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自我認識教育運用了哪些教學方法

自我認識教育運用了哪些教學方法

發布時間:2022-09-26 19:12:20

Ⅰ 常用教學手段有哪些

教學方法之所以經常被採用,主要是因為它們都有極其重要的使用價值,對提高教學質量具有特定的功效。但任何教學方法都不是萬能的,它需要教者必須切實把握各種常用教學方法的特點、作用,適用范圍和條件,以及應注意的問題等,使其在教學實踐中有效的發揮作用,下面為您介紹一些不同階段的教學方法。

小學常用的教學方法

1.以語言傳遞為主的教學方法

(1)講授法。這種教學方法是教師通過語言系統連貫地向學生傳授知識的方法。它包括講述、講解、講讀、講演等具體形式。講授法是一種最常見的教學方法。講授法具有傳遞知識信息和控制學生的認識活動兩方面作用,通過這些作用可以發展學生的智力,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的思維活動處於積極的狀態中。他們一邊在緊張的思考,一邊又在感受求知的樂趣。教師在講授中既可通過分析和比較、歸納和演繹、綜合和概括,又可通過講重點、講關鍵、講難點、講思路、講規律、講方法等多種形式來促進學生掌握知識、認識知識的價值,並將其內化為一種學習的動力。

(2)談話法。又稱問答法,是教師根據一定的教學目的要求和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通過師生間的問答對話而使學生獲得新知識或鞏固知識、發展智力的教學方法。談話法分為復習談話和啟發談話兩種形式。談話法可使教師直接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有利於學生獨立思考,並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一般來說談話法花費的教學時間較長,對學生知識准備情況要求較高,所以,在一堂課中,談話法一般與其它的教學方法配合使用。

(3)讀書指導法。這種方法是是教師指導學生通過閱讀教科書和參考書以及課外讀物,使學生獲知識、發展能力的一種方法。它包括指導學生預習、復習、閱讀參考書、自學教材等形式。讀書指導法是加深理解和牢固掌握知識,擴大學生的知識領域,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一種很好的方法。在使用此方法的時候,教師要明確教學目標,同時交給學生讀書的方法。當學生讀書完畢後,教師還要根據實際情況組織學生相互交流,加深對學習內容的理解。

2.以直接感知為主的教學方法

(1)演示法。這種教學方法是教師通過展示各種實物、直觀教具或作示範性實驗和動作,使學生通過觀察獲得感性知識或印證所學書本知識的方法。演示法分為三種形式。第一,為了使學生獲得對事物的感性認識,主要通過實物、掛圖、模型等演示。第二,為了使學生了解事物發展變化的過程,主要使用幻燈片、投影儀、多媒體等現代化的教學媒體。第三,教師身體力行的示範性動作,例如體育課中的示範性動作。演示法是通過視覺刺激完成的,所以要養成學生有目的的知覺習慣,促進學生的思維能力的發展。使用演示法,要依賴一定的物質條件,同時作為一種輔助性的教學方法,要與講授法、談話法等方法結合使用。

(2)參觀法。這種教學方法是教師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組織學生去實地觀察學習,從而獲得知識或鞏固、驗證已學知識的方法。參觀法有準備性參觀、並行性參觀、總結性參觀三種形式。參觀法可使課堂教學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系起來,有利於學生更好地理解所學知識,豐富感性經驗,開闊視野,又可以在實際中受到生動的思想品德教育。在參觀過程中,為了防止學生偏離參觀目的,教師要在參觀過程中對學生加強指導,參觀結束後要安排學生討論參觀心得,或布置與參觀相關的作業。

3.以實際訓練為主的教學方法

(1)實驗法。這種教學方法是指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利用一定的儀器設備,進行獨立操作,通過觀察研究獲取知識,培養技能、技巧的方法。實驗法可分為感知性實驗和驗證性實驗兩種形式,被廣泛應用於中學理科教學,如:物理、化學、生物等自然學科的教學中。實驗法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觀察能力,而且有助於培養學生熱愛科學的情感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2)實習作業法。這種教學方法是學生在教師的組織和指導下,在校內外的一定場所,綜合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進行實際操作或其他實踐活動,以掌握知識,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實習法的特點是感性、綜合性、獨立性和獨創性,在自然科學和技術學科中佔有重要地位,如數學的測量實習,物理、化學的生產技術實習,生物課的植物載培和動物飼養實習,地理課的地形測繪實習,勞動技術課的生產技術實習等。實習法有利於貫徹理論聯系實際原則,培養學生獨立工作能力和工作技能。

(3)練習法。這種教學方法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進行鞏固知識、運用知識,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學方法。練習法分為各種口頭練習、書面練習、實際操作練習、模仿性練習、獨立性練習、創造性練習等形式。練習法以一定的知識為基礎,具有重復性特點,在各科教學中被廣泛使用。它不僅能使學生鞏固和運用所學的知識,形成一定的技能、技巧,而且還有利於培養學生克服困難的毅力、一絲不苟的工作態度等優良品質。

中學常用的教學方法

一、講授法、談話法和討論法的區別

1.講授法是教師運用口頭語言系統向學生傳授知識的一種方法。主要有講述、講解、講讀、講演四種方式。

優缺點:能在短時間系統傳授知識,但不利於學生主動性的發揮。

2.談話法:也叫問答法,它是教師按一定的教學要求向學生提出問題,要求學生回答,並通過問答的形式來引導學生獲取新知識或鞏固舊知識的方法。談話法可分復習談話和啟發談話兩種。運用談話法,學生必須有一定的知識基礎,這是談話法的前提。

優點:能照顧每個學生的特點,有利於發展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並通過談話直接了解學生的學習程度,及時檢驗自己的教學效果。(在教學過程中,中西方分別最早採用談話法的是孔子和蘇格拉底)

3.討論法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為解決某個問題進行探討、辯論,從而獲取知識的一種方法。

優缺點:有利於學生集思廣益,互相啟發,加深理解,但是運用討論法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基礎,一定的理解力,因此在高年級運用較多。

區分:對於以語言傳遞為主的教學方法我們可以按照實施的主體去區分講授法、談話法、討論法。講授法和談話法的主體是老師,教師學生共同參與,而討論法主要是學生之間。

二、演示法和實驗法的區別

1.演示法主要是通過展示實物、直觀教具,進行示範性的實驗或採取現代化視聽手段等指導學生獲得知識或鞏固知識的方法。運用演示法時要注意幾個問題: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選擇性地運用演示手段;控制演示時間,難度不宜太大;演示內容要貼近生活。

2.實驗法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使用一定的儀器和設備,在一定條件下引起某些事物和現象產生變化,進行觀察和分析,以獲得知識和技能的方法。一般在物理、化學、生物等自然科學的教學中運用得較多。實驗法不僅有利於學生掌握知識,而且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科學的、嚴謹的學習態度。

演示法與實驗法兩者的區別主要在於演示法是教師演示,學生看;而實驗法學生自己動手做,教師進行觀察指導。

三、練習法、實習作業法和實踐活動法的區分

1.練習法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運用所學知識獨立地進行實際操作,以鞏固知識、形成技能的方法。練習的種類很多。按培養學生不同方面的能力分為:各種口頭練習、書面練習、實際操作練習;按學生掌握技能、技巧的進程分為:模仿性練習、獨立性練習、創造性練習。

2.實習作業法,又稱實習法,是指根據教學任務要求,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在校內外一定場所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實際操作和其他活動,以幫助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這種方法在自然學科的教學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如數學課的測量練習、生物課的植物栽培等。

3.實踐活動法

讓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多方面實踐能力的教學方法。在實踐活動中,學生是中心,教師是學生的參謀或顧問,教師必須保證學生的主動參與。

區分:練習法和實習作業法的區別在於練習法主要在課堂上練習(課內),實習作業主要是課堂之外(課外),例如:周長的計算公式,(長+寬)乘以2,課上練習題屬於練習法,學生去操場量周長屬於實習作業法。而實踐活動法則是由操作到知識的過程,它更強調在活動中獲得知識和技能。

高中常用的教學方法

1、 頭腦風暴教學法:就是教師引導學生就某一課題自由發表意見,並對其意見的正確 性或准確性教師不進行任何評價的方法。它是一種能在最短的時間里,獲得最多的思想和觀點的工作方法。被廣泛應用於教學、企業管理和科研工作中。在職業教學中,教師和學生可通過大腦風暴法,討論和收集解決實際問題的建議(也稱為建議集合),通過集體討論得出結論。

2、案例教學法:是指通過—個具體教育情境的描述,引導學生對這些特殊情景進行討 論的一種教學方法。案例教學的宗旨不是傳授最終真理,而是通過—個個具體案例的討論和思考,去誘發學生的創造潛能,他甚至不在乎能不能得出正確答案,他真正重視的是得出答案的思考過程。在課堂上,每個人都需要貢獻自己的智慧,沒有旁觀者,只有參與者。學生一方面從教師的引導中增進對一些問題的認識並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從同學之間的交流、討論中提高對問題的洞察力。

3、項目教學法:項目教學法是師生通過共同實施一個完整的項目工作而進行的教學活 動,在職業教育中,項目是指生產一件具體的、具有實際應用價值的產品為目的的任務。隨著現代科學技術及生產組織形式對職業教育要求的提高,人們越來越多地採用小組工作的方式及共同制定計劃、共同分工完成整個項目。在許多情況下,參加項目教學工作小組的學生來自不同的專業和工種,不同的職業專業領域,目的是訓練他們在今後的實際工作中與不同的專業、不同的部門的同事合作的能力和對參與的整個項目完成的能力。

4、讀書指導法:是教師指導學生通過閱讀教科書、參考書,獨立的獲取知識,培養自 我學習能力的方法,它包括指導學生閱讀教科書、參考書,指導學生預習,復習、使用工具書以及閱讀相應的課外書籍,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對書本知識的學習需要他們自己的閱讀和領會,因此讓學生掌握讀書方法,培養他們的閱讀能力和習慣是十分必要的,讀書指導法有利於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培養認真讀書獨立思考的習慣與能力,可以彌補教師講授的不足;也有利於擴大學生的知識面並培養自我學習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自學和自我教育的能力。

5、實習作業法:實習作業法是教師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組織學生在校內或校外進行 實際操作,把書本知識運用於實踐的方法。該方法在自然學科的教學中佔有重要的地位。採用這種方法有利於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書本知識、從事實際工作的能力,有利於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創造性,對於教學中理論聯系實際和實現勞動技術教育任務具有重要意義。

6、發現法:發現法也稱解決問題法,該法從學生的好奇好問好動心理特點出發,以發 展探究性思維為目標,以學科的基本結溝為內容,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自己去發觀、回答和解決問題。運用這種方法,可使學生成為知識的發現者,充分發揮認識能動性,發展對掌握知識的探究和創造精神。運用發現法的一般程序是:

(1)提出要解決的問題或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提出並探究問題的要求;

(2)學生利用教師和教材所提供的材料,對課題進行分析、思考,提出解答的假設;

(3)引導學生展開爭論,驗證假設;

(4)對爭論做出總結;得到原理或概念並檢驗核實。該方法利於激發學生的探究靖神,使學生學到科學認識的方法。但也有不利於學生掌握系統知識的弱點。

Ⅱ 語文有哪些教學手段

導語:我們究竟怎樣去選擇適宜我們自己並能達到和實現我們預期的目的,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的教學方法呢?我認為,首先得從教師和學生的自身入手。下面就一起來看看語文的教學手段有哪些吧!

語文有哪些教學手段

一、“知己”——從教師自身出發,反復檢查省悟

孫子兵法雲:“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這對我們應該有很大的啟發。作為一名教師,其教學對象是學生 ,教學就是要通過教師把握教材,選擇教法,把知識技能傳授給學生,使學生獲得最大程度的提高,但如果做 教師的對自己的知識結構、個性愛好、習慣興趣等各個方面都不甚了了,怎麼能選擇出一套真正適合於自己的 教學方法呢?又怎能使學生通過老師的傳授指點獲得最大的收益呢?

年齡不同,個性不同,受過的訓練不同,教學經驗、教學態度以及教師自身的個性素養及風格的不同,都會影響教師對教材的處理和對教法的選用。即使對同一個教材,不同的教師也會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一個有30年教齡的老教師和一個剛剛出道的年青教師,一個性格開朗的教師和一個性格內向的教師,一個男教師和一個女教師,他們在對教學環境的理解,對學生的研究掌握,對教材的感知角度和深度,對各種事情的處理辦 法等各個方面,都會存在著很大差異。

正象是對待一年四季,人們的感覺都不相同,甚至是同一季節的同一天 ,人們的感受亦不一樣。如夏天,在文學家的眼裡是一個炎熱奔騰的季節,是生命力旺盛的象徵;而在另一些 人眼中則是可詛咒的“煉獄”。對待鮮花亦是如此,有人從它的馨香中感覺到了沁人心脾的陶醉;有人從它的 絢爛中感到了鮮艷奪目的驚異;更有人從它的秀姿中感到了“綽約如處子”般的韻致。如此等等,這些都是人 們在感知上的區別和個性所在。因此,我們必須在執教之前,深入地研究自我,發現自我,界定自我,尋找自 己的個性特色,把握自身的客觀實際情況,結合學生實際和教材性質及內容去進行教法上的深層和廣闊的思考 選擇。倘若我們憑主觀臆想辦事,不管自身情況如何,強行運用某種對自己並不適合的教學方法,或者盲目模 仿某種教學方法的框架,“東施效顰”,那勢必會落得個“邯鄲學步”的結果。當然,我們並不是說別人的成 功經驗不可以借鑒,成功的經驗,我們應該借鑒,只要是遵循教學原則、服務於教學目的、有利於提高教學質 量的教學方法,我們都認為是好的,應該借鑒之,並根據我們的教學實際去消化,借為己用,完善自己的教學 。當然,我們也不能盲目自信,夜郎自大,把自己教學方法中的缺陷和不足當成個性和風格。

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在教學方法的選擇上,首先做到“知己”是必要的,“知己”是取得成功的准備階 段,唯有“知己”才能正確選擇。

二、“知彼”——從學生實際出發,研究學生,找出特點

學生是實施教學的對象,因此,學生及學生的實際情況便是教學中的“彼”了。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任何教學方法效果的驗證都是要通過學生才能夠反映出來的。德國教育家第多斯惠說 過:“教學必須符合人的天性及其發展的規律,這是任何教學的首要的、最高的規律。”這里的人的天性及其 發展和規律即指學生的實際情況。所以,我們無論准備採用什麼教學方法,都必須以學生為主要對象,以學生 對教材的承受能力為主要根據,以發展學生思維、培養學生學習上的創造力為主要目的。而要真正做到這些, 就必須先對學生實際狀況進行了解和掌握。

學生情況包括其知識基礎、思維感知基礎、個性愛好、生活學習習慣、家庭情況、班級環境情況(包括班 級的大小、優差生分布、紀律情況、學習氣氛、團結情況和情感趨向等),前任教師的教學情況(括前任教師 的施教方法及習慣,學習的適應程度和接受情況等),還有學生對外界影響的反映情況等,這些都是我們應該 了解和必須了解的。一個合格或優秀的教師,應是在此基礎上選擇教法,形成自己的個性教學特色的。因為不 同年齡段、甚至同一年齡段的學生,優等生和差等生,男生和女生,他們在心理、生理等方面是有差異的。他 們的個性、愛好、興趣、習慣、思維、感知、技能以及受影響的程度等方面都呈現著色彩紛呈的景象。我們要 了解這些情況,要從中找出共性和個性的東西,尋找出他們共有的感知規律,以便為我們選擇適宜靈活的教學 方法做好准備。

我們注意到這樣一些現象:許多在教學上取得輝煌成就的教育名家不管在什麼地方作示範課時,雖然他們 對所面對的學生的`具體情況是陌生的,但是,他們在上課時,開始總要對學生進行些適當的調查了解,然後再 開始他們的課堂教學活動,這實際上是在為我們樹立榜樣。只有了解了學生情況,才能適宜地選擇教學突破口 ,靈活運用教法,才能取得令人滿意的教學效果。教學大家們如魏書生、寧鴻彬、錢夢龍等人的個性教學特色 的成功經驗實際上給我們揭示這樣一個道理:面對學生,研究學生,依靠學生因情而動地選擇教學方法是教育 教學的一個客觀規律,尤其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特徵。

作為一名語文教師,要使自己的教學具有針對性、實效性,取得滿意的效果,就要了解學生、貼近學生, 選擇恰切適宜的教學方法。這樣做可以使自己的教學有的放矢。時時抓住學生的注意力,為此而動,又使學生 的知識學習得到了應得的訓練和強化。那麼,怎樣去了解學生呢?首先是課下了解。經常保持和同學們的接觸 ,通過閑談、聊天、討論等形式,努力拉近師生之間的關系,了解他們的家庭情況,本人個性習慣、學習基礎 、興趣愛好、思維能力等各種方面,這樣就對他們有了比較完整和深入的了解,尋找出其共性的特點。其次是 課上了解,這是課下了解的深入,是了解他們特殊情況的最好環境,也是籍以選擇教學方法,使教學和學生學 習同步和諧進行的重要環節。在教學中,通過觀察同學們的神情舉止,討論發言,迅速判斷他們的心理需要, 及時調整教學思路,改變教學方法,引導他們的注意力與自己的教學同調,這就使共性和個性有了結合的機會 ,也就使教師教學具有了針對性。再次,課後了解。每一節課結束後,找幾個同學了解一下同學們對教學的反 應及聽課要求。這既是一節課的總結,又為下一節課的教學提供了借鑒。這些活動的持續進行,可以使自己的 教學具有針對性,又能調動同學們對語文課的興趣。因此,對學生實際情況的了解,決定和體現著語文教師的 教學方法的生命力!

語文有哪些教學手段

(一)閱讀法(朗讀、默讀、背誦)

(二)講授法(講述、講解、講評、講演、復述、講讀、講練、說書法);

(三)對話法(問答、談話、討論、辯論)

(四)實踐法(觀察、調查、訪談、參觀、實驗、考察、考證、游戲、交往、旅遊、實習、見習、練習、作業等)

(五)電教法(照相機、幻燈機、投影機、錄音機、廣播、電視、電影、錄相機、語音實驗實、電腦、網路、多媒體)

(六)研究法(問題—解決式;課題—探究式;實驗—論證式)

(七)自學法(自學—輔導式)(盧仲衡、魏書生)

(八)其他教育教學的方法舉隅:

1、語感教學法 (洪鎮濤、王尚文)

2、思路教學法

3、情感教學法 (於漪)

4、案例教學法 (根舍因、克拉夫基)

5、點撥教學法 (蔡澄清)

6、情境教學法 (李吉林)

7、導讀教學法 (錢夢龍)

8、目標教學法(布盧姆)

9、反饋教學法(劉顯國)

10、問題教學法(杜威、馬赫穆多夫)

11、欣賞教學法

12、活動教學法 (杜威)

13、點面教學法

14、愉快教學法 (上海一師附小等)

15、成功教學法 (上海閘北八中)

16、整體教學法 (查有梁)

17、合作教學法 (美國的斯萊文、前蘇聯阿莫納什維利)

18、啟發式教學法 (《學記》、柏嘗試教學法拉圖)(邱學華)

19、設計教學法 (克伯屈)

20、發現教學法 (布魯納)

21、創新教學法 (奧斯本、吉爾福特、陶行知)

22、差異教學法 (華國棟)

22. 單元教學法

23. 比較教學法

24. 程序教學法(普萊西、斯金納)

25. 直觀教學法

26. 圖示教學法 (王松泉)

27. 暗示教學法 (洛扎諾夫)

28. 競賽教學法(羅樹根)

29. 大語文教學法(張孝純)

30. 非指導性教學法(羅傑斯)

31. 掌握學習教學法(布盧姆)

32. 道爾頓制教學法(柏克赫司特)

33. 有意義學習教學法(奧蘇貝爾)

34.遷移教學法 (馬芯蘭)

35.嘗試教學法 (邱學華)

36.學導式教學法 (胥長辰)

淺談語文的教學方法

人本教育觀認為:受教育的人必須成為教育他自己的人。教師的作用是為學生主動學習創造條件,形成一種有助於學生發展的、能夠獨立探究的情境,讓他們參與知識獲得的全過程,而不是提供現成的知識。有人言:“一個差的教師奉送真理,優秀的教師則教人發現真理。”

建構教育觀認為,人獲取客觀知識的過程應該有主觀經驗的參與,通過學習主體的實踐,在原有的認識基礎上去主動地發展,積極地建構。這種建構過程是雙向的:一方面,通過使用先前的知識,建構當前事物的意義,以超越所給的信息;另一方面,被利用的先前知識不是從記憶中原封不動的提取,而是本身要根據具體事例的變異性而得到重新建構。這就要求教師由知識的傳授者、灌輸者轉變為學生主動建構意義的幫助者、促進者。

多元智能觀點認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個體的多元智能在每個人身上的表現是不一樣的,並不存在一個統一、固定的衡量標准,只要努力,大多數人都可以使自己的每項智能達到很高的標准。教師的任務就是發現潛藏在學生身上的突出智能,通過對這些智能的肯定和開發,促進其它智能的發展。

Ⅲ 教學方法的種類和方法

教學方法的理論是教學理論研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自從人類有教學活動開始,隨之也就有了教學方法的創造和應用。在千百年的教學實踐活動中,人們創造和總結出難以記數的各種教學方法。讓我們來談談教師的教學方法吧:

教學方法有哪些

一、教學方法的概念

1、 中外對教學方法的不同界定

由於時代的不同,由於社會背景、文化氛圍的不同,由於研究者研究問題的角度和側面的差異,使得中外不同時期的教學理論研究者對“教學方法”概念的界說自然不盡相同。

2、 教學方法不同界定之間的共性

(1)教學方法要服務於教學目的和教學任務的要求。

(2)教學方法是師生雙方共同完成教學活動內容的手段。

(3)教學方法是教學活動中師生雙方行為體系。

3、 教學方法的內涵 [重點]

教學方法,是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為實現教學目的和教學任務要求,在教學活動中所採取的行為方式的總稱。

教學方法的內在本質特點:

(1)教學方法體現了特定的教育和教學的價值觀念,它指向實現特定的教學目標要求。

(2)教學方法受到特定的教學內容的制約。

(3)教學方法要受到具體的教學組織形式的影響和制約。

二、教學方法的分類

教學方法的分類就是把多種多樣的各種教學方法,按照一定的規則或標准,將它們歸屬為一個有內在聯系的體系。

(一)國外學者的教學方法分類模式

1、 巴班斯基的教學方法分類

依據是對人的活動的認識, 認為教學活動包括了這樣的三種成分,即知識信息活動的組織、個人活動的調整、活動過程的隨機檢查。把教學劃分為三大類

第一大類:“組織和自我組織學習認識活動的方法”。

第二大類:“激發學習和形成學習動機的方法”。

第三大類:“檢查和自我檢查教學效果的方法”。

2、 拉斯卡的教學方法分類

分類的依據是新行為主義的學習理論,即刺激——反應聯結理論。

(教學方法——學習刺激——預期的學習結果)

依據在實現預期學習結果中的作用,學習刺激可分為A、B、C、D四種,據此相應地歸類為四種基本的或普通的教學方法。

第一種方法:呈現方法。

第二種方法:實踐方法。

第三種方法:發現方法。

第四種方法:強化方法。

3、 威斯頓和格蘭頓的教學方法分類

依據教師與學生交流的媒介和手段,把教學方法分為四大類:

教師中心的方法,主要包括講授、提問、論證等方法;

相互作用的方法,包括全班討論、小組討論、同伴教學、小組設計等方法;

個體化的方法,如程序教學、單元教學、獨立設計、計算機教學等;

實踐的方法,包括現場和臨床教學、實驗室學習、角色扮演、模擬和游戲、練習等方法。

(二)中國學者建構的教學方法分類模式

1、 李秉德教授主編《教學論》中的教學方法分類。

按照教學方法的外部形態,以及相對應的這種形態下學生認識活動的特點,把中國的中小學教學活動中常用的教學方法分為五類。

第一類方法:“以語言傳遞信息為主的方法”,包括講授法;談話法;討論法;讀書指導法等。

第二類方法:“以直接感知為主的方法”,包括演示法;參觀法等。

第三類方法:“以實際訓練為主的方法”,包括練習法;實驗法;實習作業法。

第四類方法:“以欣賞活動為主的教學方法”例如陶冶法等。

第五類方法:“以引導探究為主的方法”,如發現法;探究法等。

2、 黃甫全教授提出的層次構成分類模式。

黃甫全教授認為,從具體到抽象,教學方法是由三個層次構成的,這三個層次是:

第一層次:原理性教學方法。解決教學規律、教學思想、新教學理論觀念與學校教學實踐直接的聯系問題,是教學意識在教學實踐中方法化的結果。如:啟發式、發現式、設計教學法、注入式方法等。

第二層次:技術性教學方法。向上可以接受原理性教學方法的指導,向下可以與不同學科的教學內容相結合構成操作性教學方法,在教學方法體系中發揮著中介性作用。例如:講授法、談話法、演示法、參觀法、實驗法、練習法、討論法、讀書指導法、實習作業法等。

第三層次:操作性教學方法。指學校不同學科教學中具有特殊性的具體的方法。如語文課的分散識字法、外語課的聽說法、美術課是寫生法、音樂課的視唱法、勞動技術課的工序法等。

第二節 課堂教學常用方法

中小學課堂教學中實用的教學方法多種多樣和豐富多彩,這里所闡述的是其中最常用的一些主要的方法。

一、講授式的教學方法 [重點]

1、定義:教師主要運用語言方式,系統地向學生傳授科學知識,傳播思想觀念,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發展學生的智力。

2、具體實施形式:

(1)講解教學方法

(2)談話教學方法

(3)討論教學方法

(4)講讀教學方法

(5)講演教學方法

3、運用講授式教學方法的基本要求主要體現在下述幾個方面:

(1)科學地組織教學內容。

(2)教師的教學語言應具有清晰、精練、准確、生動等特點。

(3)善於設問解疑,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和積極的思維活動。

二、問題探究式教學方法 [重點]

1、定義:教師或教師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在教師組織和指導下,通過學生比較獨立的探究和研究活動,探求問題的答案而獲得知識的方法。

(1)問題教學法

(2)探究教學法

(3)發現教學法

3、運用發現教學法與探究教學法時,應注意以下幾方面的要求:

(1)努力創設一個有利於學生進行探究發現的良好的教學情境。

(2)選擇和確定探究發現的問題(課題)與過程。

(3)有序組織教學,積極引導學生的探究發現活動。

4、問題探究式教學方法的實施的基本步驟:

(1)創設問題的情境

(2)選擇與確定問題

(3)討論與提出假設

(4)實踐與尋求結果

(5)驗證與得出結論

三、訓練與實踐式教學方法

1、定義:通過課內外的練習、實驗、實習、社會實踐、研究性學習等以學生為主體的實踐性活動,使學生鞏固、豐富和完善所學知識,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多方面的實踐能力。

2、訓練與實踐式教學方法中的各種具體教學方法的內涵和基本要求

(1)練習法

(2)實驗法

(3)社會實踐法

(4)研究性學習法

四、基於現代信息技術的教學方法

1、現代教學媒體的分類

現代教學媒體根據人接受信息的感官不同,可以分為視覺媒體、聽覺媒體、視聽媒體和交互媒體等。

2、現代信息技術可以實現多方面的教學功能,其中主要的方面體現在:

(1)再現功能。

(2)集成功能。

(3)交互功能。

(4)虛擬功能。

第三節 教學方法的選擇與運用

科學、合理地選擇和有效地運用教學方法,要求教師能夠在現代教學理論的指導下,熟練地把握各類教學方法的特性,能夠綜合地考慮各種教學方法的各種要素,合理地選擇適宜的教學方法並能進行優化組合。

一、選擇教學方法的基本依據 [重點]

(一)依據教學目標選擇教學方法。

不同領域或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的有效達成,要藉助於相應的教學方法和技術。教師可依據具體的可操作性目標來選擇和確定具體的教學方法。

(二)依據教學內容特點選擇教學方法。

不同學科的知識內容與學習要求不同;不同階段、不同單元、不同課時的內容與要求也不一致,這些都要求教學方法的選擇具有多樣性和靈活性的特點。

(三)根據學生實際特點選擇教學方法。

學生的實際特點直接制約著教師對教學方法的選擇,這就要求教師能夠科學而准確地研究分析學生的上述特點,有針對性地選擇和運用相應的教學方法。

(四)依據教師的自身素質選擇教學方法。

任何一種教學方法,只有適應了教師的素養條件,並能為教師充分理解和把握,才有可能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有效地發揮其功能和作用。因此,教師在選擇教學方法時,還應當根據自己的實際優勢,揚長避短,選擇與自己最相適應的教學方法。

(五)依據教學環境條件選擇教學方法。

教師在選擇教學方法時,要在時間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能最大限度地運用和發揮教學環境條件的功能與作用。

二、教學方法的運用

教師選擇教學方法的目的,是要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有效地運用。

首先,教師應當根據具體教學的實際,對所選擇的教學方法進行優化組合和綜合運用。

其次,無論選擇或採用哪種教學方法,要以啟發式教學思想作為運用各種教學方法的指導思想。

另外,教師在運用各種教學方法的過程中,還必須充分關注學生的參與性。

關於幼兒園教師的教學方法

1啟發式教學

啟發式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依據學習過程的客觀規律,最大限度地調動幼兒的思維和學習積極性的教學方式。

啟發式教學法具有以下特點:

注重調動幼兒的心智活動,提供給幼兒一種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表現的機會。

注重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和參與活動的主動性、積極性,使幼兒愉快地參與到活動之中。

注重建立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師生雙方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配合、相互促進。

2情景教學法

情境教學法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幼兒創設一個具體、生動、形象的學習情景,並通過合適的方式把幼兒完全帶入這個情境之中,讓幼兒在具體情境的連續不斷的啟發下有效地進行學習。

運用情境教學法應注意以下問題:

要讓幼兒身臨其境,在情境中觀察、感知、操作、體驗,在具體情境的感染下產生歡樂或苦惱、愛或恨、喜悅或憤怒等情感。

創設的模擬情境在形式上要新穎,新奇的刺激容易引起幼兒的注意,容易喚起幼兒的求知慾;在內容上要有實用性,創設的情境要能有效地達到目標,不搞花架子。

在運用情境教學法時,教師要根據需要作啟發講解、點撥總結,以幫助幼兒將獲得的感性經驗進行概括、提取。要在情境中給予幼兒充分表達、表現的機會和交往的機會,使他們成為活動的主體。

3暗示教學法

暗示教學法是運用心理學、生理學、精神病治療學有關知識和規律,精心設計教學環境,通過暗示、聯想與想像、智力活動、體力活動、練習、音樂等方式的綜合運用,巧妙地利用無意識的心理活動,激發個人的心理潛力,使兒童在輕松愉快的情況下學習的方法。

運用暗示教學法應注意以下問題:

運用暗示教學法要根據教學目標和內容選擇恰當的暗示手段。

把握好暗示的時機,使幼兒的無意識心理活動有利於向有意識心理活動轉化。

創設好暗示的環境,使幼兒在愉快、輕松的氛圍中展開無需強記的無意識活動。

重視教學中教師行為、觀念、態度、教學方法和教學環境對幼兒可能發生的潛移默化的作用,發揮積極影響。

4發現法

發現法是指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概念和原理時,只給他們一些事實和問題,讓學生積極思考,獨立探究,自行發現並掌握相應的原理和結論的一種方法。

5活動操作法

活動操作法指教師根據教學目標提供物質材料,引導幼兒在操作物質材料的活動中充分動手、動腦、動口,從而獲得經驗的方法。

Ⅳ 自我教育的方法有哪些

所謂自我教育法是指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自己教育自己,並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的方法.自我教育能力的形成是以學生的自我意識發展為基礎,通過自我意識的不斷發展,使學生自我教育能力逐漸增強.自我教育能力包括自我評價、自我激勵、自我調控等幾個因素.
自我教育的作用和特點 : 1、自我教育法的運用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中國心理學家潘菽曾說過:「自我教育是一個人在道德修養上的自覺能動性的表現.」自我教育法利用學生自身內部的矛盾斗爭,促進了學生個性的形成.所以我們說:自我教育才是形成個人品德的根本動力.
2、自我教育法使學生易於接受.
自我教育法提高學生的自我控制、自我管理能力,不是一種強制行為,而是充分挖掘學生自身的積極因素,如想得到同學的認同,希望教師喜歡,想做一個好學生的願望.通過教師的引導形成新認識、新觀點,進而提高學生的自我評價能力,當學生的不良行為與認知不一致時,就會自覺對行為進行調控.這種方法比教師強制性的規定更易於讓學生接受.
3、效果好,持久性強.
傳統的品德教育中,教師常常單純按照校紀校規對違紀行為加以懲罰,但這樣最易誘發學生的逆反心理,或是造成學生的錯誤認識——教師在場時就不能違紀,教師不在場時違紀也沒關系.而通過自我教育,學生能從心理上真正接受教育內容,自覺地吸收它們,他們的自我控制、自我管理能力就能得到逐步提高,各種良好的行為就會成為一種習慣而存在,進而轉化為一種品質受益終生.

Ⅳ 什麼是自我教育法簡述自我教育的作用和特點

所謂自我教育法是指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自己教育自己,並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的方法。自我教育能力的形成是以學生的自我意識發展為基礎,通過自我意識的不斷發展,使學生自我教育能力逐漸增強。自我教育能力包括自我評價、自我激勵、自我調控等幾個因素。

自我教育的作用和特點 : 1、自我教育法的運用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中國心理學家潘菽曾說過:「自我教育是一個人在道德修養上的自覺能動性的表現。」自我教育法利用學生自身內部的矛盾斗爭,促進了學生個性的形成。所以我們說:自我教育才是形成個人品德的根本動力。

2、自我教育法使學生易於接受。

自我教育法提高學生的自我控制、自我管理能力,不是一種強制行為,而是充分挖掘學生自身的積極因素,如想得到同學的認同,希望教師喜歡,想做一個好學生的願望。通過教師的引導形成新認識、新觀點,進而提高學生的自我評價能力,當學生的不良行為與認知不一致時,就會自覺對行為進行調控。這種方法比教師強制性的規定更易於讓學生接受。

3、效果好,持久性強。

傳統的品德教育中,教師常常單純按照校紀校規對違紀行為加以懲罰,但這樣最易誘發學生的逆反心理,或是造成學生的錯誤認識——教師在場時就不能違紀,教師不在場時違紀也沒關系。而通過自我教育,學生能從心理上真正接受教育內容,自覺地吸收它們,他們的自我控制、自我管理能力就能得到逐步提高,各種良好的行為就會成為一種習慣而存在,進而轉化為一種品質受益終生。

Ⅵ 自閉症兒童社會認知的教育內容和教育方法有哪些呢

1.訓練干預方法
雖然目前孤獨症的干預方法很多,但是大多缺乏循證醫學的證據。尚無最優治療方案,最佳的治療方法應該是個體化的治療。其中,教育和訓練是最有效、最主要的治療方法。目標是促進患者語言發育,提高社會交往能力,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和學習技能。孤獨症患者在學齡前一般因不能適應普通幼兒園生活,而在家庭、特殊教育學校、醫療機構中接受教育和訓練。學齡期以後患者的語言能力和社交能力會有所提高,部分患者可以到普通小學與同齡兒童一起接受教育,還有部分患者可能仍然留在特殊教育學校。
目前國際上受主流醫學推薦和使用的訓練干預方法,為孤獨症的規范化治療提供了方向,這些主流方法主要有
(1)應用行為分析療法(ABA) 主張以行為主義原理和運用行為塑造原理,以正性強化為主促進孤獨症兒童各項能力發展。訓練強調高強度、個體化、系統化。
(2)孤獨症以及相關障礙兒童治療教育課程(TEACCH)訓練 該課程根據孤獨症兒童能力和行為的特點設計個體化的訓練內容,對患兒語言、交流以及感知覺運動等各方面所存在的缺陷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核心是增進孤獨症兒童對環境、教育和訓練內容的理解和服從。
(3)人際關系訓練法 包括地板時光療法(floor time)、 人 際 關 系 發 展 干 預 療 法 (relationship development intervention,RDI)。
上述治療方法在國內一些孤獨症康復機構已開展,獲取了較好的治療效果,但還需要進一步研究論證。
2.葯物治療
目前葯物治療尚無法改變孤獨症的病程,也缺乏治療核心症狀的特異性葯物,但葯物可以改善患者的一些情緒和行為症狀,如情緒不穩、注意缺陷和多動、沖動行為、攻擊行為、自傷和自殺行為、抽動和強迫症狀以及精神病性症狀等,有利於維護患者自身或他人安全、順利實施教育訓練及心理治療。常用葯物如下:
(1)中樞興奮葯物 適用於合並注意缺陷和多動症狀者。常用葯物是哌醋甲酯。
(2)抗精神病葯物 應小劑量、短期使用,在使用過程中要注意葯物副作用,特別是錐體外系副作用
①利培酮 對孤獨症伴發的沖動、攻擊、激越、情緒不穩、易激惹等情感症狀以及精神病性症狀有效。②氟哌啶醇 對沖動、多動、刻板等行為症狀和情緒不穩、易激惹等情感症狀以及精神病性症狀有效,據報道還可改善社會交往和語言發育障礙。③阿立哌唑、奎硫平、奧氮平等非典型抗精神病葯物 在控制患者的沖動、攻擊和精神病性症狀也有效。
(3)抗抑鬱葯物 能減輕重復刻板行為、強迫症狀,改善情緒問題,提高社會交往技能,對於使用多巴胺受體阻滯劑後出現的運動障礙如退縮、遲發性運動障礙、抽動等也有一定效果。
選擇性5-HT再攝取抑制劑(SSRIs)對孤獨症患者的行為和情緒問題有效。如舍曲林可試用於6歲以上患者

Ⅶ 思想政治教育13種方法

(1) 疏導教育法,廣開言路,集思廣益,引導大家把各自觀點和經驗都發表出來。主要有分導(分而導之),利導(因勢利導)和引導(啟發誘導)三種方式。
(2) 比較教育法,將兩種不同事物和現象的性質、特點進行比較鑒別,得出正確結論,以提高思想認識。就內容而言有橫比和縱比之分,具體運用方式包括回憶對比法(回憶過去對比現在,憶苦思甜),比較鑒別法(通過比較鑒別真偽、是非),類比法(通過屬性類似現象的比較得出他們其他的共同特徵)。
(3) 典型教育法,通過典型的人或事進行示範,教育人們提高思想認識,最常用的有兩種形式。負面典型(反映落後的、錯誤的思想)和正面典型(代表正確的、先進的思想)。
(4) 自我教育法,按照思想政治教育目標和要求,主動提高思想認識的方法,包括自我修養(反省、反思、自我改造),自我管理(自製、自律)和自我調控(調整與環境關系、認知調控和情緒調控)三個方面。
(5) 激勵感染教育法,通過激發人們的主觀能動性來調動積極性的方法。包括目標激勵,獎罰激勵,競爭激勵的激勵方式和形象感染藝術感染、群體感染。

Ⅷ 教學方法有哪些

第一類方法:「以語言傳遞信息為主的方法」,包括講授法;談話法;討論法;讀書指導法等。

第二類方法:「以直接感知為主的方法」,包括演示法;參觀法等。

第三類方法:「以實際訓練為主的方法」,包括練習法;實驗法;實習作業法。

第四類方法:「以欣賞活動為主的教學方法」例如陶冶法等。

第五類方法:「以引導探究為主的方法」,如發現法;探究法等。

(8)自我認識教育運用了哪些教學方法擴展閱讀

教學方法,是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為實現教學目的和教學任務要求,在教學活動中所採取的行為方式的總稱。

教學方法的內在本質特點:

1、教學方法體現了特定的教育和教學的價值觀念,它指向實現特定的教學目標要求。

2、教學方法受到特定的教學內容的制約。

3、教學方法要受到具體的教學組織形式的影響和制約。

Ⅸ 什麼樣的教育方式才是科學有效的教育方式

隨著人們思想的不斷進步,大家對教育的理解早已經超越了簡單的學習書本知識,人們越來越深刻的認識到,教育不僅僅是為孩子找一所學校,不僅僅是給孩子買幾本書這么簡單。家長注重對孩子的教育,不光是體現在孩子的學習成績上,更多的是體現在孩子的行為以及處事風格上。有句話說三歲看小,七歲看老,孩子小時候的一言一行有很大的可能會影響到以後的生活。科學的教育孩子,不僅僅要讓孩子能夠在學校的成績更為突出,更應該表現在孩子的思想以及品格上。培養一個心胸開闊、品格良好的孩子,需要家庭成員共同努力。孩子在家的時間比在學校的時間更多,所以受家庭因素的影響比受學校的影響更大。

三、教育孩子合理的規劃生活。

教育孩子合理的規劃生活很重要,做任何事情都應該有一個計劃,即使會發生變化,這個變化也應該在自己的可控范圍內。孩子在日積月累的過程中會有明確的人生目標,知道自己要做什麼,少走許多彎路。

Ⅹ 有哪些自我教育的方法呢

自我教育的五種方法如下:
一,自定目標
給自己定些不大不小的目標,比如下次考試要提高多少分,或者要進多少名次,如果達到了,就好好獎賞自己一下,然後接下來再定一個稍微高一點的目標,這樣能不斷的保持興奮度與成就感。如果總有制定的小目標,你自己勝利,就等於一次次的自我激勵。如果能做一張,完成表,成績表,看見自己努力的成果,那我一定要更加用心的去做。
富蘭克林在年輕的時候,為了成功地把握住自己,給自己定個目標,他發誓要克服一切自然傾向,習慣和,夥伴的誘惑。他把一天24小時做了科學分配,什麼時候起床,吃飯,什麼時候工作,學習,力求規律化。富蘭克林這些自製目標,對於他的成長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自我啟發一句名言,座右銘,一位名人的事跡,周圍老師,同學的言行等,都可以用來啟迪自己勤奮學習,立志進取。
三,自我壓力給自己制定一個目標,或找到自己的差距,自己將自己逼上樑山。有差距,才有不安,才會不斷努力,不斷改變自己。壓力是推動進步的動力,這里最重要的是自己給自己施壓。
四,自我警戒自我警戒就是針對自己的弱點,隨時提醒或暗示自己,給自己敲響警鍾,不斷鞭策自己。
五,自我獎賞學習有了進步,也許表面上看不出,而自己心裡最明白,這時可以自我鼓勵,獎勵自己。要是有一次考試,考得不錯,就要高高興興回家,吃些好東西,祝賀自己,到公園中享受一下藍天白雲的快樂。在艱苦的學習之後,比一段時間去干自己喜歡的活動,例如,背完歷史後,可以看電視節目,默寫完英語單詞可以打一會兒羽毛球,復習完今天的功課,可以收聽自己喜歡的流行音樂。供參考。

閱讀全文

與自我認識教育運用了哪些教學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冰晶石用什麼方法乾燥好 瀏覽:897
紫砂老壺用什麼方法最好 瀏覽:390
10元折桃心方法6步驟圖片 瀏覽:359
天氣變化如何保護自己方法 瀏覽:683
域故障分析方法 瀏覽:74
洗衣機使用方法的視頻 瀏覽:513
嬰幼兒皮炎怎麼治療方法 瀏覽:944
廣電路由器連接電視方法 瀏覽:202
消防編碼器的使用方法 瀏覽:721
如何正確方法畫出粽子 瀏覽:645
用什麼方法可以查出輸尿管癌症 瀏覽:295
如何止住流淚的方法 瀏覽:963
怎麼發制海參的方法 瀏覽:210
什麼叫分步說明的方法 瀏覽:429
用哪些方法可以預防糖尿病 瀏覽:459
甲亢治療方法比較 瀏覽:573
分數計算方法如何運用 瀏覽:493
ipadqq麥克風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659
免疫缺陷病治療方法 瀏覽:855
腳尖地面上組合訓練方法 瀏覽: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