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臨床研究方法實踐精要論文

臨床研究方法實踐精要論文

發布時間:2022-09-27 11:40:13

1. 大專醫學生畢業論文

大學生是祖國建設的棟梁之才,醫學生既有大學生心理發展的共性,又因其自身的學科專業特點而具有職業定向的個性特徵。下文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大專醫學生 畢業 論文的 範文 ,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大專醫學生畢業論文篇1
淺談紅芪多糖的純化及初步結構鑒定

論文摘要:目的研究紅芪多糖的分離純化及初步的結構。 方法 採用超聲輔助提取多糖,比較 Sevag法、三氯乙酸法和三氯乙酸-正丁醇法脫蛋白的效果,並用 GC、TLC及 IR分析多糖的初步結構。結果三氯乙酸-正丁醇法脫蛋白,經 Sephadex G-25柱層析分離純化後得紅芪多糖2(HPS-2),HPLC確定為均一多糖,糖含量為 98.2%,糖組成分析表明其含有鼠李糖、木糖、阿拉伯糖、葡萄糖和半乳糖,摩爾比為 .3∶.2∶2.7∶16.1∶2.。結論HPS-2是一種以 β苷鍵為主的吡喃型雜多糖。

論文關鍵詞:紅芪多糖; 薄層色譜; 結構鑒定

紅芪(Radix Hedysari),為豆科岩黃芪屬植物多序岩黃芪Hedysarumpolybotrys Hand.-Mazz的乾燥根,為甘肅特產名貴葯材,在臨床上主要用於補氣固表, 利尿托毒, 排膿, 斂瘡生肌。紅芪中含有氨基酸、有機酸、β-谷甾醇、紅芪多糖、微量元素等眾多的生物活性物質[1]。近年來研究發現,紅芪多糖的活性成分具有增強機體免疫力、抗腫瘤、抗衰老、治療糖尿病等作用[1,2]。特別是我們近幾年的研究發現,經 7%乙醇沉澱部分葯理作用尤為明顯。由於多糖為大分子化合物,分離純化比較困難,而蛋白質的脫除是後期結構鑒定的關鍵之一,為了提高多糖的得率、純度及活性,本實驗對這部分多糖進行了脫蛋白方法的研究,結合TLC、GC、IR等方法對 HPS-2 的結構進行了初步的分析,以期為紅芪多糖的進一步研究提供理論基礎。

1 材料與儀器

紅芪,購自甘肅武都;牛血清白蛋白、考馬斯亮藍 G-25(西安周鼎國生物技術有限責任公司);單糖對照品(中國葯品生物製品檢定所);Sephadex G-25(上海長征制葯廠);硅膠 G(青島海洋化工廠); 其它 試劑均為分析純。

CR22G Ⅱ型離心機(日本日立);UV-17 型紫外儀(日本島津);GC-Clarus 5型氣相色譜儀(美國 PerkinElmer公司);紅外光譜儀(Nicolet NEXUS 67);BS-1A 自動部分收集器、HL-2 恆流泵(上海滬西分析儀器廠有限公司);美國Waters6型高效液相色譜儀,配 Waters2414型示差折光檢測器。

2 方法

2.1 紅芪多糖的提取純化路線其流程如下。

2.1.1 提取紅芪葯材→粉碎→超聲脫脂→熱水提取3次→合並提取液→減壓濃縮後離心→取上清液→乙醇沉澱→有機溶劑洗劑→透析→減壓濃縮→冷凍乾燥得粗多糖 HPS。

2.1.2 純化粗多糖液→脫蛋白、色素→Sephadex G-25柱層析→洗脫液透析→濃縮→冷凍乾燥→精製紅芪多糖 HPS-2。

2.2 蛋白質和多糖含量的測定蛋白質含量測定採用考馬氏亮藍法[3],多糖含量採用苯酚-硫酸法[4]。

2.3 脫蛋白方法

稱取一定量的粗多糖,加入適量蒸餾水,6℃加熱溶解,備用。本實驗採用 3種脫蛋白的方法。

2.3.1 Sevag法取粗多糖溶液,加入等體積的氯仿-正丁醇(V/V為 4∶1)試劑,混合振搖 3 min,離心除去沉澱,透析後醇沉,冷凍乾燥,即得脫蛋白多糖。

2.3.2 三氯乙酸法取粗多糖溶液,加入多糖溶液體積 .1倍量的三氯乙酸,低溫(4℃)劇烈振搖 3 min,離心除去沉澱,透析後醇沉,冷凍乾燥,即得脫蛋白多糖。

2.3.3 三氯乙酸-正丁醇法

取粗多糖溶液,加入等體積的三氯乙酸-正丁醇(V/V為 1∶1)試劑,振盪 1 min,靜置分層,收集下層水溶液,透析後醇沉,冷凍乾燥,即得脫蛋白多糖。

2.4 紅芪多糖的精製將一定量的脫蛋白多糖,溶解於適量蒸餾水中。過氧化氫除色素,減壓濃縮,經醇沉、離心、冷凍乾燥得紅芪多糖1(HPS-1),取適量的 HPS-1,蒸餾水溶解後,Sephadex G-25柱分離,蒸餾水洗脫,流速 .8 ml/min,每 3 ml收集1份,苯酚-硫酸法跟蹤檢測,繪制洗脫曲線,合並主峰流出液,減壓濃縮至一定體積,冷凍乾燥得 HPS-2。

2.5 純度鑒定用 HPLC法,TSK-gel G25PW色譜柱,示差折光檢測器,流動相為雙蒸水,流速 1. ml/min,檢測器溫度35℃,樣品濃度4 mg/ml,進樣量5 μl。同時取該樣品溶液在 2~4 nm范圍內進行紫外掃描。

2.6 氣相色譜參照文獻[5],多糖樣品經徹底水解後制備糖腈乙酸酯衍生物,以單糖的糖腈乙酸酯衍生物為對照品進行 GC分析。色譜條件: OV-11毛細管柱(5 m×. 32 mm),載氣為N2 ,流速 5 ml/min,分流比 4∶1,FID氫火焰檢測器,汽化室溫度 25℃,檢測器溫度 28℃。程序升溫:11℃(保持 5 min)→(5℃/min)→ 28 ℃(保持 2 min)。進樣量 .4 μl。

2.7 薄層色譜[6]取 15mg HPS-2,三氟醋酸徹底水解,水解產物溶於 1 ml蒸餾水中,以標准單糖為對照,分別取樣品水解液和單糖對照液在含磷酸二氫鈉的硅膠G薄層板上點樣,上行二次展開,展開劑: 醋酸乙酯∶冰醋酸∶甲醇∶水=12∶3∶3∶2(V/V);自然風干後顯色,顯色劑: 苯胺-鄰苯二甲酸溶液,烘箱中 15 ℃加熱 5~1 min顯色。

2.8 紅外光譜測定 取 2 mg HPS-3,KBr壓片,測定紅外光譜。

3 結果

3.1 脫蛋白方法的選擇以蛋白脫除率和多糖損失率為指標,比較 Sevag法、三氯乙酸法和三氯乙酸-正丁醇法的脫蛋白效果(見圖1)。Sevag法的多糖損失率最低,但脫蛋白率也最低;三氯乙酸-正丁醇法的脫蛋白率最高,多糖損失率最低;三氯乙酸法的脫蛋白率達 3%以上,但多糖損失最高。綜合各方面的因素,本實驗選取三氯乙酸-正丁醇法脫除紅芪多糖中的蛋白質。

3.2 紅芪多糖分離純化紅芪多糖經Sephadex G-25柱層析純化分離的洗脫曲線(見圖2)。僅出現 1個洗脫峰, 收集主峰, 透析, 濃縮,冷凍乾燥, 得到 HPS-2。

3.3 純度鑒定HPS-2的紫外掃描在 26~28nm處吸收峰消失,茚三酮反應呈陰性,說明樣品中的蛋白質基本除盡,也無核酸存在;碘-碘化鉀反應呈陰性,表明樣品為非澱粉多糖;經 HPLC凝膠色譜後為單一對稱峰。表明其為均一組分;苯酚-硫酸法測定 HPS-2的糖含量為 98.6%。

3.4 紅芪多糖的結構分析

3.4.1 氣相色譜分析

氣相色譜分析(見圖 3)。比較標准品和樣品的保留時間,可見多糖 HPS- 2由鼠李糖、木糖、阿拉伯糖、葡萄糖、半乳糖5種單糖組成。其摩爾組成比例為 .3∶.2∶2.7∶16.1∶2.。

3.4.2 薄層色譜分析HPS-2 經薄層色譜(見圖 4)。檢出半乳糖(Rf對=Rf樣=.4)、葡萄糖(Rf對=Rf樣=.3)、阿拉伯糖(Rf對=.2,Rf樣=.19)、木糖(Rf對=Rf樣=.62)和鼠李糖(Rf對=Rf樣=.77),其中木糖和鼠李糖含量較低,斑點不明顯。這與氣相色譜結果一致。

3.4.3 紅外分析從IR譜圖由圖 5可見,HPS-2在 3 6~3 2 cm-1、3 ~2 8 cm-1和 1 4~1 2 cm-1處均具有多糖的特徵吸收峰。1 154、1 8、1 24 cm-1處為 β-吡喃糖基的振動峰[7];898 cm-1為 β-糖苷鍵的吸收峰,82 cm-1處為 α-吡喃糖的吸收峰,說明多糖 HPS-2中存在 α和 β兩種類型的苷鍵,並以吡喃型糖為主。

4 結論

本實驗比較了3種脫蛋白方法,三氯乙酸-正丁醇法脫蛋白效果最好,脫除率達 37.2%,多糖損失率少。利用葡聚糖凝膠 Sephadex G-25柱層析分離純化紅芪多糖得 HPS-2,經 HPLC及紫外掃描為均一多糖,不含蛋白質和核酸。

GC、TLC及 IR分析 HPS-2的糖基組成和結構為,主要由鼠李糖、木糖、阿拉伯糖、葡萄糖和半乳糖5種單糖組成,其摩爾比為 .3∶.2∶2.7∶16.1∶2.,單糖主要為吡喃糖,異頭碳以 β型為主,並有少量的 α型。這為紅芪多糖的深入研究打下了理論基礎,特別為其組成的快速分析提供了可靠的方法。

參考文獻

[1]權菊香. 紅芪的葯理研究進展[J]. 時珍國葯研究,1997,8(2):178.

[2]金智生,汝亞琴. 中葯紅芪的實驗研究進展[J].甘肅中醫學院學報,23,2(4):52.

[3]李知敏,王伯初,周 菁,等. 植物多糖提取液的幾種脫蛋白方法的比較分析[J].重慶大學學報,24,27(8):57.

[4]董 群,鄭麗伊,方積年. 改良的苯酚-硫酸法測定多糖和寡糖含量的研究[J].中國葯學雜志,1996,31:55.

[5]康學軍,曲見松. 白芷多糖中單糖組成的氣相色譜分析[J].葯物分析雜志,26,26(7):891.

[6]張維傑.復合多糖生化研究技術[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7:1.
大專醫學生畢業論文篇2
試談醫學 教育 實踐改革

摘要:醫學教育主要是通過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來進行,通過理論知識的傳授、臨床技能和臨床思維的訓練,最終培養成能夠解決病患疾苦的合格的醫師。理論教學在整個培養過程中占據絕大部分時間,理論授課形式對學生吸引力不夠,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程度不夠,實際解決問題能力不強,這些都影響了教學效果。因此,針對現階段醫學教育存在的問題,在醫學教育中加強醫學教育改革,減少理論授課時間,增加實踐課教學時間,提高學生主觀能動性,加強師生之間教學互動,進而提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在真正意義上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關鍵詞:醫學教育;實踐改革;探討

醫學專業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是我國醫學教育的關鍵,也是最終目的。我國傳統的醫學教育存在重視理論知識的單一傳授,忽視學生動手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培養的問題。隨著醫學事業的發展,現階段的社會對醫學生的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在醫學教學中加強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在課程的設置上增加實踐教學課時,減少不必要的理論授課時間。比如我國很多醫科大學建設了醫學技能培訓中心,將醫學教育中的理論教學、實踐教學和技能培訓進行結合,並相應配備了高技術的設備和計算機培訓軟體系統,在計算機軟體的作用下將醫學操作和人體模型進行結合,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醫學發展對醫學生培訓的需求。

1現階段醫學教育的發展現狀

伴隨我國高等教育的擴招,我國高等教學實現了由精英化教育向大眾化教育的轉變。高等醫學院校的招生人數不斷增加,但與之相匹配的教育投入卻沒有按照一定比例增加,在擴招的影響下,加劇了學生人數增加與投入教育資源不足之間的矛盾。醫學教育是培養學生診斷和治療疾病的教育,是高投入的教育,醫學實踐教學對提升醫學生的分析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具有重要意義。但在擴招的情況下,醫學教育面臨師資力量、教學經費不足、教學場所不夠等困境,使得醫院的實踐教學變得困難,情況不容樂觀。

具體體現在以下幾方面:第一,人才培養方案制定不合理,無法實現醫學教育培養目標。醫學教育不僅需要培養創新型人才,更需要培養能夠在各級醫療衛生機構中從事大量診療工作的醫師,只要這樣才能解決患者看病難、看病貴的現實問題。但在實際的醫學教育培養方案中,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即在處理病人過程中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明顯不足。學生理論知識豐富,動手能力差。

第二,招生人數急劇增加,但學校硬體和軟體設施不能相應增加,無法取得優質的教學質量。由於大學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眾化教育發展,以及部分經濟利益的驅動,幾乎每個大學都在擴招。這樣的後果就是,學生人數迅猛增加,學校的軟硬體設施沒有相應增加,而招收的學生整體素質是下降的,能力參差不齊。擴招後的醫學院校,由於在辦學資金、師資力量以及教學設施上存在限制,導致在實際教學中不能完全採用小班式教學,而更多的是採用大班式的理論教學。大班理論教學效果自然不如小班教學。

人數的增加與學生整體素質的下降加之教學效果下降自然影響最終畢業學生的素質和能力。第三,醫學院校附屬醫院實踐條件受限,患者自我保護意識增強,學生實踐機會減少。醫學院校的附屬醫院都是大型醫院,恰恰也是病人最多的醫院,往往是一床難求,臨床工作的醫師往往超負荷工作,在指導臨床實踐的實習生的時間和精力上都受到嚴重影響,指導學生實踐的效果自然受到影響。伴隨社會發展,醫療環境發生了變化,病人自我保護意識增強,傳統的和患者面對面的實踐教學面臨挑戰,更多病人不願意讓學生動手檢查和進行一些醫學處置。所以,學生實踐能力受到影響。而且由於擴招,最終在臨床上實踐的學生人數多,導致每個實踐學生管理病人的數量減少,所見疾病種類也減少。

2醫學教育實踐教學改革的策略

2.1制定合理的培養方案

醫學院校既要培養創新型高素質人才,以期他們去探索未知的許多醫學難題。也要培養更多實用型醫技人才,大量的醫療衛生機構需要他們去充實力量,大量的患者需要醫師去診斷和治療,這是解決看病難、看病貴,大醫院人滿為患的根本。因此,要因人制宜地制定培養方案,不搞一刀切。

2.2增加教育經費的投入

投入更多的教育經費,可以增加教師的數量,改善教師工作條件,提高教師教學能力。改善教學硬體設施,採用多媒體教學,採用更多小班教學,增加授課過程中教師與學生互動,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參與,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2.3壓縮臨床課程理論教學學時,增加實踐課學時,改革學生成績考核方式

臨床課程理論教學屬於被動教學,老師講,學生聽,學生覺得枯燥無味,學習積極性不高,課堂死氣沉沉。學生喜歡實踐性強的內容,喜歡更接近臨床病人的內容。因此,增加臨床課程實踐教學學時等於提前進入臨床實踐。對影像專業核醫學課程,我們的改革就是將20學時的理論學時壓縮成14學時,實踐學時由2學時增加到8學時。改革評價學生成績的方式,將每次的作業、課堂紀律、考勤、期末考試成績綜合後作為本學期最終成績。經過這些改革,學生學習積極性明顯增強,自律性加強,學習效果越來越好,綜合素質得到提高。

2.4加強實驗技能中心和附屬醫院的建設,充分發揮實踐教學平台的作用,對實踐過程進行嚴格規范

實踐教學是培養和提升學生實踐技能的根本,實驗技能中心和附屬醫院就是虛擬實踐和真實實踐的兩個平台。醫學院校要從意識上重視醫學實踐的發展,為醫學實踐配置相應的教學設備,實行完善的設備管理 措施 ,加強對實踐教學過程的規范。另外,有關人員還要加強對醫學實踐教學模擬軟體的開發,將先進的技術和理念運用到醫學教育實踐中。還要加強對醫學教育資金的投入,完善醫學教學平台實踐教學環節的建設。醫學教學模式的選擇要根據醫學實踐教學改革面臨的問題進行建立,要重點突出模擬教學的地位,形成醫學教學質量評價的標准,對醫學實踐的管理模式進行創新,對教育實踐的過程進行優化。[1]

2.5加強對實踐教學的管理,完善相應的實踐教學制度,加強實踐教學質量的管控

針對原有重視理論課教學,忽視實踐課教學問題,醫學教學對原有的教學管理模式進行改革,強化實踐教學制度的建設,加強對實驗考核、實驗設備以及實驗消耗的管理。在實踐課環節,要更多要求學生主動參與,分析醫學問題。在加強對實踐教學質量的管控方面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加強對實踐教學計劃的管理。根據人才培養的目標以及學生具備的知識、技能,制定適合的實踐教學大綱。實驗教學設計要結合具體的醫學考試內容進行設計,建立一種不依附於理論教學的實驗教學體系,加強對實驗綜合性、創新性的關注。

第二,加強對實踐過程的管理。在實踐教學中要按照嚴格的要求組織實驗教學,特別是注意對學生獨立分析和處理問題能力的培養。加強對實踐教學的考核。[2]第三,加強對實踐教學質量的檢查。首先,要健全實驗課的考核評定方法,將學生對實驗課全過程的記錄作為對其最終考核的標准之一。其次,建立實驗聽課制度,加強學生之間的相互學習。最後,定期在網上對學生進行實驗教學評價調查,進而了解最新的實驗教學狀況。

3 總結

綜上所述,伴隨醫學院的擴招以及社會發展對醫學人才的需要,醫學教育改革是醫學教育發展的必然需要。培養具有實踐技能的醫學高級人才是一個系統工程,因此,如何培養一個符合社會需要的醫學人才,需要各個醫學院校進行不斷的研究和探索。

參考文獻:

[1]裴冬梅,吳多芬.醫學實踐教學改革的新途徑[J].現代教育管理,2009,(6):69-71.

[2]趙申武.醫學臨床專業預防醫學實踐教學改革探討[J].實用預防醫學,2009,(1):293-294.
大專醫學生畢業論文篇3
醫學模擬教學在婦產科教學的應用

【摘要】探討用單項基礎技能訓練、綜合訓練的模擬教學模式在本科生婦產科教學中的應用,以達到提高醫學生臨床基本技能操作能力和培訓科學思維的目的。

【關鍵詞】婦產科;實踐教學;模擬教學

臨床實踐教學是醫學生學習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培養臨床思維等能力的關鍵階段[1,2]。婦產科的操作大多涉及患者的隱私,而醫學模擬教育可以利用局部功能訓練模型、模擬人、計算機虛擬模擬人,模擬臨床真實環境作為教學鋪助,達到提高學生臨床基本操作技能和培訓科學思維的目的。

1模擬教學在婦產科實踐教學中的應用

醫學本科生學習期間,要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如在婦產科,對患者子宮後穹窿的穿刺、輸卵管通液術、上環術、下環術及產前檢查等。可採用多元化示範為導向的模擬教學模式,用局部功能訓練模型訓練學生,使其有效率地掌握相應的臨床操作技能[2],熟練操作技巧[3]。示範教學是指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性局部功能訓練模型示範教學,該環節是以實驗技能為主的操作教學,教師先通過微視頻進行示範,讓學生了解基本操作要求,再有選擇的對一些重點、難點問題進行講解並示範操作[4]。各小組選擇代表先照樣練習,掌握要領後再向組內同學講解並在全班示範操作。學生在練習時,老師注意觀察,對關鍵部分要提示學生注意,隨時指出操作中的不足,並加以講解。

要給出充足的實踐操作時間,用於組內和組間的示範性交流,相互間進行評價,並可以拍攝視頻,收集教學素材,用於以後的實驗教學,活躍課堂的教學氣氛。在示範性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微課、慕課等新教學手段的優點,利用好信息化教學的優勢。局部功能訓練模型能給學生提供反復強化操作訓練的機會,讓學生能熟練操作技能。現有的高級綜合模擬人擁有強大軟體功能。

模擬人具有生理系統和功能體征系統,根據實踐教學內容的要求,設置相應的參數,設計不同病情的“患者”,滿足各層次的醫學實踐教學的需求。此類綜合訓練模擬教學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難度[5,6]。綜合訓練教學採用了啟發式教學、案例教學、小組討論式方法等多種 教學方法 。教師可以一星期前告知學生案例,學生事先做好預習准備。實驗室模擬人連接監護儀、呼吸機、麻醉機,學生可對模擬人進行觀察、做各種體格檢查、採集數據,在最短的時間內做出綜合分析和鑒別判斷[4],實施相應的臨床診治方案。教師根據學生的診治表現給予指導和糾正錯誤,培訓醫學生的良好的臨床思維,提升現代醫學教學受訓學生的教學質量。

2醫學模擬教學的優點

2.1婦科患者病種多樣

學生可以通過模擬教學觀察到多種婦科疾病,特別是臨床上少見疾病的特徵[6],學生可直接進行體格檢查和操作,熟悉各種婦科疾病患者的診治。

2.2通過模擬教學反復練習

學生在模型上重復練習[6],能較好的掌握操作要點,直到技能熟練,如婦科患者子宮後穹窿穿刺術、診刮術、會陰側切縫合術等。

2.3模擬教學安全性強

在帶教教師的指導下直接在患者身上進行操作,如助產術,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病史採集不熟練及診治時間急促,易引發患者不良情緒,可能觸發醫患矛盾。而模擬教學利用模擬系統直到學生進行練習,避免此類問題的發生[7,8]。在婦產科的本科生教學中,模擬教學創造了一個安全、貼近真實臨床的教學環境,同時也必須認識到,模擬教學不能完全代替臨床實踐床旁教學。

參考文獻

[1]鄧貝貝.醫學模擬教學:現代醫學教育改革的必經之路[J].衛生教育,2015,21(34):85-86.

[2]盧書明,馬亮亮,李艷霞,等.案例教學法聯合模擬教學法在消化內科臨床教學實踐中的應用[J].醫學倫理與實踐,2015,28(23):3299-3301.

[3]李益平,劉冬瑩,庫華義.醫學模擬教學在基層衛生技術人員康復技能培訓中的應用[J].中安國醫學教育雜志,2014,34(1):105-106.

[4]張明亞,羅良平,趙輝.高級綜合模擬系統在醫學教育中的應用[J].醫療衛生裝備,2012,33(5):132-133.

[5]尹悅,韓霏,郭鳳林,等.臨床實習前醫學模擬教學集中訓練的效果分析[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2,4:67,101.

[6]劉靜馨,陳沁,羅艷華.護理教育者在高模擬模擬教學中的真實體驗的質性研究[J].護理進修雜志,2011,26(12):1082-1084.

[7]伍麗艷,植瑞東,陳康敏.情景模擬教學法和虛擬醫學教學法在臨床教學中的作用分析[J].北方葯學,2013,10(7):152-153.

[8]吳凡,許傑洲,楊棉華.醫學模擬教學在提高學生能力與素質中的應用探討[J].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10,24(2):171-173.

猜你喜歡:

1. 大專臨床醫學論文

2. 大專臨床醫學專業畢業論文

3. 大專臨床畢業論文範文

4. 大專臨床醫學畢業論文

2. 醫學論文溫哥華格式基本結構有哪些

醫學論文的溫哥華格式

為了讓醫學論文更好地發揮貯存和傳播醫學信息、促進學術交流,反映和指導臨床實踐、推動和促進生命科學發展的作用,自20世紀初,醫學界產生了統一論文格式的要求。1978年1月,美、英、加一些生物學、醫學期刊的編輯,在加拿大聯合起草並發表了《對生物醫學期刊文稿的統一要求》(簡稱《要求》),即溫哥華宣言(Vancouver declaration ),之後組成了國際醫學期刊編輯委員會,並對《要求》作了多次修訂,至1992年公布了第4版,簡稱為溫哥華格式[1],其推薦的生物醫學論文(論著類)的主體格式為I MRaD 格式,即引言(introction )、方法(methods )、結果(results )和討論(discussion )。
1引言(introction )
111內容
①論文研究的起源、目的、范圍和途徑,研究的起止日期、主要結果及其意義;②研究的背景情況,國內外研究現狀及進展;③研究工作的設想、研究方法和實驗設計、預期結果和實際意義。可根據論文具體情況按以上某一點為主而敘述。
112要求
①開門見山,中心突出,精練簡短,一般為200~300字,約佔全文的1/10;②不要寫成綜述或摘要,對論文不加評論和解釋;③行文須嚴謹。筆者日常審稿常見文稿中有「未見報道」、「首次報道」、「填補了國內空白」之類文字,如作者無確切資料作為引證,應避免採用。
2資料與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 )
211資料
21111臨床研究論文病例的來源、例數、性別及年齡,根據研究目的所確定的選擇標准、分組方法、診斷標准及觀察指標,病程分期、病因、誘因,有意義的實驗室檢查及特
殊檢查結果等。
21112實驗研究論文動物名稱、種系、品系、數量、來源、性別、年齡、身長體重、健康狀況、分組標准、手術和標本制備過程等;需用的葯品、葯盒、試劑、測試儀器、葯品的純度和數量、生產廠家和儀器型號等。
212方法
臨床研究的方法概括起來不外是診斷方法、用葯方法、手術方法、統計學方法等,如有分組還需分別敘述治療組及對照組所採用的方法;所用的療效評定標准如果是公認的,可直接引用參考文獻,如為自訂標准,需詳細說明。實驗研究的方法包括動物模型的形成方法和所涉及的具體技術方法;體外實驗方法中,可有標本的取得和分離、組織切片方法、標本的處理過程及步驟、葯品濃度及制備、染色和組別化學方法等。所用的研究方法如果是參閱文獻、借鑒他人的,可用參考文獻角注而無需詳細介紹;如對他人的方法有所改進,應說明改進的部分;若研究方法為作者首創,應詳細說明。
3結果(results)
結果是論文的核心,反映了論文水平的高低及其價值,是結論的依據,是形成觀點與主題的基礎和支柱。結果的書寫不應引用他人資料,不展開討論,不宜採用結論性語言。其表達方式有:①文字敘述;②表;③圖[2]。
311文字敘述
著重闡述臨床或實驗研究觀察的結果、測定的數據,要簡明扼要、層次分明,常分設一些小標題,力求用最少的文字、最簡潔的語言把研究工作中的有用數據和資料體現出來。
312表、圖
凡能用文字說明的問題,盡量不用表和圖,精確的表和圖可作為文字敘述的必要補充,以減少繁瑣、冗長的文字敘述。表格要求內容精練、欄目清楚、數字准確、有自明性,採用三線式表,表號、表題、各標目齊全,計量單位規范一致,表內數字必須與正文相符。圖的設計應合理、易懂、線條美觀、影像清晰、立體感強;標本照片應層次分明,在圖內放置標記尺度;顯微照片須標明放大倍數及染色方法;原始記錄圖片(如EEG, ECG等)用黑色繪圖墨水描記,保證線條清晰。
4討論(discussion)
討論是醫學論文的重要組成部分,不使用圖和表,一般佔全文的1/3~1/2,其目的是使抽象概念具體化、實驗結果條理化、實踐經驗理性化[3]。
411內容
①對研究結果進行分析、判斷和評價,可應用已有的理論解釋,也可應用國內外的新學說、新見解進行分析。②運用自己的研究結果與他人的結果來比較其異同,解釋其因果關系,說明是否已達到了預期目的,是否能證明提出的假說;常需引證文獻資料來論證自己的觀點,從理論上對研究結果的各種資料、數據、現象等進行綜合分析。③說明研究結果在理論上有什麼價值,對實踐有何指導作用及其應用價值(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④對研究中某些特殊現象或新線索作必要說明,指出本研究中尚未解決的問題及擬定解決方
法,提出今後的研究方向、改進方法及工作設想和建議。⑤類似問題的國內外研究進展情況,研究的結果與國際國內先進水平相比,居於何種地位。以上內容並非每篇論文都必須面面俱到,應因文而異,圍繞一個或幾個「小核心」進行。
412寫作方法
①大量閱讀有關文獻,充分了解有關研究的歷史、發展及現狀。②詳略得當,重點突出,著重說明新發現、新方法、新觀點及新理論,切忌借題發揮,離題萬里。③

實事求是,掌握分寸,不得隨意提出研究結果不足以支持的結論,可以提出新的假設,但一定要恰如其分。④論證方法正確,言之有物,論據充足,使論證有說服力和可信性。⑤避免重復、面面俱到、羅列文獻。不應簡單重復引言及結果中已有的內容,應側重於說理和評價;不應過多引用他人的論點,以免寫成文獻綜述。⑥切忌報喜不報憂,既要引用支持自己研究結果的文獻,也要客觀公正地分析和評價反面的結論[2]。
5其他
以上介紹的是溫哥華格式的論文主體部分,尚有前置部分(包括文題、署名、摘要及關鍵詞)及篇後附錄(包括參考文獻、志謝等),其中以文題、摘要、關鍵詞及參考文獻較為重要。
511文題(title )
醫學論點的文題是信息的集中點,要簡明醒目,抓住研究的中心,運用正確的術語,方便讀者檢索,醫學論文文題的組成有五要素、四要素、三要素及二要素幾種,最常見的、研究目的及研究方法組成的三要素文題[4]。盡量不用可有可無、無實質性內容的空洞文字,如「關於」、「有關」、「的臨床分析」、「的臨床研究」、「的體會」、「的觀察」、「的報告」等,以免千篇一律。
512摘要(abstract )
摘要是論文內容不加註釋和評論的簡短陳述,是全文內容的高度濃縮、精華所在,字數以200~300字為宜,外文摘要150~250個實詞。摘要不宜用第一人稱敘述。1987年加拿大McMaster 大學Haynes 教授建立並倡導應用結構式摘要,並首先應用於醫學期刊;1991年起,中國醫學期刊相繼應用4項式結構式摘要,包括目的(objective )、方法(methods )、結果(results )和結論(conclusion )四要素。一般認為,這種摘要簡單明了,寫作難度小,容易被廣大作者接受和掌握[4]。
513關鍵詞(key w ords )
關鍵詞是一種檢索語言,可為編制索引和檢索系統使用,應盡量在《醫學主題詞表》(MeSH )或《漢語主題詞表》中選用。常用較定型的名詞,要用原形詞而不用縮略詞,概念要精確,有較強的專指性,一些未被上述詞表收錄的重要術語和詞,亦可根據論文需要作為自由詞選用。每篇論文應標引關鍵詞3~8個,而具體標引多少,應視論文的內容和范圍而定,以「精、准」為原則。
514參考文獻(references )
參考文獻可反映論文的真實科學依據,反映出作者對他人勞動的尊重,同時也表明了科學的嚴肅性,便於讀者進行追溯性檢索。中國醫學論文普遍採用溫哥華格式的順序編碼制,著錄要求及格式如下:①必須是由作者親自閱讀過的文獻,盡可能選用近3~5年內592第3期陳紀國:醫學論文的溫哥華格式
者,以體現論文的先進程度。②採用已公開發表的文獻,盡可能是一次文獻,內部資料不宜作為正式的參考文獻著錄。③一般論著類論文引用參考文獻不超過10條,綜述不超過20條,要按引用先後順序排列,並在文內相應位置註明序號。④應具有針對性,與論文有密切關系,以表明論文的學術地位、應用方法的可靠性和先進性、結論的實用性及理論價值。⑤著錄格式。溫哥華格式規定期刊論文為:著者(第1~3位,超過者加「等」或「et al1」)。文題1雜志名稱,出版年,卷(期):起止頁碼。專著或書籍為:著者(同上).書名.版次(第1版可省略)。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頁碼。注意,在頁碼之後不用加標點。

3. 醫學論著的論著和論文的區別

論著類醫學論文:醫學論文許多類型和形式,但其中最基本、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或原始醫療工作包括實驗研究、臨床研究、臨床報告、現場調查等,都是一次性的文件,報告的基本臨床防治研究和學術論文的實踐經驗,他們構成了各種醫學學術期刊的核心。作者掌握了作品的基本特徵和寫作規范,其他醫學論文可以舉一反三。
(一)論著的基本要求醫學期刊的質量和水平,主要取決於刊載學術論文的質量和水平。一篇高質量和高水平的論著應當符合以下要求:
1.思想性:要遵循辯證唯物主義的思想路線,貫徹黨和國家對衛生工作的方針和政策。遵守科學道德,防止政治性錯誤和泄密。
2.獨創性:要求其內容較已發表的文獻有新的發現或發明。基礎研究要求選題新,方法先進,有新觀點;臨床研究要求收集的病例數更多,觀察研究更深入,診斷和治療方法有創新,效果更佳,提出新見解等。以往許多文稿投至期刊後未被採納,主要是因為作者僅重復了過去的文獻或是教科書的內容,而缺乏新意或創見。
3.科學性:
(1)選題要有足夠的科學依據;(2)採用的材料和選擇的方法要有充分的可比性和必要的隨機性;(3)如實反映研究過程,准確提供觀察數據,全面分析研究資料;(4)推理具有邏輯性,結論強調嚴謹性。
4.實用性:除少量純理論研究性論文外,大多數醫學論著應結合臨床、預防工作的實際。醫'學教育網|整理論著的實用價值越大,指導作用越強,讀者越歡迎。
5.可讀性:醫學論著的文字表達要准確、簡練、通順。要使用規范化的科技語體。使讀者用最少的時間,獲取最多的知識和信息。
不符合上述要求的論著,編輯有權退稿。
(二)論著的整體結構多年來,醫學論著已形成了一種固定的格式,即:前言(introction)、材料和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m)、結果(results)、討論(discussion),國外取其首字母,簡稱為IMRAD,我們稱之為「四段式」。對於大多數醫學論著來講,「四段式」普遍而適用。
1.前言:或稱導言。
主要概述研究的背景、目的、研究思路、理論依據、研究方法、預期結果和意義等。某些研究有必要交代研究開始的年月。使讀者對本文的主旨和背景有概括的了解,以引出下文。
前言要求點明主題,抓住中心。可以少量引用以往的重要文獻並加以分析,但不可長篇幅追溯歷史,羅列文獻。不要輕易使用「國內外首創」、「文獻未見報道」、「前人未曾研究」等提法,防止不恰當的自我評價。前言部分以≤250字為宜。
2.方法:
主要介紹研究對象(人或實驗動物,包括對照組)的選擇及研究所採取的方法。常用標題有「材料和方法」、「對象和方法」、「資料和方法」等。
(1)治療性研究要說明是否為前瞻性的隨機同期對照研究;診斷性研究則應交代診斷試驗的金標准,新試驗的理論依據和方法等。臨床研究必須介紹病例和對照者來源、選擇標准及一般情況等,並應註明參與研究者是否知情同意。
(2)實驗研究需說明動物的名稱、種系、等級、數量、來源、性別、年齡、體重、飼養條件和健康狀況等。
(3)個人創造的方法應詳細說明「方法」的細節,以備他人重復。改進的方法應詳述改進之處,並以引用文獻的方式給出原方法的出處。直接引用他人的方法,應以引用文獻的方式注出方法的出處,不需展開描述。
(4)葯品、試劑應使用化學名稱,並註明劑量、單位、純度、批號、生產單位及生產時間。
(5)儀器、設備應註明名稱、型號、規格、生產單位、精密度或誤差范圍。無須描述其操作原理。
(6)應說明具體的統計學處理方法及其選擇依據。應注意臨床研究方法必須以不損害患者的利益為准則,實驗研究方法應對臨床工作有實際指導意義。
3.結果:
這是論著的核心部分。論著的學術價值如何,主要取決於這一部分。
(1)結果中不應簡單羅列研究過程中所得到的各種原始材料和數據,而必須將其歸納分析,得出相應的結論,然後用文字或圖、表進行表達。
(2)結果的敘述要求真實和准確。不論結果是陽性還是陰性,肯定還是否定,臨床應用成功還是失敗,都應該如實的反映。
(3)論著中的所有數據都要經過統計學處理。對均數和百分率應進行顯著性檢驗,否則易於造成假象。應注意區別結構指標(比)與強度指標(率)的不同。當統計學的顯著性檢驗顯示P值<0.05或<0.01時,應分別寫為「差異有顯著意義」或「差異有非常顯著意義」。
4.討論:
此段主要是對本文研究結果進行評價、闡明和推論。這一部分的內容因文而異,大致包括:
(1) 闡述本文研究工作的原理和機制;
(2) 說明本文材料和方法的特點及其得失;
(3) 比較本文結果與他人結果的異同,分析各自的優越性和不足;
(4) 對本文研究結果進行理論概括,提出新觀點;
(5) 對各種不同的觀點進行比較和評價;
(6) 提出今後探索方向和展望等。當然以上問題不可能在每篇文章中面面俱到,要因文制宜,言之有物。討
論要緊扣本文研究結果,突出新發現和新觀點,避免重復前述內容和以往文獻曾報道的內容,但也不能僅僅描述為與他人的報告「相一致」、「相符合」等。討論一般不列圖和表。
(三)論著的層次布局
1.文題:
要畫龍點睛,高度概括全文主旨。中文文題一般<20個字,英文文題應與中文文題內容一致。文題中一般不使用標點符號。盡可能不設副標題。避免使用非公知公認的縮略語、字元、代號等。文題中的外國人名用原文。
2.作者姓名和工作單位名稱:
(1)作者署名表示對論文內容負責,也是對作者著作權的尊重。署名者不可過多,必須是參加全部或主要工作者;對本文內容負責並能進行答辯者。
(2)作者排序按貢獻大小,在投稿時確定,不允許隨意增刪或改動。
(3)作者工作單位應寫全稱及郵政編碼。盡可能註明通訊作者的e-MAIL地址。
(4)論文決定刊用後,應請全部作者在《論文專有使用權授權書》上逐一簽名,將論文專有使用權授予中華醫學會。
3.中、英文摘要:
(1)摘要位於正文前,有相對獨立性和自鳴性。中華醫學會系列雜志一般採用結構式摘要,包括四大要素,即目的、方法、結果、結論。
(2)中、英文摘要採用第三人稱寫法,不列圖、表,不引用參考文獻,不加評論和解釋。
(3)中文摘要如使用英文縮略語,應於首次使用時給出其中、英文全稱;英文摘要中使用縮略語,應於首次使用時給出其英文全稱。
(4)中文摘要在400個字左右;英文摘要可略詳細些,在600個實詞左右;中、英文摘要的主要內容相一致。
4.關鍵詞:為了便於做文獻索引,進行文獻檢索和閱讀而選取的反映文章主題概念的詞和片語。
(1)要求每篇論著選擇3~8個關鍵詞(主題詞),置於摘要之後。盡量從美國國立醫學圖書館編寫的最新版《醫學主題詞表(medical subject t
headings
MeSH)》中選取。中文譯名可參照中國醫學科學院信息研究所編譯的《醫學主題詞注釋字順表》。中醫葯關鍵詞應從中國中醫研究院中醫葯信息研究所編寫的《中醫葯主題詞表》中選取。
(2)要注意首標詞的選用,首標詞應反映全文最主要的內容。
(3)必要時可使用未被詞表收錄的詞,作為關鍵詞使用。
5.正文:
(1)注意層次清晰。論著的「材料與方法」、「結果」、「討論」、「參考文獻」各節的標題居中,不加序號,用黑體。各節內層次序號依次使用:一、二、……(序號後用頓號);(一)(二)……(序號後不用標點);1.2……(序號後用圓點);(1)(2)……(序號後不用標點)。必要時,序號可跳檔使用。除一、二、(一)(二)……的標題後不接排正文外,其餘各層標題後均可接排正文。
(2)論著的篇幅一般為5000字左右。其中前言約佔5%~7%,材料和方法、結果分別佔25%~35%,討論約佔30%~40%.(3)表、圖及文字配合使用。三者內容不應重復,而以文字為主。①表格:要求簡單明了,主謂分明,層次清楚,結構完整,具有自鳴性。中華醫學會系列雜志均採用三橫線表,即以表頂線、表頭線及表底線3條橫線為基本構架的表。每個表均應有表序和表題。表頭由主語縱標目和謂語縱標目組成。主語縱標目列在表的左上角,其下列出體現主語標志的橫標目,橫標目說明各橫行數字或文字;謂語縱標目列在表的上端,說明各縱欄內的數字或文字含義。表格中的數據、量、單位、符號及縮略語等,必須與正文一致。②插圖:要求主題明確,起到說明和補充文字的作用,具有自鳴性,即只看圖、圖題及圖例,不閱讀正文,就可理解圖意。線條圖要求線條均勻、主輔線分明。縱橫坐標軸線應垂直。縱橫坐標標值線應標注在坐標軸線內側。縱橫標目的名稱一般為量或測試項目及其單位符號,分別居中置於縱坐標軸線的外側和橫坐標軸線的下方。左、右縱坐標名稱的書寫均自下而上,頂左底右;橫坐標名稱的書寫均自左至右。圖中的量、單位、符號縮略語等必須與正文一致。病理圖片應註明染色方法和顯微鏡下倍數。
(4)正確運用語法和修辭。要求語言准確、簡潔、通順,合乎語法和修辭。
(5)注重標准化。醫學術語經國家科技術語審定委員會批准發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醫學術語」和相關學科是標准。然而,通過學科的術語,可以使用「醫學主題詞表的最新版本(目)」、「M」、「中葯寶庫」的名詞。術語「通用翻譯」尚未給出。原文的文字或注釋是在課文第一次出現時給出的。中西葯物應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典的最新版本和通用名中醫通過對中國葯典葯典委員會編寫的名稱和商品名稱是不允許的。計量單位必須執行新頒布的計量單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測量根據國務院,並須由單位符號表示。具體用法可參考中國醫學會編輯出版的《醫療計量法定單位》書。在首次公開承認的中英文縮略語文本中,括弧內應標注中英文縮略語和縮略語。

4. 醫學類畢業論文怎麼

一、醫學論文的命題

醫學論文題目應是文章內容的集中概括。作者寫論文,一是傳播科技經驗,二是為晉升需要,因此,論文好壞與標題有很大關系。由於論文題目首先映入讀(編)者的眼簾,讀(編)者瀏覽文章,多先看題目,然後才決是是否閱讀(取捨)全文。所以,要求命題既能概括全文內容,又能引人注目,便於記憶和引用,做到恰當、確切、簡短、鮮明,起到一種畫龍點睛的作用,以引起讀(編)者的注意與興趣。

二、醫學論文摘要與關鍵詞

摘要是正文的高度濃縮,是醫學論文內容不加註釋的評論和簡短陳述。便於讀(編)者了解全文的要點,便於做文摘和檢索。因此,摘要應力求簡明扼要,字數一般為200字左右,如是特殊情況字數可以略多。摘要可以獨立使用,不過簡亦不過繁,不要一般的套套空活,但也不要照搬圖表、公式,不可用非沿用編寫符號。有的期刊要求列出關鍵詞,即選出3-5個代表論文主要內容的單詞或術語,另起一行列於摘要後。醫學論文關鍵詞的選用應盡可能的用《醫學主題詞表》中的術語。講座、綜述、病案討論、誤診教訓、臨床報道可以不使用。

三、醫學論文的正文

醫學論文由前言(引言)、臨床資料(資料與方法)、結果、討論等組成。各部分應妥善安排,即明確分工,避免重復,又互相配合,防止遺漏。

四、醫學論文的內容要求

醫學論文寫作多是有感而發,多是自己親身經歷的熟悉工作。怎樣寫醫學論文呢?基本要求應是客觀地、真實地反映事物的本質,反映事物內部的規律性。要完成這樣一項工作,就必須以嚴肅的態度、科學的方法、嚴謹的學風去認真對待。醫學論文雖然都源於臨床,但決不是臨床工作的平鋪直敘,應是從中取其精華,內容必須有材料、有概念、有判斷、有觀點,合乎邏輯,順理成章,且材料確實(經得起考證)、概念明確、判斷恰當,觀點正確,不含水分。即應具有實用性、科學性、先進性(獨創性)、可讀性等內容。

1、實用性

科學發展迅速,知識不斷更新。臨床醫學文要做到為醫學科學的發展積累資料,又要指導臨床實踐,就得密切注視信息,才能使醫學論文兼具實用性和先進性。醫學是一門應用科學,除了少量純理論研究,絕大多數醫學論文應結合臨床、預防的實際,也即是對臨床工作有無實際的指導作用,實際指導作用越好,實用性越強,價值越大。前人多次觀察、論證的數據可直接引用,但要結合自己的觀察,從中找出變化的規律,從而在疾病和預防、治療、轉歸上起到實際的指導作用。既可普及,又利於提高,既看得懂,又用得上,既有社會效益,又有推廣價值。

2、科學性、真實性

從醫學論文的命題起就一定要符合科學性的原則。取材可靠、客觀真實,有計劃、有設計、有對照,並通過計算,對象選擇、分組處理,評定應是雙盲、隨機、客觀。這樣的結果有說服力,科學性強。

科學本身不能想當然,也不能憑主觀願望,更不能臆想或編造。因此,從選題、設計、觀察研究到結論,每一步都要有嚴肅的態度、嚴格的要求和嚴密的方法。選題要有足夠的科學依據,設計要有充分的可靠性、可比性和必要的隨機性,觀察研究要真實、准確和全面,強調推理的邏輯性和結論的嚴謹性。結果應忠於事實和原始資料,討論的內容不誇張、不失實。即數據准確、引文准確、用詞准確,內容觀點正確無誤。避免概念不清、論據不足、自相矛盾、層次不合理、觀點不明確。不任意取捨,不摒棄偶然現象。

3、新穎性、先進性(也稱創新性)

科學的生命在於創新,沒有創造就沒有發展,一篇醫學論文要有新意,有新內容、新觀點、新方法、新經驗等等。這樣對別人(閱讀者)才會有所啟發,有所收獲。所以要求論著的學術內容有別於過去已發表過的文獻,應有所獨創、有所發現或發明。例如在基礎研究方面,選題新、方法先進,有新發現,新觀點;在臨床研究方面,病例更多,觀察更深,診斷治療方法有創新,效果更好,提出新見解等等。這樣的論著才有刊出的價值。許多文稿投寄期刊後未被來納,主要就因為它們只是重復了過去的文獻或教科書的內容,缺乏新意或創見。

4、可讀性

言不在多,而在於精。文字表達准確、簡練、通順,論點鮮明、論據充足、邏輯性強、術語規范、格式合適、結論可靠切題,並有一定的生動性,使讀(編)者以最少的精力,獲得最多的收獲,且愛不釋手。切不可因某種原因,文稿倉促求成,內容不多,於是表格加圖,再加文字敘述,反復疊羅漢,使之看而生厭,投寄期刊後多被退稿,於人無益,於己無用,無功而返,造成無謂的勞動。

五、醫學論文的格式構成

1、引言(前言)

是醫學論文開篇的一段短文,主要介紹本文的背景、理論依據、論文的范圍目的與工作的收獲、結果、意義等。可根據論文的需要或長或短。要求言簡意賅,點明主題。如「我院內科1992年2月至1995年10月應用鹽酸納絡酮治療鎮靜催眠葯急性中毒48例,與同期未用納絡酮治療的42例對照比較,療效滿意,報告如下。」不可言過其實,尤其是諸如國內外罕見,未見報道,無先例,屬最新水平之類,必須有充分證據,否則一般不用。

2、臨床資料(資料與方法)

是論著的主要內容,包括實驗對象、器具、採用什麼方法、多少病例(男多少、女多少)、如何分組、診斷手斷、依據、治療方法(用葯)、療效標准、觀察及隨訪時間等等。應說明資料來源的時限、年齡、性別、職業的可比性。在此需要特別提醒注意的是說明療效或某種方法時需設對照組,條件同等、隨機分組、用葯或檢測採用雙盲法對照。共同的是使讀者具體了解該研究的具體內容,一方面便於理解和評價,另方面便於驗證和仿行。任何科學成果,必須能夠在方法同樣條件下重復出同樣結果,方能得到公認。因此,描述材料和方法以使讀者能進行重復為度,過分簡略固然不行,過分詳盡也無必要。

資料中如數字較多可用統計圖表表示。統計表應有表題和序號(一個表不用序號,列為附表)。統計表應按統計學原則製作,表格兩端開口,不用縱線,只用一條縱線說明主語與謂語,表格左上角不用斜線。表格內避免繁雜,更不能與正文重復。

3、結果

醫學論文的中心部分。即實驗研究、臨床研究、分析觀察、調查的各種資料和數據,進行分析、歸納,經必要的統計學處理後所得的結果。這是決定論著質量是否嚴謹,數據是否准確可靠,要求高度真實和准確,實事求是的撰寫。失敗就是失敗,成功就是成功,不要人為地誇大成功率,且要消滅統計方面的誤差。

4、討論

即將所得結論或研究結果,從理論上進一步認真分析。科學的推論和評價,證實所得結果的可靠性,闡明具有科學性、先進性的論據,從而取得大家的公認。通常討論的問題有:闡述該文研究的原理與機制;說明該文材料與方法的特點及其得失;分析該文結果與他人的異同及優缺點;根據該文結果提出新假設、新觀點;對各種不同學術觀點進行比較和評價;提出今後探索的方向等等。當然,一篇文章通常只討論其中的某些方面,不可能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討論必須緊緊扣住該文的研究結果,突出自己的新發現與新認識。有的醫學論文討論部分只是重復過去的文獻,甚至抄襲某些專著和教科書的內容,這就失去了討論的意義。

討論的深淺、正確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掌握文獻的多少和分析能力。因此,必須了解本專業的近況及動向,才能比較客觀的得出正確的結論。
(來源:學術堂)

5. 畢業論文的研究方法有那些啊

對比分析法是把客觀事物加以比較,以達到認識事物的本質和規律並做出正確的評價。對比分析法通常是把兩個相互聯系的指標數據進行比較,從數量上展示和說明研究對象規模的大小,水平的高低,速度的快慢,以及各種關系是否協調。在對比分析中,選擇合適的對比標準是十分關鍵的步驟,選擇的合適,才能做出客觀的評價,選擇不合適,評價可能得出錯誤的結論。對比標准存在以下幾種選擇:
時間標准:即選擇不同時間的指標數值作為對比標准,最常用的是與上年同期比較即"同比",還可以與前一時期比較,此外還可以與達到歷史最好水平的時期或歷史上一些關鍵時期進行比較。

空間標准:即選擇不同空間指標數據進行比較。(1)與相似的空間比較,如本市與某些條件相似的城市比較。(2)與先進空間比較,如我國與發達國家比較。(3)與擴大的空間標准比較,如我市水平與全國平均水平比較。

經驗或理論標准:經驗標準是通過對大量歷史資料的歸納總結而得到的標准。如衡量生活質量的恩格爾系數。理論標准則是通過已知理論經過推理得到的依據。
計劃標准:即與計劃數、定額數、目標數對比。市場經濟並不排斥科學合理的計劃,因此,計劃標准對統計評價仍有一定意義。

相聯系的兩個指標對比,表明現象的強度、密度、普遍程度,如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人口密度、人均收入以及某些技術經濟指標等。
對比分析按說明的對象不同可分為單指標對比,即簡單評價;多指標對比,即綜合評價。在進行對比分析時應掌握的原則是:
(1)指標的內涵和外延可比。
(2)指標的時間范圍可比。
(3)指標的計算方法可比。
(4)總體性質可比。

6. 畢業論文研究方法模板

畢業論文是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本科專業應考者完成本科階段學業的最後一個環節,那它的研究方法是什麼呢?下面是由我整理的畢業論文研究方法模板,謝謝你的閱讀。
畢業論文研究方法模板
本科專業(含本科段、獨立本科段)自考生在各專業課程考試成績合格後,都要進行畢業論文的撰寫(工科類專業一般為畢業設計、醫科類一般為臨床實習)及其答辯考核。畢業論文的撰寫及答辯考核是取得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本科畢業文憑的重要環節之一,也是衡量自考畢業生是否達到全日制普通高校相同層次相同專業的學力水平的重要依據之一。但是,由於許多應考者缺少系統的課堂授課和平時訓練,往往對畢業論文的獨立寫作感到壓力很大,心中無數,難以下筆。因此,對本科專業自考生這一特定群體,就畢業論文的撰寫進行必要指導,具有重要的意義。

本文試就如何撰寫畢業論文作簡要論述,供參考。

畢業論文是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本科專業應考者完成本科階段學業的最後一個環節,它是應考者的總結性獨立作業,目的在於總結學習專業的成果,培養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文體而言,它也是對某一專業領域的現實問題或理論問題進行科學研究探索的具有一定意義的論說文。完成畢業論文的撰寫可以分兩個步驟,即選擇課題和研究課題。

首先是選擇課題。選題是論文撰寫成敗的關鍵。因為,選題是畢業論文撰寫的第一步,它實際上就是確定“寫什麼”的問題,亦即確定科學研究的方向。如果“寫什麼”不明確,“怎麼寫”就無從談起。

教育部自學考試辦公室有關對畢業論文選題的途徑和要求是“為鼓勵理論與工作實踐結合,應考者可結合本單位或本人從事的工作提出論文題目,報主考學校審查同意後確立。也可由主考學校公布論文題目,由應考者選擇。畢業論文的總體要求應與普通全日制高等學校相一致,做到通過論文寫作和答辯考核,檢驗應考者綜合運用專業知識的能力”。但不管考生是自己任意選擇課題,還是在主考院校公布的指定課題中選擇課題,都要堅持選擇有科學價值和現實意義的、切實可行的課題。選好課題是畢業論文成功的一半。

第一、要堅持選擇有科學價值和現實意義的課題。科學研究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認識世界、改造世界,以推動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展。因此,畢業論文的選題,必須緊密結合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需要,以促進科學事業發展和解決現實存在問題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選題要符合科學研究的正確方向,要具有新穎性,有創新、有理論價值和現實的指導意義或推動作用,一項毫無意義的研究,即使花很大的精力,表達再完善,也將沒有絲毫價值。具體地說,考生可從以下三個方面來選題。首先,要從現實的弊端中選題,學習了專業知識,不能僅停留在書本上和理論上,還要下一番功夫,理論聯系實際,用已掌握的專業知識,去尋找和解決工作實踐中急待解決的問題。其次,要從尋找科學研究的空白處和邊緣領域中選題,科學研究

還有許多沒有被開墾的處女地,還有許多缺陷和空白,這些都需要填補。應考者應有獨特的眼光和超前的意識去思索,去發現,去研究。最後,要從尋找前人研究的不足處和錯誤處選題,在前人已提出來的研究課題中,許多雖已有初步的研究成果,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還有待於豐富、完整和發展,這種補充性或糾正性的研究課題,也是有科學價值和現實指導意義的。

第二、要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切實可行的課題。畢業論文的寫作是一種創造性勞動,不但要有考生個人的見解和主張,同時還需要具備一定的客觀條件。由於考生個人的主觀、客觀條件都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在選題時,還應結合自己的特長、興趣及所具備的客觀條件來選題。具體地說,考生可從以下三個方面來綜合考慮。首先,要有充足的資料來源。“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在缺少資料的情況下,是很難寫出高質量的論文的。選擇一個具有豐富資料來源的課題,對課題深入研究與開展很有幫助。其次,要有濃厚的研究興趣,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課題,可以激發自己研究的熱情,調動自己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能夠以專心、細心、恆心和耐心的積極心態去完成。最後,要能結合發揮自己的業務專長,每個考生無論能力水平高低,工作崗位如何,都有自己的業務專長,選擇那些能結合自己工作、發揮自己業務專長的課題,對順利完成課題的研究大有益處。

選好課題後,接下來的工作就是研究課題,研究課題一般程序是:搜集資料、研究資料,明確論點和選定材料,最後是執筆撰寫、修改定稿。

第一、研究課題的基礎工作———搜集資料。考生可以從查閱圖書館、資料室的資料,做實地調查研究、實驗與觀察等三個方面來搜集資料。搜集資料越具體、細致越好,最好把想要搜集資料的文獻目錄、詳細計劃都列出來。首先,查閱資料時要熟悉、掌握圖書分類法,要善於利用書目、索引,要熟練地使用其他工具書,如年鑒、文摘、表冊、數字等。其次,做實地調查研究,調查研究能獲得最真實可靠、最豐富的第一手資料,調查研究時要做到目的明確、對象明確、內容明確。調查的方法有:普遍調查、重點調查、典型調查、抽樣調查。調查的方式有:開會、訪問、問卷。最後,關於實驗與觀察。實驗與觀察是搜集科學資料數據、獲得感性知識的基本途徑,是形成、產生、發展和檢驗科學理論的實踐基礎,本方法在理工科、醫類等專業研究中較為常用,運用本方法時要認真全面記錄。

第二、研究課題的重點工作———研究資料。考生要對所搜集到手的資料進行全面瀏覽,並對不同資料採用不同的閱讀方法,如閱讀、選讀、研讀。

通讀即對全文進行閱讀,選讀即對有用部分、有用內容進行閱讀,研讀即對與研究課題有關的內容進行全面、認真、細致、深入、反復的閱讀。在研讀過程中要積極思考。要以書或論文中的論點、論據、論證方法與研究方法來觸發自己的思考,要眼、手、腦並用,發揮想像力,進行新的創造。

在研究資料時,還要做好資料的記錄。

第三、研究課題的核心工作―――明確論點和選定材料。在研究資料的基礎上,考生提出自己的觀點和見解,根據選題,確立基本論點和分論點。提出自己的觀點要突出新創見,創新是靈魂,不能只是重復前人或人雲亦雲。同時,還要防止貪大求全的傾向,生怕不完整,大段地復述已有的知識,那就體現不出自己研究的特色和成果了。

根據已確立的基本論點和分論點選定材料,這些材料是自己在對所搜集的資料加以研究的基礎上形成的。組織材料要注意掌握科學的思維方法,注意前後材料的邏輯關系和主次關系。

第四、研究課題的關鍵工作執筆撰寫。考生下筆時要對以下兩個方面加以注意:擬定提綱和基本格式。

擬定提綱包括題目、基本論點、內容綱要。內容綱要包括大項目即大段段旨、中項目即段旨、小項目即段中材料或小段段旨。擬定提綱有助於安排好全文的邏輯結構,構建論文的基本框架。

基本格式:一般畢業論文由標題、摘要、正文、參考文獻等4方面內容構成。標題要求直接、具體、醒目、簡明扼要。摘要即摘出論文中的要點放在論文的正文之前,以方便讀者閱讀,所以要簡潔、概括。正文是畢業論文的核心內容,包括緒論、本論、結論三大部分。緒論部分主要說明研究這一課題的理由、意義,要寫得簡潔。要明確、具體地提出所論述課題,有時要寫些歷史回顧和現狀分析,本人將有哪些補充、糾正或發展,還要簡單介紹論證方法。
關於研究的畢業論文
以表徵與意指實踐為切入點的文化研究

摘 要:表徵理論作為當代文化研究中的一個重要理論,在文化研究中得到了廣泛的運用和實踐,其中斯圖亞特·霍爾對“表徵”的論述堪稱代表。“表徵”一詞是西方文學理論和文化研究的關鍵詞,文化究其本質乃是藉助符號來“表徵”意義的人類行為。在霍爾提出“文化即表徵和指意實踐”後,表徵理論為文化研究開辟了新領域。

關鍵詞:表徵 文化 意義

對符號學、表徵、語言學等都涉獵不深的人來說,初次閱讀斯圖亞特·霍爾的《表徵》不是一次輕松的旅行,再次閱讀時總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雖然至今筆者也不敢說我就讀懂了《表徵》,但至少我對伯明翰學派的理解又進了一層。“表徵”作為當代文化研究中的關鍵詞之一,在文化研究以及實踐中都極具關注度,以之為中心也形成了許多相關的理論,其中斯圖亞特·霍爾對“表徵”的論述堪稱代表。

斯圖爾特•霍爾編著的《表徵—文化表象與意指實踐》是本難得的好書,它是一部傳播學和社會文化理論的教科書,認為文化是通過表徵和意指實踐構造出來的,它所使用的符號具有任意性,因而與外部的物質世界不存在符合的關系,它是一個解釋的意義的世界。表徵過程的所有參與方都捲入了意義的爭奪,但這種爭奪是通過話語的方式進行的。意義不可能是純個人的,而是各方協商和表徵運作的結果;意義總是有偏向、有優先方面的。本書先概述“表徵運作與表徵社會”的文化研究理論,甄選了五個專題的個案研究:戰後平民主義攝影中的法國和法國性、他種文化展覽中的詩學和政治學、“他者”的景觀、展示男人味、文類與性別:肥皂劇個案分析等,個案的選取角度側重雖有不同,但都是用來表達“表徵”理論的重要的理論觀察,本書的大量插圖都是這一理論的精彩分析對象。

一、文化和表徵的權利思考

霍爾從福柯的“話語”理論出發,探討了知識與權力的關系,認為話語建構了意義以及有效的主體位置,而無所不在的彌散的權力是隱藏在意義背後的動力和深層原因。文化也是種種權力關系運作的場所,文化客體生產者不再具有獨斷的權力,受眾可以通過自身的解讀來行使其反抗的權力。話語主體是在話語內生產出來的,這一主體不能身處話語之外,因為它必須在話語中被主宰,它必須服從於話語的規則和慣例,服從於其權力的處置。我們之所以看不見主體是因為他們並未被直接表徵,但他們的“缺席”被表徵出來了。話語自身建構了使它因此而有意義和有效的主體的位置。個人也許在階級、性別、民族方面各不相同,但他們只有在認同話語所建構的那些位置,使他們自己受制於其規則,並因而成為其權力/知識的主體,才會取得意義。

二、表徵通過語言產生意義

表徵是在我們頭腦中通過語言對各種概念的意義的生產。它就是概念與語言之間的聯系,這種聯系使我們既能指稱“真實”的物、人、事的世界,又確實能想像虛構的物、人、事的世界。霍爾認為 “在文化產生意義過程的核心,存在著兩個相關的‘表徵系統’。通過在各種事物與我們的概念系統,概念圖之間建構一系列相似性,這些符號被安排和組織到代表或表徵那些概念的各種語言中。各種‘事物’概念和符號間的關系是語言中意義產生的實質所在。而將這三個要素連接起來的過程就是我們稱之為‘表徵’的東西。”“表徵”通過符號的意指性實踐來生產意義,構成了個體對於世界的意義系統,並且使得同文化中的個體以及不同文化的個體之間達成意義的交流,“表徵”構建了我們的意義世界。霍爾對構成主義的兩種途徑——符號學和“話語”進行了借鑒研究,對表徵、意義和語言之間關系的闡述藉助於對索緒爾語言學、巴爾特符號學理論的批判性吸收,尤其受到了索緒爾語言學、巴爾特符號學關於語言/言語、表層結構深層結構的理論從幾個方面的影響。

三、文化循環的模式

霍爾從馬克思主義生產循環觀出發,探討了文化循環的模式,並將“表徵”看作文化循環的主要環節加以論述。文化循環理論提出,“文化”生產就是符號生產。文化已經從原來要根據另外一些因素才可得到實體性解釋的東西,現在變成了與社會文化基礎或社會“深層”文化符碼相關的原文化問題。表徵意義事實上產生於幾個不同的情景,並通過幾個不同的過程或實踐進行文化循環,以不同方式把它們結合進每天的日常定規儀式和實踐活動中,以這種方式賦予意義。意義有助於建立起使社會生活秩序並得以控制各種規則、標准和慣例。因此,意義也是那些想要控制和規范他人行為和觀念的人試圖建立和形成的文化循環。

四、文化客體意義在表徵過程中的爭奪

霍爾認為,符號的意義總是在一個文化語境和另一個文化語境之間變動,意義不僅僅跟文化客體的生產者相聯系,文化客體的接受者也參與了文本意義的生產。文化是一個解釋和意義的世界,表徵過程的所有方均參與了意義的爭奪。我們不可能認為文化意義完全存在於文化的客觀性之中,或是認為它僅僅存在於文化生產者的孤立意識中, 再也不能簡單的認為接受者是文化意義的被動方,相反,接受者自己參與到文化運作之中,而且這種運作不僅僅是作為“接受者”的表徵角色。諸如我們在閱讀小說,欣賞電影的過程中,不再單純的思考作者要表達的意義。

表徵過程中的意義爭奪是激烈的:一、文化客體的表徵外相並不總能自行表現出其意義。因為不同的人會關注其不同的意義方面。人們往往外在的賦予表徵現象以意義,而不是內在的理解表徵現象的意義。二、意義

被賦予的本身,就是一個接受與再造的過程。三、知識儲備和即時環境對意義的賦予有很大影響。對文化客體的解讀不僅僅是被動的“領會”過程,相反,接受者基於各種有關的考慮,對文化客體生產者所賦予文化客體的意義有自己的自定義,這是種變相的爭奪。

在批判吸收索緒爾、巴爾特等理論基礎上,霍爾提出:文化即表徵和指意實踐,結合實踐性的概括了“表徵”的三種具體運作方式——反映論的、意向性的和構成主義的。從表徵的概念、構成主義的途徑、表徵的意識形態論及表徵的實踐等方面全面闡述,從馬克思到新葛蘭西主義,拓展了“表徵”與“接合理論”的關系。作為伯明翰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霍爾的研究在伯明翰大學當代文化研究中心傳統的研究文化形式、文化實踐和文化機構及其與社會和社會變遷的關系的基礎上,還轉向媒介的意識形態功能分析。其研究內容涉及范圍很廣,包括絕大多數的文化領域,如:大眾文化及與大眾文化密切相關的大眾日常生活,分析和批評的對象涉及影視、廣播、廣告、暢銷書、漫畫、流行歌曲,乃至室內裝修、休閑方式等。伯明翰學派和霍爾表徵理論研究,作為文化研究的基礎和重要學術理論,將一直散發其獨具特色的魅力,吸引文化研究有志者前赴後繼的鑽研探討。

參考文獻:

[1][英]斯圖亞特.霍爾編、徐亮, 陸興華譯,表徵—文化表象與意指實踐,商務印書館,2003.

[2][美]約翰·R.霍爾,瑪麗·喬·尼茲著、周曉虹,徐彬譯,文化:社會學的視野,2004

作者簡介:徐嘉(1983-)女,吉林省社會科學院,研究方向:文化產業、傳媒文化。


看了“畢業論文研究方法模板”的人還看:

1. 畢業論文的研究方法怎麼寫

2. 大學畢業論文格式模板 完整版

3. 畢業論文的格式範文模板

4. 完整版論文格式模版

5. 畢業論文開題報告模板以及範文

7. 醫學科研論文的寫作格式

醫學科研論文的寫作格式

科研論文是作者的科學思維' 通過科學實踐所獲得的科研成果進行總結歸納後' 按論點和論據所寫成的論證性文章。一篇優秀論文既要求內容豐富、新穎、科學性強' 又要富有理論性和實踐性' 且文字通順' 層次清楚' 邏輯性強。科研論文的寫作格式一般包括如下內容: ①題目; ②作者; ③摘要; ④關鍵詞; ⑤引言; ⑥正文(材料、方法、結果和討論); ⑦致謝; ⑧參考文獻。為了使論文的書寫更加規范化和格式化' 現對這八項內容寫作的要求和需注意的問題分述於下。

一. 題目 題目是文章最重要和最先看到的部分' 應能吸引讀者' 並給人以最簡明的提示。

1.應盡量做到簡潔明了並緊扣文章的主題,要突出論文中特別有獨創性、有特色的內容,使之起到畫龍點睛' 啟迪讀者興趣的作用。

2.字數不應太多' 一般不宜超過20個字。

3.應盡量避免使用化學結構式、數學公式或不太為同行所熟悉的符號、簡稱、縮寫以及商品名稱等。題目中盡量不要用標點符號。

4.必要時可用副標題來做補充說明,副標題應在正題下加括弧或破折號另行書寫。

5.若文章屬於“資助課題”項目' 可在題目的右上角加註釋角號(如 ※、#等)' 並在腳注處(該文左下角以橫線分隔開)書寫此角號及其加註內容。

6.為了便於對外交流' 應附有英文題名' 所有字母均用大寫,放在中文摘要與關鍵詞的下面。

二. 作者 署名是論文的必要組成部分' 要能反映實際情況。

1.作者應是論文的撰寫者' 是指直接參與了全部或部分主要工作' 對該項研究作出實質性貢獻' 並能對論文的內容和學術問題負責者。

2.研究工作主要由個別人設計完成的' 署以個別人的姓名; 合寫論文的署名應按論文工作貢獻的多少順序排列; 學生的畢業論文應註明指導老師的姓名和職稱。作者的姓名應給出全名。

3.作者的下一行要寫明所在的工作單位(應寫全稱),並註上郵政編碼。

4.為了便於了解與交流' 論文的最後應附有通迅作者的詳細通訊地址、電話、傳真以及電子信箱地址。

三. 摘要 摘要是科研論文主要內容的簡短、扼要而連貫的重述,必須將論文本身新的、最具特色的內容表達出來(重點是結果和結論)。

1.具體寫法有“結構式摘要” 和“非結構式摘要”兩種,前者一般分成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四個欄目,規定250字左右;後者不分欄目' 規定不超過150個字,目前國內大多數的醫學、葯學期刊都採用“結構式摘要”。

2.摘要具有獨立性和完整性,結果要求列出主要數據及統計學顯著性。

3.一般以第三人稱的語氣寫,避免用“本文”、“我們”、“本研究”等作為文摘的開頭。

四.關鍵詞 關鍵詞也叫索引詞' 主要為了圖書情報工作者編寫索引' 也為了讀者通過關鍵詞查閱需要的論文。

1.關鍵詞是從論文中選出來用以表示全文主題內容的單詞或術語,要求盡量使用《醫學主題詞表》(MeSH) 中所列的規范性詞(稱敘詞或主題詞)。

2.關鍵詞一般選取3~8個詞' 並標注與中文一一相對應的英文關鍵詞。每個詞之間應留有空格以區別之。

3.關鍵詞通常位於摘要之後,引言之前。

五.引言 引言(導言、序言)作為論文的開端' 起綱領的作用,主要回答“為什麼研究”這個課題。

1.引言的內容主要介紹論文的研究背景、目的、范圍' 簡要說明研究課題的意義以及前人的主張和學術觀點' 已經取得的成果以及作者的意圖與分析依據'包括論文擬解決的問題、研究范圍和技術方案等。

2.引言應言簡意賅' 不要等同於文摘或成為文摘的注釋。如果在正文中採用比較專業化的術語或縮寫詞時' 最好先在引言中定義說明。

3.字數一般在300字以內。

六. 正文 正文是科研論文的主體' 包括材料、方法、結果、討論四部分內容' 其中某些部分(特別是方法和結果)還需列出小標題' 以使層次更加清晰。

1.材料 材料是科學研究的物質基礎' 需要詳細說明研究的對象、葯品試劑、儀器設備等。

(1)如屬動物實驗研究' 材料中需說明實驗動物的名稱、種類、品系、分級、數量、性別、年(月)齡、體重、健康狀態、分組方法、每組的例數等;如屬用葯的臨床觀察' 應說明觀察對象的例數、性別、年齡、職業、病例種類、症狀體征、診斷標准、分組方法、治療措施、臨床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准(如痊癒、顯效、好轉、無效的標准)等。

(2)說明受試葯的來源、批號、配製方法等,中葯應註明學名、來源,粗提物應標明有效部位或成分的.含量和初步的質量標准,若是作者本實驗室自行提取的應簡述提取過程。

(3)標明主要儀器設備的生產單位、名稱、型號、主要參數與精密度等。

(4)標明主要葯品、試劑的名稱(盡量用國際通用的化學名' 不用商品名)、成分、批號、純度、用量、生產單位、出廠日期及配製方法等。

2.方法

(1)採用已有報道的方法只要註明文獻的出處即可,不必詳述其過程;若為有創意的方法' 要詳細介紹創新之處,便於讀者依此重復驗證;若是對常規方法作出改進的' 應具體描述改進部分及改進的理由' 同時也要註明原法的文獻出處。

(2)對於實驗條件可變因素的控制方法(如放射免疫法的質量控制)要加以詳細說明' 以顯示本文結果的可靠性和准確性。

(3)實驗研究論文要設立陰性對照組和陽性葯物對照組,前者一般採用溶劑作為對照,後者選用被公認的、確有療效的葯物,以驗證實驗方法的可靠性。

(4)在進行葯效學和毒理學研究時,通常要設高、中、低三個劑量組,以體現出葯物的量-效關系。

(5)實驗設計時應考慮到每組有足夠的樣本數以滿足統計學處理的需要,一般地說,小動物(如大、小鼠)每組至少8~10隻,大動物(如狗)每組至少4~6隻。同時應說明數據處理的統計學方法,統計學處理結果一般用P>0.05、P<0.05、P<0.01三檔表示。

3.結果 試驗結果是論文的核心部分' 這一部分要求將研究中所得到的各種數據進行分析、歸納' 並將經統計學處理後的結果用文字或圖表的形式予以表達。

(1)表格

①表格設計要清晰、簡練、規范。每個表格除有欄頭、表身外,還要有表序(如表1、表2、表3……)和表題' 表題與表序居中寫' 中間空一格將兩者分開。在正文中要明確提及見表×。



8. 醫學論文怎麼寫

寫作臨床類醫學論文的技巧

(以下是比較基礎的寫作技巧,想深入學習的話可以登陸我頭像上面的網站,上面有專門的欄目供學習,當然,也可以加我QQ,免費指導哦!Q號就是本人的昵稱)

論文寫作是一種藝術就臨床醫學論文寫作而言是將有目的觀察病例所獲得的數據結果或臨床積累的資料通過科學的思維判斷推理用文字圖表符號等再現的過程不管你從事任何臨床工作只要你希望把自己的研究成果或臨床經驗'以文字的形式進行交流和發表就不能不涉及到醫學論文的寫作但在基層的醫務工作者中卻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並缺少基本的訓練現就臨床醫學論文寫作的基本原則基本結構和要求等分別介紹如下

1 醫學論文寫作的基本原則

一篇好的臨床醫學論文論文寫作是一種藝術就臨床醫學論文寫作而言是將有目的觀察病例所獲得的數據結果或臨床積累的資料通過科學的思維判斷推理用文字圖表符號等再現的過程不管你從事任何臨床工作只要你希望把自己的研究成果或臨床經驗以文字的形式進行交流和發表就不能不涉及到醫學論文的寫作但在基層的醫務工作者中卻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並缺少基本的訓練現就臨床醫學論文寫作的基本原則基本結構和要求等分別介紹如下

1 醫學論文寫作的基本原則

一篇好的臨床醫學論文必須具有科學性創新性實用性條理性和規范化這是撰寫醫學論文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

1.1 科學性 科學性是指論文資料詳實內容先進報道的內容必須是客觀存在事實能經得起科學的驗證和實踐的考驗並具有可重復性做到立論客觀論據充足論證嚴謹

對臨床觀察和實驗所得的數據和實踐材料加以整理分析和推導不能主觀臆斷更不能為達到/預期目的0而歪曲事實偽造數據具體要求:數據資料來源正確可靠如病例來源及其選擇應有一定標准;要有周密的臨床科研設計對觀察病例要進行隨機分組試驗組與對照組要具有可比性觀察指標的選定必須客觀統計學方法運用恰當

1.2 創新性 創新性是指論文總結的成果有新的發現新的理論提出新的設想探索新的規律;採用的是新方法或新技術;在重復模仿他人已有成果或科研課題中補充實現該成果的新條件新方法或新改進即仿中有創

1.3 實用性 實用性是指通過基礎或臨床醫學的科研活動解決醫學實踐中存在的實際問題一般情況下臨床醫學論文對臨床醫學實踐具有直接的指導意義其實用性較強不論其報道的是成功的經驗或失敗的教訓都可為他人所利用或借鑒雖有些暫時不能解決實際問題但從發展來看仍有其重要意義者也應列入有實用價值的範例如回顧性研究可為前瞻性研究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參考資料

1.4 條理性 條理性是指思想語言文字達到的層次要求:用客觀的論據和符合邏輯的推理來論證和闡述問題形成結構嚴密論點鮮明論據充分論證有力結論明確說理性強可信度大的文章;文字簡潔語法正確表達清晰層次分明讀起來流暢易懂避免使用華麗的辭藻和誇張性詞語

1.5 規范化 規范化也是醫學論文寫作的基本原則之一一篇好的醫學論文按規定的格式撰寫一般在內容發表上可以達到要求但要保證論文的寫作質量還應該在名詞術語

計量單位數字用法外文字母和規范漢字上達到規范化的要求名詞術語應該使用全國自然委員會(1987年國務院批准成立)審定的名詞1987年起至今已正式公布的科技名詞出版了近30種其中與醫學有關的名詞約20種如5醫學名詞65細胞生物學名詞65生理學名詞6等等基層的醫務工作者可能不好掌握這些資料最近5臨床薈萃6經常在雜志上刊登一些規范化的醫學名詞大家可以參考葯物名稱以5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典6為准目前葯物名稱用法很亂5臨床薈萃6要求先給出葯物的通用名括弧中再標出商品名或別名計量單位的正確使用也很重要自從1984年2月27日國務院發布了/關於在我國統一實行法定計量單位0的命令以來各雜志都很重視但有的作者在投稿時往往使用本單位化驗室的指標沒有換算成法定計量單位這是作者在投稿前要特別注意檢查的

2 基本結構和要求

臨床醫學論文的基本結構包括文題署名結構式摘要引言資料與方法結果討論和參考文獻[3]下面分別介紹如下

2.1 文題 文題應簡短明了開門見山對讀者具有吸引力能准確地概括論文內容點名主題做到文題與內容相符一般文題不超過20個字寫作中應注意:文題中無虛詞如/關於0/對於0等;文題開頭避免使用阿拉伯數字(如病例數)以利於編制索引;少用或不用副標題;盡可能避免使用標點符號;需要特殊說明時在文題右上角標注/*0並在本頁左下腳說明如:*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No.9854367);非公知公用的名詞術語要書寫全稱不能隨便縮寫如把甲狀腺功能減退性心臟病寫成甲減心

2.2 摘要 摘要是論文的縮影是全文的概括和濃縮是論文內容不加評論和注釋的簡短陳述是一篇有數據有結論的短文他可以使讀者一目瞭然從而大大節約閱讀時間能在短時間內讓讀者決定是否值得進一步詳讀全文目前醫學論文的摘要大多採用結構式摘要的格式[5]即包括目的方法結果結論四個要素摘要的字數不宜超過250個實詞除了實在無變通辦法可用以外不用圖表化學結構式和非公知公用的符號和術語縮略語略稱代號在首次出現處必須加以說明一般比較重要的論文都有摘要內容較簡單或較短的論文也可沒有摘要

2.3 關鍵詞 是指用以表示論文主題內容的規范名詞或術語(或片語)它可以有以下作用:供讀者了解全文涉及的主要內容;供讀者檢索已發表的有關文章;編制個人檢索卡片;供計算機檢索收錄文章用每篇論文選取3~8個關鍵詞;可從文題或摘要中選取能代表論文主題內容的有關詞或片語作為關鍵詞這些詞最好與正式出版的主題詞表或詞典提供的規范詞一致;如主題詞表暫缺可用本學科當前常用詞作為關鍵詞為了國際交流應標注與中文關鍵詞對應的英文關鍵詞可供查閱主題詞的工具書有:漢語主題詞表6(中國科技情報研究所和北京圖書館主編)及5醫學主題詞注釋字順表6(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情報研究所1984年)以及全國自然科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5醫學名詞6(一)(二)(三)等5臨床薈萃6對作者提供的每一個關鍵詞都進行了標化和核對

2.4 引言 引言是論文的開場白是讀者注意的焦點其內容主要包括:簡明扼要地交待本研究的目的和研究范圍;待研究的背景包括同一領域前人所做的工作同行們的進展程度要解決已解決和尚待解決的問題引述重要的參考文獻以及與本研究的關系比較出本研究報道的特異之處;闡述主要研究結果及意義寫作時注意對研究的歷史回顧應避免煩瑣不要與摘要雷同一般教課書中已有的知識在前言中不必敘述;切忌空話套話一般在250~300字左右

2.5 資料與方法 資料中應包括[6]:病例來源:觀察對象來自某年某月是住院還是門診患者分組時多少例完成療程的多少例;一般資料:包括年齡性別病程就診時間伴發疾病等;診斷標准:為了方便別人參考診斷標准為國際或國內標準的應給出參考文獻;排除標准:指出哪些情況不在本次研究之列;分組情況:要隨機分組不但要介紹治療組的情況對照組的年齡性別等也要說清楚兩組要具有可比性;統計學方法:對不同的數據資料(計數資料計量資料等級資料)要選擇正確的統計學方法方法中包括:治療方法如觀察葯物治療某種疾病時應介紹葯物劑量劑型服用方法療程;實驗室檢查及特殊檢查包括一些常規檢查如血尿便常規X線胸透心電圖等特殊檢查包括腦電圖CT核磁共振等;療效判斷標准;隨訪情況包括隨訪人數及失訪人數隨訪結果有無誤診等;實驗器材要寫清名稱規格性能以便別人能夠重復

2.6 結果 是論文的核心部分要求將研究過程觀察所得的原始資料或數據經過審查核對分析歸納和進行正確統計學處理後得出來的結果未經統計學處理的觀察記錄的數據叫原始數據是不準確的數據由此得出的結論是不可靠的特別是在療效評價中一定要有對照組要做統計學處理統計學處理主要是使原始數據從難以理解變得容易理解並從原始數據的偶然性中揭示出隱藏在其中的某種必然規律如能用圖表的形式表達比較直觀但文字與圖表的關系應該是文字為主凡文字可以說清的不必用圖表;圖表更能說清楚的就應壓縮文字圖與表之間的內容更不能重復如果資料與方法中給出了療效判定標准在結果中要按療效判定標准列出結果圖表與正文中的數字要一致每個圖表要有獨立的標題而對於一些不成功或發生了某些預想不到的觀察結果如患者的意外死亡沒有預見的並發症患者不能耐受而不能完成療程以及不良反應等也要適當說明這樣就能讓別人少走彎路從某種程度上說這種失敗的記錄比陽性結果更有意義

2.7 討論 是論文所要報道的中心內容是將研究結果從感性認識提高到理性認識的階段它應該包括:對所得結果進行補充說明或解釋;重點說明該項研究的創新性先進性;對結果進行分析探討對可能原因機制提出見解並闡明觀點;將結果與當前國內外研究結論進行比較提出新的見解並對其理論和實踐意義作出評價;提出在調查研究過程中的經驗體會;指出該結果的可能誤差以及教訓此部分的寫作要求:大量閱讀有關文獻充分地了解本研究的歷史發展及現狀;不羅列文獻詳略得當重點突出著重關注圍繞本研究課題近5年文獻的結果和觀點比較自己的結果與別人的異同點;實事求是地對自己的研究成果進行公正的評價對於與別人不同的研究結果要分析原因切忌報喜不報憂對某些現象不好下結論時措辭要客觀留有餘地不要輕易去填補/國內空白0;層次清楚如討論的問題較多可按內容進行分段列出小標題每段圍繞一個論點加以論證做到論證充分層次清楚

2.8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是指為撰寫或編輯論文中引用的有關圖書和期刊資料引用參考文獻時應按其在文內出現的順序依次以阿拉伯數字在文後標注參考文獻引用得是否正確書寫格式是否符合標准已成為審核醫學論文和醫學期刊質量的一項指標選用參考文獻的時候需要經過篩選列出參考文獻的目的是:為了說明本文所借鑒內容的科學依據的出處以供讀者查閱參考;減少對前人文獻的復習以縮減篇幅;對前人成果及著作的認同與尊重引用參考文獻應遵循以下幾個原則:權威性及專業性一般權威性專業性雜志上發表的科技論文最能代表相關課題的研究水平及現狀應盡量引用;自閱性即所引文獻必須是作者親自閱讀過的一次性文獻;准確性即正文中標注的准確性和著錄項目的准確性;公開性即公開發表的論文不應引用非公開發表的文獻其主要目的是便於讀者查閱及核對為讀者提供更多的有用信息;緊密性即所引內容與論文所研究內容結合應貼切緊密;時限性根據普賴斯指數的原理所引用的近5年的文獻越多即普賴斯指數越高說明論文所涉及的問題越接近當前課題因此所引文獻至少50%~70%為近5年內發表的特別當論文所涉及的問題是當前國內外研究的熱門課題其近5年內的文獻比例應更高;數量限制醫學期刊一般要求論著的參考文獻數不超過10篇綜述不超過20篇;規范化主要指參考文獻著錄格式及標注方式的規范化目前參考文獻的著錄格式各刊不盡相同(如中華系列雜志與很多的雜志參考文獻著錄格式不同)投稿前作者應注意雜志稿約的有關規定至少得先看看有關期刊發表的論文的參考文獻是如何標注的筆者建議在寫文章時最好把參考文獻的信息盡可能多地給全哪怕多了修改時刪去也比修稿時再大海撈針地去找更方便的多很多作者不注意參考文獻的著錄格式常常把卷期起頁和止頁寫錯不但使讀者對論文的真實性產生懷疑而且對原作者也不夠尊敬希望大家在投稿時注意

9. 臨床醫學專業畢業論文5000字(2)

臨床醫學畢業論文5000字篇3
試談病例分析教學法在基礎醫學教學中的應用

【摘要】目的研究病例分析教學法在基礎醫學教學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4級臨床專業1、2班的學生80例納入本次研究,將其分別設置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0例。對照組採用醫學常規教學模式,觀察組通過案例分析教學法開展教學活動,期末考試主要考查案例分析試題,以四項全能考核機制進行總評,並利用問卷調查以及成績分析的方式評估兩組教學效果。結果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學生學習綜合成績更優,教學滿意度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基礎醫學教學中應用病例分析教學法有利於將教材知識點與臨床疾病緊密聯系為一體,學生對於所學知識的應用能力加強,並體驗到創造性學習的樂趣,教學滿意度隨之提升,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基礎醫學教學;方法;病例分析法;應用效果

醫學基礎學科由於內容較多而學時相對較少,與臨床學科相比顯得更為枯燥和抽象,學生學習過程中往往覺得難度較高,且缺乏學習興趣[1]。基於此,本文研究病例分析教學法在基礎醫學教學中的應用效果,引導學生與臨床相關病例,實現知識融合、學以致用的效果,希望對教學工作有所幫助。現作如下報告。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4級臨床專業1、2班的學生80例納入本次研究,兩班均為男女混合,將其分別設置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0例。兩組學生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照組採用醫科常規教學模式;觀察組通過案例分析教學法開展教學活動:(1)病例資料的研究與准備。按照教學目的選擇典型病例資料,確保針對性,依次分為課堂病例分析、舉例以及深化資料。首先由教師對教材展開深入的閱讀和分析,積極掌握臨床以及護理學科相關知識,明確臨床營養學知識以及基礎知識原理,找出特定病例的疾病、檢驗以及診斷資料,匯總後確立其中針對性最高的病例。在嚴格篩查所選病例後,教師應精心設計課堂問題以激發學生思考,多角度、多元化分析病例資料,實現知識的遷移和拓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2)課堂教學設計。首先應結合病例資料確認最佳展示時間,可通過角色扮演、印發紙質資料以及多媒體技術等方式展示病例,帶領學生體驗患者和醫師的感受,從而能夠積極投入課堂,加深知識印象。教師在課堂舉例中應用病例資料時可先就知識點作簡單講述,然後結合病例資料引導學生深入分析,以便於強化學生記憶,深化所學知識。課後根據深化學習內容相關資料引導學生自主性的思考和討論。(3)採用分數激勵機制激發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基礎醫學病例分析教學法的應用關鍵在於學生參與度,這直接對病例分析效果產生重要的影響[2]。教師可通過分組討論、隨機個別提問等方式進行病例分析,將知識點與病例實際情況聯系起來。可利用分數激勵機制激發學生參與積極性,以平時積分衡量學生在課堂上是否積極參與,對於不積極者即便分數再高也不予及格.

1.3效果評價

[3-4]利用行為觀察法、問卷調查法以及試卷考察法依次對學生課堂積極性或參與程度、 教學方法 滿意度或知識掌握程度、兩班病例分析教學法的效果展開評價。另採用四項全能考核機制對學生學習成績進行考核,包括課堂參與活動累計分數、撰寫論文與達標水平、病例分析達標水平以及實驗成績,四者所佔比重分別為30%、10%、50%、10%。

1.4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6.0統計學軟體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採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採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討論

病例教學法的根本目的在於強調臨床實踐中基礎醫學學科的應用要點,大部分學生都希望與臨床實踐相貼近,通過臨床病理以及生理問題來促進知識的融合貫通。而病例分析教學恰恰滿足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好奇心,進而對專業目標以及所學知識的聯系有了更清晰的認識,更有利於領悟其中的概念[5]。本次研究以病例分析教學為主,通過多媒體技術支持來設計各部分的教學環節,做到以學生為課堂主體,引導學生積極查閱資料,分析並解決問題,強化其分析探究能力。與此同時,案例分析教學有利於提高學習目的性以及針對性,是一種主動的教學與學習模式,學生不再被動接收知識,而是勤於思考和探究,主動去研究發掘新的知識。從本次研究結果來看,觀察組學生期中以及期末學習綜合成績更優,教學滿意度更高,與對照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採用案例分析教學法開展基礎醫學教學效果滿意。綜上所述,在基礎醫學教學中應用病例分析教學法有利於將教材知識點與臨床疾病緊密聯系為一體,學生對於所學知識的應用能力加強,並體驗到創造性學習的樂趣,教學滿意度隨之提升,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徐永芬,喻國丹,范浩,等.案例分析式醫學教學學習體會[J]. 教育 教學論壇,2013,16(23):99-100.

[2]王齊,陳輝,戴寒晶,等.PBL教學法在臨床醫學專業生物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蚌埠醫學院學報,2013,38(4):486-488.

[3]閆雪波.典型案例分析與討論在臨床呼吸內科教學中的必要性與體會[J].醫學信息(中旬刊),2011,24(1):274.

[4]朱子誠,溫躍春,王林,等.多媒體案例教學在眼科學教學中的應用[J].實用防盲技術,2015,10(4):172-174.

[5]董國凱,李周儒,殷文江,等.臨床醫學專業認證背景下法醫學教學方法改革的應用探討[J].醫學信息,2015,32(45):9-10.
臨床醫學畢業論文5000字篇4
淺析醫學生中醫臨床思維能力現狀與培養對策

[摘要] 通過分析中醫專業學生臨床思維能力方面存在的問題,提出從掌握基礎、熟讀經典、學習醫案及教學方式、教學師資、教學平台等方面進行改進,從而解決醫學生中醫臨床思維能力欠缺的狀況,培養高素質的中醫高級人才。

[關鍵詞] 中醫;臨床思維;現狀;對策

中醫臨床思維是指醫者在臨床診療過程中,應用自己掌握的中醫理論和自身的實踐經驗,在判斷和分析疾病本質、發病規律,制訂治療、預防疾病的原則及處方用葯過程中所表現的思維活動[1]。

中醫的整體觀決定了其認識人體生理、病理現象的宏觀性。

中醫歷來重視運用整體、系統、動態的方法來認識人體生理及病理規律,注重分辨人體臟腑、組織在陰陽五行屬性及與機體生理病理之間的相關性。

中醫臨床診斷和治療思維具有自身的特點,從人體整體與局部、臟腑組織之間、人體與自然、人體與社會諸方面之間的聯系中考察、診斷、治療疾病,是普遍聯系思維在中醫學的具體體現。

正確的中醫臨床思維對臨床診治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對醫學生臨床思維能力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使學生具備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及獨立工作的能力是中醫教學的關鍵,也是難點所在。

1 目前現狀

1.1 培養模式單一陳舊

目前我國高等醫學多采「統一教材、統一大綱」的教育模式,普遍存在重教有餘,重學不足;灌輸有餘,啟發不足;重知識傳授,輕能力培養的傾向。

過度強調學生必須具備堅實的醫學科學基礎知識,而忽略學生臨床思維能力的訓練;忽略學生溝通技能和獲取信息能力的培養;導致醫學生書本知識與臨床實踐能力存在嚴重的脫節現象,

有些學生臨證時不知道該如何應用所學理論知識解決醫療實際問題,束手無策,更談不上因時、因地制宜,及時果斷作出正確的判斷與處理。

1.2 思維方法機械、簡單

任何事物都是變化發展的,疾病也是一個發展變化的病理過程。

在臨床上,有些學生僅根據首次採集的資料,進行動態觀察,不仔細推敲,綜合分析,就直接作出診斷。

有些學生憑直觀印象,對患者病史、體征或輔查資料任意取捨。

對能夠支持自己診斷的資料作為判斷疾病的主要依據,而把一些不支持自己診斷的資料隨意刪去,這樣容易導致診斷片面性。

有些學生對臨床診療性思維的程序不清楚,常常收集資料條理不清、主次先後不一,或單純依靠先進的檢查手段,不進行科學的推理分析,過於相信某些檢查提供的相關數據或結果,直接得出疾病診斷。

這些機械簡單的思維方法過於草率,容易造成失治誤治。

1.3 思維片面化、缺乏系統性

學生在診斷時缺乏對症狀、體征、檢查和疾病進行橫向對比和綜合分析的能力,常常根據書本上的典型表現,或者一直受初診診斷的影響,生搬硬套地去診斷疾病;在診療思維過程中,

對病情的動態發展變化欠考慮,僅重視治療方法或葯物的共性,卻忽視了患者的個性特點及疾病處於何種發展階段;在病房處理患者時,對老師的過分崇敬也會對治療患者沒有自己的觀點,

缺乏主動性思維,不敢結合患者的整體情況發表自己觀點,表現出在臨床思維上的盲從和依賴[2]。

有些學生僅僅掌握臨床症狀、體征表面特點,不能透過現象看本質進行深層次分析,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運用臨床醫學知識對各種現象進行全面分析,缺乏綜合判斷的習慣及能力,也使得臨床診斷缺乏系統性,經不起推敲[3]。

1.4 臨床帶教老師缺乏責任心

醫學生臨床實習時間大多在一年左右,帶教老師至關重要。

有些教師由於工作繁忙,對臨床帶教投入精力不夠。

有些帶教老師自己工作時間不長,缺少應有的臨床經驗和積累;也有些對學生缺乏嚴格要求,教學方法欠缺,創新意識不強;教學查房簡單,選擇病例隨便,沒有典型示範特徵,辨證思路不清晰,治療原則欠妥當等,學生難以從中學到知識,更缺乏中醫臨床思維能力的訓練與培養。

2 培養對策

2.1 掌握中醫診療特點

中醫的臨床思維方法是通過「系統綜合」的方法,將四診收集的資料進行分析、歸納,對各種症狀進行分析,了解病變的部位、性質、病因、病機,判斷具有陰陽五行屬性的臟腑組織的病理關系,分析機體正氣與病邪盛衰的關系,辨別歸屬相應的「證」。

在治療上,根據疾病病機的不同,確定治療大法及方案,達到體內陰陽的平衡。

因此在臨床具體進行中醫診斷治療時,一定要遵循中醫的臨床思維方法,辨病與辨證結合,學會運用「同病異治」及「異病同治」,針對所判斷的「證」給出中醫的治法方葯[4]。

醫學生必須掌握中醫臨床診療特點,才能正確地對疾病進行診治,提高臨床綜合應用能力。

2.2 加強經典知識培訓

對學生的基本功進行培訓,要重視對經典理論知識的溫故與研究,包括《金匱要略》、《傷寒論》、《溫病學》、《內經》等經典著作的學習。

多讀前人醫案,逐步消化成為自己的東西,研究歷代名醫診治疾病的經驗及教訓,使原本零散的、無序的、混雜堆砌的知識系統化、條理化,進而建立起有機的知識體系,多讀醫案對於學生盡早建立臨床思維不失為一種有效途徑[5]。

同時,通過跟隨名老中醫臨床抄方也非常重要,尤其學習一些老中醫在四診及辨證思維方面的經驗對日後臨床大有收益。

實現理論、實踐、再理論、再實踐的認識過程,為其中醫臨床思維的建立奠定扎實的基礎,逐步形成完善的中醫臨床思維。

2.3 採用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

在臨床教學過程中,通過採用PBL教學法可以很好地將理論與臨床實踐相結合。

使學生在思考的過程中學會理論聯系臨床實際,培養臨床思維能力[5]。

PBL教學方式能夠充分給學生對問題的探討機會;以「問題為中心、學生為主體、老師為引導」的宗旨使學生目的性明確,參與的積極性更高;以「多學科綜合為核心」的最高要求給了學生廣闊的想像空間,既是無形的壓力,

同時也是無限的動力,使得他們主動地溫習多學科知識;採用「提問、討論、展示、 總結 」的方式,不斷激發學生思考、探索、發現、分析和最終解決問題的能力,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 創新思維 及溝通能力。

2.4 臨床病案分析

臨證醫案學習是中醫的一種特殊傳承 學習方法 ,它的存在與中醫臨床診療的復雜性和經驗性有密切的關系。

在臨床主幹課程的教學過程中,運用好經典醫案教學,可以更加形象生動地展示歷代醫家的寶貴經驗,使後人在臨床中少走彎路,尤其是名老中醫的診療方法及辨證思路,對培養學生中醫臨床思維,起到更好的示範作用。

同樣,臨床病例討論也是醫療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

通過不同病例的探討,學生加深對疾病發生、發展及治療的認識,從更深層次掌握疾病的正確診治過程,訓練學生的中醫臨床思維能力、綜合分析能力和實際工作能力[6]。

2.5 虛擬現實技術在醫學教育中的應用

虛擬現實技術目前被廣泛地應用於醫學教育之中。

在此方面,美國芝加哥大學和德國漢堡大學已用CT和MRI橫截面影像製成三維可視化虛擬人體解剖圖譜,以供醫學生的解剖教學和課後訓練。

在外科模擬手術方面,外科手術模擬系統由清華大學研製成功,它是通過計算機輔助作用實施;在針灸模擬教學方面,上海中醫葯大學、天津中醫葯大學等都建立了三維人體針灸模型,充分運用良好的人機交互系統,在醫學本科生模擬教學中獲得了滿意效果[7]。

所有這些教學研究成果對醫學生技能培養提供了條件,實驗教學平台不斷發展與壯大,但這些研究均局限在臨床操作技能的培養上,在臨床思維能力模擬教學方面少有類似的報道與應用。

中醫臨床思維能力訓練是醫學教育的難點和 熱點 ,我校經過多年眾多專家的不懈努力,正在致力於中醫臨床思維能力方面的研究與開發,目前正在承擔江蘇省高等教育立項重點課題,研發的成果「中醫臨床思維能力訓練平台」對醫學生中醫臨床思維能力的培養發揮了重要作用。

猜你喜歡:

1. 臨床醫學畢業論文範文大全

2. 臨床醫學的畢業論文

3. 本科臨床醫學畢業論文範文

4. 臨床醫學畢業論文範文

5. 有關臨床醫學畢業論文範文

6. 臨床醫學畢業論文範本

閱讀全文

與臨床研究方法實踐精要論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智遠一戶通使用方法 瀏覽:822
駕駛避免剮蹭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734
胸上縫的訓練方法 瀏覽:106
太原公交乘車碼使用方法 瀏覽:944
三星手機撥號快捷鍵怎麼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528
如何辨別鑽石好壞的方法 瀏覽:431
hdlc檢測方法 瀏覽:670
水培石斛蘭的種植方法 瀏覽:426
乾式變壓器項目研究試驗方法 瀏覽:386
青春期偏頭疼的原因和解決方法 瀏覽:66
瓷磚成型缺陷解決方法 瀏覽:392
一歲半亞麻籽油的食用方法 瀏覽:28
蟲害處理方法哪裡找 瀏覽:416
決戰平安京有哪些方法登錄 瀏覽:578
小腿劃傷怎麼處理方法 瀏覽:478
如何測量磷酸鹽的方法 瀏覽:976
平穩序列檢測方法 瀏覽:919
不打針治療咳嗽的方法 瀏覽:280
毛利潤30利潤計算方法 瀏覽:4
後束三角肌的鍛煉方法 瀏覽: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