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在電路中分析電流和電壓大小
在交流電路中,電壓與電流之間的相位差(Φ)的餘弦叫做功率因數,用符號cosΦ表示,在數值上,功率因數是有功功率和視在功率的比值,即cosΦ=P/S
功率因數的大小與電路的負荷性質有關, 如白熾燈泡、電阻爐等電阻負荷的功率因數為1,一般具有電感或電容性負載的電路功率因數都小於1。功率因數是電力系統的一個重要的技術數據。功率因數是衡量電氣設備效率高低的一個系數。功率因數低,說明電路用於交變磁場轉換的無功功率大, 從而降低了設備的利用率,增加了線路供電損失。所以,供電部門對用電單位的功率因數有一定的標准要求。
(1) 最基本分析:拿設備作舉例。例如:設備功率為100個單位,也就是說,有100個單位的功率輸送到設備中。然而,因大部分電器系統存在固有的無功損耗,只能使用70個單位的功率。很不幸,雖然僅僅使用70個單位,卻要付100個單位的費用。在這個例子中,功率因數是0.7 (如果大部分設備的功率因數小於0.9時,將被罰款),這種無功損耗主要存在於電機設備中(如鼓風機、抽水機、壓縮機等),又叫感性負載。功率因數是馬達效能的計量標准。
(2) 基本分析:每種電機系統均消耗兩大功率,分別是真正的有用功(叫千瓦)及電抗性的無用功。功率因數是有用功與總功率間的比率。功率因數越高,有用功與總功率間的比率便越高,系統運行則更有效率。
(3) 高級分析:在感性負載電路中,電流波形峰值在電壓波形峰值之後發生。兩種波形峰值的分隔可用功率因數表示。功率因數越低,兩個波形峰值則分隔越大。保爾金能使兩個峰值重新接近在一起,從而提高系統運行效率。
② 如何使用萬用表 怎樣用萬用表測量直流電流方法
1、測電流之前,先判斷電流的性質(交流和直流)、電流大小范圍。
2、選擇恰當的測量工具(比如安全、精度和現場測量時使用方便)和測量檔位。選擇恰當的測量工具後,如果不是專業技術人員,而只是興趣愛好者,建議閱讀使用說明。3、一般的操作步驟:
1)如果是小型用電設備(如電子設備等),可以閱讀產品說明書中有關產品用電功率相關描述,該部分說明有時候直接將用電設備工作時通過的電流范圍標示在說明書中。如果說明書只是標明了用電功率和電壓,則可以通過公式「a=w/v」計算得出電流。當需要測試多個設備工作時的總電流時,將單個設備的電流相加,計算出主線路上的總電流。
如果需要實際測量:
(1)選擇恰當檔位(測電流,電流值范圍)
(2)斷開被測線路(但是用電設備和負載不能斷開,否則就是線路短路!),將萬用表竄入線路(注意是串聯),此時萬用表電阻幾乎為零,流經萬用表的電流就等於流經用電設備和負載的電流。
2)如果是較大型用電設備(工作電壓一般為220v至380v),建議使用鉗形電流表(萬用表)。其原理是在通電線路上形成閉合的電磁場,電磁場的變化引起萬用表產生電流。這個電流與被測線路電流存在一個比例關系,從而可以直接在電流表中讀出線路電流。萬用表測電流圖列
③ 電流是怎麼算的
電流的計算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同情況下計算方式也不同:
1、一般情況下計算電流用歐姆定律,歐姆定律定義式:電流=電壓÷電阻。原理式:電流=單位時間通過的電量=Q/t。
2、串聯電路假設n個用電器串聯:電流:I總=I1=I2....=In(串聯電路中,電路各部分的電流相等);
3、並聯電路假設n個用電器並聯:電流:I總=I1+I2....+In(並聯電路中,幹路電流等於各支路電流之和)。
(3)分析電流的范圍和方法擴展閱讀:
電流分為交流電流和直流電流:
交流電:大小和方向都發生周期性變化。生活中插牆式電器使用的是民用交流電源。交流電在家庭生活、工業生產中有著廣泛的使用,生活民用電壓220V、通用工業電壓380V,都屬於危險電壓。
直流電:方向不隨時間發生改變。生活中使用的可移動外置式電源提供的的是直流電。直流電一般被廣泛使用於手電筒(干電池)、手機(鋰電池)等各類生活小電器等。干電池(1.5V)、鋰電池、蓄電池等被稱之為直流電源。因為這些電源電壓都不會超過24V,所以屬於安全電源。
④ 電流、電壓的大小分別用什麼測量,怎麼測量
一、電流的大小用電流表測量,測量流程如下:
1、電流表要與被測用電器串聯。
2、正負接線柱的接法要正確:使電流從正接線柱流入,從負接線柱流出,俗稱正進負出。
3、被測電流不要超過電流表的量程(否則會燒壞電流表),可用試觸的方法確定量程。
4、因為電流表內阻太小(相當於導線),所以絕對不允許不經過用電器而把電流表直接連到電源的兩極上。
5、確認使用的電流表的量程。
6、確認每個大格和每個小格所代表的電流值。
二、電壓的大小用電壓表測量,測量流程如下:
1、測量時,應將電流表串接於被測電路的低電位一側。
2、測量直流時,需要注意電流表端鈕的符號,對單量限電流表,被測量電流應從標有 「+」的端鈕流人電流表,從標有「—」的端鈕流出電流表;對多量限電流表,標有「*」的是公共端鈕;
如果其他端鈕標有「+」符號.則應使被測電流從「+」端鈕流入,從「*」端鈕流出;如果其他端鈕標有「—」符號,則連接正好與上述情況相反。
(4)分析電流的范圍和方法擴展閱讀:
電流的測量注意事項:
1、正確接線。測量電流時,電流表應與被測電路串聯;測量電壓時,電壓表應與被測電路並聯。測量直流電流和電壓時,必須注意儀表的極性,應使儀表的極性與被測量的極性一致。
2、高電壓、大電流的測量。測量高電壓或大電流時,必須採用電壓互感器或電流互感器。電壓表和電流表的量程應與互感器二次的額定值相符。一般電壓為100V,電流為5A。
3、量程的擴大。當電路中的被測量超過儀表的量程時,可採用外附分流器或分壓器,但應注意其准確度等級應與儀表的准確度等級相符。
4、另外,還應注意儀表的使用環境要符合要求,要遠離外磁場。
⑤ 物理老師在課堂上演示電流,電流大小如何測量
一、鉗形表的使用方法
准備工作,在使用鉗形表測量前,要做好以下准備工作:
1、安裝電池。早期的鉗形表,僅能測電流不需要安裝電池,而現在的鉗形表不但能測電流、電壓,還能測電阻,因此要求表內安裝電池。安裝電池時注意電池的極性與電池盒標注相同,按照要求安裝與其電壓值相符合要求的電池。
2、安裝表筆。如果僅用鉗形表測電流,可不安裝表筆,如果要測量電壓和電阻,一定要安裝表筆。紅表筆插入到標有“+”的插孔,黑表筆插入“-”或者“com”的插孔內。
4、測量時不能切換量程,以免損壞鉗形表。
5、在測量導線電流時,應盡量讓其他導線遠離鉗形表,以免受這些導線影產生的磁場影響,使測量誤差增大。特別是裸露的導線更是如此。
⑥ 如果不知道被測電流的范圍,應該怎樣做
打到最大量程,用表筆試探性測量—— 一觸即走,觀察指針偏偏轉角度,換適當量程,繼續試探性測量,逐步縮小被測電流范圍,直至確定電流所在的准確量程范圍。
⑦ 有什麼常見的電磁電流檢測方法
比較常見的電磁電流檢測方法的話,應該是電磁感應原理,或者是一個自動化感應原理方法
分析交流電路當然是相量法優先了,此外還有拉氏變換,如果要分析交流電流(信號),選用傅立葉變換,你可以找積分變換這本書,現代一般是用MATLAB的工具箱建模作理論分析,實際用示波器等儀器觀察。
⑨ 電流檢測方法
電流檢測常用的方式為電阻直接取樣、利用霍爾元件(LEM)取樣和利用電流互感器取樣。
用電阻取樣易於實現,電路設計簡單,但損耗大,檢測信號易受干擾,適用於小功率轉換電路,電路如圖1所示,其中R1為電流檢測電阻。以源端平均電流1A為例,常用的電流控制型PWM控制器UC1845的電流保護檢測電壓為1V,這樣需要的電阻為1Ω,功耗為1W,按照航天器元器件降額要求(GJB/Z 35-93《元器件降額准則》),至少選用2W的電阻。而一個2W電阻的封裝對於模塊電源來說體積較大。
電流檢測的一般方式
用霍爾元件雖然檢測精度較高,但成本、體積常常對於模塊電源來說還是無法接受。
一般電流互感器的特性介於電阻和霍爾元件之間,是用得最多的一種電流檢測方法。DC-DC轉換器中常用的是脈沖直流互感器,其原理如圖2所示,工作方式為單向磁化,類似正激轉換器。當初級電流流通時,磁芯中磁場逐漸增大;當初級電流不再增加時,次級感應電勢將二極體擊穿,使磁芯復位到剩磁感應強度Br。
通常初級線圈為1匝,次級匝數很多,這樣可以減小次級反射到初級的阻抗,以減小對初級的影響。
如果不考慮線圈電阻,則次級感應電壓可以近似為電壓源,脈沖直流互感器的設計依據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