,待冷卻至室溫後稱量)。
Ⅱ 什麼叫恆重恆重操作中應注意那些事項
分析化學中,樣品連續兩次乾燥與灼燒後質量之差小於0.3mg則成為恆重。
應注意第一次烘的時間要足夠長,700-800度1小時足夠了,以後每次都是烘半小時。注意冷卻時間,半小時到40分鍾,溫度越高,放冷的時間要延長些。
Ⅲ 什麼是恆重如何控制恆重終點
恆重是指兩次稱量所得質量之差不得超過一定的允許誤差。
在重量分析法中,經烘乾或灼燒的坩堝或沉澱,前後兩次稱重之差小於0.2mg,則認為達到了恆重。
恆重系指相鄰兩次稱量間隔時間大於3H(通常不少於6H)的情況下,前後兩次稱量之差小於該項試驗所要求的稱量精密度。
(3)重量分析方法中恆重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除另有規定外,系指供試品連續兩次乾燥或熾灼後的重量差異在0.3mg以下(樣品1g)的重量。乾燥至恆重的第二次及以後各次稱重均應在規定條件下繼續乾燥1小時後進行。
熾灼至恆重的第二次稱重應在繼續熾灼30分鍾後進行。在每次乾燥後應立即取出放入乾燥器中,待冷卻至室溫後稱量。
Ⅳ 食品分析中,恆重的定意是什麼
兩次稱量重量差異在萬分之三以下算恆重:
恆重,除另有規定外,系指供試品連續兩次乾燥或熾灼後的重量差異在0.3mg以下(樣品1g)的重量。乾燥至恆重的第二次及以後各次稱重均應在規定條件下繼續乾燥1小時後進行;熾灼至恆重的第二次稱重應在繼續熾灼30分鍾後進行。
在每次乾燥後應立即取出放乾燥器中,待冷卻至室溫後稱量。(若熾灼應在高溫爐內降溫至300攝氏度左右時取出放乾燥器中,待冷卻至室溫後稱量。)
Ⅳ 分析化學中,什麼叫恆重
恆重指的是需要稱量物質,稱重,記錄質量數值。然後再進行一次操作,稱重,記錄數值,要求兩次稱重之間的質量誤差小於萬分之二,這就是恆重。有機化學(英文:Organicchemistry)又稱為碳化合物的化學。是研究有機化合物的結構、性質、制備(即有機合成)的學科,是化學中極重要的一個分支。這些化合物有可能還會參與其他的元素,包括氫、氮、氧和鹵素,還有諸如磷、硅、硫等元素。
Ⅵ 什麼是恆重
恆重是指兩次稱量所得質量之差不得超過一定的允許誤差,《火電廠排水水質分析方法》(DL/T 938-2005)對恆重的定義:連續兩次烘乾或灼燒後的質量,其差值不超過0.0003g。
在重量分析法中,經烘乾或灼燒的坩堝或沉澱,前後兩次稱重之差小於0.2mg(中國葯典規定為0.3毫克),則認為達到了恆重。
(6)重量分析方法中恆重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恆重標准:
1、是在試驗指定的方法的溫度下烘乾,既不是150度,也不是105!不同的重量法烘乾溫度有不同的標准!比如鉬的8羥基喹啉法是135度烘,比如鎳的丁二肟(wò)沉澱是120度烘(沉澱較多的時候用150度烘),比如樣品做水分測試,一般是105度到110度烘!
2、有些器皿本身是很難恆重的,比如瓷坩堝就很難恆重,砂芯坩堝稍微好一點點,最容易恆重的是鉑金坩堝!也正因為瓷坩堝之類的難恆重,所以做重量法硫或者砂芯坩堝做鎳鉬,瓷坩堝,只要前後差不超過1毫克,就認為恆重了。
但是不能因為瓷坩堝和砂芯坩堝這類本身就恆重不了的東西,就用這難以恆重的寬容標准去顛覆了最初的恆重標准。
參考資料:網路—恆重
參考資料:網路—火電廠排水水質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