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考金融專業的研究生要看哪些書
以人大的為參考:
金融學專業
考試內容 參考書目 作者 出版社
1.經濟學基礎 西方經濟學 高鴻業 人民大學出版社
2.貨幣銀行學 貨幣銀行學 黃達 人民大學出版社
3.公司財務 公司理財 S 羅斯 吳世農譯 機械工業出版社
4.雜志:《金融研究》、《國際金融研究》
金融工程專業
考試內容 參考書目 作者 出版社
1.經濟學基礎 西方經濟學 高鴻業 人民大學出版社
2.金融學 貨幣銀行學 黃達 人民大學出版社
3.金融工程 金融工程學 Lawrence Galitz 唐旭譯 經濟科學出版社
4.概率統計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基礎 盛驟等 高等教育出版社
(無參考雜志)
金融:保險專業
考試內容 參考書目 作者 出版社
1.經濟學基礎 西方經濟學 高鴻業 人民大學出版社
2.保險學 保險學 張洪濤 等 人民大學出版社
3.保險法 (中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發布的保險法規條文)
4.雜志:《保險研究》、《金融時報》
B. 誰能介紹幾本金融經濟學的書籍啊謝謝啊,
金融經濟學評介
王忠玉 馮英浚
金融思想的萌芽,可以追溯到18世紀初克萊默(G.Cramer)和伯努利(J.Bernoulli)對不確定性決策的思考。隨著資本主義經濟體制的不斷演進和發展,資本市場在現代經濟體制中的作用日益提高,到了1950年代,現代金融學才正式創立。
現代金融學及其發展特徵
1997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之一的莫頓(R.C.Merton)對現代金融學給出了一種全新解釋:金融學研究如何在不確定條件下對稀缺資源進行跨時期分配。金融理論的核心是研究在不確定環境下,經濟行為人在配置和利用其資源方面的行為,這里既包括跨越空間又包括跨越時間的情況。時間和不確定性是影響金融行為的中心因素。這兩者相互作用的復雜性成為刺激金融研究的內在因素,這種復雜性需要復雜的分析工具來捕獲相互作用的影響。
金融學理論發展史上載入史冊的偉大成就,包括莫迪利亞尼-米勒理論(Modigliani-Miller therom,簡稱MM理論)、均值方差理論、資本資產定價模型(CAPM)、套利定價理論(APT)、布萊克-斯科爾斯(Black-Scholes)公式等,而建立這些學說和模型的學者中的大多數人因而榮獲了諾貝爾經濟學獎。毫不誇張地講,金融學理論與金融實踐的結合改變了整個人類社會經濟運行的輪廓。
過去20年間,金融市場經歷巨大增長,發生了引人注目的變化,其中貨幣市場、債券市場和股票市場日交易量均達到數萬億美元。撤消管制導致的自由化和全球化產生了大規模資產流動,已經引起金融上許多問題。金融數據的大量存在與市場不斷增長的復雜性和綜合性促使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尋找對市場行為建模更為有力的工具。為迎合消費者需求,復雜的金融工具被創造出來,這些均要求先進的估值模型和風險評估模型,同時,金融機構和投資者也要求一種可以將收益和風險用數量化方法表示的系統。
1980年代中期以後,當代金融學理論與實踐應用呈現出幾個突出特徵。而金融學的發展也經歷了三個主要階段:定性描述階段、定量分析階段、工程化階段。
金融資產證券化 金融資產證券化是指把流動性較差的資產,如金融機構的一些長期固定利率放款或企業應收賬款等,通過商業銀行或投資銀行予以集中重組,以這些資產作抵押來發行證券,實現相關債權的流動化。
金融市場全球化 金融市場全球化已成為當今世界一種突出的重要趨勢。金融全球化是指國際金融市場正在形成一個密切聯系的整體市場,在全球的任何一個主要市場上都可以進行相同品種的金融交易,並且由於時差的原因可以實現24小時不間斷的金融交易,例如由倫敦、紐約、東京、香港、新加坡等國際金融中心組成的市場。
金融自由化 金融自由化是指1970年代中期以來,在西方發達國家出現的一種逐漸放鬆甚至取消對金融活動的一些管制措施的趨勢。其主要表現為:減少或取消國與國之間對金融機構活動范圍的限制;對外匯管制的放鬆或解除;放寬對金融機構業務活動范圍的限制,允許它們之間的業務適當交叉;放寬或取消對銀行利率的管制。
金融科學數量化 任何一門學科的現代化和精確化進程,都必然導致以數學作為自身的語言。從經濟學中獨立出來的現代金融學的現代化標志,體現在金融學的數量化上。金融科學數量化是指金融學理論研究模式趨向於數學化(指推理演繹數學化)、應用研究定量化(指建立相應的數學模型)和運用計算機技術求解模型數值問題的廣泛化,從而促成了金融數學的誕生和發展。金融數學是一門新興的金融學與數學(特別是最優化理論、高等概率論、隨機微積分、偏微分方程等)的交叉學科,又稱數理金融學。
金融科學工程化 金融科學工程化是指將工程思維引入到金融領域,綜合地採用數學建模、數值計算、網路圖解、模擬研究等設計、開發和實施新型的金融產品,進而創造性地解決各種金融問題。從本質上講,金融創新是設計一種新型證券或新型程序,這種新型證券或程序必須能夠使發起人或者投資者去實現某些以前做不到的事情,從而達到增加價值的目的。
金融經濟學的產生與發展
金融學是經濟學學科中一個內容龐大、應用廣泛並且研究極其活躍的領域。現代金融學的學術研究與發展,縱深不斷突進,思想日趨深遠,理論不斷演化,同時也是經濟學中最為數學化的一個分支。金融經濟學正是上述發展的必然趨勢和結果。
在大約30年前,金融學理論只是一種習俗的描述與由實踐者創造的缺少分析基礎、憑實際經驗所得的做法結合的產物,其結果幾乎很少有嚴密的理論基礎。
從1950年代開始,特別是近30年來,研究者不斷運用經濟學理論探索研究金融學中的均衡與套利、單時期風險配置以及多時期風險配置、最優投資組合、均值方差分析、最優消費與投資、證券估值與定價等,逐漸形成並發展起來一門嶄新的經濟學與金融學交叉的學科——金融經濟學。更一般地講,金融經濟學研究投資者與廠商的金融決策及資產定價,關注信息效率的探討、對待風險的態度、稅收、宏觀經濟波動,以及投資組合選擇方面的時間與證券市場價格對投資者和廠商的決策影響。對廠商行為問題也特別感興趣,如公司股息政策、資本結構和投資政策等。
目前,金融經濟學在既涉及時間又涉及不確定性問題的經濟分析方面不斷占據著核心地位。曾用非金融方法研究的許多問題現在已成為金融專題。原來屬於貨幣經濟學的利率期限結構專題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這種變化也使得分析問題的質量大大提高。金融學方法越來越多地用於分析那些超出證券價格和投資組合選擇范圍的問題,尤其是既包含時間又有不確定性的問題。例如真實期權的研究,最初由對期權的分析所發展起來的金融學工具被應用到環境經濟學領域中,這個領域在本質上不處理期權,但是所牽涉的問題與期權思想聯系非常緊密。
金融經濟學在對經濟學家的教育和培訓中所起的作用與前幾年相比,顯得更加重要。這種變化通常起因於最近幾年金融市場上相應的轉變。
在金融市場上,衍生證券價值數百萬兆美元的資產在每日交易,例如期權和期貨。然而,這些變化的重要性與它們自身變化相比,顯得不太明顯。只要衍生證券能夠由套利來估價,這類證券就剛好復制基本證券。比如,在促使支撐期權定價的布萊克-斯科爾斯-莫頓模型的假設均是正確的條件下,整個期權市場是多餘的,因為由假設條件知道,期權收益能夠用股票和債券來復制。同樣的討論方法可應用於其他衍生證券市場上。因此可以證明,起著重要作用的變數消費配置不會受金融市場變化的影響。人們不是從交易量上來推斷金融市場的重要性。
金融經濟學處於金融學與經濟學相互交叉的領域中。這兩個學科間存在著一些差異。金融系存在於商業學院中,以金融實踐者為導向;而經濟系存在於學院或者大學文科的部門中,並且不是以任何單個非學術團體為導向。從研究金融學的經濟學家的視角看,最重要的差異是金融學家典型地運用連續時間模型,而經濟學家卻使用離散時間模型。
人們發現,連續時間金融學比離散時間金融學在數學處理和研究上顯得更困難一些,進而導致人們詢問金融學家為什麼喜愛連續時間金融學。
金融學家更喜愛運用連續時間模型,是因為金融學問題與經濟學問題差異太大,例如,金融學上研究衍生證券的估值,可以用連續時間模型更好地處理。技術上的原因是與金融市場模型關於均衡證券價格的風險規避的因素相關聯。在許多設置中,風險規避(risk aversion)最適於用估值收益的概率測度的某種變換來處理。在非常弱的假設下,連續時間中的變形會影響到刻畫證券價格演化的隨機過程漂移(drifts),但是卻不會影響到它們的波動性。這點在推導布萊克—斯科爾斯期權定價公式中得到了證實。
與之相比,很容易用例子證明,在離散時間模型中對基本測度實行的變換會影響波動性以及漂移。此外,已知越是在連續時間中不出現的因素,越是容易在離散時間中以時間區間長度的二階項出現。這些高階項的存在,常常促使估值問題的離散時間形式難以處理。在連續時間背景下,更容易進行基本分析,如果人們要獲得數值解,必須先把這種連續結果最終離散化為偏微分方程,然後求解。
資產定價理論
資產定價理論(asset pricing theory)是金融經濟學最重要的主題之一,它試圖解釋不確定條件下未來支付的資產價格或者價值,這里資產通常是指金融工具或某種證券,而價格是其市場均衡時的價格,即由市場需求與供給決定的價格。人們發現,低的資產價格蘊含著高的收益率,因此考慮用理論解釋為什麼某些資產的支付比其他資產平均收益要高。
在確定性的市場里,資產定價問題很簡單,通俗地講,用無風險的收益率或回報率去折現資產的未來收益可以直接得出此種資產的現時價格。但是,實際上金融市場中充滿相當多的不確定性,從而形成了風險性,所謂風險是指資產價格的未來變動趨勢與人們預期的差異。在不確定性條件下,資產定價必須考慮到投資者對風險的態度,還要考慮投資者在收益與風險之間的權衡,或者為了補償投資者承受的風險而對其給予額外的報酬,這正是風險溢價問題。
為了對資產估值,必須說明資產支付的延遲和風險。然而,時間對資產定價的影響是不能不加以考慮的。另外,在確定資產價值中對風險的修正是極為重要的。例如,在最近50年裡,美國股票獲得了大致平均9%的真實收益。當中僅有大約1%的收益歸功於利率,而剩餘的8%則是持有風險所獲得的溢價。不確定性,或者風險修正促使資產定價成為吸引人的、而且富於挑戰性的領域。
資產定價理論在經濟學的其他領域中被分為證實表示形式和規范表示形式。這一理論揭示出現實市場運作的方式,或者現實市場應該運作的方式。
人們可以觀察到許多資產的價格和收益,期望可以用一種明確的理論嘗試認識價格,或者收益為什麼就是它們所表現的那樣。一方面,如果現實市場沒有遵從模型預測的方向演變,那麼人們決定對這種模型進行修改。然而另一方面,人們也會認為市場出現了差錯,某些資產被市場錯誤定價,從而給精明的投資者提供了一種獲利的交易機會。對於後一種現象,可以利用資產定價理論解釋大多數獲利交易機會得以存在的普遍性以及實踐上理論的可應用性。
特別地,大概也是最重要的,對於不確定性條件下的未來收益而言,許多資產或權益的價格是不可能觀察到的,如政府投資項目或私人投資項目、新的金融證券、全部收買機會以及復雜的衍生證券等。
所有資產定價理論都基於一種簡單思想:資產價格等於未來收益的預期折現;或者以無風險收益率去折現未來的收益,再加上一個代表風險溢價的誤差因子。為此,資產定價理論中最重要的問題是,如何將表示整個市場的變動情況或系統風險總體變動的隨機變數暴露出來。目前存在著兩大類資產定價方法,通常稱為均衡定價與套利定價。選擇哪一類定價法取決於所討論的資產與研究的目的。
均衡定價法企圖找出隱藏在價格背後的風險來源,也就是挖掘出風險溢價的根源,它總是分析考察影響經濟結構的宏觀變數,例如消費者的消費偏好、投資者的效用函數、政府的經濟政策等。
均衡定價法在學術界比較流行,優點是在原理上解釋一些結構性的問題,例如外部環境變化時價格如何變動。基於消費的定價法與基於一般均衡分析的定價法是此類方法最完美的事例。通過求解一定假設條件下投資者的選擇最優化問題,或者市場處於一般均衡條件下的一組方程,就可得出資產價格的表達式,諸如資本資產定價模型。但這類模型在實證上遇到很多困難。
套利定價法現已成為資產定價理論的重要框架之一。其定價思想為:在不存在套利機會的無摩擦市場里,當市場均衡時,資產價格與其未來收益一定存在某種必然的內在聯系,即定價規律,此種規律正是資產定價的基本定理。套利定價法的優點是:這類定價模型對資產定出的價格比均衡定價模型給出的價格更具有可觀察性,假設要求的信息也比較少,例如布萊克—斯科爾斯期權公式,僅僅要求幾個容易觀察的變數便可以推導出歐式期權定價公式。
最近,金融經濟學家比較喜歡使用折現因子法或者廣義矩法(GMM)研究資產定價的實證問題。研究表明,這些方法的主要優點是簡單性和普適性。
資產定價的核心任務是認識與測量導致資產定價的總因素的根源,或宏觀經濟風險,這也是宏觀經濟學的中心問題。對於充滿好奇的研究者來說,這是一個令人興奮的時代,許多實證性的工作提供了在宏觀經濟學和金融學之間合乎既定規律的事實及聯系。例如,預期收益會跨越時間與各種資產而變化,它們與宏觀經濟變數或可預測宏觀經濟事件的變數相關聯;存在一大類模型可以揭示出「經濟衰退」或者「金融災難」(指一個廠商即將破產)因素都隱藏於許多資產價格背後。然而,理論發展卻滯後了,現在還沒有描述良好的可以解釋這些有意義的關系的模型。
金融經濟學的興起與不斷發展,為人們研究與獲取金融經濟學方面知識提供了一條捷徑,同時也為研究金融學理論的經濟學基礎開啟了一個嶄新的領域。
來自:網路搜索
C. 關於金融方面的書籍
《經濟學原理》《微觀》《宏觀》這幾本先過一遍基本概念。。。
再推薦一些好的:
1、《門口的野蠻人》 豆瓣評分:8.2
對於那些不懷好意的收購者,華爾街通常稱之為「門口的野蠻人。華爾街商戰紀實經典,深度接觸資本世界,金融大鱷、國際巨頭悉數登場——KKR、DBL、美林、高盛、雷曼、拉札德、所羅門兄弟、第一波士頓、貝爾斯登、大通曼哈頓、花旗、摩根士丹利、巴菲特、米爾肯、納貝斯克、菲利普·莫里斯、美國運通、百事可樂、寶潔、卡夫、麥肯錫……有史以來最推薦的商界與金融界實戰經典案例!
2、《巴菲特致股東的信》 豆瓣評分:8.4
巴菲特沒有撰寫過什麼專業著作,唯一的作品是每年寫給伯克夏哈撒維公司股東的信。從一個細節就可以看出巴菲特的偉大——在目錄中,排在最前面的是「公司治理」,其次才是「公司財務」。人們往往把巴菲特視為財務和稅務專家,但他在鑒別公司經理人方面的才能無人能及。其實他的每一句話都可以歸結為我們耳熟能詳的真理,只是用一種非常簡潔朴實的方式來表達而已。
3、《說謊者的撲克牌》 豆瓣評分:8.2
「說謊者的撲克牌」是華爾街上金融家們玩的一種休閑游戲,以最善於瞞騙他人而實行心理欺詐者為勝。邁克爾·劉易斯將其用為隱喻,描述了自己在華爾街最大的投資銀行之一的所羅門兄弟公司里四年的工作經歷——從意外受雇、接受培訓直到成長為只憑一個電話即可以調動數百萬美元資金的明星交易員。
4、《日本蠟燭圖技術》 豆瓣評分:9.0
《日本蠟燭圖技術:古老東方投資術的現代指南》是一項傑出的探索、研究、翻譯成就……他不僅全面周詳、內容豐富,而且文筆流暢、引人入勝。史蒂夫的工作幹得實在漂亮,他將日本的蠟燭圖技術與傳統的西方技術工具結合起來,相互補充,相互配合,並且用大量的優秀圖例把這個概念清晰地作了說明……我敢擔保,《日本蠟燭圖技術:古老東方投資術的現代指南》將成為有關內容的標准教材。
5、《大而不倒》 豆瓣評分:8.4
《大而不倒》是數十年來最扣人心弦的金融紀實巨著之一。在本書中,身為《紐約時報》專欄作家以及本世紀最受尊崇的金融記者之一的安德魯·羅斯·索爾金用極其詳盡的、具有權威性的第一手資料為讀者講述了這場將世界逼向崩潰邊緣的經濟危機。
憑借著與金融危機中重要人物的接觸,索爾金再現了這些動盪日子的戲劇性和混亂性,揭露了從未曝光的細節以及詳盡地描述了這些金融界和政界最有權勢的,貪婪且恐懼、損人利己的人,如何決定了世界經濟的命運。
6、《聰明的投資者》 豆瓣評分:9.0
20世紀最偉大的投資顧問本傑明·格雷厄姆給予世界的知識和靈感,教你如何成為《聰明的投資者》。格雷厄姆在本書里所提出的「價值投資」這一理念,使許多投資者避免「一失足成千古恨」,進而教導他們發展長遠的戰略。自1949年初次出版以來,這本書就一直是股票市場的《聖經》。
7、《行動的勇氣》 豆瓣評分:8.8
美聯儲及美國財政部的同事們,與兩任美國總統一起,頂住了來自難以取悅的國會以及被華爾街所激怒的群眾的批評與壓力,成功地使美國國內搖搖欲墜的金融體系穩定了下來。憑借著創造力和決斷力,他們阻止了一場規模大到難以想像的經濟崩潰的出現,並接著制定出非常規的項目以幫助美國經濟復興,同時也希望這些項目能成為他國學習的模範。
《行動的勇氣》一書詳盡地介紹了白宮的決策過程,對這場危機里的重要參與者的刻畫也入木三分,它詳述並解釋了這場自經濟大蕭條以來美國最嚴重的金融危機和經濟衰退,並從局內人的角度闡述了政府的政策回應。
8、《漫步華爾街》 豆瓣評分:8.4
金融危機爆發後,各地讀者更加渴望利用伯頓·G·馬爾基爾這本書指導他們進行投資——既撫慰人心又極富權威,干貨滿滿又是暢銷書排行榜常青樹。
該書被認為是建立投資組合時要購買學習的第一本書,目前銷量已達150萬冊。除了談及各種投資機會外,還包括了對經濟大蕭條和全球信貸危機的探討,以及對新興市場長期潛力的進一步關注。
該書除了其經典的生命周期投資指南,新增的部分則教會讀者如何應對日益復雜的衍生工具。
最後,讀書只是一方面,也要接觸一些金融的圈子,比如關注雪球這種產出優質內容的公眾號,以及「今融道」這種專門做金融圈社交的APP,打開自己在金融圈的圈子。
D. 推薦下幾本經濟金融方面的好書
第一本:巴格沃蒂的新書《捍衛全球化》,海聞教授翻譯 這是北大海聞教授主持翻譯的巴格沃蒂教授的第二本著作。第一本《今日自由貿易》中文版於2004年出版,闡述了作者在新的政治經濟形勢下堅持自由貿易的基本理念。 賈格迪什·巴格沃蒂教授是一位世界著名的經濟學家,目前執教於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並擔任世界貿易組織顧問和聯合國經濟政策特別顧問。他是國際經濟學領域當之無愧的學術泰斗,曾就國內市場扭曲、關稅和補貼、自由貿易等專題發表了大量創新並極具理論和現實意義的著作。《捍衛全球化》是他近幾年大量工作的結晶,是他在多年研究的基礎上對經濟全球化的最全面的闡述。 本書五部分共同構成了一部系統的戰斗檄文——《捍衛全球化》。在兩軍對壘、烽火不斷的全球化論戰中,巴格沃蒂教授就像一名不屈的鬥士,勇往直前,從不退縮,用邏輯與事實強有力地回擊反全球化者的各種攻擊,駁斥他們片面而缺乏說服力的論據。同時,巴格沃蒂教授又不偏不倚地指出了全球化過程中的缺陷,提出了要「通過制度變革和建立扶持機制來應對它偶爾表現出的消極的一面」。整本書措辭嚴謹,論證科學,駁斥一針見血,入木三分。他總有新穎的觀點,獨特的角度,生動的例證,讓人迫不及待地想讀下去。讀畢掩卷而思,又讓人感慨良深。 本書的翻譯工作始於2004年底,由於譯者海聞教授工作繁忙又堅持精益求精,一拖三年後終於在中國改革開放30年後的2008年與讀者見面了。現如今,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也近7年了,各行各業的蓬勃發展印證了改革開放決策的正確,也印證了全球化在經濟和社會進步中的強大作用。 第二本:梯若爾的《公司金融理論》 讓·梯若爾教授(Jean Tirole)是國際經濟學界公認的頂級理論大師。他的學術研究既深入又廣泛,在經濟學界的許多領域都有開創性的貢獻,這些領域包括產業經濟學、公共經濟學、博弈論、信息經濟學、合約理論、公司金融學以及金融中介理論。國外經濟學界的學術貢獻一般都是通過在學術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而梯若爾教授與很多大師的不同之處在於——他既在學術期刊上發表了大量的原創性論文,還撰寫了幾本經典的專著(其中一些是和其他學者合著的)。這些專著已經成為經濟學相關領域的研究人員不可或缺的甚至是唯一的參考書。本書是他學術生涯的又一個里程碑,是他對自己以及其他學者在公司金融領域多年的理論研究的一個總結,而且他是將公司金融學中的眾多議題放在一個統一的理論框架之下進行探討和分析。在這篇導讀中,我將對公司金融學研究的基本議題、主要理論框架以及它的特點作一個引導性的介紹,以便讀者對梯若爾教授的這本專著在整個公司金融學中的位置、他的理論框架相對於其他理論的優勢和劣勢,以及本書的特點有一個更全面的了解和認識。 第三本:張春《公司金融學》 本書源於張春教授20多年來給國內外研究生講授公司金融學理論的講義。作者將講義改寫成本書的目的是給中國讀者提供一個公司金融學研究的基本線路(框架)圖。本書涵蓋了公司金融研究的主要領域和基本議題(資本結構、股利策略、兼並收購、投資銀行和證券發行、金融合約、金融中介和商業銀行);介紹和總結了國際和國內公司金融學實證研究中得出的主要結論,發現的一些規律和現象;並且用簡要、直觀且中國學生比較容易理解的語言和方法闡述了用於理解這些規律和現象的最主要的理論模型。
E. 關於金融分析的書籍
傑明-格雷厄姆:《證券分析》
本書在長達70年的時間里共發行了5版,計有百萬冊,充當了無數美國最傑出投資家的啟蒙教程,加上本傑明·格雷厄姆與戴維·多德兩人在華爾街創下的不朽業績,使得《證券分析》一書成為投資方面有史以來最有影響力的著作。從它於1934年問世以來,至今仍是人們最為關注的書籍,被譽為投資者的聖經。
戴維-法柏:《法柏報告》
《法柏報告》是近年來最精闢、最具新意的投資圖書,不但以有趣的手法解釋投資人的欺詐行為和公司的罪行,也透露投資大戶與銀行家的實際投資秘訣。投資人看了這本書,不但能學會怎樣選股投資,更知道如何避開讓人虧大錢的股票,即使時機不好,也能穩賺大錢。
閆兵:《邏輯形態理論》
為學習市場分析、實戰的學員們提供了一套系統的學習與實戰方法,全書共八章,介紹了成功進行交易的技術分析方法。想一個標桿一樣,判斷你分析結果的對錯,這本書也被業內人士稱為「賺錢常態化」全新模式的金融分析工具書。
F. 好的金融類書籍有那些
關於金融學書籍的介紹,可以分以下幾點:
經濟學入門:沒有任何經濟學基礎的自學者,可以從斯凱恩編著的從零系列《從零開始讀懂金融學》、《從零開始讀懂經濟學》著手學習。此外,曼昆的《經濟學原理》也很適合入門,可以培養自身的經濟學思維。
對金融學具備一定基礎之後,就可以選擇研讀米什金的《貨幣金融學》,了解美國金融市場是怎麼形成的,貨幣政策又是如何實施的;又或者,可以研究黃達的《金融學》,這本書詳細闡述了中國金融系統的發展史。另外,克魯格曼的《國際經濟學》也非常有名,是我國各大高校的專用教科學,分別論述了國際金融和國際貿易的方方面面。
證券投資理財類:有理財需求的投資者,可以研讀博迪編著的《投資學》、利弗莫爾的《股票作手回憶錄》,以及那兩本投資者必讀的聖經:「證券分析之父」格雷厄姆編著的《證券分析》和《聰明的投資者》。
G. 有關金融的書籍,介紹幾本
《投資學》William F. Sharpe 等,清華大學出版社,1997年
《國際經濟學》Paul R. Krugman 等,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1998年
《貨幣、銀行與金融市場》勞埃德 B. 托馬斯,機械工業出版社,1999年
《金融風險理論-從統計物理到風險管理》* [法]簡•鮑查德、[比]馬克•波特,經濟科學出版社,2002年
《摩根財團——美國一代銀行王朝和現代金融業的崛起》第二版 等等
H. 學金融應該看什麼書
1、佛蘭克.J.法博齊、佛朗哥.莫迪利亞尼:《資本市場機構與工具》,經濟科學出版社,1999。 2、艾倫.加特: 《管制、放鬆與重新管制》,經濟科學出版社,1999。 3、查理斯R.吉斯特:《金融體系中的投資銀行》,經濟科學出版社,1999。 4、洛倫茲.格利茲:《金融工程學》,經濟科學出版社,1999。 5、詹姆斯.托賓、斯蒂芬.S.戈盧布:《貨幣、信貸與資本》,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0。 6、詹姆斯.C.范霍恩:《金融市場利率與流量》,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0。 7、埃德加.E.彼得斯:《資本市場的混沌與秩序》,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0。 8、勞倫斯.哈里斯:《貨幣理論》,中國金融出版社,1986。 9、博迪.默頓:《金融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 10、佛朗哥.莫迪利亞尼:《莫迪利亞尼文萃》,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1。 11、莫頓.米勒:《金融創新與市場的波動性》,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1。 12、卡爾.E.瓦什:《貨幣理論與政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 13、哈利.M.馬科維茲:《資產組合選擇和資本市場的均值分析——方差分析》,上海三聯書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14、威廉.夏普:《投資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 15、斯科特.梅森、羅伯特.默頓、安德魯.佩羅德、彼得.圖法諾:《金融工程學案例——金融創新的應用研究》,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1。 16、菲利普.莫利紐克斯、尼達爾.沙姆洛克:《金融創新》,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17,富蘭克林.艾倫、道格拉斯.蓋爾:《比較金融系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 18、蒂米奇.威塔斯:《金融規管》,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0。 19、北京奧爾多投資研究中心 :《金融系統演變考》,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2。 20、凱文.多德、默文.K.劉易斯:《金融與貨幣經濟學前沿問題》,中國稅務出版社,2000。 21、戴維.里維里恩、克里斯.米爾納:《國際貨幣經濟學前沿問題》,中國稅務出版社,2000。 22、勞倫斯.S.科普蘭:《匯率與國際金融》,中國金融出版社,1992。 23、J.奧林.戈萊比:《國際金融市場》,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 24、哈雷爾.弗雷克斯、讓.夏爾.羅歇:《微觀銀行學》,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0。 25、希拉.郝弗南《商業銀行戰略管理》,海天出版社,2000。 26、蒂莫西.W.科克:《銀行管理》,中國金融出版社,1991。 27、V.N.巴拉舒伯拉曼亞姆、桑加亞.拉爾:《發展經濟學前沿問題》,中國稅務出版社,2000。 28、大衛.格林納韋:《宏觀經濟學前沿問題》,中國稅務出版社,2000。 29、格哈德.伊寧:《貨幣政策理論——博弈論方法導論》,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 30、約翰.Y.坎貝爾、安德魯.羅、艾.克雷格.麥金雷:《金融市場計量經濟學》,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3。 31、羅納德.麥金農:《經濟發展中的貨幣與資本》,上海三聯書店,1980。 32、羅納德.麥金農:《經濟市場化的次續——向市場經濟過渡時期的金融控制》,上海三聯書店,1996。 33、格利和肖:《金融理論中的貨幣》,上海三聯書店,1990。 34、戈德史密斯:《金融結構與金融發展》,上海三聯書店,1990。 35、阿沙夫.拉辛、埃弗瑞.薩徳卡:《全球化經濟學——從公共經濟學角度的透視》,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1。 五、工具書 1、約翰.伊特韋爾、默里.米爾蓋特、彼得.紐曼:《新帕爾格雷夫經濟學大辭典》(1-4冊),經濟科學出版社,1992。 2、彼得.紐曼、默里.米爾蓋特、約翰.伊特韋爾:《新帕爾格雷夫貨幣金融大辭典》(1-3冊),經濟科學出版社,2000。 3、本傑明.M.弗里德曼、弗蘭克.H.哈恩:《貨幣經濟學手冊》(上、下冊),經濟科學出版社,2002。 4、斯蒂芬.馬奧尼:《國際金融詞彙手冊》,經濟科學出版社,2000。 5、邁哈伊.馬圖:《結構化衍生工具》,經濟科學出版社,2000。 追問: 請問一下學金融的基礎要看哪本書啊?謝謝
I. 本人想研究金融,求一些經典的經濟入門書籍…
先了解經濟學原理吧,然後在學金融知識。
一、金融學初級教材
1、《金融學》,黃達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金融學》莫頓、博迪合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3、《貨幣金融學,米什金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這三本都是國內高校最為流行金融學初級教材。這些書讀懂讀透,從金融基本理論方面來講,達到金融專業一定水平應該是沒有問題了。另外還有金融聯考大綱,基本涵蓋金融本科生所應該具有的知識,值得一看。
二、專業課程教材:
如果僅對金融學當中的某一方面感興趣也可直接看專門課程的書籍,(這部分屬於自學金融專業課程建議選擇自學教材),比較獨立,通俗易懂。
1、 貨幣銀行學,潘金生,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 貨幣銀行學,王克華 陳雨露,武漢大學出版社
3、 商業銀行業務與經營,庄毓敏,人民大學出版社
4、 銀行會計學,許 明,武漢大學出版社
5、 財政學,高培勇,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6、 基礎會計,王俊生,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7、 保險學原理,張拴林,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8、 企業會計學,方正生,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9、 國際金融,劉舒年,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10、金融市場學,周升業 王廣謙,中國財經出版社
11、證券投資與管理,任淮秀,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12、銀行信貸學,吳慎之,武漢大學出版社
三、碩士學位書籍
1、《經濟學原理》 N•格里高利•曼昆 (N.Gregory Mankiw),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應用經濟計量學》 拉姆•拉瑪納山(Ramu Ramanathan),機械工業出版社。
3、《貨幣金融學》 弗雷德里克•S•米什金 (Fredcric S.Mishkin),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4、《金融學》 茲維•博迪、羅伯特•默頓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5、《公司理財》 斯蒂芬•A•羅斯, 機械工業出版社。
6、《投資學精要》 茲維•博迪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7、《國際金融管理》 Jeff.Mara,北京大學出版社。
8、《固定收入證券市場及其衍生產品》 Suresh.M.Sundaresan,北京大學出版社。
9、《銀行管理——教程與案例》(第五版),喬治•H•漢普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10、《投資組合管理:理論及應用》小詹姆斯•法雷爾,機械工業出版社。
11、《衍生金融工具與風險管理》 唐•M•錢斯(Don.M.Chanc),中信出版社
四、攻讀博士學位預備生精讀書目
1、《經濟學原理》 N•格里高利•曼昆 (N.Gregory Mankiw),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應用經濟計量學》 拉姆•拉瑪納山(Ramu Ramanathan),機械工業出版社。
3、《金融經濟學》(德)於爾根•艾希貝格爾,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
4、《貨幣金融學》 弗雷德里克•S•米什金 (Fredcric S.Mishkin),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5、《金融學》 茲維•博迪、羅伯特•默頓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6、《國際經濟學》(美)保羅•克魯德曼,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7、《比較金融系統》富蘭克林•艾倫,王晉斌等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8、《世界經濟千年史》(英)安格斯•麥迪森(Angus Maddison),北京大學出版社。
9、《金融市場與金融機構基礎》(美)弗朗哥•莫迪利亞尼,清華大學出版社1999版。
10、《微觀銀行學》弗雷克斯,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
11、《公司理財》斯蒂芬•A•羅斯,機械工業出版社。
12、《投資學》茲維•博迪,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